第一篇:管建刚:指向写作的解读——如是解读《变色龙》
管建刚:指向写作的解读——如是解读《变色龙》
小编说文本解读,最考验老师的功力。解读浅了,学生不买账;解读深了,学生听不懂;解读偏了,整堂课就南辕北辙了。我们看名师的公开课,那么精彩,那么震撼,前提是,名师总有独到的解读视角。近期,我们将陆续刊发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一组课文解读,相信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我们并不是希望老师们完全照着管老师的路子走,而是想让大家看到解读还有这样一种姿态。文后要求,根据“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分段。同理,用“外形”“捕食”“变色”,给“端详变色龙”分层。至此,内容、脉络,一清二楚了。指向写作的教学点,至少有:1.关于题目
写“变色龙”,题目“变色龙”,有误导。以后,学生写“小狗”,题目“小狗”;写“小鸡”,题目“小鸡”;写“管老师”,题目“管老师”,糟了。写什么题目叫什么,两种情况允许,写新鲜物,写大人物。《变色龙》属前者,《海伦·凯勒》属后者。2.关于外形
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四只短脚—尾巴”,从上到下;写外形,要有顺序。写小动物,大多要外形。小鸡、小狗,读者熟悉,外形不用写“两侧各有一只耳朵”“长着四条腿”,只要写与众不同的。3.关于过渡
从“外形”到“捕食”,用说话句“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过渡。从“捕食”到“变色”,用说话句“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过渡。用问话过渡,巧妙。4.关于特写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变色龙捕捉食物,只要二十五分之一秒。此特写,读完,约18秒,捕捉时间的450倍。重要之处,文字要放慢,放慢10倍、100倍、200倍。怎么放慢?对比,“似睡非睡”与“迅雷不及掩耳”;插叙,变色龙的舌头。5.关于说话句
(1)关于省略提示语“发现变色龙”里:“啊呀!”小李的叫声震惊了寂静的田野。大家以为他碰上了毒蛇,急忙赶了过去。“什么事?”
“刚才我采豆荚时,手碰到冷冰冰的东西,一看是条‘怪蛇’,吓了一跳。” “在哪里?”两处省略了提示语。添上:
“啊呀!”小李的叫声震惊了寂静的田野。大家以为他碰上了毒蛇,急忙赶了过去。“什么事?”我问。
“刚才我采豆荚时,手碰到冷冰冰的东西,一看是条‘怪蛇’,吓了一跳。”
另一个人问:“在哪里?”读起来,书上的顺?添后的顺?书上的。省略了提示语,更能体现大家的关心。提示语,不瞎加,也不瞎省,省有省的奥妙。一般来说,省略的提示语,读者联系上下文,能猜出谁说的。这里猜不出,可以吗?可以,谁说的不重要,没必要写,没必要知道。“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谁问的,不知道,也不用知道。写了,不干净,反而不好。不信,你看:“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其中一个人问道。“真的,不信,马上试试。”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加了提示语,不顺,中间断了一下。(2)关于提示语的位置
上面的对话,第二句提示语,改在前:“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朋加沙说:“真的,不信,马上试试。”他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
不行,对话不紧凑了。提示语在后,“马上试试”,“试”得快。作文中,提示语在后,也往往多于“在前”。“发现变色龙”里:
“在这里!”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变色龙!变色龙!”中非工人一看就叫了起来。第二句的提示语,改在前:
“在这里!”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中非工人一看就叫了起来:“变色龙!变色龙!”
意思一样。哪句,中非工人更惊讶?提示语在后。提示语的位置,不瞎用。作文,要像作者那样,注意提示语的位置。(3)关于转述句
说话句,可写成带双引号的直接说话句,也可不带双引号。如文尾: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改为直接说话句:
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意思一样。两种写法,可任选吗?不可以。直接说话句,用了双引号,强调、突出。第11节,朋加沙讲变色龙的捕食;第14节,朋加沙要试“变色”,都跟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合,要用双引号。结尾的话,跟主要内容没什么关系,改为转述,语气趋向平淡,自然结尾。也有课文,结尾用直接说话句。如苏教版第8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的结尾: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如人教版第11册《穷人》的结尾: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类结尾,“戛然而止”式,而非“自然结尾”式,可以。6.关于文体请看以下资料:变色龙是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适合生活于树上。
变色龙体长约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长,指和趾合并分为相对的两组,前肢前三指形成内组,四、五指形成外组;后肢一、二趾形成内组,其他三趾形成外组。这样的特征,非常适于握住树枝。它的尾巴长,能缠卷树枝。
变色龙有很长很灵敏的舌头,伸出来要超过它的体长,舌尖上有腺体,能分泌大量黏液粘住昆虫。它的那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在动物中是罕见的。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人。变色龙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二十五分之一秒便完成。
变色龙,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此文,也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学生喜欢哪一篇?课文。上文是说明文,课文是记叙文。写动物,可以讲故事。
以上内容太多,要选择。一般地,我选第5、第6点。小学里,记叙文为主,写事为主,写人也往往用事情说话。写事,说话句怎么写,很重要。文体意识,对比认识,拓展阅读,也很有意思。
附课文变 色 龙
一天清早,大雾弥漫,我们正和几个中非工人在紧张地采摘四季豆。
“啊呀!”小李的叫声震惊了寂静的田野。大家以为他碰上了毒蛇,急忙赶了过去。
“什么事?”
“刚才我采豆荚时,手碰到冷冰冰的东西,一看是条‘怪蛇’,吓了一跳。”
“在哪里?”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蛇”,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在这里!”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变色龙!变色龙!”中非工人一看就叫了起来。
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
“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
“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也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物。”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真的,不信,马上试试看。”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的泥土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绿色变为棕色。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从棕色变为浅灰色。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第二篇:有感于管建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2
教无定法,适者取之
——有感于管建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长滩中心小学
王根献
反复读着揣摩着“‘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对话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这篇文章,心里时而明了,时而困惑。时而因与自己有同感而自喜,时而又为其独到的眼光而折服。
曾几何时,人们把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的精彩分析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首选,更有着不断降低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来说明什么是“课标要求”。其结果呢?学生见了阅读类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么乱写一通,最好的也就是问问老师怎么写。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作文构思谋篇基本谈不上,抄作文却成了学生的最爱。语文教学似乎有些雾里看花了,不少老师有同感——教了这么多年的书,突然不知如何教书了。
管建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中所论述的观点,我基本是持赞同意见的。必定这一主张,把握住了课标的核心: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牵牛要牵牛鼻绳,语文素养的牛鼻绳——作文能力。课标中还提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我们的习作教学并不是只是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也要授予学生必要的写作技能、技巧。要让学生的习作以好的构思好的文采取胜,因而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段感”“篇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教师阅读教学中解读出一篇文章独有的写作上的奥秘是应该的。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选择适用于学生、学生作文迫切需要的“写法”更是我们应追求的。当然我们无须篇篇如此,必定不同的“大家们”有着自己的主攻方向,而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的是博才众长,为我所用,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旧时,皇上取才,往往以一篇文章论定。而且这一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时到今日,这一制度并没有被摈弃,只是更完善了而已。管建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给予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带来的是福音。
第三篇:《变色龙》的解读
把《变色龙》上出花样来
又到三年一次上《变色龙》的时候了。上过四轮,也没上出什么新意来。上这样的课属于浅文怎么处理的问题。好像没有多少我可以发挥的地方。我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不懂的地方才是我要用力的地方。这篇小说学生还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黑白分明,直奔主题。课前为了测试学生是否读懂,我问了以下问题: “你们觉得现实生活中有变色龙吗?” “当然有啊!” “它是怎么变的呢?” “墙头草,两边倒。” “这吹的是什么风呢?” “功名利禄。” 然后我就猛夸学生。“这篇小说你们自己都读懂了,好像用不着我再上了。” 话是这么说,课还是要上的。哪些地方学生并没有真懂,哪些地方懂得不够深入,是我备课要突破的地方。
今天上课是这样开始的: “自然界的变色龙有哪些?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自我保护。” “对,自然界的变色龙碰到天敌时,„变‟是为了自我保护。” 我把这个部分做了板书强调。这是我对小说解读的伏笔。
听完录音以后,我说,“我这次读《变色龙》感觉它越来越不像小说,而像另一种我们熟悉的舞台形式——小品。说到小品,你们会联想到谁?” “赵本山。” “赵本山最被人熟悉的还是他的春晚小品。联系你们看过的他的小品,你们觉得小品有什么特征?” 七嘴八舌之后,达成下面三条共识:夸张、喜剧、讽刺。“下面我们将通过文本来验证,我的直觉对不对。” 这就是我这一次教学《变色龙》找的三个筐。要把浅显、熟悉的文本,往三个筐里装。
装之前,我还是把契诃夫的另一个身份——剧作家先做了介绍。从2004年纪念契诃夫去世一百周年说起。当时的《读书》曾经专版介绍了林兆民重排《樱桃园》的过程,包括对契诃夫文学成就的评价。我记忆很深。我说,《变色龙》只是戏剧大师的一个小品。虽是名篇,但绝对不是他自己最好的那拨作品。我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樱桃园》的故事,并引用了曹文轩的一段话:
樱桃园是一个象征。樱桃园具有诗意的美。但它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终将结束。即便是不被庸人毁坏,它自己也必将会凋零。这是最后的樱桃园。
契诃夫在四十四岁那年,看到了它的凋零——悲壮的、凄美的凋零。
契诃夫感兴趣的,是人在永恒的变化面前的永远的无奈和困境。他为那些被时代遗弃的美唱挽歌。他看到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命运。他关注的是人性。而《变色龙》的指向非常单一,这篇讽刺小说是以批判现实为目的的。今天的课到这里就下课了。
明天我要开始往三个筐里装文本了。
一、借“夸张”这个筐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去:
1、理解警官夸张的“变”,既理顺小说的情节,又顺带分析人物形象(这其实是学生懂的部分)。而今天开头埋下的伏笔,其实是我觉得学生可能懂得不够深的地
方。“小说中的警官,是只为了自我保护而变吗?”很显然不是。所以要提醒学生,在一个人成熟的过程中,学会“变”几乎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变”的程度的差异。有些“变”别人看不出,自己心里知道。所以以后在现实中看到“变色龙”这样面貌的人,请你不要急着下判断。判断的依据应该是,他只是为了自我保护,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如果是前者,还是哀惋一下人性吧。
2、理解穿脱“大衣”细节的夸张。
进去是为了出来,出来时要理解,如此之夸张,只是为了让情节更富戏剧性。按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对传统小说的分析,小说的情节应该有内在的逻辑性,而此文情节的推动很显然依靠的是偶然性。这不符合一般小说的规律。更像是一出小品。
二、借“喜剧”这个筐要完成以下任务:
我会问,看着这出闹剧,谁在笑?为什么笑?
这个问题是要把小说中的“群众”拉出来,整个情节的推动,警官的每一次“变”,都离不开那些群众的推波助澜。契诃夫对群众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会顺带比较一下《孔乙己》里那些酒客。群众在中外这两位大师的笔下,面目是一致的。大师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致的。
这里还是想启蒙一把,我还想问学生,如果你身处在这出闹剧中,你会是什么表现?
三、借“讽刺”这个筐达成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讽刺警官,讽刺群众,讽刺当时的整个社会。如果有时间,顺带一下对社会环境描写的理解。
课堂小结:课始说过,《变色龙》不是契诃夫最好的作品,但是没有《变色龙》这样的激愤之作,契诃夫就不够圆满。他是俄罗斯人,他是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如果有时间,我想给学生再读一篇能够代表契诃夫短篇风格的小说。预想的课先说到这,看看明天课堂上还会生成哪些东西。
这篇小说我采用的还是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其中一个班的教学中,采取的是读一段讲一段的方式。课前设计找了三个筐,夸张、喜剧、讽刺来装文本。完全靠的是直觉。关于喜剧的内涵,在别的论坛已经被人掐过了,此处就不再检讨。我在用喜剧这个筐时,实际上只是用了“笑”这个点。我问学生,除了你们在阅读小说时会笑以外,小说里还有谁在笑。他们为什么可以笑。小说里在笑的只有群众,警官自始至终处于紧张之中。群众为什么可以笑,因为此事不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可以安心地看戏。群众对情节的推波助澜作用,对警官的“变”起的作用,在细读中,学生感受得非常清楚。群众中除了一个“独眼龙”算是有名字的,其他的都是“人群中有人说”。
“这条狗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个人说。
“不,这条狗不是将军家的,……”警察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里的狗大半是大猎狗。……” “你拿得准吗?” “拿得准,官长。……”
当叶尔德林犹犹豫豫地说出下列的话时:“不过也可能是将军家的狗……”“它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他家院子里就见到过这样一条狗。” 人群中有人却下了斩钉截铁的判断: “没错儿,是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在读到上面几段时,很明显,叶尔德林一直在“深思”。“深思”了半天之后,又把前面的判断推翻了。不过用的词是“不过也可能”。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证据不充分。而人群中“有人”却那么确定,用的是“没错”加感叹号。
我提醒学生去比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
比较的结果是,因为警察要对这个判断负责任,所以他必须小心翼翼。而插嘴的人不需要负责任,他可以张口就来。
我上课的时候就是拿群众的“张口就来”作为批判对象的。还比较了《孔乙己》一文里的酒客。
今天根据你提供的线索,我会再去思考群众的张口就来的含义。我想,根据文本,我可以理解成起哄,也可能确实是知情人(但是我在文本中还没有找到证据)。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倾向于是起哄。因为此人无名无姓。前面插嘴的群众,后来契诃夫利用群众斗群众的方式,让“独眼龙”这个人亮相了。而此处契诃夫很显然没想让这个插嘴的人亮相。
目前我的看法是,契诃夫在写作时那么明确地给警官冠以“变色龙”的称呼,他讽刺的对象很显然主要是奥楚美洛夫,而不是群众。在这么单一的场景中,推动情节的波折靠的也只能是群众。
至于刘俐俐用罗兰巴特关于叙事作品的“核心功能”和“催化功能”对《变色龙》的解读,因为没看到原书,不知道她具体的分析。所以现在还不敢下判断。
即使这个解读我看完之后能够接受,但怎么落实到课堂上,让初三的学生接受,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想请问您有没有用这种解读教过《变色龙》?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第四篇:管建刚谈教育写作
管建刚谈教育写作(4)
管建刚谈教育写作(4)
江苏吴江实验小学 管建刚
写,给你带来最好的“读”
现在开始,马上写
常有老师说:“我读的书不多,写文章,那不是给人家看笑话嘛。”“我也想写,只是肚子里没什么理论,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不少老师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写不出好文章,一个重要原因,读的书少,理论书更少。好像只有大把大把的理论书装进肚子里了,才能拿起笔来写。
很多老师的写作才华,就此被绑住了,一辈子也没挣脱出来。读书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理论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才能动笔?
好几年前,一个同事手头有10万块钱,要买100平米的房,那房要20万,差了整一半。同事说,再挣一年,亲朋那里借一点,不用贷款了。一年里,同事一家三口挣了5万,手里有15万了,房子却涨到了30万,又差了整一半,一半的基数还变大了。很多事情,不是要等到所有的条件成熟了才能去做。等你心中的所谓的条件都成熟了,“条件”本身又涨价了,你又得去等“条件”了。
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青年,叫比尔·盖茨。一天,盖茨找科莱特商议,咱们退学吧,开发32Bit财务软件去。科莱特摸了摸比尔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那怎么可能?”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Bit领域的博士,比尔·盖茨则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几年,科莱特成为博士后,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第二富豪。几年又过去了,科莱特认为自己能够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比尔·盖茨已经绕过Bit软件,开发出Eip财务软件,速度比Bit快1500倍,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
作家刘燕敏看到这个故事,感慨道:“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我读了这个故事,也想说一句:“一边做一边学,效果最好,速度最快。”
不会写,不要紧,写起来,写着写着就会写了。游泳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理论、技巧全装进肚子里,再去学“游泳”的人,那叫书呆子。那样的“书呆子”去学“游泳”,比没看过什么“游泳”理论、技巧的人,学起来未必快;搞不好,淹死的那个,就是满肚子“游泳理论”的仁兄。
写自己的,不东施效颦
费老师是一个常喊“缺理论”的人。我对费老师讲,没有理论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有没有故事,教学故事、教育故事。费老师又说:“我没什么教育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老是有很多教育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解决得很不满意。”
“干嘛要写成功的故事呢?”我纠正费老师的错误观念,“不要老盯着你做得好的教育故事,完全可以写你的教育失误、教育失败呀,那也很有价值。”
一次,于漪应邀谈她的成长。于老师从头到尾,谈的是自己从教以来的教育失败,在场的人都很震撼。哪天我是不是也要写一本书,专门讲我的教育失败的故事,书名就叫《我的教育失败》,那将是本很好读、很好卖的书。
一线老师的教育写作,和大学教授的教育写作不一样,和教科院的专家的写作不一样。在大学教授、教科院专家那里,或许理论很重要;在我们一线教师这里,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每天发生的成功的、失败的、快乐的、烦恼的教育故事。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故事有自己的见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要理论的“武装”。大白话,大实话,心里话,有什么不好?我就喜欢读,身边的一线朋友,都喜欢读。倒是那些满脸严肃的理论文章,一线朋友大都丢在一边,懒得去碰。
别跟我说“我没有思考”。只要你拿起笔来“写”,“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思考的姿态。换句话说,只要你拿起笔来“写”,你就已经进入了“思考”。
我对费老师说:“不要丢了我们的长处──故事,不要东施效颦学人家的理论。”
费老师依然不服:“评职称要论文,教育故事不算。管老师你老讲故事,我的论文怎么办?
我看过老师们的职称论文,很震惊,震惊于老师们论文八股气息的严重。腐尸般的八股论文,我读得很难受。以为这是真正的教育写作的话,那真的完蛋了。前不久,应邀担任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十一二岁的孩子,满口的老气横秋,满口的哲学话语,那个难受!我说:“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说这样的话呢?为什么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故事呢?”同样,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不把教育写作的重心,转向写自己的教育故事,用故事来说话,用教育故事代替教育论文呢? 当然,我没有力量改变体制下的“官样论文”,我只是对费老师说:“只要你有1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提炼出一篇精彩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教师的论文。只要你有10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出版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一线教师的专著。”
教育故事,我们的长处,每个人都能立马上手。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的思考好像总停在这个水平线上,总在皮上挠,挠不到里面去;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还有缺陷,还得往前走一步。那我要恭喜你,你已经有了大的进步,你已经自动自发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注意,是你“自己”在“写”的时候,“自己”发现的,这比专家看了你的东西,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要宝贵很多、很多。
“写”,然后“知不足”
“写”,然后知“不足”,更可贵的是,知道“不足”的具体位置。不写,只知道自己有“不足”,永远不知道“不足”的具体的方位、具体的“点”。所谓的“缺理论”,只是你的想当然。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文章,没有多大的理论;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故事,我们身上也有,只是没有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了,没那么好读。
哦,你的问题在于,写得“不好读”。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你再去阅读,你会发现,你的阅读好像“水滴到了海绵上”,而不像以前那样,胡乱地翻翻,“水滴到了蜡油上”。
为了写好《不做教书匠》,我查阅了大量的励志类书籍;翻阅杂志,只要是与我所写的内容搭边的故事、警句,我都会摘录下来。写作《不做教书匠》的一年里,我读了上百本励志书。写作,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阅读呢,大大丰富了我的写作,加快了我的写作。
写《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知道,不能光把做法罗列,还得把“做法”背后的东西讲出来。我讲不清楚,写不明白,只好去读“作文教学”的理论书,哎呀,这里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哈哈,那里也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一边读,一边找,一边乐,嘿嘿,读“理论”也可以如此快乐!“读”的背后有着那个“写”的等待,再枯燥的书,你也能“读”下去。很多老师读“理论”,枯燥,晦涩,读不下去,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枯燥地去“读”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越读越泄气,越读越烦心,只好对不起那本书,拜拜了。
一线的我们,不是要有了一肚子的理论,才能写作;写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去寻找相支撑、相呼应的理论,这样,一边写,一边读,“读”的东西,很快和“写”的东西,调和起来。这么“读”,有很强的“功利性”,可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词。因为“功利”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原动力,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以为,工作后的阅读,绝大多数就该有指向,有目的,有“功利”。套用“二八定律”:二分自由散读,八分目的性阅读。
求学时代的阅读,可以漫无目的,可以遍地开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工作之后,我们已经失去了漫无目的、自由漫步的时光。工作需要时间,谈恋爱需要时间,结婚了,照顾家庭需要时间,所剩的时间,不允许我们胡天乱地。“写”而后“读”,它针对困惑的、需要的,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给了我们最好的“读”的指南。
这样的阅读,不只发生在老师身上,各行各业都有。从事营销的人,营销中看了很多“营销书”,一边做“营销”,一边读“营销”,书里的“营销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营销行动”,越读越有滋味。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人,看的大都是网络编程、计算机原理,一边读,一边应用,“读”“用”结合。
人过中年的吕老师,民办教师出身,人踏实,肯干,学校要他管后勤,电脑维修一块,也带着“管”了。某人的电脑坏了,他自己琢磨,琢磨不过来,上网查,看书学,一年下来,所有的人都惊奇地发现,他已经把“电脑维修”做得挺专业了。
前面有个“用”牵着,“读”的效率高了。“用”了,有成效了,“读”的兴趣也高了。
“写”,带来的另一种“读”
“写”而后的“读”,“读”的不只是人家讲了什么,不只是拿一点人家的“招”。前头有个“写”,你的“读”,会琢磨人家怎么“写”的,怎么“讲”故事的,怎么归纳的,怎么提炼的,为什么“故事”到了他们的笔下,编辑青睐,读者喜欢?
我称这样的“读”,叫“专业的读”。我们去看摄影展,看出照片上的意思、意境,可以了,不错了。然而,作为一名摄影师去看,还要琢磨人家是怎么把“意思”“意境”,用“光”和“影”表现出来的。摄影师的“阅读”,就是“专业的读”。摄影师为什么能“专业的读”?他一直在“摄影”,有了“摄影”的实践,再“读”人家的作品,你的心眼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写”里,还藏有另外一种“阅读”,“阅读”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部好电影,第一遍,你关注的是电影的整体的故事,关注的是起伏的情节,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纷,以及后来的结局;第二遍,你会关注起细节来,你会关注到第一遍没有关注的东西,第一遍“没”看到的东西;第三遍,你或许会关注起电影的表现手法,或许会领悟到导演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地方。读文章也是。第一遍,主要关注内容、情节;第二遍,或许会关注细节;第三遍,或许关注语言、关注表达。
多次的“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其中的精华。我们的教育实践,也需要几次的“阅读”。第一次的“阅读”,我们处在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教育故事之中,往往没法看清自己的行为高明在哪里,不高明在哪里。
“写”的时候,大脑的放映机慢慢“回放”现场,你或许发现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这些教育智慧经由笔的传递,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慧由此深入你心;或许你发现了自己的教育缺陷,这些教育缺陷经由文字的剖析,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教育缺陷由此转化为“教育经验”,你由此知道了教育的“沟”和“坎”。
有的时候,写着写着,又把前面写好的东西,删除了,从头再写,从头再“读”自己的教育行为。写好一个故事,要多次“读”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将自己的教育行为里的纹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种阅读,谁也无法替代,只有你才能“读”到自己脑子里的“书”。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读”,让教育写作充满了唯一性,谁经常出入于这个“唯一”,谁就能变得清楚起来,敏锐起来。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提到教师发展,就要提到教育反思、教育写作的一大内在的、隐秘的原因吧。
点线面:教育写作的三个阶段
由“点”起步的我
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两年学,家里没人看书、读报,也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里,除了连环画,不知道世上还有报纸、杂志和课外书。读师范,数学一直顶呱呱。师范毕业,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语文老师。
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一个从小怕作文、怕语文的人,竟在语文的海洋里成长起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教师博览》等发表论文、随笔200来篇。
2011年4月,《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出了管建刚专辑;2011年10月,《小学语文教师》出了“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2005年起,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在教育界还卖得不错,“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5本,也在小学作文教学界引起了一点反响。
以我当年的臭水平,要是有人对我说:“嗯,管建刚,将来你能写好几本书啊。”我一定以为,那人在讥讽我。
起初,我的“写”,小小的,一“点”“点”的,逮到什么“点”,就写什么,哪一“点”有感觉,就写哪一“点”。只要有东西写,笔不停着,隔几天,就能写出一个小东西。内容很庞杂,教育故事、课堂反思、教育批判、教育争鸣、教育理想,每天工作中、工作时、工作后,常想,今天能逮住个什么,写一个小东西。小东西不管长短,都力求成“篇”,能向各大教育报刊投稿的“篇”。
德育的,教学的;阅读的,作文的,写字的──当时我在一所“写字特色学校”工作,一个“中国字不中国”的人,居然是学校里唯一将“写字”论文发到《小学语文教师》上的人。
现在看来,这个逮住什么就写什么的,这里一个“点”、那里一个“点”的杂乱的“写”,对我的作用很不小。我由此每天都动了笔,磨了笔,磨“快”了我的笔,磨“尖”了我的笔,我的发现素材的敏锐的触角,我的语言的基本功,就是在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那段时间,我处于强迫自己“写”的状态,强迫自己每天去发现“写”的东西,渐渐地,又是自然地,“写”,从工作之余的外在的附加,成为和生活中刷牙、洗脸一样自然的习惯。小孩学刷牙,你逼着他刷牙,他躲猫猫似的,能少刷一次是一次。刷牙成了习惯,哪天没刷牙,他“噌”地从床上爬起来,刷了牙,嘴里有了清新的口气,他才睡得着。“写”的习惯,也是这么回事。
写作辛苦吗?你去问打球的,打球辛苦吗?你去问打牌的,打牌辛苦吗?你去问拍戏的,拍戏辛苦吗?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好,没有辛苦那不可能。然而,辛苦的背后,有一个幸福在等着你,那么,任何辛苦你都会觉得值。写作的辛苦的背后,有什么幸福?我以为,是“发表”。
每一次的发表,都会有人说,“管老师,你又发表文章啦!”“管老师,你好厉害啊,什么时候教教我!”我知道,那老师并没有真的要我教的意思,不过,你听着就是觉得舒服,自豪。大多数的写作者,都是在不断“发表”中获得了“写”的勇气和底气。若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第五篇:交流材料管建刚谈教育写作
交流材料管建刚谈教育写作
江苏吴江实验小学 管建刚
再加10%,你就是卓越教师
教师的“10%”是什么
老婆劝我买一双“耐克”。比起“特步”、“李宁”,“耐克”会舒服一点,然而,为“一点”的舒服,要付出两倍、三倍的钱,我不干。说起来,名牌只是精细了一点,精致了一点,精美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商家赢来了“五倍”、“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
乔恩?戈登写过一本书,《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按乔恩?戈登的算法,名牌比大众品牌,只是多了“10%”。所谓的成功人士,只不过比平常的人多做了一点,深入了一点,超前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他们赢得了一个卓越的人生。
每个行业,都有那“再加”的“10%”。有些行业的“10%”,一眼能看出来。举重的,举到极限了,再加上1公斤、2公斤,那“1公斤”“2公斤”,即乔恩说的“10%”;登山的,登到极限了,再往前走5米、10米,那“5米”“10米”,即乔恩说的“10%”。
有些行业的“10%”,一眼看不出来。营业员的“10%”是什么,护士的“10%”是什么,官员的“10%”是什么,作家的“10%”是什么,真不好说。那么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两个字:记录。
一天工作以8小时计算,480分钟,你要能匀出10%的时间,或者多付出10%的时间,即48分钟,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只不过根据乔恩?戈登的公式,算出了每天记录的时间而已。就这么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沉住气,记录三年、五年。
他们只比你多做了“10%”
从“平凡”到“卓越”,没你想象的那么远,也没你想象的那么苦,不过“再加10%”。很多老师教了二三十年的书,退休了,两手空空。二三十年里,每个老师都会有很多的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感人的教育故事、失败的教育故事、至今无法解决的教育困惑„„记录下来,它们会成为你我的成长宝典。
一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发给我短信:“管老师,你的书我都看过了,别人说你的点子多,我承认;不过,我的点子也很多啊,为什么你成了名师,我不能?”
这位老师很优秀,孩子到她班上,家长放心,校长放心。我想起了乔恩的“10%”,我回复:我只是比你多了“10%”。我把做的一个个零散的点子,记录下来,分类,分析,归纳,你没有。
著名教育记者、策划家李振村先生,说起山东淄博的常丽华老师,常老师每天让一个孩子带一张便条回家,几年下来,积了20多万字,几家出版社争着要出版。
常丽华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陈琴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韩兴娥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薛瑞萍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就是因为她们多了那“10%”,记录的“10%”。
身边的没有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老师呢?仔细瞅瞅,他们都少了那“10%”,记录的10%。
举重的,到了上限,再加1公斤、2公斤,挺不起来,真挺不起来了;登山的,到了上限,再往上走5米、10米,走不动,真走不动了。做老师,“10%”的记录,只要你愿意,拿起钢笔,敲起键盘,写上三五百字,都能做到。
每天三五百字,一学年算200天,近10万字,两三年,二三十万字。中国教育缺真实的一线故事、一线声音。这些故事、声音,专家很难真正了解。专家到学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看到的故事、听到的课,多多少少都化过了妆,浓一点、淡一点而已,自然一点、做作一点而已。校园里扫地的阿姨,能见到最真切的教育现场,专家、领导很难见到。领导、专家走过教室,对着学生发脾气的,自然会收敛一点;板着脸的,自然会亲切一点。
真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一线状况,在我们一线老师的手里、眼里、笔里。常丽华老师随手写给孩子带回家的便条,它的价值在于真实、真切,带着新翻泥土的清新。类似的事儿,无数的一线教师做着、做了,又随风散了。有心记录、保存下来的,太少、太少了。
拉斐尔的灵感之道
有一句话,就记一句话;有一段话,就记一段话;这个事儿只能记200字,那就200字,但是千万不要等。灵感这东西,从来不是等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你记啊记,灵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
这是大画家拉斐尔的经验。
不少绘画艺术爱好者,拜拉斐尔为师。拉斐尔说:“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灵感最重要。”弟子们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灵感呢?”拉斐尔说:“你们快点将我的画笔、画板和颜料拿来吧。”弟子们惊问:“老师这么快就有灵感了?”拉斐尔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没有灵感,但我相信,只要开始工作,我便有可能找到灵感。”
弟子们有些失望地给拉斐尔拿来了画笔、画板和颜料。拉斐尔手拿画笔,站在画板和颜料面前好几个小时也没落笔,显然,他根本没有找到灵感。弟子们累得快要打瞌睡了,拉斐尔终于兴奋地蘸上颜料,画了起来,很快,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便诞生了。
惊叹之余,弟子们问:“您画一幅画只用了几分钟,却在这里苦苦地站了几个小时,多辛苦啊!为什么不等有了灵感再画呢?苦站的几个小时,完全可以到外面玩,或躺在床上休息呀。”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大师都不是在灵感产生时工作的,而是在工作时产生灵感的。如果我不在画板面前苦站那几个小时,又怎么可能找到绘画的灵感呢?”
对于拉斐尔的回答,我们小语界的泰斗周一贯老先生也有过类似的阐述:
“很多时候,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记上‘今天没有什么可写’。如是者三,你就会挖空心思去找到写作的素材,哪怕语无伦次,也要写上几句。如此坚持,总有一天,会越想越深刻,越写越流畅。”
周老的话,是过来人的话。当年,我也觉得没什么东西写。写着写着,敏感了,敏锐了,发觉能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现在缺的不是内容,而是记录的时间,只要有时间,就有记的内容。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他的著作《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战略家的思想》享誉全球。他的《日本商业:障碍和机会》《民族国家的尽头》《看不见的新大陆》等书,也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关于中国经济的著作《中国,出租中》《力在中国》《中华联邦》,都在海内外经济学界,引发强烈震撼。
然而,大前研一是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多年从事“核能开发”。无意中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后,不到三年,大前研一就出版了《企业参谋》,名震经济界。一个学核工业的人,一个从没接触经济学的人,所写的经济管理学著作,风靡全球,居然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大前研一说,记录帮了他的大忙。每次有公司前来咨询,成也好,败也好,他都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两年时间,积累了大量案例,稍加整理,便出版了。大概“企业咨询”这一行业,都守着“一根筋”,将“咨询过程”隐藏起来,生怕一公布,泄露天机,饭碗不保。大前研一的《企业参谋》,一下子为读者、为企业打开了一扇窗,看见了一个企业策划、企业发展的新世界。
记录,一味“普通”的药,谁都能用,你要能用,会用,不间断地用,就能出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