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外阅读教学(小编推荐)
优化课外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堂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者拟结合几年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谈谈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核心素养包含了哪些基本要素?《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意见》把构建核心素养立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年第1 期)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忽视课外阅读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半截子”,不完整的,因而有必要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并加强指导,这是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所决定的。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健莉把课外阅读比作促进孩子成长的魔杖。阅读以文字为载体,一个善于阅读的人,能从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发展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现代社会是开放和信息化社会,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取所需,需要能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应用,这与人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直接相关。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古往今来的圣贤精英精神相遇、思想交流的过程,善于阅读的人能从人类的宝贵遗产中汲取精神营养,在思想的盛宴中获取真知灼见,在浮华的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宁静。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文学名作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的发现与开掘。” ②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随笔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杨鹏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此意义上来说,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丰盈和完善自我,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二、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早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新课标并未对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 阅读提出明确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一线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路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初中阶段教学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往往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主要表现在:
1、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
课内阅读教学在内容、课时、评价机制甚至教学实施等方面有系统的安排和设置,教师 对教什么、如何教都了然于胸,而对课外阅读教学却很少有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上”与“不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缺少对课外阅读的关注,缺少固定的阅读指导时间,教师往往或是把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或是想起来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零星的指导,或是停留在无力的呼吁上面。系统性的缺失势必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2、追求形式,效果不明显 课外阅读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课外 阅读课的目标应该是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获得精神的愉悦,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阅读指导课为迎合学生的口味或者公开课的需要,追求形式上的夺人眼目,并没有没有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发展上,如利用时尚的多媒体吸引学生等,看似热闹纷呈、欢喜活跃,学生却在精神上收获贫瘠。此外,课外阅读教学与课内阅读教学应有所区别,有些教师采用提炼文意、字词句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一问一答等讲读课内阅读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与其说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毋宁说是破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方法指导,效率低下,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才会有效果。当下许多初中生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方法,如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半小时才能看上几页,必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也就难以激发出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中疏于做阅读笔记,对书本的理解难免会停留于肤浅的理解。教师大多更关注宏观层面的指导,强调阅读如何重要性、增加阅读量,而对阅读方法只是顺便提一提,缺乏持之以恒的训练指导。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外阅读课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课按学生的阅读阶段一般可以分为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展示课。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初一入学新生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索然,除缺乏家庭阅读氛围、阅读意识淡薄外,缺少阅读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基于此,我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初一基本能保证两节),或是让学生自由读书,或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阅读的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挑细选出来的书本。一般经过几个星期的坚持,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课外阅读课,阅读习惯悄然变化。笔者在结合三年多来开设课外阅读课的经验和听课外阅读公开课的反思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课外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课有效展开的前提。
儿童文学家、作家、评论家梅子涵在回答中国少年报的记者黄小波关于如何吸引孩子读书时说:“给她一个读书的背景就行了,家里的藏书,饭桌上关于书的话题,她房间的小书柜都是她成长的背景,让她自然而然地习惯读书,阅读带给你的,不是马上能拿到口袋里的东西,却是一种一生能伴随你的东西。”黄小波:《呱叽对话——专访梅子涵》,中华读书网
课外阅读课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但要在课内教学过程中下功夫,如精心组织课堂、保 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等,还要在学生的平时阅读氛围上花心思。阅读习惯的养成最忌一曝十寒,细水长流才能成大江大海。只有平时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课外阅读课才能有效展开。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会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讲述课外书的故事片段或是名人读书的故事,从他们聚精会神的倾听中读出了阅读期待;为让学生持之以恒,我设计制作了阅读卡,阅读卡细分为日期、阅读时长、阅读页码、阅读感受、家长感言等几项,学生根据家中阅读情况填写,不仅带动家长一起加入到学生的阅读中来,而且将每天的阅读落实到位;为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利用平时课堂的前三分钟轮流开展阅读演讲,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情节、说阅读感受、读优美句段,甚至可以谈寻书趣事、晒读书囧事,不拘泥形式,有感即发。学生大多有备而来,兴趣盎然。课室环境作为隐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营造书香氛围,我鼓励学生借出家中书籍或购买书籍充实班级读书架;让学生参与出谋划策,墙壁上挂着学生甄选出来的名人名言,学习园地及时更新着学生的读后感、摘抄的优美文段、精心制作的手抄报或书签,德育园地张贴着评选出来的阅读卡和阅读之星的相片。
只要做一个有心人,营造浓浓的班级阅读氛围并不难。学生在一个弥漫着浓郁书香的氛围中自然会主动地走近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为课外阅读课的有效展开提供了保障。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表达空间是课外阅读课的首要教学策略,把阅读的主动权、表达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让时间和空间,让话语权。
自由阅读课是学生每周最期待的一节课,在课上,不对学生的阅读过多干涉,我和学生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或神色凝重,或喜笑颜开,或若有所思,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纷扰,每一个同学都被全班一起阅读产生的巨大磁场吸引进来,在没有压力的静谧中享受阅读之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作品,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阅读指导课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笔者曾听过一堂《城南旧事》的阅读交流课,刘老师先用两三分钟从《城南旧事》的电影开篇语和名家评论引入课堂,接着就走下讲台,由学生分小组轮流上台分享,有的讨论他们眼中的英子形象,有的对兰姨娘形象感兴趣,有的欣赏故事独特的语言,还有小组对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兴趣,展示方式也各异,有朗诵的、有用PPT展示的、有用舞台剧表演的„„兴趣相投的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的只是起承转合的引导作用。
把时间、空间、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外阅读课的主角,多角度的交流又丰富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视角。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地思考,才会敢于乐于探索,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课外阅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
3、丰富表现形式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自己的阅读成果,如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故事会、表演、编文章选 集、办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览、写读后感等。由于展示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阅读感受自主选择,使每位学生都可 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并从中
不足之处:效果如何保证,如何评价
第二,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阅读生涯提供引 领,为学生打下丰富的精神底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而一个认得阅读能力和阅读 面决定着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品位和眼光,而一个人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应用和 创新能力也是由他学生时代的阅读习惯来决定的。初中语文阅览课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着 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丰盈自我、完善自我。第三,满足时代发展对学生阅读的需要,完成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使命。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 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使命。阅览课的有效实施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汉语言文字,并能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 能在学习中继承和发扬。此外,在开放和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快速累积与替代 更新将超过以往,取代死记硬背的将是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 读书的人,才会从人类的宝贵遗产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在浮躁起伏的现实世界中坚守内心 的宁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人文素养,成为有修养有品位的人。
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 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
德国的叔本华说过:“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文本,一定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我读故我在,我思故我在。,给学生最大 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教学设 计策略,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 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 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 学生阅读的乐趣。
在此理念下的操作其实并不太 复杂,就是把课堂表达的主动权真 正地让给学生,让“时间”,让“话
2.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
首先, 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 要求学 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 的整个句子, 眼光离得开书本, 口头说得出记住了 的东西, 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 容, 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⑦
其次, 做读书笔记。提纲式———写提纲能训 练思考的能力, 即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 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 建立起所学内 容的逻辑“骨架”;摘抄式———把书籍、报纸、杂志 中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抄下来, 把有意 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等 摘抄下来;心得式———在书的页边上写下一些有 关的批语, 好像在跟作者进行争论。这些方法可
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地使
用, 目的是用来记录那些一闪即逝的思想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课的目标不仅仅是以理解文本为主,还可以教一些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 率。我们可以将具体的课外文本阅读分为全面阅读、重点阅读、研究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等类型,图 选择具体的文本进行阅读方法的示范。以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例,先让学生全面阅读,了 解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文章主要通过描述民族资本家吴孙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 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来展开故事。接着可以指导他们重点阅读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人物形象 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再通过研究性阅读,研究小说的人文背景,让学生透过小说看到当 时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的全貌。最后由探究到感悟,引导学生从(子夜》中选 取最受感动和最能产生共鸣的段句,畅谈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情怀。
在这类阅读课上,重点探讨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检验学生是否 掌握,能否运用这些方法。这种教学,虽不可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许 多收益和启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广泛运用于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3、探寻名家名作,拓宽阅读视开。
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确实读好书会使人受益无穷,因此读
二、导之以法
课外阅读课要注重“导”
在课外阅读课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达到教是为了 不教的目的。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多种读书方法,如名人的读书方法 等,指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如阅读一份报纸,可采用“快速浏览—捕捉感兴趣的文章—精读”的方法,查找资料,则可采用“目标—搜索—泛读—精读”的阅读方法。还可鼓励学生 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互相学习,并为我所用。在具体指导一篇文 章时,我指导学生采用默读、略读或速度的方式,读懂文章内容,通 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我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随时摘抄读到的好词佳句,并记下自己的读后心得,使学生得法课 内,得益课外。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是要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与阅 读链接,让孩子读他们能读懂的东西。如果讲完曹丕与曹植的故 事,再背《七步诗》,其教育效果明显要好得多。孩子记下的不再是 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个个形象的故事。
三、导之以
二、指导方法,精心阅读
学生拿到一本书(一篇文章),该怎样读,教师要进行方 法指导,因为有了好的方法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如学生手中 有一本名著,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教学生了解作者,读序言、目录,对书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要么 精读,要么略读,要么选读书中内容,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 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作好摘抄,及时记下心得体会。1.采用“三读法”。“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遇到不懂 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的方 式,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什么。“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 一句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 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 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 背一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采用不同的 阅读方法。2.读想结合。课外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 考。古人读书提倡“俯而读,仰而思”。说明读书要眼到、口 到、心到。小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句话,每层意思有一个初步印象;读完文章后,再联 系起来想一想,加深印象;也可以不看结果,猜想课文的结 尾会是怎样的,开动学生的思维。
3.做点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大致有圈点、勾画、批注、摘录、写心得几种方法。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拿起笔来在书上做做记号,划一划好词、佳句、好段,对某一 句话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在旁边记录;并指导学生把平时读 书、读报时摘录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填写好,时 常翻阅学习。
三、课堂回放,精彩呈现
我的阅读课教学通过长达一个月左右的准备,终得
定期举行阅读成果交流是激发学生积极阅
为了吸引学生,我会给学生讲述课外书的主要内容或故 事片段。当听到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很期待能尽快看到这本 书!”时,我总会暗自窃喜。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不感觉枯燥,我选择不同 版本推荐给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四大名著”的阅读推荐中,我不仅向学生介绍了青少年读本,而且推荐有能力的学生试着 读读原著,并把“四大名著”《人物绘图本》带给他们。学生看着 形式多样的“四大名著”,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充满了阅读期待。好书推荐更要有学生的参与。有学生刚买了新书或看了 一本好书,都会找到我“毛遂自荐”。同学们听到自己小伙伴推 荐的好书总会特别喜欢,我更是喜不自胜。第二招:潜心阅读———静谧之美 在阅读课上,我们常常会静静地坐着,或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不感觉枯燥,我选择不同 版本推荐给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四大名著”的阅读推荐中,我不仅向学生介绍了青少年读本,而且推荐有能力的学生试着 读读原著,并把“四大名著”《人物绘图本》带给他们。学生看着 形式多样的“四大名著”,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充满了阅读期待。好书推荐更要有学生的参与。有学生刚买了新书或看了
一本好书,都会找到我“毛遂自荐”。同学们听到自己小伙伴推
四、课应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老师筛选出来的书本, 每节安排一个阅读轮值小组负
目的: 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 以“ 开责向全班推荐一篇优秀文章, 并阐明推荐理由, 在课 阔视野, 启迪智慧, 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为目标, 室的推荐栏上张贴, 全班阅读, 有不同意见的可在一
以教改实验为基础, 在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周内在推荐栏上写上反意见。2来,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文化结构、个人见识、情感 需要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而其审美感悟也自然存在差 异。如果说自由阅读是披沙拣金, 那么每月举办一期 手抄报则是聚金成塔。手抄报除考虑版面、栏目设计 外, 还要求选文内容筱盖面广, 而且质量高。每期手抄 报都进行评选, 并把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风雨场, 让全校师生欣赏、品评。这一张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及办报热情。
我们体会到, 采取这种作法能把个体力量转化为 群体优势, “ 交流效应” 在班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不但阅读信息的获取量更大, 更便捷, 更迅速。更重要 的是营运出一种互相激励的阅读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每个人都竭尽自己的能力去求活创新, 能够培养出比 学习品质更可贵的精神品质, 这就活化了“ 读书”。.老师推荐与教科书课
能力的培养。侧重实验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 研文相关的文章印发给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扩大学生的 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课外阅读量。3.每节课(非课外阅读课)前三分钟让一
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与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名学生到讲台口述其对新闻、消息的了解, 并进行点 法。评, 立足于全面发展, 让学生养成关心“ 家事、国事、、五本课题的实验阶段天下事及常读报纸的好习惯通过读报使学生了解 ”
。1.19 9 9 年9 月— , 2 0 1 年6 月为摸索期。主要研社会生活,从而扩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贮存量开阔 , 究阅读教学规律确定阅读材料的形式尝试各种阅视野关心国事陶冶情操, , 。
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选一个班进行实验(二)每周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要。
。,首先是通过挖掘教材资 ,、学语文教学·会刊
(3 兀于了、卜卜
源, 结合教材特点为学生推荐 课外读物来实现阅读内容的 对接, 有时是一篇课文向一类
文章、整本原著、一个系列读
物的拓展, 有时是由作者到其
他作品、由主题到同类题材、由内容到不同角度的拓展。例如学完《只拣儿童多处 行》向学生推荐阅读冰心的另 一篇散文《小橘灯》, 学完《海 伦·凯勒》向学生推荐阅读《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 学完《我和 祖父的园子》向学生推荐阅读 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刘玉华.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例谈[J].初中开设阅览课的实践与探索语
文阅览课序列化的构建与实施》图书馆开设 阅览课的探讨
至于阅读方法,大多数教师只是顺便提一提,根本谈不上系统科学的训练。相
比之下,教师更愿意讲应试方法,解题技巧。另外培养阅读习惯费时多、见效慢,难怪老师家长却往
往急功近利。
2、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课的目标不仅仅是以理解文本为主,还可以教一些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
率。我们可以将具体的课外文本阅读分为全面阅读、重点阅读、研究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等类型,图
选择具体的文本进行阅读方法的示范。以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例,先让学生全面阅读,了
解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文章主要通过描述民族资本家吴孙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
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来展开故事。接着可以指导他们重点阅读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人物形象 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再通过研究性阅读,研究小说的人文背景,让学生透过小说看到当
时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的全貌。最后由探究到感悟,引导学生从(子夜》中选
取最受感动和最能产生共鸣的段句,畅谈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情怀。
在这类阅读课上,重点探讨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检验学生是否
掌握,能否运用这些方法。这种教学,虽不可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许
多收益和启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广泛运用于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3、探寻名家名作,拓宽阅读视开。
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确实读好书会使人受益无穷,因此读 在我们的教师访谈中,还提到了有些教师迫于学校公开课、示范课的检查评价,不得不创设一种表演形式来完成我们的名著教学。教师在设立名著阅读教学目标时 没有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发展上,而是片面的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利用些 时尚的多媒体等手段来吸引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上去很热闹,进行得如火 如荼,实际上,学生在这种热闹之下并没有学到什么,这些热闹也只是空架子而已,这些看似活跃的课堂和“富丽堂皇”的设计有的是为了撑门面,有的是单纯为了展 示老师的才华,或者是为了让现场来听课的老师开怀一笑,此时热火朝天的课堂就 会显得很肤浅、随意,失去了课堂该有的内涵,在这样的形式教学下,学生一节课 结束后学生是收获甚微的。
儿童与成人一样,希望在阅读中获得即时的和长久的乐趣。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乐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他们的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
在每一学期初,教师都能根据 《课程标准》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
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1、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指导
中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升学的关键时期,在以教材中心这种传统价值取向 的影响下,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虽然很多语文老师普遍认为课外阅读能力 对于中学生学习是至关重要,但大多停留在无力的呼吁上面,缺乏科学合理、有实 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1)课外阅读进行的方式单一。课外阅读课、教室读书角就是学生进行课外 阅读的主要阵地,学生极少有机会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书店大饱眼福,《语文报》、青年文摘、名人传记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阅读读物。很少有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 外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情景表演等等,以此拓展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2)缺乏对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正
确的方法,课外阅读才会有效果,但当前语文教师恰恰在这两点上做的不够。对于 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如不做读书笔记、读一些不良书刊、不读整本 书、不讲阅读卫生等等,教师不加指导和纠正,影响阅读的效果。同时,很多老师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只是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要求 学生多读,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具体方法指导、个体差别指导。
(3)课外阅读效果没法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如何,学生看了哪些方面的
书籍,教师根本没有调查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的监督;有些学校虽然有课外阅读课,班级有图书角,却形同虚设。学生在这种没有监督、没有指导、学校学习高压紧张 的氛围中根本无心阅读、不会阅读。在阅读时不做读书笔记,读完后如过眼烟云,需要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好
语文课堂若只满足于课本教学而忽视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教学就只能是“半截子”、不完整的,培养和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只是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把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落实好,就要重视和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笔者拟结合几年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谈谈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
一、优化课外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认 为其语文能力从课内所获得的仅占百分之三十,百分 之七十来自于课外阅读。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自 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是在课外,教师的指 导作用往往体现得不明显,甚至是放任自流。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教师对全班52名学生进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也同样如此,教
师要努力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问题
实施建议”:各学段“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 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 的良好氛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23.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知识的维度上讲它包括学生适应日常实际生活 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从方法过程维度上讲它包括学 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情感态 度上讲包括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浓厚的思想感情、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良好的语感 发展、学生系统的语文学科思维等。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 力有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还很难得到提升的。”语 文阅览课以文字为载体,以读为主要实现形式,利用书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习方法,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 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自我的个体。在阅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以实现,学生 的审美情趣能得以提高,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代社会,一个人的素养不仅由他所掌握的的知识组成,学习能力和阅读能 力也是决定一个人品位高低的关键。学生在阅览课上不仅与文字相遇,伴随他们成长的还 有阅读带来的能力,如搜集信息的能力、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运用创 造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获得使学生从小就能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并能在纷繁复杂 的信息中抽取出有效的信息,这是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 此,阅览课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
主要在课堂产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 阅读教学建议中还特别提醒教师“要珍视学生的 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 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来 代替个人阅读”[4]22。这些都是实施语文探究式 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之,随着新世纪课 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改变着教师“教”语文 的方式,也改变着学生“学”语文的方式,逐渐激 活当今的语文课堂。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育工 作者只有把握新的教育动向,认真领会课程标准 倡导的探究理念,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探究式教 学,才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 要目标。[参
“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 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①学生学习任何一门
。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 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 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
同时,阅览课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阅读、思考建构着课堂,这就要求阅览课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在阅览 课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生生之 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才能真正进行。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不仅提高了阅读的 质量,优化了阅读实践过程,更是推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使教育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教育人的教育。
另外,在教育教学评价上,阅览课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一元 评价模式,而是倒逼着教师去探索行之有效的,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和评价的,对 学生有激励作用的语文评价模式。因为,课外阅读不能单纯依靠考试,而是要关注过程。这与新课标倡导的评价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 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 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阅览课的存在使语文的评价更接近课标的要求,对语文教 学改革是一种促进。
2.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促课外。教师对学生的影 响主要在课堂产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其一要精心选材。上表中“课 文相关”部分的选材,是在不违背前述标准的前提 下,以主题或表达技巧为课内外的结合点确定材料。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材料的选择,就是从兴 趣入手,选择了可供学生课外比较、拓展的材料。如 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雪》与课文《沁园春·长沙》 何其相似;第二单元“情与景”经典片段集萃、第三 单元“细节描写集萃”都与单元教学任务一致;第四 单元的电影剧本《美丽人生》(或看电影)与教参建 议的《辛德勒名单》题材相似,但似乎更能触动学生 心灵。其二是通过课堂评价影响学生的阅读选择。我 们不能要求学生必须读什么书,但可以引导学生亲近名著。干巴巴的谈名著如何经典,收效甚微。但《三 国》、《水浒》这样的名著里本就有很多精彩绝伦的 片断,在适当的时机拿出来一块欣赏,何愁学生们不 看?我们曾在课堂上以听评书的形式和同学们一块欣 赏了“温酒斩华雄”、“华容道”等片断,有效地激 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3.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在各种新编教材 都比较注意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 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教师、家长应当眼光长远一点,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 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 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 过多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 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课外“闲 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课标》所要求与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 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 去理解,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 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
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
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 育,也很难提升素养。
朱永新(苏州大学博导、苏州市副市长)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 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不再重视阅读,再不建书香校园,进而推动书香社会,我们这个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就是值得担忧的。朱永新我的阅读观(卷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二)激发兴趣——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个体对某种事物喜欢的心理倾向性表现,有了兴趣人才有动力去从事某 项事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课 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能力显着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课外阅读的动机 26
和兴趣,即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兴趣的缺乏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从课堂之上、教材之中拓展到广阔的课外世界中去是教学内在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认为:“求知 的首要源头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 的方法之中。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道理,来源于认识了事实和现象的接触点,认识了 连接这些事实和现象的的线索。[18](610)”他的意思是说学生学习课内的知识,从中
学会学习的方式和技巧,以求“在思想上明白道理”。课内教材学习只是一个范本,配合教师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去学习更加广阔的知识资源。换句话说,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因子,是联系广阔课程资源的散射点,教师需 将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文本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要从中找到社会生活方方 面面的影子,将课堂学习落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中去。他这些闪亮的“因子”可以 32
是文章的作者,白居易、徐志摩、朱自清、安徒生、泰戈尔„每一个作者就像装满 五彩斑斓玉石的宝盒,从中可以知晓作者本人及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文化思想、时代气息„如此这般,师生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 来,促使他们去探读更多的相关作品,有效的将课堂教学迁移到了课堂之外的广阔 生活中去。
3.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
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 活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键在落实。我们的做法 是:其一,师生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将 《广饶县综合高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阅 读书目》规定的阅读任务细化,以班级为单位制订 “一般书目”的阅读计划,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制订个 性阅读计划,均须具体到周。其二,教师借助网络、校图书室,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中、短文本直接印 发给学生,长篇文本由校图书室协助准备。其三,明确阅读目标。需交流的文本,由教师确定阅读目 标范围,学生自主确定具体目标。明确阅读目标是为 了方便学生交流,不应过窄过死,以免挫伤学生的积 极性。其四,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书评,每周各 一。其五,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保持学生的阅读兴 趣。每学期初,安排针对假期“一般阅读”的交流会 一次,针对“个性阅读”的交流会或专题讲座一次; 每周的阅读课,安排个人报告、朗诵会、作品推介会 等活动;各小组在期末分别举行主题知识竞赛一次; 每月出一期读书报,刊登读书活动信息、书介、书 评、读后感和学生作品。其六,教师对生阅读的兴趣 和能力、阅读的量与质作出综合评价,选出读书之 星,给予奖励。
课外阅读毕竟是在课外,它区别于教
要真正地把课外阅读落实到“课外”。对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适宜拿大量 的固定的时间来实施,否则容易演变为课内教学,等同于课堂教学。因而,在指导引 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日常状态中寻找时间,点点滴滴,随时随地了 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时进行。除去每周一节固定的课外阅读课之外,还可以利用 的时间有十分钟的早读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时间等,总而言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 导是“见缝插针”似的。13 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 会阅读。基于此,这样的阅读必须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只有是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才能“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 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1。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至关
重要。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 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 ,。要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中学生随着年龄增
大,他们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 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 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 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 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 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正如复旦附中教师黄玉 峰老师所说的:“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此外,利用每周一课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课。从目前的教学时间及任务看,我们 还是有条件开设少量的课外阅读课,对于课外阅读指导来说,也不需要太多的课时,少量就意味着足够。在这方面俄罗斯的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语文课程中辟有 专门的时间用于指导和交流课外阅读,称作课外阅读课。具体地说,课外阅读课的主 要内容有两个,第一,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并帮助学生阅读优秀的适合于学生年龄特 点的文艺、科普和社会政治等课外读物,循序渐进地扩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养 成阅读习惯。第二,学生在课外阅读课上围绕课外读物,积极开展有关研讨和交流活 动。1 课外阅读课的使用可以及时的把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通过讨论、演讲等语
文活动的开展,也给学生提供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是一次表达自我的尝试也是 一次相互学习和思维共享的活动。课外阅读课可以是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进行思想碰撞 的一个平台。
2.活动的预设
以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将学生 分为男、女生两组举行赛诗会。学生竞能一下 子背出王维的很多首诗,如:《送别》、《渭川田 家》、《使至塞上》、《相思》等,有的还能作点 赏析,让我惊喜不已,真是兴味诗涨、含英咀 华、韵味悠长。即便教师课前的预设达不到期 望的效果也不要紧,因为教师至少将阅读思维 引领学生朝某一个方向行进,让学生明白课外 阅读会补充、拓展课内的范围和视角,兴趣高 涨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去课外加以猎取,从而实 现课内外阅读的相互转化思维的真正的师生 互动。3.作业的设计
课堂作业的设计要讲求实效性、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精神,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所以作业的设计和课外相结合就 显得尤其重要。如教学《桥梁远景图》时我给 学生设计的作业是利用你身边的资料或媒体,说说长江大桥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报 纸、杂志、网络等,搜集了上百张图片十多页资 料,以及长江大桥从古至今共有一千多座的鲜 为人知的事实。相当部分学生被震撼了,也流 露了惊喜的神情和对地理、科学的崇拜之情。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新学课文设计作业,使之 操作性强、科学性强、活动性强。实现知识由此 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拓展迁移过程,收到事半功 倍的教学效果。对这类阅读,2011 版《课标》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于课外阅读评价,《课标》这样论述:“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三、创设对接平台, 打通阅 读壁垒
首先是通过挖掘教材资 ,、学语文教学·会刊
(3 兀于了、卜卜
源, 结合教材特点为学生推荐 课外读物来实现阅读内容的 对接, 有时是一篇课文向一类
文章、整本原著、一个系列读
物的拓展, 有时是由作者到其
他作品、由主题到同类题材、由内容到不同角度的拓展,语文课堂教学要将高中生成长所
需要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好!。我以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至少 应该有这样一些元素,如学会学习、鉴赏审美、实践创 新、公民道德、生态意识、文化自信、人文情怀、表达创 造等。
课堂是师生精 神 相 遇的 地 方 以学 生 的 学习为 核 心,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为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既是教育的本质回归,更是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要在“内化”上下功夫,只有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有品位的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才有终极的意义。“若失品格,一切皆失。”没有内化为品格,就没有素养的意义。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
如《马说》授课结束后,我开展了“马文化”专题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如马 的历史,马的象征意义,有关“马”的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诗歌、对联、故事等。与此相应,如果是 牛年或者其他年份,就适时研究“牛文化”或者“生 肖文化”等文化现象。
再如,讲《月迹》时,我设计了一个“对月”专题
第二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泉州师范学院
苏明强
【说明:本文刊发在《教育视界》2016年12期】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本质、数学四基、数学四能以及数学思考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抽象与概括。在教学实践层面上,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分析教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本质;数学四能;数学思考
自从2014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核心素养”以来,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
与此同时,数学教育界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都有哪些?二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该如何教学?前者是理论性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认为: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后者是实践性问题,在教学实践层面上,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了“三教”策略,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判断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还指出“与此相对照,这显然又正是当前应当努力纠正的一个现象,即学生一直在做,一直在算,一直在动手,但就是不想!这样的现象无论如何不应再继续了!”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本质、数学四基、数学四能以及数学思考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抽象与概括,在教学实践层面上,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分析教材,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下面,以《确定位置(数对)》一课展开说明,与同仁商榷讨论。
一、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
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认真思考三个问题: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其中,是什么?是挖掘教材的根本性问题,是追问数学本质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本位思考。从哪来?到哪去?这是两个辅助思考的问题,是从知识生长和发展脉络的角度梳理教学内容,因此,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这就是数学本质“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式。
比如:《确定位置》一课,这是方向与位置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数对”的概念。然而,数对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深入思考的根本性问题,笔者认为:数对是物体位置的一种量化表达,这里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数对是位置的一种表达形式,二是数对是位置的一种量化表达,物体的位置通过“量化”就能达到精确表达的目的,有了数对,我们就能够精确找到或判断某一处的具体位置,这是借助数对表达位置和使用其他方式表达位置的最为本质区别。那么,“数对”从哪来?其实,在学习数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和“东、南、西、北”等方位词,在生活中已经可以借组方位词表达物体的大致位置,但是,无法达到精确表达物体位置的目的,为了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通过量化处理,就产生了数对这一表达形式。最后,我们还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数对”又到哪去?在小学数学中,由于还没有正式引入坐标系,因此,就把这种量化表达形式称为数对,在中学数学中,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时我们就把这种表达形式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其中是横坐标,是纵坐标,到了大学数学,由于已经给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这时就用表示三维空间中点的坐标,其中是横坐标,是纵坐标,是竖坐标。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备课时应该认真把握“数对”的数学本质,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物体位置表达从不精确的到精确的过程,感受物体位置精确表达的必要性,体会物体位置量化表达的优越性,不仅能够理解数对的含义,而且经历了数学建模(量化)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分析教材
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分析教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尤其是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建模思想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该养成自觉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分析教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确定位置》一课,从数学四基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就能够从“结果”和“过程”两个维度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从结果的角度分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是“数对的含义”,基本技能是“正确读写数对”“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从过程的角度分析,数对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并用符号进行表示,从这个层面上看,本节课蕴含的基本思想是抽象思想,具体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和符号表示思想。前面已经分析,数对的本质是物体位置的一种量化表达,它是物体位置表达方式从粗糙到精确的一个飞跃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这里还蕴含着建模思想中的量化思想。在本课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达位置的必要性,理解数对的含义,从这个层面看,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重要的经验基础。
我国长期重视双基教学,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分析教材,已经普遍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数学四基分析的重点在于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应该从知识的数学本质和发生过程两个维度去挖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两个维度去思考所能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将为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帮助,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重要基础。
三、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
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数学思考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想法,这是数学课堂的价值取向。数学思考常常伴随着问题解决,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是数学思考的质量和程度的一种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站位要高,基点要低;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明暗交融,和谐统一。教师设计教学时,要站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本质”的高度上,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起点”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点,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启发学生数学思考,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主线设计上,要把“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明线,把“数学思想”作为课堂教学的暗线,力争做到“明暗交融”“和谐统一”的境界。
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师从数学思考的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经历物体位置表达方式逐步优化的过程,体会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量化思想,可以做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感受三维空间中物体位置的表达。教师可以数学游戏,创设一个简单的对话情境“A问:你在哪里?B答:我在这里。”这个简单对话情境,本质上是一个三维空间物体位置的表达问题,由此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位置)“在哪里?”并引伸出一系列的数学思考:找得到?为什么?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由于物体位置的表达不准确,没有任何的“参照”,导致无法找到对方(无法准确确定位置),体会进一步完善物体位置表达方式的必要性。
第二,体会二维平面上物体位置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两个学生做一次游戏,让学生A面对同学,学生B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摆放一粒红色圆形“磁铁”的位置,老师把圆形“磁铁”拿走后,让学生B把看到的位置跟学生A说(学生B会说“在黑板上”),教师再让学生A转过来在黑板上寻找红色圆形“磁铁”的位置(学生A找不到)。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在黑板上”,这样的位置表达形式只能初步确定物体位置的大致范围,无法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必须进一步优化物体位置的表达方式。第三,体会一维直线上物体位置的表达。教师可以再选取两位同学(C和D)再做一次游戏(规则同上),在黑板上摆好一粒红色圆形“磁铁”作为“参照”后,在它的旁边再摆放一粒黄色圆形“磁铁”,让学生D看着黑板上黄色圆形“磁铁”说出摆放的位置(学生D会说“在红色磁铁的右边”),这里的表达方式得到了优化,不仅借助了“参照”物“红色磁铁”,而且借助了“方向”词“左右”进行表达,虽然进一步缩小了物体位置的范围,但是学生C依然找不到黄色磁铁的位置,无法准确确定位置,让学生体会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物体位置的表达方式。
再做一次游戏,教师可以再选取两位学生(E和F),在红色磁铁旁边先放一根一拃长的磁条再放一粒黄色圆形“磁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位置该如何表达?此时,学生F会说“在红色磁铁右边一拃长的地方”,学生E根据听到的这一位置信息,便能准确找到黄色磁铁的位置,这里让学生体验借助“参照”“方向”和“距离”就能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距离”在这里起到关键性作用,学生就初步体会到“量化”表达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第三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观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观
一、习作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核心素养”,提出伊始,语文界进行了充分阐释,并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上,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 的基本认识,即“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如何整合为有机整体?王宁教授这么解释:“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与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这种论述角度出发,可以看出“言语品质”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言语经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应该包含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之中。“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其他的素养都是融于“语文能力”培养之中的。
那么,习作课中的核心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
二、课程标准中习作目标的层级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总目标的要求下,小学阶段又详细分为三个学段目标。细读学段目标的各项要求,可将其剖析为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写作意愿。“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懂得写作的目的在于交流与表达。
第二层面,写作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自己原始的认识到内心体验,再到刻意观察,随着学生对周围事物与社会认知的加深,不断提升要求。
第三层面,写作技能。首先在表达方面,不拘形式写,写简单的纪实或想象作文,分段表达,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其次在修改方面,从学习修改,到主动与他人交流。
第四层面,写作认识。首先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和想象,其次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到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不仅仅是应对练习与考试,更是写出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写真情、抒真情的自我表达。
三、课堂教学中“习作四有”
习作指导与评讲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体现习作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达成课程标准的四层目标?具体体现为“习作四有”:
1.有兴趣想写――写作意愿。学生有兴趣想写作,乐于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写作(修改)的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其内在的写作欲望。
如习作《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评讲课,可先回顾上一节课“当一日小小设计师”情境,唤醒学生对活动的记忆,接着,呈现多幅学生设计图,最后,邀请多名学生登台介绍。可设立小作家光荣榜,分设“书写认真奖”“语句通顺奖”“典型事例奖”等等,一是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使学生乐写;二是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让全体同学有学习、借鉴的榜样,有努力的方向。
2.有内容可写――写作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话可写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事。习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不能凭空想象。教师应创造条件,解决写作素材问题:
一是创造条件,引导观察,让学生有话可写。可进行一次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用不同感官去观察体会;可创设情境,学生摇身一变,成为设计师,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从外形、功能去观察,阐述自己的发明创造;可回放活动视频,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二是唤醒记忆,挖掘积累,让学生有事可写。可用图片再现生活场景,唤醒学生对有趣之事的美好回忆;可用话题讨论,勾起学生对往事的深深回忆……
3.有方法会写――写作技能。学生愿意表达,有话可写,还需要把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思考、联想、想象加工串联,用通顺、连续、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各种语言形式描写叙述出来。
一是语言示范。模仿是人的天性,习作是由仿写到独立写的学习过程。可以将整篇范文或优秀片段,作为学生模仿的样本。
二是细节锤炼。如中年级习作“?一次体验活动”写体验内容,可以抓住“想、做、说”三个字,既有动作、语言,可见可闻,实实在在,也有内心活动、思想情感,虚实结合。
三是锦上添花。习作要有点睛之笔,如文题、中心句、过渡句。要注重文题的提炼、推敲,重视文章过渡句的训练,如何承上启下。
4.有感受去写――写作认识。习作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真实,唯有真情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唯有真情才能让读者心灵颤动。如习作“记一次体验活动”,可引导学生体会范文中事前、事中、事后作者内心的感受,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
四、习作课堂的“三组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小学习作教学不是一堂课要解决所有问题。一堂习作讲评课,不少教师从选材到指导,从布局到文题,评讲可谓面面俱到。可是,一堂课能解决得了这么多习作的问题吗?一课一得,一课有一个侧重点,勿贪多求全,而要重点突出,让学生在描写、选材、文题等方面,每次有一点突破,有一点通透。
2.“讲”与“练”的关系。习作指导课,时间安排要合理,好比游泳,教练在岸上讲十分钟,不如下水游一分钟。有的教师对例文分析过多,指导过多,留给学生写作修改的时间很少,导致讲了不练或练不扎实。所以,讲练结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3.“动”与“静”的关系。习作教学中,“动”的不仅仅是教师与个别学生,要让学生都“动”起来,用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评学生习作,在别人的习作中反观自己的习作,在交流合作中升华对习作要点的认识、对技能的掌握。课堂应是全部学生的课堂,是全体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不应是教师走流程的舞台。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小学)
第四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
《走进核心素养》讲座学习心得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下,走进了马老师《走进核心素养》的讲座,也使我今天了解到了专家们是如何理解、设计、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科学习要与整体学习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深度学习设计上,要从数学核心内容的选择,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问题情境,评价方式应有连续性、层次性几个方面出发。
在核心内容的选择中要注重,学习内容的教学本质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情分析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可能表现,学情分析既要在课前,也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生成。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要有了解,对学习过程的要监测与了解。
马老师案例分析,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深度学习应注重的问题。关于数的运算这个案例,我们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算理,总结算法。还要对教学内容所在单元及前后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也要进行不同教材间的分析。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时,主要就学生现有基础,可能面临的挑战,学习价值进行分析。
以上是我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更好的教书育人。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2
听了郭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不忘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思想是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的灵魂,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整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
数学学科是一个联系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抓住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这一要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并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循序渐进,及时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挖掘数学思想程资并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把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外显出。并且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要逐步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点完成后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已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处理好“教”与“学”的设计。实施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我们应当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实施主体,既要设计好教师的“教”行为,又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的表现,实现“教与学互相融合”。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3
寒假期间,我已经把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过一遍,这几日又重读了其中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素养与核心素养》。
这一章作为全书的开篇,高屋建瓴,分为四节向我们阐述了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其中,前三者是层层递进,渐渐细化的关系。第四节则是论述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既有传承更有超越。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五个方面在我的另外一篇随笔《从核心素养到教学内容:我们的美术课堂应当传递给学生什么》中已经谈到过,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20xx年4月21日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统称为艺术学科,并制定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xx版)》。其中对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里将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统称为审美感知,将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则没有改变。
其次,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们对教育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实践,反复思考,逐步改进,但我们的目的是不变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正如书中所言:“其中的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在当今社会,学会知识不再是学习的目的,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
再次,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体现鲜明的学科性。以美术学科为例,艺术表现和审美判断是最具有美术学科特色的,是其它学科所没有的。怎样把美术课上得更像美术课?就是要将美术的学科特点、美术的核心素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当然无需也做不到每节美术课都将所有的方面体现出来,根据每节课的课型适当选用即可。
最后,学科核心素养是为人生奠基、为社会服务的。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当你毕业以后,站在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我希望你能够从材质、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评述,而不是只会用单调的语言来形容——这真是一幅不错的画作。从社会角度讲,只有每个人都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的整体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才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费孝通先生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16字箴言放在这里,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放在一起,愈加彰显了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愿我们美术教师能一道努力,以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致力于培养具有“大美术观”的学生,为实现“美美与共”而不懈奋斗。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4
此次培训,旨在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技能,鼓舞大家勇担教师重任。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以下学习体会: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我清楚地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提升个人的素养和知识能力,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教书育人是建立在高度责任感上的,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积极恰当的引导,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学中的公平性,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要懂得倾听与尊重,让学生愿意信任你,让学生学会自立,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的新的技能,丰富自身技能。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更新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新的理念更加做到因材施教。激励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并对工作有了新认识。
三、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认识到课堂的组织和授课的方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有相应的技能和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各学科的课程要求完成身心的素养成长,在学科的延伸中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形成个人自主自律的核心素养。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对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清晰的认识。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在教育事业的这条道路上前进。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5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一次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我对数学教学设计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在学习中,不仅学习别人的长处,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我会让学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转变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积极思考,精心设计教案,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考虑,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6
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暨美术学学科区域地区培训教育活动暨《关于美术核心素养解读》的基地培训于10月21日在二十五小(海甸岛分校)开讲,主讲人是蓝燕萍老师。
蓝老师主要围绕九大核心素养来开展对于美术核心素养的解读。
一、九大核心素养具体为:
1、社会责任;
2、国家认同;
3、国际理解;
4、人文底蕴;
5、科学精神;
6、审美情趣;
7、身心健康;
8、学会学习;
9、实践创新。
二、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德功能、育美功能、国际理解教育功能、科学精神培育功能等,是学科本身的价值指向,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程。
三、五个学科素养:
1、图像识读能力;
2、美术表现;
3、审美;
4、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出发的起点与落脚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弱,也是影响学生自身发展与品格的关键。而蓝老师举的教学实例,让我深刻认识到,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并从中感悟。
在教学中,老师更要灵活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把握课堂,将素养与能力贯穿到知识与技能当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7
有幸通读本书后,使我对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加细化的认识,从而引发对体育教学的新思考和新启发,由于通书内容无法一一分享,在此将挑选最有感触的章节与各位同仁分享品鉴。
作为教师我们能给学生赋予什么“东西”,本书在第一章第三节中给予我们很明确的表述,分别是剩下来的、带的走的、可再生的,这三个理论的提出也激发了我对教育思考和一些启发。
一、“剩下来”——教育内化
遗忘掉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以及素质。就如同人在吃食物的过程一样,经过人体咀嚼、吞咽、消化,有的被人体排泄出去,有的被人体吸收是一个道理,在教育中被吸收进来的东西,就会内化为人的素质成为精神的一部分,反之教育允许被遗忘,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应鼓励他们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去把握、洞察、挖掘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价值观、文化意义。
二、“带得走”——终身受益
学校所教的应当是让学生“带的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使他们终身受益。与此同时让我联想到“终身体育学习”我们是要教会孩子体育运动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能力、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亦是健康行为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不可缺少基本的技能以及技巧。那么发展学生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这是让学生带的走并且终身受用的。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三、“可再生”——持续发展
能力是能增值的东西,即创造和产生其他知识、技能、能力。能力和树根一样具有生长性和可持续的的发展性,有了能力就等于有了根,随时成长出知识。实践证明,就知识教知识,就知识学知识,并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书中把中美教育比喻成“贪婪鬼”和“吝啬鬼”,中国教育是一味把所有的知识尽可能灌输给学生,并没有给予他们感悟和探索的时间。而美国教育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的只是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此过程让学生动手、思考和感悟比获取知识本身重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就技术教技术,应当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使他们通过学习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最终在现实中得以运用和实践。正如于素梅老师提到的“学练赛”的观点。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8
本次参加江西金太阳教育教科所申洪兵老师的我培训使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分成小组讨论教学。要注重学生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本人现详细的把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再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明确具体目标
首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其次,课程设置——学科权重变化,课时再分配;
课程开发——课程多样化、个性化、考验课程开发能力;
走班选课——走班或成为必然,满足多样化成才升学需求;
发展规划——教会选择,学生职业和生涯发展指导成为必须;
师资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对学生指导能力是否具备。
再次,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审慎思考信息技术背景下本学科的研究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新特点、新变化。不崇拜、不跟风、不过分追求时尚。让我们的学生跟上时代步伐。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可以丰富现有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改变评价方式,使个性化、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使学习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我相信,在新的教学方法的培养下,孩子们的学业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9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就数学学科而言,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
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0
面对课改,自己觉得作为一线的一名英语教师,是被课改的潮流推着往前走的,更多是效仿的多,创新的少,实践的多,思考的少,以至于有些课堂都是“穿新鞋走老路”。现在课改更关注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和课堂的效率,我也在渐渐摸索,慢慢寻找自己课堂的定位。自从20xx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以来。“核心素养”一词就出现在各种教育文本和各种培训讲堂中,而我对“核心素养”也一直似懂非懂。看完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后,感觉自己彷徨和盲目少了许多,我理清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余教授这本书很好的给“核心素养”“正声”、“正名”、“正位”,更为新世纪第三次的课程改革“正本”。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形成?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书中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在第一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中细致阐述了什么是素养和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则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将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接力奋斗的一代代优秀青年。所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书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应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英语这门学科,英语学科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育在实践中被异化为纯语言工具取向,师生往往都聚焦语言知识结构,而英语课程丰富的文化意蕴被无形地遮蔽。尤其是近年来“分数热”愈演愈烈,瞄准中高考成了中学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最初的内心深处追寻教育本义的理想主义,被考试成绩这个残酷的现实所摧残,屈于考试压力,英语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以讲解语言知识结构为主,即使对文化有所涉及,也基本局限于文化知识和差异介绍,而不重视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失去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趣味性,文化弱化成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不少学生看来,学习英语除了应试别无他用。其结果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程晓堂教授戏称的“累且不快乐”状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要知晓英语学科对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有的作用,要知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同样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有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书中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由此我想起我们的活动导学,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原则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以活动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活动导学的“五不”原则: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自己必须会阅读也就是先学,然后再思考,这也就要拥有一定的思维方式,接下去讨论,和其他学生共享,擦出思维的火花,深化思考的问题,在讨论中还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例如:倾听、合作、竞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后进行展示也就是表达。有小组集体展示,有推荐代表展示,有擂台展示……这样的一个活动导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书中提出要先学后教,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学定教、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性学习为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先学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前能做到先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由此我想到我们英语课的预习设计,我努力做到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求异化”的原则。所谓“具体化”,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所谓“精思化”,是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预习时,可把自己不会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听课时,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寻求解答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样也就满足了先学后教的基本特性: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针对性、参与性、发展性。
第三个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情景化策略。情境=情+境。它赋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可以说,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情境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完成事情。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版8BUnit3Onlinetours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网络学习游戏的操作过程,同时将课文问题设计成游戏闯关形式,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下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热情饱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的情境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总而言之,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给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亮起了一盏明灯。他的教育理论,精髓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实际入手,慢慢地去走进,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有了这本书对我们的指导,我们一定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1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唯有打破惯性思维,突破固有“套路”,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标、新高考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如何在变革中求生存、得发展,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在教学观念上,要从课堂意识转向课程意识,从基于教师教学的学习转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对于学科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课堂教学,拘泥于狭隘的课堂,而要对课程具有宏观的、整体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意识”,这样才能从“学科表层”进入“学科深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要“强调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要关注“生成性的活动”。
在过去的“输入型”教学中,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事实上,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需要变革和重建教学关系,从过去的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位重心,让教学能够“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展开”。这需要教师“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是在教学策略上,要从学科知识导向转向学科素养导向,从传统式教学转向议题式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xx年版20xx年修订)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所以,需要教师从关注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书中,余教授重点介绍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种教学策略,即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每一种策略,既有深刻的理论剖析,也有生动的案例呈现,突出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符合新课标的具体教学与评价建议,即“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2
通过北师大教授跟我们分析、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语文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二、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
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确,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掌握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3
今天听了大连十一中xxx副校长的讲座——《有效开发学校课程,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听完很有启发。
x校长从课程的概念、分类、开发依据、实施范例……进行了很好的剖析。
x校长认为学校一切都可以内化、开发为课程,课程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是资源,教学是实施教材的过程。认为办学目标是构建校本课程的基础。要开发适性课程,既以个性优势,发掘学生潜能,又实现学生人性和谐健康。
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开发学科性校本课程,以提优补弱课程、多元拓展课程、方法指导课程实现尊重差异的学业指导。特别例举了该校的分层教学,走班制定,很有研究价值。
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要制定课程标准,一切以达成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围绕发展、指导、学生发展指导予以开发。x校长例举了该校校本课程做“理智的发展者”,通过生涯指导、生活指导、德育教育,让学生过有规划的人生,过有质量的生活,有丰盈的心灵予以开发。如模拟人才招聘会、模拟填报志愿、环保科技商业挑战赛等。做学生生活发展指导,实现自我悦纳、健康和谐。正确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检验评价方式多样化,探索标准化学业评价方式,如生活达人大闯关。还有校园节日课程化,如英语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艺节、心理节等。
x校长认为,还要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文化与精神文化。隐性课程往往是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与浸润。
在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做到:集体轮流主备、每人一个专题、走班上课、集体研讨、网络资源、较少较易处着手到逐渐扩大,从学校、学生特点及需要出发,不断整合,重视学生的反馈、参与。
对于课程开发基本思路为:学生生源特点,学校办学目标出发,设计发展思路,确定课程目标、方法、评价反馈方式,到开发校本课程,再到整合课程形成体系,开发隐性课程,形成校园文化特色。需要做到顶层设计带教师主体,上下同心。
x老师的讲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兼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依托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课程标准,注重学生需求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理性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很值得我们学习。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4
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深刻的解读知识,让学生对于复杂的问题一听就懂,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在解决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例如在讲解浮力与压强综合题时,我就总结了三个模型,把浮力与压强的所有知识概括其中,只要把三个模型学明白,练清楚,相关问题就都解决了,学生自己套用模型把复杂问题解出来非常高兴,对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教师应做到知识广博,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做到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都有所了解。在知识讲解中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让学生因为对教师知识渊博的敬佩转变为对教师的敬佩和喜爱,从而喜爱上教师所教的学科。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中途打断;让学生在处理事情时感觉比老师还厉害,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不是让学生时刻感到老师不可超越。学生如果有好的想法鼓励学生去尝试一下,用实践来检验想法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并不能只让学生想而不去做。应做到做学教合一,做放在第一位。
教师更应具备自我管理素养,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永不停息的学习。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5
20xx年5月份开始,河东区教研室组织了教师同读活动《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通过领导推送,今天我读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第一期的内容,颇有感触。
第一期同读内容为第一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中的第一节—什么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对于学生的持续性的评价。所谓的“跳一跳摘一个桃”,教师适当的指引,可以让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里面以“数的认识”为例说明,要以数学核心内容为线索确定学习主题,把核心内容分解为若干小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上都具有共性;通过对小数意义这一主题,来说明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确定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的确定需要通过对整个单元进行整体分析来完成,而且需要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把握,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以问题情境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教学的深度学习具有层次性,因此要采用持续性评价对深度学习目标进行及时反馈,从而调整学习进程。
通过对本期内容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的数学教学生涯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关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前情往往关注太少,不注重过程,而去追求结果,慢慢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面对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时,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第五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发挥特长、贡献智慧的主阵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勇于攀登的科学高峰。本文提出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加以纠正与优化,如何探寻到初中科学课堂改革的新支点,旨在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诠释。受新一轮课改新的育人思想的指导,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它增加了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师生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中,才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全面发展。于是,如何守住课堂教学这份沃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应运而生了。
一、重视双基落实,关注过程方法
新的科学教材、基础知识都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但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对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各种活动(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等),失分比例偏高。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新课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取基础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注重思维培养,凸显科学本质
学生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科学,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思维不严密等,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反映,也是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不高的直接体现。不时给学生来点“思想换血”,植入一粒创新的“核子”,让“板结一块”的思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爆破性革命,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作为扮演初中学生学习、体验科学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的科学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造性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采撷科学知识的“云梯”。
三、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首先强调师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正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
四、留意科技成果,体现科学在身边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换言之,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实际,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留意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关注时事新闻及热点话题,不断积累,用科学的视角加以思考,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且,只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五、巧设科学实验,展现科学特色
科学新课程正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科学实验是一项集观察、注意、想象、分析、思维、概括、创新等于一体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揭示科学本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科学特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为”。而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则是最简便、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1.巧设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在与科学知识应用密不可分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找到观察、思考、实验的课题。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的科学现象迁移至课堂,融入科学课堂,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同样可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延伸与拓展,让科学课堂在实验教学中淳美绽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而课外小实验引入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如研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可以呈现以下几组实验:
2.巧设课堂实验,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扩充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规律,指导他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提炼出科学规律。将科学探究内容列入新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实验,提升自己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实验的科学意识。研究大气压时,先让学生自带几个吸盘,做个预备实验。
3.巧设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的自主设计
努力使学生从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实验设计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好探究实验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寻找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记忆信息、理解含义的简单过程,而是学习者个人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检验,批判、抛弃、接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探究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巧设课堂实验,点亮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开启自我、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让实验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掌控科学实验这个“法宝”,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求科学真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于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如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提供器材,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这样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既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又让学生明确短路的危害。
5.巧设课堂实验,评价学生的优点、亮点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小实验。同时,要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要注重科学实验的考查。纵观近年的中考题,实验题所占的比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学生的失分总是很严重,实验探究成了许多学生得高分的“瓶颈”。设计实验的试题虽然比较开放,素材来源广泛,但这些试题往往与我们做过的课本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能理解已做过实验的原理,熟悉和掌握使用过的仪器,利用学习过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分析试题所给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思考、分析、归纳、拓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如,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材给的是图甲的试验装置,而教师如果能出示图乙的试验装置,让学生预测、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与结论,就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而作为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最好载体的课堂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科学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是检验科学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学生获取和检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和空间,是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开发学生科学潜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