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3:0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第一篇: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仪陇县实验学校

袁绍伟

袁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们仪陇县实验学校紧抓课改的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在校本教研上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教研制度

当前,新课程已经进入实际的运作与推广阶段,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各界对师资培训、政策支持、物质保障等给予了较多关注,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作为内因之一的学校教研制度,则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深层因素。因此,我校建立健全了学校的教科研制度。新的教科研制度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改造传统的备课、说课和评课制度,自觉地体现新的改革取向。

(一)学校教科室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规划,负责选定学校主课题,制定主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选题、立项、过程(档案)管理、跟踪指导、阶段小结、测量评估及推广工作。同时要做好教科研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工作,开好教科研信息交流会,不断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教导处要搞好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把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每个学科组都必须围绕学校主课题有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子课题,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参与教学研究,都必须有小专题研究。

(四)由教科室制定出科(级)组的工作制度,加强科(级)组管理。具体有《计划制度》、《例会制度》、《听课制度》、《考勤制度》等。

学校把进行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考核、评职、聘任、评先的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并在舆论上、经费上全力支持教研工作。

二、强化师资培训

(一)走出去,请进来。为尽快转变学校教师教学观,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近两年来,我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尤其是加大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2010至于2011学年度更是把这一活动推向了高潮。在这一年中,学校分三批次共组织100多名教师到成都名校(高新区和平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学习。还选派部分教师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每次外出学习后,教科室及时召开外出听课教师的座谈会,交流感想,并要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好听课学习体会。在走出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四川省教育会王仕弟、县教师进修校教导主任张涛来我校作研究性学习经验报告;邀请了成都高新区和平学校、南充职教院附中、南充五星小学的教师到我校献课。并与高新区和平学校、南充职教院附中和南充五星小学“联姻”,结成姊妹校。通过这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拓了我校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育人观念。

(二)名师导教。所谓名师导教,就是定期邀请一些在教育教学上有独特建树或已取得较大成绩、在县、市、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专家来我校实地指导教学教研。我们的做法有两点:

1、外聘专家进行名师导教。自05年建校以来,我校已有计划地组织了10次名师导教系列活动,特聘县教科室副主任蔡德国、教研员吴林涛、林首中分别为学校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首席指导教师。

2、内挖骨干进行名师导教。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所以,我们在外聘专家、名师、领导来校讲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本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我们都安排本校的县、市、省级学科带头人、名师等骨干教师上公开课、作科研讲座,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公开选拔,推荐优秀青年教师承担名师导教讲学任务,充分展示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这些通过层层筛选评比出来的专业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可低估,他们的引领贴近实际,亲切感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三)抓好读书工程。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阅读使人美丽,阅读使人进步。

我校每期都举办读书节活动,鼓励学生、教师好读书、读好书。并为教师规定了基础篇、拓展篇、实践篇三个板块的100部书目。在读完相关书后,要求教师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一学期还将进行一次书面考试。

三、创新教研模式

(一)问题式教研。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计划——行动——总结”铺设的“问题式”教学研究的旅程。目前,我校问题式校本教研主要采取以下的基本流程。

1、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在每学期开学,我们就将“问题式教研”表格下发到各个学科组,让每一位教师罗列出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然后由学科组长牵头,组织全组教师对所有问题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进而聚焦出其不意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有实用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样,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机的整合,并最终形成校本教研的主要研究课题。

2、团队合作,策划预案。问题确定了以后,必须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初步行动方案。按照学科的不同,学科组长担任问题式教研方案的主创作者。然后由他组成一个核心小组,共同拟出一份问题教研实施方案,提交同组教师讨论。方案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必须服从于“问题的解决”,最终服从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后的研究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操作。当然,这种行动前的方案设计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行动中还可以作调整。

3、立足课堂,开展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我们要求教师行动必须立足于课堂,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并敏捷地调整教学行为。在实施方案中进行教学展示、评比、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如研讨课,我们采取的步骤有:课后,开课教师谈思路,讲困惑;听课教师找问题,说看法;专家作分析,明思路。然后再根据碰撞与交流中达成的共识,再将这种共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

4、总结评价,提炼成果。一学期教学结束,各学科组必须对问题式教研进行总结与提炼,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们一要整理和描述问题研究的概况,研究者要回顾问题研究的全过程情况,进而进行去粗取精的剪裁,整理成典型案例,要特别重视那些有价值的教学细节。二要在回顾与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 4

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要从理性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所隐含的理念。揭示带有规律性的教学经验。

整个学校的“问题式”校本研究的过程就在“问题——计划——行动——总结”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二)反思式教研。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地位。我校开展的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以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为基本形式。进行教学前反思,目的是使教师的教学具有前瞻性,使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进行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样使得教学行为具有自控性,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后反思,很多老师自觉地带录音机进课堂。逐渐地使自我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除此以外,学校还大力提倡教师在阅读后反思,在教育实践中的每个环节反思,并且提倡教师做“听课反思”、“个人成长反思”的教育教学札记,使每位教师都能够尽快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教师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融合起来,在互补共生中进步,在合作互动中成长。

(三)联动式教研。如何拓宽教师的思路,来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共享优质的资源,来实现校本教研的高位有效运行?如何创新教研的形式,来促进区域内教师的整体发展?我校与区域内的学校在新政督导组的组织下一起开创了联动式教研模式。目前开展教研的学科是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这种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域内学校所面临的各种 5

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由数校教师组建而成的团队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研究现场的教研实践活动。其特点是强调共性问题的解决、跨校教师间的合作、本土化“专家”的引领、系统化的活动操作。为推动联动教研的有效运行,我们关注支持体系的创建,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组织体系、队伍体系、平台体系、制度体系。

(四)课题式教研。所谓课题式教研活动,就是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的理论上的探究,或围绕某一教学理论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上的探索。在教育教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有一些热点的话题,预示着教育教学的走势,或者显露出教育的潜在危机,这些问题正是人们热切关心的也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攻克的难点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具体的做法是:确定研究的课题——进行课题的论证和申报——制定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课题前期培训——全面展开研究——申报结题——进行推广。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过程资料要注意保存,可以不必太规范,但要注意真实性、原始性,资料要存档。近年来我校已结题的课题有两项获国家级一等将、两项获市级一等将、三项获县三等奖。

(五)磨课式教研。在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教研形式:磨课。所谓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和专家的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教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一课三磨”,在上公开课时,一课四磨,甚至更多,好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产生了。通过磨课,我校在各级竞教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两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2人获市一等奖,11人获县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新课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广阔天地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凭借“校本教研”这一平台,在执着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的行为,用行动来擦亮教育的梦想天空。

第二篇:夯实校本教研 促进专业成长(修)

夯实校本教研

促进专业成长

【摘要】:作为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对校本教研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综合而言,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我校以“全员动态”为平台,以“高效课堂”为抓手,利用“青蓝工程”和“片区交流”等手段,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个体培训反思,集体备课研讨,组群互动学习,校级展示交流中不断得到成长。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新课程改革必须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入手,而校本教研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力抓手。我校立足校本教研,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现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我校校本教研相关做法及成功经验:

一、实施“全员动态”,营造教研氛围。

为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我校每月分教研组创造性地开展“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活动,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全员动态校本教研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规定了语文教研组每次利用周二整个下午开展“全员动态”教研活动,数学教研组每次利用周三上午早读和前两节课开展“全员动态”教研活动。每次的“全员动态”校本教研都随机抽取一个备课组承担主持与课例展示活动,课后再抽取教师通过中心发言和自由发言形式进行点评,以全员动态为活动的保障手段,确保每一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的成效,加速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

“全员动态”教研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现场抽取下一次活动的组别、专题及活动主持人,所抽专题的备课组长应对主题的确立进行阐述;第二环节是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共性教学设计,然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和教学风格形成各自的教学设计,在教研活动时当场抽签决定上课展示人,再集体观摩他的教学课例;第三环节是互动交流,临时抽取中心发言人和评议团人员。中心发言人必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与台下教师互动交流。台下教师也可主动要求发言。教研活动结束时,评议团按一定的评分标准对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教学课例展示人、中心发言人以及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师进行分数评价;第四环节是活动结束后,活动主持人要及时在校园网站“校园论坛——教学教研”板块中上传主题帖,其余教师跟帖,参与网站研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教研火花时刻绽放。

为落实备课组研讨效果,学校教导处还针对每次研讨进行检查记录和分档评价,并纳入每学期末进行的优秀备课组评选。目前,我校每周的备课组研讨正十分有序、高效地进行着,将提高全体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落到了细处。

“全员动态”校本教研由于承担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上课人和评课人都是通过电脑随机抽签,具有不确定性,让每位教师每次的教研活动都紧绷高效课堂教研之弦,从选题研讨到听课评课再到网站跟帖,大家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大大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六年来“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再像原来一样盲目地毫无压力地被动地参加活动,每次活动目的明确,责任分明,并且时刻都作好了展示或点评的准备。压力就是动力,近年来,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举行各类比赛,创新“四自”模式。

为将校本教研进一步细化、常规化,我校积极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时间开展各备课组同课异构研讨,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运用我校“四自”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特点和具体班级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我校高效课堂“四自”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准备——铺垫导入;自主学习——导学探究;自主检测——巩固内化;自我提升——总结评价”为主要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大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5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本模式总的设计理念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方法、态度的培养,课堂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为主,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四自”的内涵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并存的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

为深化高效课堂改革,让各学科老师进一步熟悉并运用我校高效课堂“四自”模式,我校每学期分学科定期举行课改经验交流会,开展了各项教学比赛。如:开展了实习老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以检查备课组指导跟组实习教师情况;组织语、数学科老师开展了导学案问题设计比赛和导学巩固练习设计比赛,检查教师导学设计能力;举行了新调入老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促进新调入老师融入高效课堂改革;组织了全体教师高效课堂过关课比赛,每位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为同学科各备课组展示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四自”模式的情况;组织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多功能室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暨教学开放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组织了语、数、英学科共13个备课组的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引领教师由熟练用模走向破模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风采。比赛中,各学科教师在数十堂课中,不断观摩比较,学习他人长处。比赛结束后,各教研组还组织了点评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对高效课堂理解,解决了模式运用中的许多困惑。

我校还承担了吉安市南路片高效课堂推进会,展示了课改成果。市教育局曾宪锋副局长对我校活动的精细组织安排,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高效课堂展示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在一系列高效课堂教学研讨和比赛中,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全部班级已经行动起来了,课前预习的布置规范,小组合作交流效果已见成效,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在省、市、县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吉安市高效课堂示范校,课改的成功经验还在《中国教育报》得到宣传。

三、落实“青蓝工程”,促进片区交流。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我校大力开展了“青蓝工程”。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合理划分胜任型、骨干型、专家型教师三个梯队。专家型、骨干型教师按“一带二”的形式与胜任型教师结成对子,任期为一年。学校制定了具体而可操作性强的“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对青蓝双方提出了具体的职责和要求。教导处每月坚持了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有力地促进了青蓝双方的教学指导与交流,实现了共生共长。

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我校牵头成立了万安县高效课堂第一责任片区,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每月组织了交流活动,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学校之间搭建了共同参与、联动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片区内六所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通过开展片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构建新型的片区教研平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促进了片区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全面提高了片区六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结合上级有关教师培训计划,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制定好培训计划,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片区交流研讨等多种培训模式,达到每人每学年参训不少于90学时的目标。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的万安县教育大讲堂视频和资料,邀请其他县和我县兄弟学校名师骨干到我校上示范课和做讲座。学校自主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山西太谷等外省市名校参观学习,派出大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外出学习坚持给任务、定目标的原则。活动结束后,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汇报成果、上示范课等有效形式,使多数教师受益。

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反思。

为了深化校本教研,形成专题成果,我校成立了各学科课题组,并扎实开展了专题研究和交流。学校在课题立项、实施研究、总结结题等方面为各课题组教师提供指导和经费保障。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抓好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督促课题组成员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大力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对已结题的课题研究人员,学校将按对课题贡献的大小,应用和推广的价值,予以不同奖励,并在考核适当计分,以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讨的积极性。

为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我校还加强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检查和督导。我校教师每学期都能在认真完成所有新授内容的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坚持每课认真完成“课后反思”,并认真完成学校统一设计的《反思与成长》,促进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提高业务水平。教导处每月定期进行检查和等级评价,将检查结果纳入优秀备课组评选和教师个人考核。

六、搭建网络平台,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将每学期的电子备课,举行各项活动的课件、导学案等资料进行梳理,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并借助实小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园论坛”等平台,积极引导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促使教师专业水平在研讨中不断提升。

为满足我校广大师生阅读学习的需要,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全面开放图书室,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在图书室静心阅读,摘抄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每学期要求教师撰写不少于3篇的读书心得,并形成电子稿上交教导处。学校将组织“读书心得展评”活动,被评为优秀的将在我校《实验园》发表。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或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七、加强管理考核,注重激励评价。

为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我校加强了过程监管。学校坚持每周不定期进行一次巡课查课查岗,一次行政随堂听课;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学校网站、校讯通平台或每月教学例会上通报,记录到教师个人电子信息档案中。发现教师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并依据考核制度对违反教学行为的教师进行处罚。通过有效监管,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了教学常规。在全县及学校组织的每次教学质量考核之后,教导处将及时召开教学质量研讨总结会。回顾总结阶段性教育教学工作,分析教学质量监控成绩。

为加强对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综合考评,我校每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个人获奖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教师奖励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学校开展了“三星”教师评比活动和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三星教师分别指“成长之星”、“质量之星”和“管理之星”。评为了星级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则在综合考评中给予加分鼓励。

校本教研是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平台,也是最有效、最常态化的形式。我校特别注重校本教研在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把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相信,校本教研只要常抓不懈,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能更上一个新台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万安县实验小学

二0一六年五月

第三篇: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本文作者:姚淑玉 好范文原创投稿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创建特色化学校和落实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重要措施,开展校教研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能否实现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必须具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必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

1.注重集体培训

培训时,注重在形式上抓“活”,即将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单科培训、年级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培训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观看名师讲座与听后讨论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在内容上求新,即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学校要求教师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大力提倡教师外出学习

汲取先进理念,以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3、从分发挥电子备课作用

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接受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自我培训。

4.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反思,以达到一步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学校坚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要求教师每学期交一份高质量案例,每月交一份高质量教学反思;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并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构想;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上交一个优秀课件。在学期末进行展评,分类汇编成册,载入教师成长档案,纳入期末“一评三考”考核范畴。

5.重视校内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作用

教师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积极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教研,达到互助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是集体备课。把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划分若干研究小组,由每组小组长负责开展活动,教师采取研讨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想法,旁听者可补充,在教学上扬长避短。在备课中,力求做到八备: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和方式;备优化教学过程的大体设想;备教法学法的选择,备教学手段的运用;备教学效果的预测、反馈、调控,体现了个体化的教学风格。备教材分析,弄清本课在本册本章教材中的编排意图;备学情分析,指出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备教学目标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措施等。

6.鼓励教师阅读大量的教学书籍

通过研读他人经验,力图在解读别人的同时认清自己;在借鉴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培养教师养成博学、善思、勤写的习惯。通过广博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搜集和教材有关的资料,课堂上厚积薄发,从而焕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要学会思考,一是对课堂的思考;二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三是在阅读中思考,并敢于质疑。

二.加强校本教研是学校课改的永恒动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成为教研者。教学研究应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教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实际的问题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体研究、微型教研,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1.形成良好的教研工作氛围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学校要努力把教研组打造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一是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团队;二是加强专题研究。通过“上课、听课、研讨、反思、评价”的研究过程,有力的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三是提倡微型教研。即小范围教研,使教研突出目标多样化,思路清晰化。

2.按学科分组开展教研活动

如:教学能手示范课,学科带头人研究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等。每次课后都按照执教者自评(反思)——教师互评——领导点评——执教者谈体会——听课教师谈感受的步骤,认真评课,达成共识,资源共享。要加大推广听课的力度,随时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随听随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

3.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大力挖掘学校资源优势,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要求他们互相学习、研究、咨询。积极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实现双向交流

请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引领,指

导学校教研工作,同时,校际之间进行教研交流活动,让教师走出去,充分彰显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魅力。

2007.12.3

第四篇:立足校本教研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本教研的的培训,制定相应的措施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远程教育,自学、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学习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产生造血功能,加强校本培训,促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探索中逐步形成,所以,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立足“校本教研”,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实体,是加快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坚持以校为本,重心下移到学校,强化对话、交流、互动的教学研究形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对于校本教研,就是要围绕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拘形式、不分场所、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因为一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碰到的疑惑,而我们课前所创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后,是否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存在的什么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地加以解决,否则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这样教师自然而然,需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并寻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达到解决问题。在这其中,我们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会去搜寻资料、打开电脑网上进行交流、对话,有时会与教师争得面红耳赤,通过一番的争执与探讨,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这正是校本教研这种基于学校、贴近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体现出来一种优势。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捷径,作为教师怎样加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去,它需要我们怎样去面对,凭借怎样的热情投入到其中。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人民教育》、《内蒙古教育》等教育刊物杂志,利用运程教育视频栏目观看教育专家、名师教学实录,做好读书笔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际教研,走出去听、评、课,了解教学动态和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功案例,借鉴名师教学方法,撰写心得体会,设计教学方案,大胆尝试,认真总结。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计划》和《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构建了以校为本的学习体系、培训体系、科研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机制,制定了相关的分步实施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教导处为主体,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的教研网络,拟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校本教研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校作为研究的阵地,构建学习化的教研文化。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使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化的教研氛围。依托中心教研组,开展新教材培训或业务学习。主要形式:

1、组织集体备课,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2、举办教学理论学习讲座,开展学科交流、讨论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3、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函授、自学考试、计算机模块等级培训与考试等继续教育,努力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袋建档。教师要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每年进行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不断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让成长袋伴随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5、同伴互助,在互动、互学、反思中共同提高。

6、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觉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课改中自我反思,并且给他们一个发表观点、交流体会的空间,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会到自己是参与校本教研的一员。教研组经常为教师组织微型讲座,把时间留给教师,让教师唱主角。同时开辟教改论坛,课改之窗,交流教师在校本教研和课改中的观点和心得体会。对教师的评价也由过去的单一性评价变为立体性评价,有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教师、家长评价教师等形式,大大地调动了教师自觉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必须从四个方面达到落实与实施。

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搞研讨。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首先从转变教研组长的角色做起,营造民主、平等的教研氛围,引导教师反思,与教师平等对话,与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我们提出了“教研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口号,创造性地开展了“分片联研”活动,采用“集中与分片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探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研讨的积极性,教师敢说了,思想活跃了,教研氛围浓厚了。学校也是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现实的、有价值的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因此,我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深入调查校情、教情、学情,与广大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从指导教师上 “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过程研讨,最后拿出该学科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示范课”为止。充分展现“谈—听—议—思—行”校本教研的全过程,使得学科个性教研活动富有成效,教师的教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二是典型示范,整体推进。㈠、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和课改工作的生力军,如何发掘教师的教研潜能,让教师投身于校本教研和课改当中,并有所成就,这就需要一个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教师面对专家,接近学者,带着问题向专家探究求教,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㈡、拓宽校本教研渠道,丰富教研形式。校本教研,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热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校在校本教研的途径上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如学校针对老年教师观念滞后、难进入角色的实际,开展了中老年教师课程理念学习活动,激发了中老年教师投入校本教研的热情;还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子同伴互助教研,打破不同学科、年级的界限,实施“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种形式”。目前,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教师之间有计划的交流与分享经验,切实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水平。㈢、积极倡导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用好教科书,完成课时计划的基础上,开设了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充实了教育教学内容,实现了义务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㈣、理性反思,自我创新。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基础和前提。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地实施校本教研,就要求教师要有突破自己,能够做到教学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实施时能不能顺利落实,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与学的活动及时灵活调控,使动态的课堂不断有新的资源生成,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的荡涤下,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将吹生出一大批专业型、专家型的教师,在这个广阔的教改的舞台上,将培养出一批新世纪的人才。所有的这些都是得益于课改,虽然我们为之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得到却更多。这就是课改的迷人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2010年5月29日

第五篇:锦绣幼儿园夯实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锦绣幼儿园夯实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暑假伊始,天气炎热难耐,而锦绣幼儿园的教师们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拉开了暑期校本研修活动的序幕。

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校本研修第一阶段旨在通过培训,完成如下目标:

1、统一思想,加强对校本研修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2、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探索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3、聚焦科研,落实行动,交流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活动分三项内容进行:

一、观摩江苏省优秀教育活动录像。由无锡市江阴市实验幼儿园的谭杰老师展示了大班音乐活动《你最牛》,镇江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的顾明凤老师展示了大班综合活动《妈妈宝贝》,两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在场的老师受益匪浅;

二、观看优秀影片《美丽的大脚》。美丽的老师,美丽的一生,美丽的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教师们从影片人物张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张美丽老师高尚的为人为师之道、踏实的工作作风、执着的人生追求,看到了一种人性的回归和个人价值的进步,经历过《美丽的大脚》洗礼的老师们,对于人生,对于奉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围绕“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进行PPT交流发言。各班班主任针对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经验和存在问题,通过园长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研究,使每位教师参与到学习与研究的全过程,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最后,杨洁园长充分肯定了各班班级管理的成果,结合各班工作的实际,发表感想与体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及设想。

本次研修以过程为主,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教师们边学习边反思,边研究边总结,并积极撰写研修心得并上传学校内网。暑期校本培训活动第一阶段在校领导的带领和一线教师积极响应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下载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校本教研特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创建校本教研特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伟超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深化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问......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根本目的,而教师的发展起着决定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得好,学校的发展就水到渠成。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教师专业化......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我镇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在泔溪镇主任培训会上的发言 泔溪镇中心校:杨顺富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新课程强调教......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5篇材料]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个人成长、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切为了每......

    加强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加强网络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沁县教育科技局教研室 陈翠平在“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研作为发展中的新事物,给教师、教研员和专家之间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姓名:陈键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 通信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442325 联系电话:***有效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郓城县教育局 我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现有330余所中小学校,在校生达15万人,专任教师七千余名。自二00二年我县进入省新课程改革......

    大力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篇可选)

    大力推进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双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基地,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素质高低决定校本教研的成败。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