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促成长
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耀州区永安路北街小学
我校自2012年10月合校以来,本着“以科研促教改、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将我校一年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总体情况作如下汇报:
1、专业引领,充实校本教研。
在整个校本教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痛苦的莫过“井底之蛙”的无奈,因此,如何让教师从“他人的有效经验”中获得专业支持和成长的养份是我们校本教研前提。我们将区教研室的党全明主任请进学校,为全体教师做“校本研修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与更新教师的思想,开拓思路,认识和理解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与实质。党主任的报告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师们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被激发,在区教研室10月份进行的申报“微型课题”活动中,我校就有20个微型课题上报。
学校以此为契机,促成了骨干教师杨运玲老师“作文示范教学观摩课”的顺利举行,11月23日“名师大篷车”活动,我校两位省级教学能手张秋娟、宋艳丽老师也将执教全区观摩课。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和教研员对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党主任、左主任、马老师,候老师,他们是我们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除了定期到校听课议课之外,每次赛教活动结束后的精彩点评,专业指导都使我们的老师受益匪浅。每次的课堂教学大赛,从选题、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左主任、马老师,候老师都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其实都蕴含着教研员的心血。
今年,我校两名教师被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这对于我们整个教科研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我们会继续加强专业引领的力度,扎实搞好我校的教科研工作。
2、开展“互帮互学”结对子活动,引导教师间的业务交流。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仅靠集体性的培训、学习、总结交流等途径是不够的。必须要帮助老师们解决怎样备课、怎样上课等带有个性化的问题,提升每个教师的课程把握能力。所以,帮助教师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团队合作的研讨途径尤为重要。“青蓝工程”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名师培养计划”。
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原来的“师带徒”活动延伸为“结对帮扶”,主要有针对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教师自由组合的“互助二人组”和“与骨干教师同行”,这种自主结成的学习对子易于相互间的交流。对校内集体教研活动的遗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同伴互助中,教师们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个人与同伴融为一体,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学会包融。如“互助二人组”的青年教师张秋娟和老教师杨运玲,张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心应手,而杨老师课堂教学能力强,她们两个结成互助组后,互相取长补短,不论是平时的常规教学还是各级各类的观摩教学活动,两个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中脱颖而出,她们的进步带动了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
另一方面是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校参加市区竞赛的原则是有赛必参,参加就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不管是哪位教师赛课,总能看到我们集体探索的身影。参赛教师认真准备,深入思考,骨干教师组成的攻关小组,发挥群体力量,全力以赴帮助做好参赛的准备工作。例如2013年6月,李欣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数学课《常见的量》。这节课是代表耀州区参加陕西省数学课堂观摩教学的展示课,在校内李欣老师试教时,各位教师反复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衔接还不够理想”;有的说:“粉笔字还要再练”;还有的说:“课件制作还不够精美”。小到语气的转换,大到教学的设计,都是我们老师在共同协商着。老师们把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而李欣教师也不厌其烦的一变再变,为了使课堂更加完美、精巧,她上了一遍又一遍,教案写了一张又一张。在各位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李欣老师的这节课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同时还被评为陕西省课改新秀。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成绩,也是我们六年级教研组所取得的成绩。这样的竞赛活动,不仅锻炼了参赛教师,也开发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潜能,增强了教师之间互学互研的热情和工作凝聚力,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蒸蒸日上。
3、创设和谐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近几年以来,有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到我校任教,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我校的未来。为此,我校专门就青年教师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策略:
一、发挥教研组的团体力量,带动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断进步。通过组内常规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等方式,为年轻教师提供众多的锻炼机会;
二、优先提供学习机会,在专家的引领下,促成青年教师的尽快成熟。我校在外出培训、听课学习等教研活动的安排上,将机会更多地倾向于青年教师,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尽快地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三、实施“名师引领工程”——青蓝工程,以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引导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多角度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宽容与激励。对于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缺点,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期待的心态去引导。同时,采用激励的手段,挖掘该教师个性中的良性资源,量体裁衣,创设和谐的氛围,促进其自主发现,自主提高。
4、搭建发展平台,激励教师成才。
重视继续教育,创造机会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选派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育随笔等,开设个人博克,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骨干引领的作用,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为教师设定努力的方向:努力作一个“学者型”、“专家型”、“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仅仅1年时间,先后派出青年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2人次,省级培训45人次,市级培训15人次,区级培训45人次;还在学校进行了三个轮次的校本培训,培训期间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笔记,并写出切合实际的心得体会;学习回来的做讲座,听课回来的做汇报课,做到一人外出,全体受益。
5、为教科研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扫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凡是涉及到校本教研工作反面的经费支出,例如打印资料、印制研修成果、录制课堂实录、出外学习等等,学校都大力支持。这些举措极大的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校本教研已初现成果,一年来我校在各级赛教和论文评比中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全校3人次分别承担省、市、区级示范课,8人次在省、市、区组织的赛教活动中获奖,1人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45人次的教学论文在省、市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通过校本教研,我们也有了如下思考:老师与学生的变化有怎样的把握度?原来的课堂模式要彻底的摒弃吗?伙伴式的集体备课能否全校推广?另外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定势,教师普遍缺少反思批判能力和整合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探究的,它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校本教研工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把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今后我们继续对校本教研工作做长远规划和安排,分阶段实施与完成;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教师尝到教研中的快乐与幸福;在激励机制上对教研工作加大奖惩。
当我们真正走进校本教研,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我们脚下,让我们共同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去开创更加广阔、更加辉煌的新天地!
第二篇:抓校本教研 促教师成长
抓校本教研
促教师成长
----固关镇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高效课堂”课改实验的推广,给我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命题。如何激励教师自觉投身构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推广工作中来是我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一年来,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着力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推广实验县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研修方式,突出了根据需要自我学习,在反思中促进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培训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一、校本培训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校本培训要立足于校情,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结合固关镇的地域特点,镇辅导站积极创设学习、反思、研究、发展的文化氛围,形成各自独特的培训特色,从而为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提供优良的土壤和气候。
1、加强管理,确保落实
为了确保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水准,避免出现封闭性和随意性,镇辅导站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
(1)抓组织工作的落实。根据本镇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培训网络,如:根据各学校和各学科的工作的特点,设立中心校发展学校、学科中心教研组、年级学科教研组等多层面群体活动形式,我们的组织原则是把全镇的教师都组织起来,突出群体性,以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培训安排上,除了每年的暑假集中培训一周之外,还要求各校确立每周四下午为固定的教研会时间,为培训研讨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同时坚持每学期对学校工作开展1次全面检查、指导,做到考评结合,加大管理监督的力度,保证学校教研工作按计划进行培训。
(2)抓保障系统的支撑。校本培训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保障系统为支撑,将会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强化了五项硬性条件:
第一,校长承担了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的责任,同时由校长亲自担任教师发展学校校长。校长对教师培训高度重视,亲自带头参加,多次开设专题讲座。
第二,配备固定的培训场地和必要的培训设施,设置教师阅览室,购买教育阅读书籍,订阅60多种教育期刊,同时发动教师捐献50本教育名著。
第三,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我们充分利用本镇教师资源优势,由市、县学科骨干教师、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承担主要指导教师,并择机聘请教研室教研员来镇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开设“高效课堂”观摩课和讲座。
第四,构筑“青蓝工程”,让一些年青教师与优秀教师建立师徒关系,让这些年青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培养下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在潜移默化中从他们那里获得大量的“缄默教育教学知识”。
第五,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各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如购置教育书籍、打印机、小黑板,外出培训,以及为教师购置了计算机并安装了网络设备,确保了我镇“高效课堂”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
2、精心策划,突出针对性
每学期初各校都能认真分析本校的现状及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计划。计划中突出两个关键的要素,即:突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广工作,确立有的放矢的举措;突出培训过程的动态管理,预留弹性调整空间,随着教师新问题的产生对计划做及时调整。加强校际之间的培训互动,教研互动,资源共享。一年来镇中心小学选派3位骨干教师到柴家嘴小学、苟家沟小学做课,参加学习交流,同时,在中心小学开展“先学后导、问题评价”高效课堂教学示范课2次,有力推动了全镇高效课堂课改实验推广工作。
3、内容保证,讲究实效性。
在校本培训内容上,各校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六个方面开展培训。
(1)师德师风培训。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定时组织以集中学习和教研组分别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
(2)教育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推广工程手册汇编》和《有效教学论》等书籍,从理论上认识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推广意义和方法。目的就是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改精神,尽快适应“高效课堂”教改推广工作。(3)课程标准与教材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新教材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要求,目的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实际能力和科学的开发“一案三单”。(4)科学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各校均能结合县局“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开展相关的课题解读与实验方法的培训,帮助实验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培训模式
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我镇构建“学习——反思——实践——研究”教研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学研究作为培训的焦点,突出培训的有效性。
1、强调学习。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和转变教育观念的主要途径。我们将校本培训与研读相结合,奠定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其一,开通“专家在线”,促进理论学习,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开设理论学习辅导讲座,举办不同层次的“参与式”培训,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及教师的自学笔记和教育手记的交流。其二,做好“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相关理论解读,以研发“一案三单”为中心,促进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其三,开展“走进大师”教育阅读活动,阅读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教师成长》等一系列教育专著,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形成教育阅读的良好风气。其四,借助网络的超时空性、兼容性、交互性、资源的广博性等特点,开辟教育论坛,推动教师的网上学习。
2、引导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反思,从反思中提炼问题,形成话题,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我们将校本培训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的重要途径,做好文字性案例、视频性案例和实践性案例三个方面的培训,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开设教研课后都要进行课后反思,填写《教学评价表》,突出了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培育,同时推行教师撰写教育手记,养成撰写教后记的习惯。各校每学期定期开设课改沙龙,为教师之间的心灵对话、思想碰撞、情感沟通、专业合作创设了有效的平台,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水平,促进了教师个体专业反思的不断深入和专业智慧的不断生成。
3、促进实践。反思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将校本培训与“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各校加强了实验年级集体智慧,确立“中心实验教师”,责任到人,然后在个人的教学基础上,采纳其他老师的建议,做到集体研究,个人增减,努力发挥集体智慧。在对比分析,寻找教学的最优化。各校形成三大教学研究课展示系列,此举受到教师欢迎。一是每学期开设实验教师展示课开放周活动;二是各校就教学中的问题开设的教研课;三是骨干教师的引领课与名优教师的示范课。这三大舞台的搭设为各层次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4、倡导研究。各学校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倡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将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努力促进实验工作课题化,课题实验工作化。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而教师就能更自觉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比如语文学科以“激情引入——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拓展升华”的有效教学模式;数学学科以“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自主探究,生成问题——讨论交流,归纳重点——汇报交流,多元展示——效果反馈,合作评价——归纳总结,畅谈收获”的有效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课和课改沙龙活动,融学习、反思、实践、研究为一体,从理论学习到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然后再到实践中探索,使教学与研究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结题后的科研成果也可以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不断形成全镇的科研气氛。
三、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1、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师表作风,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典型。一年来全镇教师中有8人次获得县级各类荣誉表彰,我镇顺利通过了市级教育强镇验收工作。
2、教师骨干队伍不断壮大发展
校本培训给教师成长机制注入活力,也为一批优秀的教师创设的发展平台。在教师培养中,各校已逐步形成三个阶梯。
1、青蓝工程“结对子”。新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师徒结对,逐步掌握教学常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引领制”。全镇现有7名市、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他们发挥骨干作用带领本学科教师共同进步,同时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全镇教师不断提高。
3、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普遍增强
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校本培训,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张伟、张浩亮老师的分别被评为县级课堂教学标兵和班班通课堂教学优胜者。兰海利、赵静、谢巨海、闫胜利、连小春、陈存太被评为学科优秀教师。
4、教师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由于注重了教科研实践,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不断完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一年来,我镇共有18篇课题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
总之,在这一学年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各校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新学年里,我们将再接再厉,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方向努力,争取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第三篇: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作者:单位:郾城区龙城镇XXX
XX小学
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在区教育局、镇中心学校的支持下,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在,“校本教研”已成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的活动,教师们都希望以“校本教研”活动为契机,研究并解决自己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师们都非常主动承担研究课,大胆实践,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我们对“校本教研”的理解。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它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教研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全体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因此,学校认真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并组织实施。
教师们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深刻地理解了“校本教研”所包含的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即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教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学校中”,也就是说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的教师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三是“基于学校”,也就是各种培训、研究、设计的课程,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所存在的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加充分地利用,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加彻底。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学实践,让教师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做法。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抓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校本教研在校长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活动。
(二)通过“走出去”和校内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1、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取经学习。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校本教研培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校本教研成效较好的学校取经。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到外听课学习,回校之后让他们在各教研组传达,让全体教师共享他人的成功经验。学校专门拨出培训经费派教师参加区组织的各类培训,目前学校全部教师都参加了全员培训。
2、加强校内培训。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每2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通过传达校本教研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校本教研有关理论,以及组织观看VCD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教师深刻理解“校本教研”的含义,理解校本教研的理念,学习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了确保教研组业务学习有充分的时间,开学第四周我们对课程总表进行调整,使每个教研组在每周保证有一个单位时间是全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评课的时间。
(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按学科分为6个教研组,即:中高年级语文、低年级语文、中高 年级数学、低年级数学、综合教研组(含英语、美术、体育、音乐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按“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操作方式开展教研组教研活动。
1、提出问题。根据教研组教师的实际,选择想要解决且可能解决的问题,筛选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教研组的校本研究课题。
2、制定计划。对本组筛选出的课题,全体组员通过上网、查阅书报等搜集相关资料,组长推荐好文章等,每2周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了解所研究的问题的关键,制定教研方案和措施。各教研组根据实际制订教研计划,并落实方案和措施。
3、组织教学实践。根据所选课题,各教研组开展“两课两反思”活动,通过2种形式加以实施。
方法一:同一教学内容由同一教师进行首次和第二次教学实践和反思。每个组分别安排2位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上研究课),在探索中保持同伴互助。主要包括如下环节:(1)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增强团队精神。(2)教研组集中评课,发现问题,研究问题。(3)修改教案,调整教法。(4)再上课,做好资料的对比分析。(5)再评课。
通过组织教学实践,上课教师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组成员共同提高。
方法二:同一个教学内容,由2位教师分别进行首次和第二次教学实践和反思。
4、撰写教学心得,提高教研能力。写教学心得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我们要求教研组成员在教学后都要写校本教研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学片断、总结过程的得失,并上交学校。
(四)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督导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学校领导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及提高,对各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监控,经常与教师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发展。教导主任积极参与每个教研组的每一节研究课的听课、评课,并给予指导,最后根据评课的结果给予“优”、“良”、“合格”的评价。
(五)为教师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
1、期中各教研组组织一次教师教研经验交流会,总结上半学期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教师间交流教研心得,教研组教研解决了哪些教学中的问题,并对下半学期教研组教研活动提出建议,完善措施。
2、期末学校组织一次教研组校本教研展示汇报会,促进不同教研组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今天的交流汇报会的“前身”就是我们的教研组教研展示汇报会,现已提升为区级的档次,还有专家、领导身临指导,一定会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
3、鼓励支持教师把积累的经验写成论文或学术报告。
三、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步
1、通过同伴互助,转变了教师观念。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出教师上研究课不能孤军作战,教研组成员必须全员参与,加强同伴互助。如: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准备上作文研究课——“编童话故事”。在上课前,教研组长组织教研组成员集体备课,一起想办法,出点子,设计教学方案,从一开始的备课环节就要求全员参与,通过教研组教师的互相支持、帮助,执教老师带着教研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去实践教研组的课题。教师压力小了,“上阵”也轻松了。在评课过程中,改“评人”为“评问题、评方法”。评这节课哪些方法运用恰当,提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措施方法。备课、评课的方法改变,使教师观念也随之转变了,大家乐于上研究课,也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教研活动结束后,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评课的老师,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通过两课两反思,提升了教师的能力。我们要求每位教研组成员围绕本教研组的课题,设计一节课,上一节,经过实践后,写一份首次教学反思,总结优点,发现不足,改进措施,再上第二次实践课,进行反思,教师们通过“两课两反思”,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3、通过创新实践,提高了教研的效益。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围绕各教研组的问题,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想出了许多新的尝试,设计了一份份符合新课标理念又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案,效果较好,大大地提高了教研的效益。数学应用题是高年级数学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是,学生总觉得乏味,兴趣不大,因此,高年级数学教研组选择了“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作为研究课题,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解决了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效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校本教研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进步最大的是教师,发展最快的是学校。”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大胆实践探索,以创新求发展,以实践出实效。让校本教研在我校能绽放绚丽的花朵、并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第四篇:反思促成长 教研结硕果
反思促成长
教研结硕果
——流沙第五小学市级课题中期成果汇报会
6月11日,流沙第五小学课题组举行了市级课题《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中期成果汇报活动。报告会由课题组组长杨文斌副校长主持,邀请了市教研室柳文龙主任()()前来指导。
会上,课题组副组长林瑜副主任做了课题的中期成果汇报。报告中阐述了自2016年12月开题以来研究小组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从课题的意义、界定、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课题的简单回顾,针对课题目前的研究情况、成果、疑难困惑、后段设想进行了陈述、汇报。
接着,()对课题中期的阶段性材料、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一边翻阅课题资料,一边与课题组成员互动对话、深度探讨,对课题后期工作提出了可行建议。
最后,柳文龙主任做了总结发言。柳主任肯定了该课题一阶段来成果,指出研究方向符合教学一线实际,把实践与课题研究结合,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教学,明确反思性教学的内容,探求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柳主任对接下来的课题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要求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研究。
柳主任高屋建瓴、独具慧眼的指导,点燃了我们潜心研究的激情,照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相信课题研究一定能继续顺利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
第五篇:明德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简讯简报《,,展风采,促成长》
明德 学校 校本教研活动 简讯 简报(2020)
展风采,促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明德学校在 11 月 6 日举行了 2 位新教师公开课教学活动。
参加展示的 2 位新教师对于就职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格外重视,他们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在教学方法、教态语言、课堂组织等方面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点。梅珂老师课堂讲授清晰,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灵活。曹綉老师专业基础
扎实,知识丰富,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知识点剖析透彻。两节公开课不同程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次公开课活动,学校教务处精心安排,并邀请中心学校教研处和实验小学教师来我校指导工作。
此次教研活动既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供了新老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推动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