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

时间:2019-05-13 03: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

第一篇: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

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

摘 要:自教育改革以来,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要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添加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动、好奇心中,加强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实现幼儿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幼儿教育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达到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把教学课程游戏化,增添幼儿的趣味性,用丰富的区域活动带引导幼儿对世界的探索,实现幼儿素质教育,本文围绕“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课程游戏化 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33-01

幼儿普遍好动、情绪化严重,他们对于学习活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情绪,因而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用幼儿喜爱的游戏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将教学课程游戏化,能够使幼儿在全身心投入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既保证了幼儿学习的愉悦性,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多彩的区域活动也为幼儿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要积极的将幼儿的教育课程与游戏、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加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了解实际需要,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实际需要,才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才能够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获得有效的提高,课程游戏化才能够体现出价值,为此,教师首先尊重不同幼儿的需求,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幼儿身心特征,包括他们的生理需要以及心理需要,在这个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参加、自由思考,获得感悟和提升。比如针对年龄更低的小班学生,他们非常缺乏自律意识,行为习惯也在一个养成的过程中,他们更喜欢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非常的简洁明了,在设计游戏时也要符合学生们的理解需要,进行区域活动时,要选择更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区域,进行简单的活动,而大班的孩子相对于小班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年龄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在两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也已经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并且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也有所侧重,所以教师就可以把一些文化知识上的内容转化为一些益智小游戏。而不同的学生群体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进行活动时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外向,参与游戏的热情很高,喜欢在人群面前展现自己,而有的学生则相对来说安静一些,在游戏活动中则更喜欢两三个人结伴,针对学生们不同的性格,就要为他们安排更加合理的活动环境,也可以适当的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比如在玩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时,外向活泼的学生都争着要当老鹰,而性格内敛的学生则选择安静的待在其他同学的身后,一方面教师可以多给那些活泼的孩子一些当老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参与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比较内敛的学生尝试当老鹰,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气氛。丰富游戏模式,提高活动质量

幼儿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游戏模式,那么久而久之幼儿也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的创新游戏模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比如在学习数数时,教师让学生们来一起参与一个“这个数字我不说”的游戏,以数字“3”为例,“3”代表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学生们在数数接龙的过程中,在数到带有数字“3”的数字时,就不能说出来,用拍手替代,本身数数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结合这样有趣的游戏,孩子们都对数数有了非常高涨的热情,迫不及待的要开始,当属到“3、13、31、23”等数字时,孩子们都牢牢记住了拍手,不能够说出来,但是数到后面时,有的孩子们没有跟上数数的节奏,于是就有孩子开始被淘汰,接下来教师再增加难度,在说到带有数字“3或7”时,都不能够说出来,不能说的数字增多了,孩子们就要更加集中注意力,一方面要细心数数,一方面也要记住不能够说出来的数字,在教师的引导下,数数的节奏越来越快,气氛也越来越热烈,被淘汰的孩子也意犹未尽的观看着游戏,和还在坚持的学生一起数着,数数变成了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空地中进行“数字跨步”的游戏,在距离孩子们二十米以外的画一道线,每一轮有两位学生参与,学生们共同说出一个“10”以内的数字,数字大的学生可以前进一步,但是如果两个人说出了相同的数字,则需要共同退一步,场外的学生也积极的出谋划策,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数字大小的认知就更加的清晰明了,同时也获得了游戏的乐趣。合理规划区域,加大投入力度

幼儿园中的区域规划对于幼儿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园中的幼儿较多,不同的班级在开展活动时常常会因为区域划分的问题而造成户外活动的混乱,因而要进行高效的区域活动,就必须注重园内区域的合理规划,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区域的有机融合,一区多用,合理的利用园内空间,比如在走廊里也可以安置一些供幼儿写字画画的黑板,让幼儿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绘画,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成长的环境,同时在活动区域的建设上,也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及时的投放相应的器材,是区域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能够有效的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结语

?而言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要来安排相应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一个更加适应的环境中获得健康的成长,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不断的创新游戏模式,给幼儿带来新奇愉悦的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强化知识技能,同时园中的区域规划也要合理,要根据幼儿们的成长需要合理投放活动器材,优化幼儿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苗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10).[2] 符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结合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结合策略

邓益新 2018.1 幼儿园的学生年龄一般都比较小,他们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游戏化教学能够顺应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游戏,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促进幼儿身体与智力的健康成长。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实现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的教师在为幼儿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征以及现实需求,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与发展条件,这样幼儿才能够在区域化的活动与游戏化的课程中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

在进行游戏设计前,教师首先要分析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发展所需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思考、主动参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教师为幼儿创造的活动环境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设置的活动区域也要具有教育性、层次性、灵活性以及多功能性,满足游戏化课程开展的需求。在掌握班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好开展课堂游戏所需要用到的服装、道具等材料。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与游戏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动手操作。幼儿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只会对具体的形象感兴趣,只有让幼儿反复进行游戏与活动,他们才会慢慢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所理解。

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设计,为幼儿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数数穿糖葫芦”“模拟超市购物”“数数动物有几条腿”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加幼儿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对数字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接受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动自己的脑筋,对数学的概念加以理解并巩固,这对于幼儿智力的健康发育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游戏素材,为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游戏场景

在为幼儿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可以多从生活当中寻找游戏素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游戏产生足够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幼儿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如在指导幼儿认识水果时,可以先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你都吃过哪种类型的水果,这些水果都是什么味道的,这些水果都来自哪里等,针对这些问题,幼儿会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仔细研究这些答案,我们会发现幼儿眼中的另一个世界。对于幼儿的想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千万不能够抹杀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还要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去寻找真相,在家长与幼儿的配合下,教师能够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用于游戏化课程之中,帮助幼儿增加对水果的认识。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对各种水果进行观察,通过反复的实验与论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判断水果的生熟程度等技能;还可以让幼儿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的游戏来比较各种水果之间形状、颜色的差别。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增强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利用区域活动对课堂教学加以完善

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设置时,教师要把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益智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他们自主选择的材料,让幼儿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再如,为了迎合幼儿学习“收获的季节”这一主题课程,教师可以为幼儿安排剥花生、掰玉米等活动,让幼儿记录下自己剥花生或者掰玉米的数量,增加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还可以在益智区为幼儿设置“小小超市”的游戏,让幼儿在虚拟的小超市中扮演收银员、店长、顧客等,让他们学会分工合作,在游戏中认识到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找零钱活动,锻炼他们做加减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以及区域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各种游戏的重要性,为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游戏设计,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分享快乐,实现健康发展。加强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实现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中的课程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中的课程游戏化

镇江新区大路中心幼儿园 韦云勤 教龄:29年 职务:办公室主任 无职称

摘要: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我国幼儿教育的《规程》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幼儿通过各类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想象和创造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关键词:主题活动开展 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确立了总的目标方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主题活动开展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要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主题活动过程游戏化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在游戏过程中生成主题活动内容

春暖花开,最适宜外出踏青春游,孩子们手牵着手一起走出幼儿园寻找春天的足迹。寻找过程中,他们被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绿绿的小草、野菜陶醉了,纷纷议论起来:“这里的景色好美哦!”“我妈妈过两天带我去爬圌山去的,山上的景色肯定更好看。”“过年的时候我爸爸还带我去温泉度假村的,那里才漂亮呢!”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家乡的景色,何不开展关于家乡的主题活动。《纲要》 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同时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于是“可爱的家乡——大路”这个主题活动就生成了。

二、环境创设中的游戏化

环境创设是主题活动开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幼儿日常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时是活动的起始,有时是活动的延伸。为了让幼儿对教学活动有所了解,引发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教师就必须将所要学的知识在环境中露出冰山一角。所以我们在环境创设中将主题分成了三大块,一是家乡的特产,二是家乡的名胜古迹,三是我心目中未来的家乡。这样孩子们即可以将自己教学活动中和游戏活动中的作品呈现在主题环境中,又能将自己玩过的名胜古迹通过照片、故事与老师、同伴交流,还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把自己心目中的家乡通过美工区、建构区的游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环境创设已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三、集体教学中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具有游戏性

1、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在韵律活动《打莲湘》教学时,教师在组织活动开始时说:“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打莲湘的工具,它们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2、以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如在儿歌《可爱的家乡——大路》教学中,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今天老师做导游,小朋友做游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路的美景吧!从而引出儿歌里各种大路的风土人情;还有一种是对情境进行假想,比如在数学活动《给小动物喂食》组织过程中,教师会请一些幼儿边说边给小动物喂食。这种假想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3、以“做做玩玩”的方式组织活动。例如在综合《参观柳器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柳器成品、看师傅编柳器等激发了幼儿对柳器成品的喜爱和动手试一试的愿望,然后再让他们动手编一编简单的图形,再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游戏,这是幼儿园课程中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又一种策略。这类活动既可以在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入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这样设计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戏因素,结构上比较松散。

4、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活动。以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在体育活动《踢瓦片》中,最后的游戏就是让孩子们比赛谁第一个到达终点,这样的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四、区角活动的游戏化

区角游戏是主题活动开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角色游戏区“大路美食一条街”里,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忙着做长鱼汤并且大声吆喝着,有的在像模像样的做着蟹黄汤包,还有的拿着红烧羊肉招呼着来往的客人。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对大路的美食熟记于心,而且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帮助幼儿学习了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玩沙区内,孩子们堆起了高高的圌山,用木块架起了扬中长江大桥,用各种积木搭出了安置小区、马路、汽车、花、树等,大家都想用自己的小手把美丽的家乡表现出来。在这同时,还帮助了幼儿认识自然物的性质;满足幼儿摆弄物体和好活动的愿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在玩沙游戏中,区别了干湿、粗细、多少、深浅等不同的概念;活动后的收拾整理,又能培养幼儿清理、打扫的技能与习惯。

五、晨间活动、户外活动游戏化

丰富的幼儿园晨间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这个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本地区的民间体育游戏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教孩子们玩,如“马兰花开、贴烧饼、炒蚕豆炒黄豆、踢瓦片”等,这些民间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体魄而且提高了身体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这样,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各种能力及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课程游戏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游戏和教学本来并无明显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只有彻底转变观念,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初探》,韩秀明,2013-12-16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彭湘晖,2012-12-29

第四篇:游戏精神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最能体现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之一,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快乐的主动活动的机会,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落实《纲要》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

但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区域里玩得很开心,但有的孩子则在区域里找不到乐趣,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到底应该得到什么?游戏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胡伊青加的《人:游戏者》一书中说到:“能游戏并不等于能体认游戏精神,同样对游戏的研究也代替不了对游戏精神的拥有。”可见,游戏还包括内在的精神价值,游戏与游戏精神虽相互联系但互不等同,只有真正投入到游戏中的游戏者才能体会到。游戏精神是人们在游戏过程中持续而愉悦地体验到的一种自由平等、主动探索和开放创新的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人的幸福追求特别关注。换句话说,游戏精神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所以,在创设幼儿区域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游戏精神”。

一、区域活动中的游戏精神之自主平等

在区域中,活动的主题不应是由教师设定好的,而是应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依据,让幼儿自主地发起区域活动,这样的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一天上午,小朋友们都围着优优在看着什么。教师走过去,悄悄地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发现优优手里拿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酒杯,酒杯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鲜美欲滴的水果布丁。旁边有个孩子认出来了,说:“优优,这是一个布丁杯,我也做过。”另外一个也嚷嚷着:“优优,我也做过,我还做过飞机呢,上面有螺旋桨,像真的一样。”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教师了解到这个东西是在一个工坊做的,就请优优坐下来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分享她的作品。在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类似的东西,于是就请孩子们带来他们各自制作的小作品,有美丽的小公主、神秘的三叶草、憨态可掬的南瓜娃娃、晶莹剔透的水晶仙子„„看着孩子们欣喜的神情,教师组织孩子们成立了“工坊工作室”,由他们自己当小老师,教其他的孩子制作自己的拿手作品,之前没有太多人气的美工区,现在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区域。

二、区域活动中的游戏精神之主动探究

教师应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的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在区域活动中,我们遵循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思想,让幼儿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幼儿参与探索过程、亲历探索方法、交流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在幼儿兴趣基础上预设游戏活动,捕捉幼儿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导入新的游戏活动。

如,在区域活动《花样年华》中,幼儿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个区域如何命名?这个区域里的材料有哪些?有哪些民族的服饰可以进行装饰?新疆的小花裙用什么材料装饰裙边?蒙古的腰带上面的图案可以怎么来表现?汉族的手绢花可以怎么搭配色彩?各种服装如何摆放?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通过和幼儿一起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搜集资料的方法,激发幼儿进一步活动的愿望,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三、区域活动中的游戏精神之敢于创新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强化幼儿自主游戏的意识。在区域环境的设计上,应能使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在氛围营造上,应是开放的、非正式的、温馨的,让区域真正成为能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创新的游戏场所。

各区域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各个区域的隔断围挡挪走,将有助于各个区域间的互动。在手工区,幼儿用各种彩色礼品纸包装糖果,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扇子;在数学区,幼儿根据所选择的图形摆放高高矮矮的罐子,并根据罐子的数量在单子上盖上相应数字;在美术区,幼儿用各种彩色油泥制作物品,用各种彩色笔对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装饰。而对于在这几个区域中的幼儿,都可以自由地在“取货处”选取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装饰物,由“管理员”对照单子用对应的压花器做上标识后发给他们。

四、区域活动中的游戏精神之愉悦体验

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幼儿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或否定。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应该把有利于幼儿的参与和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其中,参与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创设区域的过程中,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请幼儿一起参与区域的创设。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获得参与感和主人感;二是指区域是为幼儿创设的,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条件,给幼儿提供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其中,保证幼儿有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由。实践证明,幼儿在自己创设的区域中,感情投入、参与的活动兴趣很高。因此,在区域创设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幼儿有自己学习、动手的能力,着重考虑如何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区域的主人,从区域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区域活动不仅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为幼儿情绪情感和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其积极意义体现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科学探索兴趣、交往能力及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不仅能够利用区域的各种材料,与各种材料交流,而且能够与区域中的人进行自由的交往,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内在需要,又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j.胡伊青加,成穷译,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李一新,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发展[j],教育研究,2006,4 [5]林白桦,大班区域游戏活动与综合性主题活动整合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 [6]陈玲,区域活动前幼儿最佳心理状态的调整策略[j],教学园地,2009.9

第五篇: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马春云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国幼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同时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使幼儿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投入、参与,使幼儿在获得各种知识、各种经验、各种能力的同时,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生活化 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又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一. 课程的生活化

生活是完整的、多姿多彩的,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而教育与生活是互动的,教育应具有生活的意义,生活应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发展必要的技能。比如:幼儿园生活就具有大量的对幼儿发展有益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种植园地、饲养角、玩具、图书及同伴、教师等均是幼儿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熟悉的,也是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趣味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完整的生活为资源的,因而是整体性的,不是分割的;生活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生活是丰富多采的,生活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路边的小水坑、草地上的蟋蟀、窗外的雨滴、雨后天空灿烂的彩虹、街上来往匆忙的行人……无一不是孩子们好奇的焦点,兴奋的来源。这里,有孩子们数不清的奇思妙想,脱下鞋袜,光脚跳进泥坑,体验一下皮肤触水、触泥的感觉;穿上雨衣,聆听雨的声音,体验雨打在身上的感觉,观察雨落地时所造成的奇特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使他们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如在组织“青蛙捉害虫”这一主题 时,我们并不勾画田野,草地,害虫知识网络,而是和幼儿一起去结识田野朋友草地朋友帮他们捉害虫,以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关心、照顾朋友。幼儿把自己装扮成青蛙,为田野,草地捉害虫。于是,在情感愿望的驱动下,他们徜徉在田野的怀抱里,沉迷在美妙遐想中,为“青蛙捉不到害虫”着急,为“被害虫吃掉的庄稼”伤心……在音乐的旋律中他们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青蛙的高兴、学着青蛙的跳跳,他们表现出无比开心快乐,把夏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富有神韵地表现出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他们积极地探索,幼儿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了发展。

(二)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在一次中班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水彩笔、报纸,建议孩子躺在报纸上,让同伴描画他的身体轮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轮廓图说“我怎么没戴眼镜呢?”于是,马上有孩子给轮廓添上五官,当发现有点五官位置不对时,一个孩子立即提议:“做个记号再画就不错了。”有个孩子突然想到还要画小鸡鸡,于是就添画了小鸡鸡和一串尿珠,几个孩子围成一团。这就是生活中孩子的成长。

如小班主题“轱辘轱辘”中,“汽车”“轮胎”“红灯、绿灯”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根据幼儿对“车轮”的观察角度和兴趣点不同,教师组织了多种活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为深入,更为主动。于是,围绕“轱辘轱辘”孩子们展开了探索、讨论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二、课程的游戏化

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和蛋的图片、画册,把各种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观察、讨论。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一只只蛋就是一个个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它的神秘之门。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于是,各种游戏活动生成了:科学游戏——滚蛋比赛、体育游戏——我是小鸡蛋、感官游戏——真假蛋宝宝等等。根据彩蛋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设计了美工活动“制作蛋壳画”和亲子游戏——欢乐蛋蛋碰。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一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制作蛋娃娃等等。按数量让幼儿做数学游戏——生蛋比赛,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及时调整、更换活动材料,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孩子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转化为幼儿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游戏和教学一体化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在组织了一个教学游戏化及自主游戏的半日活动后教师问:“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幼儿开心地回答:“我们一直在做游戏、在玩。”事实上,教师只是在教学环节上追求了游戏化效果,幼儿便有了置身游戏中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像的艺术。”孩子正是以这种“融合式”的认识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外化为幼儿的游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要立足生活化、游戏化,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与实践中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感悟。

河南省尉氏县限制幼儿园------马春云

2014年5月22日

下载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单位:扬州市邗江汊河幼儿园 邮编:225127 姓名:裴杨梅 【摘要】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反思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学习反思近日,我们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周园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

    中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 沛县大屯镇中心幼儿园于2015年4月成功申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实施幼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汇报材料

    XX幼儿园2017年课程游戏化区级视导汇报材料 2015年末,我园申报了区级课程游戏化项目,申报的项目名称为《„„》。2016年,我园正式成为课程游戏化建设园,开始了我们的课程游戏化......

    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王泽明大孟庄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农村幼儿园教师要想通过游戏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就要适合农村幼儿园整......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

    走进游戏化的课程 四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卢主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再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卢主任用一段视频更加逼真的诠释了什么是课程游......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方案 执笔:陈小红 林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要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永城市市直第二幼儿园 洪桂汝 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也同样来源于生活。现在,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