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阶段总结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阶段总结
课题编号:125018 汇报人:吕孟楠
精致的语言是教学艺术化的媒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媒介。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意境,使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精致的课堂教学语言,会使课堂充满美的享受;巧妙地运用课堂评价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真实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教学的成败。教师的音质是否优美,语速是否适中,语气是否生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让自己的语言听起来很美以外,还要把自己的教学语言打造成一门艺术,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用幽默诙谐来拉近学生,以鼓励为原则,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里。
从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上看,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有其研究的重要性。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专业语言,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某种预想结果的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创造性的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可见,教学语言的优劣,教师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清晰度,驾驭语言的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关系教学的成败。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的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研究就有其重要性。
调查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声语言应具有的艺术特色:
1、规范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校板。要想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有声语言的规范性包含以下3个方面。
(1)、音准。即发音准确,吐词清楚。这是学生听得懂、乐于听的基础。现在我们所用的教学语言是现代汉语。而现代汉语方言繁多,差异较大不便于不同地域的人交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虽然这是语言艺术的基础条件,但是在这里,还是必须强调一下。因为我们平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有些教师的“普通话”有很重的乡音。如把“大街”说成“大该”,“拿过来”说成“la过来”,把“校对”说成“xiao对”;不胜枚举。这样读音不正,则语言的规范性就无从而谈了。所以,我们首先应当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
(2)、语法规范,合乎逻辑。教师只有正确、恰当地选择语言,准确地解释概念、规则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相互联系,才能澄清学生似是而非的观念,使学生当堂听得明白真切,不含含糊糊。不会让人觉得语意含糊、文理不通、难以捉摸。如一位教师在上一节班会课时说:“自从开展争创星级班级的活动,班上的打架骂人现象比过去进步多了。”就有文理不清的毛病。词语的搭配不当,既不合乎语法,又有悖于情理。还有一位教师在一节作文指导课上说:“全班同学都按要求做的,只有**同学写走题了。”这句话乍一看没有错误,合乎语法规范,其实前后矛盾。全班同学就包括**同学。犯了逻辑错误。
(3)、语言文明,有礼貌。教师的语言的文明规范,就是要求不说粗话、鲁莽的话,要尊重爱护学生,不说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因而,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使用一个“请”字,上课时先向同学们问早、问好,看似小节,却让学生心里如沐浴春风,没有压力和抵促情绪,对学生的心理作用不容忽视。如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不正确时,老师粗鲁地说:“真笨!我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可想而知,这位学生的学习情绪会一落千丈。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学习,就会分心。如果老师改成这样一句话:“你讲的对吗?再好好想想。我请另一位同学说说,你注意听一听。听懂了告诉老师,行吗?”这样,学生情绪上没有负担,会很快进入状态。
2、鲜明性
鲜明性是指教师语言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要言不繁,重点突出,使学生听懂,学会。
(2)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语句短,容易说,好听、好记;语句长,往往不易说得好,也不易听懂,更难记忆。学生往往听清前半句却丢掉后半句。
3、主动性
有声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有吸引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效率更高。
以上三点便是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的艺术特色,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调查内容之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语言的表达是一种技能。凡技能的形成与熟练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训练。那么,教师应该从哪里入手,训练增加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迅速提高呢?
1、要广泛学习
(1)、要学好有关语言的专业知识,过语言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使语言规范,表达清晰。
(2)、要向所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听广播,看电视,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学习。听观摩课,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在公共场所、朋友聚会时,向普通话说得标准,语速掌握得好的人学习。甚至可以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学。抓住一切机会,纠正自己不标准的语音,调节自己的语速,选择恰当的语调,使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3)、要向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学习。唐诗、宋词、汉文章都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灿烂的瑰宝。教师要善于汲取其中的精华,储存多,底蕴足,使用起来便游刃有余了。还可以选择一些典范的文学作品仔细研读,必会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大放光彩。
2、要勤练苦练
(1)、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多读多说。普通话不标准的,在语音上多下功夫。口头吐字不清楚的,不要信心不足,要虚心学习,刻苦练习,日久才能有成效。
(2)、练习将教案上或讲稿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使自己的讲解更自然,更贴近学生,使他们容易接受。
总之教师要一改过去垄断者的角色,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把提问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让学生有权利自由自主的探究知识,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顺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就应当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更加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在课堂语言如何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上下功夫,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第二篇: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良好的教师语言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教师的声音既有感染力,能点燃学生的热情,牵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教师讲课若能声情并茂,那么,她的声音便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入学生的心田,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特别是语文教学。过去在教学实践中,我曾不断地发现这样的现象:因语言不简洁,不能表情达意,或因语言平淡乏味,或因语调低沉,致使学生昏昏欲睡或焦躁烦厌,学习兴趣一扫而光。可见教师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之大。记得刚毕业踏进讲台那年,我上课的语调没有任何的抑扬顿挫,学生那疲倦和沉闷的表情写在脸上,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完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着学生疲倦的表情,深深地让我尝到挫败感,我深感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同时也是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体现。成功的教师能靠一把声音和支粉笔就能让课堂动起来。回想起来失声那段时间,根本没办法进行正常的教学,特别在低年级更显声音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教师的语言是无法替代的,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精心锤炼。教学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传递而实现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精彩、恰当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法国·蒙田说过: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有时候听别人讲话是一种享受,记得以前有位教语言学的老师,她的声音犹如出谷黄莺,声音很柔和,每次听她讲课都会很舒服,随着她讲课的思路走。有时候一句幽默的笑话会引起我们的哄堂大笑;一句名人哲理,让我们体会人生百态。老师的一颦一笑都牵引着我们。我发现,课堂语言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富有示范性,准确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用准确严密而简明的语言表达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可能性,如果教师表达不清晰,要求不明确,换来的是学生面面相窥,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情绪。每一堂课,授课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话讲的多少,而是看教师的语言是否直达目的地,啰嗦而僵硬的语言让学生找不到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一味地生硬的传授只会事倍功半,但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却能事半功倍,举个例子吧:在识字教学中,在已经朗读完准备教生字的时候,有的新教师时常会这样说:“小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生字吧”;如果这样,学生只会枯燥乏味;但如果换一种说法:“同学们,生字宝宝来到课堂上跟我们交朋友了,你能准确地把它的名字读出来吗”“生字宝宝可淘气了,它把拼音帽子摘下来,你还能把它认出来吗”相信像这样的过渡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此外,由于小学课堂教学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训导和陶冶的任务,新课程教学里设有口语交际这个内容,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注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习惯,如听者要讲礼貌,学会听,认真听,听清楚;讲者要表达清晰和讲礼貌,在交际过程中我还教会学生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不客气等。因此教师应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使用值得学生仿效的的语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
(二)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生动的语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产生心理的催动和激励作用,是教师口头语言的归宿。教师一句启示性的话,有时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激励性的话,有时能鞭策学生终生并使其铭记不忘。讲到学生心坎里的话,既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又能作用于人的心灵。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很积极地回答问题,但答案不是理想的,这时,我会对他说:不要紧,老师表扬你勇敢,相信你下次会有更精彩的回答。(三)富有童趣,激发性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要他40分钟规规矩矩坐得端正那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那如何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语言要富有童趣,语言要简练,清晰。记得我在教《葡萄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时经过的那个地方吗?(火焰山)在这旁边有个美丽的地方——新疆吐鲁番,下面随着音乐我们一起去走走。这样引人入胜的设计,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带他们走进课文。
二、无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时候“无声胜有声”,对学生来说这种教育会比不断地说教更具影响力。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次沉默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乐学的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发生作用,这便是“无声语言”的独到之处。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在教学中,把“无声语言”引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候我会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符号来调动学生,如在整理学生的纪律时,我用符号“=”表示坐好,“‖”表示站立,“△”表示爬下静息,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也乐于接受,偶尔的训练比以往的说教效果要来得好。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充满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使学生在爱中受到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神态语
有人说过: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创造一个奇迹,我们顺手的摸一摸他的小脑袋,竖起的一根大拇指……这对孩子们都很敏感,他们能从我们这一举手一投足间感受我们对他的关爱,而这些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神态语,可使学生感到亲切中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如在课堂中,当学生回答问题很紧张时,我会微笑着向他点点头,以热情、信任的目光让他得到信心和勇气。当课堂纪律松散时,我会用严肃的表情来表达我的不满,学生通过察言观色,感受老师的不满意。这些简单的动作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手势语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学生都关注着,这时候,手势语起到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很出色时,我会竖起我的大拇指表示我的赞赏,又如上课时,学生在开小差,我会悄悄地走到他身旁敲一敲他的桌子以表示我对他的警告。
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用肢体语言让学生跟着模仿,将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一旦喜欢上老师,就必然会喜欢上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例如我在教《两只小狮子》一课时,我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地体会狮子的勤奋,于是,我让全班同学起立边读课文边做动作(可自由组合小组成员演示)。《葡萄沟》这篇课文,我在课堂上还让学生尝尝葡萄的味道,通过做一做,尝一尝这样直观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练和表现的机会,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了流动的阳光,形成了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中玩、学,其乐无穷。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不疲。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让课堂舞起来,那么,老师就要不断地修炼提高课堂效果。
第三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黑山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我校承担了科研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后,经过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加强学习,加强课题研究意识
由于广泛宣传,我校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科研处主任为副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校长组织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课题实施阶段性计划,及时总结研究经验,领导小组成员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教师尽快掌握和提高科研能力。
1、校领导把课题研究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经研究决定,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由闫树彪主任全面负责实施。
2、校领导把课题研究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沈政副校长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何华琼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思品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教学各年段的具体任务。
3、课题组全体成员再次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召集学校骨干教师讨论和研究实施方案,并利用业务学习等机会让教师们了解今期的课题主研内容,参与课题,实践课题,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意识。
通过课题研究会以及业务学习等机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实验方案和本学期的研究计划,使全体教师增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重视骨干,加强领头示范作用。
我校首先从青年骨干教师抓起,着力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并对全校的教学、课题研究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为了让教师们开眼界、长见识,我们还派骨干教师到巴彦地学习培训,并要求回到学校开展系列汇报活动,将学习经验向全体教师传达,真正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1、县级骨干教师王国军、王春英教师老师上了语文、数学示范课。
2、我校县级骨干教师孙海燕举办了《谈新课标下如何评课》的讲座,老师们更加明确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评课标准、要求;听课、评课的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县级骨干教师姚慧举办了《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讲座。
3、我校县级骨干教师、课题主研教师徐占龙在学校会议室里举办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专题理论讲座。
4、县级骨干教师举办了专题讲座“谈小学古诗教学”。几位骨干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感悟,深刻地分析、阐述了教与学的因果关系,给在座的每位教师上了一堂堂深刻地“教学”反思课,引起了全场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对照计划,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1、2013年3月10日课题组成员王国军、王春英、程秀杰、李岩四位教师举行了观摩课教学汇报活动,上了习作和口语交际示范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四位老师都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在“习作教学中能让学生不居形势的自由表达”,在口语交际课上创造了许多适合的生活情景,利用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辩论,辩论会上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而培养了学生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给全校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4月7日到4月25日,我校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的赛课推优活动,教师们一共上课31节,优质课有16节,占全部课的42.1%;一共听课382节,平均每节课有10名教师参加听课。各学科教师听课积极,多数教师带着虚心学习,认真参与的态度调课参加听课,使每节课都有较多人参与听课。教师们在听课中有所感受,课后听者教者积极交流,畅谈改进意见,达到相互提高目的。3、5月15日课题组成员杨军副校长作了低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专题讲座,参会教师听后受益非浅。通过学习,我校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增强了课题研究的自信心。
四、反思总结,深化课题研究工作
为了增加研究实效,需要不断反思总结。2013年6月17日,我们在学校会议室召开了“怎样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经验交流会;6月24日召开了“课题研究总结表彰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反思成败,使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来,我校教师获县级名次奖15人次;教师经验文章发表5篇,参与教学论文评比及各项获奖共40人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回顾总结过去的研究过程,我们基本感到满意。为了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我们正信心百倍,投入更大的智慧和汗水。
五、研究效果: 在学习研究中,我们逐步认识到:
1、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既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又要在细节上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得心应手。
2、认真把握学生的学情。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以“教学日记”“师生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明确树立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还必须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教师只有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才能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教师对每节课的目标有了自己独特的把握与准确的理解,才能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4、细化练习设计。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习题训练的机械、简单、重复与随意性。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留足五分钟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决不允许拖到课后;精心设计练习题,备课中必须写清楚当天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内容和题型;练习方式也作了调整,变集中大量的训练为“小剂量多循环”的作业,巩固加深了练习效果。
5、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时我们注意到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个人分单元负责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强项,主备的某单元或章节,并在组内先说课,分析自己的备课思路,讲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然后,在统一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后的反馈交流,对此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形成精品课,我们将这些优质典型的精品课例设计上传至学校网站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四、反思总结,全面推进,深化课题研究工作
为了增加研究实效,需要不断反思总结。我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计划、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全体实验教师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初有成效的实践工作。在这一研究阶段中,有关课题研究的教研课活动,开展了十多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反思成败,使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高的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多位老师的论文在县、市、省、全国论文评比中获奖,姚会、李善锦市县竞教大赛中获奖。
回顾总结过去的研究过程,我们基本感到满意。为了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我们正信心百倍,投入更大的智慧和汗水。
六、存在的问题
我们教师文化底蕴不够,领悟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投入的程度还不够深入;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
第四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7篇)
第一篇: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语言示范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语言承载的知识信息、思维方式及文化内蕴对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知识观念、思想认识和行为品格的形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学语言按照语言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三方面。本文主要讨论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仅指课堂内教师用于传达教材信息和组织学习的有声语言,即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口头语言,主要涉及教师课堂教学中导入、讲解、提问、应变和评价五个环节。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
一、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类型
(一)导入语
导入语是教师在一堂课引入时讲的话,起到引领、启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课时,并没有宣布要学哪一课,而是给了学生一个“谜面”:“这是一篇说明文,人们一看它的标题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这个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也就自然引出。赵谦翔老师在一节作文训练课上,借用株洲市某语文老师的“惊人之语”———“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作导入,这个话题激活了学生的思想积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于是,学生们踊跃投入探讨,“百家争鸣”,色彩纷呈,营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体现在能用活泼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解说语
解说指教师用叙述性语言把教材内容、有关资料和背景介绍给学生,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教师要表达某种意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这里说的准确性包括精确的用词和简洁的语言表达。过多的口头语诸如“这个”“那个”等是教师教学中不需要的。虽然这些词语在教师说话的过程中会起到缓冲教师思路的作用,但是用得过多,则会让学生感觉教师说话拖沓,表述不清,教师讲话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也会大打折扣。成功的语文教师大都具有鲜明的课堂语言风格,于漪老师的诗化言词、情真意切,钱梦龙老师的理性缜密、环环相扣,魏书生老师的朴实无华、亲切自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提问语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感知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中一切的互动与对话都是为了实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行为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思考价值。魏书生老师为初一学生上高三课文《人生的境界》,首先提出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作者是谁?什么身份?第二,词语“觉解、入世、出世”分别作何理解?第三,三种境界怎样达到?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识记到理解,层次分明,恰到好处,使学生迅速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问题设计十分高明。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
一课时,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和“遗”字,钱老师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这样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样“孀”、“遗”二字就迎刃而解了。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好的刺激信息,具有激发学生学习、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教与学得到及时反馈的作用。钱老师这种从思维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的“曲问”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而且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应变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的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想天开的提问,一个错误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善于利用,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位教师上课时,一只蝴蝶飞入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教师暂停讲课,问学生“蝴蝶为什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同学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然后示意学生把蝴蝶放了出去。这位教师语言中体现的机智和风趣不仅没让突发事件打乱教学计划,反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艺术效果。钱老师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有位学生读完课文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面对学生这样的“独特体验”,钱老师却并没有选择讨论“交通问题”,而是要求学生继续读课文。钱老师认为,《背影》看似浅显,却在“我”对父爱的回味中,深深交织着愧疚、悔恨、自责等复杂的情感,而所有种种复杂的情感又都凝聚在“我”晶莹的泪光中重现父亲背影时的瞬间感受上。这样,被注入了那样复杂感情的“背影”才会在“我”的心中成为永远抹不去的鲜明的记忆。而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是因为读得不认真,才得了这种极其肤浅的结论,老师如果对这种肤浅的体验也一味的鼓励,就不是尊重学生,而是误人子弟了。
(五)评价语
语言可以表达使用者的主观态度,并对听话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他们的感情、思想或行为。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学生像久旱的秧苗期盼甘露一样渴望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哪怕是只言片语,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是切实有效的,随便的、表面化的表扬不仅不能给受表扬者以真正的激励,甚至还会减损旁观者对表扬的认同和期待。如果教师的表扬总是简单空洞的“很好”、“不错”,学生就很难感受到诚意,他会怀疑教师只是礼貌性的敷衍。教师如果在表扬学生时能有所发现,特别是发现那些连学生自己都鲜有察觉的优点,表扬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上。有人总结了《教师激励性语言120条》,供教师们参考借鉴。教师要善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表达对学生的赏识,督促学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对话,共建和谐融洽的语文课堂。
二、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语言
学生往往更喜欢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睿智亲切的仪表风度的教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尤其如此。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情感的综合载体,语言应富有生命力,唯有生命才能点燃生命。因而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广泛研究语用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并设身处地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磨练自觉的语言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求知、求强的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本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人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的表达应清晰、流畅,抑扬顿挫,音量适当。要保证语言的流畅性和思路的清晰性,就必须要熟悉课文内容、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有经过良好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中更好的生成。几年来备同样的课、讲同样的话,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能认为每一年的学生都是新面孔,就可以重复同样的内容,陈旧的东西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所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对语文教师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厚积才能薄发,当教师有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积累的时候,才能熟练驾驭课堂,面对课堂上新的生成才能从容应对。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语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和停顿等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例如有时突然的停顿或降低声音,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控制讲课语言的轻重缓急,使语言有抑扬、有顿挫,授课节奏有起伏。此外,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也有必要邀请语言专家、优秀教师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和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讲座和培训,或举行演讲、辩论、公开课比赛以帮助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提高专业语言水平。教师集中备课时,除了探讨教材教法、准备教案之外,还应该进行教学语言经验的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设计,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愉快的时候接受信息的效率最高,尤其对学生而言,在一个平等、合作、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中,容易形成愉悦的学习心态。课堂对话中师生只有互信,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语言环境,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要相信学生表达见解、自我充实和发展的潜力,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引导和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和追求。教师应该以一种民主的心态,努力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找寻点滴的闪光和创意。交谈时可以采用这样的说话方式:“我同意……,但是我想补充的是……”。任何学生,面对教师情真意切的规劝,都会有所感动。当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与教师的预设行为相抵触时,为了维护课堂纪律而采用严厉的、挖苦讽刺的语言来打压学生,只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不如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机智。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小学数学语言是一门特定的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学中加强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啦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第三篇: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师需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掌握教学语言特征,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修养;语言特征;教学语言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艺术。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对学生个性的成长、思想品质的提高及教学质量影响很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语文教师,往往会使学生听起课来倍感精神,心旷神怡,受到熏陶,反之,如果表达能力差,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言辞表达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1.加强思想修养
一位语文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才能在教学语言中充满真挚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语言充满热忱和期待,往往使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因此,崇高的、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是语文教师提高语言修养的前提。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接受教育,对教育工作漠不关心,对学生没有一点爱心、责任感,那他又怎样去美化学生的心灵,怎样去开拓学生的视野,怎样讲出热情洋溢的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话来?言为心声,语文教师要提高语言艺术,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要锤炼语言先锤炼思想,要使语言闪光,引人入胜,先使自己的思想迸发火花,光彩照人。
2.加强知识修养
教师语言是各种知识信息的载体,许多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知识修养,他们深厚的语言功底正是来自广博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教师的知识要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例如,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之,语言的艺术性决不是能通顺达意就行了,要显示出超出一般的艺术魅力。教师要刻苦学习和锤炼,平时多读、多写、多练,多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取经。
3.加强心理素质修养
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心理素质不好,要提高语言艺术,也是很难的,由于心理素质不好,上课时常常神情恍惚,眼睛左躲右闪,不敢看学生,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思绪紊乱,在重要场合发言时,也常常紧张冒汗,欲言语噎等。这样的教师怎样教好学生,怎样能说出精彩的话来呢?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4.加强语言技能修养
语言技能修养是提高教学语言技能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平时讲话或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指气息控制、语音辨识、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和态势配合等。语文教师在讲话时,要注意科学的呼吸、换气和发声,使声音响亮持久,必须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音量的把握要适当,还要有意识地训练态势语言,使态势自然得体。语言技能还包括在说话时多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夸张、对比等,要运用娴熟,恰到好处。
二、掌握教学语言特征
教师上课说话并不像平常生活聊天一样,随便想怎样讲就怎样讲,而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学语言第一个特征是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上课时,一定要用普通话这一标准用语,发音要准,吐字要清晰。所运用的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清楚,让学生觉得教师说的不多,但句句有用,条条是理。教学语言切忌啰嗦,吐字不清,概念含糊。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环境里,养成讲好母语的良好习惯。教学语言第二个特征是针对性。一般教师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环境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这些教育因素,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教学语言是受学科、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学生听讲情绪制约的。语文教师上课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善于使用优美丰富的词汇,使语言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教学语言第三个特征是鼓励性。教师语言的主导对象是学生,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更期盼教师把他们看成大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教学语言第四个特征是教育性。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当具有教育性,做到语言文明、纯洁,具有分寸和教育感,切不能强词夺理、恶语伤人。教学语言第五个特征是审美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审美性,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表现。只有美的语言才能启迪人的智慧,塑造人的心灵,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教师语言的审美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美,一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形式美主要
指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修辞手法的丰富性。教学语言第六个特征是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还要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学语言第七个特征是可接受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简洁、通俗、直观性的特点,切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可满口深奥,说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古文式言语。
三、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讲授的优劣,而讲授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师语言技能的高低,因而讲授的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在讲授时应从思考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系统开始,把学生的已知内容纳入教材的未知体系中去,使已知和未知有机地联系起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本身的逻辑来看,可采用归纳法、演绎法;从学生掌握知识来看,可采用问题探索法、讨论法;从教师指导的角度看,可采用指导法、讨论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出逻辑性、精辟性和启发性。逻辑性就是语言要简短明快,所说的概念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精确,推理要严密。精辟性指教师对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先要清楚各个脉络,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安排等,以便向学生阐述时透彻、尖锐,引导也玲珑剔透、清晰明了。启发性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容诱因,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得重视导入技能。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导入课题,力求在每进入一堂课之始,就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导入的方法很多,有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不管哪种导入,教师在运用时都要注意导入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等特点。从上面这几个方面去提高教学语言艺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语言知识需要教师去研究学习,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学会用好教学语言。
第四篇: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思考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教学语言则是这一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的语言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着重介绍了教师的语言要说什么、怎么说,要具备语言艺术,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要注意语言表达的亲切和善,还应控制好教学语言的节奏变化。
【关键字】语言;艺术;语文教师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看来教师的教学语言确实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一、说什么
有人认为语言,就是说话,对于具备说话能力的人来讲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把话说好,达到说话的目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教师而言就更难了。经常能听到很多教师埋怨说,往往一个问题、一道题反反复复讲了很多次,口水都说干了,但是学生们还是不理解,有的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明白。这就留给我们一个反思,到底教师该说些什么?是该多说还是少说呢?以语文老师为例,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特点,特别天真,特别活泼,喜欢追逐打闹。语文老师特别指出:“下课文明活动,文明游戏,切记不可追逐打闹!”孩子们异口同声都说“好”!但是往往等你走后,就会有孩子把你刚才说的话抛之脑后,此时有些老师在气愤之余,会不由地发出感叹:“为什么讲了都没有用呢?”低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用耐心去开导,用真心去引导,所以适当地多说几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他们,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有经验的老师还会配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使孩子更能领会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什么时候该少说呢?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们通常发现,说多了,他们
反而听不进去,而且慢慢地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想跟你对着干,此时教师说再多效果也不明显。少说并不代表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就要注意方法,说到点上,说到他的心坎上,让他心服口服才是努力的方向。
二、怎么说
到底怎么说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话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何为语言艺术呢?所谓语言艺术,即语言通过形象地反映事物,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说简单点,就是教师用最恰当生动、最合适的语言让学生乐于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你的意思,理解、掌握传递的知识。
1.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
经常能够在草坪中发现这样的标语“爱护绿化,请勿践踏”,短短的标语警示人们不要践踏草坪,可是往往有些人看见了却当没看见一样,视若无睹。而后不少草坪中出现了这样的标语“小草微微笑,给我把手招,请你绕道行,让我快长高”,活泼亲切的语言,连小朋友一看都能牢牢记住。可见,语言表达时生动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体现在课堂中就不能不提到朗读了。就
好比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这一课,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进行了三次学飞,每一次小鹰与老鹰之间都有一些对话,第三次的对话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读好它对于文本的揭示,对于学生的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生毛遂自荐,首当其冲,读了起来“这次,我……总算……会……飞了吧?”其他学生评价,有点平实,有些学生甚至皱起了眉头,展开了思考。“同学们注意省略号了吗?”学生茅塞顿开,“同学们有爬楼梯的经历吗?当你爬完很多很多的楼梯后,开口讲话,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师生一起再次尝试,加上喘气,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开心地笑了。原来朗读时不同的语气能够起到如此不同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如何表达,引导,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把文章读得更准确,更生动。
2.语言表达的亲切、和善
走进孩子的内心,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如果您的学生对您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我相信作为教师他是伤心的,是失败的。课堂上,一句鼓励,一句赞成,一句肯定,亲切地说一声“你真棒”,温柔地摸一摸学生的头,都能让学生高兴好一阵,都能使教师和学生变得更加亲近。以文本对话,用心去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升华、拓展。“这道题你回答错误,坐下!”学生满面愁容地坐下了,等到下一题,他会的,可是他本想举起的手却退缩了。“这道题你回答错误,坐下!”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围绕,最终他都没有举起他的手。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打击了。究其原因,老师的那句严厉的话语恐怕难以推卸责任。如果当时老师能亲切地跟他说:“没关系,坐下再好好想一想,你很棒,离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对于这么积极举手的学生老师非常喜欢!”相信听到如此亲切和善的评价,学生下次举手肯定不会有诸多犹豫。亲切地对待您的学生,他是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他。
3.语言表达的节奏变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控制好教学语言的节奏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起伏,要做到抑扬顿挫。如何才能控制教学语言节奏的变化呢?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会昏昏欲睡而缺乏兴趣。中小学生每节课的最佳状态,仅有二十几分钟,其余时间稍不留意,学生就会“走神”。而抑扬顿挫,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够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一堂好课将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上好一堂好课语言的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艺术又何止我上述说的几点呢,还有更多更好的意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我们必将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教师的语言好似一把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好似一个能照亮学生未来的火炬。相信学生在美的语言熏陶下会更加茁壮地成长,语言艺术,看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势必会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攻克目标。
第五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纲要》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对教师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语言艺术不容忽视。
关键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幼儿教育
一、用平等性语言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纲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师生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并给自己重新定位,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学习行列,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幼儿、对教师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声引人、以情动人。只有通过包含慈爱、信任、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孩子,拨动孩子的心弦,在孩子内心引起共鸣,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明确《纲要》有关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要求,掌握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要求,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及时根据幼儿的反馈情况,调整计划、教案及自己的教育行为,以赢得幼儿积极的配合和回应。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获得有效的语言经验。如教师应经常说:“我和你一起来,好吗?”“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没事,你来试试,如果需要帮助就和老师说。”“你想玩什么?”等等,不能常用“你应该这样做。”“你这样做不对。”“那不行!”“你不可以。”等,这样会在有意无意中扼杀幼儿的自我创造力。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应多使用平等、民主的语言,如告诉他们“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在与幼儿交流时,我们还要面带微笑,并伴有弯腰、下蹲、抚摸、拉手等动作,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和自己是亲切平等的,师生交往如同伙伴的交流,使幼儿敞开心怀,自然不拘谨。
二、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纲要》把培养幼儿“想说”、“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作为语言培养的目标;把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等,体现了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予以充分尊重。但是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上的限制,他们在学习中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体察幼儿心中的疑惑,理解幼儿的失败,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支持,让幼儿有安全感,并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如幼儿感到灰心与失望时,我们可以说:“你再去试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再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啦?”“发生了什么事呀?”等等。当幼儿有新的发现和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用语言给予鼓励,诸如“嗯,真不错!”“你真行!”“你比上次有进步!”“你这个方法老师倒没有想到。”等语言,再加上对幼儿
翘大拇指、微笑、点头、拍手等动作,对幼儿有极大的鼓励作用,并让孩子产生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在此,教师语言艺术的一大功能———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宣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另外,我们应鼓励双向提问,比如问幼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的呢?”这样可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把疑惑的问题提出来,改变以往单向提问的方式:老师问幼儿答。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提升自我价值感,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又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三、用针对性语言满足幼儿的不同心理需求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幼儿老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要避免枯燥无力的语言,避免使幼儿昏昏欲睡的现象发生。教师应力争语言表达得形象、直观、明快、生动,使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再次要风趣幽默,诙谐机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幼儿,加上积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感应,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使师幼达到双向投入的境界。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由于受知识经验局限,受教师权威威慑,幼儿很少主动借助语言向教师传递真实想法,不利于自身个性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它体现了对幼儿的人文关怀、权利尊重和对所有幼儿的关注,充分体现了“给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让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的当代儿童观。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例如问小班幼儿的两种问法,第一是:谁愿意表演故事的请举手;第二是:愿意扮演小狗、小猫、小鸡的请举手。显然,第二种问法效果会更好。再如不同性格的幼儿,语言的使用也不同。比较内向、性格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运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跟他们对话,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对反应不快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放慢一些;对脾气急躁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更加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情绪得以缓和。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该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四、用启发性语言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语言可以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当一个问题出现后,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而是应以一种中立的态度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谈话环境,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同时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所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多向孩子发问,并做到少一点再现性的提问,多一点探索性的提问,少一点直截了当的提问,多一点启发性的提问,如“为什么会这样?”“哪一种方法更好?”“你还发现什么?”等比较性、分析性的问题,更利于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从多方面更多地、更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总之,在《纲要》的引领下,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努力探索和提炼教学语言,在实践中多观察、常思考;细领略、勤摸索,使教学语言艺术不断升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六篇:分层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2013年淮南联合大学(以下称我校)根据考生高考英语成绩,遵循“学生自愿、学生遴选”的原则实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兴趣;语言艺术
我校自2013全面实行英语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后,原先的小班制教学变为现在的大班制教学,以前以一个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变成现在混合班级授课模式。对于承担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分层教学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语言艺术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人数将近100人的大班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去,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师生首次交流的语言艺术
新生入学时,作为教师第一堂能否上好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成A、B、C三个等级。成绩优秀者进入A班、成绩中等者进入B班、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班。我校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表现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性别差别。一般来说,城市学生的英语成绩好于农村学生;江浙皖一带的学生英语成绩要好于海南和东北的学生;女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因此,C级班中男生多,A级班女生多。对于级别较低的C级班学生来说,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就应明确指出英语是零基础教学,从而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语言表达多是赏识为主。对于级别中等的B级班学生来说,教师应对他们的英语水平予以肯定,语言表达多是以鼓励为主。对于级别最高的A
级班学生来说,教师首先对他们表示祝贺,并且对于他们的学习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语言表达多是以期许为主。
2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课外交流的语言艺术
作为B级和C级班英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课外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对于B级和C级班学生而言,虽然选择的不是程度高的A级班,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并想在在校期间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平时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交谈时,学生们会经常会询问有关四级考试的问题。例如:四级考试难不难啊?我要买哪些复习资料啊?我的听力不好,应该如何提高啊?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这个时候不能因为他们的英语水平较低,对他们冷嘲热讽,更不能对他们的问题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四级考试。相反地,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言语中要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打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应该说考入我校的学生,心理上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自卑感。比起那些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没有自信,所以教师的鼓励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们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穷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情感。随着师生情感的加深也有助于课堂和谐气氛的构建,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艺术效果。
3深度把握教材,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我校的分层教学,层次不同选用的教材也不同。以B级班为例,课本选用的是《新编实用英语》。这本教材内容涵盖说,听,读,写,译五方面,内容编排极具实用性。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首先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每节课上课前,要做好课堂导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感恩节和圣诞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讲讲中国的节日有哪些。这些问题,作为中国的学生自然是信手拈来。接着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他们了解的西方节日。等到有学生说出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教师可以将讨论的话题引到西方人在感恩节和圣诞节所吃的食物上。通过放映PPT图片,让学生们选择哪些食物是西方人在感恩节上所吃的食物,哪些是在圣诞节上所吃的食物。对于B
级班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语言慢慢地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能让他们感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充分利用混合班级人多的特点。我校的学生来自祖国不同的地区,大家有着不同的方言。在教学中要能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地区方言的魅力。比如教材中有几则英文版的天气预报需译成汉语。作为教师可以带头用自己的家乡话将其中的一则天气预报进行播报。学生们则会被这种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所带动,纷纷秀出自己的家乡话,这样一堂枯燥的翻译课变成了天气预报方言秀。最后,在实际授课中适当地穿插课外的小故事。课堂课文教学与课本外的小故事相辅相成,使得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有一定关联性的课外小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发人深思且饶有意义。比如在谈到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时,教师可以加入圣经故事中关于世界语言形成的故事;再讲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可以添加关于英语谚语“
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的小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会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即使有些开小差的同学也会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赞赏,行为上的肯定,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深入课堂的目的。弗洛伊德说过:“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小看语言对教学作用的影响,重视语言艺术,即使是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七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教师的语言艺术包含两大板块,一是口头部分,二是书面部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为学生呈现出一堂精彩、丰富的课堂,应该注重以自身的教学方法引导、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从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从语言艺术方面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共同探讨拓展、深化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艺术;初中语文;渠道
一名优秀、尽职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将课堂教好,提高语言艺术将是必经之路。初中生尤其有特点和个性,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具体情况出发,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不断运用恰当有效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奇妙浩瀚的语文世界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行动上训练和提升语言艺术。掌握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践,在课后不断思考和总结,一步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师在初中生面前是一个榜样、前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不断促进自己的教育事业在正确轨道上顺利前行。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体现,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陪伴者、引导者、缔造者,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语文学习是一个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首先就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比较突出,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审视学生,不能总搞老一套,走老一步;要善于化解学生厌学的情绪,逐步引导他们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以一名长者的身份去接近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幽默、精辟的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协调,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学生在下面认真倾听,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才得以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初中生容易对某一单一的事物厌烦甚至厌恶,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但凡教师只顾教学内容的灌输,在课堂上喋喋不休,更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要总是依教材上有什么就念什么,要更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一味被动接受的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一开始,正是学生精力最集中、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有效教学的时机,逐步将学生带进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从身边的生活切入,举例说明自己买橘子、搭火车的经历,以生活中的事例来导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这时兴趣随之而来,精力就会放在语文学习上。
三、运用书面语言做好板书工作,呈现精华内容
教学过程是一个口语和书面语并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流利的口语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教师要做好板书工作,将精华内容呈现出来。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只有在真正接受、理解知识点之后拿起笔来记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入透彻。语文学习是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经过某一课堂之后就能够彻底学会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学会记录,将知识点记在本子上,多动笔多动脑,才会对知识点有切身的感悟。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注重科学、合理地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为学生明晰重点、难点,通过视觉上的呈现,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素养、情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语文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教师以正确的口吻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殿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注重师生间的和谐统一,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培育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初中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运用适宜的语言艺术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心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当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学科的知识后,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为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第五篇:探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探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作者:安 香
学校:焉耆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8秋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5月
探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目录
一、首先,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平等交流性………………………4-6
1.每门课程都有严密的结构,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4-5
2.把学生首先看作“人”,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5-6
二、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点拨启发性、激励感和情感性………………6-8
1.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决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6
2.爱有利于人的智能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 6-7
3.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情理交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7-8
三、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明显的节奏感…………8-9
1.幽默的语言,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8-9
2.教师在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与学生思维的速度相适应…………………… 9 探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通过语言为桥梁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能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哪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组织教学和表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智力的开发程度、能力的激发、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一种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就会有所不同。那么,在教育教学中语言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呢?关于这个问题,翻阅了一些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们说在日常教学中“所有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和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1 课堂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西方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的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习成绩有负相关”。2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高度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3因此,准确而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高度的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延续和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通过语言为桥梁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能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哪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组织教学和表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①《语言教学与研究》 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③《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智力的开发程度、能力的激发、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不是严谨刻板的书面语言,也与日常生活使用的口头语言有所不同,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1多数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所以,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引领者们,都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语言艺术,这必然会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摇曳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知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保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要创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说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平等交流性
1、每门学科课程都有严密的结构组成,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的目的性要靠授课的科学性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严密的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上。所谓准确性就是能够正确地理解使用概念,科学理性地进行判断,语言规范化,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使用模棱两可的字句,不说半截子话,不说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话,不带口头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语句,从而使学生准确清楚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所谓精炼性,就是措词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罗嗦,能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所谓逻辑性,就是对每个论点的论据、论证、推导、步骤严谨,理由充分,无懈可击,合乎逻辑地引出必然的结论。所谓系统性,就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头绪清楚,讲话有条理,层次分明,不紊乱,一堂课的讲授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只有教师的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科学性,就会导致概念含糊不清,造成推理上的自相矛盾,判断错误。这既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性,也阻碍他们智力的发展空间。
记得有次我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很随意的“我觉得这个遗址大概就在这”。下课后,有关系不错的学生告诉我,听到那句话后,她们觉得,老师是否真的知道到底在哪,④《演讲金口才》 感觉特别茫然。课下,我专门去查阅了资料,下节课时告诉他们准确的方位,学生有一种豁然顿悟的表情。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很注意这点,让自己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教学内容咬字清晰。以身作则,让学生能从我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到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把学生首先看作“人”,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而是命令与服从、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与理论强制地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讲授时间通常都占授课时间的四分之三左右。这种“奴役式”师生关系会挫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味的被动接受,甚至会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充分发展。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交流现象,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互相合作的朋友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积累多与少,先知与后知的时间差别,没有人格上的差别。师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条件上实行合作,共同以平等身份完成教学任务,师生情感思想的碰撞才能合奏出优美的教学旋律来。众所周知,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师生关系相处的状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能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将个体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发展能力,形成人格。”1 为此,教师必须冲破“师道尊严”“灵魂工程师”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抛开“教训式”、“律令式”的语言,而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看法”等,将“无人”教学转化为“有交流者”的探研,通过合作互动实现教学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观点和共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师生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共同想法,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既有教师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讲授,又有学生对教师辛勤耕耘的深刻领悟和信息反馈,从而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求得新的发现。
我运用了“换位”思考的想法,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平等性。我从不以自己是老师而对学生进行命令性的指令,在课堂与他们交流给予一定的自由性。在教学之初,有
①《人的动机理论〉》 些比较胆小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但在我亲和的态度下,最后总能举起他们胆怯的小手,一直到后来的抢答发言,真切的感受到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点拨启发性、激励感和情感性
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具有鲜明个性的,而决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长,但不能替代他们成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变“主动”为“被动”,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的职责是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和追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有更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活动的体会,实现过去由学生的单一的学适应教师的灌输式的教到让教师的点拨的教适应学生主动的学的观念的转变。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因此可以退出教学课堂,让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教师作为教学指导者,应在学生最需要时,给予帮助,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灌输式的方式,“引而不发”,留出空白,让学生当主角,“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1 教师“相机诱导”、“随机点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恰到好处的启发可造成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又说不出的状态。“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思维与心理等障碍,运用点睛之笔和排除困难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教师,她们的讲授方法无不体现着这一点。我在听了学校开展的观摩课后,看到了怎样才能做到画龙点睛,使整堂课变的精彩。老师精到的点拨,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为学生的再思考留下足够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2.爱有利于人的智能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人与人之间,就是要真诚以待。你是怎样对别人的,别人也不是傻子,怎会感觉不到?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一
②朱熹 个孩子的成长状态如何,关键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假使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父母关系和谐融洽,对孩子关爱有加,那么孩子会以同样的方式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反之,没有得到关爱的孩子,很少感受,又怎么要求他去关心帮助他人呢?因此,只要有“爱”,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水平。学生的心灵中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作为人的自尊心。爱学生,首先就应当尊重他。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自尊心,学习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要保护并发展学生的自尊感,赏识鼓励是最好的阳光雨露。即使是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应忽视。有时老师的一次表扬,一个赞许欣赏的目光,或一次范文表扬,都比考试得100分的心理效果要好。因为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学习劳动的肯定,对自己的人格的肯定。这种鼓励转化为动力,能激发学生更活跃地思维,更积极地探索,更杰出地创造,设定更高的目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1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2 要根除顽强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种上更富有生命力更为旺盛的庄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吝于“你能行”、“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新”“我很欣赏你”等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学习成绩的高地,而要从各个方向给予肯定。在学生发现一点点细小的优点时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能够更加肯定自己,进行更多的努力肯定。学生需要教师的肯定,不应该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语言。
3.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情理交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动力的性质,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同一教师,教自己确有心得或很感兴趣的教材则绘声绘色,很有感情,效果很好;教自己很不喜欢的教材,虽然“教”过了也毫无效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进入角色”的时候,也就是给学生印象最深,无意识记最多,① 湘潮(理论版)2007年第2期 ② 苏霍姆林斯基 效果最好的时候。
从某种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时候,往往是教师真情流露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惟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或忧郁。”教师用富有情感的生动语言,营造情绪高涨的气氛,使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共频共振,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共同体验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解开知识之谜。
既然已经是一名教师了,何不做好它。将心比心,真正的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孩子对待,倾注自己的感情,你会发现,原来工作可以使自己这样的快乐。任何事,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好它。
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明显的节奏感
我们的课本,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说的,文字虽然简练,但缺乏具体形象和情节,很难吸引人。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其抽象思维能力还远不如数学家、哲学家那样发达。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大脑皮层形成新的兴奋点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如何使这三者统一起来呢?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切合实际,恰当举例,选用贴切、生动的比喻,运用有趣形象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的讲授,把难懂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单一无趣的知识趣味化,使课本中躺着的文字站起来、丰满起来,以加强学生的第一次感知。当我还是学生时听物理老师讲“分子是不断在运动着的”时,有这样一段妙语,至今记忆犹新。“在一间不透风的屋子里,空气中有悬浮的尘埃。当阳光射进来时,我们会看到在平静的空气中有闪耀的颗粒作不规则的翻动。为什么尘埃会翻动呢?这是由于它们受空气里各种气体分子不断碰撞的结果。你们知道,尘埃粒子比空气重,如果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子不是在运动着,尘埃粒子,怎么能悬浮不沉而且不断翻动呢?”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不仅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而且使学生把想象与推理融合起来,自然得出:分子确实在运动着。
1.幽默的语言,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幽默的语言,能够增强上课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和鲜明性,容易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另外,青少年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要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幽默的语言,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与学生交流时,语言稍有幽默感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收效。课本的文字可能只是展现出来,而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诠释它,才能赋予它灵魂。
2.教师在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与学生思维的速度相适应。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在教师讲课时,随着教师授课内容不同,使教师内心的情感发生变化,从而使语速的快慢急缓,语音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调的刚柔抑扬也发生变化,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体点说,就是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与学生思维的速度相当。不要说得太快,以免学生难以反应,无法进行思考;也不要过慢,落后于学生思维的速度,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兴趣。音量要适中,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听清为宜,不过高,以免学生精神紧张,易于疲劳;也不过低,以免学生听起来吃力,或不能完全听清。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等刺激易于大脑皮层兴奋集中、清晰地反映刺激物;刺激过强过弱均易引起兴趣扩散,不能清晰地反映刺激物。所以,音量对教学效果具有影响。讲授的语句不宜过长,据研究,由5至9个意义单位构成的句子,听者大约可在五秒钟内保持有效的记忆。由9个以上意义单位构成的句子,当句子讲完时其开始的声音形象已从听者的有效记忆中消失了,就会对句子的全意不能精确理解。对重要或疑难的句子,讲完后应留给短暂间隙,让学生思索、领会。在语调上,重要的地方,声音应当较高;次要的地方,声音适当降低。这样有起有伏、抑扬顿挫、铿锵自然,学生听来悦耳,就会全神贯注了。
在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速度。既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又不能让学生有所懈怠而没有学习的兴致。上课具有节奏感,就会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有效率的学习中愉快的学习知识,从而对学习感兴趣。
如上所述,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能力。因此,就要学会善于学习:一是通俗朴实生动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二是汇聚古今中外语言大师们心血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三是适合学生口味易为他们接受的语言;四是自己所教学科的科学 术语。
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分不开的。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不断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课堂教学语言有丰富的内涵,有崭新的活力,有神奇的效果……成为真正的艺术,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
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让我有种豁然顿悟的感觉,这些知识点对我在日后的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而又有启发性的作用啊!
我相信:学无止尽,在我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语言艺术所给予我的影响一定会对我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着鞭策和启迪。我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语言艺术发声概论;王 璐,白 龙编著;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2]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王建平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语言修辞艺术;沈谦编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4]语言应用论丛;姚亚平主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