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十天紧张有序的学习以及与同行和专家们的交流、研讨,我对这次新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消除了我先前对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些疑惑。新课程培训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极为重要,每一天都有颇多的收获和感受,无论是座谈和讲座的专家们还是一同培训的同行们都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于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近一月的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我所获得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可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观念,大胆创新。
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小手术,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2.专家们的讲解精辟独到,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众多亮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英语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因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有全面把握而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英语新课程的重要性和收获一些良好的教学实施建议。
整体把握高中英语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英语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英语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英语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英语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英语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英语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英语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4.网络上优秀老师们生动具体的课堂案例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此次培训使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要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要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要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要善于利用兴趣性和启发性等教学原则。总而言之,这次培训让我终身难忘,不仅使我系统地把握了新课程,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和集众师之见,更使我眼界得以开阔和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相信这次的学习和收获,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2012年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2012年暑期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总结
今年暑假至今,我参加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自参加新课程远程培训以来,作为学员通过认真收看视频讲座、精心完成每次作业、积极参加班级交流和互评,从中我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很多值得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这些都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催我奋进。回首培训以来的日子,颇有一些收获萦绕心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谈对新考纲的认识
鉴于我省是首次新课程高考,我特别注意研究宁夏高考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重难点和命题趋势:
1、必修1(经济生活):尽量多的掌握经济学术语和生活中的术语,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由微观到宏观和由宏观到微观的不断深入。针对经济现象,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角度认识和分析。
2、必修2(政治生活)要关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针对政治现象,从公民、政府、政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主体去认识和分析。
3、必修3(文化生活)要重点关注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和交流、中华文化等方面构建知识体系。
4、必修4(生活与哲学)关注高考的形式,设问一般比较简单明了,考试范围明确。所以要抓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不必过分强调知识体系。
高考注意:高考阅卷采点给分,一定注意答案要点化;大题答题语言要规范,注意书本知识与时政语言的结合。
二、浅谈高考备考复习
1、隆重启动,扎实推进:
1(1)借好东风,树立信心;(充分利用2012届高考成绩鼓足干劲和热情,充分高考必胜的信心)
(2)一轮复习,讲细讲透;(与新教材看齐,强调重点,讲细讲透重点,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3)注重练习,巩固拓展;
(4)有的放矢,重点单练;(变换设问形式,强化练习,突破重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5)检测及时,修正不足;
(6)主观试题,一周一练。(培养主观试题答题的能力)
2、二、三轮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强调易错的知识点重点的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新组题,设置问题;加强解题训练(2)后期复习要处理好书本的“零”与“整”的关系(3)关注课本上的综合探究问题,有选择的把握处理。
三、新课标下的高考试题分析
1、宁夏近3年高考试题分析
经济生活:选择题4个题,主观题1道,共占28-30分; 政治生活:3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24分,比较稳定; 哲学生活:3-4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30-28分; 文化生活:1-2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16-18分;
2、注意问题:答案源于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但不能拘泥与教材的知识点,必须拓展和延伸,注意结合时政术语。
3、高度注意教材的重点知识
(1)必修1:经济生活 市场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2)必修2:政治生活 政府职能、责任、权威、对外政策(3)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一、二单元的知识
(4)必修4:生活与哲学 价值判断与价值的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规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矛盾的观点;
四、复习总结:
积极态度,坚定信念;安排时间,加强识记;单元讲练,模块检测;时政热点,强调实战;内外结合,有所侧重;小卷检测,顺利高考。
五、培训感言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三篇: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十天的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这些天认真观看了视频,阅读了专家文章,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课程,新课改,模块,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等新名词,对新课程有了粗浅的认识。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做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的特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6个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关系。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二、学习新课程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内容。
我们目前还没有仔细研究过高中的新教材,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已经知道高中化学新课程是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即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所需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好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删除教科书中某些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内容,并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三、教好新课程
1.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实验的认识论功能,而且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利工具和方法,并初步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总之,我通过这次远程教育了解了新课程,为学好新课程,教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改培训体会
在2012年7月19日至20日二天时间内,我参加了由四川省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培训。作为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参加这个培训,意义深远而重大。对教师搞好教育工作是很有裨益的,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此,简要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理解生物,同时把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生物,感到学习生物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第三,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灵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最后,新课改应该改变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
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总之,参与新课改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学生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五篇: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实现:
一、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总之,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学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二、新教材在内容上的特色
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教材还突出一个“动”字,动手实践,重探索,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而
数学必修5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与以往教材比较,本书加强了背景素材的挖掘,力求通过一定的生活或数学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解三角形”通过一个测量问题引入:“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月高悬,我们仰望夜空,会有无限的遐想,不禁会问,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解三角形内容展开的过程中,不断与一些实际测量问题相联系。
“数列”一章,突出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式型”的思想,利用大量实例,如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校园网问题、希尔宾斯基三角形、放射形物质的衰变、诺贝尔奖金发放金额问题、商场计算机销售问题、九连环的智力游戏、购房中的数学等,引导学生感受数列是刻画现实事物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本书更加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努力使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显性化”,在适当是时候即使提醒学生注意函数思想,优化思想,以及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使用。同时教科书注意体现“数形结 合”的思想,数列通过图象揭示与相应函数的联系,“不等式”则更强调图形的意义,强调用图形来解释不等式的意义,特别是线性规划,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直接依赖于“平面区域”。
三、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及分析
与以往的教材比较,本书的三章内容在定位上都有较大变化。
1.“解三角形”一章,强调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用这种关系解决一些测量与几何计算的问题。因此本章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思考”确定三角形的条件”, 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SAS” “AAS” “SSS”中引出定量刻画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问题,并采用“从直角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的研究思路,逐步获得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数列”一章,从基本思想看,要强调“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的思想,重点是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这两种特殊但重要的数列。因此,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载体,在函数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下,研究有关的基本数量关系(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是本章内容的核心。
在本章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广。如有关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和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可以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可能的解答思路。对教材中有关探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数量关系的题目,也可以有相应的问题拓展,这种已有资源的挖掘和拓广,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3.“不等式”一章不以“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为定位,而是强调不等式作为处理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的意义。因此,本章的着眼点是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以及基本不等式,并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面向全体学生,重发现和探索,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