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3: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我的课堂教学主要有四个环节:一是由题入手,导入新课;二是学习字词,交流感知;三是再读课文、理清层次;四是走进文本,圈点批注。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更多的是促进深入反思,使我进步!

一、创新读题激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认真学习,真心学习,是至关重要。为此,我努力创设情境,课伊始,我板书课题时,同学们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吗?让学生说说爬山虎的特点?再问:“那片怎样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是什么?” 让学生读题,学生根据我的提示读法明显不同,分别加重了“绿绿的”“爬山虎”两个词语。然后我接着问:“同学们想知道他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吗?引发阅读期待,学生开始进入了初读课文。

二、学习字词,交流感知。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也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我们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但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好词,落实第一课时的基础训练。本课在识字环节,我强调孩子们写字时一定更要写规范,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识记生字不是难点,但如何能写规范是个难点,因此,我把目标定为写规范,并示范写个“删”“融”和“燥”的写法。让学生重点写一下这三个字。进行写字评价,但评价时出现冷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交流感知时,我设计了“课文讲了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什么事?”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抓住要点概括出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后有的说:“第一件事是我上初三时,参加了一次作文比赛得了奖,是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我的作文的。”能否在精炼些?我进一步引导孩子,学生最终概括出“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两件事。

四、走进文本,圈点批注

精读课文第一部分,品味叶先生的写作态度。我设计了“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作文的?”这个问题理解课文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读1—5自然段,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有什么感受?(用波浪线画出)感悟句一: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引导学生从“密密麻麻”、“到处”等词体会到叶圣陶修改作文非常仔细、认真,从而让人感受到叶老对肖复兴这个普通中学生是多么关心。叶老对作者的作文具体进行了哪些修改?学生说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研读句二:“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最后归纳出修改作文的方法。(①把用得不准确的词改准确,首先要注意题目。②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③把长句断成短句。④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⑤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⑥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叶老不仅为我仔细修改作文,还给我写了评语,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作者仔细看过改文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从中学到修改作文的能力。感悟品读句二: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本课教学在结束之际提出:在“修改作文”这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下节课我们将跟随肖复兴到叶老先生家做客,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处戛然而止,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趣还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不失有味道,有亮点。

设想总是美好的,课堂永远都是缺憾的艺术。如果在课上,每一环节的设计,衔接再紧一些,节奏再调整一些,更多的挤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去读书,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课堂就会更高效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港口镇民主小学 黄燕英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我通过复习提出疑问“课文写了哪两件事?”后回读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很多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我赞赏地肯定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表扬这位同学善于动脑筋。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品读,交流爬山虎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由爬山虎给人的印象以及它本身的特点联系到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的一丝不苟和对客人平易近人态度。学生通过学习以及老师的诱导,学生在小组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并点明这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课后我还要求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文章读一读,并印发了《白杨》这篇文章给学生阅读。感觉整个教学效果还可以。第二天,我校很荣幸请来了市教研室陈春艳主任来我校指导精品课建设工作,经过陈春艳主任听课、评课,认为这篇文章借景抒情重于借景喻人,建议从借景抒情这方面入手。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后,我们科组结合陈主任的点评和指导再研磨教材、集体备课。最后决定以事入景,渗透“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自我感悟并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学习这篇课文,“以景抒情”可以说是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师强硬地灌输给学生“这就是以景抒情”?但这明显不符合我们的课改精神。此时此刻,我知道,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得用自然入情入景的引导方法。我们对这个难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既然是抒情,那么就让学生先入情吧。

于是我抓住了文中的那点空白重新设计问题:“我”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要去大作家家里做客。在去叶老先生家的路上,作者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当时就说很紧张,紧张得手心捏汗;很激动;很兴奋……)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他会想叶老先生是怎样的人呢?他会想见到叶老先生要怎样说呢?作者会想叶老先生肯定会夸我写的作文好……)

补充了这些空白后,我再切入问题:是啊,一路上,“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到叶老先生家的,所以“我”一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躁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这段爬山虎的描写,实际上是抒发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在理解“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的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时,我同样抓住了课文中出现的空白: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我设计了分角色对话:他们会交谈些什么呢?同桌分角色练习交谈。同桌之间,有的谈学习和写作上的事情;有的谈作者请教叶老先生关于写作的方法;有的谈叶老先生在询问“我”的生活上的事情等等。听了学生们的对话,我接着出示叶圣陶先生与肖复兴的对话,让学生再次感受交谈的融洽,入情入景。深入浅出,回顾课题,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就是让学生读中领悟,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解决了。

“以景抒情”本是这篇课文中渗透给学生的一个难点。但通过对文本中空白点的挖掘,进行说话训练,填补空白,学生很自然地悟到了其精髓,胜于教师空白无力的说教与无所凭借的引导于百倍。是的,化文本理解性的问题于语言的积累之中,的确魅力无穷!

第二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七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对于刚升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因此,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教学重点;几次写爬山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难点。教学中,第一课时,要求能认读并会正确书写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第二课时学习如何修改作文,理解描写爬山虎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对比读、想象画面法、抓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叶老的人品和文品对于肖复兴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

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走进校园突然发现校园中的绿色明显减少了,原来是冬天来了!但是有那么一片绿色却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

出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师生感情朗读)

这是咱们前不久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那抹绿意。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叶圣陶)

师:是啊,就是咱们的叶圣陶爷爷,那请你说说你对叶圣陶老爷爷的了解吧!

这就是叶圣陶的生平简介。(出示课件:叶圣陶简介)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学生大声读)

请你来说说此刻叶圣陶爷爷在你心里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个著名的人;是个文学家……

师: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齐读课题)。来,抬起头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再读课题。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该怎么读?生再读课题。

师:同学们,一看这课题,你觉得文章应该写的是什么?那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前先看清朗读提示:

出示 朗读提示:

1、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说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生字教学

真了不起呀,我想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就更不在话下了吧!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推荐、修改、愣住、燥热、眼帘、删掉、融洽、黄昏、意义非凡、春风拂面、堪称楷模等词语。

学生读。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生回答)

看老师来写写这个词,(荐 昏)

大家拿出生字抄写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每个字写两个。

写字时,头放正,背挺直,脚并拢。

齐读词语。

3、了解课文梗概。

师:好,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学习词语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下面老师有个填空题,你能用这些词语完成这些填空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我上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文,经我的语文老师

()在北京市少儿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了叶圣陶爷爷给我()的作文后我()了。(在此处插入对“愣住”的理解)

在他的批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犹如()。

更让我激动的事,那年暑假他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一进门扑入()的是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天的()。

通过和叶圣陶爷爷十分()的交谈(插入对“融洽”的理解)

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位()的大作家。这真是一个()的夏天。(按照这样的顺序逐段出示)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有关叶老先生的事?

2、谈印象,读了课文,你觉得叶老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一读,在小组内交流“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全班交流

(1)抓住重点句子,从而领会叶老是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2)结合叶老给肖复兴同学的作文修改稿、肖复兴同学到叶老家做客的插图。(讨论交流:看了修改稿和插图,你感受到什么?想说什么?)(让学生充分感受叶老对待作品的认真、细致,对人的亲切、和蔼。)

(3)多层次、个性化的朗读。

5、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到叶老的确是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6、回读,升华情感。(学生读:“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个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词。

3、多看几遍叶老给肖复兴同学的修改稿,想想作文的修改方法,学习修改符号。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很好地把握这一语文教学要领。在课一开始,就以叶老那文质兼美的文章导入,让学生美读,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初步感知叶老是作品人品之楷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巧妙地把旧知和新知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尊重个性,引领感悟

阅读,是一种个性感悟行为,课堂上的个性张扬,是引领学生感悟、体会文章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时以“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个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为主线,多层次,多角度地引领学生自主感悟、个性朗读,并很好地与文本结合,让学生从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引领学生的感情逐步升华,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欣赏、读中升华。

三、巧于运用多媒体,促进理解

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一个辅助手段,不可或缺,亦不可滥用。本节课中的多媒体运用,可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在情境创设时,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让导入水到渠成;在让学生感悟“愣住”时,课件出示叶老的修改稿又给学生视觉上的感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升华。

第三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指导朗读“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线、曲线。”

5、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我真的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①气象情况;②比喻动向或情势;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学习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正音

2、归类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板书:

一丝不苟

改作文

指点鼓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做 客

第四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设计

设计理念: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怎样达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是设计本课的起点与归宿。

预设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并积累有关句

子。

3、通过读懂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作文的这件事,感受叶老真诚.质朴.平

易近人的人品和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

预设重点:感受叶老修改作文的认真.平和。

预设难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预设过程:

一.导课揭题

1.在叶圣陶爷爷的院子里有一片绿绿的爬山虎,第6课中关于它精彩的描述,同学们还记得吗?(指名一生背诵: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由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课题就是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指名读课题

3.一看这课题,同学们可能觉得这是状物的文章?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中去吧。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在写什么?

2.检查字词。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庆幸模模糊糊(出示名的三种解释,选择,并说说词语的意思,读出词语的意思)

认真平和质朴春风拂面堪称楷模(说说春风拂面的意

思,带上春风拂面的感觉,读词语)

②齐读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板书:叶圣陶肖复兴

3.当时,叶圣陶已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了,而作者肖复兴才15岁,还只是个读

初三的中学生,课文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哪两件事?(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三、悟读品味

1.看到叶圣陶爷爷帮助自己修改的作文,作者用了一句话形容自己的感受。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句子。

2.重点品读:

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①请一位同学正确.响亮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还想读。

②你知道春风拂面是什么感觉吗?(板书:春风拂面)

3.一份极其普通的作文修改稿竟带给了我春风拂面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那还得从叶老先生怎么修改说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叶老怎么修改作文的句子。

(1)“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出示,请同学再次大声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如果让你把目光聚焦在一个词上,你会特别关注哪个词?交流

① “密密麻麻”指名学生说,谁也关注到这个词,有补充吗?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和密密麻麻表达得意思差不多,是哪个词?从“密密麻麻”“到处是”

中你看出了什么?

让我们把““密密麻麻”“到处是”放入句子中,来读一读。

②叶老先生密密麻麻地修改了哪些内容呢?自由读第四小节,用序号标出修改的内容。

A.把“一张画像”改“一幅画像”,这样改——让学生说(让我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B.删掉“包”这个动词。这样改——使句子干净规范

C.“书皮”改成“包书纸”这样改----使句子更确切

D.仅仅改了这3处吗?课文怎么写?

③是呀,老师在课前细细地数了数整份修改稿,像这样的修改竟然有150多处呢,真的是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呀。难怪,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点击:强调愣住了、密密麻麻、到处是

④指导朗读

⑤(出示修改后的作文)这就是那篇经过叶老修改的作文。看过之后,你想说点儿什么?(如:叶老工作那么忙,却抽出时间这样认真地帮助作者修改作文;叶老是一位大作家,却能这样修改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作文;叶老先生都七十多岁了,肯定眼睛都花了,能改得这么认真,看出了他对作者的关心„„)是呀,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修改,作者的心里满是感激,满是感动。

所以„„引读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朗读指导并评价

(3)叶老先生不仅对这篇作文的修改具体到一个字.词,而且在作文的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出示:评语的内容

①自由地读一读评语的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能学着叶老的口气,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吗?

小结:对待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是这样的温暖、平和,这就是叶老的人品,所以„„引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四.课堂练笔

1.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被一份感动所包围,让我们拿起笔来,把我们的感动化作文字,写下来吧。用“每当回忆起“修改作文”这件事,我总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句式写出作者的记忆。

2.交流

3.小结

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的态度带给我带来了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事隔多年,我还忘不了修改作文这件事。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叶老先生的家吧,一定会感受到他(引读“他亲切之中蕴含„„”)一定会看到(引读“落日的余晖„„”)

课文一直都在叙事,为什么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读吧。

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修改作文邀请做客肖复兴

认真平和一丝不苟平易近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第五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然后开火车读。

2、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

(板书:批改作文

请“我”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指导朗读“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线、曲线。”

5、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①气象情况;②比喻动向或情势;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四、总结学情

指生说一下学了本课后的收获,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 预设:可以从叶老的精神和课文写法方面来谈。

五、作业

1、搜集有关叶圣陶的文章读一读;(可结合主题阅读丛书);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写在积累本上。

下载《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过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看学生从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从本节课看,教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课文,其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发布:倪君宁时间:2009-12-3 13:26:14 来源: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点击:714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事。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教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滕海青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叶圣陶先生为“我” 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事先设计好了学习任务单,课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一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我在第一课时理解课文这个环节......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案(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分析:叙述了少年肖复兴幸遇叶圣陶先生为之修改作文,并有幸受叶老邀请进行交谈的干扰故事。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