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照彬及有效教育EEPO简介
孟照彬及有效教育EEPO简介(转载)
孟照彬:云南师大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MS-EEPO创建者,有效教育(EEPO)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局主席,新教育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五大教育猜想实验研究首席教授,教育部-李嘉诚项目咨询评估专家,中-加CIDA咨询培训与课程设计专家,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SDP专家,教育部教学仪器咨询培训专家,中-英SDP-PTT咨询培训专家,《新教育论纲》作者,第六种教学方式创始人,第七种教学方式创始人,教育畅销书《破解素质教育的密码――新基本功》作者。
孟照彬教授创建的“MS-EEPO(有效教育)”的理论和操作系统力求从中国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使之在学校师生双边教育活动中更加“有效”。其中,MS-EEPO操作系统(简称EEPO)中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应用与研究已经专家审批、立项,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目前,参与MS-EEPO操作系统应用与研究的校区发展迅速,已辐射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陕西、新疆、重庆、甘肃、内蒙、浙江、辽宁、吉林、四川等省。
EEPO解读
“EEPO——有效教育”就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孟教授是教育部干部教育委员会和SDP专家组成员。他深入我国西部地区用了近10年时间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推广中部、影响东部并在它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估构建了理论支撑,能指导老师进行有序、有机、有效的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为理想的素质教育和现实的应试教育找到了平衡点。力求找到东西方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即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以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其操作技术容易被教师普遍接受,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其操作系统简介如下:
(一)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系列方法的总称。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1、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也有人说它是EEPO学习方式的灵魂。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形式,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学习资源有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所谓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与教学相关的人等,老师一个人的知识、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教室资源包括教室墙、窗、黑板、桌椅等硬件资源和教室文化以及桌椅摆放的形式等软件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发和利用学习中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
3、学习管理方式有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
4、学习目标有知识性(知识目标)、个性(情感、特长目标)、创造性(能力目标),5、学习调控手段是师生约定与规则的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
6、学习的表达呈现是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教师教学课型方式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这里介绍以下三种:
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3、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种很好的课型。它强调的是对学生散发性多重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如一题多解、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看法和多种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一幅画、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引发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比如秦教授上一节《手指的单独功能与合作功能》就是一堂典型的哲学方式的课。
(三)教学评价方式
对教学评价方式包括经典性评价、项目性评价。
1、经典性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评价一是对 知识性的传授--个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方面的落实情况的评价;二是对师生、生生互动情况--是否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能动即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价。
2、项目性评价主要包括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备课方式的创新
图文结构备课方式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孟教授给我们介绍的图文结构式是“EEPO ”的横式结构,实验班级老师还对图文结构的备课方式进行改造创新。
(五)有效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有效教育带来了教学理理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们各显身手使得课堂教学改革生机勃勃。
有效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品位的提升,有效教育促进了注重有效,围绕如何使得工作更加有效,教师们做出了巨大努力,去实践,去思考,去研究。
(六)有效教育的误区
1、片面认识。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育就是小组合作,非得每堂课都有小组合作;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育就是反复强化,因而课堂内容多的课堂,就无法实施有效教育。有的老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育,断章取义,不得要领。
2、机械使用。有效教育理论提出了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部分教师机械使用,如课堂强化次数必须达到多少等,这是照搬照用,没有创造,危害极大。
3、包治百病。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有效教育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就能成为名师,这是错误的,有效教育解决的是组织和管理方法问题,而不能解决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及教育使命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有拒绝抵触,一些中老年教师有抵触苗头,应该克服,其实很多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就是有效教育思想的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已。
附:
1、“第六种教学方式”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通过互动,学生能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而且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2、分析“聪”字结构,找到“听、看、讲、想、做、动、静” 七个要素组合且换着用的评价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大大提高的效率,七要素中,重在会想,用心想了才会爱听,愿讲去做,做时要动起来,想时要静下来,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人的学习几大要素,发挥到极致,来提高学习效,从而提高课的有效性。
第二篇:EEPO孟照彬有效教学
EEPO孟照彬有效教学
在实施EEPO方式时,应该把握以下六条原则:
1.组织参与原则: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2.三维一体原则: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人的评价方式同时发挥 3.目标达成原则:评到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最终是否达成。
4.吐故纳新原则:放弃传统中不科学的做法,吸纳一些EEPO方式,提高新基本功水平
5、少就是多原则: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让目标一点一点实现。
6.实践运用原则:少争吵,多实践,多运用。
“第六种教学方式”有两个基本范畴和一个操作系统。
1. 两个基本范畴是
经典表达式:知识性—个性一一创造性一般表达式:互动—主动—能动 2.一个操作系统是:EEPO方式
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管理方式、考试方式、诊断方式、技术方式、认证方式、控制系统。操作要点:
1.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3.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4.调集一切要素强化知识点、考点、演化点是教学考试质量的关键。学习方式训练解读:
一、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有人说它是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灵魂。它有5个基本元素。
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有亲和力。小组合作的操作:
1.小组构建。一是依据学生能力分组,二是依据合作需要分组,2.目标明确。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小组汇报总结。
3.合作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出水平。就在于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关注、关照、倾听、学会资源利学、会与他人相处,这些要靠平时的训练,要养成习惯。
4.关注边缘人物。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边缘人物分为隐性边缘人物和显性边缘人物。,但实际往往没有真正地投入。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忽视。
5.成果展示。小组汇报,成果的展示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小组活动成功与否的最好手段。
团队合作要素:
小组水平+标识+目标+角色+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
团队合作要达到三个一。通过分合作组建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共同分享一个成果。团队合作就是要充分地发挥这三个一的作用。团队合作的基础训练 ·规则与约定·分组(标识)·目标呈现·角色分工·合作作业·成果展示·自评(检测)·日志 角色分工: 按照小组的具体的分工和规模,小组内可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注意。小组内的分工要民主,随时转换角色,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锻炼。
EEPo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3种: 经典性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性评价、流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一.经典性评价
精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21、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业是,应采用那些评价方式?
①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② 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 在纸笔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 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
22、我们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应从那些方面去教学?
①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②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③ 注重科学学习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⑤ 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⑥ 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⑦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23、标准中活动与探究建议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设置的。
24、化学课程对学生实验技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试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第三篇:教育奇人孟照彬
“团队”、“主体”、“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字样,然后转过身,解释说:“第一个圆指教学活动不是靠教师和学生单打独斗,而是靠团队进行的;第二个圆代表学生,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第三个圆代表高难度和高水平,它和前面两个圆交叉并相互结合后,就能产生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应是怎样的形态?未来的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应怎样有效控制?……孟教授的“第六种教学方式”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学生们在与孟教授的互动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在孟照彬教授指导下,整个课堂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受到师生与参加培训会的领导的广泛好评。
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是注重知识性,欧美教育的优势是注重个性和创造性,如果能把二者进行整合,那就可以上出世界水平的课,有效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研究出来的。在他研究的较为成熟的六种课型中,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他认为,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孟教授认为,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孟教授讲解了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教育奇人”孟照彬及EEPO—有效教育简介
他是一个能够为国家创造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人,因为他手里握着可以改变中国人才培养方式的金钥匙。设想:当一流水平人才的培育之门被打开时,那令人惊慕而丰厚的宝藏将呈现于世。这个能够创造教育奇迹的人,就是声誉日隆的教育专家—孟照彬。“EEPO”即有效教育就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孟教授是教育部干部教育委员会和SDP专家组成员。他深入我国西部地区用了近10年时间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推广中部,影响东部并在它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估构建了理论支撑,能指导老师进行有序、有机、有效的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为理想的素质教育和现实的应试教育找到了平衡点。力求找到东西方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即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以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其操作技术容易被教师普遍接受,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其操作系统简介如下:
(一)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系列方法的总称。
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1、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也有人说它是EEPO学习方式的灵魂。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形式,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学习资源有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所谓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与教学相关的人等,老师一个人的知识、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教室资源包括教室墙、窗、黑板、桌椅等硬件资源和教室文化以及桌椅摆放的形式等软件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发和利用学习中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
3、学习管理方式有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
4、学习目标有知识性(知识目标)、个性(情感、特长目标)、创造性(能力目标),5、学习调控手段是师生约定与规则的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
6、学习的表达呈现是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教师教学课型方式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这里介绍以下三种:
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平台互动方法” 要求教师把讲授内容设计成几个作业平台,给门生创设一个既有习惯头脑又有发散思维的空间,在西席的引领下把功课平台缔造性地构建成一个多向度、多角度的思维练习近平台,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善导”“激趣”“引思”“精讲”这四项教学要素,注意教学历程中西席主导作用与门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敬学生的主体职位,着力培养门生自主进修的能力,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进修效率。平台互动方式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的——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首先,确定课堂教学的要害要素。从而确定本节课讲授方针和重点(1)掌握本课新单词和文章内容2)掌握故事阅读中的五个wh-问题(who,where,when,what,why,)学会阅读中的阅读技巧并理解把握宾语从句“三要素”
(3)培养学生彼此关爱的情感在教室教学中学生把想到的、看到的词汇写出来,同桌交换学习卡,到达温故知新或巩固知识点的感化;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灌音,培养学生的听力本领;通过完成表格中五个wh-,使学生把握跳读技巧;通过进修小组配合完成宾语从句三要素的总结归纳,实现单元组合作和资本共享;西席精讲精练,突破重难点。其次,构建多向度的功课平台。凭据本节课的讲授方针和重点,把教学内容计划成几个作业平台。平台一:把与friend有关联的单词、词组写在微型卡上,同桌交换补充。平台二:把课文内容构建成一个多向度多角度的训练平台——找出故事发展中的五个wh-(who,where,when,what,why)、重难点词语归类、语法知识——“宾语从句三要素”的归纳总结等,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以自己喜好的表达出现方式通过板卡呈现出来。学习小组交流小卡,查缺补漏,完善内容;结果展示和检测。末了,教师对平台互动举动中学生难理解的词句和必要特别强化的知识点举行精讲精炼;对课堂中出现的明白偏差或错误举行纠正和补救。然后配置后续作业——Write a passage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changed your life.引发学生的缔造性,促进学生对关键知识点、能力点的成长,门生的自动和能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3、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种很好的课型。它强调的是对学生散发性多重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如一题多解、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看法和多种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一幅画、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引发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比如秦教授上一节《手指的单独功能与合作功能》就是一堂典型的哲学方式的课。
(三)教学评价方式
对教学评价方式包括经典性评价、项目性评价。
1、经典性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评价一是对知识性的传授—个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方面的落实情况的评价;二是对师生、生生互动情况—是否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能动即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价。
2、项目性评价主要包括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备课方式的创新
图文结构备课方式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孟教授给我们介绍的图文结构式是“EEPO ”的横式结构,实验班级老师还对图文结构的备课方式进行改造创新。
(五)有效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有效教育带来了教学理理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们各显身手使得课堂教学改革生机勃勃。
有效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品位的提升,有效教育促进了注重有效,围绕如何使得工作更加有效,教师们做出了巨大努力,去实践,去思考,去研究。
(六)有效教育的误区
1、片面认识。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育就是小组合作,非得每堂课都有小组合作;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育就是反复强化,因而课堂内容多的课堂,就无法实施有效教育。有的老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育,断章取义,不得要领。
2、机械使用。有效教育理论提出了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部分教师机械使用,如课堂强化次数必须达到多少等,这是照搬照用,没有创造,危害极大。
3、包治百病。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有效教育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就能成为名师,这是错误的,有效教育解决的是组织和管理方法问题,而不能解决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及教育使命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有拒绝抵触,一些中老年教师有抵触苗头,应该克服,其实很多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就是有效教育思想的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已。
附:
1、“第六种教学方式”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通过互动,学生能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而且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2、分析“聪”字结构,找到“听、看、讲、想、做、动、静”
七个要素组合且换着用的评价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大大提高的效率,七要素中,重在会想,用心想了才会爱听,愿讲去做,做时要动起来,想时要静下来,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人的学习几大要素,发挥到极致,来提高学习效,从而提高课的有效性。
第四篇:孟照彬的有效教学操作系统心得体会
学习孟照彬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南海路小学
白秀霞
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深入课堂,将课堂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
孟教授的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教育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
效教育的理念对于课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教师讲授上“限制”,控制教师讲授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讲就要精讲,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二是在学生学上“放开”,在教学“真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要放开、学生的交流要放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放开。三是在互动上“多维”,要做到“多维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四是在讲练上“结合”,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五是教学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认真的思维过程,是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五条标准,各学科又分别制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细则。
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使我尝试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有效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文表达为: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简称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西部五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我市天等县2008年开始试点),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被称为第六种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单独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好像学生全程参与和合作学习,因此形像地称为“参与式教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它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时间有效、资源有效、教学效果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有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ms-eepo是一个方法系统,因此不能单独地从教学这个环节来认识它,应该从备课、教案、上课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等全方面来认识它,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备课与写教案环节
平时备课是想到哪写到哪,有很大的随意性,eepo的备课则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ms-eepo”要求在充分地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首先确定的是课型方式,由课型方式决定自己的教学步骤与策略。
1、框架:首先根据内容确定一节课的整体框架,大致分为多少个节点(参见eepo教案示例中的圆圈,每个圆圈就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要占用多长的时间(时间轴),有哪些基本任务(即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通常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下方),明确每个节点要达到何种目标(一般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上方),明确一节课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次数(基本知识和技能始终要抓好)。
2、步骤:确定节点后,根据每个节点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小组内交流与评价——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评价”的基本流程,完成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含组内互动和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多维度的参与到学习中,或许这就是eepo的精髓——参与式合作学习。
3、策略:每个节点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eepo“要素组合方式”为例,教学中“七个要素轮换着用”,它的基本方法是: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和目标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把人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七个基本要素“看、听、讲、想、做、动、静”单列或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来交替进行。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据资料显示: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30%;如果学生听、讲、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70%;如果七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备课中,要思考好“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如何交换着用。同时将基本知识与技能强化次数上升,一个知识点至少要强化7到12 次,学生才能掌握。专家研究使用学习卡,可提高7到12倍。所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并用学习卡(扶中的学案其实是学习卡的更高级形式)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强化次数上升,提高学习的效率。反映到教案上,就要求教案中反映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不能模棱两可,要具有可测量性),教学内容要问题化(知识分解成问题),教学过程要实践化(重视探究过程和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结论的得出),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造成课堂上瞬息万变,因此eepo格式的教案要有很大的宽容度,不大可能去设计每一个细节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老式的问答式详案就不适用了,只能大致确定 基本节点、节点完成的任务及用时,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随机应变。详细请参阅教案示例。
二、上课的组织
eepo的核心理念,即“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道: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我们可以将孔子的智慧做一修改并扩充,使之成为我们eepo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条: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传统的满堂灌)。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自学和讲授)。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讨论法)。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探究式学习)。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eepo模式的深层次)。因此,eepo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小组讨论学习………………………解决问题
组内评价和组间交流………………掌握知识 ←相当于教别人的层次 教师评价……………………………辅助作用
这种组织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舞台上的主角,教师不再是导演,只是一个观众,而掌声就是评价,会让主角愿意更卖力地表演。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都是在学生领完合作任务后,便有一个人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其他人只是在做观众。甚至还有一些小组成员干脆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说说笑笑,实效性何从谈起;这样的课堂看似注重学生的参与,可学生的学习能力怎能提高。eepo有效教育把小组合作的操作模式进行了细化,分别从小组的构建、目标的明确、合作要求、关注边缘人物、成果展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能努力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而且他们能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氛围,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性学习。只有精心的组织教学,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才会得以实现。(我校目前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试点,有许多地方要完善)
三、评课
eepo创始人孟照彬教授再三强调:教学中主动权能不能交出去,交出去多少,交出去后还要看能不能收得回来,这是衡量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课要从学生参与度这方面去衡量
eepo的评课模式要求能记录时间线,活动及活动目标,目标达成程度,基本知识技能的强化次数,并试图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见示例)下文附孟照彬eepo有效教育原文,供大家研读
一、有效教育概念
就是把西方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擅长的知识性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的教育。即是将西方教育的优势和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第六种教学方式。有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共分五大板块。
二、五大板块。
(一)、课型方式。1要素组合方式 2平台互动式 3哲学方式
(二)、学习方式。1小组学习团队学习
(三)、评价方式。1经典性评价 2单要素评价 3学科性评价 4项目性评价 5过程性评价
(四)、备课方式。1图文备课式 2模块结构式
(五)、管理方式 1单元组管理 2 e---s管理 3逻辑框架管理
三、经典表达方式。
三性合一:知识性 个性 创造性 一般表达方式:互动 主动 能动
(一)、知识性的五性: 1是什么的知识 2为什么的知识 3何时何地的知识 4谁的知识 5怎么做的知识
(二)、个性:
1、听:善于听的学生只占5分之1
2、看:善于看的学生只占5分之1
3、讲:善于讲的学生只占5分之1
4、做:善于做的学生只占5分之1
5、综合性:善于综合的学生只占5分之1
(三)创造性:人家没有说过的话,你说了。人家没有做过的事,你做了。人家没有组合过的,你组合了。
(四)互动:
1、师生互动
2、生生互动
3、人机互动
(五)主动:
1、主动前要教,教多少由目标而定。
2、主动前要讲策略。
(六)能动:
1、兴趣
2、产生动机
3、效应 效应包括一八效应 二八效应 三八效应
四、e-----ms要素组合式:
就是在课堂上将看、听、讲、想、做、动静转换,这7个要素同时起用,用不同的方式刺激学生,同时将强化次数上升,一个知识点至少要强化7到12 次,学生才能掌握。专家研究使用学习卡,可提高7到12倍。所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并用学习卡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强化次数上升,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要素组合方式
基本概念:“要素组合是eepo方式最基本的课型方式,也是eepo方式中最简明也最易掌握的课型,掌握要素组合这种课型,就能为学习其他课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1.要素: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元素。
2.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五千多种(5040),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七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实施要义:“要素组合方式”课型。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属于基础课型形 态。要素组合方式在九大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在60%左右。操作要点:
1.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训练学生的小组水平、大组水平、约定、表达呈现方式。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
3.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约定与快速流程检测的结合,是迅速、有效转入下个环节学习的前提。流程检测的目的,一是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二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无效教育状况的出现。流程检测得到的结果:如果80%以上的学生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不足50%就要及时或课后或下一节课补救。
4.调集一切要素强化知识点、考点、演化点是教学考试质量的关键。训练关键点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虑向度;三要充分用好学生这个人力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资料链接:
为什么要进行要素组合? 原因有三:
1.多年前,西方人完成了要素组合的效果测试,证明要素组合能提高学习效率。西方人进行要素组合测试的效果如下:①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②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加30%。③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④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活70%。⑤如果7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2.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12-1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分散的损耗率,第一时限为15%,第二时限为30%,第三时限为50%。因为课堂上能照顾到的学生一般只达到50%,所以加上不能照顾到的学生的损耗率,超时限的平均损耗率就会达到75%。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要达到一定的次数不能靠重复。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并组合运用五个学习要素。反复强化关键要素,才能提高效率。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强化基本量和理想量分别是:母语12-11次,17-22次;数学7-12次,12-17次;外语17-22次,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3-5次,5-7次。
因此,要使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能力还得遵循教育规律,训练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二、哲学方式
基本概念: 哲学方式是九大主流课型之一,在eepo教学方式中处于核心地 位。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辩证的关系。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关联的。它的一个重要调控艺术“少就是多”。它可以通过一幅图一句话、一个字,对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哲学方式是操作艺术的高级形态。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培养思想家的秘密武器。实施要义:“哲学方式”适宜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并能由一点散开去的课。可单独作为思维训练课上,也可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某一环节。两周上一次为好,至少一个学期要上两次。
操作要点:
1.使任意一个教育素材个性化,是上好“哲学方式”课的前提。这里要注意“任意一个素材,并使之个性化。”任意一个素材,如:一张纸、一幅画、一首小诗、一段文章、一道算式、一个数、一个水杯……
2.营造一个充分自由民主的研讨空间,并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小组、团队……),进行梯度形态下的思维扩张,再扩张。
3.哲学方式课倡导的理念是不依附任何学科不解决学科问题,不下结论,只重思维开发的训练。
哲学方式的课有三个看点:①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②看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打开(即一堂课有多少个思维向度)。③看学生思辩的过程(批判能力和答辩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迅速处理、收集信息,特别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出来后,老师要及时捕捉关键点,加以点拨、引申;在问题汇集强化中,迅速地进行个性化的问题强化、筛选、补充……
三、平台互动方式
基本概念: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这里的关键要素指的是,本节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个性表达。
平台互动方式主要流程:
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一老师精讲《评+讲》。
实施要义:平台互动式同哲学方式一样适宜思维的训练,不同的是,它适宜所有的学科,可解决学科的重点、难点问题,是eepo十大教学方式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操作要点:
1.从示意图上可见,每一个平台的构建,都有具体的内容,有思维扩张的要求,(向度的数目)有达成的目标。它与一般教学环节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强化关键要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进行一定梯度形态下的交互式学习。
2.关键不宜太多,小学一堂课,一般是1-3个关健点.中学一堂课一般是1-5个关键点(平台不宜太多〕
3.第三个操作点“交互”一定里充分。每人一个向度,交互后变成多向度。多向度的目的就是从多角度来刺激关键点,强化关键点。
4.在多向度达成后,教师要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在评中讲,讲在点上,讲在关键处。
5.平台方式的课,交互很多,一般要与“团队水平”这种学习方式配套。因此必须把学生训练成团队水平。四、二元方式:
基本概念:二元方式是eepo教学方式的一种,他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区域。即“一元区”、“二元区”。“一元区”的要求是充分地“想”,设计做的方案,“二元区”的要求是科学地“做”,严格地按方案“做”。从“想”到“做”的有效实现是通过二次排序这座桥来完成的。
实施要义:二元方式动手实践性强,适合理、化、生、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是培养科学家的武器。操作要点:
1.想是第一个操作点。这里,一方面教师要设置想的宽松环境.让学生充分进行个性化,创造性地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出个性化的方案,并不断地修改完善。
2.“二次排序”是二元方式的重要操作点。二次排序。即在信息极大扩展并得到多种方案时,以重要性和可行性所进行的排列、筛选。
第一次排序。以重要性为依据,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次排序。以可行性为依据,在第一次筛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筛选。
通过二次排序,将扩展的思维集中到一个方案上来,然后就此进行方案设汁,再进入二元区“科学地做”的阶段。
3.做特别强调学生是在设计好个性化方案的前提进行严格地、科学地做,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想与做的过程中,反思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由想到做这个过程的反复性。在严格地按方案做的前提下反思。然后调整修改方案,再做、再反厦,这是二元方式的常态。
4.二元方式的课。每次一般是2节课或许还需要课外时间来完成。它是一个过程训练。
体验方式基本概念。体验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地体验、感受、表达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交流讨论,使自己得到强化与演化。实施要义:体验方式课型非常适宜思品、社会、作文等学科教学。它也可与哲学方式或其它课型相结合,产生新的课型,再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