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3:3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篇: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秘书长 王 军 时代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当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迎接每天的变化与挑战。从手机阅读到pad普及,从翻转课堂到太空授课,教育正插上科技的翅膀引领着我们深入更多未知的荒原。“1+1慕课教学”(即双师教学)正是这样一个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属于远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型项目。在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倡导下,双师教学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它利用网络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区的十余所试点学校,是在人大附中教师远程主讲课程结束后,由当地教师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教学实践。自2013年9月10日开始,五个省区的13所乡村学校开始了与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试验。其中一部分学校是通过网络直播同步上课,学生们根据人大附中教师发送的教学提纲,提前预习,上课时与人大附中的学生一样听课;另一部分学校由于网络和教学进度等原因,第二天用前一天的录像上课。听完人大附中教师远程讲课,当地教师再根据本班情况与学生的反应,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练习。学生成绩 在人大附中教师的辛勤付出和试点学校师生们的努力磨合下,短短半个学期的时间,双师教学项目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参加双师教学的试点班级与非试点班级的成绩比较中,大部分试点班的平均成绩都远远高于整个年级。广西的两所学校试点班的成绩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将近一倍。北京延庆县永宁中学、河北省赞皇市德裕学校的试点班的成绩也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十几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县三中试点班级的成绩,在全年级14个班中排在第三位,也是比较高的水平。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的成绩差异不大,试点班成绩基本处于年级的中等水平。此外,河北省滦平县长山峪中学没有期中考试,但是在10月份的月考中也充分证明了双师教学项目的有效性,试点班级的成绩比年级平均分高出了7分。对学生的影响 1.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试点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为了跟上人大附中学生的进度,教师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在项目组的建议下,第二课堂的教师给学生提出要求,提前打印预习提纲或亲自引导学生预习,第二天上课之前抽查。现在预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也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2.适应小组式学习方式 人大附中的课堂容量大,40分钟的课,试点学校需要至少双倍的时间才能消化。因此,大部分教师都让学生采用了分组式学习的办法,通过小组讨论,将简单的问题在组内解决,学习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定期小组汇报。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及互助精神。3.看到了自己与城市学校学生的差距 有些孩子在本班排名靠前,但通过收看双师教学的视频,确实看到了自己与人大附中学生的差距,因此树立了更高的学习目标。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自己能比人大附中的学生反应快,学生们是非常高兴的,对自己也是个激励。目前,虽然第一章的考试成绩总体不理想,但这也能让学生认清现状,通过考试,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尽快查漏补缺,弥补教学资源及教学水平方面的差距。教师反馈 学生们成绩的进步,说明了人大附中主课堂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课堂教师要提前一周做好教案发给第二课堂的教师,每天还要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保证教学效果,常常都要工作到深夜。双师教学的成功也说明了虽然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但通过正确的方法,成绩也能稳步提高。当然学生们的进步也离不开第二课堂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他们在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要研读人大附中教师的课程教案,还要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摸索出适合当地教学的方法,工作量可想而知。试点学校的教师加入双师教学后,虽然加大了工作量,但都反映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启发,从教学方法到教材的挖掘,到重点、难点的把握,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广西田东县上法初级中学的罗红梅老师总结道:“在课堂上以手势语鼓励学生与第一课堂互动,通过不断摸索,现在,试点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互动;同时,通过双师教学,也不断提升了自身教学水平。双师教学很受益,同步课堂给我上课带来了许多启示。可以把同步课程中许多鲜活素材应用到传统教学中,效果很好。” 北京延庆县永宁中学的侯静宇老师说:“通过双师教学,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做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也更让我们教师学到了很多东西,课堂的组织教学、教材的发掘、例题的设置,这都是我们年轻教师欠缺的。” 河北省赞皇县德裕学校的张雪珍老师表示:“双师教学的推进,当下收益最大的是我们这些第二课堂的教师,这远比出门听课和接受培训来得实在、实用、实惠。” 内蒙古清水河县第二中学的石晓军老师说:近两个月的培训学习、工作实践、课堂教学、开会交流,好像让我重回大学时代,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办法。在此,感谢给我这次学习机会的领导,感谢组织常青义教工作的培训者和为开展双师教学提供资源和协调的组织方,给我们这次学习机会。我们会把这些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新方法带给学生,让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广西南宁常青义教中心理事长周月玲总结道:“一个班试验,一个年级受益;一个教学组提高,一所学校提升”!试点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学要求所有的初一数学教师观看录播,教务处、教导处领导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教学方法,任课教师田老师负责学生接受同步直播课教学实验研究,摸索课前学生预习的方法,并学习了课中用手势语引导的方法。在人大附中学生做练习时,第二课堂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结合本校实际做好当堂测试练习,课后加强复习巩固,使试点班的直播教学生动有趣,参加试验的53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像这样的创新方法,试点学校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学期的试运行,目前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何体现“双师”,如何最快、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教师的作用,这是来自内蒙古的牛老师提出来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好,但也要适合当地的学生,因此第二课堂的教师看似退居到助教地位,实际上压力更大。来自河北的丁老师也提出,凡是好的教学方法都有内在的规律与模式可循,目前双师教学就缺少这样的模式。各学校现在都是在摸索适合各自学生的方法,能否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师的作用,是下一阶段重点解决的问题。双师教学采用慕课(moocs)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各地学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全国最优质的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的梦想逐步成真。“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通过双师教学,也诠释着她作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第二篇: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加甘肃干部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郭建新

1214010491

临夏市南川小学 2012年3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干部在线教育培训,认真听取了教育专家、学者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觉得要加强学校教育,必须要以《纲要》为依托,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贯彻“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是打造“质量型,和谐型”学校的关键。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学校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极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必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应该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应该是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把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落到实处,我认为,关键要从细处着手。首先就是人“和”。“和谐”的本意是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教师、学生,大家之间都要和谐相处。其中各级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培育“人

和”,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着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的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多一份要求,生活上多一些关心;教师的宽怀大度,彬彬有礼,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同事、同学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每一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这样才能形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人和”氛围,营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学校事情很多,尤其是小学。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还要讲究“事”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事业的发展上。如果教学、教研工作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肯定无和谐可言。校园的和谐程度必然要通过校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体现出来,诸如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施、校园建设、安全稳定和睦程度等等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只有注重“事”和,做到围绕大事抓小事,事事公正,学校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充满活力与生机。物质决定意识,同样构建和谐校园要创造“物”和。和谐校园建设如果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物的和谐既表现为教学、教研设施配置的和谐、教师福利待遇的和谐,又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教学、教研设施配置和谐与否,关键要体现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上,体现在有利于学生培养上,体现在有利于人人身心健康上。相比显性和谐,隐性的和谐更为重要。只有我们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谐,才能够为维系校园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设和谐校园,优化环境、营造“景”和是重要内容之一。优美 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心灵,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上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和谐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事物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何一处景致,就可以感知校园和谐的风貌,透视校园的精神。因此,校园里每一名教师,都要从我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学校的一事一人,为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学校秉承的理念,所以我们在孕育“情”和。和谐校园建设还体现在“情”和上,具体体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方面。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用高尚的道德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为个性地伸展提供空间,使和谐校园文化成为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有效的方式进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总之,学校的和谐不外乎人、事、物、景、情的和谐只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

建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第三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好的教育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反之,则必然致使民族断根。自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现代教育公平理论指出教育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弱势补偿。

2006年9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教学资源分配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城际差距,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进城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享有与流入地儿童同等质量水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条件简陋的学校或者需要交纳一笔高昂的借读费才能入读较好的学校。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弱势群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优先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造成城乡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人均教育经费、师资水平及就业率等方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学校之间的重点、非重点划分和有增无减的择校费又导致了富校愈富、穷校愈穷的校际差距。近年部分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富裕地区,而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进而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并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更加明显。

就茶亭而言,茶亭镇地域狭长,北接上饶市、上饶县,南至铅山县。茶亭小学辖11所村完小、6所教学点。最北端的南岩村小学紧邻上饶市荷叶街,应坊村小学与上饶县仅一河而隔,而最南端的前坊村小学及包家教学点已经深入铅山县境内。虽然长期以来我校采取各种办法来消除区域差异给我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弊端,但至今依然存在距离市区、县城近的村完小教师超编,而学生流失(由于距市、县近,部分学生转至市区、县城小学就读)日趋严峻的的现象。距离市区、县城较远的村完小、教学点教师不足,而学生人数又较多。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给我校的教学管理及茶亭镇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带来许多不便。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

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办学必须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着眼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通过实现教育质量一体化、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目标,使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是教育强国的必然需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公正性,促进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工作总体目标。为此,充分发挥中小学布局调整作用,加快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加速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优质资源共享,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有一个根本的提升。

近几年来,上饶县教体局及茶亭小学领导致力于茶亭小学各校间教育均衡发展,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11所村完小半数以上已完成校园标准化建设,其余学校正在筹划及建设中,6所教学点先行完成标准化建设。自2013年至今,各村完小、教学点每个班级多媒体教室安装完成,彻底实现全镇小学数字化教学。各村完小实验室、图书室配备到位并开始使用,体卫艺器材设备配备齐全。茶亭小学标准化建设,统一了校园环境,统一了办学条件,为茶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硬环境基础。

经多年实践总结出,要做好校园标准化建设必须做到:

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2、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3、明确任务,方案具体

4、统筹资金,保障投入

5、加强管理,确保达标

二、教学网点布局合理调整

要做到教育的均衡发展,仅仅依靠校园标准化建设是不行的。校园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硬条件,它只是外在的形式,我们还得抓住学校办学的软条件,如师资力量分配、教学管理理念、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再提升条件、教学质量等。这些就必须通过教学网点的合理调整来实现。教学网点的合理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其不像标注化建设那样效果立竿见影,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

(一)、布局调整必须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直接目的: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茶亭镇这个市、县郊区的城镇表现尤为突出。茶亭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专业教师缺少)都无法与城市相比,致使茶亭镇临近市、县的几所小学学生人数流失现象日趋严峻。“孟母三迁”的存在我们不能过多的指责家长过分注重一个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政府和教育机构更应该从自身上寻找突破点:

1、政府部门应重视区域内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使区域内的普通中小学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中小学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2、教育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本校长处,人数多强化了校与校、班与班、生与生间的竞争意识,但人数少竞争意识的弱化不是必然的关系,而且学生人数少恰恰是我们教学优势,只要抓好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然形成良性循环。

(二)、布局调整必须以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主要成效:

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但在布局调整之前,各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需要改造的危房多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都要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合理配置和形成规模效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规模小的学校和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无论在中部人口稠密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的调研中都得到了印证。

比如在广西,很多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认为,当地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以后,除了乡镇中心小学条件要明显好一些以外,其它的所有小学条件都差不多,学生可以选择在全乡镇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小学就读。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农牧结合区,居民普遍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局调整后每个乡镇仅保留了一到两所完小(当地称“总校”),并且只在少数交通极其不便的村保留了教学点,布局调整与“普九”验收达标相结合,由旗教育局直接管理和建设,从而实现了各乡镇小学的相对均衡发展。

对6省(自治区)教育行政人员及学校教职员工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看法的分析结果也表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持这一观点的占95.5%,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其比例呈递减趋势,但仍分别有78.7%、77.6%、69.8%、66.9%的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见表1)。

2.促进了教师队伍优化和素质提高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师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很多学校尤其是村小规模过小,部分学校只能开语数两门课程,其它的课则由语数老师兼任,有些甚至是包班上课,缺少专职的英、音、体、美和计算机老师,师资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布局调整后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得各门学科基本上都有了专职教师,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针对这一问题回收的8954份有效问卷中,有5041名教师经历了布局调整,占被调查教师的56.3%,认为所在学校的教师恰好配齐的1191人,占23.6%;2055名教师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布局调整,其中认为所在学校教师恰好配齐的只有377人,仅占18.3%;1858名教师没有经历过布局调整,其中仅有329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师资恰好配齐,占17.7%(见表2)。

3.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教育政策,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论是从办学条件还是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中小学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的发展水平,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由此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调查发现,6省区有78.7%的教育行政人员、64.7%的中小学校长、52.4%的学校中层干部和47.6%的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有51.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4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见表3)。

为了客观地了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利用湖北某县一个乡2005-2006学年语文、数学两门基础课程统考的平均成绩,随机对该乡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二、三年级的学生抽取350人进行分析。分析研究该乡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等不同类型校点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其中,中心学校随机抽取225人,村小83人,教学点42人;学生学业成绩用优、良、中、差四级评价方式进行,优、良、中、差在百分制中相对应的分数段分别是90分以上,80-89分,60-79分,60分以下。在350人中,优为85人(中心小学58人,村小21人,教学点6人),良为189人(中心小学137人,村小35人,教学点17人),中为76人(中心小学30人,村小27人,教学点19人),差为0,故忽略不计。

为了验证布局调整后农村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学生成绩是否存在整体上的差异,我们运用m×n列联表,对该乡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X2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与学生语文、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学业成绩差异显著(X2=30.10>X2(4,0.01)=13.3)。由于语文、数学是农村中小学阶段的主干基础课程,所以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如果考虑到村小、教学点一般都不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中心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肯定会大大高于村小和教学点。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师得到了合理配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由于清退了大量民办教师,改变了以往农村教师“教书、农活双肩挑”的局面,教师能更专心于教学工作,多达75.4%的家长认为布局调整后学校老师对学生更负责任了,还有6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见表3)。

第四篇: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医保经费投入更是加大,包括2011起实施的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行提质改造扩容,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合并。产生了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效果。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城乡教育得不到均衡发展。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

由于各地的经济差异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各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要解决教学设备的问题就要先解决政府对城乡教学设备的投入差异,要均衡对待,不应因城乡而产生差异,不能因为是农村而对此有所偏见,因为是农村的那更应该加重视其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较落后,政府更应该挪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解决乡村教育问题。

政府对城乡教育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否重视乡村的教育问题成了核心内容。要做到人人平等,不应因其生长在农村而受到人们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歧视。更应该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去建设农村,使其发展。所以教学设备的影响是关键,教学设备好了,学生就可以不受因缺着缺那而影响学习的心情,从而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教育投入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如我校2013年6月才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安装了全镇

国家曾投入过大量资金改造农村学校危房,使农村学校校舍、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境内外教育慈善机构、希望工程、爱心人士也积极捐助,乡镇、村、组也进行了自筹,但后续投入没有跟上,许多村小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如我镇的油全小学,全校开设一至三年级,但因教室不够,教资不足,不得不三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每年级一组,黄老师授完了一年级的语文后又回头去辅导三年级数学。顾此失彼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配置给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大多是摆设,如仪器室、实验室等根本不能用,一些用不上的仪器设备,甚至没有地方放。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1、教师编制不够

由于城区学校扩招和部分老师退休,师资紧张,每年都要调入一批学历高、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而且还有年龄限制,采取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后,择优录取。拒招刚从院校毕业的大专毕业生,以致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一些机关单位以事多编制少为由,频频向农村学校借调老师,特别是县城机关单位。这样造成农村学校严重缺编。有能力的学校请代课教师,有些学校没有能力请人,则只好给老师加课、加负责管理寄宿生等的工作量。平均每个教师的课时负担是21节。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即使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受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因缺少培训,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对PPT都是望而却步。

3、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保障。

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民办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他们的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常常没能得到按时的发放。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无法吸引教师留在农村,新招募的大部分年轻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半年,却靠借债维生,以致部分年轻教师在失望之余干脆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另谋出路。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做好如下举措:

1、严格执行政策。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等等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发展。

2、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到农村执教的工作。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地区稳定的校对校的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学校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3、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4、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举措,并且加大对特岗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吸引外县、外省份的教师留任农村。

5、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讲师团活动,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二、从事农村教学的教师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转换教学角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克服功利性思想, 摒弃“ 满堂灌”等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痼疾,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从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求知的自觉性和思维的能动性尽情彰显。

2、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 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不可或缺, 但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自身业务素质要过硬, 渊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

在教中学。

3、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交友、交心、以鼓励为主,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每一名学生要有爱心;精心设计学生发展方案, 对每一名学生成才要有信心;耐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并对此要有恒心。

事实上,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城乡教育中,也体现在校际间和地区间。它的纠正要依赖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希望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能够再一次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孩子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又谈何建设新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再穷不能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有真正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现状,才能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真正实现全民小康。

——附加三严三实专题文档一篇——

云南省国税局扎实有力完成专题学习研讨

自专题学习研讨这一关键动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国税局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认真围绕“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和“严以用权”三个专题,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扎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每一个专题既有规定学习篇目,又有交流学习感悟;既提前自学,又集中学深悟透。严格按照局领导领学、处级干部交流发言、党组书记总结并提出下一步要求的三个环节进行。同时,安排各处室(党支部)学习,充分彰显了中央要求、国税特点、云南特色,确保了专题学习研讨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打牢思想根基,学习有力。一是抓好经常性学习,固本强基。开展自学和集体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全省国税系统党建暨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有力提升了税收工作新常态下支部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的认知和掌握能力。二是抓好先进性学习,比学赶超。向焦裕禄、杨善洲、沈浩、高德荣等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们恪守信念、对党忠诚

的政治品质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借助《云南国税道德讲堂》举办了省直机关“感动在身边 最美机关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发了广大国税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三是抓好创新性学习,以赛促学。开展了以“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主题的网上知识竞答活动,有效拓展了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认知;举办了以“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崇尚道德 和谐国税”为主题的

建议,并与政府领导就国税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基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并通过实地察看、翻阅资料、窗口咨询、与纳税人交谈,深入了解组织收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三个《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金税三期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回应了州(市)局提出的工作难点问题,对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坚定基层信心、鼓舞基层干劲。在督查期间,省局领导参加了各州市“三严三实”

机关党委、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让“三严三实”入脑以触动思想、入心以触及灵魂。使党员干部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进一步塑造爱国心、凝聚民族魂。各州(市)局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系列配合活动,重温抗日战争的苦难与辉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夯实思想根基,锻造了严实品格,凝聚了前行力量。

心系贫困山乡,帮扶有力。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生动实践。10月22日,在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学的带领下,省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许光烈和省局机关部分处室负责人、昆明市局负责同志一行长途跋涉深入到东川区因民镇桃树坪村开展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工作组分别与村干部和老乡谈问题,挖穷根,找出路,了解掌握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填写访谈问卷,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在贫困户家中,张局长认真倾听记录老乡的困难,并表示一定找准“贫”根、找对“困”源,做到“不脱贫不脱钩”。10月28日,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杰一行又奔赴桃树坪村开展遍访,并代表云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为因民镇中心小学捐赠了1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施。至此,我

局“挂包帮”“转走访”

一是针对存在的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加强做好上下联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上做得不够和网络申报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系统模块有待进一步优化,国税、地税、工商、经信、住建、药监等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等情况,省局党组亲自主抓,成功解决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效果取信于基层干部和广大纳税人。在全系统内形成上下联动,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全省国税系统21个处级以上机关、省局机关24个党支部坚持开诚布公找问题、集思广益理思路、齐心协力抓整改,通过与干部职工谈心交心、讲党课、走访纳税人、走访基层国税机关、走访党政机关、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建议401条、梳理归纳列入边学边改项目清单253项,对查找出的问题,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坚持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解决:属于律己不严、担当精神缺乏的,通过明确责任、加强督查,提振精神状态;属于能力不足的,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能力;属于作风漂浮、花拳绣腿的,通过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形成倒逼压力。目前,云南国税系统针对“不严不实”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96项、提出建立和完善制度102项、已完成边学边改项目143项、已建立和完善制度90项、已出台强化内部管理措施106条、已出台规范税收执法措施23条、已出台优化纳税服务措施79项。

围绕三个专题云南国税系统21个处级以上税务机关党组集中开展讨论交流87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配合活动,将“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领导干部晓事理、辨是非、明责任、长知识、开眼界、提境界,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专题教育成效有力助推了税收现代化建设发展。

第五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

均衡发展以发展为前提,以相对均衡为目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和公正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对人生,最重要的公平是教育起点的公平、机会的公平。接受良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没有教育公平,个人在社会中就难以拥有公平的机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就业公平,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平。要缩短城乡之间和各个人

群之间的差距,关键是教育公平,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因此,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出发,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下功夫,使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第一,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多年来,辽阳市委、市政府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优化财政教育资金配置,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财政投入与教育快速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财政性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保证财政资金投入到位,体现政府办义务教育的责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负总责,并由各级政府共同负担。对义务教育经费,地方政府不仅要做到预算单列,而且要确保“三个增长”;不仅要按照教职工的工资标准、学校的建设标准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拨付经费,而且要向农村学校、特殊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政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建立健全新机制下规范的中小学校预算制度。中小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地编制好经费预算。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在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县以上政府保障的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辽阳民营经济比较发达,而且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崇尚教育事业,这些年在捐资助学、回报社会方面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要认真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重教助学的风气。

第二,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坚持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工作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按照方便学生上学、不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把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兴办寄宿制学校,实行集中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保证办学质量和水平。

加强农村普通高中建设。这几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考总录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发展成果的一种体现。但是,从升学的角度看,我市高中升入重点大学的少,升入名牌大学的更少,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阶段教学质量较低。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每年在同级财政支出中增列专项,改善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条件。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在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大重点高中配额生的数量,按在校学生数量分配指标,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遏制“择校热”。

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学校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在岗培训、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集中抓好教师的培训。建立教师的流动机制,加强教师统筹管理工作,每年按比例对教师进行一定数量的交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要认真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深入开展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活动,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锻炼,既是支持农村教育的手段,也是这些毕业生丰富人生阅历、熟悉基层百姓生活和教育状况的一个机遇,并作为他们日后晋升职称和职务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进一步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依法保障困难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是实现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对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还是升入大学的学生,要保证他们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得好学。

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各级

财政要保证资金落实到位,重点解决好农村低保家庭子女、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因病因灾造成临时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同时,保障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保障女童和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逐步建立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和高

中阶段教育的奖学金、寒窗基金、助学基金等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积极推广“宏志班”办学经验,尝试设立“贫困高中生助学基金”,定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建立健全公办高校入学“绿色通道”制度,扩大教育奖学金、助学贷款政策覆盖范围,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四,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就业,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有利于增强经济竞争力。辽阳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早,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共识越来越多。当前,我们一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却是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这就给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业务或技术骨干,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进一步明确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着重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办好职教促进就业。这样职业技术教育就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生命力。

总结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继续实施“金桥工程”,努力扩大初中高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成果。大力发展订单培训、订单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要结合辽阳实际,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是要满足我市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继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及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办法,完善“3+2”、“2+1”或“1+2”的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培训、高级技能人员的聘用等方面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城乡联合办学的力度,扩大农村初中中职预备班规模,使更多农村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下载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文章标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海丰县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中共海丰县小漠镇委员会 海丰县小漠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

    调整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调整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村级小学办学现状分析九台市城子街中心学校2013年3月调整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村级小学办学现状分析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家长......

    四大举措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大举措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 遂宁市射洪县万林小学 黄春艳 电话:*** 记得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出生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因为生在农村的孩子的家庭背景、经......

    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信 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官地寄宿制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集思广益,设计新颖,内涵丰富,责任到人,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进入学校大门,东面墙上是一幅体现......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四川省委主委 苟建丽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农村教育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一篇形势·任务·课题一、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之首,明确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

    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余庆县凉风小学 罗德友 [摘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教育均衡发展之“根”首先是落实教育布局结构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