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方案
教委根据区委构建和谐社会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强区战略,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满足人的教育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发展、就业和生活质量需要,提供充足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着力构建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我区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面临的形势和奋斗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不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差距;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供给短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民办教育实力不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与需求相比尚有差距等。
因此,我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区,在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巩固我区教育在远郊区县的领先地位;实施“上挂、下联、广辐射”发展思路,与首都城市整体教育体系相连结,贯通城乡教育,以我区新城为核心,重点城镇为结点,辐射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网络;实现教育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全区各项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贫困学生上学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构建和谐社会工作长效机制。
充分认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各项工作考虑的首要内容。成立以教委主任线长久任组长构建和谐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冯义国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部署教育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公平的和谐教育体系。
1.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
建立教育目标考核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着力实现农村学校与直属学校统一教学、教研、培训和考试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和早教基地建设,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完善级类管理办法,巩固验收成果,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强特教学校建设。
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统筹配置教育资源,逐步使现有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达到新标准。进一步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对全区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
2.加快农村学校建设步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
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硬件、软件的差距,教师收入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机制,引导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积极推动中小学手拉手共建活动,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与北京市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区内城乡学校合作,重点引进市区优质师资下乡执教,区内名师到农村学校从教或进行短期交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缩小全区中小学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教育执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妥善安置拆迁村庄农民就学,督促居住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确保我区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高新区免费安置入学,积极做好居住证持有者子女的入学安排。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区教育整体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工作意见》和《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培训工作,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开展优秀校长办学实践与管理成果展示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青年干部培养。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六大项目,即师德建设项目、全员提高培训项目、名师培养项目、德育队伍建设项目、名师走进农村学校项目
位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的我区教育,为全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做出贡献。
第二篇: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计划
教委根据区委构建和谐社会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强区战略,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满足人的教育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发展、就业和生活质量需要,提供充足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着力构建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我区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面临的形势和奋斗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不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差距;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供给短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民办教育实力不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与需求相比尚有差距等。
因此,我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区,在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巩固我区教育在远郊区县的领先地位;实施“上挂、下联、广辐射”发展思路,与首都城市整体教育体系相连结,贯通城乡教育,以我区新城为核心,重点城镇为结点,辐射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网络;实现教育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全区各项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贫困学生上学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构建和谐社会工作长效机制。
充分认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各项工作考虑的首要内容。成立以教委主任线长久任组长构建和谐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冯义国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部署教育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公平的和谐教育体系。
1.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
建立教育目标考核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着力实现农村学校与直属学校统一教学、教研、培训和考试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和早教基地建设,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完善级类管理办法,巩固验收成果,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强特教学校建设。
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统筹配置教育资源,逐步使现有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达到新标准。进一步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对全区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
2.加快农村学校建设步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
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硬件、软件的差距,教师收入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机制,引导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积极推动中小学手拉手共建活动,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与北京市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区内城乡学校合作,重点引进市区优质师资下乡执教,区内名师到农村学校从教或进行短期交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缩小全区中小学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教育执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妥善安置拆迁村庄农民就学,督促居住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确保我区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高新区免费安置入学,积极做好居住证持有者子女的入学安排。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区教育整体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工作意见》和《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培训工作,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开展优秀校长办学实践与管理成果展示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青年干部培养。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六大项目,即师德建设项目、全员提高培训项目、名师培养项目、德育队伍建设项目、名师走进农村学校项目和学历提高项目。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对教师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等五项能力考核,着力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狠抓师德建设,开展“以法立德、以德立身”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教育,大力推行教师“十不准”,规范教师校内外行为。加强师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职评、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大力宣传教师先进事迹,评癣表彰、奖励优秀教师。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1.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进一步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进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改革,强化技能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重点建设好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加快培养大批首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
2.进一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四项培训工程”,即农村地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村村通数字化远程教育工程、郊区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农村城市化、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五)实施教育帮扶救助贫困生工程,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稳步扩大贫困家庭“两免一补”受助面,确保广大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免除书本费、杂费,并补助生活费,让广大老百姓都可以惠及这一民心工程。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工程,研究并实施我区区范围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教科书费全免制度,研究并实施高中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住宿费和伙食费减免制度。
(六)积极创建和谐教委,构建法治的和谐教育。
1.坚持依法行政,提升行政管理层次。
机关各科室主要职能要从具体事务管理转移到依法管理和监督上来,变直接、具体的管理为间接、宏观管理,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坚持廉洁行政,加大政风行风建设。
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规范从政行为。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加强监督机制,发挥党风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工作力度。加强信访举报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大力实施廉政“阳光工程”,全面推行政务、校务公开。抓好对机关干部和分管部门、分管单位干部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积极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区。
3.坚持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机关。
严格各种会议制度和考勤考核制度,实行工作限时办理制度,加强监督和严格责任追究制。严格作风建设要求,即当好公仆、切实服务,强化责任、履职尽责,加强学习、固本强基,勤于调研、多谋善思,勤奋工作、多出成果,守纪正身、优化形象。
(七)加强学校管理,着力打造法治、诚信、人文的和谐校园。
1.坚持依法办学,构建法治的和谐学校。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推动学校全面实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逐步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严格监督学校依法执行国家的各项基本教育制度,在教育机构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招生考试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力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通过各党支部、工会等途径解决好困难师生的生活问题,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和走访慰问活动。
2.坚持诚信规范,构建诚信的和谐学校。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招生、乱办班、乱收费等热点问题。严格学校的收费行为,组织并实施好“一费制”。严格要求教师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继续抓好师德建设,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建设好教师的精神家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引导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繁荣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进一步完善对教师职业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文的和谐学校。
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服务教育教学为重点,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各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区域特点和时代特点,努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潜移默化地对全体师生进行校园文化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位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的我区教育,为全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做出贡献。
第三篇: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构建社会关键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笔记认为,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首要的是要实现教育公平。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和言论如片片雪花,覆天盖地,将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民办教育方兴未艾,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景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基础教育发展仍然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良好,而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大部分乡村,基础教育非常差,有的地方甚至差到了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任务,尤其在一些偏远山区,还有少数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即使有的孩子随父母打工进城了,农民工子女入学也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也在头隙中求生存。从而导致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名校更难,而一些好学校集中了更多家境好的孩子,这就是教育不公。读书难,难读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我们都深知,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是事关提高国民素质、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宪法和法律也明确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因而,要确保教育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和改善教育品质,让好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所享有。
实现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是关键。一项调查显示,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都只获得其中的23%。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但作为非国贫、非省贫的丘陵教育,所得到的投入是极其有限的。教育投入是一项打基础,添后劲的工程,更是一项惠及子孙万代,造福千秋伟业的工程。基础教育,政府投入是主体,各级政府都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实现教育公平,强化制度建设是保障。从现实条件来讲,教育公平受到诸多限制。我们不能无视现实,追求绝对的平等。但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强化制度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要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的不公平待遇,实现教育共享。
实现教育公平,形成利益平衡机制是根本。教育平等,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分配义务教育资源才能治本,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分配机制,让那些长期处于缺钱少粮的学校首先得到实现,通过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平衡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保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在教育政策中得到全面反映,以实现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
第四篇: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社区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潍坊社区(街道)党工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法制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等,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基础,市民综合素质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潍坊街道在发展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创建中,注重以人为本,聚焦市民素质,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良好氛围,使社区市民终身学习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区创建初见成效,和谐社区的构建有了保证。
一、发挥社区教育基地功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
潍坊街道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早,被评为上海市的首批“学习型社区创建实验基地”,被市教委和市社区教育协会指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实验基地”等等。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原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专门为潍坊街道社区学校题写了校匾。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街道逐步完善了全社会、多层次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初步构建了学习型社区的终身教育网络,有效提升了社区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潍坊社区特色的社区教育格局,显现出了潍坊“和谐”人文精神的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形态,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在教育载体上,街道建立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和学习型基地为主的教育学习阵地。
1.发挥社区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其唱主角,当先导。潍坊社区学校历来以规范化办学、专业化管理的授课而形成特色。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承担了面上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市民终身学习各类授课式教育及对辖区小区教育活动点的指导规范工作。潍坊社区学校每年春、秋两期招生办班,全年根据学习要求开设了插花、园艺、英语会话、电脑上网、书画诗词、声乐舞蹈、茶艺、文化鉴赏等30余项课目。学校配有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远程教育网络、钢琴及各类辅助性教育设施、科普原理馆、图书室、无土栽培园、航空航天角、手工制作室等,为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条件,使社区学校成为居民的“学堂”,文化休闲的“乐园”,科普教育的“展馆”,提高技能的“实习地”,展示才华的“舞台”,精神文明活动的“枢纽站”。
社区良好的文化环境正日益显现,涌现了一大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分子,起到了带头、辐射作用,带动小区居民参加学习,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教育面,学习使社区中某些不和谐音符逐渐消失。
2.运用好居委市民分校的副阵地,让其有效补充和有力辐射。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不断适应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多元化的要求,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社区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社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学习的需求,街道办事处加大投入,市民学校应运而生,更多的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接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
市民学校教育采取按需施教方法,形成了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各类特色班级,如:适合老年人的江南丝竹班,时事政治班,书画班、体育健身班;适合中年人的英语口语班、电脑班、戏曲班、交谊舞班;适合青少年的科普兴趣班等。市民学校作为一项有效的活动载体,它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凝聚小区居民,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架起居委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推动社区文明建设。
3.利用社区资源的辅助力量,让其作配角、分挑担。街道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教育的积极性,把社区居民的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各类专业技能性的教育任务,让辖区内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来承担。街道开发“组织机构型”、“基地场馆型”、“社会名人型”的隐形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观摩、实践的机会,促进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鉴赏、科学普及的教育,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效果。尤其是社会知名人士的参与,给潍坊社区的文气、人气带来了强劲的活力。同时,街道积极挖掘社区学校资源,与辖区内15所学校签约,鼓励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提供方便,构建和谐氛围。
二、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是检验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潍坊街道在社区教育中,不断拓展其教育手段,丰富其教育内涵,发挥其教育效能,创新其教育载体。
1.结合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开设了课前10分钟文明礼仪教育。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上海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如何做好迎博准备,展现上海市民良好风貌,提高市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关键。潍坊社区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主阵地,课前十分钟文明礼仪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社区学校的所有班级中,不分课目界限,在每节课前围绕《文明礼貌100题》、《文明伴我行》,社区事、楼组事和身边事,服饰仪容、言谈举止、礼貌常识、行礼常识、“七不”与“七要”等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教育,做到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文字语言与体态语言结合,现在与未来结合,讲课紧贴日常生活,深受学员欢迎。在社区、校园营造了讲文明话、行文明路、做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如今,文明礼仪教育已经在各个居委分校普及推广,此项活动也被评为“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工作品牌优秀奖”,被记录到《社会宣传工作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大事记》一书中。
2.结合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每年组织社区“十佳”先进的宣扬。街道每年都要面向辖区开展十个“十佳”的推荐评选表彰宣传活动。通过居民区推荐与街道职能部门提名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十佳党员、志愿者、示范标兵、社区管理者、特色楼组、群众团队、学习型组织、特色文明家庭及文明共建单位。我们以此作为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的契机,每年通过组建社区“十佳示范标兵”事迹报告团,利用社区学校和居委分校的教育阵地,大力宣扬先进事迹,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受到社区市民广泛欢迎,使社区上下形成了学习先进典型、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良好氛围。
3.结合时事政治和思想教育,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为有效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街道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以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的形式,充分利用东方讲坛资源,在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分校和社区单位中开展党课系列讲座和时事政治讲座,提高了社区成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的认识,培育市民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大局意识,上下一致,团结奋进,推动了社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三、强化市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扎实基础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方方面面,关系着社会和谐。街道在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中,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载体,努力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培育。
1.坚持抓好教育读书节活动,以节兴学和以节促学。街道把每年的第四季度定为“社区教育读书节”。教育读书节一届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读书、文明、科学”、“添书香、学新知、增才富”等主题活动,通过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市进社区优惠展销、居民多余书籍文化用品调剂交流、作者与读者零距离交流、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推荐、名著影视观摩等读书系列活动,在社区中不断掀起读书求知的热潮。同时在教育读书节中,街道还结合开展了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学习型单位的评比表彰等教育系列活动,吸引了社区不同层次的 2 居民广泛参与。连续多年的读书活动逐步形成求知、求新、读书、评书的社区风情,居民从中感到充实、愉快,同时结交了朋友、和谐了人际关系。
2.坚持一般娱乐活动与教育培训的明显区别,使教育功能更具特色。潍坊社区现在群众性文化体育团队30余种、220余支队伍、l万余居民参与,这些群众文体团队的活动开展,具有群众的自治性、松散性特点。街道在历年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推进活动中,坚持明显的功能定位教育和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活动教育授课培训两者的有机结合,由群众文化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体育团队的管理和日常辅导培训,教育性授课式的培训内容纳入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来开展实施。这样便于疏理协调多头管理、工作交叉、统计口径不一的矛盾,使社区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保证了群众文化体育团队松而不散、有序活动。
3.坚持在有组织的教育引导中,培育形成自我管理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街道在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中,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培育,同时也十分重视社区中的学习型组织的培育。通过典型示范的引导,社区中涌现了一大批学习型组织和家庭个人。如具有特色的社区统战人士参与的新世纪读书会、知识女性读书沙龙、社区劳模读书会、社区残疾人“不倒翁读书组”等,先后获得了市振兴中华读书委的表彰。社区中的嘉兴大厦除职工、团员青年中有读书学习组织外,在大厦中还成立了企业家经理读书会。目前,社区中学习性的沙龙、读书会等组织大约有近百个,其中每个小区平均有2—3个。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读书育人、教育明理的积极效果。
四、社区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和谐社区的构建产生了积极作用
1.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了。通过潜移默化的社区教育,成员学习、进步、向上蔚然成风,成为社区生活的主旋律。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到多种知识、技能,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将麻将桌上的人吸引到了课堂中,将电视机前的居民吸引到了课堂中,将孤独在家的老人吸引到了课堂中。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认同感、归属感正在逐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也正进一步加强,和谐氛围更浓了。
2.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通过多年的社区学校教育,参与小区建设的人多了,参与文化艺术表演的人多了,参与“与文明同行”志愿者活动的人多了;家庭中的矛盾少了,居民之间的矛盾少了,教育使居民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有了他们的支持,则每年都有不断的提高。如今全社区28个小区中27个小区成为市区级文明小区,潍坊社区连续四届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已连续多年被上海市评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市“社区教育标兵单位”、“学习型社区创建先进单位”等。社区内好人好事、新风新事层出不穷。
3.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的书法、绘画、舞蹈、健身操、电脑、英语、诗词欣赏、编织等课程,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拥有了充实的生活。如今居委活动室内传出的琅琅书声、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健硕身影,成了各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社区内共成立了百人笛子队、长鼓舞队、泉东扁鼓队、江南丝竹民乐队等200余支文化团队及品牌团队,居民们身心愉悦、健康充实,人文环境有了改善,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居民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社区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了。社区教育为居民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和途径,改变了现有居住楼内邻里之间互相禁闭、自顾自、不来往的局面。
让共处于一个小区,原先不认识的人们聚在了一起,加强了沟通、了解;让原来可能有矛盾的人们,通过市民学校而成为了同学,有了沟通与理解,彼此冰释前嫌;让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彼此融洽、和谐。
第五篇: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促进妇女发展 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36 作者:黄晴宜
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是我国政府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10周年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回顾10年来我国男女平等的发展进程,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于促进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男女平等的内涵是男女两性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因此,男女平等必然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就是要促进男女两性平等相待、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并结合国情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推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妇女发展纲要。这一切都为推进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其次,广大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男女两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越平等、关系越协调,共同发展的空间就越广阔,也就越有利于充分发挥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具体体现。男女平等的程度和妇女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0年前,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确定了目标。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只有促进性别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0年来,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主办国,我国政府真诚恪守《北京行动纲领》的宗旨和精神,高度重视妇女发展,以行动履行承诺,为推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展示了我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当前,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妇女的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促进两性的平等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和政府历来把妇女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正如刚刚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所反映的,我国妇女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国家机制进一步健全。10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精神转化为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工作业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规章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与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构筑了以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为主体、以党领导下的妇联组织为骨干、以各类民间妇女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组织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制定、实施、监测评估妇女发展纲要为核心的工作业务体系。不断加大对妇女事业的投入,优化妇女发展的资源配置,为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优化。10年来,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切实把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199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四次召开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落实;各省、市、自治区和有关部委的主要领导专门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表署名文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实践并纳入行动议程,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初步形成了尊重和保护妇女、关心和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
妇联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妇联组织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妇联在与政府部门密切联系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城镇深入开展“巾帼建功”和“巾帼文明岗”创建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妇女的创业和再就业;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在全国城乡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和稳定的家庭关系,努力营造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家庭环境;积极拓展“母亲水窖”、“春蕾计划”、“安康行动”、“母亲健康快车”等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等,有力地促进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
妇女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和实现。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领域中的各项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
——妇女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得到保障。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帮助妇女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004年底,全国城乡女性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4.8%;全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者占城镇单位就业者总数的38.1%。近年来,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妇女也成为计算机、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妇女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政府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增加女性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重点扫除青壮年女性文盲,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基本持平,普通初中、高中和高等院校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5.8%和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中国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0年,比1990年增加1.5年。
——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重视发挥妇女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培养和选拔女干部的目标与比例,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女代表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省(部)级以上女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9.9%。同时,国家重视在新形势下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和社区管理,基层妇女的参政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女性居委会委员和村委会委员比例分别为55.8%和15.1%。
——妇女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妇幼保健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到2004年底,已建成覆盖城乡的2997个妇幼保健机构。2000—2005年国家先后投资6亿元,在贫困县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孕产妇死亡率由61.9/10万降至48.3/10万。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权利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开展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流动妇女的卫生保健服务得到加强,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老年妇女健康状况进一步得到重视。
——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进一步受到法律的保护。婚姻法和相关法律坚持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强调夫妻地位平等和婚姻家庭权利、义务平等;注重保护女孩和老年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我国注重保护和改善妇女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与人居环境,积极创造有利于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消除社会对妇女的偏见、歧视及贬抑。
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是一个造福于人类、造福于亿万妇女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和顽强奋斗的历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传统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男女两性和不同女性群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未完全消除,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妇女、针对妇女的暴力、贬损妇女形象等侵犯妇女权益的现象。这表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全面推进男女平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人民展示了光明幸福的美好前景,也为实现男女平等指明了方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政府的支持。党的坚强领导、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在日前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作为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要把妇女儿童事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把妇女儿童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及管理好、发展好妇女事业的战略思维与世界眼光。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使妇女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工作;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计划和项目制定、执行和监测评估的全过程,保证男女两性能平等参与和分享资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妇女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经济组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承担起实现性别公正与平等的社会责任,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平等、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坚持男女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男性与女性一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进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在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男女两性的共同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其目标是要实现男女共同发展,社会和谐进步。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僵化的、不平等的性别角色分工对男女两性的束缚和制约,创造和谐、互动、协商、平等的两性关系,并在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进程中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承担着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妇联组织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时代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妇女群众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群众性、开放式的工作格局,确保妇联工作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妇女意愿、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
(作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