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讨论稿)
“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背景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背离了交流互动的原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校小组合作、走班选课项目明显改变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互动方面,仍有缺陷。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丰富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同学科教师之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授课方式,因此,在一堂课中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合作,需要以协同的方式进行,将学科知识完美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另外,我校班额人数少,两位教师同进一堂课,对学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校探索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双师教学”,即由同一学科的两个任课教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
二、双师教学构想
1、“双师教学”模式将是一种极具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和补充,构建起了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和谐统一。对学生而言,“双师教学”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实现了“学习中感受,感受中学习”的目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上课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在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具体体现。
2、“双师教学”模式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双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和共同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和体验相互的情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和谐、宽容、民主的;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授鱼者”,更是“授渔者”。课堂上学生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双师教学”显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4、“双师教学”模式将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激情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激情和兴趣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教者声嘶力竭,学者昏昏欲睡,实在是无效果可言。“双师教学”教学模式下,两位教师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根据教材内容即兴的情景表演与对话,以及随后师生之间的反串,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赋课堂以活力、激情和兴趣。
5、“双师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师之间学科认识、思考、授课方式的不足。由于新教材取材广泛,学科之间渗透强,一位教师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样的情况在“双师教学”模式下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三、具体实施
1、同学科教师自愿结合或者校方指派形成双师课堂;
2、两位教师固定双师课堂的时间,便于其他教师参与听课;
3、每周双师课堂最少进行两节课
4、在课堂上
①两位教师共同执掌课堂,一为主,一为辅,分工合作;
②在学生做练习时,两位教师分工合作,共同辅导学生,适时点拨,与学生产生互动;
③课堂留余5分钟给辅助教师,阐述自己课堂观点,与主讲教师互补,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全面。
三、评价与激励
1、课时量
2、教学成绩
第二篇:“双师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数、语、外、物教研组教师写)
鹤岗市第二十六中学业务培训
内容“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二)主持人:马雪滨 地点:会议室 时间:2017.10.16
一、背景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背离了交流互动的原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校改变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互动方面,仍有缺陷。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丰富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同学科教师之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授课方式,因此,在一堂课中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合作,需要以协同的方式进行,将学科知识完美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另外,我校班额人数少,利用多媒体两位教师同进一堂课,对学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校探索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双师教学”,即由同一学科的两个教师,一个是我校的老师,一个是多媒体网络老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
二、双师教学构想
1、“双师教学”模式将是一种极具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和补充,构建起了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和谐统一。对学生而言,“双师教学”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实现了“学习中感受,感受中学习”的目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上课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在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具体体现。
2、“双师教学”模式将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激情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激情和兴趣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教者声嘶力竭,学者昏昏欲睡,实在是无效果可言。“双师教学”教学模式下,两位教师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根据教材内容即兴的情景表演与对话,以及随后师生之间的反串,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赋课堂以活力、激情和兴趣。
3、“双师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师之间学科认识、思考、授课方式的不足。由于新教材取材广泛,学科之间渗透强,一位教师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样的情况在“双师教学”模式下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总之,“双师教学”模式探究还只是一个起点,是一种探讨性的思考设计和实践摸索,还有许多很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合理设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如何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如何使双师课堂模式逐步成形并完善成熟;如何制定可行性的方案、“双师教学”是否会增加教育成本等等。但我们相信:在不断地探索、总结和革新中,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理想的、富于个性化的课堂教育途径。
第三篇:双师教学
“双师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运用———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时间:2009-7-10 8:59:41 点击:114
核心提示:“双师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运用———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1“双师教学”模式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不同于其他文科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注重实务操作。因此在当前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专业方法和技巧解决社会问题及提供社会服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能够达到此目标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知识欠缺。目前很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并非社工专业科班出身,大多是从其他领域转换而来,缺乏相关的实务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解释、示范实务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务操作,需要有其他精通实务的人员协同指导。同时,社会工作许多课程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对此,一个教师的研究和掌握往往会有许多的欠缺,而双师合作却可以使这种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二是教学与实践的分离。我国当前社会工作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和技巧来源于西方,尚未实现本土化,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尚未全面形成,因此,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授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无法联系实践对书本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影响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掌握者与有本土实践经验者合作教学。三是受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所限,专业社工机构数量较少(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尤其明显),故除了课堂学习,学生在课后没有合适的平台进行实务学习与运用,于是课堂中的实务教学便显得更为重要。
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数年的教学经验,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为例,在实践中尝试开展双师教学。
2《青少年社会工作》“双师教学”模式探索所谓“双师教学”就是指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个老师任教,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双师”皆是职业教师,但在本文中所指的“双师”则与传统有所不同,双师之一是社会工作职业教师,另一位则可是职业教师,也可是来自校外青少年工作相关机构的临时教师。两位教师联袂上课,利用临时教师的实务经验来进一步充实、丰富职业教师的课程讲述,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实务的学习。下面将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双师”教学进行具体的陈述。本课程“双师”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即: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问题。
2.1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专业教师在此首先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讲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代写论文历程与特征,让学生深刻了解青少年心理,为进行青少年心理辅导奠定基础。随后,在四个课时的时间里邀请心理学老师参与,社工专业教师和心理学教师一起开展后续的心理辅导教学。挑选数个学生为演员,扮演具有某方面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如:自我认识障碍,情绪控制与处理),双师针对有障碍人员开展心理引导,让学生从观摩中学习技巧。同时亦可将学生分成每十人一组,双师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来协助成员进行心理调适。
2.2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
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群体相处与逃学、旷课三个方面。在此可邀请学校社工人员或各级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利用两个课时的时间讲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对、处理这类事件。首先,专业教师充当穿插线,引导学生将校园生活中发生的最频繁的上述三个问题列举出来;其次,专业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工专业技巧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实务示范;最后,利用两个连续的课时请临时教师分别群体相处与逃学、旷课问题进行实务操作讲解,让学生从实践经验丰富的临时教师身上汲取具有强大应用性的实务知识。
2.3家庭关系问题
青少年期又被称之为“叛逆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由于个性使然,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往往十分紧张、微妙,亲子问题、兄弟姐妹问题、及家庭变故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该内容的讲授中,专业教师在讲授基本的理论与工作方法之外,选取专业青少年社工人员和成功处理家庭关系的某个青少年家庭担任临时教师。在四个课时的时间内让社工展示工作方法,让被选取的家庭成员讲述成功处理家庭关系的经验,从而通过展示与讲述来达到使学生获取大量青少年家庭关系实务操作知识的目的。
3“双师教学”模式的成果
在进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的半年时间里,双师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该教学模式由于打破了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上课的模式,两位甚至更多位教师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临时教师生动的实务讲授与示范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之情。并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运用到青少年服务中去。并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再次,在双师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双师互相学习,不仅有利于专业教师实务经验与技巧的丰富,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临时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双赢,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4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双师教学模式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日后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以图使该教学模式发挥最大作用。
4.1临时教师的选取临时教师的选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优势互补原则。临时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教师所没有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弥补专业教师的某些不足。严格筛选,防止双师知识重合现象的出现。其次是从实际出发原则。在选取临时教师时必须考虑学生实际,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目的。最后是临时教师的来源问题,4.2临时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问题 双师教学中,专业教师必须与临时教师在课堂保持良好的默契,从而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现实中双方由于工作时间所限,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就所要讲授的知识和课堂注意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导致在课堂中配合度欠缺,也导致学生在某些活动环节上出现不知听从哪一方的混乱现象,这一缺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加以改进。
第四篇:谈双师教学
谈“双师教学”在实践中的点滴感受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纳赤塘小学 和继华
网络学习应是未来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怎样使用互联网使教学与学习更加有效,是有识之士所共同瞩目的,而双师教学就是一种前瞻性的教学尝试,同时,双师教学在现阶段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探索。双师教学即是两位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上相互配合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从古到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一堂课只由一位教师主持,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意识和学产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双师教学却刚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双师教学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开阔知识视野,激励思想火花,培养对话精神,相互施压促进的作用。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已知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的过程。有人认为现在只要会使用遥控器,不用备课也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把上好课看得如此简单。其实不然,有效地组织好“双师”课堂教学,让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这里有许多东西值得研究。主教者应作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研究。现就组织好“双师”教学,谈几点自己 粗浅的感受。
一、处理好两个接轨
(一)处理好主讲老师和主教老师的接轨
1、是从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解读上接轨
主教老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理念,才能真正领悟主讲老师的教学思想。主教老师必须反复钻研光盘内容,理解主讲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体会主讲老师的设计意图,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教案。
2、教法的接轨
如何实现主讲老师的预设,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主教老师应研究主讲老师的教法,为主讲老师和学生架设桥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主讲老师的教法,跟上主讲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主主讲老师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主讲老师和学生间的接轨
主讲老师面对的是无数未知的学生,他们无法选择学生,了解学生,作为主教老师就应该注意两点。
1、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还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主讲老师的授课内容接轨。由于我们农村孩子知识面窄,尤其在知识拓展应用与能力训练上,很难达到主讲老师预设的目标。因此,主教老师就应该在学生的预习中提前补上这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实现主讲老师的预设目标。
2、学习方法的接轨
每册书是有许多主讲老师来教学的,每位老师教学的特点各不相同,要学生能适应不同老师的教法,能积极配合主讲老师,这就需要主教老师平时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了多种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较好的适应不同课堂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双师”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把握好课堂时间和容量
一篇讲读课文要2—3课时才能完成教学,老师也不顾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就因为光盘上是一次性上完,他也不作取舍,一堂课授完全文,其效果可以预见。只是从形式上走完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锅“夹生饭”,更无法达到主讲老师预设的效果。主教老师光追求形式,形成了遥控器的操纵者,而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忽视了课堂的有效性。
在“双师”教学中,主教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效果,决定教学时间的长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去探究、去讨论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赶的羊群,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效的课堂。同时,也应该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还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光盘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根据你的教学需要加以调整,要突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三、正确地处理课堂的生存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学生不可能都沿着主讲老师 的预设进行,出现分歧是正确的现象。主教老师不可采用强行入轨的方法,把学生硬拉到主讲老师预设中来,这种强压牛头去喝水的方法,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这时就需要主教老师灵活地对光盘教学进行取舍,从学生的生存出发,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不能把光盘当作“圣经”死死地的住不放,要把光盘和教案用“活”,这样才能组织有效的教学。
优质教学资源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取决于每位主教老师对光盘、对教材、对学生的解读。如果能“活”用光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采用“拿来主义”,我想是无法用好优质资源的。
第五篇: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烟台理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的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提高数控技术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性教学能力,改善现有专业师资的知识结构,通过两年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门类相对齐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进修的内容和目标
1.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2.专业技能: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与方法,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维护、调试及维修能力,培养教师的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3.教学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技能,实施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学与创业、学业与就业的衔接一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项目教学。
三、进修的对象
从事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积极鼓励基础理论课教师参加相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教辅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定期安排数控技术应用部专业理论及实训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在相应专业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培训方式:(1)脱产:根据学科需要,自我报名,由学校研究确定;(2)业余时间到企业投师学习,自我进修、考证:1年。
五、培训项目
1.数控加工中心
CAD/CAM(MasterCAM或Cimitron或PRO/E)数控编程、加工中心操作培训。掌握加工中心的加工技术,并具备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2.数控铣加工培训
掌握计算机辅助编程及各种表面和配合件的加工。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3.PLC技术及应用培训
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功能,掌握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设计梯形图,应用PLC技术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及装接、调试。考取高级工或以上证书。
4.数控机床维修技术(系统不限)培训
(以西门子系统为例)S7-300可编辑控制器和STEP7软件、840D/810D数控系统结构、调整和维修菜单、系统备份、系统配置、系统调整、报警文本制作、故障排除。
5.其他
普通车工、普通车床维修、电焊工(压力容器)、服装设计、服装CAD、电子电工等学校所开中、高职相关专业工种。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能对学生进行相应工种中级工以上技能培训。
六、推进措施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进修人员的推荐安排、验收考核和奖励的认定。
2.进修人员的确定,实行自愿报名和小组审定相结合。
3.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选定培训项目。校级中层、数控部分管教学工作主任、学科教研组长要带头参加一个项目的培训。
4.教学、学生管理一条线要为进修人员提供方便,尤其对业余时间进修的更要予以扶持。
5.经费补助。学校指定参培的,学校报销交通费和培训费,住勤伙补每天15元,其余自理;业余自学进修的,对学成者分专业补助:数控维修、数控模具,学成一个补助300元,其余的补100元。
七、进修成果的验收和奖励
1.数控专业部聘请校内外专家成立考核验收小组。一验证书;二考查技能;三听教学反映。验收过关,即按“双师型”教师或教学能手待遇兑现经济和政治待遇。
2.对学成人员视教学和工作实绩破格推荐晋级或低职高聘。
4.对于不参加进修或进修效果未达标的人员,一年内,实行黄牌警告,职称低聘一级;两年内不参加培训的,停发补助和职称工资;三年内仍不参加学习的实施待岗,进修,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辞退。
八、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