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放式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
开放式识字教学的研究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镇中心学校 张怀喜
一、研究背景: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学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还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研究目标:
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
2、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三、研究的内容:
1、从识字的空间、内容上开放。主要是在生活环境中识字,不光在校内指导学生识字,还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到校外(家庭、社会)去识字。除了教材上的字会认,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也是指导学生识字的良好途径。
2、识字量开放。《课标》提出的量是针对普通的学生,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加大识字量。
3、识字的学习方法开放。过去学生识字是被动为主,现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搞活动,倡导自主识字,师生互动学习,家长协助学习。符合当代儿童的思维和兴趣发展,正在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四、假设:
儿童识记后,遗忘也随之开始。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放式识字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它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是积极活跃的。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要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以提高识字效率。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考,敢于探索。
2、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
(二)、教给识字方法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些有趣的拼音读物,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所以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在生活实践中,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泉活水。(1)利用“用具”识字(2)利用“名片”识字
(3)利用“食品包装”识字
(4)利用“电视、广告、门牌和报纸”识字
(三)、建立大语文观,家校联手,拓宽识字渠道。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参的精神,把识字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精心设计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识字活动。
1、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
2、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
3、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六、拟形成的成果:
1、验收学生识字成果。
组织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用各种形式认识、积累的生字整理,归类。包括:教材中的识字,课外书中的识字,用具标签,名片站台,商标剪贴,识字剪报等等。
2、组织学生交流开展开放式识字教学活动这段时间个人的学习方法与效果及个人识记心得。共同总结识字捷径。
第二篇:识字教学课题研究材料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资料
一、课题的提出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标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标还提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低年级课时紧,识字量大,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如何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等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他们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四、研究的对象:一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3)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4)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研究手段: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被动识字,识字效率肯定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束缚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儿童识字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趣味识字。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喜欢模仿、重复,表现。因此,课堂上可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来识字。如:编儿歌、猜谜语、找朋友、摘苹果、当小老师、变魔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形式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识字游戏的乐趣,在愉悦的情景中轻松识字。从而对识字学习也兴趣盎然。
2、课堂外——校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变换的识字乐园。学校校名、校训、班级牌、功能室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宣传栏、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课程表、学习园地、同学名等等,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的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并开展一些识字竞赛的活动,激励学生也做个有心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3、学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有识字的环境。上学途中道路名、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店名、报纸、电视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教师可让学生将从这些地方认识的生字写或剪贴在一个专门的采集本上,并取名采蜜集,或者让学生专门拿个盒子作为生字盒,把这些字装入。教师提供让学生适时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去识字。
4、在阅读中识字,多识字促阅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这可充分发挥图书室效益,教师可帮助推荐或借阅一些有趣的注音读物,并在班上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等。这样既让学生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激发了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七、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具体研究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6月 ① 构建新教材识字教学的新途径;
② 探索研究落实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③ 进行有效识字的课外辅导与实践等活动;
④ 及时记录与整理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研讨总结阶段:2012年6月。① 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② 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 ③ 撰写结题报告。
八、组织形式:
以年级教研组为课题研究小组。
九、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让他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这样我们识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十、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及《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一年级情趣化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一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95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因此,我以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进行了识字的研究。
课题立项以来我积极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做法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探索出一些一年级情趣化识字的方法,并且在实验班里进行具体操作试验。首先调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水平的发展状况,做好调查报告表。其次在课堂实践中认真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切实开展好情趣化识字教学课堂实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使研究不断深化。
二、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1、学生识字兴趣浓厚,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学生乐于识字,学习兴趣浓烈
在教学实验中,我把点点画画组成的字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改变了机械识字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与学生谈话及问卷调查来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浓厚。
(2)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
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
(3)情趣化识字,创新实践,主动发展。
在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2、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在实验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总结,撰写的《让一年级孩子爱上识字》获县三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
1、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从十几到数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植了“识字”的土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经常得到满足,愈来愈强,萌生了早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家长有意识地教,慢慢变成孩子主动地学(认字)。不具备以上家庭环境的孩子其实也有识字愿望,只是总得不到满足。总而言之,一个个生活经历不同、学前识字储备不同的复杂个体汇聚到一个语文教师这里。如果仅靠一份教案上课,以“一”挡“数 十”,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
2、教师对识字教学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我将努力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低年级语文的学习相当大一部分就是对汉字的学习。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也是如此。以往那种机械的抄写方法,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让学生对识字失去了兴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效率不高。汉字是一种活泛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它的特点进行教学。对于如何进行识字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其识字。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未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对于刚开始接触生字的小学生,培养浓厚的兴趣是立足点。这是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或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字宝宝背后的故事、景色。学生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住了。如,学习“春”字时,编出了谜语“三人看日落”。教学“尖”字时,就拿学生手头的铅笔,先让他们观察铅笔的形状,然后一步步引导到生字上来。效果相当不错,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谜语、讲故事硬拆汉字部件的做法,影响学生识记规范汉字。
二、经常温故知新。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他们的识记特点,在教学尝试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傍”与“榜”、“茵”与“烟”、“抱”与“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就能较快掌握新字,又能复习旧字,一举两得。另外,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如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学生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与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晴天。“睛”字,与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字与字的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三、顺口溜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顺口溜识字法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可以依据字形进行分析性编写。这种编法是:先分析汉字的形体由哪些部件构成,然后将这些部件编进顺口溜。例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在分析编写的基础上,对组成汉字的个别笔画或部件进行联想后编进顺口溜。如: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第三篇: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课题研究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识字量。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 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
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
3、综合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本次课题研究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与措施 二月份:
1、制定小课题研究计划
2、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三月份:
1、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教学反思。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
四月份:
精心设计一篇识字教学课堂教案,寻找教学模式,归纳教学流程。
五、六月份:
1、归纳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
2、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研究策略。一月份:
1、针对研究过程提出自己的研究认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我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感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篇: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一年级识字是孩子识字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而目前一年级识字教学较普遍存在“高付出低效果”的问题,教师下了很大的工夫和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而学生识字率始终上不去。问题的原因何在?一是识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冷落,许多教师年级段越高越忽视识字教学,而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二是识字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师采用同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去学习所有的汉字,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对简易的汉字用了过多时间,而掌握到难理解的汉字却反而时间用得少,时间一久,学生对难理解难认读的汉字更无法有效学习。三是识字方式机械化。虽然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要教给学生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等识字方法,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图方便,不注意识字方法的变换,方法单一。久而久之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明显下降。课堂因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大大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二、课题研究目的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
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
3、综合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本次课题研究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与措施 九月份:
1、制定小课题研究计划
2、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
十月份:
1、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教学反思。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
十一月份:
精心设计一篇识字教学课堂教案,寻找教学模式,归纳教学流程。
十二月份:
1、归纳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
2、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研究策略。一月份:
1、针对研究过程提出自己的研究认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我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感受阅读的乐趣。
第五篇:课题研究--论文-识字
【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
焦中军
识字教学是传承中华汉字文化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的课堂中,主要是由教师去帮助学生归纳生字的结构、特点、读音、字义、组词,然后再通过反复的读写来强化记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没有积极识字的热情和兴趣,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更是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相脱节,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不能准确区分字形,对字义、字理不理解,造成在运用中出现同音字不分,形近字混淆的现象,识字量提高太慢,阅读上有障碍等现象的发生。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并没有提高,相反老师识字教学的热情却在减退,成了一种不变的公式。
因此,我所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就是针对以上识字现状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即识字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识字教学的“创新”就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认识的汉字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规律,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这将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今后学习别的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所进行的识字教学方法探究的对象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的大门,识字基础比较薄弱,形象记忆大于抽象思维。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范围狭窄,识字途径单一,识字基础薄弱,兴趣很高但能力有限,记得快忘得也快,形近字容 易混淆,同音字容易写错等现状,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并付与实践,主要分为教学识字实践和环境识字实践两大板块。
一、抓住课堂识字教学的阵地,唤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首先有学习的氛围,其次有竞争的意识,还有多种形式的方法及老师有效地指导。首先,在于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孩子年龄小,不能单一的用听、认、读、写来强化学生认字,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尊重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用多种形式的方法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我所采用的常用识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直观体验中识字。
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形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变成了有趣的形象。例如我所讲授的《口耳目》一课,就是让学生认识12个象形字。在授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课件,利用课件的动画将象形字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字。如教学象形字“分”时,我用FLASH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个简笔画“一把刀把西瓜分成两半”然后逐渐变成象形的“分”,最后出现简体字“分”,在这种情境体验中,学生对“分”的造字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把“分”的字型牢记于心,同时对祖国的汉字文化也有了初步的感悟。另外利用动画情境,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
2、创设对比情境,在比较中识字。
研究中面对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学时,我注意创设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对比情境,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体验,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的准确率。如:“人、无、午”和“入、天、牛”字的比较。这样比较法识字,可以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以防写 错别字。
3、创设体态情境,在体态表演中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面对善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情境,课堂教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在教学“抱、跑”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说说老师此时在做什么?老师用什么在抱?(提手旁)所以我把这个提手旁先描红。再说说老师用什么跑步?(足字旁)我就把这个足字旁描红。又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一演“拉、捡、推、拍、挤”等动作,用表情来表现“哭、笑、惊、呆”等表情,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字,从而强化了认识,其识记效果怎能不佳?
4、创设生活情境,在体验中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教材中安排的常用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在研究中我创设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作为开展教学的丰富资源,让孩子体验到枯燥的方块字跟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趣,更有意义。
5、在游戏活动体验中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身心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找朋友、连一连。由教师设计游戏规则,让学生将生字与拼音相应的连线或结合,或将生字的偏旁和另一半连线,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b猜字谜、编字谜。可由教师出谜语或学生自编谜语,互相猜谜语,在游戏中评比出“猜谜大王”和“编谜语大王”。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编一 编。例如“中”字,可编这样的谜语:“一竖穿过口中间”。又如:教授“清、晴、睛、情”时,可以根据学过的“也”字,编成这样的谜语:“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猜谜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往往会开怀大笑,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c编儿歌、编顺口溜。如在区别一些字形时,引导学生编成“木禾只差一撇,千万不要混淆。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对于形近字“清、晴、睛、情”,经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编出了这样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水河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好心情。”编顺口溜、编儿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其间,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d其他游戏。例如“摘果子”“开火车”“夺红旗”“贴字”“我当小老师”等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其次、推进字理教学。学生对汉字不仅要形象感知,更重要的是意义识记,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我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经过漫长的演变和简化的过程,才变成今天的样子。大部分汉字都有字理,推进字理识字,学生对汉字的识字更加准确、牢固,对形近字的区分更加清楚了,写错别字的几率少了,记忆印象更加深刻了。例如:“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一起;“雷、雪、霜”三个都是形声字,富有形象性,都与“雨”有关;“笑”字令人快乐,“哭”字一看就像眼睛在流泪......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识字经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上学期,我在本班学生中定期开展一些有趣的识字活动,例如:早读开展阅读比赛,班会进行“识字大王”比赛,每个月评选一次“识字小明星”,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进步了不少。从校园生活到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电子传媒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社区环境到娱乐场所,从名胜古迹到网络世界,汉字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烈的视听冲击,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们就其称为“生活体验”。如果说,课堂识字是“有意识字”的话,那么,在课外生活中学生因接触多了而识的字,就是“无意识字”。
小学语文识字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学校内,应该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下面就谈谈环境识字实践的具体措施:
1、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充分调动起学生校外的识字兴趣。
发动学生收集广告纸、日用品包装盒、食品包装袋、海报等,认识上面的字,并让父母帮助剪贴成册,每周在班里评比一次,评出“识字小能手”,进行奖励。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积累汉字;在马路上看广告、读店名、看站牌,积累识字;教师定期布置检查,及时鼓励表扬。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巩固识字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用处真大,进而提高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点燃智慧的火花。
2、电视媒体识字。
电视媒体基本走进每个家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电视广告、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画面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我们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会的就问家长。学生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出现的字,不断地看,听,问,不知不觉间,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
3、通过课外读物识字,积累各种语文知识。
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本子,作为《采蜜集》。让学生将从课外书中学到的各种名人名言、成语、谚语、歇后语,优美句子等摘抄下来。每月在班中展示交流一次,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采蜜集》与他人互换欣赏、阅读,不仅可以从中认识到更多的汉字,学到更 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逐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本学期,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积累了许多常见的成语、谚语、优美词句,不仅扩充了识字量,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4、利用古诗识字。
每周布置两次背诵古诗的任务,学生将背诵的古诗积累在《采蜜集》中,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背诵大比拼”,看谁背诵的又多又好,进行评比。古诗背诵比赛一般放在周五进行,可以男女生选派代表进行比赛,也可以自己推荐自己,题目由老师规定(在已经背诵的古诗中选取),形式是抽到哪一首就背诵哪一首,最后由评委团(选出的同学)进行评比,分出名次,及时奖励。
自从识字教学研究开展以来,学生确实有着很大的变化。从被动识字到主动识字,识字的愿望更强烈了,兴趣更高了,识字的方法也由单一变成多种多样,识字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识字的范围更广泛了并且普遍运用到了生活当中去,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重视了识字的教学,忽略了书写的指导;字理教学没有有效地实施和坚持下来,家庭教育氛围不够,养成习惯难保持,两级分化情况比较严重。
对此,如何解决识字与写字在教学时间上分配的矛盾,如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克服两级分化的情况,如何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教育环境,如何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的问题,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