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初探
摘要:在新课标的方针指导下,小学数学不应该只局限于对于数学知识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只能让学生们学到表层知识,而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再学习更加深入的数学内容就会稍显吃力,所以在低段的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老师应该做的。笔者通过一些经验探究如何在低段的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对策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通过运用自身形成的数学思维模式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通过上课讲课本的内容就可以的,需要老师通过长期的引导和实践中不断培养的,在小学一二年级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能够帮助他更快接受并掌握更高阶的数学知识。
一、目前核心素养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核心素养概念混淆
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不熟悉是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有些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会了计算,理解了题意即可,但其实如果学生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吸收形成自身的知识内容,没有培养好自己的良好数学核心素养,在遇到更多的数学难题,或者是题目形式变化后,就会显得学起来比较吃力。老师们如果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尽在培养学生们的解题技巧或者是答题能力也是比较片面的。数学思维不仅仅只是在数学学习环境中的一种答题的能力,更是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建立起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思维网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不是简单的答题的能力,更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老师用心培养[1]。
(二)对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有误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上课如果是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他们会很容易对数学课失去兴趣,这样基础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好,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了。有部分老师在上课时候也会陷入一种误区,就是多做游戏来让课堂比较活跃,但是会陷入教学形式华而不实的误区当中。太注重教学形式反而会忽略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们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方法,既要提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忽视教学的效果,要通过有趣活泼的课堂,建立起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要通过与实践、试题结合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只有效果和兴趣结合,才能真正让学门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行为和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水平。
(三)对创新思维包容度不够
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有效的教学,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比较活跃,并且思维发散性比较强,数学是一门讲逻辑的学科,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会容易按照课本上的标准答案来教,让学生固定于解出正确答案的思路里,这样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会受到限制,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件有帮助的事情。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包容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探究一种题目的多种节目,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概念
老师如果想要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自己先明确核心素养的概念,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的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尝试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并且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们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够保证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们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负责点拨、解答疑难问题,通过转换双方的教学身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
(二)生活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在培养核心素质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更应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像是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课程中,认识时间这一章,就可以很好的与生活中实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先认识四季,教他们观察不同时间太阳的变化,来让他们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和基础,在教会他们认识时钟上的时间后,可以带孩子们去操场,安排他们自由活动,并且在约定的时间地点集合,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让孩子对时间有认识和概念,再通过课余让他们自己和小伙伴做一个游戏,互相约定时间在哪里集合,通过日常和课堂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时间,掌握时间这一知识点[3]。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分组学习讨论,或者是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并且一起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多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低段的教学中,如果能尽早地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意意识,特别是在天马行空的年纪,学生们宝贵的奇思妙想如果能够融入到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建立自己的核心素养能力。这也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们多思考,多回答问题。在人教版的一年级加法这一篇章中,学习加法有很多的方式,老师们可以将课堂变得比较鲜活,个位数的加法,可以通过游戏来让学生们发现数学解题的方法和方式,像是排队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列成纵队来数数,通过游戏,让学生们发现数学的趣味,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低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中,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内容不会太难,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对于数学的爱好,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们主动学习数学,并且在生活中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小林.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50.[2] 刘巧菊.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8(11):91-92.[3] 公丕军,张晶.浅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6+24.[4] 郁丽娜.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98.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长征小学-------张泽育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核心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摘 要 阐述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P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作者:梁文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215123)。
10.3969/j.issn.1671-489X.2017.07.086
第四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
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
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
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核心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落脚点应放在人的发展上。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以新课改为指引,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实现教育取向和学科取向的综合,实现有效的知识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数学家史宁中是这样说的:“北师大组成专家团队在研究核心素养,他们是这样定义的,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变成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具体到小学数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落实核心素养,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数学思想的均衡发展
1.?W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学习素材,比如说课本中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数学广角”等内容,这些实践活动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时践,他们就能逐渐运用各种已学知识,采取各种策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还可以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思想教育。
3.对学生的生活趣味与教材趣味进行整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本中要求学生用七巧板摆各种小动物、“森林餐厅”“分蛋糕”“抽签演节目”“唐僧师徒拍风景照”等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无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次为契机,整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真正收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核心素养,应加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史宁中教授认为,新课标中提出的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想象等关键词,其实都可以归于数学抽象这一素养。小学生大多只有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落实核心素养。
(三)落实核心素养,应重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语言表达
课标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数学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忽视让学生用语言来说明推理的理由,而只看重结果,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如何判断推理的过程。
(四)落实核心素养,应着重数学建模的过程
例如,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一课,本课是北师大2015新版教材中新增的教学内容,放在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两节课之间。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用字母和数的形式表示出的等量关系。教材将此内容纳入是想借助这个“拐杖”,把列方程本身的难度降低。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代数思想的起始,是建模思想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大量的探索,感受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初步建立起模型的思想,才能为正式学习方程这种建模打下基础。从具体的实物到半符号化最后到以线段图呈现的符号化,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从而建立模型。
总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