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四年级上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清了字词障碍,并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仔细回忆一下,通过前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深秋的一天
地点—草地
陈赓同志发现一个小红军掉队了(板书))
3、过渡: 学习到这里,你有哪些疑问?(小红军为什么会掉队?他能追上队伍吗?陈赓和小红军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在黑板上画下一个问号)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3、师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学习目标:
1.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4、大家明确学习目标了吗?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自主合作探究任务一:(课件出示)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重点语句。想一想,从小红军的外貌中你知道了什么?自己先多读几遍,再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刚才通过观察和发现讨论最好的是第2小组的同学,奖第2小组一颗星)
2、现在开始汇报展示。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下?谁还找到了,再来读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注意红色字谁来读一下,(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其他同学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不过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很小,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很饥饿,长期的饥饿导致了他的营养不良。“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说明他很寒冷,也说明长征的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课件图片)大家来看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长征途中的艰苦。
3、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此时此刻,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一个小红军正在孤独行走,此时的他饥寒交迫、极度疲惫虚弱。)你的心情如何呢?(小红军很可怜、很同情他、想帮助他·····)能用你的读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吗,谁愿意读一读?。
4、同学们真的用心去读书了,除了这些收获,我们还应该学习这种人物外貌的描写方法,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外貌的特点来写,才让我们有如此深的体会,一个既可怜又可爱的小红军形象生动而清晰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5、(课件出示)模仿这段话的写法做一个说话练习,你每天和你的同桌朝夕相处,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同桌的外貌,老师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先认真的观察,然后再说。谁来说一说?(找两个人即可)我们齐读这段话。(课件)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小红军,那么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想一想,可以同桌之间探讨一下。师小结:是呀,这么孤独,要是能有个伴儿该多好呀。这么饥饿,要是能有口吃的该多好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要是能有匹马骑该多好呀!
6、可是面对陈赓同志的帮助,我们文中的小红军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合作探究任务二:放声朗读第4---10自然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小红军很倔强?找出小红军和陈赓对话描写的句子并多读几遍(课件)
7、同学们找的都很对,看来同学们认真去读书了。把你找到的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汇报)(出示课件第一次对话)这是陈赓同志和小红军的一次对话,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呢?(陈赓同志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8、小红军怎么说的?(找人读小红军回答的句子,为什么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盯着陈赓的瘦脸想了些什么?面对陈赓的帮助又婉言拒绝了呢?)
9、你理解满不在乎吗?用满不在乎说句话。再读一读,满不在乎的说应该怎么说呢?你能把你理解的满不在乎用你的读表达出来吗?
10、我们分角色读一下,男生读陈赓的话,女生读小红军的话。(注意只读红色的句子)
11、(直接出示)这次对话,谁来读一下,自己在下面读读,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他认为他以领导的口吻说小红军会接受)命令的口吻应该怎么读,谁愿意试一试。(这些词你又看出了什么?倔强、把腰一挺他这么做证明了什么呢?自己非常有体力)
12、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个人读)
13、(出示第三次对话)接下来他们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桌互相读一读,一组)
14、面对陈赓的帮助,小红军仍然是倔强的拒绝。(生读,指黑板说)
15、面对这样一个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了,(出示课件)齐读。
16、从这几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一小包?陈赓同志的干粮也不多,他也有可能因为挨饿没有体力走不出草地,但他仍然坚持这么做,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无私、关心小同志。他真的有干粮吗?为什么轻轻地的拍了拍?做动作)我们再来读一读。
17、面对陈赓同志的四次帮助,小红军四次倔强的拒绝(板书)(出示课件)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之间的四次对话。(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最好加上动作。找1组读,自己分工,直接读对话)
19、他终于(出示课件)(生接着读)。(指词语)你知道了什么 ?(没有办法,不情愿的离开)
20、面对茫茫的大草地,饥寒交迫、虚弱疲惫的小红军命运如何呢?请同学们轻声读11—15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你的收获。
22、板书(牺牲)。按照学生的回答点拨。陈庚全明白了,他全明白了,(齐读课件)他明白了什么?谁来把这段话读一下(陈庚同志------牙印)看到这段话你想到了前面的哪句话,(前面提到了,陈庚给小红军干粮的时候,小红军轻轻地拍了拍袋子,此时,真相大白,原来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第15自然段,请你体会一下,此时此刻,陈赓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后悔、愧疚)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话。
23、既然他那么饿,那么需要人的帮助,他已经站在了死亡的边缘,但她倔强的拒绝了陈庚的帮助,(指黑板)此时此刻,你觉得小红军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板书:勇敢、伟大、善良、坚强)
25、陈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如果当时他劝说小红军上马,如果 他和小红军一起走,如果他把干粮给了小红军,如果-----所有的如果都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那个倔强的小红军。
26、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起回忆那个伟大、坚强、可爱的小红军。师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冻的又青又红。
27、课后请同学们利用10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中达标检测的内容,小组长监督完成。板书;
25、倔强的小红军
帮助
掉队
----------
牺牲(伟大、勇敢、善良、不拖累别人)
拒绝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25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25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
难点
.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做法,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理解陈赓为什么会说“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❶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❷。[①“深情”一词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写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ái]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句导读:这句话体现出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苦条件,“常常忍饥挨饿”更是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②两个“疲惫”说明了什么?]忽然,他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❸,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段导读:陈赓虽然骑着马,但因为马和他一样疲惫不堪,他掉队了。此时他发现前面一个小红军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③从“黄黄”“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可以看出什么?]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④从“上马骑一会儿吧”感受到了什么?]
段导读:讲陈赓同志遇到一个十分虚弱的小红军,想帮助他。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句导读:“摆出”意思是装出,小红军是想通过这样的假象,证明自己走得动,根本用不着骑马,加上“微微一笑”更能使对方相信自己说的话。][⑤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做?]
段导读:小鬼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让陈赓先走。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⑥“命令的口吻”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陈赓同志知道小鬼走不动了,命令他骑马。
小鬼倔强❹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⑦小鬼是想让陈赓相信什么?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
段导读:小鬼装出自己很有力气的样子,让陈赓相信他走得动。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⑧为什么陈赓提出一块儿走?]
段导读:陈赓提出和他一块儿走,互相照顾。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段导读:小红军又找出一个理由拒绝了陈赓。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❺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⑨“无可奈何”一词指什么?]
段导读:陈赓没有办法说服小鬼,想给他些干粮充饥。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的比你的还多呢。”[⑩小鬼为什么要“轻轻地拍”?]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终于”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陈赓在小红军一推再推的情况下,只好自己朝前走去。
第二部分:写了陈赓和小红军之间的对话。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心情老平静不下来”说明了什么?]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段导读:陈赓虽然骑上了马,但仍然放心不下那个小鬼。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着来路跑去。[陈赓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段导读:陈赓忽然明白自己上当了,可当他看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了地上。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句导读:“牙印”说明小红军曾经啃过这块骨头,暗示他曾处于极端饥饿的状况下。][你从“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体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陈赓发现了小鬼干粮袋的秘密。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明白了什么?]
段导读:小鬼最后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搂住”“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反映出了什么?表达了陈赓当时怎样的感情?]
第三部分:写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陈赓感到深深的歉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插图,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时代作必要了解。
一 导入
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图意,说清在什么环境下,谁和谁在干什么,两位红军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
二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语句读通顺。
2.小组自学生字。并将自学中遇到的难点标出来,集体交流。
3.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中的收获。
4.指导几个易错的字音。
“忍饥挨饿”的挨不要读成“āi”。
“薄嘴唇”的薄不要读成“bó”。
“牛膝骨”的膝不要读成“qī”。
5.小组合作,互查字音是否读准确。
6.书写指导。
倔:右边是“屈”,不要把“尸字头”写成“户字头”。
饥:末一笔是“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折提”。
薄: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第9画是“横折”。
段:注意右上部分是“竖撇、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狠:注意右边不是“良”。
三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自然段指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往事”。“深情”是什么意思?“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发生在什么地点?
3.老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4.作者有序而生动地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那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分小组自由讨论。
5.小组汇报,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第一部分: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二部分: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跟他一块儿走。小红军不仅没有接受帮助,还说服陈赓骑马先走。
第三部分: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去找小红军时,发现小红军已经牺牲了,他深深地自责。
四 小结
小红军为什么不肯接受陈赓的帮助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这是篇记事写人的,教学这类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学生在关注故事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言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矛盾,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认识和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语文教学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探究,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军“骗”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再将学法迁移到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先走的。学生通过自读、自练、自悟,明白了小红军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别人而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心中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大胆地评价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使学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充分,领悟深刻。
3.要重视词句训练,培养学生推敲领悟词句的能力。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重点词句,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心。例如,描写小红军的动作,应抓住“摆”“一挺”“一拉”“轻轻地拍”等重点词语;神态方面,应抓住“微微一笑”“满不在乎”“倔强”等重点词语。找出重点词语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摩、推敲,最终悟出了运用这些词语的匠心所在。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
.了解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性格的作用。
2.了解红军长征中的艰苦生活,体会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
写有人物外貌、语言句子的投影片。
一 导入
长征途中,面对艰苦的环境,红军战士患难与共的故事很多。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那个时代,走近他们高尚的心灵。
二 学习课文
.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
2.自由读一读这一句,想想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句子: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学生边读边说体会。
学生甲:天气很冷,小红军双脚冻得又青又红。
学生乙:小红军又冷又饿,还坚持往前走,他非常勇敢,很坚强。
请学生有感情地再读读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这位勇敢、坚强的小红军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还有哪一段也是写结果的呢?
3.“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快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齐读句子: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①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牛膝骨?
②教师范读这句话,学生再读。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在这之前,小红军是怎样向陈赓同志说的?
这时,陈赓明白了什么?
学生甲:陈赓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筋疲力尽了,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没有粮食,饿得受不了了。
学生乙:明白了小红军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①小红军真的没力气了吗?自由读一读第3~6自然段。
②他为什么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为什么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③分角色读第3~8自然段。
引导:想到这里陈赓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丙:陈赓明白了小红军其实是没有力气,装作很有力气的样子。
引导:陈赓还明白了什么?自读第7、8自然段。
这时,陈赓全明白了,刚才小红军说的全是假的,其实小红军说的“干粮比你的还多呢”“体力比你强多了”“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全是假的。
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战士啊!
4.再读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体会“终于”和“只好”这两个词。小红军装得太像了,像得把陈赓同志都“骗”了。
5.陈赓怎么知道自己受骗的?
那些孩子也和这位小红军一样那么高尚。
6.这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小红军……
7.同学们,你们不要小看那一小包青稞面。当时,它对于小红军来说,可能就是生的希望。但小红军却把“生的希望”给别人,而把什么留给了自己?
8.人生自古谁无死,但要死得轰轰烈烈,像小红军一样死得有价值。现在,请用你深情的笔,把此时此刻你想说的话写在课文插图的旁边。
三 总结全文
同学们,现在请你来夸夸小红军。
1.课前应准备一番,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长征的录像集锦,听长征故事,特别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情况,感受一下长征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使学生奠定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基础。
2.对于文中的重点词句,可以用议词义,或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情景,加深感受,体会小红军的良苦用心和陈赓同志的善良与无奈。如“满不在乎”“命令”“倔强”“腰一挺”“无可奈何”“一拉”“轻轻地拍了拍”。
3.学完全文后,可以让学生画出文中写小红军的细节,找出小红军骗人的破绽,让学生会联系第2~10自然段,从环境恶劣、小红军饥饿疲惫、处境危险、“轻轻地拍了拍”干粮袋这些细节发现小红军的破绽。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他牵着那匹瘦马,慢慢地走着。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倔强地说:“好,那就比一比吧!”
他立即掉转马头。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草地 的小脸
地捶着 地拍着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游泳池里的人真多呀,没游几下,就会碰到人。
公共汽车里真挤呀,他的歌声很好听,小弟弟真有礼貌,他太胖了,4.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骗”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
一骗是说“走得动”。陈赓同志见到掉队的小红军,一心想帮助他,叫他“上马骑一会儿”,而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并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而小红军为了表现身体强壮,“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来欺骗陈赓。
二骗是说“等同伴”。陈赓同志提出“一块儿走”,这样可以给他一些照顾,但小红军又以“还要等同伴”为理由拒绝了。
三骗是说“干粮多”。陈赓同志在“无可奈何”,没有办法让小红军骑上马或一块儿走的情况下,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好让他充饥时,小红军却拍拍自己“鼓鼓的”干粮袋,又谢绝了陈赓的帮助。
小红军就是这样用种种理由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当陈赓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掉转马头……向着来路跑去”找小红军时,他已倒在草地上了。
5.从“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中的“终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简介
陈靖,中国作家。苗族人,1918年生于贵州。作品有小说与电影剧本《金沙江畔》,电影《原子时代》,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猎鹰记》等。陈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名誉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苗族文学顾问,文史研究会顾问,晋察冀文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2.陈赓
陈赓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参加爱国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战斗。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在贺龙部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在上海逝世。
第三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疲、稞”等生字,会写“倔、顾等生字。
2、融合自读自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难理解的词句。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中心,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教学难点:
了解小红军是怎样倔强地拒绝陈赓的,知道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做。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课文背景。
1.课件展示几组红军过草地的镜头,学生直观感受。
(课件展示的镜头:恶劣的草地环境;红军在艰难的行军;红军陷入沼泽的情景;红军以草根、树皮充饥;茫茫的大草地;疲惫的人和马等。)
2.看完这一组镜头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和自然条件的恶劣。)
3.以“陈赓的回忆”引入课文的学习。
“我经常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又一幕,有那么一件往事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是我心中一处永远的伤痛。”是一件什么事让我们的首长如此内疚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二.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长征路上过草地的时候,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疲惫,牺牲在陈赓的马背上。)
三、学习课文生字
1、指导过程
字音:读准生字字音、多音字,提出易错生字 字形:识记字形,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写字:指导书写
第二步,读懂词语,用自己的方法读懂文中的词语,交流读懂和没有读懂的词语。
第三步:读准读顺课文,检查朗读
四、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围绕疑点研读课文,深入人物内心世界。1.课件出示研读要求:
(1)品读课文2-10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学生围绕几个研读问题进行品读。(独学、对学、群学)3.汇报交流:
问题一:面对陈赓多次帮助,小红军接受了吗?小红军是怎样拒绝陈赓同志的帮助的?
(1)找出课文中描写小红军三次拒绝陈赓帮助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细细品读。
重点体会“倔强地说”“把腰一挺”“做出赛跑的姿势”“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
思维拓展:事实是小红军说的那样吗?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描写环境的句子和课件中所展示的红军过草地的情景来体会。
问题二:“陈赓全明白了。”他全明白了什么?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陈赓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小鬼为什么不肯骑马,为什么不肯和他一起走,为什么不肯接受他的青稞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不拖累别人。)
(2)陈赓同志是怎样一步一步明白真相的呢?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指导朗读,体会陈赓的感受。出示句子:
A.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心情不平静是说始终不放心。因为一个小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没有一个同伴同行,怎么叫人放心呢?)B.“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3)指导感情朗读。(先自己体会后练读,再个别读,齐读。)问题四:陈赓为什么会那么自责和悔恨?(1)找出相关句子,再指导感情朗读。(2)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没能及早救小鬼而深深后悔、自责,十分悲痛。引导学生体会陈赓同志高度的责任感和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的关怀。
(3)理解课题:“倔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题说小红军“倔强”?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位多么勇敢、坚强、机灵的小红军战士啊!他一心为他人着想,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多么令人感到啊!
同学们,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从小红军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乐观、坚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质。与此同时,你又悟出了什么学习方法呢?读课文时,要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读出思考,这样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板书: 倔强的小红军
一心为他人着想
第四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难点一是为什么小红军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意接受陈赓的帮助,二是最后陈赓明白了什么。本教学设计采用两课连上的形式,不分课时。
教学理念
本教学设计力求简单、扎实、高效,通过科学的预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反复的吟咏、感悟,从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所蕴含的情感;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加深了理解,获得情感的熏陶;以学生为主体,读书,讨论,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倔强、疲惫、口吻”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自主读书、感悟,体会小红军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让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
二、解题:什么叫“倔强”?老师简介陈赓。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要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小红军的,请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生字要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1)问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学生互评并正音。
3.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
4.默读一遍课文,用笔圈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解读陈赓——从配角入手
.出示:“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多读两遍这个句子,你对哪些词语有话要说?
(学生可能会对“终于”、“只好”等比较关注。)
3.“终于”说明了什么?(陈赓经过很多次的努力。)
4.我们来看看陈赓是怎样帮助小红军的?默读3—9节,同桌讨论。
5.汇报:三次想帮小红军,板书: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6.其实陈赓自己的情况也不好,从哪里可以知道?自由读第二节。
7.学生汇报。引导抓住关键词:疲惫。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疲惫?“荒无人烟”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理解“忍饥挨饿”?
指导看图,感受陈赓清瘦虚弱的形象。
小结:陈赓自己已经非常疲惫,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这可以看出什么?板书:关心战士。
五、细究小红军——体会“倔强”
.为什么陈赓第一眼看到小红军就想帮助他?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不断的自主读书,引导学生体会小红军自己已经极度虚弱疲惫了。)
2.即使如此,小红军也没有接受一次陈赓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军是怎样一次次说服陈赓的。
3.自由读4—6节,说说小红军是怎样告诉陈赓他不需要骑马的。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
(学生可能会抓住“满不在乎”、“笑”、“挺”等词语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顺势进行指导。)
(1)什么叫“满不在乎”?他不在乎什么?(2)他盯着陈赓,可能心里会怎么想?(他年纪那么“大”,身体又那么虚弱,我更年轻,一定可以挨过去的。)(3)他为什么笑?(4)为什么要做一个比赛的姿势?
板书:不在乎、笑、挺
4.有感情朗读4—6节,体会小红军的内心。
5.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7,8两节,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读出无奈的语气来让学生体会。)问:既然要等同伴,那意味着什么?板书:等同伴
6.小红军又是如何拒绝青稞面的?指名读第10节。指导:小红军会怎么想?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拉、拍、鼓鼓的
7.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可以充分一些。
六、感悟“明白”——升华情感
.默读11—14节。思考: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为什么?
2.汇报,“牙印”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特别让你感动?
3.想想“穷孩子”可能会是怎样的人?
4.出示:“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全班讨论,他明白了什么?
总结:他明白了小红军的体力早就不行了,路也走不动了,干粮早就没有了,已经处于极度饥饿、疲惫的状态,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但小红军认为自己年轻,宁愿挨饿受冻,甚至牺牲也不愿拖累别人。
5.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呢?
6.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全文。
七、学习生字。
.同桌互相读准生字,讨论每个生字的写法。
2.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讨论如何记住每个生字,并独立组两个词。
(说明:生字词的学习也是中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应教给方法,强调自主学习。)
八、作业。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我们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一下。课后去准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下节课开一个“长征故事会”。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关心战士
小红军:不在乎
等同伴
拉
拍
宁愿自己挨饿受苦,笑
挺
鼓鼓的
也不愿拖累别人
第五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风儿
教学目标:
1、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倔强、忍饥挨饿、疲惫、满不在乎、浮现、口吻”等词语,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了解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2、联系上下文,从“陈赓明白了什么”理解小红军的高贵品质。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说到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谁能说说你看过哪些电影、电视或读过哪些文章?(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评价)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倔强的小红军)大家齐读课题(老师订正读音“倔强”,‘强’(jiang)是一个多音字,谁知道它的其他读音?理解‘倔强’什么意思?(性格刚强不屈)
3、这是怎样一个刚强不屈的小红军呢?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A、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荒、忍、惫、牵、翘、鬼、吻、递、嘛、港、邦(抽卡片学生读)
B、出示易读错音的字,学生辨析: 倔:juâ()juã(√)
C、出示多音字,学生辨析并组词: 薄:bó(薄礼)强:qiáng(强大)挨:āi(挨近)báo(薄嘴唇)jiàng(倔强)
ái(忍饥挨饿)
D、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
E、经过认读,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还有哪个字容易出错,你可以提醒大家。(随着学生说,老师板书生字:荒、薄、忍、港)
如:“荒”字,中间是“亡”,不是“云”,不要多写一点;
“薄”字,应注意它的结构是“上下”,不是“左右”;
“忍”字,“刀”左侧一点的方向,是“左点”,不是“右点”;
“港”字,右下是“巳”,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2)检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4、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段长征的情景。
2、播放长征片段并简介长征。(1935年1月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红军北上抗日。一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于1936年10月胜利结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漫漫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陈赓将军在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谈起这样一件往事。那是关于一位小红军的故事。)
3、出示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后,教师概括提问:文中主要写了谁?还写了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解答提问:课文主要写了谁?还写了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小红军,还写了陈赓,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3、教师提问:文中说陈赓与小红军都掉队了,谁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十分疲惫了)谁能说说“疲惫”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是什么?(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更何况是人呢。)
过渡:十分疲惫的小红军是一副什么模样呢?文中哪一段写到了他的外貌?(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段
1、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2、同学们找出写外貌的句子了吗?老师也找到了。(出示相关句子)
3、抓住重点词理解,从小红军外貌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是的小红军最需要帮助,假如在这个时候有人能陪陪他,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刚好,在这个时候陈赓遇见了掉队的小鬼,并且一心想帮助他。
四、学习4----10自然段段:
1、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小红军又怎样拒绝他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内容。
2、学生回答提问。
3、同学们概括得真好,我们看看当时他们怎么说的。
4、通过对话,领会人物的高尚品质。课件出示第一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理解词语:满不在乎 b、品读出:命令的语气
c、教师小结提问:我们知道小红军已经十分疲惫了,可他为什么要装着体力很强的样子,他是怎样想的呢?
课件出示第二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指名读。
b、提问;其实后面还有同伴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课件出示第三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理解“无可奈何”。
b、陈赓取出一小包青稞面怎么说,小鬼拍了拍干粮袋怎么说,我们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呀?小鬼这么说他是怎么想的呢?
c、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5、我们知道小红军最需要帮助,可他却千方百计拒绝了陈赓,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6、那你觉得小红军的倔强体现在哪里?[叫他骑一会儿,他不肯;叫他一块走,他说等同伴;给他吃的,他说干粮多。面对困难与危险他毫不畏惧,因此我们说他是倔强的小红军]
7、分角色朗品读对话,体会陈赓一心想帮,而小鬼又倔强拒绝的感情。(可伴有动作)
8、陈康同志终于„„走去。(边叙述边出示相关内容)a、读句子
b、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表明小鬼说服了陈赓费了很大的心思,这个词把陈赓一心想帮而小鬼又倔强拒绝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五、学习11-----15段
1、陈赓同志骑在马上,心情老是平静不下来,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2、于是他怎么做?(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
3、当陈赓找到小鬼时,小鬼已经倒下了,看到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4、此时此刻陈赓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句子)品读:个人加动作读---------全班同学读
5、说说陈赓的心情。
6、小结:陈赓同志认为小鬼的死他有责任,他责怪自己太疏忽大意,以至于没能及时救助小鬼,每当提起这件事,他都悔恨不已。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从第二自然段写起,那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说说它的作用(引出故事内容),向学生渗透倒序的写法。
七、总结全文
1、小红军的倔强深深地打动了每个读者,只可惜他被夺去了年幼的生命。同学们,假如小鬼接受了陈赓的帮助,结果又将如何呢?
2、教师叙述:可是他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呢?
3、总结;小红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还有千千万万像小红军这样的红军战士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他们走了,但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吧!(出示配乐课件:全体同学起立,敬礼)
第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检查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掌握。
说一说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再读懂每个自然段,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去掉重复的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回忆本课各段段意,再说本课主要内容。指出记事的课文(如本课)也可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事四个要素归纳主要内容。
(二)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1、巩固对“口吻”“浮现”“满不在乎”等词语的理解。用后两个词语造句。
2、“口吻”是口气的意思,课文中是指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气让小鬼骑马的。提问:还可以说什么什么口吻?试着说一说。
(严肃的口吻、取笑的口吻、责备的口吻、温和的口吻„„)
3、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注意“浮现”和“出现”的区别。读课文中的原句,再出现范句。
浮现——看着眼前这几棵小杨树,枝繁叶茂的,两年前小队植树、护树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满不在乎——小弟弟跌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自己站起来,满不在乎地摇摇头,说:“姐姐,不疼,不疼!”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再分角色读:先三人一组分读(一人读小红军,一人读陈赓同志,另一人读叙述语。)最后指名三人读。注意人物身份,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应相应变化。
报书:
一心想帮 →
陈
赓
小红军
← 倔强拒绝
骑一会
体力强 一块走
等同伴 给青稞面
干粮多
舍已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