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难点一是为什么小红军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意接受陈赓的帮助,二是最后陈赓明白了什么。本教学设计采用两课连上的形式,不分课时。
教学理念
本教学设计力求简单、扎实、高效,通过科学的预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反复的吟咏、感悟,从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所蕴含的情感;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加深了理解,获得情感的熏陶;以学生为主体,读书,讨论,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倔强、疲惫、口吻”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自主读书、感悟,体会小红军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让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
二、解题:什么叫“倔强”?老师简介陈赓。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要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小红军的,请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生字要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1)问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学生互评并正音。
3.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
4.默读一遍课文,用笔圈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解读陈赓——从配角入手
1.课件出示:“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多读两遍这个句子,你对哪些词语有话要说?
(学生可能会对“终于”、“只好”等比较关注。)
3.“终于”说明了什么?(陈赓经过很多次的努力。)
4.我们来看看陈赓是怎样帮助小红军的?默读3—9节,同桌讨论。
5.汇报:三次想帮小红军,板书: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6.其实陈赓自己的情况也不好,从哪里可以知道?自由读第二节。
7.学生汇报。引导抓住关键词:疲惫。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疲惫?“荒无人烟”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理解“忍饥挨饿”?
指导看图,感受陈赓清瘦虚弱的形象。
小结:陈赓自己已经非常疲惫,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这可以看出什么?板书:关心战士。
五、细究小红军——体会“倔强”
1.为什么陈赓第一眼看到小红军就想帮助他?课件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不断的自主读书,引导学生体会小红军自己已经极度虚弱疲惫了。)
2.即使如此,小红军也没有接受一次陈赓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军是怎样一次次说服陈赓的。
3.自由读4—6节,说说小红军是怎样告诉陈赓他不需要骑马的。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
(学生可能会抓住“满不在乎”、“笑”、“挺”等词语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顺势进行指导。)
(1)什么叫“满不在乎”?他不在乎什么?(2)他盯着陈赓,可能心里会怎么想?(他年纪那么“大”,身体又那么虚弱,我更年轻,一定可以挨过去的。)(3)他为什么笑?(4)为什么要做一个比赛的姿势?
板书:不在乎、笑、挺
4.有感情朗读4—6节,体会小红军的内心。
5.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7,8两节,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读出无奈的语气来让学生体会。)问:既然要等同伴,那意味着什么?板书:等同伴
6.小红军又是如何拒绝青稞面的?指名读第10节。指导:小红军会怎么想?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拉、拍、鼓鼓的7.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可以充分一些。
六、感悟“明白”——升华情感
1.默读11—14节。思考: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为什么?
2.汇报,“牙印”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特别让你感动?
3.想想“穷孩子”可能会是怎样的人?
4.课件出示:“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全班讨论,他明白了什么?
总结:他明白了小红军的体力早就不行了,路也走不动了,干粮早就没有了,已经处于极度饥饿、疲惫的状态,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但小红军认为自己年轻,宁愿挨饿受冻,甚至牺牲也不愿拖累别人。
5.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呢?
6.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全文。
七、学习生字。
1.同桌互相读准生字,讨论每个生字的写法。
2.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讨论如何记住每个生字,并独立组两个词。
(说明:生字词的学习也是中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应教给方法,强调自主学习。)
八、作业。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我们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一下。课后去准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下节课开一个“长征故事会”。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关心战士
小红军:不在乎 等同伴 拉 拍 宁愿自己挨饿受苦,笑 挺 鼓鼓的 也不愿拖累别人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2学教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训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倔强、忍饥挨饿、疲惫、小鬼、络腮胡子、口吻、浮现、青稞、硬邦邦的词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了解小红军在行军途中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体会他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体会陈赓为什么要打自己一个嘴巴?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挂图、投影片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翻越雪山,强渡天险,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再也没有出来。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陈赓同志把他称作《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关于这个小红军的故事。
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请大家自己大声地来读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多读几遍。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奠定情感基调,读通课文。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些地方比较难读。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听录音朗读全文。要求仔细听读,想想录音读的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的。
四、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反复诵读。
听了录音,同学们一定又被深深地感动了吧?没有发现自己的读书和录音中的老师有差距呢?你们想读得和这个老师一样好,甚至更好呢?
请大家学着录音中的老师再次读课文。然后,选出一段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或最受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己练读。教师巡回指导。
五、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收获。哪个同学愿意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机会。展现自己认为读的好的内容,以培养读书兴趣。
简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段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本文的新词意思。指导书写稞忍两字。
对于学生没有提到的自然段,老师提出朗读要求。可指名朗读,也可让愿意读的同学小组读。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正音。
六、指名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让学生回答,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学习语文重在读,贵在品。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认真朗读了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内容,一起来品品课文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以小组研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质疑,提出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这篇课文的哪些内容呢?
课文取题为《倔强的小红军》,请你们来想想,针对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解决哪些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来帮助我们学习理解课文呢?
二、学生充分质疑,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大致罗列出以下问题:(投影片)
1、为什么称这个小红军为倔强的小红军?从哪些地方我们能够看出来。
2、小红军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面对这样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
同学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同样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自己寻找答案,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是这样的,一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个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寻找,认真思考、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假如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问其他小组的成员,或者直接问问老师。
四、组织交流以上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和在陈赓同志内心的后悔、自责中表现出的对小红军的关心。
1体会小红军的倔强。指名各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收获。你们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投影句子。课文第四、第六、第八、第十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抓住小红军的神态动作来感悟他的倔强。
2小红军的倔强和课文中的陈赓同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陈赓同志的,也能看出他的倔强来。
对比投影课文第三、第五、第七、第九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2到10自然段。
回答怎么说服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不肯骑
体力强
不肯走
等同伴
不肯吃
有干粮
3教师小结并置疑:面对小红军句句在理的回答。陈赓同志终于被说服了,他骑上马背走了。我们想一想,这个小红军果真像他说的一样有这样强的体力,需要等同伴,并且还有这么多干粮吗?他的实际情况是?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板书
一心想着别人
陈赓同志有没有意识到这点?
4学生表情朗读课文11到16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5出示练习题,启发想象,深化认识。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他是多么_______________,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师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在长征途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军将士都会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更多这样的故事,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去寻找收集。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倔强的小红军》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位红军作家----陈靖写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他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决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还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课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也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所蕴含的感情。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骑上马先走,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10自然段),第二层(11——15自然段)。
本单元课文学习方法的训练重点是“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而借助上单元“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的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学法来学习本课,并为后两课讲读课文《小兵张嘎夺枪记》、《虎门销烟》和略读课文《“0”的突破》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在老师的点拨下独立学文。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全文大意,给生字正音,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第二课时品读全文,学文明理。
学情分析
1、我班现有学生47人,是这学期刚招进来的,他们都是来自边远的瑶族村屯,语文基础较差,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读。因此班上学困生占了一半,老师的指导难度很大,收效甚微。
2、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长征过草地的艰苦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老师有必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尽力收集有关长征过草地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生活和自然环境。
3、学生阅读面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有欠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倔、惫、稞、嘛、膝、捶;要求会写的字有:倔、顾、饥、薄、段、港、狠;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倔强、回顾、忍饥挨饿、一段、香港。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2.关于倔强的作文:倔强的小红军
3.《倔强的小红军》读后感
4.读《倔强的小红军》有感300字
5.倔强的小红军作文400字
6.倔强的小红军的说课稿
7.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计划
8.《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范文
9.《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反思
第二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遂平县瞿阳镇三小 张新改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本课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有:倔、惫、稞、嘛、膝、捶;要求会写的字有:倔、顾、肌、薄、段、港、狠;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倔强、回顾、忍饥挨饿、一段、香港。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翻越雪山,第二课时
强渡天险,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腿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倒在了行军途中,再也没有出来。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一个小红军的故事,题目是《倔强的小红军》
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自主认识(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播放课文录音,听读课文。1,复习重点词语
荒无人烟 忍饥挨饿 十分疲惫 倔强
2,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小红军呢?用“-------”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这段外貌说明了什么? 三,参与实践(品读课文,读课文2—10段。)1,你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陈赓被小红军说服了?用笔做上记号。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生汇报交流:
(1)“摆出一副„„” 师:小红军拒绝骑陈赓同志的马。(2)“要我同你的马赛跑„„” 师:他再次拒绝骑马。(3)“不,你先走„„” 师:他拒绝同行。
(4)“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师:他拒绝陈赓的青稞面。
师:小红军为了说服陈赓,摆出了一系列不需要帮助的样子。(1)当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却倔强地说(指名读),他真的会和马赛跑吗?(师:小红军为了拒绝骑陈赓的马才装出体力很强的样子。)
(2)当陈赓无可奈何地取出一小包青稞面说你把它吃了。小红军又怎样?(指名读)
他为什么“轻轻地拍了拍”(里面装的是牛膝骨,怕露出破绽,就装出干粮很多的样子。)
师小结:这个小机灵鬼,为了拒绝陈赓的帮助,摆出体力很强的样子,摆出要和马赛跑的样子,摆出干粮很充足的样子。他真够倔强的!这些地方都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展示他倔强的性格。小红军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陈赓的帮助。真够倔强的。
四,再认识探究
讨论并回答
从文中哪你些地方可体会到陈赓想了很多办法,费了好大劲来说服小红军的? 用这样的句式:
陈赓()可是被()拒绝了。
这句话能换个说法吗?怎么说? 小鬼终于把陈庚说服了,陈赓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小红军终于把陈赓说服了,陈赓只好骑着马走远了,那么此时小红军怎样了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一下,把这句话的后半句重新做个补充。
小红军终于说服了陈赓同志,()。五,指导实践
多么懂事的小红军啊!多可爱的小红军啊!请同学们读(11—15)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 从小红军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倔强,坚强,可爱可怜,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人。)六,拓展延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当我们合上书本,小红军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脑中,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吧!(齐读课题)
师: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陈赓。陈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一次又一次地尽心尽力帮助,这不也是把 的希望留给别人,让小红军活着走出草地。
1、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陈赓说些什么呢?(生汇报)
2、在红军长征中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故事,介绍长征中的感人故事。(生汇报)
七、总结全文。
1,本文通过对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对陈赓同
志的心理刻画,以深沉的爱塑造了一个小红军的英雄形象,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小红军在生死选择时,不拖累别人,默默地把危险、困难留给自己的崇高品质。运用这种写法刻画人物,使读者印象深刻。2、播放《长征主歌》。八,作业:
课外读读红军长征中的一些故事、看影视作品。九: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小红军
骑 马 身体比你强、与马赛跑
同 行 等同伴
给 干 粮 干粮袋鼓鼓的
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给自己。
“倔强的小红军”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强”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B、qiǎng C、强大(2)强壮(2)坚强(2)强迫(3)
强盛(2)勉强(3)强调()好强()
倔强()强嘴()强求()强词夺理()
二、比一比,再组词。
倔()惫()荒()奈()
掘()备()慌()夺()
稞()搂()狠()膝()
棵()楼()狼()漆()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深情地()狠狠地()倔强地()
认真地()轻轻地()吃力地()
慢慢地()无奈地()快速地()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全不在意。()
2.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3.非常疲乏。()
4.偏僻,荒凉,没有人居住。()
5.性格刚强不屈。()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回忆 回顾 出现 浮现
1.我一看见小木船,就会()起陈明来。
2.陈赓()自己的革命经历时,常常想起小红军。
3.八点整,比赛的队伍开始在场地边()。
4.想起转走的张小明,一件件往事就()在眼前。
六,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
(1)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风儿
教学目标:
1、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倔强、忍饥挨饿、疲惫、满不在乎、浮现、口吻”等词语,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了解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2、联系上下文,从“陈赓明白了什么”理解小红军的高贵品质。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说到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谁能说说你看过哪些电影、电视或读过哪些文章?(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评价)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倔强的小红军)大家齐读课题(老师订正读音“倔强”,‘强’(jiang)是一个多音字,谁知道它的其他读音?理解‘倔强’什么意思?(性格刚强不屈)
3、这是怎样一个刚强不屈的小红军呢?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A、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荒、忍、惫、牵、翘、鬼、吻、递、嘛、港、邦(抽卡片学生读)
B、出示易读错音的字,学生辨析: 倔:juâ()juã(√)
C、出示多音字,学生辨析并组词: 薄:bó(薄礼)强:qiáng(强大)挨:āi(挨近)báo(薄嘴唇)jiàng(倔强)
ái(忍饥挨饿)
D、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
E、经过认读,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还有哪个字容易出错,你可以提醒大家。(随着学生说,老师板书生字:荒、薄、忍、港)
如:“荒”字,中间是“亡”,不是“云”,不要多写一点;
“薄”字,应注意它的结构是“上下”,不是“左右”;
“忍”字,“刀”左侧一点的方向,是“左点”,不是“右点”;
“港”字,右下是“巳”,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2)检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4、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段长征的情景。
2、播放长征片段并简介长征。(1935年1月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红军北上抗日。一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于1936年10月胜利结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漫漫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陈赓将军在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谈起这样一件往事。那是关于一位小红军的故事。)
3、出示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后,教师概括提问:文中主要写了谁?还写了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解答提问:课文主要写了谁?还写了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小红军,还写了陈赓,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3、教师提问:文中说陈赓与小红军都掉队了,谁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十分疲惫了)谁能说说“疲惫”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是什么?(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更何况是人呢。)
过渡:十分疲惫的小红军是一副什么模样呢?文中哪一段写到了他的外貌?(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段
1、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2、同学们找出写外貌的句子了吗?老师也找到了。(出示相关句子)
3、抓住重点词理解,从小红军外貌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是的小红军最需要帮助,假如在这个时候有人能陪陪他,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刚好,在这个时候陈赓遇见了掉队的小鬼,并且一心想帮助他。
四、学习4----10自然段段:
1、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小红军又怎样拒绝他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内容。
2、学生回答提问。
3、同学们概括得真好,我们看看当时他们怎么说的。
4、通过对话,领会人物的高尚品质。课件出示第一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理解词语:满不在乎 b、品读出:命令的语气
c、教师小结提问:我们知道小红军已经十分疲惫了,可他为什么要装着体力很强的样子,他是怎样想的呢?
课件出示第二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指名读。
b、提问;其实后面还有同伴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课件出示第三次帮助的对话内容: a、理解“无可奈何”。
b、陈赓取出一小包青稞面怎么说,小鬼拍了拍干粮袋怎么说,我们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呀?小鬼这么说他是怎么想的呢?
c、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5、我们知道小红军最需要帮助,可他却千方百计拒绝了陈赓,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6、那你觉得小红军的倔强体现在哪里?[叫他骑一会儿,他不肯;叫他一块走,他说等同伴;给他吃的,他说干粮多。面对困难与危险他毫不畏惧,因此我们说他是倔强的小红军]
7、分角色朗品读对话,体会陈赓一心想帮,而小鬼又倔强拒绝的感情。(可伴有动作)
8、陈康同志终于„„走去。(边叙述边出示相关内容)a、读句子
b、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表明小鬼说服了陈赓费了很大的心思,这个词把陈赓一心想帮而小鬼又倔强拒绝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五、学习11-----15段
1、陈赓同志骑在马上,心情老是平静不下来,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2、于是他怎么做?(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
3、当陈赓找到小鬼时,小鬼已经倒下了,看到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4、此时此刻陈赓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句子)品读:个人加动作读---------全班同学读
5、说说陈赓的心情。
6、小结:陈赓同志认为小鬼的死他有责任,他责怪自己太疏忽大意,以至于没能及时救助小鬼,每当提起这件事,他都悔恨不已。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从第二自然段写起,那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说说它的作用(引出故事内容),向学生渗透倒序的写法。
七、总结全文
1、小红军的倔强深深地打动了每个读者,只可惜他被夺去了年幼的生命。同学们,假如小鬼接受了陈赓的帮助,结果又将如何呢?
2、教师叙述:可是他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呢?
3、总结;小红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还有千千万万像小红军这样的红军战士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他们走了,但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吧!(出示配乐课件:全体同学起立,敬礼)
第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检查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掌握。
说一说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再读懂每个自然段,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去掉重复的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回忆本课各段段意,再说本课主要内容。指出记事的课文(如本课)也可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事四个要素归纳主要内容。
(二)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1、巩固对“口吻”“浮现”“满不在乎”等词语的理解。用后两个词语造句。
2、“口吻”是口气的意思,课文中是指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气让小鬼骑马的。提问:还可以说什么什么口吻?试着说一说。
(严肃的口吻、取笑的口吻、责备的口吻、温和的口吻„„)
3、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注意“浮现”和“出现”的区别。读课文中的原句,再出现范句。
浮现——看着眼前这几棵小杨树,枝繁叶茂的,两年前小队植树、护树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满不在乎——小弟弟跌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自己站起来,满不在乎地摇摇头,说:“姐姐,不疼,不疼!”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再分角色读:先三人一组分读(一人读小红军,一人读陈赓同志,另一人读叙述语。)最后指名三人读。注意人物身份,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应相应变化。
报书:
一心想帮 →
陈
赓
小红军
← 倔强拒绝
骑一会
体力强 一块走
等同伴 给青稞面
干粮多
舍已为人
第四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教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当陈赓同志醒悟后往回找小红军时,却发现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着自己。
本文围绕“倔强”一词,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描写小红军神情、动作、语言等语句的体会,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位机灵、乐观、坚强的小红军的形象,并让学生在对语言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课程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坚持多读少讲,把读书、想象、感悟、体验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倔、惫、稞”等生字,会写“倔、顾、饥”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了解人物的内心。
3.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体会、习得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到小红军的表现是和陈赓同志有着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是啊,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强渡天险,翻越雪山,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
但也有一些小红军,则永远地牺牲在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陈赓同志深情地把这位小红军称为“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小红军的故事。
2.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理解“倔强”的意思及题目的意思。
3.从课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篇写人的课文,我们该怎样学习?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或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字音读准了没有?(重点指导读准“忍”“吻”“挨”“膝”。)句子读通顺了吗?(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一些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4.交流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四、学习生字新词
1.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指导写好难写的生字。
2.学习“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在空花篮里填上自己喜欢的词语。
五、作业
1.掌握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倔强、回顾、薄嘴唇、一段路、满不在乎、无可奈何。
2.导语: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这篇课文的哪些内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故事是从第二自然段写起的,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深情”是什么意思?
2.认真读读第二至第九自然段:(1)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帮助的语句;(2)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3)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4.全班交流。教师重点点拨:(1)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一次次地拒绝了帮助,当时他心里可能想些什么?想一想:小红军的话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2)面对这样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5.小红军瞒过了陈赓,陈赓骑上马走了,课文的后半部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陈赓回头找到小红军,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你对“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这一句是怎么理解的?
6.师小结: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读读这两个人的对话吧!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6小兵张嘎夺枪记
教案示例
【内容简析】
本文以“枪”为线索,围绕“发现手枪”“夺手枪”“比试手枪”等几部分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本文为了刻画小兵张嘎的形象,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抓住反映嘎子机智勇敢和表现敌人凶神恶煞、野蛮抢掠的语句,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的机智勇敢,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认识“汹、灶、嚎”等生字,会写“势、汹、仇”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精神,并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为了不拖累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倔强的小红军,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与鬼子斗智斗勇的小英雄——小兵张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完后评一评。
4.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相提醒。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汇报。
三、再次读文,指导分段
1.再读课文,根据“发现手枪”“夺手枪”“比试手枪”这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2.指名汇报。
四、小结(略)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并进行书写。
3.完成“词语花篮”的练习。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兵张嘎夺枪记》这篇课文。本课的生字词大家还记得吗?(出示生字词。)我们来“开火车”读生字词,好吗?
二、细读课文,理解领悟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
2.默读课文,想一想: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聪明、智慧、有心计、勇敢、随机应变、沉着等。)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有关的语句,做做旁注。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嘎子眼珠子一转,心里在想些什么?从嘎子的神态、动作、语言可以看出嘎子有什么特点?这句话该怎么读?)
(2)当鬼子要进院子,嘎子见拦不住时“故意放大声音说”和“朝里面大声喊”。(嘎子为什么这样做?)
(3)“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嘎子的眼睛为什么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这句话该怎么读?)
(4)“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什么意思?嘎子此时的心情怎样?)
(5)从“鬼子见势不妙转身就跑时,嘎子‘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跌在了台阶上’”看出嘎子有什么特点?
(6)嘎子怎样夺枪?找出描写嘎子夺枪动作的词,说说你的体会,想想该怎样读。
5.日本鬼子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凶神恶煞的嘴脸、野蛮疯狂的行径在文中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自找自读——指名读,交流评议——全班齐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龇牙咧嘴”“气势汹汹”“恶狠狠”“饿狼似的”“见势不妙”等词语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嘎子,他的沉着勇敢、随机应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吧!
2.课后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小朋友听,也可以找来《小兵张嘎》的故事书读一读。
第五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难点:
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1、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帮助的语句。(找找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②想一想,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1、交流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
汇报:陈赓要帮助小红军什么?小红军又是怎样拒绝的?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先走吧!’” ②“小红军不和陈赓一块走,不吃他的青稞面” 随机指导朗读:“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吧”(语气亲切、诚恳)“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既满不在乎又关心体贴)“那,我们一块儿走吧”(既无可奈何有充满关爱)“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坚决)
过渡:小红军筋疲力尽,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
2、交流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
练笔: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
①“(我)虽然很累,还是(不能)骑马因为这位老同志比我还累,我要把马留给他骑。②“(我)虽然一人行走很孤单,还是(不能)和他一块走,因为我快要死了,不想在路上拖累他,我要让他追上大部队。③“(我)虽然很饿,还是(不能)要他的青稞面,因为我要把吃的东西留给他。
小结:陈赓想帮助小红军,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却一次次地拒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倔强的性格特点,他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拖累别人。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坚强机智、热爱革命、忠于革命的小革命者的形象。)
朗读: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读读这两个人的对话吧!指导写作:小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被作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们在习作中,如果能成功运用细节描写,那么就会使文中人物有血有肉,就会增强文章感染力。
过渡:小红军的言行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他还有体力,有粮食,有能力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终于达到了使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的目的。但陈赓走后,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他想到“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的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返回来寻找小红军,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练笔:让我们抓住细节描写,写写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请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陈赓,当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用上“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因为„„”的句式表达。
(明白了:小红军倔强地说他体力好,是因为他要把马让给我骑,小红军倔强地说他要等同伴,因为他怕坚持不下去,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干粮鼓鼓的,因为他怕我没有青稞面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我。)
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自责地说:“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关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小红军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体力充沛”的小红军,还是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此时此刻,你眼前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黄黄的小脸”,“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练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的特点,写写他的外貌。
学生看板书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此刻,老师眼前浮现出一位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不拖累别人,毅然选择了死亡的高大的小红军的形象。他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在生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吧。板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途中过草地
特定环境
想帮
陈赓
小红军
特定人物
拒绝
特定事情
骑一段
--一心为别人着想---
体力强
特殊描写
一块走
--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等同伴
(外、动、神、语)
留干粮
鼓鼓的
(关心爱护小同志)
(倔强、不连累别人)
特殊情感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是个引导者,也是个激励者。在《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的教学中,我有过“这个小红军真是可怜啊!”“你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了小红军的满不在乎!”等激励性形象化的评价,因此调动起来学生的读书愿望。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开始就抓住“倔强”一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词句。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对小红军语言、外貌、动作等的描写,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测、推敲,深入体会小红军的心理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紧紧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想、议、读”的教学过程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一、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是落实这一训练项目的载体。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紧紧地抓住文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较好地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二、十分重视词句训练,培养学生推敲领悟词句的能力。我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重点词句,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心。例如,描写小红军的动作,应抓住“摆”、“微微一笑”、“一挺”、“一拉”、“轻轻地拍”等重点词语;神态方面,应抓住“满不在乎”、“倔强”等重点词语。找出重点词语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摩、推敲,终于悟出了这些词语的运用反映了其匠心所在。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三、十分重视情感因素。
1、以情传情。教师良好的情绪状态会让学生以热烈而饱满的情绪,愉快、兴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开课之前,师问同学们高兴吗?有信心吗?同时出示课件:享受课堂——信心、勇敢、智慧和合作。看似简单的问好,其间,老师的情绪感染了所有的学生,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2、以境入情。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波动、激扬、张扬,需要一定的场景、画面来驱动,即入境才能入情。我在教学中为了创特定的情境,播放红军过草地的短片,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置身于陈赓、小红军的行列中,同思、同虑、同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3、以读悟情。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注意体会重点词句,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以想激情。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例如,学完小红军的外貌描写这一段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当时的样子;陈赓终于被说服了,骑上马走了。我巧妙地利用此处空白,让学生想象此时小红军是怎样的情形?学生想到了一个个感人的场面,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军“骗”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再将学法迁移到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先走的;通过学生自读、自练、自悟,明白了小红军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别人而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心中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引导学生大胆地评价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使学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深刻领悟。
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水头中心 王艺琳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