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起入课堂,打破了人们固有教学观念和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传统看法,教师和学生纷纷对此感到新奇和兴奋。几年过去了,各学校都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操作能力迅速增强。但是多媒体在运用中的一些弊病也暴露出来,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利必有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谈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吧!
首先,谈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利。
一、多媒体手段能使教学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以前学生由于受年龄、地域、阅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①课堂欣赏难。许多很美的文章,学生在欣赏和理解时只能依靠书本上模糊的插图、数量有限的挂图等,而更多相关的、详细的图片无处可寻。②理解难度加大。许多优秀的文章由于缺少直观感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能靠教师用语言来描述,学生理解起来显得抽象,费时费力。
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两个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许多相关的资料、图片、影音文件垂手可得,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许多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真正的爬山虎,尽管叶老先生描述的详细生动,孩子们脑海里仍不免茫然。这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经过图文并茂的教学,学生不仅很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从中领悟到认真观察是提到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并指导自己今后的写作。
二、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宽带网”,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利用电脑搜集所需要的学习方面资料,有了充分的资料知识,学生在学习语文来就轻松许多。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
24、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香港的资料知识。学生搜集的是关于香港的历史资料,有的搜集的是香港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知识,有的是香港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图片。有了这些丰富的关于香港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拔,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对香港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教学更方便,教学效果大大超出老师的意料。
在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时,在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老师带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讲解为主。但是在对于理解文中好词佳句准确运用时,尽管老师煞费苦心一再鼓励学生联想,学生在品读好词好句中仍感到沉重乏味,不能理解“好”在哪里。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有关秋天果子丰收时的词语“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写的巧妙之处,我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图片展示枝头硕果累累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情景,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争着发言,说丰收的果子多像挤在一起的小朋友,争先恐后着让人们品尝美味的水果,由于多媒体技术进一步的运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课文的分析、情感的升华,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多媒体使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多媒体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生命力,使课堂变得充满了活力,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演示,让他们增强了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产生并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而学习变得十分主动和轻松愉快,学生在语文课堂也变得兴趣盎然。
多媒体教学迅速成为新教学的标志,几乎每个教师都不甘落后,纷纷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却走入误区,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弊端,下面我也简单地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吧!
一、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应本末倒置。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盲目崇拜,导致有些教师放弃了课前深刻钻研教材的机会,而把过多精力放到了制作课件上。引发了教师担任的是“课堂的引导者”还是“放映员”?学生到底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实验。有些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而间接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过程,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讲到他听完一位教师讲的公开课《詹天佑》一文后的感触:这位教师在讲解詹天佑发明人字形铁路上两个火车头推拉火车爬坡的过程中,没有给让学生去读懂文章的时间与思索的过程,而是直接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了漂亮直观的动画演示图,这样学生虽然直观地理解了这次课文内容,但教师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和机会。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将大大消弱。图画永远无法代替文字!文字的魅力不应消失在信息时代!这些现象是发人深省的。
三、现代多媒体虽然以其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优势吸引生。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感情渲染,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播放一些悲伤的音乐,并且教师在范读时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有些心软的学生看见老师哭了,自己也跟着哭,而一下课,学生就抹干眼泪,笑着跑开了,他们其实并没有从文中真正体会到悲伤,人的感情应发乎心,自然流露出来才真实。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单靠牵强的音乐,悲伤画面、教师的表演,只会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显得被动做作,多媒体也在运用上显得失败!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和很大的帮助。但是它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注意,并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 古变霞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手段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体现。现阶段,教师们流行运用多媒体教学,即使在我们偏僻落后的小地方,也拥有了现代远程教育,也能运用多媒体综合资料、图片、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知识直观而形象,很容易地让学生领会。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增添了许多魅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个人认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也有弊: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体现了它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完全克服了这一缺陷,能够出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向沙漠进军》为例,在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沙漠向人类进军的方式“阵地战”、“游击战”是怎样的?并且,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看云识天气》一课: 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辨认各种云的图片,既直观又省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抓住“为什么大家能够辨认这些云”这一问题深入讲解,从而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这一基本要求。又如在教授戏剧单元时,制作一个课件,对戏剧知识进行专门介绍。将相关知识在荧屏上一一归纳,并播放几段经典戏剧片段,具体感受,一堂课下来,学生听的、看的内容比平时在黑板上板书要多上好几倍,而学生并不会感厌烦反而意
犹未尽。
2、营造课文内容的氛围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主动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例如,在讲《敕勒歌》时,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做了这样的一个课件: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我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认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顿时,学生们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 着的紫色远山,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从而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教师随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美妙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死板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而是直到末了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多少牛羊,还有多少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天真活泼的姑娘,还是踏着牧歌归去的小伙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倘佯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让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小说、戏剧类的课文,如果靠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解,尽管用尽浑身解数,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虽然课文有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由于个人表演能力有限,很难将人物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因而学生觉得课文索然无味,自然是无精打采。如果运用多媒体,效果就大不同,如小说《香菱学诗》与连续剧《红楼梦》的相关情节联系起来;戏剧《威尼斯商人》与相关的歌舞剧资料联系起来,这样大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专业演员逼真的表演,恰当的语气,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 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紧张,时而严肃,时而拍手,时而大笑。学生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1、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教师演戏。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2、、用课件过多、过频。
有时我们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多越好,存在盲目的堆砌电教媒体,把电教课上成“电灌课”。让整个课堂教学都在展示课件,让操作者手忙脚乱,让学习者不知所谓,让听课者目不暇接。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只是学生认知的工具,学习阅读的拐杖,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 自读、自悟、自练、讨论交流的时间;一堂课仅40分钟,如果使用电教手段过多,时间过长,必定会挤占学生阅读的时间,冲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感受和体验,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使用电教媒体应适量、适度,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把抽象内容具体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它毕竟是辅助工具,不可取代课本的,也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件、课本和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做到课件、书本和学生及老师之间地有机结合,避免只注重课件的操作而忽视对知识本身的分析。总之,我们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动手与动口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从而使它为语文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灵武二中:曾玉杰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文明迅速地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部门当然也不会例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集于教学软件中,使复杂抽象的理论简单化、通俗化,进行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作用下,发挥多媒体的各种优势,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提高学生兴趣,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探讨和学习的问题。
一、极大地扩充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但是学习最重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与其它学科关系密切,涉及的知识面既久远又深广,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得到的,来源非常有限。有些知识,由于资料的短缺或时间的匆忙,一时无法查找,教师在教学中只好闭口不谈或搪塞过去,弄得好不尴尬。而多媒体能提供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切实解决了广大语文教师查找资料难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还方便了广大学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光盘或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求知,还能建立起学习资源库,为运用语文信息,再创造信息提供资源保障。这样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学生课外自主的学习。
二、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由静变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面对的大多是一块呆板的黑板,教学形式单一,而多媒体教学刚好能克服这一缺陷,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多媒体可将英雄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出来;也可将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加以记录和重放;也可以用直观的形式模拟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现象;还可以形象地展现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内容形式。多媒体采用单一或立体的形式,同时刺激着多种感官,可显著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创新。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克服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较差的缺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多媒体可以不同的形式同时传播同一教学内容,各种媒体互相补充,使知识的表达更充分,更易于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变难为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确立并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至关重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使讲授时间过长而且学生理解也较困难。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却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现象、情景、过程,能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的感知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它还能补充文学材料无法传递的空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了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更能调动积极性
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发生的困难,首先利用早读或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帮助学生朗读诗歌,诗歌背景出现在屏幕上,而且还配有立体声和字幕,学生可以一边听,一边看面和字幕。他们读的非常认真,看的也十分仔细,因为下一步就是让他们自己说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感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有国内资料研究证明:学生从语言方面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上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以记忆知识的65%,这不是简单的加法,况且我还让他们动了口,至少可以记忆知识的85%。所以只要运用多媒体上的课,学生都记得多而牢。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寓学于乐,培养创新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美感和情操,使他们愿学、乐学,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挖掘,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掌握知识,一般是经过感情认识到理解,在经过巩固进而得到应用。而学生在掌握住复杂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思想、记忆想象等因素。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直接展示多种事物的现象,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其创新能力。
无可置疑,由于多媒体这股活水的注入,确实使语文课堂恢复了一定的春色,但正当大家展望着通过这一片绿收获整个春天的时候,很多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多媒体光彩的背后隐藏的危机。
一、扼杀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语文的生动性。
也许在课外,学生能通过多媒体自主生动地学习语文。但在课堂上,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不活跃,很难见到“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
二、教师备课花的时间过多。
现代化设施的运用,看上去使一堂课显得非常轻松、愉快,时间利用率高、效果好,几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但是,由于备课方式的变化,备课量及时间相应增加,因为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查寻大量资料,要精心设计编排课件,所用的时间不是平常的两三节课,而是两三天,甚至一两个月,要是经常运用,势必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到教师授课的进度和教学效果。这给教师经常运用这一方法带来不利影响,三.遮蔽了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即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语言是语文的核心,它直接地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需要感悟的,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踏春归来马蹄香”,其境界的不可言,细细咀嚼,满脑游香,即使是再完美的多媒体影音地难以达到这种效果。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能制作和使用软件,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据陕西的一份调查显示,教师能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仅为18%,大多情况下请专业人士帮忙,或从网上下载,以期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驶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灵武二中:曾玉杰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利与弊
摘要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开始迅速兴起,日益完善,这些都使得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更体现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在这里笔者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各位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利与弊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劣势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大、中、小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必备的工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照本宣科,枯燥的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本的内容很广,尤其是诗歌、散文,具有极强的审美属性,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受生活经历制约和局限,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理解课本中的美感,更做不到与自身的情感共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读起来抽象的无声的文字内容魔幻般的变化成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画面,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材内容。
如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同情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幸福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身形消瘦的女孩在瑟瑟寒风中颤抖,手里握着火柴,从而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让人肃然起了怜悯心的环境,不由自主的流泪,同情女孩的命运。所以借助于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难易适度。多媒体技术足以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用声情并茂的图像弥补了照本宣科的不足,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力武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教材的设计都有其教育和学习的目标,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是内容多,也会喧宾夺主,容易使学生形成走马观花的感觉,很多知识来不及消化就匆匆而过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对音像资料的依赖,而对于文字性知识没有了热情,使得没有掌握该学的知识。轻而易举得来的图片、视频信息使得学生缺乏自己的想象,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给课堂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任何情况
下都这样也是不行的。这样会局限学生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堂上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文采,领悟其深意,感受其意境,学生就会在脑海里开始再思索创造,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的思维能力。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把自己或他人的感受用画面、声音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看似在帮助学生理解,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理解和意志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自我思维和感悟。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不正确的填鸭式教育。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去营造课堂气氛,唤起共鸣,引发想象,但又不能完全用多媒体来指挥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和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并不矛盾的,我们教师只要将二者合理的有机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就可以获得令我们满意的教学效果.有了计算机教学,不是要把传统媒体教学完全淘汰,很多时候教师通过语言、手势、板演、观察学生的表情等,教学效果会更理想.多媒体虽然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它本身无法左右课堂,教师才是起决定作用,只有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应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优化教学思想、注意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工具性,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总之,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真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二)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
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的被利用,虽然有弊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只要教师做到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内容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说它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功臣。传统教学手段太枯燥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课本深意内容的,尤其古文教学。多媒体又恰好能弥补这一缺憾的,那么我们教师就充分让它展现优势,恰当运用,不要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负担、不要为“用”而用多媒体.只要我们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我们自己能够端正态度、不盲目的跟风,不完全依托多媒体教学,我们把握好度,相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收到我们要的预期效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注重实效,“优势互补”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作为一种新兴教学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前提是要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要避免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照本宣科”,更应重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不能放弃,优势也要保留并使用,如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抑扬顿挫的朗读、精美的板书设计、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同学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等等。我认为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合理整合,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想象空间,解决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的形象、优美的音乐、丰富的色彩、漂亮的图画将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成熟,所以驾驭起来难免生疏,但是万万不可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失误就因噎废食,全盘否决,相反应该多学习、思索,扬长避短,想尽办法让多媒体技术更有效地为课堂服务。
总之,我们只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多搜集资料,选择适合教材内容,学生容易接受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主动获知。
最后,让我们广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让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夏小玲.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1(10)[2]舒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精彩[J].小学科学(教师).2010(03)[3]倪建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4)[4]毛瑞雪,何笑秋.让写作课精彩起来——浅谈多媒体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5]王红飞.善用多媒体演绎精彩阅读教学[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9(02)[6]王小燕.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7]管玮.浅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8]徐丽华.试析古诗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9]闫喜满.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10]邓丽萍.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作者:万侨 单位:金慈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以其音、形、色、影视于一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优越性而给整个语文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变革,也因其自身过于抢眼的视听功能而给语文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就多媒体的优越性和它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做了一点粗浅的探析,以供同仁参考斧正。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利弊 对策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即“粉笔+黑板”,已经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多媒体以其集音、形、色、影视于一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优越性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已蔚然成风。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个方面的优点: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1](p116)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培养旺盛的求知欲,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多媒体教学通过录像、幻灯、配乐朗读、播放音乐、配备图片,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灵活,以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唤起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一位老师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公开课时,要求学生品味、揣摩“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p68)这句话,并要求学生揣摩句子想像出这句话的精彩画面。这几句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描绘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如果说光让学生揣摩、研究,是很难描绘出这样的迷人的月景。而这位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适时展现了一幅“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月色图,并且还有水草摇曳的动态美,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图文并茂化解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形象的把握教学内容。如教《核舟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核舟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高超艺术。由于学生的视野不开阔,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的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象这一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微雕艺术品和核舟的录像,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作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比如我在《詹天佑》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人字形线路”“开凿隧道”,学生仅仅通过文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用课件播放了一段开凿“八达岭隧道”和“居庸关隧道”的flash,学生马上心领神会了,再播放一段关于“人字形线路”的视频,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动画和声音中轻而易举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显然,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及的。
(四)大信息量辅助教学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对于课文的拓展学习非常有利,学完了一篇课文后可以再提供几篇类似的范文供学生阅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产生更高层次的领悟,如学完了《鹿和狼的故事》,我再给学生提供了《农夫与蛇》、《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等故事让他们明白生物链是不容破坏的,不能片面的看待问题,并且还出示了《狼图腾》介绍了狼文化,让更多的孩子对“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甚至还迫不及待的去书店购买这本书津津有味的品读,这就是一个课堂阅读的衍生,另外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堂语文课就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或者说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的语文课就一定是优质课。我们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更理智地看到它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负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课件统治课堂,不利于老师因材施教,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不利于师生互动。
二、以视觉、听觉的便利而代替学生对语言的品读和思考,会滋生学生的思维惰性,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长久下去会降低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板书的快捷和鼠标的点击代替传统的手写板书和图示演练,剥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权利和写作的习惯,养成了学生只动口动眼却不动手的行为的懒惰。
四、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容易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视频、图片的课件播放课。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师,必须要善用而且用好这把双刃剑。根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要用好这把双刃剑,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多媒体与教材的关系
一位专家指出:“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是为了扩大学习资料的内容,为学生搭建视听学习的平台,创设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关系,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扩大学生视听,开拓学生视野,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挖掘课本资源,激发学生兴趣的辅助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在教学时,教材是本,课件是辅,决不能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把语文课上成课件展示课或信息技术实践课。
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成“合作”与“伙伴”的关系,将教学定位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只把自己看成是课件的演示者,把学生看成是听众、观众,而应融入到学生中,和学生共同商讨本科的目标、人物及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浏览讨论课件中的问题并和他们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三、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语文课首先是语言课。语言作为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既具有显形性,又具有隐形性。显形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字、词、句、篇等外在直观的东西;而隐形性就是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文化内涵,民族情结,精神情感等抽象的东西。前者可被人直接认识,而后者需借助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联想、想象等才能完成。新课程将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是着眼于语言的这种独有的特性。所谓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指的就是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物质外壳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有机结合。而越是精美的语言这种结合点就越是紧密。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吟”的过程,就是寻找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契合点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寻找、品位语言与思想的这种契合点。学生寻找、品位语言与思想的契合点的过程就是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的过程。而学生一旦掌握或具备了这种品读寻找语言契合点的技巧和能力,那么他们也就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才会真正地提升。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只能成为帮助教师和学生品味语言的一种有利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替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独有的特点,更不能代替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这种关系,切不可喧宾夺主,忽视语言本身的特点而一味地追求视听感官上的效果,更不能越俎代庖,只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互动而放弃对语言本身的品读和赏析。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确实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整个语文教学的面貌为之一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正视这种变化,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这门新型的技术,但我们也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它,因为它毕竟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我们一点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而巧妙地运用这一先进的手段,让它与语文课程有机地整合,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2)3.何克明《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浙江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2003(1)
4.余胜全《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5.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