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时间:2019-05-13 04:2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第一篇: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泸溪四中 李节兰

目前,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发现和获取知识。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大 自然 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但有些却在千万里之外,学生不可能随时身临其境,亲睹之景,这时多媒体可以助一臂之力。

(1)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生物实验,直观形象,可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如种子的萌发实验,萌发的现象需要观察需要几天的时间,种子才能发芽。还有根的生长等实验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加快萌发的过程,种子生长过程及现象便一目了然;又如在讲述血液循过程中,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如何进行的,血液 是如何流动等。一种药物从静脉注射是如何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如果做成动画学生一看就比较形象化而就很容易掌握了;再如在做人体呼气和吸气肺泡变换的摸拟实验时,用多媒体演示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更容易观察现象,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节省课堂时间,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概念转化为生动画面激发兴趣。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生物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生物概念 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生物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生物生长的过程。现代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物画面,降低生物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

3.运用多媒体可以进行情感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共同作用的一种认识过程,而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情感过程的产生,情感过程的升华必然伴随着认识过程的完成。教师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这就是师生情感上的“共振”,发生了师生情感的转移,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生物概念、实验现象,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教师尽管使尽混身 解数,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也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就会觉得内容干巴,提不起精神。但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容易重复的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旧知识增添新内容,学生会不断地有一种新鲜感和空间接近感,从而很好地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局限性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会严重妨碍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纯粹只是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或在课堂上播 的 音乐 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3.本末倒置,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生物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生物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多”和“滥”容易使学生忽视了生物固有的学科特点。因此课件制作要讲究“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在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三、扬长避短,矛盾相长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2.课件的使用应是必要的、灵活的、易用的。

教师在制作课件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其次在素材的组织上应是灵活的,准备的素材要多,将它用菜单的形式提供出来。课件操作应简捷方便,这样可 以让教师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

3.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归根到底,制作课件的目的是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从教材中捕捉出重点和难点,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出发制作课件。

4.运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

在生物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 现代 技术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企及的。

总之,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它已经成为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应该牢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而我们不能被工具牵着鼻子走。

第二篇:4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实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活化”了教材,将生物知识动态化、生活化,所以倍受广大老师的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老师对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排斥感,在多媒体的使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使多媒体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教学,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理解多媒体教学,从真正意义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本文在分析其优势与异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选择应用、设计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了阐述,并对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优势,异化,有效利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领域,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让课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而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它使生物教学变得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并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等特点。初中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求知欲望较初中学生而言,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加对生物学产生更广泛的兴趣。多媒体大有取代板书、挂图、模型、演示实验等传统的生物教学手段之势。殊不知多媒体的滥用同样会带来很多弊端,有时比不用多媒体效果更差,甚至是得不偿失。并且通过实践中的观察,还发现多媒体课件乃至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学应用中的已经产生了诸多异化,使得多媒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多媒体技术

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是狭义的多媒体,它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联系,以协同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复杂的内涵,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技能和方法的综合媒体。而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从认识上更上一个层面,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抽象和深奥,达到一种全新的认识。并且有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从而多媒体教学深受较多师生喜爱。

(一)多媒体有利于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与吸收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或事物变为具体,模拟微观的生物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细胞的有丝分裂,它使有丝分裂中细胞周期的“连续性”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又比如,对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这一节内容,总体上来看,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并且文字繁多,那我们如何保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理解和加深记忆,那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如何让学生了解分化的过程,我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播放一段动画,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老师在给予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又例如在初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节内容,使用课件既可以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又能利用动画展示其复制过程,这样就使教学变得简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感。

(二)多媒体有利于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一点也更加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可以预设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是填空,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引导性问题,自己总结出定义或者概念。又如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对比、假设及通过假设进行实验得出一些实验结论,教师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有意的制作一些用于对比表格、思维表图,让学生从学会观察并分析表格,并在分析对比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三)生物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媒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如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

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身份,因而教学效率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节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可以走向信息化,使教师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脱离一般的介绍背景、直观和审美的疲劳,信息化的交流对话功能促成了师生、生生之间高密度的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使学生能更自由地参与学习过程,接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这些必定促成主导、主体关系的确立,使“重教”转向“重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并没有完全领悟这种思想,反而将多媒体课件当作了一种可以依靠的对象,可以省时、省力、不费心思的简单的工具,甚至是由以往的人的灌输走向“机器灌输”的另一个极端,从而出现了教学方向上的异化,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主旨。

(一)教师对媒体教学过于依赖

很多年轻教师都比较喜欢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有弃传统教学而唯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趋势。并且虽然教学设备是更换了,但是教材还没有更换,在很多地方用的还是旧教材、旧课本,而这些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知识更适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用多媒体教学,也许会适得其反。并且很多老师认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比较简单、比较节约时间,所以更加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其实不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必需应该具有高质量、多种形式,并且内容应该更加充实,但很多老师的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还有一些老师由于经常应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从而造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二)不必要的课件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能或都必须用多媒体教学。初中生物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能够看得懂,或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的,或只需教师做简单的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些知识不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少学校,由于生物老师较为缺乏,所以对如何上生物实验课,产生了困惑,所以当出现了多媒体后,很多教师尝试用多媒体来替代实验课,但往往效果不佳。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实验课一般不适合用多媒体来替代。即

便要使用,也要根据实验本身的性质选择。如对显微镜的使用,如果我们仅通过播放视频让学掌握如何使用显微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必需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才可以真正体会到细准焦螺旋与粗准焦螺旋的区别,也才可以真正认识目镜和物镜的区别。而在对于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进行的经典实验,则可以通过动画来示。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异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没有多媒体设备时,我们的生物课仍然是那么的生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研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老师通过引导丰富的语言技能和板书技能与学生进行着交流与讨论。而现在课堂却在教师的左一个链接右一个插入中进行,很多教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图片贯穿于整个课件中,有点华而不实,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喜好,五颜六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产生了疲劳,使学生渐渐的表现出一种烦躁感和排斥感,教师只好施展“教学艺术”把学生的思维硬往自己原来的设计上拉,从而对学生产生了一种强性的控制,也就失去了老师的“引导”功能。尤其是高中生物,一个生物老师一天要上好几个班级,但每个班级的学生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使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也应该有所区别。由于做课件的时间比较紧张,所带的班级又比较多,所以很多生物老师就用同一个课件给不同的班级讲授,这就造成对所有班级进行的授课方式和讲授的难易程度都是一样的,无法充分体现出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对老师同样的授课方式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让老师自己也不知所以然。比如在《光合作用》这一节中,本节内容不较多,难点和重点也比较多,按教学要求,应该分成2个课时进行讲授,但有些老师却用多媒体教学以一节课就将这一节内容讲授完,这导致学生在一节课中过多的接受了新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感到一种压抑和不知所措。而老师却全然不知,只顾着点击下一页课件和超链接当中,最后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对这一节课的评价是走马观花,看动画而已。但是如果教师将课时在细分一下,如果操作中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而不是教师像电影放映员一样操控信息的权利,那么就不至于陷入教师强势控制课堂,由人的灌输走向“机器灌输”的另一个极端,从而出现了教学方向上的异化,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主旨。

(四)失去了教师的创造和思索的心灵

近年来在配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的课件做了没有?”“做了,不过不怎么好,你呢?”“我还没有,你给我复制一下吧。”复制的结果是,很多老师同差不多用同一个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千篇一律,让教学失去了创造力,让老师失去了思索的灵魂。同时也使课堂的教学失去了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每个教师应该都有他自己不同的青春理念和人格魅力,有他们对不同学生对象所应用的不同的授课方式。但假如教师连课件这样重要的辅助都完全来自于别人,那么教师还会关注课堂吗?教师也就不可能去实

现自己个性化的课堂,具有人格魅力的课堂,也不可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自己都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是授之以鱼,我们又怎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之以渔。

总之,人是课堂的主体,工具只是工具,工具是为人使用的,比如一把双刃的剑,既可能用来抵御野兽,也可能会在舞动中刺伤自己。在应用中防止异化,使之发挥效用,避免负面影响,这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应关注的。并且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导学作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但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与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才可以使老师们的每一节课都越上越精彩,老师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深刻改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代教育的一个趋势,如何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缺点等方面的探讨,来浅谈一下多媒体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基本理论概述

多媒体是集图、文、声、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技术,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逼真的情境和鲜明的教学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巴甫洛夫说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器官参与,就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人的感官对事物的记忆,学生只用耳朵听可以记住15%,只用眼睛看可以记住25%,而两者结合可以记住65%。在感受能力、表现事物空间特性、表现事物运动特性、表现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媒体都能取得最佳效果。多媒体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感知觉更灵敏、注意更集中、观察更细致、想象更丰富、思维更灵活,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正确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四者之间的关系。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感染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结合其他传统媒体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很多中学数学教师都对使用多媒体技术很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使用率不高。近年来,一些资源不足的中学,虽然也有多媒体设备,但数量少,而且由于资金短缺,维修不正常,导致部分教室多媒体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很多教师的使用。一般来讲,对于公开课、评优课、有人来听课时,只要有多媒体环境的一般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平时还是传统课堂教学。而在大城市的中学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教学的情况就非常普遍,许多城市的中学数学教师,无论上什么内容的课,都盲目从众一律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评优课、有其他教师听课的情况下。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数学教学中深奥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及时有效地反馈,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利与弊。

(一)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考虑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如用动画形式来展现圆与圆之间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这六种状态可以显得直观而形象。

又如利用动画来演示平移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实质。

在这里,多媒体就以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特点,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可以说多媒体因其演示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与实际密切相连的;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深动有趣的;不只是听得着的,还是看得见的。在这方面,多媒体充当了表现的工具。

2、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其中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非常自如地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多媒体教学能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应用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可以让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多媒体应用更具有优势,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声、光的的变化提醒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键点来加以发散。从而对巩固已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3、课堂容量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老师在需要书写大量文字、表格的习题课和复习课,或者比较课程的教学时,往往是通过加小黑板的形式来解决。就其如此,处理容量也相当有限,当然也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很方便的把这些东西制作成为课件,显示大量文字信息就游刃有余,更为可贵的是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利用师生一起填写表格的形式,优势相当明显。显然既节约了时间,又使课堂教学显得紧凑。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大课堂容量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知识的获取。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学校课程的压缩,总课时数减少,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屏幕的快速投放,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只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4、化静为动,有利于突破难点

在几何教学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等,学生往往感到很难理解,有时即使教师重复讲解,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让学生去充分感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使原本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射线的特点时,传统教学一般将用手电或灯光等物体来讲解射线具有“无限延伸”的特点,但是,由于一般课堂教学都是在白天上,而光线在白天看的不是很清楚,导致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的理解似懂非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延伸”的意思,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设置动画,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平直延伸,越伸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画面,突破了“无限延伸”这个教学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通过运用多媒体把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形象、具体地再现出来,不仅丰富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二)、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优势明显,弊端显然

用多媒体教学时容量大,可以大大加快教师的讲解速度,但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理解困难,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有的时候,教师一堂课讲解的题目和学生要做的题目加起来竟会超过10道。在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要在约4分钟里要消化掉一道题,可以说困难很大。也可以这么说,多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加大了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

2、多媒体过多过滥的使用上会削弱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其对思维严密性的较高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在对公式的推导,运算的演变,数形的结合方面,笔尖流露出来的是思维的物化,这也是一种数学美的体现。这种推导、演变、结合正是传统教学优势所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而多媒体演示这些思维流程反而有意无意地拉远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有这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感觉,某种意义上使得师生的交流削弱了。教师则沦为机器的操作者和教学过程的解说者,教学的参与者的身份无形中降低。

3、为用而用,以辅代主

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教师是越来越多了,这种教学手段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 学生的认可,但是如果仔细的观察一下,那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人认为只有选用先进,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才显气派,才紧跟潮流。往往置教学内容不顾而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由教师做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

4、上课要求快节奏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巳经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

5、课件制作不规范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而要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电脑技术,较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更需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教师一般均对课件制作下了不小工夫,在课件中不仅以不同的字体或效果展现文本信息,更穿插不少的动画和难得的视听音像资料。虽然如此,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诸如多数课件制作仍以初级软件为主,对于一些专业软件利用不多。在具体实践中,常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出现问题。在形式上,有的课件只有文本信息,或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将多媒体展示作为电子黑板,没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的只片面强调视听效果,课程内容为动画、视频等大量信息所充斥,有华而不实、喧宾夺主之嫌;有的课件还忽视了幻灯片版式和背景颜色的搭配,文字过小过密,课件显得过于鲜艳或文字和底色对比不明显,给学生观看带来困难。在内容上,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经过认真消化、整理和组织,有的课件不注重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有的课件制作成了教科书的简化翻版;有的则与教科书关联不大,甚至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显不相匹配。

6、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和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或CAI课件。在幻灯片的制作中,一张幻灯片的容量有限,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幻灯片或CAI课件播放时,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所以重难点内容应该写在黑板上,这样容易和幻灯片中的图片对照。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容量大、内容多,整堂课学生就在下面狂抄笔记,老师讲什么,学生一般都听不全,更不用说思考,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效果。

三、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反思及应对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虽然使用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大大加快教学进度,但也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的理解困难,从而对数学望而生畏。这可非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的初衷。若造成这一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多媒体本身的错。而在于如何科学使用多媒体上。那么,如何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呢?在这里,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看法。1.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在最需要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使用,不能过滥,否则就会“过犹不及”。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减轻学生“空想”的思维累赘,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让他们站在多媒体元素的基础上,想得更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思考的团队精神。2.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容量要适当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每节课的教学容量不能太大,一切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前提。不能追求片面的“快”。如果我们的教学进度很快,但学生却不能掌握,那么“快”又有何意义呢?

3.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

教学时应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课件的作用仅仅是辅助。课件的结构设计上要强调操作界面的人性化、智能化,交互要灵活。要满足学习者灵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学生为本,摸透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在课件中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法;而且课件播放不能是单纯的线形、要有一些人机对话或交互式元素,也就是说要有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最好不用顺序式结构,演示型模式。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前,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回忆旧知,回答新知。接着提出:“你可以把哪些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在计算机上出示6只小鸟,提问:“你会怎样把这6只小鸟平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每份用怎样的分数表示?每份有几只小鸟?”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小组汇报。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设备,没它也可以,有它更好。老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分寸,不能在教学中将自己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固定程序的解说者,从而让位于多媒体,成为事实上的教学中的旁观者。我们应当在最能发挥多媒体的效用之地大胆使用它,在最需要教师在思维过程加以点拨的地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要将其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功效,产生最大的效应。

4、多媒体教学缺乏灵活性。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能沿着轨迹走。这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较强的思维素质及思维素养为教学重点,在最能让多媒体教学发挥特点的地方大胆使用,在最能体现传统教学的优势时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若二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则结合使用。相信只要做到对多媒体的使用坚持“适时、适量、双结合”的原则,定能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5、机下留“板”

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有的教师把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中,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我认为这是一堂不完美的课。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一下板书,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此外,在评讲一些例题的时候,若将解题过程也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同样不可取。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书写解题步骤,有利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每一步间的逻辑关系,真正实现学生听老师讲解,而不是学生自己看题。

6、教师要学会选择性“拿来主义”。

老师在使用课件教学时不必每一节课都自己制作,可以在网上载或购买别人的课件,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及学生情况进行塞选及修改。

总之,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优点而放任自流,对它趋之若骛;也不能因为它的缺点而对它敬而远之,畏缩不前。我们应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利与弊

摘要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开始迅速兴起,日益完善,这些都使得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更体现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在这里笔者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各位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利与弊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劣势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大、中、小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必备的工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照本宣科,枯燥的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本的内容很广,尤其是诗歌、散文,具有极强的审美属性,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受生活经历制约和局限,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理解课本中的美感,更做不到与自身的情感共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读起来抽象的无声的文字内容魔幻般的变化成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画面,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材内容。

如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同情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幸福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身形消瘦的女孩在瑟瑟寒风中颤抖,手里握着火柴,从而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让人肃然起了怜悯心的环境,不由自主的流泪,同情女孩的命运。所以借助于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难易适度。多媒体技术足以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用声情并茂的图像弥补了照本宣科的不足,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力武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教材的设计都有其教育和学习的目标,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是内容多,也会喧宾夺主,容易使学生形成走马观花的感觉,很多知识来不及消化就匆匆而过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对音像资料的依赖,而对于文字性知识没有了热情,使得没有掌握该学的知识。轻而易举得来的图片、视频信息使得学生缺乏自己的想象,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给课堂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任何情况

下都这样也是不行的。这样会局限学生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堂上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文采,领悟其深意,感受其意境,学生就会在脑海里开始再思索创造,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的思维能力。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把自己或他人的感受用画面、声音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看似在帮助学生理解,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理解和意志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自我思维和感悟。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不正确的填鸭式教育。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去营造课堂气氛,唤起共鸣,引发想象,但又不能完全用多媒体来指挥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和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并不矛盾的,我们教师只要将二者合理的有机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就可以获得令我们满意的教学效果.有了计算机教学,不是要把传统媒体教学完全淘汰,很多时候教师通过语言、手势、板演、观察学生的表情等,教学效果会更理想.多媒体虽然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它本身无法左右课堂,教师才是起决定作用,只有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应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优化教学思想、注意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工具性,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总之,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真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二)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

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的被利用,虽然有弊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只要教师做到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内容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说它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功臣。传统教学手段太枯燥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课本深意内容的,尤其古文教学。多媒体又恰好能弥补这一缺憾的,那么我们教师就充分让它展现优势,恰当运用,不要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负担、不要为“用”而用多媒体.只要我们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我们自己能够端正态度、不盲目的跟风,不完全依托多媒体教学,我们把握好度,相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收到我们要的预期效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注重实效,“优势互补”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作为一种新兴教学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前提是要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要避免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照本宣科”,更应重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不能放弃,优势也要保留并使用,如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抑扬顿挫的朗读、精美的板书设计、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同学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等等。我认为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合理整合,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想象空间,解决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的形象、优美的音乐、丰富的色彩、漂亮的图画将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成熟,所以驾驭起来难免生疏,但是万万不可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失误就因噎废食,全盘否决,相反应该多学习、思索,扬长避短,想尽办法让多媒体技术更有效地为课堂服务。

总之,我们只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多搜集资料,选择适合教材内容,学生容易接受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主动获知。

最后,让我们广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让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夏小玲.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1(10)[2]舒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精彩[J].小学科学(教师).2010(03)[3]倪建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4)[4]毛瑞雪,何笑秋.让写作课精彩起来——浅谈多媒体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5]王红飞.善用多媒体演绎精彩阅读教学[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9(02)[6]王小燕.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7]管玮.浅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8]徐丽华.试析古诗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9]闫喜满.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10]邓丽萍.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第五篇: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有很多优点,我只说说其中几个特别的优点:

一、图片演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由于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达200多万种,生物大多有地域性。基于此,我们不可能拿过多的生物标本或活体进课堂示教,特别是比较特殊的生物。例如:一些史前动物,如恐龙、始祖鸟等,现在我们已不能真实地目睹它们,只能根据化石想象它们的形态;微生物中的病毒、细菌、霉菌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个体过于微小,关键是有些微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搬活体进课堂不现实。而这些生物的图片很容易获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生物的多样性,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

二、演示新授内容的板书和图片。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一堂课的结构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归纳讲解、板书、师生互动”等环节,各环节都需要时间,特别是板书,耗时多是不言而喻的,把握不好,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小结时,最好能再次整体出现一次板书,以便学生加深印象。另外,教材上有许多图片,如:心脏解剖图、肾的内部结构图等,新版挂图太小,后面同学看不清,很难绘制,教学时又要使用。可借助多媒体将图片投影,形象生动,还能随时发现教学中的异常情况,理解所授内容。

三、用于演示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原理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等。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多,有少数实验例外。如果有些实验过程太长,一、两节课就很难出结果,如测种子的发芽率需要一星期左右。可将过程拍下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做成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风采,放大学生操作中的优点和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以后的实验能力。还有些实验不适合经常做,如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的影响,耗时长而且废液也很难处理。我们可以用一个班做一次,把过程制成课件,让后来者共享。这样既可以不因为每次做而造成环境污染,又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增强可信度。

四、演示复习时的知识结构和课堂练习。由于会考复习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多、内容跳跃性大、例题多、练习密集、时间紧、进度快、教师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如何减少工作量而又能轻松完成复习任务?使用多媒体将上课内容投影,复习时按预定的方式引导即可。同时借此还可以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都是有利的,还存在以下误区: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加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作者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联系目前国内开展的以“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为内涵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我们感受到“四结合”项目的教改思想在多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和课程标准相呼应,并且在试验的一些重点课题中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甚至是成功的尝试,从“四结合”的理论基础的建立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四结合”所做的工作和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更加感到在标准指导下深入开展学科“四结合”教改具有重大理论及实践意义。但在指导试验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众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度,易使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方向。

1、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的误区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多个方面。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但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带有误导。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2)对教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方法的误解

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准备是基于学生为达到意义建构的知识点的补充与强化上,而非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这堂课的教学而做的一种准备。因此,对于学生事先预习的教学相关知识,应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或知识水平来体现是恰当的。但在有些课上学生读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而从他们的反映来看,这种知识的预习没有给他们带来某种程度的深入理解或提高,而是一字一句地机械地读。读的学生没有领会,听的学生也不会有很多收获。这种预习就是低效率的无甚实际意义的学习。对于学生通过网络或CAI课件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扩展阅读,有些教师则认为这个环节可有可无,只要教学任务保证完成就可以了。实际上这部分知识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必要补充,是保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的必要拓展。因此教师对于扩展阅读的指导及帮助也不容忽视,从某个方面讲,这个环节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迁移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主体绝对化倾向

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传承多年的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接受。而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大部分教师能达到的学生主体作用时的理解。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一些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得不太好的教师中存在着。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

2、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目前很多教师都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创设情境”。然而我们发现,这中间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CAI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即为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情境创设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

3、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如生物课堂中从网络中引入大量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各种动物,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是活跃了,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却淡化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下载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作者:高江 时间:2011-4-11 14:46:44 来源:高香135 原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课题过程中的杂记整理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注重实效 在物理课堂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必须认识到,多媒体仅是一......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内容摘要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商丘市睢阳区毛堌堆乡一中 季志理身份证号码 ***018 1、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激......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 阿舍中学梁龙凤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大量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教育行业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应。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当中......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小坝子镇中心学校 黄 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用一只粉笔和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了。尤其是在......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范文)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四方台二中 田立国 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发现和获取......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 古变霞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手段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体现。现阶段,教......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灵武二中:曾玉杰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文明迅速地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部门当然也不会例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文字、图像、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