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范文
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卢梭的《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4.德国的康德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 5.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
7.发现学习的重要理论指导是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8.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
9.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三大时期: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
10.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11.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1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① 个人本位论强调身心素质,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
②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那托尔普、涂尔干 13.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01 1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17 15.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西欧属双轨学制,美国属单轨学制,苏联属分支型学制
16.我国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17.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18.1904年初,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19.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该书被视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20.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21.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22.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杜威(五步教学法)23.我国经行了8次课改
24.皮亚杰归纳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8-12岁)和公正阶段(12岁以后)
2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内因:遗传因素、主观能动性 外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26.四大因素的关系?遗传因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31、教学组织形式?
①个别教学制(重要的补充)②班级上课制(基本)③道尔顿制(现代教育论)④分组教学制(改制)⑤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32、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3、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34、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这说法是错误的。应是一种指导思想
判断题大家自己看着办哈!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主动的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把受教育者培养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2.什么是学制?P11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课程?P131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 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4.课程标准?P132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5.教学的概念?P161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 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6.讲授法?P239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7.教学组织形式?P25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8.德育过程?P300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三、简答题
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P45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2、教育的经济功能?P57 ①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②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③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④
教育在当代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P97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继承和发展历史上有关理论基础上的新的探索和科学概括,是我们制订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今天,为我们确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过渡这一教育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4、中国现行的教育的目的?10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其基本点包括?
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社会价值)
②坚持全面发展(身心素质)
③培养独立个性
6、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P105 1)性质是基础教育
2)任务:①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②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
③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7、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153 ①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
②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①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84 ①引起求知欲 ②感知教材(培养观察能力)③理解教材(中心环节,培养思维能力)④巩固知识(培养知识记忆力)⑤运用知识 ⑥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10、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P200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③掌握知识和提高提高思想的关系
④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⑤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11、德育过程基本规律?(300 ①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1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经验性、实践性、综合性。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409 ①综合性 ②实践性 ③开放性 ④生成性 ⑤自主性
14、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414 ①研究性学习(中心)
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③劳动与技术教育
④信息技术教育
15、班级的发展阶段?(428 ①组建阶段
②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③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十五章
16、教师劳动的特点?445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③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④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17、教师素养的要求?455 ①高尚的师德
②宽厚的文化素养
③专门的教育素养
④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论述和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
1、人的的规律性?(P33)(给出现象,答出表现出什么性或违背了什么,再分析)
①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人的发展顺序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启示: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抑学生的发展)
②不平衡性
不同年龄阶段内,其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和最佳年龄。
(启示: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 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③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
(启示: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④个别差异性
每个人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大器晚成
(启示: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有的发展)
⑤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启示: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的体、智、美、德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第八章
1、教学原则?P211 论述题答题技巧:一,是什么原则(含义);二,根据什么提出的(依据),该点可联系P200;三,该怎么做(要求)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性。
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2、教学方法?(课本239页,认真看,分析题)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3、德育原则?307页也可联系德育方法进行阐述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符合或违背某种教学原则?依据是?该怎么做?)
①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②疏导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
④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⑦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德育方法?(案例分析)322页
①说服 ②榜样 ③锻炼 ④修养评、处分)⑦制度
⑤陶冶⑥奖惩(表扬、奖励与批
第二篇:实用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新课程改革(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未完成性;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做到“尊重主体、面对差异、追求个性”,把学生作为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来对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真实个体)。
(2)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A.丰富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用心传授,用情施教,激发与调动学生愉悦积极的情绪情感,以减少和避免学生厌学和课堂效率低下等现象出现)
B.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升华(道德养成、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C.加强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突破死记硬背、机械模范等僵化的学习方法)
(3)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
A.教学内容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
B.教学过程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生活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C.教学组织生活化:课堂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它必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超越
二、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1.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
2.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
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因材施教重在“辨”材;
(2)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同步发展、统一发展。
三、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其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2.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体系。
第二章课程的涵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当代课程类型主要有: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四大类型
(1)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它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但忽略了儿童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要求。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综合课程:也称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
(4)潜在课程:也称环境课程、隐形课程。它集中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校本课程:是由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课程与教育目的,结合学校内外的环境和资源,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校本课程具有四个特征:1补充性;2自主性;3民主性;4实践性。4.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
1.国内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考虑到切合学校实践,挖掘学校特色,突显学校特色,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
2.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原则。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课程自身理论丰富。
5.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呢?主要有四个阶段:
1)挖掘与评估课程资源。挖掘与评估课程资源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工作。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第三章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是通过依托专业组织,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精神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2、专业知识的发展(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及发展趋向,并能根据当代知识发展变化的状况,自觉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研究教育对象和设计教育教学方案)
3、专业技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师的专业素质(选择题):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4.新教师的发展特征
(一)适应专业角色的转换:
1、角色认识与角色体验的冲突:
2、教师效能感低(教师效能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
3、树立角色价值观
(二)完善专业能力的成长
1、能力结构失衡:A 是教学技能生疏;B 是人际交往能力薄弱
2、年轻的优势:A是思维的新颖性;B是对工作的投入。
5.新教师成长指导
(一)组织环境支持:
1、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
2、组织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
3、建立区域性教师交流网络
(二)自身努力: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多层次教学反思(反思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终身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6.促进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1、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
2、以带教促双赢。
(二)构建能力为本的培训模式:
1、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菜单式”培训内容;
2、能力提升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培训方式的综合性。
(三)帮助教师应对“高原期”:(“高原期”是指个体职业发展到某一顶峰状态时,出现停滞,甚至有可能缓慢下降的现象)
1、引导教师正确归因;
2、减轻教师负担,保障专业发展时间
第四章1.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有四个阶段(具体展开见书P70)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2.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具体展开见书P83)
1、读书;
2、实践-反思
3.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
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2、自我修养是实现教师德性的根本。
A.教师的教养是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教仪、教态、教行)
B.教师的涵养是指教师德性的内在体现。(情怀、风范、操守)
第五章德育概念:“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与法律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
1.德育的原则
(一)知行并重原则(知行统一、道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原则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四)贴近现实的原则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有效德育的方式或方法(具体请见课本)
(一)榜样示范法(正面榜样、负面榜样);(二)情感体验法;
(三)习惯养成法;
(四)沟通交流法: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的经常性沟通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五)争辩讨
论法;
(六)自我教育法;
(七)情景模拟法:是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表现行为、处理问题,获得道德体验的方法。
(八)无意识教育法;
(九)夸张矛盾法:是故意夸大某种行为或规范,凸显其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方法。
(十)奖惩规范法
第六章
一、教学计划一般可以分为: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二、备课的内容 :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三、说课的操作程序:
1、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一般要说清楚以下的内容:一是课题;二是教材内容。此外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学目标,首先说清课程标准对所说课整体要求,特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互融合的要求,以及本课堂如何体现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3、说学情,就是对所任教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即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说明任教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生活经验等,由此明确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起点和达到的高度。
4、说教法与学法,就是说“怎么教与怎么学”和“为什么这样教与学”。说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说学法时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5、说教学过程
四、组织试教时,学生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以“气势激励”增强自信心;2.有良好的教态;3.注意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艺术。
五、课堂与探究教学实际操作:
1、创设情境,质疑引题(3-4分钟)
2、自学探究,释疑质疑(6-8分钟)
3、实践探究,体验升华(13-15分钟)
4、点拨解难,形成解释(6-8分钟)
5、归纳总结,迁移创新(3-5分钟)
第七章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不同)
(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评价的主客体不同);
(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
(四)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
(五)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根据评价性质不同);
(六)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根据教育评价目的)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教育功能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
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
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相关商品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 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3、简述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原因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4、通货膨胀包括哪些类型?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5、简述垄断的利与弊
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第二,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内是垄断的,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7、公共政策制定者经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有人认为政策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请你根据所学的供求原理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是什么? 一种方法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另一种方法是,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8、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9、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二,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10、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
三、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概念可知D=S
350-3P=-250+5P
8P=600
P=75
D=350—3×75=125 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根据下表计算
面包的消费量总数量120230
3边际效用206(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答:(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
3、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4、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
四、论述题(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6分)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6分)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分)
2、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高,存在超额利润;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则存在亏损。在短期中,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就是说,个别企业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产量的,而在MR=MC时就实现了这一原则。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企业在长期中要作出两个决策:生产多少,以及退出还是进入这一行业。各个企业的这种决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企业会扩大生产,其他企业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企业会减少生产,有些企业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3.根据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论述,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是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
二是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三是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4、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第四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
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
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
②收入分配不公平
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
(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
(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
三、政府失灵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 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
Ⅱ、财政
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同时财政又必须制定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财税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和收费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手指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并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二、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组织、提供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物品提供方的财力保障的源泉
Ⅲ、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组织收入、安排支出)
(二)基本内容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③执行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含义: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二)基本内容
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执行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税收
三、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
(二)基本内容
调节社会总需求,调节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三)执行工具:设置对经济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扩张性,收缩性,中性)
Ⅳ、为什么公共物品应由国家来提供?
一、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需要或消费是公共或是集合的,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购买,存在“免费搭车”造成效率损失问题。
三、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其首要职责。
第二部分 财政分配过程(第二章—第十二章)Ⅰ、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原理:即解决效率问题
(一)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宏观因素:
①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经济性因素始终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②政治因素: ⅰ政局是否稳定,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ⅱ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其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单一制国家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而联邦制国家则低一些。行政效率看一国的行政机构如何,若果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则经费开支则会更多一些。
ⅲ政府干预政策。
③社会性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2)微观因素(略)
2、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1)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2)公共生产: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设计公共物品的生产问题,因为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即所谓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府来购买。
3、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提高
(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的支出权利,以此达到削减消费性支出的目的。
(三)支出的效益
1、支出效益的评价指标
(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2)最低成本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御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至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此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2、公共定价:
(1)公共定价的含义: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搜狐费标准的确定。
(2)公共定价是针对什么的?它与市场定价有何不同? 公共定价是针对准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市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其由市场提供,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政府在其中对市场进行定价。
公共定价与市场定价区别在于两者针对的对象和机制都不同,公共定价针对的是公共物品,市场定价针对的是私人物品,公共定价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政府直接指定自然垄断行业和价格或者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而市场定价所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市场进行自主定价、自主竞价,政府不进行干涉。
3、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1)决策效益:加强财政管理,建立稳固、平衡的财政(2)政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 ①含义: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购买。
②作用:
ⅰ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ⅱ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ⅲ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大大减少了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共谋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
ⅳ各国政府之间的采购,有利于对外经济的交往
二、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行政、国防支出(纯公共物品);科教文卫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1)问题:①行政管理支出增速过快,影响其他支出。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挤占其他支出。③支出效率低下。
(2)改革:①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 ②简政放权
③加强预算监督。
2、社会保障政府介入的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理由如下: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种种缺陷,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分配不公,甚至使一部分人最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干预收入分配,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保障。其原因表现为:
①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②商业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③商业保险市场那一抵御系统性风险
④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在分配
3、政府投资性支出(1)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①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市场;②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根据宏观调控的目标对非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2)政府投资的特点(与私人投资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私人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政府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②范围、资金不同。私人投资资金来源于自身积累和社会筹集,从盈利为目的,一般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投资资金大部分为无偿取得的,投资长期或大型项目。
③管理方面:政府投资更加透明严格,私人投资的私人性更强一些。(3)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农业的基础地位:
①农业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料。②农业是工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③农业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特征:
①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投资要通过加工 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
②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公益性质,花钱多,涉及面广,个别单位和地区往往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这就是需要政府来承担这种投入职责。
③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④农业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农业需用固定资产多而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而资金周转慢,从而农业在市场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现状:农民收入低,生存空间小。(4)政府如何介入农业投资:
①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 相对稳定性。
②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③财政投资虽然是必须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④注意农业科研活动,推广农业技术
(二)财政支出的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1)含义: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者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2)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关系:
①财政与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ⅰ本质上讲,财政与社会保障的分配主体一样,都是国家,且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ⅱ从资金来源形态伤来看,二者的客体也相同,都来源于国民收入。
ⅲ财政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征集社会保障资金,以满足国家保障资金的需要。②社会保障谁既是社会保障筹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财政收入形式。③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重要支出。④社会保障预算应是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
⑤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3)我国社会保障的问题及改革 ①存在的问题:
ⅰ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ⅱ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ⅲ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ⅳ保障待遇与就业制度相联系。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ⅴ社会保障的筹集模式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的筹集模式为现收现付型,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年轻化。
②改革:
ⅰ加快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ⅱ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ⅲ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2、财政补贴
(1)含义: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及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达到待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2)作用:①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②纠正市场缺陷,借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3)与税收支出的关系:
财政补贴+税收支出=转移性支付
3、税收支出
(1)含义:税收支出泛指与正规税制结构相背离的特殊减免条款项目构成的“收支出体系税”。
(2)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①政策受益人不同:财政补贴的政策受益人是企业,税收支出的政策受益人是纳税人 ②政策目标不同:财政补贴是为了提高市场价格,税收支出是为了鼓励纳税人纳税 ③支出方式不同:财政补贴是列支,税收支出是减收(3)联系:
税收支出隶属于转移性支出
Ⅱ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原理
(一)含义及分类
1、含义: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国民收入。
2、按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益。(3)债务收入。(4)收费收入。
(二)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
1、税收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标准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不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的限制,因此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最可靠的基本形式。
3、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取得收入的最有效方式。
4、税收还具有调节经济运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
(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根本因素: 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水平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品的高低。
2、价格因素:价格影响价值的实现,从而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具体为:(1)价格水平升降。(2)现行税收制度。
(3)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3、体制因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财政集中度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二、财政收入的内容
(一)税收的原理(构成要素):
1、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1)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有的税收虽然由纳税人缴纳,但实际上是由别人负担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这既是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问题,如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2、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1)含义不同:
起征点:是指税收法律制度规定的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免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2)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进队征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3)起征点制度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免征额制度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3、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区别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渐变和有利于税收征管的优点,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理。我国大部分税种采用的都是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就越高,数额越小,税率就越低。累进税率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4、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都是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3)财政原则——适度原则
税收适度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与可能,做到取之有度。这里,“需要”是指财政的需要,“可能”则是指税收负担的可能,即经济的承受能力。遵循适度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适中,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和同步,并在此基础上,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
5、税负转嫁:
(1)含义: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纳税款全部地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
(2)条件: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交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难以转嫁 ④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与税负转嫁的关系(3)方式:
①前转②后转③散转④消转⑤税收资本化(4)规律: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6、商品劳务课税与所得税的区别:
(1)课税对象不同:商品税务课税的课税对象为商品、劳务所实现的价值而,而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所得额
(2)税负转嫁不同:商品劳务课税一般能转嫁;而所得税一般不能转嫁。(3)收入功能能力不同:商品劳务课税收入功能更强;但所得税收入功能较弱
(4)管理成本不同:商品劳务课税的管理成本较低,易于管理;而所得税的管理成本较高
7、增值税的含义和优点:
(1)含义: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新增加水或商品的附加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有增值不征税。
(2)优点:
①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②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 ③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
④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二)、国债:
1、含义: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债。①国债的债务人主体是一国的中央政府
②国债所筹集的是财政资金,而非一般的投资资金、经营资金或其他资金 ③国债是一种特征的财政范畴 ④国债的担保物是中央政府的信誉
2、国债的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
方法: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向银行透支和借款)、举借国债 ②筹集建设资金
③调节经济运行的表现:
ⅰ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
ⅱ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ⅲ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国债负担: ①含义:是指政府向企业、居民家庭举借国债以及为了筹集偿还国债本息所需资金向企业、居民家庭征税,从而给这些企业、居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等方面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
②衡量国债负担的指标: ⅰ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ⅱ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国债依存度,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
ⅲ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公式: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第三部分 财政管理(第十三章—第十七章)
一、国家预算:计划管理
(一)含义:
1、是政府在每一个财政的全部收支结构一览表。
2、是经法律程序批准的政府公共财产收支计划。
3、放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
(二)功能:
起到规范监督,约束作用,是政府活动的财力保障。
(三)分类:
1.从政府级次看,政府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从编制形式看,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
(1)含义: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 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
(2)优点:符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强,便于立法机关审批和社会公众 了解。
(3)缺点: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列和分别汇集平衡,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
复式预算:
(1)含义:是把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 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预算。
(2)优点: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3)缺点:复式预算总体功能较弱,编制和审批比较复杂,对预算管理水平有 较高的要求。
3.从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上看,政府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4.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看,政府预算分为正式预算和临时预算 5.从预算内容的分合看,政府预算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
(四)原则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应该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反映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编制一个统一的预算。
3.可靠性原则:预算收支每一个项目的数字指标,都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语句充分的资料,进行正确的计算与填列,不得造假、估算或编造。
4公开性原则:全部财政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5.性原则
(五)预算管理的问题:
1、约束力不足
2、透明度不够
3、规范力度不足
二、预算管理体制:部门的利益分配
(一)含义:
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二)内容:
1、事权的发生(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原则):(1)依据:
①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全国性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
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
ⅰ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增长职能主要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承担。ⅱ资源配置职能根据受益范围不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③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会促使其更有效地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2)原则:
①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应该由中央政府出面提供。
②由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物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③对跨地区以及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应出面组织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④对于收入分配差异问题,应由高级次的的政府出面进行调节。⑤坚持事权和支出划分的法律化原则。
2、财权与财力的划分
3、地方预算平衡:转移支付的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给予弥补(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转移支付是为了保证各地区间具有大体均衡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在由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外部效应的问题,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或拨款,弥补外溢受益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来说,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性问题。
(三)分税制:
1、含义: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剂。
分税制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的划分,是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
2、存在的问题
①事权和支出范围越位。目前实施的分税制没有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各级政府事权维持不甚明确的格局,存在越位与错位的现象,事权的错位与越位导致财政支出范围的错位与越位。
②部分财政收入划分不合理。税收收入没有严格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并依此确定应属何级财政收入,存在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的不规范做法。一些应为中央税的税种,如所得税被定为地方税。地方各级政府间按税种划分收入未落实。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地方税种除营业税、所得税外,均为小额税种,县、乡级财政无稳定的税收来源,收入不稳定。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对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过小。
④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间较少实行按事权划分财政收支的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无保障。
⑤转移支付不规范。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因保留包干制下的上解、补助办法,基本格局未变;采用基数法实行税收返还不合理;中央对地方专项补助发放的条件、程序、使用管理无法可依;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转移支付不明确。
(四)综合管理
1、财政平衡:(1)含义:
①财政平衡是相对的。
②财政平衡是一个期间性概念。
③财政平衡反映了某一财政主体的财政收支状况。④财政平衡应该是真实的平衡。
(2)财政赤字和赤字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①概念不同
财政赤字: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所出现的差额,即余额为负。赤字财政:是政府扩大支出但不增加收入或是减少收入但不减少支出,有意识地通过财政赤字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目标的主动政策。
②背景不同
财政赤字背景:经济萎缩
赤字财政背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下行 ③措施不同
财政赤字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增加节支,完成平衡任务,所以赤字规模不会太大。赤字财政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扩大赤字,使赤字达到相应的规模。④运行机制不同
财政赤字:客观原因造成
赤字财政:主观故意,赤字财政一定会造成财政赤字
2、财政政策
(1)含义: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知道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工具:
①税收: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特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
②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求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③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④国债: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3)类型:
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比较
ⅰ相机抉择:施以外力。自动稳定:自动发挥效应。ⅱ相机抉择:影响力大,能扭转经济态势,平衡被打破。自动稳定:影响力小,经济总体态势不变,处于平衡状态。②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
ⅰ背景不同: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ⅱ措施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支。
ⅲ效果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恢复,但可能带来通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内需,使经济适度减速,但可能使经济萎缩。(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①二者内在联系:
ⅰ相互直接的资金往来。
ⅱ结合部: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存在银行,固定资金归财政部管。②区别:
ⅰ政策主体不同:货币政策主体是央行,财政政策主体是财政部门。ⅱ政策目标不同:货币政策解决总量问题,财政政策解决结构问题。ⅲ政策手段不同: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税收、国债、财政补贴、预算。
ⅳ运行机制不同:货币政策:间接。财政政策:直接。
ⅴ政策时滞不同:货币政策决策时滞短,执行时滞长。财政政策决策时滞长,执行时滞短。
3、对外经济关系
(1)国际税收:按照减除国际税收协定,起到消除重复征税的税收管理,形成利益的再分配
(2)重复征税的后果:纳税人负担过重,从而干扰跨国经济活动。(3)减除国际税收协定的原则:属地原则优先,属人原则居后。
第五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X10 多选2’x10 填空4’x5(书本第一章、需要动机与价值理论、生活形态营销、消费者信息处理与决策理论、终端购物决策理论)判断1.5’x10
简答5’x2(学习理论、购买决策信息搜索)案例15’x1(课上讨论的)
第一章
1、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消费-生活消费。人们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包括一切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的一切消费活动,即生活消费。
2、消费者:直接消费产品(生活资料)的人,即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包括参与消费者选择过程、购买过程、使用过程、处置过程的所有人
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不可见的内部心理活动。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4、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可见的反应与外部活动。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联系: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受消费者心支配,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活动,根据消费者行为可以分析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可以主要归纳为三种研究视觉: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营销管理学角度。本书侧重于营销管理学角度
第二章
1、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论:(1)二因素论。包括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因素)(2)三因素论。包括消费者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因素。(3)四层面说。科特勒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的清单:1.外部环境因素
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
因素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
因素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因素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
2.消费者内部因素
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因素6:知觉、学习、记忆、动机、情绪、态度
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
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
3.营销因素
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2、消费者行为解释模型包括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CIP。
(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霍金斯模型(解释消费者行为的4个基本板块是外部影响、内部影响、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决策过程)、阿塞尔模型(消费者行为反馈:对营销策略和消费者,与霍金斯模型的不同之处)、所罗门模型(消费者行为轮盘:市场中的人们、作为个体的消费者、作为决策者的消费者、消费者与亚文化、消费者与文化)、彼得模型(消费者行为分析论: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行为、环境、公司营销战略)
(2)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5阶段模型,问题认知、搜寻信息、评价备选方案、购买决策、购后评价。7阶段模型,需求确认、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置。增加了“使用”和“处置”两个阶段。
(3)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不知晓、知晓、掌握知识、喜欢、偏好、确信、购买。前3个阶段为“学习”(认知)、中间两个阶段为“感受”,最后两个阶段为“行动”(意志上的)。
3、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别影响因素:(1)直接因素:中国政策因素。如大量的公款消费、政府的独生子女政策1979、富民政策1979、购私房政策2000、医疗费改革政策1998、其他(2)间接因素:中国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如以“根”为本的文化、中庸文化、关系文化、“和”文化、面子与从众、地位与礼。
第三章
1、知觉:是指个体获取刺激物信息并赋予这些信息以含义的过程。
2、构成知觉过程的3个阶段:展露exposure(方式:颜色/气味/音乐和声音/触觉/口味)、关注attention(影响因素有刺激因素:大小和强度、插播频率、色彩和运动、位置、隔离、格式、信息量;个体因素:兴趣、需要;情境因素:尽量使个体置于舒适的情景中,对节目的卷入程度)、解释interpretation分为认知解释和情感解释(影响因素有个体特征:学习、期望;情景特征:暂时性个人特征、个人可支配时间、背景效果;刺激物特征:符号如词语图片音乐色彩气味手势等、符号学、象征意义、品牌、价格、外观、营销信息)。
3、知觉性质:展露、关注、解释、记忆构成的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展露、关注、解释即为知觉过程。
第四章
1、学习:指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导致个体长期记忆和行为的内容或结构上的改变。简而言之,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2、两种学习理论:(1)行为学派,适用于消费者对产品参与程度低的决策,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A.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刺激与反应之间某种既定的关系,使个体学会对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同反应的过程;包括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巴蒲洛夫实验,牛肉/狗分泌唾液/铃声/相应反应;万宝路牛仔/力量/阳刚之气;海上日出/蓬勃向上/饮料/正面的情感。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该理论认为同样的行为被反复地给予奖赏或强化时,就可以产生学习。禁烟广告中,把吸烟和缩短寿命联系在一起,用意在于规劝消费者戒烟;保险的强化/前两组收到感谢信或致谢电话,后一组没有/10%终止购买保险/23%终止;在销售之后,通过信函、人员回访等形式祝贺购买者作出了明智选择;对于光顾某一商店或购买特定品牌的消费者给予诸如商品赠券、折扣、奖励之类的“额外”强化;免费派送试用品或优惠券鼓励消费者试用产品;通过提供娱乐场所、空调设施、精美布置,是购物场所令人愉快。
(2)认知学派,适用于重要和高度参与的产品,如汽车、服装、家具的购买。认知学习的分类:A.映像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例子:“瘦美是腹部减肥器械”,瘦美是腹部减肥/麦当劳,快餐/联想,电脑。B.替代式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通过想象来预期行为的不同结果,而不是通过直接体验奖赏或惩罚来学习。这种学习是观察与模仿的过程。C.推理,是个体对已有的信息和新信息惊心重新构造和组合以进行创造性思考。如零售商店装修豪华/信誉高,产品质量好,价格高;洗衣粉/白色或蓝色/去污力强;产品包装精美/质量好,高档。
3、记忆:是获得信息并把信息贮存在头脑中以备将来使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编码、保持、检索(回忆、再认)。
A.编码,个体以大脑系统能识别的方式录入信息。按有无明确目的分为有意编码(随意编码,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有意识地运用任何计划和方法,也补血药作为意志努力的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和无意编码(不随意编码,具有明确的目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做出意志努力的编码);按编码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编码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编码(在理解编码材料的基础上编码)、机械编码(不了解编码材料意义的条件下编码)。影响因素:编码的目的与任务、编码材料的性质、编码材料有无意义或内在联系、编码材料的数量、对编码材料的理解程度、身心条件。
B.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影响保持的因素:编码材料的作用、编码材料无意义或内在联系、编码材料的前后相似性、编码材料的难易、编码材料的数量、编码材料的序列位置、学习程度、学习时间间隔、日常活动多少。
C.检索,也称再现或重现,指在不接触过去编码材料的条件下,将其在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第五章
1、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
2、需要的分类:A.默里的心理需要清单,对无生命物的需要;反映出抱负、权力、成就与声望的需要;施虐、受虐的需要;与人际间感情有关的需要;避免羞辱、失败、丢脸、受人嘲弄;与权力有关的需要;与社会沟通有关的需要。
B.布莱克韦尔的需要分类:生理需要,安全与健康需要,情感需要,金融资源与保险需要,娱乐需要,社会形象需要,拥有需要,给予需要,信息需要,变化需要。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安全、掩蔽、保护)、归属需要(爱情、亲情、友谊、归属感)、尊重需要(地位、优越感、自尊、声望、成就感)、自我实现需要(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所能实现的一切)。
D.麦克莱兰的后天习得性需要论:原始需要、后天习得性需要(心理需要、功利需要、享乐需要)
3、动机:是引导人们作出行为的过程。
4、动机产生情形:A.个体内在需要达到一定程度。B.外部环境存在诱因。C.情形A+情形B。
5、需要与动机的区别:a.需要只有处于被激活状态(动机),才会引发行动;b.需要不能对个体采取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作出合理解释,只有动机才能从能量与方向上说明行为的原因;c.需要不一定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满足需要;d.内在需要知识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其中一个因素。
6、动机的特征:内隐性(动机难以直接观察到)、多重性(某一行为的产生往往受多重动机的驱使,但动机的强度有所差别)、学习性(个体的动机随着个体的学习和社会化而不断地改变)。
7、动机解释理论的演变:A.本能论,20世纪初,代表人物詹姆士、麦独孤、弗洛伊德。B.驱力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代表人物希夫曼。C.诱因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布莱思。D.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E.认知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代表理论有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自我决定论、预言论、归因论。
8、消费价值:是指消费者从某一特定产品(服务)或品牌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
3种品牌价值:功能性价值(如汰渍、戴尔、大排档,对应消费者行为的功能导向或价格导向)、象征性价值(如耐克、可口可乐,对应消费者行为的面子导向或成就感导向)、体验性价值(如迪斯尼、维珍航空、星巴克,对应消费者行为的时尚导向、情感导向或信仰导向)。
9、体验营销:体验营销立足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其构架为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关联营销。
第六章
1、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看法,或对“我是谁”的理解。
2、生活形态:又称生活方式,它对应选择某种消费模式,包括消费观念、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等。
3、自我概念的特点:A.它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B.它是稳定而持久的。C.它是有目的的,即它内含着一个理由和目的。D.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会促进个人主义。
4、多重自我。A.自我的基本类别,两个维度“实际我(我现在是什么样子)-理想我(我想成为什么)”、“私人我(我对我自己怎么想)-社会我(我认为别人怎么看我)”。B.延伸的自我,延伸自我=自我+拥有物。C.自我完成的符号理论,认为自我定义不完整的人倾向于通过获取以及展示相关的符号来完善这一身份。
5、自我概念与营销行为:A.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B.自我概念/产品形象一致理论,当产品的属性与自我的某些方面相符合的时候就会被选择。C.自我概念的测量。
6、如何去描述生活形态:人、产品、情境。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产品。(必考)描述大学生的生活形态。例如雅皮士、小资的生活方式、在公务场合佩戴劳力士手表、驾驶宝马车、手拿古奇公文包;在娱乐场合打软式网球;在就餐场合吃绿色沙律和乳酪,喝白酒。
7、生活形态测量方法:(1)AIO量表,活动Activity、兴趣Interest、主张Opinion。(2)VALS量表
8、生活形态的营销应用:描述目标市场、创造出关于市场的新看法、对产品进行定位、更好地传播产品特征、开发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第七章
1、介入度:介入定义为“一个人基于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当其中的“关联性”被测量时,则称为介入度。
介入度分类:品牌(产品)介入、信息介入、购买情境介入。
2、低介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惯性或习惯性行为inertia,高介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热情或激情passion.3、购买决策类别:(1)H.阿塞尔根据顾客购买介入度的高低和品牌的差异,吧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4大类型:纯粹冲动性型、建议影响性购买、计划内冲动购买、提醒购买、类别计划购买。
(2)R.布莱克韦尔,分为扩展型问题解决(extendde problem solving,简称EPS)、有限型问题解决(limited problem solving,简称LPS)、习惯型(重复)购买决策(routinized response behavior,简称RPS)。
4、FCB方格。方格1是思考者thinker,遵循模式:学习learn-感觉feel-行动do,广告应重视足够理性的诉求支持,布莱克EPS、阿塞尔复杂型。
方格2感觉者feeler,遵循模式:感觉feel-行动do-学习learn,广告应重视感性的打动。方格3是行动者doer,遵循模式:行动do-学习learn-感觉feel,广告应重视购买后的认同。方格4是反应者reactor,遵循模式:行动do-感觉feel-学习learn,广告应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自我感觉。
5、态度:以一种一贯的喜爱或不喜爱的方式对一个事物发生反应的习惯倾向。态度是一种倾向而非行为,是一种持久状态而不是瞬时的状态。态度是后天习得,而不是本能的。
6、态度ABC要素模型:情感Affect、意动behavior、认知cognition。
7、改变态度的策略:A.改变认知:改变信念、改变属性的权数、增加新属性、改变理想点。
B.改变情感:经典性条件反射、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增加对品牌的接触。C.改变行为:优惠券、免费试用、购物现场的展示、搭售、降价出售。
8、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理论ELM(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心理学家R.E.佩蒂等在1983年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是消费者信息处理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劝说是通过两种基本途径进行的:一是劝说的中心路径,二是劝说的边缘路径。有两条可供选择的劝说路线:当介入度高时,消费者将会选择包含着重要信息的中心路线;而介入度不高时,将会选择另一条外围路线。
例如在广告说服的中心路径,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能力取决于广告信息的质量,如是否提出了为消费者关注的品牌特性;广告宣称是否可信、有冲击力等。与之相反,如果是说服的边缘路径,消费者缺乏信息加工的能力后动机,对信息不做精细的认知加工,对信息的内容不做思考和评价,而是依赖配合信息内容的“边缘线索(如广告中吸引人的模特、音乐等制作特点)来形成品牌态度。如果消费者对边缘线索的评价是肯定的,如广告代言人是个专家,或有吸引力、可爱,消费者喜欢该广告中的音乐等,消费者就接受广告信息。
第八章
1、购买情境组成(分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观、人员密度、购买任务、先前状态。
2、商场氛围的影响模型:气氛(环境刺激物)-情绪状态(愉悦感、激奋感、自在感)-反应(靠拢/规避、停留/离开、购买/不购买)。消费者的反应:身体的靠拢和规避、探询性靠拢和规避、沟通靠拢和规避、执行和满足的靠拢和规避。
3、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非事前计划的现场购买行为,亦称非计划性购买。这种购买行为涉及消费者的多种心理和情绪。
4、冲动性购买的类型:纯粹冲动性购买、建议性购买、时尚冲动性购买、提醒性购买、计
划冲动购买。
5、购后冲突的三种反应:公开反应、私下反应、第三方反应。
第九章
1、中国特色消费者行为(4种):A.面子消费,体现形式为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象征消费。
B.关系消费,体现形式为送礼、吃饭、C.“根”消费,维系血缘、家族、民族的动因等。包括教育消费、祭祖消费、仪式消费、节庆消费、礼俗消费、房地产消费。
D.女性消费,从奉献到自我的角色转变等。
第十章
1、世代:一个群体,其长度大约等于一个生命阶段,其界限由同侪个性来界定。
包括两个要素:世代长度(即一个生命阶段,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的时间长度)、世代界限(取决于同侪个性,同侪个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群人之间流行的行为模式和信仰。
2、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法(五分法):“偏爱传统”的一代、“失落”的一代、“幸运”的一代、“转型”的一代、“E”一代
第十一章
1、区域消费差异:是指不同的地理区域而表现出的消费价值观、消费模式和群体消费行为的差别。
2、区域消费差异的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等;B.非经济因
素:社会文化(文化价值、民族)、风俗、气候、心理因素(消费者的个性、态度、意见、兴趣等)、政策因素等。
3、区域消费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A.饮食文化差异,中国四大菜系鲁菜、苏菜、粤菜、川
菜。B.地域风俗消费差异,广东人重“吃”和旅游,上海人重“穿”,北京人重“车”,长沙人重“乐”等。
4、如何划分区域消费差异(区域消费差异的基本类别模型):
A.以区域差异为基础的市场细分方法—PRIZM,potential rating index by zip
market.B.区域消费基本类型TOFA模型。消费文化价值的两个基本维度:时尚指数S(style,衡量在时尚-传统之间的区域位置)和花钱指数R(risk,衡量在勤俭-享受之间的区域位置)。
A型:高S高R,前卫型,特征是时尚而敢花钱。
F型:高S低R,理财型,特征是时尚而精明。
O型:低S高R,乐天型,传统而敢花钱。
T型:地S底R,保守型,传统而节俭。
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答:学习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有:(1)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2)通过学习可以触发联想。经由学习产生的联想,经多次重复,日久天长,便会形成习惯。(3)通过学习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同时选择标准也将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