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智教育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基本知识问答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学智教育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基本知识问答
1.教学活动包括哪些要素?
(1)学生;(2)教学目的;(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5)教学环境;(6)教学反馈;(7)教师。
2.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 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复习辅导、试卷讲评等。3.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2)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工具书的习惯。
4.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1)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的榜样;(3)集体的领导者;(4)人际关系的艺术家;(5)心理治疗工作者;(6)学者和学习者;(7)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5.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1)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4)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5)教研能力。
6.何为显课程?
显课程就是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
7.何为潜课程?
潜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
8.潜课程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9.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列举三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
10.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4)恰当地运用案例进行讲授。
1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列举四条。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质条件;(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7)依据教学环境条件。
12.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
(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
13.主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列举其中四个。
(1)讲解接受模式;(2)自学辅导模式;(3)问题教学模式;(4)“探究—发现”模式;(5)掌握学习模式;(6)开放课程模式;(7)合作学习模式;(8)“咨询—研究”模式。
14.讲义中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高效度;(2)高信度;(3)难度恰当;(4)合适的区分度;(5)客观性;(6)全面性;(7)与学员情况匹配。
15.讲义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1)上次课重点和易错知识回顾;(2)本节课趣味性导入;(3)知识点方法技巧总结归纳;(4)典型例题;(5)针对性练习题。
16.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2)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检查学习的各个主要环节;(3)培养学生制定和整理错题本的习惯。
17.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8.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义务有哪些?列举其中三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9.教学内容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1)归类分析法;(2)层级分析法;(3)信息加工分析法;(4)解释结构模型法。
20.课堂氛围营造的一般原理是什么?
(1)教师要“了解自己”;(2)教师要“了解学生”;(3)教师要“了解目标”;(4)教师要“了解从何开始”。
21.课堂氛围营造的策略是?
(1)民主教学;(2)成功教学;(3)灵活教学;(4)双边教学。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22.教学评价概念的内涵什么?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23.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诊断功能;(2)激励功能;(3)调控功能;(4)教学功能;(5)导向功能。
24.发现学习模式内涵是什么?
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有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25.设计“发现学习”的基本步骤是?
(1)问题情景;(2)假设——检验;(3)整合与应用。26.一对一教学中学科教师的基本工作是围绕哪三点?(1)备好课;(2)上好课;(3)做好课后反思。
第二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案汇总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同课异构教案汇总
《秋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教学难点: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秋:
导入新,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抽一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学生互评;
3.老师范读,学生听(听节奏、听感情)(也可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学生评,老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提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声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学生齐背《秋天》)。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2.研讨与练习:三。
《秋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对诗中充满诗意的秋景进行赏析,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首诗歌是何其芳早年的作品,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清远,故确立以上三个目标。)[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诗的内涵和意韵,并逐渐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故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朗读这一环节。)
2、品味诗中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有限的,故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有感情的朗读全诗。2.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 读,能帮助理解词义,能帮助再现情境,能帮助领悟诗歌内涵,能充实认知结构,能提高语言水平。首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初读、听配乐范读、配乐试读和配乐朗读等多个步骤,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接触到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诗中美景;然后学生通过互助探究的形式,深入感悟诗歌的深层意韵;最后通过对美国诗人狄金森《秋景》一诗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在思想上有一个升华。[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姓名等,背景为美丽的秋叶图,背景音乐为《秋日私语》。(课前就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期学生在一上课就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来。)二.精心导入:
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学们知道哪些写秋的诗歌吗?(生说)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何其芳的《秋天》到底是悲秋的呢?还是喜秋的呢?
(用古诗词导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了解到新的诗句,还营造了一种学习诗歌的氛围,以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读诗歌,领悟美感,把握作者的感情。1.学生齐读全诗。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
(让学生再次初步感知诗中的意境,教师发现学生预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2.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并配以不断变幻着的美丽的秋景图。播放前,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
(这不仅是对学生听觉、视觉的陶冶,更是给他们的心灵以美的熏陶。)3.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
4.请几位学生试着配乐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那么这首诗是悲秋的还是喜秋的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后,形成了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被他们自己清晰地意识到,就能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四.互助研讨,感悟诗歌深层意韵。1.媒体出示:
品味下列划线词语,并在学习小组中讨论:(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答案:形象地描绘出丰收之景。)(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答案:采用了拟人手法,意味隽永。)(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答案:既写渔船上的实景,又写了秋天的来无影去无踪。)2.学生在小组中研讨。
3.各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研讨。
(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这三个词的运用,是这首诗的精妙所在,学生理解了这些词的妙处,就能真正感悟到诗的精妙之处了。这也正是学习这首诗的难点,学生通过研讨、合作和探究,能解决超出他们现有能力的一些问题。参考答案可以出示,但千万不要作标准答案,只可起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五.概括提升。
1.全诗由三小节构成,三小节分别描绘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画面,请给这三幅图命名。2.学生回答后,命名:“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点击相应文字,媒体出示:相应的美丽的秋景图。
(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学习本诗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三幅生动的画面,把这些画面再抽象为三个短语又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六.比较阅读
媒体出示:秋景 [美国] 狄金森 1.齐读《秋景》一诗。
2.小组中讨论两位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3.师生共同研讨答案。
(该环节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由意象上升到思想和内涵上,让学生意识到:同一题材的景色,可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表现。)七.赏读课文,领悟美感。
再次由媒体出示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朗诵中再次去感受诗中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意韵。八.布置作业
1、学生课后诵读课文,并将自己的配乐朗诵录下来,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录音作品作出评价,评出名次,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全班播放好的录音。
2、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
(语文教学的阵地不仅仅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轻松地去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感知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秋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2、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显示)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讨论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图画描绘:出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3、研读赏析
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b.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说说你的感受。
例:◆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吗?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4、互动释疑:学生提问,小组全班相互解决
三、联系生活,体验延伸
以故乡的秋天为生活舞台,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2、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①写故乡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③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秋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美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秋天的美。[设计思路]
一、单元回顾,诗情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这里有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有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还有梁衡所描绘的“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本单元课文里有没有对秋的描写呢?
你还知道哪些写秋天的诗词?(生背诵)
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体验美情。
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
4、说说初读后,你感受到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合生发言板书:
栖息在农家里 露珠、稻香、瓜果 秋天 游戏在渔船上 冷雾、白霜
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蟋蟀(叫声)、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诗歌每节以相似的句子结尾,构成了一唱三叹的美,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乡村秋景”呢?(讨论板书)
5、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喜欢这首诗吗? 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导朗读:停顿,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
6、那么你们能将这首优美的诗歌背诵出来吗? 当堂背诵,指背,齐背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有感情的诵读融合在一起了。
三、挑战美诗,学写美文。
1、何其芳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抒发了热爱秋天的情怀。我们每一个同学同样也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你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景象吗?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
2、我们不但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要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3、全班交流,评点。角度:
1、秋天特有的景物及特点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融情于景,寓理于景
四、总结:同学们笔下的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吧。请拿起你的笔,用心勾勒你心仪之秋。可以写一首小诗,可以来一则片段,甚至可以描一幅图画。
《秋天》教案设计5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重点难点:
①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计 :
一、诗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很多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灵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寂寥的秋。
秋天,有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有深情的怀念。今天,我们就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二、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现重庆万州)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展示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悟
1、听录音欣赏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放朗读视频、注意节奏)
2、正音(朗读时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多媒体展示:)
丁丁zhēngzhēng 肥硕shuò 青鳊鱼biān 归泊bó 寥阔liáo 乌桕叶jiù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
3、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课文。[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C、全班加以纠正(生读)
4、比朗读,我最棒!
A、小组内展开朗读比赛,看谁最棒!
B、班级内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最棒!
5、全班饱含感情齐读诗歌。
6、比概括,我能行!《秋天》,全诗共分3节,诗人用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合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同学们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给每一节拟上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板书)
四、研读赏析
1、寻美点,我最准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2、小结:三节诗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何其芳的
《秋天》,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板书)(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我们来当小歌手
请你把歌曲《春天在哪里》改写成《秋天在哪里》,描绘你眼中的秋天。(展示儿歌《春天在哪里》)
提示: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改写。也可根据自己生活积累改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改写,在班上进行交流。)
六、结束语
其实,生活中的美随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能够经常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你心中会有更多的诗情。
《秋天》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教学步骤】
一、导入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二、资料助读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2.学生放声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3.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四、合作探究
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
①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②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画。
五、自主赏析: 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出理由。学生畅谈,教师归纳:(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从听觉的角度,贴切传神地写出了幽谷的深、静。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润、形声兼具的画面。(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使人满口生香,展示丰收的图画。(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视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4)“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把青鳊鱼比喻成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耐人寻味。(5)“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6)“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说法,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7)“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梦寐”名作动。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六、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提示: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七、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八、课后作业
1.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2.“诗中之秋”令人神往,“蓉城之秋”风光无限,“育才之秋”洋溢欢乐。请拿起你的笔,用心勾勒你心仪之秋。可以写一首小诗,可以来一则片段,甚至可以描一幅图画。
第三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
2012-5-24 13:17 提问者: 曹子建0000 | 浏览次数:383次 回答 共3条 2012-5-24 14:57 zhangtao628649 | 三级 我校开展过 我们举行了多项比赛 演讲比赛 粉笔字比赛 钢笔字比赛 作文比赛 课堂教学大赛 评课大赛 运用多媒体制作大赛 个人才艺展示 等与教师个人素质相关的比赛 2012-5-24 23:17 蔚村小学 | 二级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主要是考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才艺,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处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资源开发与利用技能、结课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等等,同时还要展示你本人的才艺,琴、棋、书、画、歌舞、等等,总之就是一切可以调动来服务于教学的技能勒
2012-5-24 23:26 1326695425 | 四级
我们学校的教师技能比赛包括评课、讲课、写教案、做课件、说课、上课这几项。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有哪些
1.说课比赛 2.普通话比赛 3.粉笔字、钢笔字比赛 4.微型课比赛 5.教学设计比赛 6.教学课件比赛 7.板书设计比赛 8.简笔画比赛 9.教育演讲比赛 10.公开课比赛 11.教师素质比赛
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指哪些? 2011-6-7 21:25 热心网友 课题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中的一部分,教学技能还包括教学的准备技能、教学媒体的使用技能、组织与指导课外活动的技能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技能。
2.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
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过程与方法 D.课程与评价
3.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表述正确的是()。A.养成良好习惯 B.创设教学情境 C.鼓励直觉思维 D.抑制逻辑思维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基础性、普及性和()等。
A.全面性 B.强制性 C.义务性 D.合作性 满意回答 2009-7-11 16:31 热心网友 1.D 2 B 3 B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哪些? 2012-6-9 13:03 满意回答
课题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中的一部分,教学技能还包括教学的准备技能、教学媒体的使用技能、组织与指导课外活动的技能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技能。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中解释式讲解有哪些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课堂教学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1.情境创设不恰当。
关于“创设情境”,有些课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有些课虽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可以提出的问题太多,利用价值不大;有些干脆就是把课本情境图片做成课件,费力、费时而效果不大。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服务,既要有趣又要有数学价值,并与本节课密切相关,还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从中提出本节课要探索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探索这个问题,从而进入探究过程。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教学中。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 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儿,当听到教师的号令则又再来一次“合作”。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学生只是旁观者。
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因此,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数学课堂进程中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时机一般有: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学生争着发言教师不能满足其表现欲时,等等。
3、教材使用率过低。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多数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没有安排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
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 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4、只关注预设,不注重生成。
大多的课堂教师在课前已经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来,上课以后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只关注她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出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予理睬。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这样的课,让人听完总觉得有些缺憾——课堂生成不够。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可以完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构成了教学。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及时抓住契机,把它们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赞同0| 评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有哪些
1.吸引学生:联系、挑战、变化和魅力 2.启发学生:定向、架桥、置疑、揭晓 3.与学生交流:语言交流对话和非语言交流对话 4.组织学生:策划、调控、慎惩、公平总之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o^)/~
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几方面:
1、教师如何讲,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选择的练习针对性要强。分析问题要到位、简洁。
2、学生的实际基础如何,接受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3、数学问题尽量生动化,与现实生活多联系,多讲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课堂,打破沉闷。
简而言之:因材实施,尽可能使课堂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具体做法: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1.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 2.要精讲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3.习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障 基础性练习: 针对性练习: 比较性练习: 操作性练习:
口述性训练: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1.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备课的基础 2.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3.备课时要注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年,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提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表现在那些方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二:过程与方法并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应该是不完全预设的课堂,有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情感与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双方互动,给人以启迪。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即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时间,把不必要的环节删去或缩略,花主要时间在重点上就能提高效率,当然还得保证学生的听讲认真 如何提高当下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是老师想提高教学效率的话,实际上还是想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上课时很多学生走神,可以讲课中穿插写小故事或小幽默之类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再讲课堂知识,这样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课堂上实在做不好的话,可以利用课下,给学生一些自学比较方便的学习资源,比如像知识典这样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达到目的,也能让老师省力。中教联盟网如何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教联盟网老师建议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八、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九、使用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十、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最近要写篇论文,叫《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有哪位知道关于这个题目比较有名的著作,不妨透漏一下,感激不尽。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 态。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正如《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几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学校“八五”、“九五”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正日益地深化,在实践中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
基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实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高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课 题 的 主 要 内 容
本实验以数学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等为研究环节,将学生操作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将立足于课堂教学,以为计算教 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纬,以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操作活动作经,组成一个操作整体。通过优化组合、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实验因子作用,以求整合效应。
(1)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去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自学能力。
(2)师生、生生交互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合作、交往等方式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有触觉性的经历,进行动手操作性的学习,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
(4)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创设相关的情境,使教学“还原”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研究工作计划(含阶段工作指导)
2002年9月——2002年2月确立课题,撰写方案,完成前测。2002年2月——2004年12月组织实施,记录情况、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2005年1月——2005年5月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课 题 方 案
小学低中年级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 实验研究方案
一、实验的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正如《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几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学校“八五”、“九五”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正日益地深化,在实践中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 的操作策略。
基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实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高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实验的目标与假说
1、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的实验研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实验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数学教学活动化的基本规律,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实验的指导思想:
本实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高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低的现象,通过“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 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2、基本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的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寻求、探索数学教学活动化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创立能在一定范围中加以推广的某些有效的教学变量,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2)整体性原则
本实验着眼于高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涉及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只有将相关要素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实验的整合效应。(3)和谐发展原则
本实验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广阔、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学习运用数学,长才干,学做人。
四、实验的内容、途径和措施
1、有关概念的界定
“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的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本实验主要侧重于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表演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2、实验的内容和途径
本实验以数学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为研究环节,将学生表演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实验的基本措施
本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拼音教学等为纬,以学生的自读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表演活动作经,组成一个操作整体。通过优化组合、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实验因子作用,以求整合效应。
(1)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读,去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自学能力。
(2)师生、生生交互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合作、交往等方式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有触觉性的经历,进行动手操作性的学习,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
(4)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创设相关的情境,使教学“还原”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4、关于实验变量
(1)自变量:本实验所采用的“活动式”措施是自变量,其中课堂教学中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操作活动、情境活动作为实验因子中重要操作的自变量,而“活动环境”作为本实验辅助性的自变量,仅作参考。(2)因变量:根据主要自变量内容和实验的目标,因变量应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
(3)无关变量:教师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与学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等因素作为应该控制的无关变量,将进行相应的消除、平衡、抵消处理。
五、实验的观察指标、测量以及统计处理
1、观察指标:
(1)自学能力(2)合作学习能力(3)主动探索能力(4)语言感悟能力(5)表达能力
2、测量
测量书面检测与口头检测相结合,课堂即时效果与实验终极效果检测相结合。其中课堂即时效果由课题承担者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随即检测;实验班学生的基础成绩和终极效果在实验前和结束后作检测;为便于调控,实验过程中采用半年一次的阶段性检测赞同0| 评论(4)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是什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充分备课,对当天授课内容了如指掌,成竹在胸.2.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要非常了解,大概要知道讲到什么深度会有多少学生能接受.3.鼓励学生发言,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绝对禁止上课时讲与课堂无关的话.以上仅仅是我个人观点,在这方面我也很想能做得更好.仅供参考 请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都喜欢看些个稀奇玩意儿,多给他们看看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他们也来试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著名著作
1.认真充分备课,对当天授课内容了如指掌,成竹在胸.2.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要非常了解,大概要知道讲到什么深度会有多少学生能接受.3.鼓励学生发言,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绝对禁止上课时讲与课堂无关的话.以上仅仅是我个人观点,在这方面我也很想能做得更好.仅供参考 1.备好课,不是照抄教案的,是在心里备好,可以不流于形式; 2.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到【松而不乱】; 3.风趣诙谐的语言,教学中为什么不能多讲点生活中的实例呢,生活中的笑话;
4.数学也不能与语文脱节,很多地方就用类似于语文中的分析句子的。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备课要认真就可以了 上课认真
把班级分成几个组,告诉同学认真听,到讲题的时候进行抢答,老师说开始,谁站起来得快,就谁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就给这组加分,连个星期后评比,看哪个组的分少,就罚他这组扫除什么的,选组先找班级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不管是成绩好的或不好的)我办就是因为老师用的这个方法,听课时得到了领导的夸奖,班级成绩迅速提高,成绩在全年组第一!很有用的 吴正宪老师的著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http://wenku.baidu.com/view/98afe85f312b3169a451a47f.html 根据小学年段的特点,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答案 2011-11-1 18:23 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场景,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拼音ao ou iu 的时候,我通过以前学过的单韵母找朋友后引出所要学的复韵母,加上卡片课件的效果很生动。这样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这些其实在无意之中都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废去钻研,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用心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即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
中心镇第二届小学教师全学科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根据县进修校学期初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中心镇将继续深入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内比较学、课外赛素质”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小学教师基本技能为目标,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二、活动目标
通过竞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立足课堂,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一线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舞台,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加强教学技能切磋,形成良好的研学氛围。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
2、参赛项目:
各学科课堂教学(40分钟)各学科说课(7-10分钟)
专业成长演讲(或教学案例讲述)(3-4分钟)
各学科板书板画(要有设计意图的简要说明)(4-5分钟)语文(10本教材中选)、英语(自选)学科朗读
3、参赛人员:各校在组织初评的基础上,语文、数学、英语每学科推荐一名人参加课堂教学大赛,其他学科和项目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参赛。业务领导愿意参加也可参赛。
4、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各校自行初评推荐。
第二阶段:中心校人员验收评比。
第三阶段:集中汇报展示。
5、评比方式:由中心校组织人员到各单位进行验收、打分评比。
各单位收到此方案后,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初评,将推荐出的选手于三月二十七日前上报中心校。三月二十八日中心校开始验收。
中心镇中心校
2015年3月26日
第五篇:特殊教育教学技能问答
特殊教育教学技能问答
重点: 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作业设计的走向与策略
1、什么是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有关教学的知识和经验,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教学行为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
2、教师教学技能的意义: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方面,是教师专业成长必有的技能。一般来说,专业化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领域的伦理,还有专业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教学效益和质量,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与所教学科相适应的教学技能。
3、要素构成: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的价值信念;教学知识经验;教学行为。
4、教师教学技能是一种运用教育技术的行为能力,是一定教学思想、理论在实践行为上反映,且是教学实践经验的固定化、系统化。因此,一定教学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是基础,长期实践的积淀是条件。
5、教学技能的特点:具有工具追求效率、易操作性的特点,还具有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特点。后者是独特属性。
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体现教师个人风格和特色,具有个人价值意蕴。教师个人主体的自我建构是教学思想真正内化为个人知识、教学技能真正成为个体的技能的根本所在。只有实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理论、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与教学技能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各要素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6、特教教师教学技能的特殊要求: 一是要关注特殊儿童个体,掌握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学技能。
二是体现出博爱、平等的人文价值取向和贯彻康复训练、补偿教育的技能。这是由特殊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特殊教育从源头上看产生于人权、基督教和医学的发展,秉承了博爱、平等、仁慈宗教精神和康复训练、缺陷补偿的理性精神。
三是要体现出面向特殊儿童生活世界的生活化教学技能。这是尊重特殊儿童差异,因人向异、差异施教的必然结果。
7、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确定合适的教学环节,安排各教学要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追求效率和质量的统一,以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在一定时间内能以最好最优的安排,完成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问题。加涅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一般说来,可有学年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月教学设计、周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8、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是系统性;二是操作性;三是反馈性;四是注意个体性;五是体现教学思想理念;六是变通性。
9、课堂设计的基本程序
9、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本学科与本课特点(统一性)。
2、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情况(差异性)
3、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与观点、理论(差异性)
10、如何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包括己有知识经验、预习以及个性心理特点、认知特点、残疾缺陷的情况等。一般主要通过作业、测验或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
教材分析包括本课教授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要结合课程标准等教师用书确定,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11、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和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进行确定。
12、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1)、尽可能使用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方式(行为动词)来陈述,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2)、教学目标应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有序的和明确的。(3)、教学目标应描述课堂结束时学生的终点行为。
(4)、教学目标不仅说明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程度,还应说明学习的内容。
13、教学方法的设计的理念
(1)不仅要学生记忆知识,更要促进他们发现问题、创造知识(2)不仅要读懂教材,还要体会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情感和期望(3)不仅提从老师那里学习,还要学会与学生合作、学习他人(4)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5)不仅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于
(6)不仅要学习,还要补偿缺陷和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14、选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学习特点
15、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直观呈现法、抽象归纳法、发散思维法、逻辑演绎法
16、什么是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材料、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
17、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
(1)变。教材内容的安排,课时内容的安排都要因人而异的变化,顺序可以变,讲授的知识点也可以变。一般的,内容的组织实际上就是理顺两个“序”,一是教材本身的“序”,二是学生认识的“序”。但这两个“序”都不是不变的。(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3(2)活。也就是要多样化,不但因人而异,而且活泼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实现教授内容生活化:通过内容的组合或再造,使教授的内容更有趣。
(3)洁。即思路清晰,让学生感到有顺序、有节奏、有线索,切记忽东忽西、摸不着边际。
(4)明。即重点与难点要突出,详讲、细讲、精讲与略讲、粗讲、不讲要分明。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己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
18、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有:
演绎法:是指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组织材料,先从概念或原理开始,导引至事实,然后至观察、应用及问题解决,最后总结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归纳法:从特殊事例到一般原理,即先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然后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即由事实、事物细节开始,导引至概念及原理的形成,而后至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上述两种方法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不可能只绝对地使用一种方法。
19、媒体选择的原则:直观原则、实用原则、先人后机原则。20、”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提问需注意的问题:(1)提问要从学生出发。(2)提问要紧扣目的。(3)提问要具体、精确。(4)提问要准确严密。(5)提问题要能启发思维。(6)提问要有新颖性。(7)不怕出错。
21、课堂提问设计方法: 因人和情境设问;在要点上设问;在易混淆的矛盾处设问;抓住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提问。
22、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主体:教师帮评、自评、学生评 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问卷评、座谈评、考试测验评价
教学目标设计:①教学目标清晰具体,②针对学生实际状态,③考虑学生发展可能。教学内容设计:①体现与生活世界沟通,②体现灵活结构性,③体现学科教育价值。教学过程设计:①师生双方活动形式,②考虑双方活动有效性,③开放设计有度有弹性。
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经验、问题、困惑、价值观:关注学生、教师、课堂的互动状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4
23、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1)传统作业改革的观点:认为是道德和教师教的原因,忽视从作业设计本身思考问题。只重视作业的的线性加减。
24、作业设计改革的理念:
由传统的关注作业知识量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困惑、经验、智慧及生成问题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建构作业活动;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及现代科技的联系;作业应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25、作业设计的走向:
(1)从集中专制走向自由民主。即,以人为本的作业。
(2)由封闭走向开放。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新知识应是学生作业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教师事先确定作业将更多地转向师生共同生发作业。也就是说作业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生成性并存。
(3)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需要学生密切合作。
(4)作业的评改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
(5)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6)作业的技术、方式、性质将由单一僵化的机械重复训练式走向主体探究创造的自我建构式,传统的”温故"性作业将更多的转向研究创新性的作业
26、作业改革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结合:(1)作业内容方面相得益彰。即,研究创新性作业与温故性结合,德智体美劳作业相结合。
(2)作业功能方面和谐完美。即,巩固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3)作业形态方面取长补短。即,活动类作业、学科知识文木类作业相结合,校内作业、校外(家庭、社会)作业相当结合,单科性与综合性作业相结合,合作与独立性作业相去结合,短期作业与长期或远期作业相在结合,学生自我生成的作业与教师布置的作业相结合。
5(4)作业类型方面动态平衡。即,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相约合,统一作业与个别作业相结合。
(5)作业范畴方面相辅相成。即,显性作业与隐性作业相在结合。隐性作业主要是指潜在内容的作业,如,让学生适应或营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氛围等文化层面的作业,校风、班 风、学风等制度风气方面的作业,如何与人合作、交际等方面的心理层面的作业。
27、在作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作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整体作业观。新课程的作业要求以学生为本,在作业类型、内容、形态等方面要从整体上考虑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的发挥,避免为追求局部作业效能而损害对学生的整体教育功能。
(2)处理好作业内容结构的多样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关系。
(3)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提倡作业多样化并非否定统一性,而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相互结合。
(4)处理好作业与课程蓝本的关系。新课程的作业动态多变、姿态纷呈、不拘一格。只要作业能使人的创造力等本质力量得以多彩飞扬,得以扩张和延伸,就是有新课程意义的作业。
28、为什么需要教学研究
特教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指导和解释实践的需要;从教书匠 走向在教育家的需要;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29、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点与阻碍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一直是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通病”。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来说,首先它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是一种超越传统习俗的创新,是对自己教育实践及认识的一种反思与重建。
30、教学研究的方式:校本研究、叙事研究、课题研究
31、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包括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以校为本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学校研究。研究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实践、回归真实情境(即生活世界)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1)校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即,基于对学校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研究。
6(2)校本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教师合作主要体现为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题辩论等形式。教师合作是校本研究追求科学精神、求实态度,培植学术纸用的重要途径。另外,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也是校本研究所必需的。其中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与合作是教师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高专业能力与素质的重要力量。
(3)校本研究是一种基于学校全局的统整性的研究。
32、叙事研究的特点:教师既是当事者又是研究者,自己研究自己。
33、叙事研究的意义:
1、宏大理论的困境。教育事件的研究就是弥补宏大理论的遗憾。
2、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教育事件的研究促进了专家与教师的视界融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开放了一个思考空间。对教育事件的研究,一方面能以实践的视域促进理论向实践的物化、回归:另一方面,也能以理论的视域促进实践向理论的理化、升越。
3、对校本研究的推进。其实学校教育就是以宏大思想、理论为实践驱动,立足学生(或学校),以人为木(以校为本),将宏大的理论叙述转化成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或事件,从而诠释宏大理论,也表达实践经验。
34、叙事研究的指导思想:教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状态。在学校中,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秤,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学事件以叙述的方式蕴含教育经验重构的意义,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和理论的觉醒,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5、叙事研究关注什么:教育教学事件。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学的血肉之躯。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学事实真相的表达。教育事件就是教育中的一系列的交往关系,是最为生动、最为稳定、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境遇。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并体认学生在教育事件的境遇中生长,重视境遇的独特性。
36、叙事研究的表现形式:教育事件就是教育经验和现象,也称为教育故事、课程事件、课程故事。教育事件以叙事的方式描述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行为。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
37、教学研究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是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一是观察法。运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研究的现象、对象的方法。运用观察法,必须及时将观察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二是调查法。围绕研究课题去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目的是收集一些典型数据和材料。调 7 查法的常见形式有问卷调查(全体或抽样)、召开座谈会、个别采访等形式。三是实验法。在一定规定的条件下,严格按照课题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得出真实的实验数据。实验法的关键要事先制订出严密的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格进行研究。四是比较法。围绕研究课题,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从中看出其异同、优劣、高下等。五是归纳法。从若干个典型材料中概括、抽象出一般的规律。六是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依据其中的经典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理论研究常用此方法。
38、什么是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教育存在的看护者。教育哲学是一个综合了教育和哲学的边缘学科,试图解决教育最深层次,最基本的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教育与人、教育与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与自由、教育与民主,等等。教育哲学就是一种教育智慧,素质教育;新课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哲学的化身。从人文哲学思入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的诉求。教育哲学是一种关涉教育本真的哲学心向,我们要从教育的现实与理想的终极关怀出发,把教育哲学当成教育智慧和灵性的源头。
39、教育哲学的功能: 教育哲学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对教育理想的和对引领和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教育哲学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从本质上为教育把脉,是教育存在的看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