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时间:2019-05-13 03:4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第一篇: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1作者:李杰芳作者简介:李杰芳,三水中学教师,工作室学员

12月9-10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专题报告会,聆听了李俊兴、吴旋州、郭玉良、陈晓峰、郭文红、李镇西等老师的精彩讲座,获益良多。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收获。

为自己工作,做工作的主人。

当我们的学生学习思想涣散、不思进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语重深长地说:“孩子,你到底是为谁而学?学到的知识是属于你自己的,别人是不能拿走的……”凡此种种,责任教育,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可是,对于我们教师,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我是为谁工作?”在报告会中,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为自己工作。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反思。

当满满的作业、厚厚的试卷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计划、反思、总结、学校活动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个别父母对你的工作没有理解,只有责备的时候,当衡量老师水平部分领导只看分数而漠视你的努力的时候,当教师被公众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被视为随意收礼,体罚学生,不负责任,工资过高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身疲心累高风险?作为教师,你是为谁工作?是为学生,还是为家长,还是为领导,还是为社会舆论而工作?如果你真是以此为由,那么你终将成为工作的奴隶,上班时来什么活就干什么,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当事情的结果未能使各方满意时,我们便垂头丧气,驻足不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丧失热情,开始埋怨,独自伤悲,工作受人支配,情绪为人左右,那么也许这辈子“成功”真的也就与你无缘。

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应该做工作的主人,为自己工作,需要我们照镜子(了解),找梯子(提升),想法子(反思),上台子(展示)和搭架子(助人)。

是的,为自己工作,不需要别人督促,不论身在哪个部门,都是自己的部门,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规划自己的工作,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对自己工作的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自发的态度,进取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为自己工作,忠诚是为自己,敬业是为自己,勤恳是为自己,服从是为自己,到最后,收获最多的也是自己。

为自己工作,也让我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我们工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对应到这些类别里面。但是,如果工作仅仅为了薪水,那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要求,这是该理论认为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工资是我们工作得到的回报,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这些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是我们应该孜孜追求的。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称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规划,并努力地践行,这样才会使我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正如李俊兴老师所言,“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有点儿收获,有点儿作为。没有人去一个单位就是为了被解聘,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为自己工作,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有价值的自己,最优秀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要学会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李俊兴老师还认为,专业化的班主任应该是面对班主任工作能做得对、做得好、做得巧,“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科学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巧”,“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为之”。而我需要转变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把事情做巧,特别是如何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细细思考。正如李老师所说,“在这个统一教材、统一评价制度的地方,教什么不需要我们考虑太多,怎么教却需要费心思量。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在报告会上,他提到在学校部门管理中采用了填空式的“石门+好+()=?”模式,最后产生了教研处的“石门好课堂”,有德育处的“石门好活动”,有总务处的“石门好味道”,有办公室的“石门好风光”,有教务处的“石门好服务”,各显特色。李老师巧妙地用一个“好”字,从赏识的角度对老师们作了积极的正面的引导,首先让老师们以肯定和赞赏眼光看待部门建设,继而寻找本部门的特色,想象有什么闪光点,最后,形成一系列的彰显魅力、展现风采的办公室文化。

经过课后对李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我更发现了,不但在学校管理上,他在班级管理中还试用过选择式的“这是一个______的宿舍?A、伟大 B、团结C、不违纪 D、无与伦比”的管理形式,也曾经让学生们以“我是班上最……的同学,理由是……”造句,以《8班,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让孩子写作等等,由此看出,无论是管理学校,还是班级管理,我们都不难发现李俊兴老师在科学做事,他巧引妙导,用积极的鼓励避开人们消极的不良情绪,从正面加以引导,巧妙地用发现美、崇尚美的眼睛去管理部门、去教书育人。而在班级管理中,这样一种发现美、崇尚美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向学生渗透一种赏识教育。李老师善抓动机,循循善诱,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使学生产生自信,增强动力,激发潜质,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匠心独运的做法无疑是比单纯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更有意义,更起效果。

灌输思想观点时一种有效的途径是以结构化思维模式自上而下进行。

报告会上,李俊兴老师就三年级小学生记忆10个反义词(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的事例,介绍了分组记忆、情景再造的结构化思维模式。在结构化思维模式下,他创造性地实现了班会序列化。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课”,他分设了8个主题:人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教育)、人因负责而伟大(诚信教育)、都是你的错(人际教育)、是否之间(行为教育)、石门情深(爱校教育)、中国少年说(爱国教育)、名生的成长途径(目标教育)、片言只语话别离(感恩教育)。每个主题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这便是该项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上而下,衍生出8个主题,利于记忆,利于理解,有系统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这对于我日后开展班会课有很大的启发性。

回首过去,我的班会课都只是单一的、随机的思想教育课,班会课之间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也只能见树木,不能见森林。聆听了报告会后,我认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班会课都应该各有一条主线,同一学期内的班会课都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形成系列的班会课,上下一贯,结构严谨。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研究一节班会课的课内结构,还要善于研究班会课之间的结构,要让学生既能见树木,又能见森林。

第四,爱与智慧并存,重视自身专业化发展。

在报告会上,郭文红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和孩子之间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无论是多么特殊的学生,还是多么离奇的事件,正是对孩子的爱,赋予了郭文红老师超出常人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默默坚守着爱的承诺,履行着爱的责任,没有抱怨,没有犹豫,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全心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成长。

还记得,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正是因为有了爱,于是就有了李镇西老师与学生一起斗鸡、郊游、捉迷藏、打水仗、包抄手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思学生所思,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如此这般地爱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与生之间便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

爱心,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素质。教育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等。这在陈晓峰老师看来,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用专业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这在郭文红老师看来,推动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智慧,教师要自觉学习,共同成长。他们都纷纷表示,教师的智慧主要源自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发展极其重要,教师专业化需要通过专门训练、终身学习和教学实践逐步来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那么,该如何加强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今后我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坚持阅读。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而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是日新月异的,这就需要我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第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讲座、报告会,请名师、专家指导等等。第三,坚持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论体系。

我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凭一腔热情和满怀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心态的调整、做事的巧妙、思维模式的改变、专业化的发展,都需要我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终身的职业,需要我终身学习,终身修炼。

在路上2作者:梁鹏程作者简介:梁鹏程,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工作室学员

在工作中,我常这样问自己:“”每天这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此我经常感到困惑,困惑的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却说不出选择的理由。前些天,通过刘永要工作室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了为期两天的来自全国各地极具教育情怀的几位名师的讲座。几位名师的教育成长故事让我感悟颇多,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重新认识。

回味这场活动,我对李俊兴老师的印象最深的。下面我根据李俊兴老师的几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李俊兴老师说,“为自己工作”,让我想起了四年前大学毕业时,进过工厂,呆过培训机构,后来才应聘到学校当老师。初上讲台,当时不能说是满怀什么教育梦想,只能说是为了能够保住一份工作,心里也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做到不让领导有意见。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虚度光阴,我要让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刚接过班主任工作时,很多事情我发现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简单,学生问题五花八门,让我束手无策。于是我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甚至出现了离职改行的念头,但最后每次要做决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还是离不开三尺讲台。就这样,我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尝试认真地去做好当时不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生活,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也很难体会得到的。这种艰辛只有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得到,而且感受的最深刻。

现在想想,我当时坚持下来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我成功了,因为我确确实实比四年前对待班级管理多了一些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是我的潜意识里面,可能我还是很喜欢当老师,当班主任的,我在这里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启发:无论什么时候,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做好自己。因为走过的路长了,回头时会发现,留下的痕迹,得到的收获,都是自己的。李俊兴老师说,“对学生关爱才是一个好老师”。我没能完全记录下李老师对学生关爱的解读。但我深刻领略到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具体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社会又需要什么。同时反思自己,我们能给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如何帮扶一个学生?我们用怎么样的方法?

李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关爱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个性化教育的认知的四个阶段,即学情调查——分类教育——个性教育——反馈调整。李老师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措施和实施办法,意图通过关注学生学习流程并以数据调查为依托,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诊断,同时通过导师强化,使教师角色变转调控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何为关爱”。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简单的生活包办,而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调查研究,帮扶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清晰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反观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我对学生关爱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像李老师这样的学习管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应该有所不同。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成为好学生的感觉。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启发:关爱学生是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变成好学生的感觉,而不是去伤害他。

李老师说“学生的几个最佳发展期”:1.刚入学第一周;2.大考前后;3.表彰会后;4.家长会前后;5.模拟填报志愿前后。这几个发展期的关键词为:规范、心态、方法、动力、目标、合力。在分析这个最佳发展期时,李老师强调,管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当时,让我想起了刘永要老师班会课公开课的片段,当时刘老师在班会课设置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听课的老师写写对“有为”的理解。当时我写下了我的理解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李老师讲的这句话和我所理解的“有为”有些不谋而合,但是再仔细分析,原来还是大有区别的。我对有为的理解只有前半部分和李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后半部分我仅仅强调结果,做正确的事情。而李老师重视过程方法的正确性,只有方向和方法正确才能真的做出正确的事情。可见,名师不愧是名师,对问题思考的深度、高度和角度确实不一样。

启发: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才能做正确的事情。与名师的差距,就在于名师重视过程与方法。

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管理经验,比如说李老师的管理方法:温和、坚定;核心问题讲清楚,有标准;老师不做学生的蜡烛;包容学生度过难关时需要时间上陪伴,态度上包容,方法上科学;关注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生是最好的评课专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答非所问等等,这些无不让我对李老师产生无比的敬佩,也让我慢慢地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独有的一种魅力。

如果要问这一次培训的收获,我只能说它带给了我情感上的前所未有的触动。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分享的那些感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因为过去三年,我也有很多和李老师一样的故事。学生毕业后我们经常联系,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兄弟。这让我在学生毕业后也还享有做班主任的幸福。平日里,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我们之间浓厚的感情。我很庆幸,我常常能收到他们毕业后给我写来的信。细细品读他们的 来信,我感受到了为师的幸福。由于他们每一个同学的来信都很长,在此只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学的来信。这个同学在高中时还不太愿意主动找我谈话呢!写给鹏程:一封学生的信

转眼间我们高三七班(体育)已经分散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了,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各自都追着自己的梦想而奔跑。我也不停地努力为出国而着想!

回想过去我们还一直埋怨时间过得好慢,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分开了,曾经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为大学而奔跑,现在的我真的超级怀念!我们就像 A TEAM:那个矮矮胖胖的肥仔程就是我们的军师带领我们飞,他真的是个好老师,是我遇到最好的班主任,总被我们欺负,他种种行为我们都恨不得打他一顿却十分爱他!十分敬佩!加尊敬!我们这个班级出了名捣蛋,霹雳哗啦谁都降服不了,也只有他能了,或者是金爷!MR.KING!想想都害怕,这个肥仔鹏真的我们都不知如何说他,教学呢?真的只要跟着他步伐就能学懂,他做老师真的就像我们的父母,跟他聊天,比父母都更玩得开!

想到当初在选体育的时候,我后悔选了体育,可现在我觉得我没选错,体育给我带来的真的是普通文理科生无法带来的享受!曾经爸爸问我你每个学期读一万多的学校来受罪值吗?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种感觉;那么累还要继续!我们要继续因为我们不服输!在从刚开始时每天的锻炼,每天乳酸堆积到楼梯下不了,腹肌痛的挺不直腰到现在我们身强力壮,虽然现在八块变成一块了,可值得!那时我们都在拼命的练:为了体育高考能考到好成绩。我们经历的所有回忆都是美好-无价的。高三如果不拼何时拼?我们那年体育高考遇到百年一遇的下雪,天气原因却阻止不了我们体考的开始,我们穿着田径服奋斗着,脸上被雨水撒到湿。相信那时的你们都穿着羽绒保暖,可我们仍然在赛场上奔跑着!这就是我们体育生!我荣幸自己是体育生!

自从来了七班,认识很多有趣的人,这帮伙伴陪着我一起长大,我们一起锻炼一起忍着辛苦不喊累,兄弟们遇见你们是我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经历没好好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对那经历说三个字:快重来!如果上天非要我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兄弟们,我很庆幸我能认识你们,你们是我生命中珍贵的记忆!FOREVER!

第二篇:灵感在感悟中升华

灵感在感悟中升华——读《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这篇文章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的散文。作者李汉荣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仿佛也走进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每一个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着与自然为友的乐趣,感受着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一颗对生活充满爱的纯真心灵。当我们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都会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我们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我们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而且文中的很多事物都有其象征意义。

作者李汉荣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古桥、年轮、火山都是自然界的一种事物。看似很平常,但实际上别有用意。无论是象征着默默奉献的人、自己还是生命的轮回,都不能离开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这一写作的意图。

我深知光读一篇文章是不够的,不能感悟文章的灵魂,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有读李汉荣的更多的作品,我想那种感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篇: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最终版]

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浅谈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上饶县第五小学 毛振华

在教学中,教师能合理地创设情境,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证语言训练的效益性,能化抽象为形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切身感悟教材,做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一、创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首先,需要教师微笑进课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正、语言亲切,富有激情。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上课前,师生架起情感的桥梁,会有一个更和谐的课堂。像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更愉快地接受教育。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认识的兴趣,形成探究中愿望,激发学生自主、积极、能动地、创造性地去思考。在我教学《凡卡》时,提问:“我们假设凡卡的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你认为以后将怎样发展?”这样一个问题难易适度,针对性强,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对凡卡悲剧的必然性做出了更深刻地理解。

三、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依据作品的语言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配上一段紧张的琵琶乐曲,让学生想象当时邱少云被火烧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邱少云惊人的毅力和他顾全大局的自我牺牲精神。另外,在情境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选取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的音乐,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使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功能。如我在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我配合这首俄罗斯民歌,自己轻唱,来渲染纤夫生活步履的艰难,唤起了学生关注的情感。

四、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的感悟,升华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我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情境时,主要抓住“嘱咐”一词,让学生感悟到太阳公公对小蒲公项种子和爱护。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人嘱咐过我们?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天冷了,妈妈嘱咐我多穿衣服;爸爸嘱咐我过马路时不要闯红灯„„学生不仅忆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爸爸妈妈在嘱咐我们这些话时,对我们是怎样的感情,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太阳公公的嘱咐。这样一来,学生对文本就会有更深刻地感悟。

创设情境仅仅是一种手段,情境教学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热情,能激起学生的情绪,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的情感达到进一步的深化,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第四篇:读中感悟 悟中升华

读中感悟 悟中升华

《金蝉脱壳》第一教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了解《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的大意。

2.会读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知道有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

3.从第四节中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4.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和重点。

一、导入

师:你们还记得我们前面所学的《所见》这首诗吗?

生:记得。

师: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师:谁知道诗中的“鸣蝉”是指什么?

生1:诗中的“鸣蝉”是指鸣叫的蝉。

师:你们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吗?

生2:我知道蝉在夏天出来鸣叫。

师:你们还了解什么?

生:不了解。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有关蝉的文章。

师板书课题: 7金蝉脱壳(qiào)(板书),设计意图:壳是个多音字,教师在板书时,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一是把壳(qiào)的音注上;二提示学生壳是多音字,在课题中读壳(qiào),文中其他的地方读壳(ké));三提醒学生注意壳的写法,上面是士而不是土。师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你们知道金蝉脱壳的意思吗?

生3:金蝉脱壳就是蝉脱壳。

生4: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师:说的很好。

师及时出示《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知识介绍。(学生自读)

设计意图: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这里面包含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既增加了课外知识,又拓展了视野。

二、新授

师:好,现在我们自读本课课文,看一看金蝉是怎么脱壳的?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

师看绝大部分学生已读完,提问:刚才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你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

师出示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学生个人读,集体读。

师:现在我们把书打开到38页,描红生字。在你描红时,请注意观察哪一字最容易写错?

生描红后,说出他(她)要注意的字。(配、搜等)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里安排学生读生字词,描红生字,就是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描红当中就有我想要提醒学生的“搜”。看来学生确实是挺聪明的。对于这种学生我大力表扬了一番。)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播放金蝉脱壳的短片,并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金蝉脱壳的短片,是我从网上下载的。课前经过调查,蝉原本是农村孩子熟悉的昆虫。但由于我们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孩子的家居住在集镇或小区,再加上独生子女,家长不许他们乱跑,他们已不怎么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了,所以有此安排。是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为了烘托气氛,我把不恰当的音频删去了,自己配上合适的音乐并朗诵。

师:你觉得金蝉脱壳的过程怎么样?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吗?

(快速浏览课文)

生: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师板书: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师:书中哪一节是重点描写脱壳的过程的?

生:第四节。

师:自读课文,找出脱壳的过程可分为几个环节?

生:背→头→脚→尾

师:在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情景?

生:蝉尾出壳的情景。

(多媒体出示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本课中的第四、五节是重点,我直接切入,让学生们在读中感悟出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打破了以往的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

师:齐读,想一想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是最有趣的?

生:动作的描写。

师:请找出有关的动词。

生陆续找出:抖,伸,仰,扑,抓,抽......(多媒体陆续把学生说的动词加上着重号)

师:现在我们想象一下这些动作,再读这段文字,你会体会到什么?

生5:我从这些动作中,体会到蝉像人一样的聪明。(板书:聪明)

师:说的真好!你是怎么体会的?

生5:蝉儿能把这些复杂的动作做的像运动员一样熟练,自然协调,真是了不起!

师:蝉确实很聪明,你也很聪明。你能给我们示范着读一读你是怎么读的呢?(生5声情并茂的读起来)

师:他读的好不好?

生齐声说:好!

师:我们也像他(她)那样读一读。

生齐读......师:在读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生6:我觉得蝉儿很痛苦。(板书:痛苦)

师:为什么,你觉得蝉儿很痛苦?

生6:因为它很小,当然力气也很小。做这么些复杂的动作,很费力。所以它痛苦。

师:你说的也对。你能说出从哪些动作中体会到的?

生6:我是从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这句中的“使劲的”,还有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蝉壳中的“静静地趴在,过了好一阵子"这些词中体会的。

师:你来读一读蝉儿很痛苦的样子。

(生6读,并且在语调读出了很费劲的语气)

师:给他(她)鼓鼓掌!(几个听课的老师也鼓了掌)

反思1:蝉儿很痛苦。这是我在预设中所没有想到的。听课老师的掌声也是意料之外的。学生说的也非常有道理。所以我只能让他(她)说出个原因。看来我们在预设时,应多从小孩子的角度着想,或许奇思妙想就从这儿产生;或许出人意料的精彩在这儿闪现。

师:你们还有什么体会呢?

生7:我从“依依不舍”这个词中读出了蝉儿有点舍不得自己的壳。因为蝉壳也是它身体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板书:恋家)

师:蝉儿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爱自己的家。我们应该不应该向它学习呢? 生齐说:应该!

师:我们再齐读,把大家的体会都读出来。

反思2: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大家已充分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次比哪一次读得都好。看来引导学生悟比教师的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师:我们试着背一背呢?

生自读,试着背诵。

(教师过了几分钟后检查,效果不是太理想。)

反思3:之后,我想了想,原因是留的时间过短,只有区区的两三分钟。如果留个四五分钟就肯定有所改观。

师:在这一节中,还有哪些地方的描写使你感到神奇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生8:我觉得蝉脱壳时,颜色有变化,很奇特。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感觉蝉儿像个魔术师。(板书:魔术师)

师:说的真好,比喻的也恰当。蝉儿真像个魔术师。把掌声送给他

(她)!

生齐鼓掌。

反思4:学生在鼓掌时,我发现被表扬的同学美滋滋的。为什么小孩子喜欢上公开课。无外乎,一是:能露一手;二是:能当那么多老师的面得到表扬。看来我们平时的上课,是应该多称赞他们,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师:还有吗?

生9:我觉得这句中“接着,头钻出来,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钻”字用的好,作者把蝉儿描写的像小朋友一样,既调皮又可爱。(板书:调皮可爱)

师:你能把蝉儿的调皮可爱的神情读出来吗?

......师:蝉儿出壳的情景我们大家都没有见过,作者描写的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作者为什么能写的这么好?

生10:因为他(她)善于观察。

生11:因为他(她)敢于探索。

师:说的太好了!为什么我们平时的作文写的枯燥无味?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观察与探索。生活中有很多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

(出示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齐读)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为我们的作文找素材。这是每个教师都想做的事情,我们要善于利用在情景中实施教育,否则便是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师:前面大家说的都很棒,让我们再一次领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再一次出示金蝉脱壳的几个精美图片)

设计意图:出示金蝉脱壳的几个精美瞬间图片,意在加深学生的印象。领悟作者描写的高妙之处。

师:《金蝉脱壳》这节课我们就探索到这里,有关其他的神奇有趣,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三、作业布置

1.课内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中的有关第四节的习题。

2.课外作业:对你喜爱的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可以几天后完成)

设计意图:课内作业是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了巩固重点。课外作业是让同学们小练笔,激发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描写。

附板书:

7金蝉脱壳(qiào)

神奇有趣:聪明恋家

奇特动人:魔术师 调皮可爱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我在本校《秋实杯》赛课时用的教案。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打破常规,直接切入课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熟读重点部分,在读中感悟,悟中升华。设计的意图基本达到了,学生们也感悟的非常好,课中有好几处令老师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在闪烁。看来我们平时的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说,确实需要改进。

这节课,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做得不够到位。

一:学生读的时间不够充裕,这就影响了大部分同学的感悟。从他们发言的人数中可以看出,占全班的比例较小。新课程理念中,关注绝大多数,本节课做得不够好。

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次数较少。评价是体现学生价值的一种形式。如果只是注意了教师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评,那么长此以往,学生也只在乎教师的评价,这对于学生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三:时间不够用,表现在课的结尾匆匆忙忙,课堂上没有一点时间让学生们做练习,充分地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这样肯定会造成一些学生不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利。

改进方法:利用预习案,把前面的导入部分解决好,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感悟,去互相评价,去完成作业。真正意义上,把课堂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

第五篇: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评中反思提高

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评中反思提高 ——教导主任业务工作展评活动有感 十二道沟中心小学校

刘国芳

2014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我有幸再次参加了教导主任业务工作展评活动,展评活动让我找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导主任间的差距;懂得了什么是认真、执着、坚持。较之第一次的业务展评活动虽一年有余但我感受到一些优秀教导主任的迅速成长,在本次展评中我们通过交流加深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引发我们对当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正如一句话“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勇攀高峰。”

一、校园处处是文化

踏入各校校园时给你的感觉就是:各校校园文化建设融教育与艺术为一体,使校园成为了一种会说话的空间。各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在校师生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我想各校师生在如此有心、用心的文化熏陶下他们的知情意行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以理念做引领

校园文化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例如新小的“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十三小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马小的“爱校求实

勤奋创新”。

(二)校园文化载体丰富

各校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作好师生的向导,更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等具体形式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橱窗文化。各校开辟有宣传窗,内容包括“校园十句警言”、“校园十佳”、“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还设置了美术展示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改变橱窗文化展示内容,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2、走廊文化。各校走廊墙壁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用鞭策性比较强的名言警句作方向引领,主张学生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制的条幅,给学生以理性的启迪,教育学生成人成才。实小、向阳、八小、新小等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本校教师字画及书写的名言,悬挂有经典图片,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三)班级文化。各校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如十四小四年级的班级的墙面上有这样两行字“一步两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今天我比他人快一步,明天更比他人高一头。”简单的话语,深刻的哲理让班级的孩子能处于积极、乐观、向上的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各校班级还用照片、图片、鲜艳的彩纸、小花等点缀物的装扮各个专栏,营造了温馨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寄语”“反思角” “读书角”等等富有创意大的专栏,使教室呈现出浓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顽强拼搏,敢争第一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各校的班级用文化来滋养精神和灵魂的发育。

二、注重养成展学生风采

在本次的巡回中走进各校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精心布置,我们还感受到,各校校园干净、整洁,课间学生有礼有序,特别是二实小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孩子们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由此看出二实小孩子们的养成教育从小从点滴做起。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养成的。”在与二实小的宋主任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他们特别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孩子平日里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孩子们良好的养成习惯是他们持之以恒的结果。

三、“生本课堂”展教师风姿

如果说第一次的巡回给我们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指明方向,本次的巡回则是坚定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通过各校的优质课及教导主任展示课我们看到了“三疑三探”在各校的快速成长,看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生本课堂”。在巡回我们感受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来,教师观念的大转变,课堂效益的大提升。踏进每所学校听每节课我们都发现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同时都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巡回中的每节课都展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基本环节,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意图,学生处于自由、民主、欢快的氛围之中,各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方法的选择,感情的释放,言谈举止的斟酌,对学生的悉心教诲,使学生获得心理愉悦感。学生在课堂上放得开,敢动、敢想、敢说、敢探,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师生、生生合作释放才情,展示自我的过程。印象最深的是十三小李主任讲授了《伯牙绝弦》一课,李主任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整堂课李主任收放有度,掌握自如,在解疑合探环节李主任以读为突破口,做到“读、感、悟、背”实现品读感悟、与语言积累相结合,带给学生情感的震撼、思想的启迪;八小学生课堂中的评价语言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学生的评价语言完整、用词准确,而且是富有针对性、导向性、建设性,学生的评价完全可以替代教师的点评,由此我们想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他们在落实“三疑三探”评价原则时的付出与坚持;实小刘主任的数学课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艺术精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主任教学中的各环节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了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四、评课交流迸溅碰撞火花

巡回中各教导主任评课贵在求真、求实不仅做到:一改:改进教学实践。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在与求新、求异:评课中大家据听课所感联系本校在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遇到的困惑与大家交流探讨“现阶段语文课怎样将读写有效结合”“语文课在合探环节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探”“面对思维特活跃的孩子教师应如何把握,使合探有序高效”等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擦然灵感火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

五、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各校的常规教学管理较之去年规范化、精细化。无论是学校常规教学各项检查和教师的业务展评活动都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都本着 “向落实要质量,向细节要效益”的原则。像多数学校的教案、作业检查记录、记分表、反馈材料一应具备,赛课方案、总结具体系统,所有平日考评结果都与学校的学期末评优评奖挂钩,完善奖罚机制,促进常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活动我们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我们收获经验,就要改变观念,付诸于实践因此以后的工作中,会做到:

树立四种意识。

一、服务意识:现在有句流行语:“领导就是服务”,用在教导主任身上最能体现其实质和内涵。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唯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二、管理意识:教导主任是管理者,也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负责人,因此有必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校发展和教学走向的脉搏,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业务能力。

三、前瞻意识:教导主任必须有“前瞻意识”,这要求提前进行学习,广种薄收,主动了解吸收前卫的理念和思想,指导实践,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和规划。

四、终身学习意识:教导主任要多读书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做到四勤

一、深入课堂,勤上课。在当前的“三疑三探”教育教学改革中,身为教导主任不但要有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更要成为教学上的排头兵,要能上课,能上好课,教导主任不亲临教学实践,不亲自走进课堂,不亲自与学生交流,不亲自接触课本,就不可能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相关问题处理有深刻感受,就很难对如何抓好教学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很难赢得校内老师的信任,很难做好教学的指导工作。

二、用心听课,勤指导。身为教导主任的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要多听课,评课,要能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细节,用精炼到位、言简意赅的语言去评课,评课的目的不是水平甄别,而是增值、激励欣赏,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改进实践、促进发展,是在我校内打造名师队伍。

三、认真学习,勤钻研。面对当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要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充实头脑,要结合我们以有的教学经验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华相结合,要会思考,解决当前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四、抓好管理,勤反思。结合本次的教导主任巡回展评,反思自己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做法,改变我校常规教学状况。

一路走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姜校长讲的“乌鸦搬家”故事和“1.01的365次方≈37.8;1的365次方=1;0.99的365次方≈0.03 ”问题,“不改变”没有“积少成多

滴水穿石”的精神,学校将无发展,教学将无进步,我们在反思中体会“逆水行舟”的深刻道理。总之,本次的教导主任巡回展评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研讨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示中反思提高”。正如韩主任的常说的“你是谁不重要,关键看你和谁在一起。”今后我会以其他优秀教导主任为榜样,在工作中取精华、去糟粕,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完善管理做真正的心中有爱,胸中有担,腹中有墨的合格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

下载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科带头人培训研修总结: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汇编)

    学科带头人培训研修总结: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 福安市逸夫小学 林巧铃 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集美大学,参加“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训班”学习,感觉......

    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精选5篇)

    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安庆一中数学组赴野寨中学举行教研活动 10月26日上午6:20分,安庆一中数学组一起乘车出发,赴野寨中学参加数学教研活动.上午8:00到达野寨中学,......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元江听课评课稿(初稿)尊敬的各位选手、市教科所的白老师、元江三中的杨校长及各位领导、教师;来至各县区各兄弟学校的各位老师: 大家早......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记建始县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的洁净能长期保持吗?人们用怀疑和期盼的目光观察着,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人们惊喜地发现,建......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素质拓展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十二日,我校组织了“第十八期业余党校培训”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全校三百多人参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虽然时间只有......

    《在爱中升华》读后感

    爱是什么? 爱是一道穿透棱镜的白光, 爱是透过棱镜折射后,所开展出来的, 更亮、更大的光芒。 我们待在万有一切之中, 感受到永恒的爱。早在2012年6月4日就买了《在爱中升华》这本......

    在教学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中升华情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的培养 王 慧 (老洲镇施家小学,2979212910@qq.com) 摘要: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

    在学习中反思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温州市“领雁工程”小学校长班研修过程体会 瑞安市云周中心小学 叶信群 这次我有幸参加温州市“领雁工程”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