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03:1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第一篇: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阳信县水落坡镇雷家小学 联系人:雷书枝 联系电话:***

一、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361循环模式”即:将集体备课、教研课、校本课题研究这三项工作进行逻辑联系,用校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来统领常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实施,做到集体备课有指向,教研研讨有专题。分定问题(即:校本课题,也是集体备课与教研课的研究专题)、定课、备课、上课、研讨、反思这六步加以实施,之后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课例打磨,从而实现“361循环”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具体做法及意义 1.校本课题研究---定问题。

首先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提出问题,明确方向。然后进行归并提炼,确定一个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课题。接着开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学习研讨。最后完成校本研究课题的申报、研究和论证工作。

意义: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入手,并引导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理论学习,最后完成校本课题的申报。整个过程让教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课题寻找和确立过程。既能帮助教师形成系统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实教师的理论素养。

2.选定授课内容---定课。

做法:即根据研究的课题,研究确定授课的教师及授课内容。意义: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取向。即课题的申报来源于具体的实践,并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境中来,以让教师获取一种有别于空洞的理论知识的实践知识,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开展集体备课---备课。

做法:各年段教研组长组织年段内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备课人拿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参备人围绕研讨专题,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具体改进的措施和意见,展开对话和研讨,形成“相对一致”的备课意见(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取得一致的认同,只能求同存异,有待进一步的实践论证),执教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意义: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个体的自我建构,但也离不开集体场域内同伴的互助,只有将两者集合,内外兼顾,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上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授课者根据集体备课商讨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本学科全体教师全员参加,并写好听课笔记。

5.研讨

研讨采用集中研讨的办法。教研课课堂教学完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中研讨,教研组所以成员都应积极发言,通过研讨解决自己对教学的困惑,通过互动,进行教学理念与行动的提升。集中研讨

结束后各教师要把自己的收获与建议整理在教学业务档案上,本学科其他教研组的教师也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意义:在此过程中,执教者既是带着集体的智慧,同时又体现出自己“求同存异”的个性思考进入课堂的。但他们都带着同样的期待和困惑存在于同一问题情境的观察研讨之中。这样的集体观摩研讨活动才真正具有了对话和交流的价值——既实施者与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得受益。从而避免了集体观摩研讨的“不在场”现象,提升了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6.进行系统反思---反思。

做法:参与活动的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及专题过程,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或听课研讨反思。

意义:教学反思或听课研讨反思,是使自己的思考由零碎走向系统,由肤浅走向深入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还可以借助外在环境资源(如相关报刊杂志的专题性文章),来助推自己的思考走向深刻。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与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更不能忽视基于“实践——反思”取向所产生的巨大发展效益。当然,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还是“实践”取向,都不能抛开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集体取向”。我们理应关注一种合作的教师发展文化的形成,找寻一种基于合作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以说,我校的“361循环”校本研修模式,深度融合了这三种“取向”,行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篇: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兖州一中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第 1 页: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简介 第 2 页: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解读: 第 3 页:兖州一中的导学案式教学 第 4 页: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第 5 页:全国部分学校教师学习感言摘编 第 6 页:后记:成竹在胸新篇

兖州一中十二大教育理念

1.“培养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的教育理念。2.“胸怀应然目标,办好实然教育”的办学理念。

3.“三位一体”即“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的治校方略。

4.“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的学校内涵发展观。5.“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的高效课堂理念。

6.“及时化、精细化、精致化”促进“课堂教学民生化、生活活动军事化、校园行为规范化”的管理理念。

7.“行为 —习惯 — 性格 — 命运的立德树人”的育人路线。

8.“事前事中事后,环环相扣;严细高实新恒,点点突出”的工作作风。9.“工作即是学习、进步和创造”的教师发展观。10.“尊重是师德之魂,道德之基”的师德观。11.“天降大任,苦修成才”的成长观。12.“自主·团队”的文化特质。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简介

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课前——

教师工作: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

学生工作: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对C级、D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

A:识记级内容;B:理解级内容;C:应用级内容;D:拓展级内容。课中——

按六段教学模式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1.重申目标

2.学情调查

3.问题汇总

4.精讲点拨

5.当堂检测

6.小结作业

课后——

教师工作: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生中“未清”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工作: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节教学内容。

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强制规范: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代替。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1.35+10的解释

35+10是将课堂时间45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前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按“六段”式处理,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包括小结作业。处理完进入后10分钟,发下一课的《导学案》,并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

2.35+10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本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其突出特点: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在了本堂课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一些课余时间可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一课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老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本模式是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由老师参与(点拨)。

3.实行35+10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本模式给学生规定了预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解读:

“循环大课堂”: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杜金山

高效课堂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走向高效学习。一中的课堂,简单描述就是“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后经过反复实践和研究,简练提升为“循环大课堂”。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当时我们设计这个课堂的时候,是基于传统课堂,这里的划分也是传统的。“六段”指的是课中的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六段显示的并不很明显,因为六段的划分,是作为教师课堂思想的控制,是内在的,并不是表象的。

我们的课堂叫做“循环大课堂”,关键在于“循环”,它是怎么循环起来的?我来给大家简单地展示一下:

一节课堂是传统的课堂,45分钟分成了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这节课,35分钟是展示上节课的内容,下一节课的学习是从这后10分钟开始的。后10分钟里包括发导学案、明确目标,点破难点、指示方法等具体的内容和环节。导学案是让学生把基本的东西做到胸有成竹,学生带着导学案就下课了。

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以后,学生每天上7节课,课下从第8节课、晚自修、到其他的非学习时间,合计大约是6-7个小时,其中,学生的预习时间有大约一个小时,这是进入第二天的35分钟的准备,它是这样循环起来的。我们一中的课堂概念即是:第一节课的后10分钟是起点,然后第二节课的前35分钟是终点,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我们的“35+10”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包括了课下预习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用课上的10分钟控制课下的1小时,在假期控制的时间就更长了,到下节课的前35分钟和后10分钟,又进入了循环状态。

传统的课堂也有循环,但循环的张力不够,比如教师会批改作业,第二天发给学生,但学生是不大在意的,因为他们是被检查的、被动的。提高课堂循环张力的最关键部分,就是杜郎口中学崔校长的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展示,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就来源于第二天他要展示,要在同学、老师面前,在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面前展示,这是他真正的驱动力。课堂的循环,如果走向良性的,到第三节课的时候(虚指,发展的过程)35分钟会变成30分钟(逐渐减少),10分钟会变成12分钟(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增强,更多的问题已经在课下解决了,课堂的展示也随之就越来越少。这样逐步发展下去,展示继续减少,预习继续增加,也就是说这个老师的课上这个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在增强,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李老师的课平常也是上不到35分钟的,也是处在良性循环发展方向。这样发展下去,就会进入我们理想的发展状态,或者说理想的学习状态,“课上”、“课下”都高效,也就是整个团队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从这个状态里面出来的学生肯定是学习型人才,只有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社会才能慢慢的变成学习型社会。

刚才讲了良性的循环,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是良性的循环。当然也有可能进入恶性的循环。在恶性循环中展示不断增多,预习不断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习不充分、学生调动不好,组织结构发挥的作用不好等等。由此带来的结果是10分钟的预习时间减少,课下预习的效率随之降低,下节课的展示质量就会下降,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整个课堂最终又回到了传统课堂,没有了一点课堂展示。

循环大课堂就是这样循环起来的。一定要进入良性循环,展示越来越少,预习越来越多,最后进入非常好的高效学习状态,那时候,课上课下的差别感觉起来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兖州一中的课新,新在什么地方?依据课堂的组成元素,课堂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差异资源论)、呈现(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总之,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是课堂制度的根本变革。

循环大课堂只是一个方法,其灵魂在于: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变学长)、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这是课堂循环的关键)、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这也是新课改的理念)、四个形态(一是课堂呈现的展示交流,这是驱动师生的内驱力;二是纠错并进行落实,学生面临的考试就是要求精确再现;三是通过点拨实现提升,我们要求一中的老师都要成为一语中的的点拨者;四是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老师有开放的心态,不害怕犯错误,用生命碰撞生命)。

掌握了上面提到的循环大课堂的灵魂,就跃升到了一个新的状态。1.兖州一中的高效课堂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高效率是手段,高效益是目的;

2.体现了控制性,即“课上”控制“课下” 实现了课上课下的双高效 ;

3.实现了学生与老师的双效益与共同发展; 4.循环大课堂解决了四个统一:①两种高效学习态(一为在学校的,一为学生自动自发的)的衔接与统一、②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③学生发展和老师发展的统一、④学校教书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循环大课堂的实施条件:背后是管理

大家都在学习高效课堂,学习杜郎口,有很多人学不得法,就有人认为高效课堂是特例,但特殊现象也体现着一般的规律,关键问题就在于很多的学习者太功利了,或者学习的方法太有问题了。我今天特别强调的问题就是千万不要只瞄准课堂!只学课堂肯定学不好,只有战术,没有战略,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课堂,没有管理,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概括一下我的体会,传统课堂和循环大课堂或者说新的课堂,他们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个字:“主”和“被”,如果你想办法让学生主动了,那么你的课堂就是新的,反之就是旧的、传统的。所以不能只盯课堂,高效课堂的背后是管理!

我刚开始带领我们学校的老师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崔校长给我们做报告,我记得当时我们老师问的最多的问题、关心最多的问题是你们那边扣分吗?宿舍管理、卫生管理扣分吗?所以我说,课堂是果、是果实,非常鲜艳;是花朵,非常夺目,但是真正的东西在地下,在那个根的部分,那就是管理。只盯课堂是学不好的!只有战略没有战术是学不好的!从04年开始接管兖州一中,我在管理上做了两年半的时间,一手抓管理,另一手抓课堂改革。对课堂改革,校长心中要有蓝图,下面也必须要有团队建设,首先是干部团队,然后是骨干教师团队。

简单回顾循环大课堂的发展历程:

从抓两率(精力流失率 高效学习率)到预习提纲→讲学稿→导学案

六段教学法→三步六段教学法→“35+10”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模式

04年我是从抓两率入手的,当时对学校的调查是保密的,传统课堂的两率分别是38%,50%。我发现传统课堂的可以挖掘的潜力太大了,首先采用预习提纲,但它的承载力太差了,后来我用讲学稿,但讲学稿让老师太累,实在无法承受,最后,我开始使用导学案。我们兖州市教研室也在实施学案导学,所以就太好了,因为我们一中一直在做这个事情。

问题前置是沿着上面的脉络,我们的教学法发展过程是这样的: 04年先是我们一中的一些老师悄悄地进行实验,六段是针对传统课堂45分钟进行的。但后来看来,课堂的前面、后面不做还是不行,所以我们开始采用三步六段教学法,三步六段教学法一开始还只是围绕传统课堂初步做,山东省规范办学以来,我们就发现,你再不对课下动手,不解决课下的高效的问题是不行了,所以我们就延伸到了“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

中国教师报: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

中国教师报:杜校长,我们在兖州一中的课改中似乎看到了杜郎口的影子?

杜金山:兖州一中的课改的确吸取了杜郎口课改的精髓。

我们2004年开始课改,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怎样解决教师的课堂观念?困惑就集中在课堂上。这个时候读到《中国教师报》对杜郎口课改的报道,然后我就组织人去取经,回来结合我们的“三步六段”开始了高中教学的改革实验。兖州一中还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学习杜郎口的实践典型,2007年4月21日,山东省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现场会在兖州一中召开。

中国教师报:与杜郎口做个比较吧。你们从杜郎口吸收到的精髓是什么?又从此基础上有了哪些进步与完善?

杜金山:我一直以为崔其升了不起。他带给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让我们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该如何让学生“自主”。有人评价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效益。如果要说两校的不同,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我们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是“10+35”,我们是“35+10”。别看是时间的颠倒,但意义完全不同,杜郎口课堂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是连贯的,我们的“展示+预习”则是截然不同的两段。展示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是下节课的预习。但相同的是,两者都属“自主学习”,瞄准的都是“高效”,殊途同归!

“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兖州一中无论走多远,都始终对杜郎口充满感激,兖州一中愿意和杜郎口一起,承担课堂改革的使命。

中国教师报:你当初怎么会想到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呢?

杜金山: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这应该是我们的“独创”。在杜郎口,可以设置专门的预习课,可高中不同于初中,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课时拿来做专门预习课。可没有预习就不会有精彩的展示。

怎么办?我们绞尽脑汁。就想到了把预习延伸,向课下延伸。也有老师形象地说我们的“循环大课堂”,是揪住课上10分钟的“小尾巴”,一直让它对接到第二天的课上。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

“课变”有更深层的含义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把课改叫“课变”?

杜金山:“课改”更多地是指“方法”上的转变,而课变则是教育制度的变革,一个是转变,一个是颠覆。我建议今天的课改应该学习“旧城改造”,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仅仅靠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的,修缮和修葺不行了,应该“推倒重来”,课改的力度大些,再大些!

中国教师报:你说“推倒重来”,应从哪个角度入手?

杜金山:当然是课堂!我去很多学校参观,发现有些老师腰里别着扩音器一个劲地讲呀讲,为什么我们总在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却可以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当校长的要明白,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中国教师报:教师不讲,就能让学生学会吗?高中教育阶段,能行吗?

杜金山:其实,无论什么学段,都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始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2004年,我们针对于传统课堂的“两率”进行了调查,两率是“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我今天提起这个当初的“两率”,仍感到触目惊心。去现在大多数高中的课堂里看看吧,我们还剩下多少效益?还有几个孩子懂得什么是学习?“题海战术”、“文明监狱”、“考试机器”,这些词拷问着我们的教育良知,所以我建议我的同行们,都能从“两率”上看到问题所在!这个“两率”调查的结果让我们下了改革的决心。

我们的课改就是为了实现三个解放: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解决教师专业成长的“老大难”

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杜金山:教师专业化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方式应该讲“不管用”,一是缺乏实效性,老师们容易感觉理论跟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不大,操作不强;二是这些传统的方法挤占了老师们的课余时间,大大增强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教师主动发展的热情,教师的专业成长自然而然变成了校长们的一厢情愿。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找到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理论的指导意义,从而自觉地学习。

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是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

杜金山: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实践——反思模式。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是当前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开放课堂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学校,我套用老祖宗的话:教学相长。也就是通过开放课堂,把这四个字变成现实。

中国教师报:“学者”一词体现出教师的专业发展。

杜金山: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句话,是说老师的,叫“57人中最优秀的学习者”,师生实现角色的平等转变,一个班级师生57人,人人是教者,人人是学者,教师就是这样在成就学生中发展了自己。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教师正是在这样的发展中,体会到与学生合作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最难改变的是老师?

杜金山:2004年我们课改之初,我曾对老师们讲,你们想不想不再重复机械地批改作业?想不想夜里不再上自习?想不想不再整天板着脸孔装圣人?会有哪个老师不想?关键是怎样引导,要让他们明白,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就必须去改变!在变中体验成功,在学中体会成长,在习中感悟升华。

“占有”是为了“还给”

中国教师报:会不会有人说你们还是“死揪”时间的应试教育? 杜金山:怎么会是应试?兖州一中早在山东省规范化办学之前就不应试了。传统教育,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我们这种课堂体现出学习的“时间效益”,把课下的时间用于学生更有益地发展上,“导学案”既是方向盘也是路线图,既有目标又有方法。我们常说,“工作即学习、进步和创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终身拥有的能力。

兖州一中的学生很少有参加校外举办的补习班的,更很少有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的。不是简单的时间占有问题,是层次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占有”是为了“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校园还给学生”,三个“还给”旨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敢说话,敢评价,也会评价。我们认为,未来的学校,校园里其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学生”。

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不追求升学率吗?

杜金山:不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山东省不搞升学率排名。但我可以坦荡地说,家长对我们的升学是满意的,而且非常满意。对一个学校来讲,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升学自然也不会差!

必须走向高效学习

中国教师报:有人在看过兖州一中的课改后,感慨地说,也就是在山东„„

杜金山:兖州一中是乘山东省规范办学的“春风”涌现出来的,有人说叫“异军突起”。其实,教育早就应该这样“规范”,规范证明了山东的教育管理者有水平,有眼光。这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我刚才说到传统课堂的积重难返,我现在要说的是,“规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明天。

中国教师报:一进校门,兖州一中绿树成荫,水池前的两棵树上挂满了中国结,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杜金山: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不仅解放了学生,也培养了学生极强的学习能力。我们一直认为,学习能力就是课堂生存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最关键的那个“素质”。高效课堂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他们有时间搞一系列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我们有英语节、语文节、体育节、激情合唱节、感恩教育节等,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教师退居“二线”。高考前夕,我校高一的同学把两棵大树装饰一新,挂上中国结,激励自己的学长能实现上理想大学的梦想,那些中国结是祝福

中国教师报:据说你们总结出来的“十大自主学习能力”,风靡了全国。

杜金山:风靡我可不敢说,兖州一中毕竟还处在成长阶段,现在有不少同行前来交流,比如天津跃华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江苏翔宇中学等,他们对兖州一中的评价是“素质教育”,说兖州一中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出口”,也解决了高中教育诸多的难点。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也来过,他“看”了我们的课堂,评价很高,当然他这个人一向谦逊,是鼓励我们。

刚才我说,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总结为“十大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假如没有这些能力,学生们就不会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区。十大能力还包括,“敢作敢为”、“会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等。

必须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师生换角色,课堂效率高

――山东省兖州一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吴晶、郭曼桐)把一堂45分钟的课拿出35分钟来让学生展示成果,把剩下的10分钟用来预习下堂课的内容――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是很多中学教师不敢想像的。然而,它却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山东省兖州一中的课堂变得富有活力、效率更高。

“兖州一中的课改,是一场课堂教学制度的革命。”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著名教育专家王恩大说:“老师不再是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形象,学生不再是闷头记笔记、下课写作业,知识也不再是一方传授而一方获取。”

据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介绍,课改源自一次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的调查。调查发现,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近四成的同学上课时会“走神”,而能达到高效学习的学生比例还不到50%。这使学校意识到,高效的课堂必须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始。

于是,兖州一中将以往简单的45分钟课程转变为“三步六段、35+10的循环教学模式”,即“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测试”“小结作业”六段,以及35分钟师生“共学”和10分钟的教师讲授。

杜金山解释说,课前,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预习提纲”,设计出课堂教学互动的方案,同时学生要通过预习解决初级问题,并对有难度的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课中,实施课堂大讨论,老师不在前面讲课,而是任由学生们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展开全班大讨论,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再由老师出面点拨;课后,学生们要完成当堂的作业,反馈“未清楚”的问题,而老师则要设计出学生们“未清楚”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样一来,课堂从原先的教师说“单口相声”变成了师生合说“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教师随时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授课也成为了“上学”。兖州一中地理教师梁忠说,以前在讲述“喀斯特地貌形成”时,连教材也一致认为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形成的,可一个学生却通过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加拿大有一片喀斯特地貌恰恰是硫酸盐“微溶”形成的。

“是学生丰富了我的知识,成为了我学习的伙伴。”梁忠说。

樊庆勇老师说,以前上课要求老师“用嗓子”,现在是要“动脑子”。对学习成果展示的“好胜心”刺激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同学们不但要对自己的学习作“陈述”,还要争着揪出别人的错误。学生们自发结成小组,校园里的学习气氛逐日变浓。高二年级的李欣同学说,我们一般先自学,能学懂50%,然后经过小组共同研究,一般可以弄懂70%。

据悉,为了便于学生在课下自学,学校还会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刊登在网站上,学生们只要下载,就可以“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了。

学生郭俊飞的爸爸发现,孩子升入高中后,学习主动性变强了,集体荣誉感也加强了。“孩子说,假如不好好学,不仅自己丢面子,还会给小组抹黑!”

王杰同学说,以前觉得课上45分钟难捱,一上课就紧张,现在是总觉得时间太短,老想发言。

王恩大说,课程改革从调整“课堂结构”入手,实现了从“高效课堂”向“高效学习”的飞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升。

兖州一中的导学案式教学

一、导学案的生成

他们注意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导”和“学”是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循环课堂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他们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编制的学案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第二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第四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精力自主选择。对于教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导学案的生成主要分为几步:第一步是教师个体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备一节课;第二步是集体备课,教师分别说课汇报,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是教师修改并引发学案;第四步是教师课后要通过课堂反思修改学案;第五步是将最后的学案制成电子稿,存档,作为后续教学使用。

二、循环大课堂——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三步指: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课中)指: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简称循环大课堂。

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关键,解决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高效问题完全是可行的。

学习归来认为,我们的课堂也应该能够进行类似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如何根据自己学校的生源实际搞出我们的特色。另外,实施的关键更主要的还是一级领导理念更新和财力、人力的支援,如果能做到几个学校共享可能是比较现实的。

兖州一中比杜郎口多跨了“一步”

杜校长曾告诉记者,兖州一中并不避讳曾经师从杜郎口中学,但两者较大的差别在于,杜郎口中学是初中,而兖州一中是高中,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学习杜郎口有没有风险?一旦失败了,怎么承受?

杜校长说,所有的疑问都是多余的!杜郎口的意义,恰在于让传统课堂从低效——有效——高效,解决了困扰我们今天的教育很多年的“效益”问题。杜郎口的“人人参与”“个个精彩”从哪里来?从解放学生的学习主权上来,开放课堂就是“放生”!

杜校长说,兖州一中正是针对传统课堂严重的低效硬伤下手的。可思来想去,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得是像杜郎口中学那样,找到高效的途径。可高中无法像初中那样设置专门的预习课。没预习就不会有展示,没展示哪会有高效?

为了增加预习,他才想到了“倒”着上。

杜校长说,把课“倒”过来,当然是因为课上预习时间不够,才把“课外”预习时间拉长,成为“课上”的组成部分。

杜校长告诉记者,兖州一中不是在单纯追求“唯新”,是为了解决些困扰。他说,我们不是在创新什么“理念”,我们就是实实在在找一条高效学习的“途径”。

兖州一中的高效课改,有一个“灵魂”,被归纳为“123”。

第三篇:三环五步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简介

基本理念

一、模式灵魂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三位一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相信学生是师德。

解放学生是使命。

发展学生是根本。

二、模式目标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模式特征 高效课堂模式特征:主动、生动、生成三特征一体。

主动:指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通过激发潜能,学生乐在其中,主动参与教学,获取最佳效益,促成生成能力。

生动:追求课堂情感价值。学生学乐、乐学,变 “怕上学”为 “怕下课”。生成:变“。”为“ ? ”。课堂“不可预设”,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碰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

高效课堂内涵: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课堂呈现丰富性、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 “生命”,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基本内涵

三环五步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立体教学结构。

学生方面:

学习流程三环:预习自学------高效课堂------训练拓展。课堂45分钟向课前、课后延伸,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环一体的大课堂。

课前:预习自学。课前的自习课,学生预习教材,自己疏通一遍教材内容;通研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引领下与生活经历挂钩,进一步理解教材,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小组长做好组织管理,确保每个成员充分预习,并找出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

课中:高效课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确定讨论目标,自主合作,探究解疑;课堂结束,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总结、评分。

课后:训练拓展。小组长自主确定时间,带领全体成员按训练案要求分层达标,限时完成,及时收缴,向老师反馈交流。

学习方式三环:独学、对学、群学。

独学:学生对照导学案,自学,发现学习疑难。

对学:以小组为单位,同等学力的同学进行讨论。

群学: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

课堂学习三环:小组学习、展示点评、检测反馈。

小组学习: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围绕学习目标,以导学案为抓手,开展小组内独学、对学、群学,发现问题,解决疑惑,为展示做准备。

展示点评:展示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对学习疑惑的问题性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展示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题的易错点、知识的拓展延伸点、总结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如学习中的新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

点评是归纳、小结。包括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各小组展示、点评、质疑等表现的课堂评价,教师的即时评价。

检测反馈 :检测体现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四个方面。反馈为下一节内容做准备,形成循环。

课后反思三环:自查知识结构,整理纠错本,完成导学案。

教师方面:

课前备课三环: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设计(形成个案)三环。

课中教学三环:导学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活动为主轴。

导学案为主导:围绕“学”,重在“导”,导是手段,学是目的。

问题为主线:围绕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拓”“挖”“思”“悟”,既要抓住问题,认真探究,又要做到不厌其烦、“无限”放大、不彻底解决问题誓不罢休。

活动为主轴:包括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一切围绕 “学”而动,在组与组、对子与对子、生与生、生与师之间互动交流。

课堂检查三环:一在学生独学时,查学生自学进度、效果;二在小组对学、群学、小组小展示时,查暴露的问题;三在学生整理导学案、纠错本时,查发现存在问题,安排检测。

基本流程

课堂流程:五步

明确目标→自主研学→合作解疑→展示提升→效果反馈

1、明确目标:课堂首先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始本节课学习。

2、自主研学: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通研教材,思考导学案上的启发性问题,自学任务完成后,完成当堂导学题目,检验自学效果,找疑难,查不足。

3、合作解疑: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一对一进行分层讨论,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学习小组长组织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自学中遇到的困惑;老师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教学进程

4、展示提升:B层C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组组展示、组组点评、质疑。点评、质疑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可点评思路、总结规律,可质疑不同思路、不同方法。

5、效果反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为此进行当堂检测。通过这一环节检验学习效果,为小组打分晋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同时为下节课做准备,形成循环大课堂。

导学案是路线图;小组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方式;学情调查是基础;达标检测是关键,展示点评是手段。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简介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教学一般需要两课时完成,所以,我们就以课时为单位来进行规范。

课前预习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越来越长,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就相应增大。现在的课时安排很难满足既要学完课文,又要完成课堂练习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学生预习。所以,我们规定,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一篇新课文前都要布置预习。预习的内容依据第二天的学习需要而定。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认识生字,理解生词。这两项都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自行解决。二是读通课文,粗知文章大意。三是查找与该文相关的知识、信息。需要注意的事,预习的要求不能过高。比如理解生词,学生通过查字典,通过联系上下文去猜,通过请教别人等途径理解到哪就到哪,有偏差课堂上老师再纠正。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可以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中高年级可以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在读通读对。

三、指导识记生字。低年级还要指导生字的写法。

四、学习生词。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都应让学生理解大意,并学会运用,有特殊含义的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还应再次深入理解。理解生词这个环节可放在检查指导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自成一个环节。

五、读熟课文。可以采取学生个体朗读、默读、跳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浏览、教师范读多种读书方式引导学生读熟。

六、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点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来讲应该说算一个欠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感知不深刻没关系,深入学完之后回头再整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体感知还包括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几大部分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而增减难度。

七、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做简单梳理。

八、教师小结或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九、教师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的授课应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习得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不要再次解题,更不要上课以后再让学生跟着一笔一划地板书课题。开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一、导入

第二课时一般应以复习第一课时的重点学习内容入手,通过复习,既做到巩固已学知识,又建立与新知识的链接,顺利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主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文本深入对话,在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同桌相互交流一下阅读收获。

三、集体交流

这个环节是老师们平时最重视的,也是难度最高的。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容易把内容讲解得支离破碎。老师问得很累,学生答得更累,问了很多答了很多最后却什么也没剩下,什么

也没得到。这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最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整合性问题(每篇课文不能超过三个大问题)带动对全文的品析理解。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不懂的问题随时问,有不同的意见随时发表。问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都应该作为一个习惯,贯穿在课堂的始终,而不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点缀,局限在某一时段。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机会,相机指导,把学生的学习很自然地引向深入,引向正确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姓语名文,无论哪一篇文章,在语言形式上都有可学之处,大到布局谋篇的方法,小到构段方式,或者再小到一个修辞方法的模仿,一个新学词语的运用。因文而易,因年级而易,不论大小。要争取做到在语言形式上让学生每课一得,每课必得。这样会使他们终生受益。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形式、方法的领悟可以自成一个版块,也可以和言语思想内容的理解随机交叉在一起。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都是文质兼美的,要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积累课文中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个环节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阅读方法。此环节往往还要安排小练笔环节,引导学生读中学写。

四、教师小结或学生总结收获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要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相应内容的课外阅读。如果背诵、小练笔课上未完成,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下这两方面的作业。

(第二课时的流程非固定模式,有些环节可根据课堂实情加调节)

第五篇:“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二)活动教学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课堂生命说”

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 教师活动:设标创境→指导尝试→测标矫正 学生活动:学标质疑→自主建构→达标巩固

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

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捕捉信息,及时矫正;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流程一般为:梳理问题——独立思考——活动探究——协作交流——灵活运用——展示反馈。

(三)当堂达标(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外辅导。

五、“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以学定标:学生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二)思维赛跑:课堂是学生思维的竞技场

(三)智慧复演: 每一个问题在学生手下解决

(四)生命自觉:情感让学习变得美丽

(五)达标第一:一切为了达标

(六)底线评价:从合格迈向成功

六、运用该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教和学的目标

把教的目标转成学的目标。教师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每堂课出示的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精练实用,这是“目标导学”的关键。

(二)关于教和学的方式

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完全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但总有一种方式适合于学生自己。活动建构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形式,旨在代替目前“教师讲授、学生静听”构成的课堂教学形式。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有效教学策略支持下,开展的自觉主动的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清楚,学习方法明确,并且能把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的思考、协作、交流、探究、展示等。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学”前,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在“后教”中,根据生成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好探究教学,一是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活动时间,二是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方法。

(三)优化课堂时间结构

合理安排“学”、“教”、“练”。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说和做最大化。同时,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准时上下课,杜绝拖堂现象。

(四)达标的内容及方式

达标题的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实用性强。学生测标时应严格要求,跟考试一样,独立完成,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补标要“准”,要求当日巩固。达标评价原则坚持底线评价,以基础性目标的达成为主。不同学科的达标形式不同,可以集中在课的最后达标,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散进行。

(五)“三定三统一”的备课要求

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集备要做到“三定”:定课时、定教学目标、定测标题;“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达标计划、统一教学案格式。

下载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相长 快乐课堂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

    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课堂魅力 ——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2011年6月,由我校申报的“构建‘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式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现代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定义,特征,建立科学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接着分析和总结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举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仿佛有一种魔力,它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学生在音乐中收获了最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快乐,而且这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李家庄联校冯家庄学校 姓名:杨美荣 郭香果 性别:女 联系电话:2110679 邮政编码:045000 【文章摘要】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检......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