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时间:2019-05-13 03:5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甘谷县盘安镇杨家庄初中

石晶

在日趋数学化的当今世界,数学在各领域全面渗透,数学和数学教育已受到更高的重视,对于数学教学者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初级教育阶段,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水平层次不齐。从整体来看,“起点低、层次多、差距大”,这就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如此现实,我们只有尊重事实,遵循规律,寻找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自己不断的摸索,认为分层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于面向全体同学,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各自特点的机会,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作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人来关注,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开放的教学活动,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增加学习兴趣,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学生从厌学到愿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次,分层教学的追求方向和目标是“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师生互动,积极投入,收益非浅。具体来说,分层教学的基本过程为:

1、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研究、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学生适合于自己的教学。让尖子生冒的出,让更多学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层次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充分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引导他们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差生要求他们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好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加深提高,备课时选一些全国竞赛试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计算能力。

2、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3、课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好准备,鼓励学生敢想、敢争论。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一些练习题,然后老师补充指导。对有些应用题,如行程问题、利润率问题,请两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随时提问学生,让学生相互争论、踊跃发言。在争论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见解,又锻炼了口才、胆量,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求异思想,使多数学生有了长足进步,尖子生也自然冒出。

4、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预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一个差生搭配一个好学生,帮助差生答疑解难,使后进生不落伍。

总之,分层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尽可能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地去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新课题,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第二篇:浅谈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数学分层教学》

张爱军

郭拥军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前构思,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大体安排,在课堂上把学生向自己提前设计的场景引导,激起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具体做法可以课堂分组讨论让他们几个人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促进同学间交流,而且使课堂气氛宽松自在。另外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究,自己参与,即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开拓了学习的空间,也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努力后验证结果的喜悦,其次还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去感悟到知识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同样去体味游戏的乐趣。关键词:构思,激情,轻松,快乐,氛围

我们的初中学生刚小学毕业进入中学,他们孩时天真快乐的天性还伴随着他们,在小学已经习惯了那种在欢声笑语中的教学模式,老师上课做好多好多关于上课有关的游戏,大家积极参与,回答对了不但可以获得老师的赞扬还可以获得其他学生的掌声,甚至还能获得小红星,小红旗之类的。而到了初中,由于课程难度增加,每一堂课的课程量也加大,我们初中的老师往往就忽视了学生的那种早已经习惯了的小学教学模式,一味的满堂课灌输知识,而忽视了他们能否轻松快乐的接受知识,以至于出现两种非常可悲的结果,一是老师感觉讲得很累,二是学生听得也很枯燥乏味。这样大大的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给课堂45分钟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也和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有了差距。所以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快乐的思考,轻松的接受知识,成了我们当代中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数学老师,自然要拿数学来谈一谈了,说到数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单调琐碎的重复计算、生涩复杂的应用题解答,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也对这些教学内容颇感头疼。课堂常常被沉闷的气氛所笼罩,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劳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让课堂轻松快乐起来,幽默、诙谐的作用不可小瞧。如何使数学课上得轻松快乐,愿意去接受新的东西,乐于去思考探索呢?我有这么几点小认识,我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今天的教师应该把数学学习作为学生寻求发展的一种主要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交流机会,使他们在从事各种数学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交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的观点和全班进行交流,让班上的所有学生思维都动起来,来发展思维,让学生感觉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自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我们做的就是用我们的最大力量想办法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在不在压抑的课堂学习环境。

一:课前构思,课堂引导,激起学生的激情和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可见,怎样营造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环境很重要,如果学生从我们营造的知识环境中产生疑问,就会激起渴求的心理去思考,去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教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时,我的构思就是让他们自己在方格上数格子验证勾股定理,我让学生自己先在自己课前准备的方格本上画上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以直角边和斜边向外做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和猜想这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关系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结果呢?当学生用拼凑的方法得到结论时,抓住学生成就感的心理让他们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一下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刚才的结论,看学生又能得到怎样的等式。此时,学生的操作情绪肯定兴致盎然,这时我结合直角三角形图形和得到的等式,告诉他们刚才大家探讨的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定理,勾股定理。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把勾股定理的结论在游戏般的过程中得出来了,这时我们当老师做的就是把学生得到的结论点名强调,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分享自己的成果,出上几道相关的题让学生上黑板展示,即满足了学生的展示欲望又可以借此检查他们掌握的程度。课堂气愤也轻松快乐。学生一直在忙,可他们并不会觉得累。

二.课堂分组讨论 促进同学间交流,使课堂气氛宽松自在。

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是许多老师常用到的,当我们数学课堂上通过归纳总结得到一个公式时,讨论就可以一方面加固学生对公式由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 2 以让他们对公式的印象会更深刻,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点,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与广泛交流的有力手段。如我在讲实数运算时,对于这两个实数公式的逆运算,我们能不能利用上面的两个公式把它们化简一下呢?全班可以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讨论,把自己的结论总结,找个代表给予表述,然后看看大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中再让同学们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如若有学生作出错误判断时,我们不能立即否定,因为错误的资源将成为展现学生思维障碍的重要契机,利用这些资源展开讨论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增进了友谊,相互交流了思路,而且学生明白了道理,统一了认识,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样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学和交流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总结,一直享受着自己的成果,自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更多的是学生间交流辩解的乐趣,既学习到了知识,又丰富了小孩的学习生活。

三.操作探究,发展思维,让学生体验验证结果的喜悦。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动手体验结果是常有的事,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也是思维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帮助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兴趣;另一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能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从而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中介。这样既能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又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让学生参与游戏,在其中领悟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上面讲题,学生在下面没精打采的,学生对老师的反复讲解,大量习题的重复练习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对概率内容进行统计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摸一摸。在一个布袋中准备好几个除颜色外一样的乒乓球,让每个学生闭眼从布袋中摸一摸,3 猜一猜,摸到了什么颜色,再在相应的表格中作上记号,其他同学同时也做记录,反复找几个同学上来验证结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来统计各种颜色的球各出现多少次,知道概率的随即性,这样学生们兴趣就会高涨,对随机性事件的信息也更容易接受,既巩固了统计的方法,又加强了对概率的认识,从统计结果的分析中还渗透了概率的思想。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游戏中也轻松快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就会调动小孩自主学习。就会喜欢学习,就会从学习中感到有趣和快乐,就会调动自己的内驱动力,激发学习的欲望。自主学习的动力自然就会迸发出来。就会想办法解决每一道数学难题,弄明白每一个新问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总觉得学习饶有趣味,学完之后感到没有白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根据适当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要留给学生自己发挥,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动嘴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这样也加固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提供得了他们自己自学思考,自我锻炼的机会。对小孩轻松快乐学习提供了环境,也为小孩健康发展,和后期成长起到铺垫作用为他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

第三篇:数学分层教学浅谈

分层教学浅见

富裕县第二中学杨丽丽

我认为分层教学,就是指在班级原来授课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对同一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促进学生成绩不断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类指导等,做到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学生要分层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接受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等,按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层次。一等是优等生,学习成绩好,有很浓的学习兴趣,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接受较快,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在96—120的。二等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接受能力一般,能力不够强;平时考试成绩在72—95分。三等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厌学或不学,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课本的最基本内容,完成简单习题,平时考试成绩72分以下的。

二、教学要分化

这一部分老师比较难以把握,也是对老师的一个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的分层,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好学生“吃得饱”。

三、教学分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备课有层次,要把握其弹性,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2、内容上要难易分明新大纲要求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熟悉教材,掌握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进行分层,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3、授课要分层授课要做到精讲多练,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要让他们感觉这节课收获颇丰。

4、课堂提问分层次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把难的问题让优生回答,简单问题让差学生回答,适中的问题给中等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5、课后练习要分层 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设计编排练习,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对差学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等学生感到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

6、作业分层。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上就是我对 分层教学的浅显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其优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弊端。为了大多数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首先应该给他们提供可能成功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和数学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数学教学中,我们本着“差异”教育的原则实行动态分组教学,将同一班级学生按现有基础及发展水平分为a、b、c(低、中、高)三个组,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组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四十分钟时间里,按照计划的教学路线,各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轮换动态语言交流,加快学生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大量参与到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各方面的数学素质。

一、确定层次。编组,培养小助手

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检测、分析,将他们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的组,每组选出一个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自觉性较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助手,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可以帮助同学们预习新课,课堂上进行轮换动态语言交流,课后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这样教师更能集中精力搞好直接教学,使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与授课

备课时,教师认真分析初中数学教材整体及各单元构成,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各层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潜在的能力。确定各层次教学目标,同时建立反映知识、技能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成绩登记表,以便阶段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

授课时教学路线按教案中大标题一、二、三„„的顺序进行,每一课基本上按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如遇到试卷讲解或习题课,则将课型改为分组讨论,每组包括各层次的学生,学生间边研究。边思考,互相带动,相互质疑,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效果

1.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贯彻

这种课堂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动”“静”同步,交替轮换,构成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个层次。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增加,不断深化。由“静”而“动”。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里,“静”主要是学生独立地学,按“动”的发展需要而学。“静”的内容一般是复习旧课,自学新知,检查作业,自测练习(尝试练习),语言练习或围绕重点看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可初步明确探索新知的目的、意义,心理上有了准备,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易于被调动。经过尝试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有助于对新知的理解、吸收。教师通过抽查及时掌握“静”的信息反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上“动”的设计,使课堂教学更能从实际出发而“动”,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益创造条件。由“动”而“静”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另一个层次。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的“教”,但“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学生会学。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自己“练”出来的。要学生“会学”,就得让学生自己去练,在练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启迪教师在“动”中适当的点拨,学生在“静”中练得就好。在“动”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指明探索方向,教给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设计好自测练习,在“静”中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在分层数学教学情境中,随着“动”“静”交替轮换,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做,学生看”的单向教学结构,在整节课上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品尝收获知识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也缩短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知识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以最佳的状态,积极投入。另外,教师在“动”中对各组规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与数学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对接,使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消化好”,不会产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使各组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思维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学生们越学越有兴趣,而且每节课学生都学有所获,学习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柳江县洛满中心小学

黄秋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孔子也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教学难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作为教师教学时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加倍关注。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下面就谈谈这些年来我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个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如我在上《利息》这个内容时,在要求全体学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在加收20%的利息税时为何不直接把利率下调20%,而要如此麻烦操作,害得我们

算税后利息时又要多算一步?”这个问题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金融知识才能答得上的。而事实上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同时,我也乘机补充了一些金融知识,简单讲解一些税收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中的数学》一课时,除了学习简单的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我还以世界杯足球赛事和澳大利亚网球赛事为例,补充了分组循环比赛场次计算和淘汰赛比赛场次计算的方法。这些内容的增加,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不需要全部学生掌握,学生也不会觉得增加了学习负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数量的知识,培养数学尖子。

2.问题设计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他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常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个内容时,我就设计了下列问题:

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答案。)

2、什么叫做比?(归纳概念的问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完整的答出来)

3、比、分数、除法三者有何区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答到)

4、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想像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答。)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要求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分层。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使用的的是不同的练习,一是基础练习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二是综合练习,给班上思维能力稍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类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

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练多了,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对学生个性评价的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经过这几年对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我觉得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补课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该加倍关注。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性,要想在分层教学中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希望在以后注意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上,我们数学老师都能继续的努力和探索,让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体会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二中 杨国旗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大多采用集中办学,导致班级数目众多,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将班级氛围几个层次,但这种分层是......

    分层教学尝试中

    分层教学尝试中 在小班化教学的全面实施下,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每一类学生都得到进步或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智力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为了在教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结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青浦的教改经验,探索了一条“班内分层教学”的新路......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推荐)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与反思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初级中学 郑德宝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的提高了......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大全)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从而使全体学生能......

    数学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

    数学差异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分层教学 历城区唐官小学 时倩倩 摘要 本文针对学生的数学差异,以差异教学为主线,以多元化的研究思路为依托,探讨了了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有效方......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精选合集)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云南省马关县八寨镇浪桥中心学校 蔡治焕 摘 要: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后,小学生毕业生全部进入了初中,在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加上受班级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