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13 03: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

第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

按照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我校对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的有关章节,重点研习初中语文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教学法。此次培训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参训教师学习态度端正,听讲认真,能自觉遵守纪律。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想,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掌握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核心和精髓。从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到教材教法,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上、理念上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任务,更新教育观念、掌握课程标准、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确保新学期开学之际,使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顺利走上讲台,担负起新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育部提出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校本研修是开展新课程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培训结束后,每个语文老师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一书进行了自学并将所学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语文组利用周二语文教研的时间,形成了一整套集体备课、研讨教材、教学设计、研究交流、听课评课制度,推进了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校本研修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实验不是简单的教材更换,而是涉及到教育领域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为了最有效的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新课改实验中,我们以课题研究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倡导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研究解决新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推进新课改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丰富了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提高

了我校语文教师的授课技能和水平,优化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质量。

南坪中学语文组 2007年7月8日

第二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导语:

《新课程标准》实施近三年来,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课改尝试,摸索了一些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定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毕竟是“全新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所以说,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不应满足于现状,更不应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探索——改革——实施,今天就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有关知识。

复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理念)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内容理念)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内容理念)

5、教师理念:

6、评价理念

7、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

五个领域: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课程目标: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多元互动策略;问题情境策略;信息运用策略;合作探究策略;把手整合策略;赏识激励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与学的调整策略;时间运筹策略;复习应考策略。

以前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有关知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课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因为《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今天我们研究一下《初中语文教学法》,重点研究学习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教学法。

初中阅读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2、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

1、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

2、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3、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思维。

(三)阅读教学的灵魂——“民主、科学、个性”

(四)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教学形式的开放

3、学生思维的开放

4、教师思想的开放

(五)阅读教学的过程转变——“教——学”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策略(p69~76)

(一)走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1、教师的“导”必不可少(1)用发现法读课文(2)用问题法读课文(3)用讨论法读课文(4)用整合法读课文

2、自主性阅读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贯穿主线——学法指导(2)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

(3)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

(一)体验、品位——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p73~77)

1、探究性阅读的前提——进入问题情景、确定专题(1)中心式问题(主问题)(2)提炼式问题(3)自由式问题(4)抛锚式问题(5)点睛式问题

2、探究性阅读的核心——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1)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2)主动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3)激活方法,借鉴运用(4)注重体验情境,诵读感悟

3、探究性阅读效果的“抓手”——成果展示,欣赏积累语言(1)朗读、背诵

(2)表演

(3)创造性习作

4、探究性阅读的迁移拓展——课外延伸研究

5、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建议(1)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2)要设计有探究空间的问题(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

(三)读出自己——个性化阅读策略

1、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特征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他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教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1)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阅读时间的探究性(3)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4)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2、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1)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3)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课文

(4)转变教师角色

(四)发现、感悟——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

1、如何超越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1)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

(2)在动态阅读中超越文本(3)在批判阅读中超越文本(4)在发展阅读中超越文本

2、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1)指导学生平时勤于思考,用于质疑问题

(2 学会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4)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鸣

(二)碰撞、融合——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

(1)从对话理论看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的对话。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激励并促成学生与科文作者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

(2)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

读书即交友,是朋友间的对话。通过阅读对话,读者可以主动“发现”、“参与”,从而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的策略(1)问答行为策略

主要功能有:①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提供某种线索,使学生注意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②提供联系与反馈的机会;③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其特征是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

〈1〉发问策略

〈2〉侯答策略

〈3〉理答策略

(2)讨论行为的策略 主要功能有:①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②帮助解决问题;③培养人际交流;④改变学生不愿接受他人观点的态度;⑤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1〉讨论的准备策略

〈2〉讨论的启动策略

〈3〉讨论的组织策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也是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创新作文理念,重塑美文灵魂

(一)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二)文人合一是作文的价值追求

首先,突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作文教学目标;其次,构建本色化内容和活动性体系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弥补知识读本型、文章选本型的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使作文过程成为丰富多彩、意兴昂然的生命活动,……;再次,承继并光大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品即人品”的作文教学思想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

(三)作文思维从封闭归属趋向多元创新

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其次,鼓励作文主体在思维形式上趋向发展。

(四)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

(五)作文评估从保守狭隘趋向明珠开放 首先评估观念眼更新,即鼓励作文具有见仁见智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其次是评估标准的和梯度和层次。新课标新评估观的体现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作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

(一)书写潇洒的生命轨迹

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的拥抱生活的亮丽。学生作文中的“真实”和“真诚”品质,实际上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我”的灵魂。

(二)放飞作文,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们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松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我们主张放飞作文,就是鼓励学生在完成课业之余,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汲取阅读的精华,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

(三)弘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个性化的创造使作文的根本标志,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精髓。

(四)作文个性化与教学个性化

1、作文个性化 就是学生能自主的协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受过多的干扰。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

(1)思想个性化(2)思维方式个性化(3)写作借鉴个性化(4)语言风格个性化

2、作文教学个性化

实现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境界。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教师的责任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作文语言的艺术,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的运用,逻辑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

作文体现构思的匠心。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都有学生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强加于学生。

(五)努力创新,弘扬创造精神

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教学的新理念,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放在首位。首先,要以培养认知感悟力为起点……;其次,把培养联想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再次,要培养质疑的判断力。

三、作文教学新理念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教育学生认识自改作文的重要性

2、教给方法,有计划的训练

(一)作文批改的目标实现由“评”向“改”的转变

(二)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四、网络环境与“激”情作文

(一)网络作文的优势

(二)网络激情作文策略

1、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学生个人素材库

2、创设虚拟社区,学生参与批改、讲评

3、畅通批改渠道,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提法,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同《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所在,那么: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目标(P108~110)

综合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综合性、社会化、经验性和个性化。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观察——表达。二是问题——解决。三是活动——探究。

1、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

(1)能主动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取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国家大事,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战士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引资料的出处。

(二)语文综合学习的突出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内容、对象、时空、手段的多方面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说,综合性学习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讲究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总个性学习不应等同于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它比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活动的丰富性;也不同于以往教材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比语文实践活动更重视研究专题的选择和探究的深入程度。特征有: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2、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3、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1)内容的开放(2)过程的发现(3)空间的开放(4)结果的开放(5)师生关系的开放

2、注意活动的阶段性(1)内容选择的阶段性(2)不同形式的阶段性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1)知识的综合性(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

4、注意活动性的实践性(1)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2)保证活动的完整性(3)突出过程的完整性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领

1、需要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体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与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时间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需要注意的问题(1)以充足的实践作为保证(2)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3)充分利用弹性空间

(4)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与思考

(一)活动课的几个重要原则

1、解读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主要特征有:其一,语文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是语文课程的一种。其二,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语文课的见解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运用,是指熟练并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达到一种“审美理性”。其三,语文活动课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

2、开设语文活动课的理论根据

3、语文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加以组织和引导 ①可模拟现代生活的题定情景

②可将亲历的体验、困惑、茅盾变成话题展开讨论 ③可以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题材,进行配乐或配画。④以课本为题材演小品、课本剧。⑤可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课堂(2)进行活动课的三个阶段

①把生活纳入课堂

②从课堂走向社会

③研究性学习

4、语文活动课与体验性作文改革

教师在活动课中适时引导学生捕捉亲身体验和情感中的闪光点,使其搜集素材能力、认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5、语文活动课的广阔前景

(二)语文互动的注意事项

1、力求集“三味”(趣味、生活味、语文味)于一体

2、要把握好“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要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把握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明确它的学习目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 “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综合性特点。

(1)学习目标的综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教学目标定为:A、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能力。能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的特征和内心感受、体验说给别人听,做到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B、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初步养成观察景物的习惯,认识并探究自然。能对感兴趣的景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在观察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形、声、色、味、性),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和综合,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从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回到大自然的环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感情,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这些目标体现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2)学习内容的综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军事、经济、科技,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

(3)学习方式的综合,做到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规范学习和休闲学习相结合,个体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4)学习资源的综合,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综合性沟通和整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二类:一是本地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二是网络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这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5)评价的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看项目的确定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加和全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看收集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评价的形式上看,综合性学习是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单一的量化评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将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从综合性学习的原则、目的来看,实践是第一位的。无论是“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中问题”,还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无论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是“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都强调学生参与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目标”中大量运用“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参加”“尝试”“解决”“获取”等行为性很强的术语,就是为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很强的实践行为,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语文的社会性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基本素养。重视探究,重视应用,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前提;重视体验,重视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保证。

3、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1)学习时空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转变,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时空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开放,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放眼科技文化的发展,体验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记录典型事件,学习先进人物,探究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吸纳知识、积累生活、丰富情感、提高认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2)学习内容的开放。生活的领域有多宽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阔。学习内容除了文本,更应包括多元信息——书面信息、影视信息、网络信息、社会传闻、多彩生活、未知领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等等。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其他各科的学习领域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中,巩固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积累学习经验,积淀文化底蕴,如赏名剧看名画听名曲谈感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成了智力、能力、思维、习惯、个性、高尚思想、审美情趣、完美人格的综合性训练,在高品位的艺术感染和享受中激发情感,激活思维,丰厚学生的精神底子。

(3)学习过程的开放。一是教师由包到放。课堂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深入地探究,真切地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灵性,准确而有创造性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专题研究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组织,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和创新,不怕困难和挫折,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活动的得失和经验教训,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作为活动的成果去鉴定评价。教师时刻关注学习过程的发展,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学校由封闭到开放。学校领导不但要鼓励语文教师开放课堂教学,而且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变成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4)设计思路开放,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像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一旦进入活动,就展示出广阔的天地。比如,以放映人类登月录象导入的“探索月球奥秘”,以“女娲造人”为引子的“追寻人类起源”,他们看似内容单一,但都只是找到了一个出发点,学生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天文、物理,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沟通、结合。

4、探究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虽然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一是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提出学习的专题;二是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尝试解决问题;三是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究的问题或拓宽或深入,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从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探究学习。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专题研究,从研究专题的确定到实施,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到研究成果的验证,每一步都需要探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从而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5、自主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无论是阶段目标,还是教学建议,都处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能自主组织”(阶段目标)“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学建议)“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评价建议)学生成了学习、活动、评价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指导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主题的策划,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习方式、学习步骤的安排到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地观察、调查、阅读、讨论,主动地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形成自己的结论,不断提高搜索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策划活动的组织能力、表现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具有“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能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现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具有“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感兴趣、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调查访问”、“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搜集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具有合作精神”;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及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小结:当然,新的教学法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且方法是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学习、体会,探索、研究,总结、实施。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们,《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作为县级骨干教师,一定要做课改的先锋,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大胆实践,真正起到骨干教师的作用。

第三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理念)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内容理念)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内容理念)

5、教师理念:

6、评价理念

7、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课程目标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多元互动策略;问题情境策略;信息运用策略;合作探究策略;把手整合策略;赏识激励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与学的调整策略;时间运筹策略;复习应考策略。

以前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有关知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课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因为《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今天我们研究一下《初中语文教学法》,重点研究学习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教学法。

初中阅读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2、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

1、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

2、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3、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思维。

(三)阅读教学的灵魂——“民主、科学、个性”

(四)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教学形式的开放

3、学生思维的开放

4、教师思想的开放

(五)阅读教学的过程转变——“教——学”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策略(p69~76)

(一)走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1、教师的“导”必不可少(1)

用发现法读课文

(2)

用问题法读课文(3)

用讨论法读课文

(4)用整合法读课文

2、自主性阅读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

贯穿主线——学法指导(2)

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

(3)

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

(一)体验、品位——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p73~77)

1、探究性阅读的前提——进入问题情景、确定专题(1)中心式问题(主问题)(2)提炼式问题(3)自由式问题(4)抛锚式问题(5)点睛式问题

2、探究性阅读的核心——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

(1)

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2)主动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

(3)激活方法,借鉴运用

(4)注重体验情境,诵读感悟

3、探究性阅读效果的“抓手”——成果展示,欣赏积累语言(1)

朗读、背诵

(2)

表演

(3)创造性习作

4、探究性阅读的迁移拓展——课外延伸研究

5、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建议

(1)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2)

要设计有探究空间的问题(3)

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4)

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

(三)读出自己——个性化阅读策略

1、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特征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他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教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1)

阅读主体的自主性

(2)

阅读时间的探究性(3)

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4)

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2、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1)

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3)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课文

(4)转变教师角色

(四)发现、感悟——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

1、如何超越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1)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

(2)在动态阅读中超越文本(3)在批判阅读中超越文本(4)在发展阅读中超越文本

2、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1)

指导学生平时勤于思考,用于质疑问题

(2)

学会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

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4)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鸣

(二)碰撞、融合——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

(1)

从对话理论看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的对话。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激励并促成学生与科文作者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

(2)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

读书即交友,是朋友间的对话。通过阅读对话,读者可以主动“发现”、“参与”,从而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的策略(1)问答行为策略

主要功能有:①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提供某种线索,使学生注意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②提供联系与反馈的机会;③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其特征是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

〈1〉发问策略

〈2〉侯答策略

〈3〉理答策略

(2)讨论行为的策略

主要功能有:①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②帮助解决问题;③培养人际交流;④改变学生不愿接受他人观点的态度;⑤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1〉讨论的准备策略

〈2〉讨论的启动策略

〈3〉讨论的组织策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也是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创新作文理念,重塑美文灵魂

(一)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二)文人合一是作文的价值追求

首先,突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作文教学目标;其次,构建本色化内容和活动性体系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弥补知识读本型、文章选本型的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使作文过程成为丰富多彩、意兴昂然的生命活动,……;再次,承继并光大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品即人品”的作文教学思想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

(三)作文思维从封闭归属趋向多元创新

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其次,鼓励作文主体在思维形式上趋向发展。

(四)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

(五)作文评估从保守狭隘趋向明珠开放

首先评估观念眼更新,即鼓励作文具有见仁见智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其次是评估标准的和梯度和层次。新课标新评估观的体现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作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

(一)书写潇洒的生命轨迹

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的拥抱生活的亮丽。学生作文中的“真实”和“真诚”品质,实际上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我”的灵魂。

(二)放飞作文,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们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松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我们主张放飞作文,就是鼓励学生在完成课业之余,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汲取阅读的精华,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

(三)弘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个性化的创造使作文的根本标志,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精髓。

(四)作文个性化与教学个性化

1、作文个性化

就是学生能自主的协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受过多的干扰。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

(1)

思想个性化(2)

思维方式个性化(3)

写作借鉴个性化(4)

语言风格个性化

2、作文教学个性化 实现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境界。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教师的责任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作文语言的艺术,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的运用,逻辑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作文体现构思的匠心。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都有学生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强加于学生。

(五)努力创新,弘扬创造精神 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教学的新理念,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放在首位。首先,要以培养认知感悟力为起点……;其次,把培养联想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再次,要培养质疑的判断力。

三、作文教学新理念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教育学生认识自改作文的重要性

2、教给方法,有计划的训练

(一)作文批改的目标实现由“评”向“改”的转变

(二)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四、网络环境与“激”情作文

(一)网络作文的优势

(二)网络激情作文策略

1、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学生个人素材库

2、创设虚拟社区,学生参与批改、讲评

3、畅通批改渠道,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提法,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同《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所在,那么: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目标(P108~110)

综合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综合性、社会化、经验性和个性化。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观察——表达。二是问题——解决。三是活动——探究。

1、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

(1)能主动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取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国家大事,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战士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引资料的出处。

(二)语文综合学习的突出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内容、对象、时空、手段的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说,综合性学习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讲究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总个性学习不应等同于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它比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活动的丰富性;也不同于以往教材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比语文实践活动更重视研究专题的选择和探究的深入程度。特征有: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2、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3、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1)内容的开放(2)过程的发现(3)空间的开放(4)结果的开放

(5)师生关系的开放

2、注意活动的阶段性(1)内容选择的阶段性(2)不同形式的阶段性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1)知识的综合性(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

4、注意活动性的实践性(1)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2)保证活动的完整性(3)突出过程的完整性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领

1、需要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体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与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时间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以充足的实践作为保证

(2)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3)充分利用弹性空间

(4)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与思考

(一)活动课的几个重要原则

1、解读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主要特征有:其一,语文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是语文课程的一种。其二,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语文课的见解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运用,是指熟练并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达到一种“审美理性”。其三,语文活动课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

2、开设语文活动课的理论根据

3、语文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加以组织和引导 ①可模拟现代生活的题定情景

②可将亲历的体验、困惑、茅盾变成话题展开讨论 ③可以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题材,进行配乐或配画。④以课本为题材演小品、课本剧。⑤可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课堂(2)进行活动课的三个阶段 ①把生活纳入课堂 ②从课堂走向社会 ③研究性学习

4、语文活动课与体验性作文改革

教师在活动课中适时引导学生捕捉亲身体验和情感中的闪光点,使其搜集素材能力、认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5、语文活动课的广阔前景

(二)语文互动的注意事项

1、力求集“三味”(趣味、生活味、语文味)于一体

2、要把握好“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要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把握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明确它的学习目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 “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综合性特点。(1)学习目标的综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教学目标定为:A、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能力。能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的特征和内心感受、体验说给别人听,做到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B、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初步养成观察景物的习惯,认识并探究自然。能对感兴趣的景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在观察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形、声、色、味、性),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和综合,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从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回到大自然的环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感情,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这些目标体现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2)学习内容的综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军事、经济、科技,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3)学习方式的综合,做到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规范学习和休闲学习相结合,个体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4)学习资源的综合,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综合性沟通和整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二类:一是本地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二是网络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这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5)评价的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看项目的确定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加和全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看收集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评价的形式上看,综合性学习是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单一的量化评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将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从综合性学习的原则、目的来看,实践是第一位的。无论是“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中问题”,还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无论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是“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都强调学生参与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目标”中大量运用“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参加”“尝试”“解决”“获取”等行为性很强的术语,就是为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很强的实践行为,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语文的社会性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基本素养。重视探究,重视应用,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前提;重视体验,重视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保证。

3、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极强的开放性。(1)学习时空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转变,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时空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开放,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放眼科技文化的发展,体验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记录典型事件,学习先进人物,探究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吸纳知识、积累生活、丰富情感、提高认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2)学习内容的开放。生活的领域有多宽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阔。学习内容除了文本,更应包括多元信息——书面信息、影视信息、网络信息、社会传闻、多彩生活、未知领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等等。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其他各科的学习领域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中,巩固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积累学习经验,积淀文化底蕴,如赏名剧看名画听名曲谈感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成了智力、能力、思维、习惯、个性、高尚思想、审美情趣、完美人格的综合性训练,在高品位的艺术感染和享受中激发情感,激活思维,丰厚学生的精神底子。(3)学习过程的开放。一是教师由包到放。课堂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深入地探究,真切地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灵性,准确而有创造性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专题研究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组织,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和创新,不怕困难和挫折,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活动的得失和经验教训,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作为活动的成果去鉴定评价。教师时刻关注学习过程的发展,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学校由封闭到开放。学校领导不但要鼓励语文教师开放课堂教学,而且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变成语文学习的大课堂。(4)设计思路开放,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像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一旦进入活动,就展示出广阔的天地。比如,以放映人类登月录象导入的“探索月球奥秘”,以“女娲造人”为引子的“追寻人类起源”,他们看似内容单一,但都只是找到了一个出发点,学生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天文、物理,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沟通、结合。

4、探究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虽然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一是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提出学习的专题;二是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尝试解决问题;三是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究的问题或拓宽或深入,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从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探究学习。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专题研究,从研究专题的确定到实施,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到研究成果的验证,每一步都需要探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培养全体学生的探 究意识和探究习惯,从而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5、自主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无论是阶段目标,还是教学建议,都处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能自主组织”(阶段目标)“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学建议)“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评价建议)学生成了学习、活动、评价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指导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主题的策划,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习方式、学习步骤的安排到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地观察、调查、阅读、讨论,主动地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形成自己的结论,不断提高搜索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策划活动的组织能力、表现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具有“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能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现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具有“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感兴趣、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调查访问”、“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搜集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具有合作精神”;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及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第四篇:初中语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实质意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怎样才能创设轻松愉快、合作探究、和谐好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现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从客体走向主体,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创设情境,轻松学习。《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堂成功的课,就是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如何拓展、创新语文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轻松愉快的学习,水到渠成的获取知识。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四、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如不会利用时间就难于捕捉到那些闪光的东西。没功夫理会,常常使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逝,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次培训,给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有充裕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教师回顾反思的平台,知得失,识是非,又能更好地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新课标关于教学方面的建议是多么的贴心。通过两天的认真学习,我对课标的理解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达到有效教学有了认识上的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将理论结合实践,让理论指导实践,明确教学方向,以提高学生素养为责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第五篇:《新课程教学法》学习总结

《新课程教学法》学习总结

——周华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对我们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新课程通识培训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提供一些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有些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要避免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才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2008年12月28日

下载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教学法》学习总结

    《新课程培训-----小学数学》 学习总结朱加鑫 2007年8月《新课程培训-----小学数学》学习总结 教师是在集体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背靠背,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面对面,沟通的竞......

    初中语文戏剧教学法

     浅谈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突破方法 【内容提要】 戏剧文学体裁的文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很陌生、很新奇的。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也就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怎样让学......

    初中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

    初中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 让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期望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愉快学习的境界。......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1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

    初中语文培训总结

    初中语文培训总结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河南省初中语文的培训,在专家们的引领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现把本次的学习作个总结:一、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

    201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心得

    201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心得 为使我省全体教师全面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把教材修订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12年11月1日,我县开展了201......

    2012新课程培训总结

    2012北京师范大学新课程培训总结 (会宁县第一中学冯志长)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培训总结

    2011年X班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时间),按照省、市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参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本次新课程培训在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下,在全体学员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