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练习为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案
以练习为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案 课题负责人:唐辉
所在单位:岳池县东街小学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近年来,美术教育的观念、美术内容和方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美术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热点,其中首推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例如:欧美各国纷纷把体验性学习的概念融入各类课程,倡导“主题研究”,旨在让学生获得研究能力,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法国则把“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的关注。同时,国内教育界也进行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
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以“体验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以少走弯路,使美术教学回归到美术的正途上来。体验性教学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入口,艺术作品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如能积极挖掘,系统组合,将极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但是这些研究在小学美术学科领域尚未有系统的研究经验。
2.研究的价值: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小学美术课程理论、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理论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必将提升教师深入感悟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开拓教师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视野,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把握教材与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将会促进体验性课程观和对话理论的发展。
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教学反复提出了“体验”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验。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体验”就是强调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的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像等心理过程;改变以往过分地强调对艺术的模仿,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同时它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体验性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2、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3、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
4、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体验不够、感悟不深、个性审美能力不强的现状。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创设有效情境,引领学生通过赏、说、画、做、思、评等美术体验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美术活动之中,体验其中的喜、怒、哀、乐,深入感悟所学内容,从而在积极的发现中,自主建构新知,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使“美术学习”真正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商,促进美术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同时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此习惯成为定式。也能在美的浸润中,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的自信心。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寻找美术教学与体验性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体会艺术构成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2]在美术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艺术作品和生活情境,通过多种感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体验感悟,体验出个性化的美,使课堂洋溢浓郁的“人文”气息。
思路:
1:提供“生活化”的艺术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
[1]引导学生课前关注值得体验的艺术内容。
[2]课上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艺术美的表现方法及组成形式。2: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美的魅力。
[1]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美。
[2]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艺术美。
3:一切美都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应用中体验艺术美。
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2、实施研究阶段
详尽课题研究方案,开始全面实施,开展观摩研讨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交流和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做好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撰写中期成果,并形成论文,基本完成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3、整改方案及继续实施阶段 以比较实验法和调查法为主
4、课题总结阶段 以经验总结法,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询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和动态,以便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理论和方法的启示,更好得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2)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四个年级共4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3)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参与体验积极性,体验感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四、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准备阶段:2011.6~2011.11
达成目标:整体设计 构建框架 确立课题 设计课题 成果形式:申请立项 制订详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负责人: 唐辉 实施阶段一:2012.12~2013.1 达成目标:省编双册教材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成果形式:教学研究论文、课堂实录、经验总结案例 负 责 人:唐辉
实施阶段二:2013.2~2013.3
达成目标:省编单册教材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成果形式::教学研究论文、课堂实录、经验总结案例、阶段报告 负 责 人:唐辉
实施阶段三:2013.3~2013.4 达成目标:对汇编的资料进行实践反思和再认识,增删相关内容 成果形式:教学研究论文、课堂实录、经验总结案例、阶段报告 负 责 人:唐辉
总结阶段:2013.5-2014.达成目标:课题结题、学生对比实验的成果展示、书籍及其他资源库 成果形式:教学研究论文、课堂实录、经验总结案例、结题报告 负 责 人:唐辉
五、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语文组将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改精神为核心,加强我校语文组的教学常规建设,全面更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优秀的语文素养,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王先伟
副组长:梁强
成员:贾支美胡光兰王先强明廷武
谢彬徐敬官静
二、实验目标
1、努力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2、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使我校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三、实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四、工作要点
1、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论学习的认识,系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为主”的观念,并且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2、搞好实验前的检测,做好准备。
3、积极实验并建构“当堂达标”的高效教学模式。
4、期末进行必要的评价、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做好总结,实验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和有关论文。
5、请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其他优秀教师视导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控。
五、实验对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根据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布置我们全校学生都是实验对象,其中以五年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五年级教师为重点实验教师。
六、实验内容
1、研究适合我们学校情况的课题教学学案(学案、讲学稿、预习提纲)。要符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学科特点,有实用性、有特色。
2、探索“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1)。学习方式的研究①自主学习式②小组合作式③交流展示式2)课型的研究①预习课②探究课③展示课3)。课文类型的研究①文言文学习模式②现代文学习模式③作文讲评教学模式④复习课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要有具体的学习过程,还要附带相对的教学实例,形成有据可查的文字资料。
4)学困生转化问题研究(1)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树立参与意识,增强集体观念(3)了解学困生心理状况,帮助其消除对学习的恐惧,树立信心。
3、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使学生养成自主性课外阅读习惯(2)精心设计作业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
(3)大力开展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建立以“以学为主”的评价体系,完成语文课堂评价表的制作语文评价要适应语文课程从重视语文知识到重视语文能力,再到重视语文素养的发展,注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1)评价内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语文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情况,如课外阅读的量、阅读的品位、审美的趣味等。
(2)评价形式:笔试、口头、展示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3)评价标准:参与范围投入程度提高幅度效果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鼓励成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起点,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通过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
七、实验措施
1、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我们注重培养语文学科教科研的积极分子,激发团队精神,发挥教师自主研究的作用。
2、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气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学生具有先天基础差,学习意识不强的特点。自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有必要通过实验,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
3、加大理论学习的力度
(1)坚持每天读几页文章、著作,丰富自身内涵。
(2)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反思并通过博客和别的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
(3)坚持互相听课、评课并且随时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4)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八、实验步骤准备阶段(2013年7月——9月)确定实验班级、实验教师:以语文组为实验单位,全体语文教师为实验教师,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重点实验学年,五年级语文老师为重点实验教师。
确立本校语文学科的实施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确立合适课题教案、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2014年7月——2014年18月)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推广。收集经验材料:教案、课型模式、课堂评价表参加结题会议。
光明小学
2013年9月2
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
实
施
方
案
光明小学
2013年9月
第三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界定、理论假设 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以情感为主导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欣赏其内涵。
2、通过研究,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提升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研究,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灵活运用教材,善于结合实际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前期尝试阶段:(1)组建课题成员
(2)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3)收集资料、学习理论(4)撰写课题申请报告(5)尝试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合作。(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
3、总结成果阶段:(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资料
(二)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现场观赏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研究。
五、研究内容
1、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新的教学理念,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整和与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提倡要注意营造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欣赏学习,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开发学生智力。
3、课堂教学整体优化,重视多媒体等等不同教学方式的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
4、在直观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探索,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同,增强学生对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重视。
5、美术第二课堂的确立。如: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校园文化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家庭美术学习氛围的创造;
六、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同时也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二)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会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创作的社会生活。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 “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将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及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还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这个学期,五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有关“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美术素养;美术兴趣
美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可以使人知道怎样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也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陶冶情操,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还可以培养热爱大自然,向往和平友爱的情感。艺术对一个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一个人学习艺术,长期的艺术熏陶会使得他的气质与众不同,包括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因此,在小学生刚刚接触美术时,应该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如何提升美术素养
1.正确认识美术
所谓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要领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体验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美术基础教育是人类追求存在意义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素养。21世纪是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与时俱进,为跨出坚定的时代步伐做好准备。假如社会各界都能不遗余力地达成共识,那么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2.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发动机,如果对一件事有了兴趣,那么就为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对于美术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以做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让他们懂得经常去发现身边的美,留意身边的美。(2)精心设计活动,在课堂上我们努力营造活动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将美术教育孕育于活动之中。如经常组织一些绘画比赛,准备一些小礼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充分、更完善地发挥潜力。
二、如何做好小学美术教学
1.提供感性经验
观察是绘画最重要的视觉因素。一幅图画的美观和生动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小学生一般看到视觉冲击性很强的美好事物都会感兴趣。在他们的客观世界里,这个美丽生动的画面已经激发了他的兴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联想能力。另外,直观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
2.运用动态思维
美术除了看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即为听。当教师播放一些视频时,可以让学生闭眼感受,让他们去想象,运用视频这种特有的声、型等特点,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动态思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的感受、情绪、想象和才能等。而联想是比较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同时这种教学不仅会增强一些趣味性、直观性,也会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3.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
在当今素质教育下,小学美术课堂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新课标要求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合理分配,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性格特点来分配,以便于让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同时在讨论中会出现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观点,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交流后,教师要起到组织的作用,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总结应形成课堂的一个小高潮,把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一步,可以用表演、展览、激励、评论等不同方法对一节课进行小结。巧妙的结尾能给学生留下最深刻、最佳的印象。也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之美。
美术课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会运用多种符合教?W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电教媒体,想方设法地运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绘画水平。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究、感受、探讨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应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材料,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学习美术,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与个性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孙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索有效示范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4).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