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的模式方法与策略
有效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要想了解有效教学的模式应用与实践,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简单地来说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的教学。也可以说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这只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发展,有效实现教学效果,预期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当然,有效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有效的老师,有效的老师不只是传播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息,有效老师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信任的老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老师则否具备三个素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即这个老师是一个热情的老师,是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而判断你的课堂是否有效,唯一的指标,是看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怎样才能使教学有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1.我们要到哪里去即(教学目标及内容)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过程与方法)3.我们有没有到那里去((反馈及评价)也就是我们书中经常提到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实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适度,做到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即要明白教学设计是为谁而设计。是老师?是学生?还是老师与学生?一节课我们能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能学多少,老师都要一一落实,如果这一堂课我们预设了,但没有完成,那我们不能苍促完成。老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能把课上好,就是对教学的尊重,其实这几年课堂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热热闹闹。但是静下心来,沉淀下去,你是否真正走进了课堂的本质,例如我们在教学《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一课的时候,结尾它是是这样说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总感觉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太啰嗦了,直接说冬天来了,不是很好吗?句子简洁,表达的意思又清楚,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深入下去,才发现,作者是在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来怀念自己的童年,同时从这句话中,感叹时间的无奈,骆驼队走了,但还是去年的那支骆驼队吗?可见,深入下去,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小学阶段,你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定位,孩子们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今天咱看的第一个是我的网络课堂,小研伴你行,也就是学员怎样登录。模块二的第一个版块: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1.布鲁纳的结构理论。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3.赞可夫的实验教学理论。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建构主义的学习观。5.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理论。6.格拉斯菲尔德的建构主义理论。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今天咱学的是模块三它共分为8个板块,它的第一个版块是1.教师如何做好课例研究。2.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3.清平乐
村居4.水5.多变的云6.风7.想象性作文8.玩手影编故事.
第二篇:教学模式与策略
教学模式与策略
1、(单选题)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这主要是采用了下列教学策略中的(B)。(3分)
A.情境教学策略B、课堂讨论教学策略
B.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C、九段教学策略
2、(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主导策略的一项是(C)。
A教师可以通过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教材等不同方面的合理设计,使得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B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
C课堂教学能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D九段教学策略、情境-陶冶策略均属于主导策略
3、(单选题)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今,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还可以在网上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建设学习内容。下列教学活动中属于师生在网上共同建设学习内容的是(D)。(3分)
A.教师运用在线同步交流工具解答学生的问题
B.教师用电子邮件给学生发送文档“图层的认识.doc”帮助学生复习
C.教师给出本课的网页课件地址供学生在线学习
D.教师与学生在“维基”(Wiki)上归纳总结Photoshop的操作技巧
4、当前文件夹中的文档“前期分析.doc”分析了本班学生的特点,请根据其中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10分)(注意:使用选项编号填空,每空限填一项,选项可重复使用。)
1.想要帮助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相关概念,最好采用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2.想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可以使用下列教学资源中的E。
3.设计了一个主题为 “是不是知道任意两个角与一条边都能画出与原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最好采用下列教学策略中的C,采用下列教学资源中的F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该知识点。
A、讲授教学策略B、自主学习策略C、合作学习策略
D、解释公理来源背景的整段文字E、有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F、几种判定方法异同的对比表格G、导入时用的情境动画
5、当前文件夹中的文档“活动设计.doc”中列出了本课的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请指出至少2个该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并说明在这一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答案填写在文档下方的表格中,完成后请保存文档。(8分)
6、在学习“光的传播速度”时,计划使用自主学习的策略。请打开“C:CATDoc”文件夹的文档“教学资源.doc”根据其中标题“
二、教学目标”对于自主学习目标的描述,在标题“
三、教学资源”下的表格中设计至少两项资源,其中至少一项为数字资源,并分别说明资源类型、资源内容和使用目的,完成后请以原文件名为名保存在“C:GATAnswer”文件夹中。
第三篇: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备课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里(时间、精力、努力、物质),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有效备课的关注点
四个方面:
1、课标的理解,教材的把握与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
2、关注学生整体、实际的学习情况,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3、关注教学效益,设计好教学实施方案。
4、关注教师在教学中自身优势的发挥。
◆有效备课的策略
一、明确目标
有效备课要拥有“一课三观”:
1、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心智特征。2、效益观。学习要讲究效率,追求效益;
3、创新观。要敢于打破教参的束缚,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亮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设计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学”(教什么?)
一学会知识;二学会方法;三学会感悟
2、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思”(怎样教?)
一构思教学设计;二构思教学流程;
三构思教学小结;
3、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有”(教的怎样?)
一是学习有趣;二是练习有得;三是思考有悟
三、反思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问” :
一问自己教学亮点在哪里?
二问学生学习收获在哪里?
三问同行改进之处在哪里?
四、改进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助” :
一自助积累;二互助交流;三协助发展。
2、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心”:
一是“精心”讲课;二是“耐心”磨课;三是“细心”悟课; 要做到 :
一是自主构思教学设计,坚持自己的教学个性,表现自己的学术素养;
二是比较教学方案,在自主构思的基础上,大胆利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借鉴他人经验,成就自己的智慧;
三是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做到及时总结,有效积累,深度思考。
◆有效备课的方法
一、备准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
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了解编者思路与写编意图,把握重点、难点。
2、合理舍弃,突出重点。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3、创造性使用教材。
(1)要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动态化;
(2)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生者;(3)选好教学切入点(问题)——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二、备透学生
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认识学生的现实起点,有效预留教学空间。
要思考:
(1)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程度怎样?(2)学生间的差异如何?
(3)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
(4)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
三、备活教法
(一)研究实施过程
●活用教法;●讲求情感;●重视探究;●整合手段 1、选择教学流程。
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情境的创设;
(2)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3)问题的生成;
(4)合作学习;
(5)学生的自主体验;
(6)全员参与;
(7)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
选择学习方式,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还可以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
(三)注重教学艺术。
要通过有效的预设,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四)整合教学手段。
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明确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备对教师
1、体现自我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2、注重反思
根据学情不断调整、丰富、优化方案设计,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效备课”的建议
一、初次备课,突出自我创作
二、再次备课,借鉴他人成果三、三次备课,通过实践修订
有效备课的内容
1.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提出明确的学生三维学习目标。
2.教学资源
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求,认真钻研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所有教学资源,精选并创造性地整合和使用。要精心筛选例题、习题,使例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习题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和拓展性。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精心研究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学习。
4.学情
通过恰当的方式(如导学案、作业、谈话等),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设学生学习的起点、梯度作准备。
5.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确定教师应提供的帮助和指导,预设具体的教学环节。
6.教学媒介
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并适时、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7.课堂流程
(1)预设导入:以简洁、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真正起到收心、激趣和点题的作用。
(2)设计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应明确、新颖、有导向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组织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设计要注重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期,设计好应对措施,以便有效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达到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4)提炼课堂小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5)合理设计板书:教师板书应依据简洁清晰、美观实用的原则,展示课堂教学中的精髓内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板书不能简单地列举知识标题,也不能用多媒体演示简单代替。学生板演是板书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充分展现学情,反馈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6)科学分配时间:预设各个环节可能需要的时间,突出重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
8.课后作业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分别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等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9.课后反思
全面细致地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摘 要: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以及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每节课我们都能充分注意学生兴趣的调控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必能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该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课后反思等方面,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角度,浅谈一下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33-02
“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教师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学效果,而不是看教师教得是否认真或者对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教师的授课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或者接受能力,教得再辛苦都是无用功,是无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非常吃力但学习效果不好,也属于无效教学。从这点来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者有足够的收获,就成为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方法与策略
2.1 课前备课
记得刚准备站上教坛前,特意向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提问: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课?前辈的六字箴言是:备教材,备学生。
(1)“备教材”。基于学生的实际条件,从分析学习需求着手逐步了解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找出实际条件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理清“为什么、学什么”以及“教什么”。
(2)“备学生”。针对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分析,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单元和课时标准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前先对学生的初始能力水平进行摸底,了解其基本特征、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点合理规划课程的重点难点,从而避免将课时浪费在学生已掌握的部分,而没有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同时避免教师陶醉于少数优生“热热闹闹”的发言,而忽略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上课过程
有人这样说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比较实际地分析出有效教学的主要思想,学生主动参与比什么都重要。那么如何使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呢?
(1)课始引入“一针见的”,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积极有效的感受与体验,必须在课的引入部分寻找最佳起点。课程的引入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①情境引入法:新课标大力提倡“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好的教学情境能很快地抓住学生的心,切入主题,获取知识。但并非一定得生动、有趣,更不应无中生有、喧宾夺主。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情境也不例外。情境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让情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②开门见山法:并非所有的课都得寻找一个情境才能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积累程度,有时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效果会更佳,而不需要兜圈子。总而言之,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积极有效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最好的引入设计。
(2)上课过程注意优化课堂结构。
合理引导,促进生成: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推进,学生会不断产生各种想法,或者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逐步掌握其思维脉络,针对其学习需求的变化实时调整教学方式,以维持活跃的课堂氛围。动态生成式教学以自然真实为主,不过分追求形式,不图省事,并且大胆处理计划外的情况,真正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进行质疑和实践。作为教师,应该科学地调用自身智慧,在变动不定的课堂中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并快速调整课程进度、讲学方式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往往能获得超出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即时“变奏”: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踏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关、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2.3 课后跟进
教师上课后必须做到课后反思。反思的主要途径是作业。教师要做到每天布置作业,并且要每天批改作业。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有四个,这样一来,学生做的练习最快也只能在三天后见到,有时一个星期后才见到,甚至一个单元的测试卷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才与学生见面。这样反馈来的问题再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堆,此时,师生双方都感到矫正无从下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若能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逐一分析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但教师须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的作业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1)独立完成的;(2)讨论后完成的;(3)独立完成一部分,抄袭一部分;(4)全部是抄的。教师对抄袭来的整洁、正确的作业切不可感到满足,这种潜伏期一旦长了,差生面就越来越大,差的程度就越来越严重。必要时跟一些可能经常抄作业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因此,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应逐一分析,做好作业档案记载,以便做到有效反溃。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征求学生意见、同行听课等。收获与希望
到目前为止笔者只有不到4年的教学经历,经验的确不足,收获还是有一点的。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在教与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关注学生的情商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O计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课程进度,切忌因自身博学而沾沾自喜,“一人独大,填鸭式”满堂灌。更不能单纯的就成绩好坏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甚至羞辱、体罚“差生”。
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不能再主导课堂“唱独角戏”,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且具有出色实践技能的学生就要注重其全方面发展,教师切忌过分地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价值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效益”片面的等同于“在有限的课时内组织最多的知识内容”,因为教学效益除了与教学内容的量有关,关键取决于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时时自省。要时常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经常自问“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希望我们以后经常这样问自己,勉励自己,使每节课都真正落到实效。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必能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美)鲍里奇,著.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有效教学方法[M].4版.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保罗?R.伯顿,戴维?M.伯德,盛群力,等,著.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有效的教学方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五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
肖 秉 林
一、选题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20世纪末被学者介绍到我国,我国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了有效教学,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构建全新的有效课堂教学系统。对涉及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打造全新的课堂,着力焕发课堂的活力,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探索作为普通高级中学实施有效教学所采取的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措施、方法与手段,并且为全市全面推进有效教学提供典型经验,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3.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和专业成长。实施有效教学,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有效教学理念的贯彻,措施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
4.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体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习上。因此,必须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培养途径,促进学习有效、高效的学习。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西方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的学说,赞克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等等,我们均可从中对有效教学进行探寻。
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学生在课堂里的行为问题就会屡屡发生,导致其成绩一再滑坡。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这样,学生大脑完全投入到处理教材和学习任务之中,他们就会一直学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黛安.蒙哥马利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一是课堂教学三原则。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详尽分析了学生、教师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简称为CBG原则、PCI原则和3MS原则。CBG是英语“Catch them Being Good”的首字母缩写,大意是“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或“捕捉学生的良好状态”。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注意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以便消除消极的影响,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PCI原则是一种建立在认知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意思是“积极的认知干预”。它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也就是说,理解和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时,以及他们学到了什么。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应该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以便学生取得进步;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运用学习材料;除了简答题以外,教师应该多多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3MS原则”包括一套相互关联的策略,它们是英语“Management、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管理、监控和维持”。优秀教师经常运用这条原则控制课堂秩序。二是策略的上课计划。黛安.蒙哥马利还倡导了一种不同的上课计划,即“策略的上课计划”。“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包括各种教学活动的转换,还可以开展小组问答活动、小组研究等活动。活动转换次数和时机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的保持程度。采用“策略的上课计划”,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水平,消除或减少因缺乏注意力和兴趣而产生的学生行为问题。
约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新的标准,如“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等。为了实证这些标准,国外还提出“认知指导教学”、“认知复杂性教学”、“真实性教学”、“交互教学模式”等几种著名模式。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很多有效教学的译著,如2002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鲍里奇(Gary Borich)博士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新技巧》、《课堂信度评估》等,对课堂教室的安排、教师的清晰的讲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任务的定位、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较高级的教学目标等作了清晰、翔实的讲解。
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他提出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策略,还提出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该背景下,不少学校和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总结出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等。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地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观下,“新基础教育”从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开始,经实施教学过程,到反思和重建,向教师提出一整套教学行为的新要求,并通过这些行为推动教师回到“研究”之中,从而促进教师发展。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教学语言要纯净,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教学手段要先进,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教学方法要灵活,能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教师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即使教得再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策略:是一种行动的方针,或者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本课题研究实现有效教学,包括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辅导、有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其中,有效备课是根本基础,有效课堂是教学核心,有效训练是重要依托,有效辅导是有益补充,有效评价是持续推进。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其它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有效课堂建设进行系统而周密的教学设计。
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广大教师应当逐步树立“导学”的理念,着眼于有效性的提高,积极投身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持续促进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内化,实现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
方法: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探索在一所学校的层面实施有效教学的各种步骤和手段,并对全市推进有效教学提出建议。
四、研究目标、内容
目
标:
1.探索普通中学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系列策略、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整套从教学管理到学生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保障措施。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全体师生树立有效教学的意识,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3.总结学校实施有效教学的做法与经验,形成典型,对全市推广有效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内
容:
1.教师实施有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2.学校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机制与方法创新的研究。
3.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4.学校有效教学的整体评价与教师有效教学个体评价研究。
5.构建以“中学导学制”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有效教学包括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辅导、有效评价等。有效备课要做到:熟悉学生,吃透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合理预设,动态生成,揣摩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细部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有效课堂,注重渲染情境的导入,通过主问题设计带领学生将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面对课堂突发情况的机制处理,合理控制教学节奏的松紧与快慢。有效训练突出训练的及时性和分层性。有效辅导则是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评价侧重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特别是激励性评价。
有效备课。备课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熟悉学生,吃透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原有知识与能力网络基础之上进行拓展与完善的过程。把握准教学的起点,明确学生能力的最佳发展区,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为了充分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我校正在积极实践“个备——集备——个备”的三轮备课模式。二是合理预设,动态生成,揣摩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细部的情境。教学目标的预设应当突出主问题的设计,一课一标,一课一得,切忌目标分散零碎,备课中应当贯彻“导学”的理念,摒弃教师的强行、死板的流程设计,认真揣摩如何有效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学习,探索理论的形成、知识的发展,让学生动态自主生成三维目标。
有效课堂。上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有效的因素很多,其中有效调控至关重要。课前渲染情境的导入,通过主问题设计带领学生将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面对课堂突发情况的机制处理,合理控制教学节奏的松紧与快慢等等。
有效训练。训练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训练的有效性侧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及时性。加强课堂和课后训练的及时反馈,通过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进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分层性。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他们定时、定量完成相同的作业,不利于提优补差,整体推进,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作业必须在题量和难度上体现区别对待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辅导。辅导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补充环节。有效辅导的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辅导的针对性。根据对象数量的不同,辅导可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根据辅导目的的不同,辅导又可分为提优辅导和补差辅导。不论何种形式的辅导都应突出辅导的针对性,针对特定的对象,选择特定的内容。二是辅导的灵活性。辅导难度较大的以及需要重点强化的,教师可以亲自组织;难度一般,操作简易的,可以通过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互助合作的辅导。
有效评价。我们必须摒弃单
一、僵化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加大过程性评价的力度,弘扬“进步就是成功”的学习理念,积极推进肯定进步、激励进步的评价模式,努力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要引导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教师是关键。全体教师必须树立有效、高效的教学理念,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突出互动交流的有效性,增强知能建构的有效性,不断加强有效教学的意识。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还应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增强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学素养。例如教师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这些素质都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的能力基础。平时,学校将通过积极的组织和系统的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
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根本的保证,方式是突破的法宝。各学科的教学,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带领学生体验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愉悦,引导学生感受将知识演化成实际运用能力的快乐。
平时,不断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的信心,确立挑战自我、寻求进步的信念,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发展中收获更大的信心。
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大力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革新。各学科应当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组建4—6人的学习小组,加强课内的学习研讨,推进课外的学习延伸。不断引导,不断激励,逐步规范学习小组的正常运作。各学科还应当加强知识的实践研究和运用探索,努力实现学习方式质的飞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教学要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脚戏”,因为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这种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
3.关注教学的可测性。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可量化”的教学就是好的、科学的教学。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也反对过于量化。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4.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五、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
把本课题研究与我校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导学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着力在“五个结合”上做文章:一是认真备课与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二是认真上课与实施“导学”课堂模式学习本结合;三是认真训练与促进学生分层提高相结合;四是认真辅导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五是认真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强化以“导入、导疑、导研、导练、导评”为内容的“五环节”教学法的有效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重在统一思想,掌握方法;二是研究阶段,坚持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总结评价阶段,重在及时矫正研究的方式方法。并采用案例分析、深入实践等方法,推进其研究的纵深发展。
1.关注学生的学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加涅是比较早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的人之一。1965年,他出版了影响至今的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个能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不仅阐明了五类学习的性质、有效学习的条件以及它们的教育含义,还提出了一个以他的学习条件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论新体系,从四个方面对有效教学做了探讨。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他认为这种学习方法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布鲁纳强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史学,亲自去发现结论和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
2.关注交往与沟通。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比如,单纯的赞扬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并没有一致的关系。而且,“在班里运用表扬与奖励的最大弊端是一些人可以经常获得表扬,而另一些人却很难获得。更可怕的是,没有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教师意识到这一点转过来对全体给予过分慷慨的表扬和奖励,但是学生们能看出实质,他们能把不自然的、不应得的表扬与奖励或华而不实的奖励与真实的事情鉴别开来。”所以,研究的视角也对准了课堂内外的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强调了合作、交流、“共同体”对教与学的作用,强调文化与社交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此外,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也扩展了教与学的定义,以强调教与学的社会、语言、文化和政治环境。在这些理论中,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存在于教室的社会结构之中,存在于学校的更大的机构之中。
交往与沟通是而且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但是,教师们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境地就是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以便使学生学得更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置身于这样的两难境地,教师们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运用讲授的方法教学的有效性有多大?能否做得更好些?通过相互对话学生们能学多少?谈话很重要,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谈话是正确的?我们如何使谈话更有效?我们掌握提问的方法有多好?全班性的讨论值得吗?什么是最好的组织小组讨论的方法?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师生间的交往与沟通。
3.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迄今为止,所有的有效教学著作中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人们普遍认为,相对于听、说、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来说,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这难以统计,仅以艾伦·C·奥斯丁所著的《有效教学策略》一书为例,就有11种之多。如果将每一种策略扩展开来阐述,则可以集册成书,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都是以专著或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坎贝尔则为教师和学生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预期研究成果:
2009年9月至12月,完成《有效教学备课案例集》。
2010年1月至12月,完成《有效课堂教学实录》。
2011年1月至6月,完成有效教学论文及经验介绍。
2011年1月至6月,完成《有效教学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肖秉林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