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诵读研究课题
经典诵读研究课题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 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 规律 作了具体的 总结 :“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
一、诵读经典的意义: 1.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每天傍晚吃饭前二十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整理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3.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二、诵读经典的内容
在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学年,每位学生定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教师在选择诵读文本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人文性。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欣赏、体验其中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艺术 性。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选配合适的 音乐 和画面,营造生动逼真的艺术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如情境吟诵、配乐吟唱就是经典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3.生活性。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如,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 总结。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
三、诵读经典的方法
“普通人只用了自己实际记忆能力的10%,其余的90%都被浪费了,其原因在于他违反了记忆的 自然 法则。”(心 理学 家卡尔〃希修教授语)也就是说记忆的方法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效率。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有些文章较长,同学们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再化零为整,“组装”成篇。如背诵《道德经》时,开始可让学生在课外每天背两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再花十五天时间把它们化零为整,“组装”成篇:首先让学生一天复习十章,要求连起来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让他们二十章连起来背,再用两天让他们四十章连起来背,最后一天背诵整篇《道德经》。这样,一本《道德经》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诵读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让他们终身受用。
2、以写助读,感官兼用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朱熹所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游戏诵读,寓教于乐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4、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第二篇: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大全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研究,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
2、关注数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研究,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3、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4、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数学课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的研究
研究内容: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内容: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3、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4、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5、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学生数学学习心理体验的研究
研究内容: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2、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研究内容: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有些内容也可以单独成为研究课题)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一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他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 评论
③各课题组成员认真完成本学期的个人研究总结,课题组完成本学期课题阶段性总结。
二
第三篇: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湖南师范大学餐厅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情况
---------------(从身边考虑如何让资源循环)
引言:有名人曾说过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我们在基本的生活中产生的食物垃圾在一日三餐中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大学的大环境中,学校食堂对学生饭后饮食垃圾的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并且是关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餐厨垃圾如何让处理回收这一问题,我们小组就本专业所学内容展开了调查研究。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关键词:餐厨、利用、垃圾、回收、调查问卷
研究方向:1.木兰路新,老食堂
2.宿舍附近街道餐馆
3.大致餐厨垃圾去向
4.国内处理餐厨垃圾的各种方法
5.调查国际范围内对于此类垃圾的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引进,设计出好的处理方法
6.针对此次调查,提出所面临的不足并且由此提出对环保的重视,前期设计问卷调查(人群要设计面广),中期进行分析列表,后期总结。
餐厨垃圾分类:1.用餐后残留的废纸
2.所使用的一次性碗筷
3.所食食物剩余的残汤剩水
4.奶茶杯子
5.废弃塑料袋,竹签
调查方向:针对分类不同分组不同,根据分类分别调查处理回收方向
研究后期
附上近似调查一份
妥善处理城区餐厨垃圾对保障城市正常运营、改善城市环境、保障人们生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县城管执法局高度重视餐厨垃圾处理工作,把餐厨垃圾处理问题作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我县的餐厨垃圾主要包括三部分:餐饮垃圾、厨余垃圾(个人生活产生)和集贸市场垃圾(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目前,城区居民人口12万,餐饮业单位420家,日产餐厨垃圾约30余吨。过去,由于没有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产生的餐厨垃圾大部分被私自运往城郊农村直接用来喂养牲畜,一部分混
入其他生活垃圾被填埋处理,还有一部分被随意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同时,也不排除个别不法商贩利用回收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和从城市管网中私自清掏的“地沟油”提炼再生油脂。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明确分管局长和大队长要加强对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组织领导,综合监察中队、建筑垃圾管理科作为具体组织实施部门,明确责任,切实把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
局成立了餐厨垃圾调查工作小组,对全县餐饮服务场所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建立了餐饮经营单位对“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的摸底调查台账。开通了3257110举报电话,同时加强对学校、超市周边店外流动摊点的查处力度,规范小经营户在用油上的安全、卫生,建立了调查表签字确认制度。下发了规范餐厨废弃物的存放、清理、收运、无害化处理通知书500余份。
(三)建章立制,规范处理。
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明确了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当对其餐饮垃圾承担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义务,初步建立了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对新建居民小区要求在开发过程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配备不同用途的垃圾箱;对已建成的居民小区,由县环卫处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工作情况,逐步配备用途各异的垃圾箱,确保分类收集需要。加快了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步伐,明确规定新开发区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餐厨垃圾处理认识程度不一,缺乏规范性制度约束,整体工作处于摸索实践阶段。
(二)监管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大,非法收运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配套政策还需尽快完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尽快出台餐厨垃圾规范性制度。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市、县政府名义出台《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加强餐厨垃圾的制度化建设,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收运单位行业管理、处置单位监督管理的管理网络,并将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纳入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体系。
(二)推进餐厨垃圾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加强源头监管,实行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和许可餐厨垃圾设施服务区域。建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餐厨垃圾排放、处理的信息平台,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的排放登记纳入卫生许可的监管范畴。研究制定餐厨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建立餐厨垃圾的计量收费机制。研究制定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技术标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规范等行业标准。
(三)加大检查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联合质监、工商、环保、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掌握城区食品加工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置情况和流向,规范食品加工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置,对违规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加大处罚力度,打击非法偷捞地沟油行为,促进餐饮单位规范处置餐厨垃圾。
(四)强化宣传发动,形成良好氛围。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将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个单位、家庭、市民。增强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及从业者的遵纪守
法意识、监督意识及环境意识,建立社会公众的监督举报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课题工作计划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课题工作计划
(2003—2004学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以开展古诗文诵读,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起点、高质量办学的立足点,着力培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阶段目标:
1、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总目标,继续创新工作。
2、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
3、课题结题,并拟订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
一、扎实开展常规工作。
1、周一唱诗。要求教师与学生同学同唱,并提前一周让学生唱熟古诗。在中午时间里,能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复习吟唱。
2、周二学古诗。
(1)要让学生学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教师要多花时间钻研教材,认真教学。(2)开辟班级诗文园地,让“每周一诗”上墙。
(3)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见景吟诗、见无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升华对生活的认识。
(4)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诗句原有的意境中跳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古诗文。
3、周三制作诗文卡。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诗的感悟表现出来,精心设计。因时间较短,来不及制作的可留到课后,但必须保证每周一首。同时,注意诗文卡的交流与传阅,以求共同提高。
4、周四创作诗。要大胆让学生尝试,不光要利用好这二十分钟,更要充分利用语文课,让学生由模仿到创作,写出有童趣的作品来。
5、周五创作诗交流。课题组既要重视抓好周五全校性的诗文广播交流,又要重视抓好各班级内的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这学期,我们将继续为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努力。对校园诗文专廊定期更新;开设涂鸦园地;班级诗文园地、学生诵读卡等进行定期检查。
三、开展快乐诗文活动。
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古诗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2、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三年级起,完成“古诗文”项目作业。
3、与美术学科相结合。一方面美术教师要把握课题精神,适当增添古诗文意境画的指导,每两周上好一堂画诗课。每月展览一次优秀诗画作品。五月中旬,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画诗比赛。
4、与音乐相结合。每周上一堂唱诗课,“六一”展示优秀诗歌表演。
5、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见面送首诗”活动。每天早起晚安送父母一首诗。
6、与“情趣作文”课题相结合,开展“给诗人的一封信”活动,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成才故事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精神境界的感受认识和鉴赏评价,从而既增张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开展古诗文吟诵、欣赏活动。
1、“馨竹诗社”正常开展活动,并吸收低年级学生,引导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准备迎接校艺术节中的“命题创作诗大赛”。
2、开展诗文欣赏讲座。三月:顾惠芬、钱红霞;四月:万一琴、姚志娟;五月:吴静娟、张华琴; 六月:万莺燕、房丽丽
四、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分年级,上好古诗教学研究课
低年级:胡芝芬、费菊媛
(王燕负责)中年级:盛惠娟、张华琴
(万莺燕负责)高年级:杨新艳、高亚媛
(吴琴玉负责)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1、邀请市舣舟诗社谢孝庞老师来我校做“古诗创作”讲座。
2、开展“唐诗、宋词知多少”的研究课题。行事历: 二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做好课题组的各项常规工作。三月:
1、教师“古诗创作”讲座。(谢孝庞老师)
2、低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王燕负责)
3、六年级古诗文欣赏讲座。(顾惠芬、钱红霞)
4、学生“古诗文”项目作业。(三至六年级)
5、班级诗文园地检查。(各班中队长)
6、班级创作诗版面交流。(六年级)四月:
1、班级创作诗版面交流。(五、四年级)
2、四年级古诗文欣赏讲座。(万一琴、姚志娟)
3、中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万莺燕负责)
4、开展“古诗伴我行”的主题活动。五月:
1、高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吴琴玉负责)
2、三年级开展诗文欣赏讲座。(万莺燕、房丽丽)
3、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画诗比赛。
4、迎接校艺术节中的“命题创作诗大赛”。
5、班级儿童诗版面交流。(三、二年级)
6、开展“给诗人的一封信”写作大赛。六月:
1、收集、装订“学生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的合订本
2、诗文卡的交流
3、古诗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收集。
4、背诗大王擂台赛。
5、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工作,表彰先进。
第五篇:家长学校研究课题
《提高弱势群体家长素质初探》
实验研究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何谓“弱势群体”,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和人权理论中,通常把他们称为弱势群体。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比于有正常收入家庭的学龄儿童,那些因无钱支付学费的儿童、流浪儿童、民工子女即是弱势群体。而我校有恰恰是小商小贩、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外地民工子女居多数的这样一所学校,在这些家庭中为数众多的父母并不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属于家庭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也有一部分是富裕家庭,其家长要么整天忙于生计,要么不注意维护家庭的稳定,对孩子过问甚少或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子女,而一旦出了问题就全部推给学校。殊不知,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家长的亲职教育,也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一点的话,孩子可能连好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学不会。可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既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前提。如何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弱势群体家长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既关系到每个家庭幸福美满,又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在我校全面实施的关键。
二、理论依据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中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精髓的论述。
2、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
神,创造性的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教育创新”。
3、“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三、实验假说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的有效途径。通过办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家庭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我校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并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成立由学校行政领导、老师、关工组老同志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使家教工作切实做到有班子、有教员、有教材、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使家长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较好成效。
四、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挖掘家庭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使弱使群体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能动地施加影响,并且科学地、正确地发挥作用。
具体目标:
1、对全校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摸清在校学生家庭教育实际情况(优势、劣势)。
2、更新领导和教师的家庭教育的理念,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教师指导正确家庭教育的培训,引导教师关注家长中的弱势群体,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根据校情、学情与社区配合开办家长学校,通过讲座、报告、研讨、开放、办家教信息小报、优秀家长典型引路等多种形式探索、提高弱势群体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4、初步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的评估、评价新体系,促进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5、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沟通、融合,密切家校关系,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6、注意实验资料的积累、整理、编写适合本校校情、学情的家长学校培训教材。
五、实验原则
1、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导向和激励性原则
4、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
六、实验方法
1、实验法
2、列表法
3、调查分析法
4、实践法
5、经验总结法
6、文献法
7、调查法
8、个案研究法
七、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实验前测:调研全体在校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其中包括家长职业、家庭收入、家长文化水平、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设想、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等,整理反馈数据,制定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形式、评估标准等。
2、针对本校实际培训教师,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准确认
识学生家庭教育,特别是弱势群体家庭的现状;教育心理学;教育艺术;家庭教育热点、难点咨询等。
3、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交流,开办家校信息交流报《连心
桥》,将前沿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的信息传递给家长,同时也给家长提供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展示、共享的平台。
(二)实施阶段
1、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可接受的形式,如专题讲座、报告、经验交流,将家庭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传递给家长。
2、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使家长有计划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
3、定期举办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让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
4、树立执教为民的思想,把弱势群体家长的困难放在心上。根据情况适时地为了弱势群体家庭办实事,为其排忧解难,树立起他们教育好孩子的自信。
5、注意实验资料的积累,包括文献资料、过程记实、个案研究、总结等。
(三)总结阶段
1、学校自我检测。总结全校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情况的变化与实验前测对照,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2、将本实验论文、个案研究整理编著胜利三校《提高弱势群体
家长素质初探论文集》。
3、编写《胜利三校家长学校教材》。
4、整理相关资料迎接专家验收。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张丰云
副组长:段科文
成员:全体班主任、部分科任教师
九、条件保障
1、制度保障:建立与实验配套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科研基金制度。
2、时间、经费保障:提供实验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
炎陵中学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