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本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运用
绘本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运用
[摘 要]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独特文学形式,在繁多的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其内容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将绘本引入中小学不同学科中,不仅起到优化课程资源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思维训练、阅读理解、美术欣赏、作文表达等方面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校本教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理解与阅读、文化与导引、音乐与欣赏、美育与创作等具体方式来融入课堂,通过相应的绘本进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在不同学科中进行结合和实践,增强知识的互相融合。在多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中学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绘本;创新运用;中学美术课堂
绘本(Picture Books)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独特文学形式,在繁多的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其内容极其丰富,主题广泛,既有引导认知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品德培养、生活琐事类型的贴近孩子的生活小故事,也有讲述历史典故、科学原理、生命意义的大题材。一些经典的绘本作品,突破了语言国籍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能运用到不同领域的中学教育中,受到儿童文学作家和中学美术教学研究专家的认可。绘本中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精彩的画面互补互融,具有高度浓缩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提升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尝试将绘本与主题课堂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创作课型的延生,不断尝试中产生不同的创新运用。
一、绘本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体图书的魅力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全球优秀的教育专家都一致认为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增强脑内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形成,改变其一生。绘本的题材丰富多样,分类的方式并不统一。按照教育意义来分,包括科学认知、情绪管理、爱与分享、品德培养、创意创造、语言表达等方面;按照知识学科分类,包括数学认知、语言认知、美术欣赏、英语读本等;按照内容题材来分,包括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童话幻想及现实写真等等。更多的绘本是创作者经过创意的汇集、精心的编排来表达内心对故事的情怀,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多的功能是阅读中的思考和回味。
绘本的普及性极强,线上线下都能随时获取绘本资讯。线上主要指网站、手机应用软件、公众号和一些专门的自媒体平台,如“凯叔讲故事”“悠贝绘本馆”“咔哒故事”等。线下主要是城市绘本馆孕育而生,例如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设立了线下绘本馆;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绘本阅读推广人,如台湾的“花婆婆”方素珍,“爱讲故事的鸟老师”向华,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彭懿教授、中国首届原创图画书大赛评委余治莹等,他们有些是从自身对绘本的热爱逐步走上绘本推广的专家,有些是从翻译文字工作到原创绘本作者,在绘本的推广之路上,能结合儿童创想教育和绘本创作工作,为中国的绘本阅读助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中学生美育的重要性,美术是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课程,课程性质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在中学美术课堂中,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绘本作为载体引入课题,理解绘本内容,加入引导方法,充分发挥绘本在不同知识中关联探究的功能。不同的绘本对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情商教育、科普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帮助,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会欣赏、理解和表达,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美术学科的特点。
二、绘本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创新运用
语文课堂中引入绘本,是结合了绘本补充课外阅读量,文字精练画面想象空间大的特点。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绘本时是采用教内容为主的方法,其过程为:采用跟随图片看故事情节,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课题;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往往是教师一幅幅引导学生读懂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引导代替,只能围绕绘本小范围地想象;最后是拓展延伸。单一的引导内容教学的模式牵制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权。通过课后反思,学生问卷调查,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与阅读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方式快捷且简便,但同时失去了对阅读的重视和阅读方式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是让孩子独立阅读,去思考问题,发现线索,探求答案,其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静下心去欣赏文字、画面的美,能展开想象去遨游书中的世界。小学低段的孩子只具备具体形象性的表象思维,绘本的导入,以画面来传递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字的读本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也符合早期教育阅读的特性。绘本往往是儿童文学作家和优秀插画师的创意碰撞,他们经过反复推敲,用孩子能理解的词汇语法,巧妙融入主题,与画面一起汇聚成完整的故事。读者们从认知、吸收、思考、发现、转化到理解、想象,培养了语文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辨别能力。绘本阅读,通过声音、画面等传递,帮助学生们进行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的顺利转化,获得阅读欣悦和审美体验,这些都能提升他们对书的兴趣,激发对阅读的热情,从思考中产生心灵的顿悟,打下终身阅读的扎??基础。
2.文化与导引
绘本种类繁多,选择上要根据中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适合孩子的知识范围、情感认知、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在文化上、地域上、生活方式上,许多优秀的绘本都展示了全球各地不同的环境状态。如埃利斯(Ellis)的《家》,绘制的是“家”的无限种可能性,有公寓,有神话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人建在水底的家,还有森林动物居住的树洞、海底宫殿、月球人的家。翻开绘本,形形色色的家映入眼帘,一个多元化的神奇世界,在读者的脑海中徐徐展开。再如英国探戈公司出品的翻翻书《各种各样的人》,以立体翻页的形式为主,介绍了不同长相、肤色、爱好等方面的人,能让读者深入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把赞扬的声音传递给每个孩子。由此看出,绘本在语文课堂中的介入,比大量的文史素材显得生动活泼,也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发现事实,迸发灵性,认识到世界的不同面;积累知识的同时,对写作和评价也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篇: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邓海燕
内容摘要: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故事绘本以其直观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故事语言和唯美的画面,引领幼儿进入音乐作品的神秘世界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开拓音乐眼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故事绘本 音乐欣赏 幼儿
“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说过的话。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生理、心理、认识特点决定了幼儿音乐欣赏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仅仅利用听觉欣赏音乐,更多的是依靠外部的辅助资料来感知、欣赏音乐。故事绘本就是辅助幼儿音乐欣赏很好的一个载体。
故事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蕴藏着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艺术。它讲述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情节简单而又清楚,描述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富有音乐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借助故事绘本,利用其形象的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音乐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中,可以让幼儿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倾听音乐,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音高感、音色感、结构感„„等获得提升。
一、直观的故事情节易于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曲作者就是根据人们熟知的民间传说写成的。全曲采用奏鸣曲的结构,乐曲的三个段落展示了故事中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可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绘本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是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啤酒桶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绘本,它讲述的是一群小老鼠钻出鼠洞,发现了许多大啤酒桶。啤酒桶生长四肢,憨态可掬。小老鼠们纷纷爬上啤酒桶开心地在啤酒桶上跳舞,和啤酒桶做起了游戏,啤酒桶还兴奋地打开了盖子倒酒。结果,主人发现了,小老鼠们赶紧逃跑。因此,运用故事绘本中直观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欣赏捷克的世纪名曲《啤酒桶波尔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活动中幼儿欣赏故事绘本后倾听音乐,纷纷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见解:“A段音乐是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东张西望;小老鼠左瞧瞧,右瞧瞧,发现了啤酒桶在旁边偷笑„„;B段音乐是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轻巧地跳舞,舞姿很美;小老鼠们在啤酒桶上捉迷藏;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跳来跳去,像是在玩蹦蹦床„„; C段音乐是主人出现,小老鼠吓得逃跑了;小老鼠在脚底装上弹簧,轻快地跳跑了„„。”可见,幼儿欣赏了《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绘本之后,对于感受《啤酒桶波尔卡》这个音乐作品的结构变得更容易了。能立刻发现故事绘本中三个突出的情节与该乐曲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把乐曲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悠扬的主旋律再回到轻巧平稳的小快板的特点表达出来。因此,将故事绘本中获得的认知迁移到音乐欣赏,易于帮助幼儿迅速进入音乐情境,理解音乐结构,从而获得审美效益。
二、生动的故事语言帮助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风格 故事绘本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最简便的途径,绘本中使用幼儿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便于幼儿理解。通过故事绘本中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巧妙地对语言进行调节支配,能让幼儿感受体验到美、兴奋、难过,带动幼儿产生喜爱、欢乐、悲伤、惆怅等情感,从而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音乐作品紧张、激昂、沉闷、欢快的风格中去,更加准确的感受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如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讲述的是小黄蜂咪梦独自离开黄蜂队伍去冒险,在冒险中遇到了三个危险(花梗林、捕蝇草、蜘蛛网),最后在黄蜂部队协助下脱离险境。利用《大黄蜂飞行》的故事绘本来帮助幼儿欣赏里姆斯基的《野蜂飞舞》(节选)这样的音乐作品,可以化难为易,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该音乐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野蜂飞舞》这个音乐作品节拍短促、节奏变化快、旋律复杂,是一首让人感觉震撼的一首外国民间乐曲。单凭耳朵倾听幼儿不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名曲所带来的震撼力。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能加深幼儿对音乐风格的感受。故事绘本中的语言、背景、人物表情等为幼儿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情境,加上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煽动,使幼儿身临其境。
绘本中描述了咪梦偷看黄蜂部队“出征”,战士们威风神气、振翅疾飞去冒险的情境体现了A段音乐中旋律轻快而有力的风格。当咪梦遇到危险时,它大喊“我要飞出去”、“躲开他”、“救命啊,救救我呀”,看似简单的角色对白凸显了音乐中旋律震撼、鼓舞的特点。“咪梦一次一次地努力飞,拼命挣扎„„”绘本中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黄蜂如何勇敢克服困难,最后在大部队的帮助下解困的惊险画面,帮助幼儿在快速变化的旋律中,体验到乐曲震撼、鼓舞、紧张、快速的音乐风格。每一次倾听乐曲时,幼儿都不由自主地为咪梦加油。当听到乐曲B段时,他们会大喊:“快飞出去,小心向日葵,飞高一点呀;讨厌的捕蝇草会吃掉你,不要碰到它,快躲开它;蜘蛛来了,快跑,粘住了救命啊!„„”从幼儿紧张的表情和呼喊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身临其境,似乎自己就是那只勇敢的小咪梦,在震撼的音乐里冒险,心也随着紧张的音乐起伏。
故事绘本中塑造出的小咪梦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冲出重围的性格特点,给予音乐作品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使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情感教育得到升华。语言的美与音乐的美巧妙结合起来,触发了幼儿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唯美的故事画面利于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内涵
音乐作品的形象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具体,它的内涵底蕴极其丰富,而幼儿的形象思维处于雏形期,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较为简单、直观,他们往往会受到画面的影响。故事绘本画面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或水墨画、或油画、或油水分离画、或剪贴„„。它不仅有着生动的角色形象、绚丽的色彩、精心勾画的细节,使幼儿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还能在时空中静止和流动,便于幼儿反复观察以及和音乐同步进行;它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欣赏故事绘本时,把音乐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音乐这种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上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故事绘本,发挥诸感觉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让幼儿有更多的视觉参与的机会,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欣赏韦瓦第的《春》这个音乐作品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春姑娘》的水彩画故事绘本。利用故事绘本里身着七彩服饰的春姑娘、清澈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美丽动人的景象,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受到美的冲击,把他们带入到音乐的想象空间中,发现音乐作品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感受回旋曲华丽而洒脱,充满欢快而热烈的青春气息。在简单欣赏了故事绘本之后,幼儿一边闭着眼睛边倾听音乐,一边回忆绘本中的唯美的春天场景,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听到音乐中欢快的段落时,有的说是种子的发芽了,冒出了嫩绿色的尖;有的说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当听到音乐中激昂热烈的情绪时,大家都说是春姑娘打开魔力伞,魔力伞很美,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当听到音乐中舒缓的段落时,有的说那是春姑娘用魔力伞给小草、小花送去雨水;有的说小草喝了雨水之后,由黄变绿,小花也变出了七彩的颜色。故事绘本中画面场景的变化呼应着音乐结构的变化及音乐风格的变化等。
故事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经典优秀的故事绘本为教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通过故事绘本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力及鉴赏力,让幼儿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音乐,真正得到音乐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正如达尔克洛兹所说:“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幼儿欣赏的审美情感,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参考文献
[1] 潘莉艳,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J],2007-6,龙源期刊网
[2] 蒋笛,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欣赏教学 [D],2004,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南京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4] 聂元龙,音乐欣赏入门 [M],1992,北岳文艺出版社 [5] 潘俞安,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 [M],神舟出版社
电话:*** 地址:厦门市金榜铁路家园41号102 邮箱:876287774@qq.com
第三篇: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音乐是进入故事的河流,故事是进入图画的道路,图画是进入音乐的桥梁。”故事绘本以其唯美的画面、生动的故事和情感互动,引领幼儿进入音乐作品的神秘世界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开拓音乐眼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故事绘本 音乐欣赏 幼儿
“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说过的话。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生理、心理、认识特点决定了幼儿音乐欣赏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仅仅利用听觉欣赏音乐,幼儿更多的是依靠外部的辅助资料来感知、欣赏音乐。故事绘本就是辅助幼儿音乐欣赏很好的一个载体。
故事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故事绘本讲述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简单而又清楚,描述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富有音乐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借助故事绘本,利用其形象的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到音乐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中。让幼儿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倾听音乐,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音高感、音色感、结构感„„等获得提升,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我就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摸索。
一、直观的故事情节易于幼儿听辨音乐作品的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曲作者就是根据人们熟知的民间传说写成的。全曲采用奏鸣曲的结构,乐曲的三个段落展示了故事中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可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绘本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的兴趣是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啤酒桶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绘本,它讲述的是一群小老鼠钻出鼠洞,发现了许多大啤酒桶,啤酒桶生长四肢,憨态可掬。小老鼠们纷纷爬上啤酒桶开心地在啤酒桶上跳舞,和啤酒桶做起了游戏,啤酒桶还兴奋地打开了盖子倒酒。结果,主人发现了,小老鼠们赶紧逃跑。因此,我利用这个故事的生动有趣,运用了故事绘本中直观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欣赏捷克的世纪名曲《啤酒桶波尔卡》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幼儿欣赏了《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绘本之后,听到《啤酒桶波尔卡》这个音乐作品,立刻发现故事绘本中三个突出的情节与该乐曲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这首乐曲是ABA三段式,是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悠扬的主旋律再回到轻巧平稳的小快板。幼儿发现了A段音乐平稳有力正好是小老鼠发现啤酒桶;B段音乐轻巧、流畅表现了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跳舞、游戏的样子;C段音乐弹性、轻快恰好是主人出现,小老鼠逃跑了。
又比如,故事绘本《胡桃钳》。它讲述的是在马戏团里,一位神气的小丑抬头挺胸,迈着神气的步伐进场。他走到舞台上,为观众们表演起变魔术。观众们看了他幽默诙谐的表演,纷纷欢呼鼓掌,场内一片欢声笑语,热闹沸腾。《拉德斯基进行曲》(选自《胡桃夹子》组曲)是一首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乐曲分为雄壮有力及轻快诙谐两部分,整首乐曲也是属于ABA三段体的结构。运用故事绘本中的“小丑”能帮助幼儿较快地听辨音乐三段体的结构,从中体验到音乐结构的丰富变化。幼儿边欣赏故事绘本,边倾听音乐,发现A段音乐雄壮有力正好是神气的小丑迈着自信的步伐进场;小丑俏皮地表演魔术与B段轻快、诙谐的音乐相得益彰;马戏团里全场沸腾,欢呼雀跃,正好体现了C段音乐的雄壮有力。最后,再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区分音乐ABA三段体的结构循环,为幼儿下一阶段的自主表现积累相关经验与创造素材,从而充分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层次感。
二、生动的故事语言帮助幼儿解读音乐作品的风格 故事绘本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最简便的途径,绘本中使用幼儿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便于幼儿理解。通过故事绘本中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巧妙地对语言进行调节支配,能让幼儿感受体验到美、兴奋、难过,带动幼儿产生喜爱、欢乐、悲伤、惆怅等情感,从而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音乐作品紧张、激昂、沉闷、欢快的风格中去,更加准确的感受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如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讲述的是小黄蜂咪梦独自离开黄蜂队伍去冒险,在冒险中遇到了三个危险(花梗林、捕蝇草、蜘蛛网),最后在黄蜂部队协助下脱离险境。利用《大黄蜂飞行》的故事绘本来帮助幼儿欣赏里姆斯基的《野蜂飞舞》(节选)这样的音乐作品,可以化难为易,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该音乐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野蜂飞舞》这个音乐作品节拍短促、节奏变化快、旋律复杂,是一首让人感觉震撼的一首外国民间乐曲。单凭耳朵倾听幼儿不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名曲所带来的震撼力。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能加深幼儿对音乐风格的感受。故事绘本中的语言、背景、人物表情等为幼儿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情境,加上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煽动,使幼儿身临其境。
绘本中描述了黄蜂部队集体出发,振翅疾飞去冒险的情境体现了音乐中旋律轻快而有力的风格。当咪梦遇到危险时,它大喊“我要飞出去”、“躲开他”、“救命啊,救救我呀”,看似简单的角色对白凸显了音乐中旋律震撼、鼓舞的特点。绘本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黄蜂如何勇敢克服困难,最后在大部队的帮助下解困的惊险画面,帮助幼儿在快速变化的旋律中,体验到乐曲震撼、鼓舞、紧张、快速的音乐风格。故事绘本中塑造出的小咪梦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冲出重围的性格特点,给予音乐作品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使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情感教育得到升华。语言的美与音乐的美巧妙结合起来,触发了幼儿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唯美的故事画面利于幼儿品味音乐作品的内涵 苏联著名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化的,而且展开自然,即使相当复杂,幼儿也能够接受,记住并表现出来„„”。音乐作品的形象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具体,它的内涵底蕴极其丰富,而幼儿的形象思维处于雏形期,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较为简单、直观,他们往往会受到画面的影响。故事绘本画面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或水墨画、或油画、或油水分离画、或剪贴„„。它不仅有着生动的角色形象、绚丽的色彩、精心勾画的细节,使幼儿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还能在时空中静止和流动,便于幼儿反复观察以及对音乐同步进行;它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欣赏故事绘本时把音乐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积极参与。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上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故事绘本,发挥诸感觉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让幼儿有更多的视觉参与的机会,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欣赏韦瓦第的《春》这个音乐作品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春姑娘》的水彩画故事绘本。利用故事绘本里身着七彩服饰的春姑娘、清澈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美丽动人的景象,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受到美的冲击,把他们带入到音乐的想象空间中,发现音乐作品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感受回旋曲华丽而洒脱,充满了欢快而热烈的青春气息。在简单欣赏了故事绘本之后,幼儿闭着眼睛边倾听音乐,边回忆绘本中的唯美的春天场景,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听到音乐中欢快的段落时,有的说是种子的发芽了,冒出了嫩绿色的尖;有的说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当听到音乐中激昂热烈的情绪时,大家都说是春姑娘打开魔力伞,魔力伞很美,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当听到音乐中舒缓的段落时,有的说那是春姑娘用魔力伞给小草、小花送去雨水;有的说小草喝了雨水之后,由黄变绿,小花也变出了七彩的颜色。故事绘本中画面场景的变化呼应着音乐结构的变化及音乐风格的变化等。幼儿在熟悉故事绘本和音乐作品之后,扮演故事绘本中的不同角色,根据故事绘本的画面和情节,创作表演道具和舞台背景,随着音乐的变化创编出不同的肢体动作,集体合作表演。通过幼儿自主的学习,进一步品味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了音乐感受能力。
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完整欣赏故事绘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许多幼儿都发现了当他们看到绘本中展现淡蓝宁静的湖面,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公主和帅气的王子,自由地想象天鹅的姿态,公主和王子的对话时他们听到的是悠扬、舒缓的音乐,领略着幽静、安详,王子和公主翩翩起舞的音乐内涵。他们还发现了当他们看到绘本中凶神恶煞的巫婆现身作乱的情境,看到了强烈的色调对比,黑色、灰色、红色充斥着眼球,这时听到了音乐强烈变化后激烈、快速的乐段,也不时地为王子和公主担心起来。可见,故事绘本图画中强烈的色彩对比,人物表情刻画,无不体现着音乐强弱的对比,丰富的音乐色彩。
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运用绘本中图画视觉的参与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大有裨益。经典优秀的故事绘本为教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通过故事绘本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力及鉴赏力,让幼儿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音乐,真正得到音乐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正如达尔克洛兹所说:“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幼儿欣赏的审美情感,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参考文献
[1] 潘莉艳.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J].2007,6.龙源期刊网 [2] 蒋笛.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欣赏教学 [D] .2004.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南京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4] 聂元龙.音乐欣赏入门 [M].1992.北岳文艺出版社 [5] 潘俞安.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 [M].神舟出版社
第四篇:绘本故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绘本故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绘本故事是由优美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组成的故事书,绘本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明显相关,因此很受学生欢迎。我经常在课间看见学生捧着绘本看得入迷,甚至有时已打了上课铃他们都浑然不知。就算是像我这样的成年人,有时也不免被绘本中的唯美画面和深刻的寓意所吸引。既然如此是否可以把绘本故事引入美术课堂,把学生对绘本故事的阅读热情转化为对学习美术的动力,并帮助我有效组织教学,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美术作业更加精彩纷呈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将绘本资源引入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一、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绘本故事中多样的艺术风格
在夏洛特·S·赫克(Charlotte S Huck)等人合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2004)一书里,绘本故事的艺术风格大致被分为八类——写实或具象派艺
术、印象派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稚拙和民间艺术、卡通艺术、文化习俗及个人风格。如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是一部公认的抽象派作品。在这本绘本里,作者完全摈弃了我们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像这样的绘本在低年级孩子中特别受欢迎;如获得凯迪克奖金奖的《夏日海湾》,作者
用充满韵律感的散文和美丽的水彩画,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神秘感的小岛生活,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特征;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总是让人联想起超现实主义。在《梦想家威利》中,他精心走那成绘术
塑造的小猩猩竟然在梦中进了达利的画中,只不过些柔软弯曲的钟表都被换了香蕉。这些不同风格的本故事书我一般是放在美课前的2分钟预备时间欣赏的,我发现从这些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孩子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
二、观察、学习绘本故事中的绘画技巧
儿童绘本中有太多的表现技法,除了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油画、版画、蜡笔画、铅笔画等,还有照片拼贴、彩纸撕贴以及电脑
制作等等。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绘本故事更加迷人,也使绘本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在不同年级的美术课堂中,挑选部分单元,选择与之有相似绘画表现技法的绘本故事进行深入的观察、学习,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去。例如:彩纸、报纸撕撕贴贴类的课程可以选用李欧·李奥尼的《玛修的梦》、艾瑞克·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等绘本进行欣赏学习;中高年级的版画课程可以欣赏斯万森和克罗姆斯的《夜色下的小屋》、埃里克·诺曼的《我的兔子朋
友》等绘本。
上教版美术课三年级下有一课《有趣的池塘》,上过这堂课的老师
一定知道,这是一堂中国画课程,上课过程无非是示范、讨论、欣赏范作等等。最后学生作业的内容不是荷花、荷叶,就是青蛙、蝌蚪,能不能更有趣一些?想多找些关于池塘里事物的画,但对于刚接触中国画不久的学生而言,除了啧啧称赞外,对他们的作业影响并不大。这时我想到了小时候看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画面简洁、生动,非常适合学生欣赏、临摹。而且现在它已经被改编成了绘本故事,还有电子书形式的更方便我上课的时候用。每一页故事就是一张简单的水墨画,有青蛙与水草的组合;有蝌蚪与莲花、鱼、虾、蟹、龟等的组合;有渐渐退去尾巴长出四肢的蝌蚪与青蛙的组合;还有青蛙妈妈和一群小青蛙的组合。
这样的池塘实在是太有趣了。边讲故事、边欣赏水墨画、边点拨要点,最后单独示范了几个池塘生物的画法。因为每一帧画面都不是很复杂,学生们创作的热情也开始高涨了,最后作业呈现时也很有趣,除了故事里出现过的事物以外,还有画《丑小鸭》的,画《鹬蚌相争》的,不论效果如何,孩子们已经知道可以把学到的绘画技巧灵活运用了。
三、将绘本的故事性渗透到学生作业中
绘本本身就是由一幅幅的插画组成的读物,所以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每一次的美术课堂作业当做是单幅的插画作品进行创作。把故
事性融入到每一张作品中,这样画的人有兴趣,看的人也觉得有趣味。在上二年级第一学期《昆虫乐园》时,我特别挑选了一本《100层的房子》去和学生们一同欣赏。这本绘本说的是——有一天,多奇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信上写着“欢迎你来我家玩儿”。多奇按照信上的地图走啊走啊,终于找到了信上所画的房子!多奇使劲向上看,可是怎么也看不到房子的顶层。
多奇好奇的走进去,发现这里住着老鼠一家。原来这是一座100层的房子,每十层住着一种动物,那么接下来的十层住的会是什么动物呢?这座房子的顶层住的又是谁呢?它为什么要邀请多奇来玩儿呢?多奇能顺利地到达第100层吗„„?每到翻页时孩子们都异常激动,都在猜测上面10层住的是谁。这100层里住的不都是昆虫,这也是我选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看完之后我们讨论了到底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到底有哪些特征。知道了原来蜗牛和蜘蛛并不是昆虫。而且每一页居住的动物,在属于自己的10层里,根据自己的生活特性做着特别的事情,屋内装饰也是辨识度很高。这些都被串在了一个故事里。完成作业时,有的学生选择用四格漫画的形式表现某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也有的学生选择用单幅作业的形式呈现,但是有改变的是,他们的作品中都多了些故事性。
除了课堂中我们一起读的这个故事以外,我还向他们推荐了与这本书同系列的《地下100层的房子》,另外还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绘
本故事,比如:《昆虫运动会》、《昆虫音乐会》等等。看过的学生还会兴致勃勃的和我讨论里面的内容。
四、激发学生尝试创作绘本故事
一年级至五年级的美术课程中一直都穿插着一些需要描绘故事场景的课程。例如:一年级的《画画我的幼儿园》;二年级的《故事
画里趣味多》;三年级的《剪出来的成语故事》;四年级的《快乐的新年》;五年级的《感受漫画造型》等等。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故事的创作热情,我们会一起先读读绘本故事,从中获得快乐、感动、忧伤等各类情感的同时,发现原来这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呀,感同身受的学习会逐渐激发他们的创作。比如:日本作家武田美穗的《同桌的阿达》,一上课,同桌之间存在的真实小问题即以充满童趣的故事和图片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共鸣。
由低年级开始慢慢引导,积累单幅有故事性的插画式作品,到中高年级,可能单幅插画就能慢慢变成多幅,甚至是整本的完整绘本。这样也为之后的绘本故事书创作打下了基础。
可见,绘本故事是符合小学生形象性思维特点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与图的内在关系,符合学生语言习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画面精美,富有内涵的,不仅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陶冶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能充分激活学生想象的,几乎每一本好的绘本都会预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空间,便于让学生根据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联想,在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投射的同时。学会以第三者角度分析、理解绘本角色的行为动机,体验绘本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产生自我共鸣。
总之,抓住学生们对绘本阅读的喜爱,进行适当的引导,推荐优秀绘本。也可以在课堂上共读优秀绘本,甚至是请学生推荐、分享他们所喜爱的绘本故事。在看故事、听故事,甚至是画故事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学着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对绘本故事的欣赏活动,带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我想这就是将绘本故事带入美术课堂的意义吧。
第五篇:绘本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绘本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课题研究方案
红莫中学 赖铭霞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红莫中学地处偏远山村,信息传递速度慢,学生特定环境有限,课外知识储备量小,课程当中所涉及的部分内容,学生不理解,不知道,以及教学条件有限,教师讲授难等问题。
绘本故事图片生动,内容趣味盎然,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听故事,感受图文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身临其境,将自己带入故事其中,跟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若是在此过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则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效果自然也更加有效。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所谓绘本,就是以绘画形式为主的图书,并且附有少量的文字说明,是一种画出来的图书。经过多年的发展,绘本凭借其丰富的内容成为儿童普遍喜爱的读物,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中学的美术课堂本身也具有多样性,其教学模式要求更加的灵活多变,因此,将绘本引入中学的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将绘本阅读融入美术课堂,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习惯,而且可以满足美术教学的要求,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美术教学以绘本这种形象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的内容为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这正是绘本阅读的优势所在。首先,绘本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其次,绘本中的画面一般都穿插着抽象或者具象的表达,这使得绘本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最后,绘本中所叙述的故事一般比较简洁易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绘本作为学生最熟悉和喜爱的阅读物,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和多元的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绘本故事图片生动,内容趣味盎然,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听故事,感受图文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身临其境,将自己带入故事其中,跟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若是在此过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则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效果自然也更加有效。
主要研究将绘本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1探究将绘本运用到美术教学中的方式和策略
2主要解决: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学情对绘本进行选择,教材教案编写,课堂情况总结,教学方式的调整。
3以绘本故事促进德育渗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是认知主体,任何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2.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学生注意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为人的良好的健康个性、健全人格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这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离不开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认知的教学过程。可见,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益,还能培养人的能力,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绘本为美术教学张本
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图画书就是这样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生命,解说无法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震撼读者的心灵,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由国内外著名的作家和画家创作并曾获国际大奖的经典图画书,其角色造型、场面设计、绘画语言的运用,及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
(二)绘本为美术教学解难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如果单纯由老师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在儿童绘本中,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三)绘本促进德育渗透
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作为老师不仅善于发现学生的喜好,而且要及时地抓住时机组织教学。把学生对绘本的阅读热情迁移为学习美术的动力。可以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促进德育渗透。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校七、八、九年级的全部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为主。研究者主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在行动中根据课题实施情况,不断充实和修正课题目标,给课题研究以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使研究价值凸现。
七、参研人员及具体负责的工作
组长:赖铭霞负责撰写实施方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开题论证报告。编写课程,组织学生活动,完善论文。
八、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3——2016.4):认真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理论,阅读相关文献,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论著,提高理论水平,写读书笔记。论证课题方案,申请立项、开题。
2.实施阶段(2016.5——2016.10):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全面实施专题研究,开展公开课。从各个层面总结各项研究成果。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对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3.结题阶段(2016.11——2016.12):进行实践成果的整理,组织学生画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
九、最终成果及形式
1,红莫中学学生绘画作品展
2,自编完善一册相关的美术校本课程(拟10课)3,阶段性总结、教师读书笔记、教学教案反思记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