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对话教学提升历史空间观念核心素养
通过对话教学提升历史空间观念核心素养
摘 要:当今时代,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新标准,新一轮的课改正在进行,史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历史学习和教师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对于构建历史体系,促进历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对话教学模式的探讨与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非常值得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对话教学 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师生互动 虚拟对话
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部分,其中时空观念是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生动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题。本文试从空间的科学概念入手,将对话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话教学手段提升历史空间观念核心素养。今时今日西方的对话理论广受推崇并进入课堂教学实践,马丁?q布伯的关系对话理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巴赫金的“主体对话”理论、戴维?q伯姆的“意义共享”对话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是对话?广义的教学对话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本(文本)之间、生本(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或互动方式;狭义的教学对话是指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沟通与交流。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在“对话”理论框架下,进一步思考“课堂提问”的实质和功能。
反观今天我们的历史课堂提问,教师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设置问题,片面追求数量来达到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变成了“历史问答教学”。教师只关注对知识的检测,追求答案的唯一性等,没有真正的做到帮助学生构架历史时空体系。历史教材中引用了一部分历史地图,如人教版必修一中西周分封示意图、秦朝疆域图、元朝行省图、罗马扩张示意图、太平天国形式示意图等,但涉及到经济史和文化史部分就很少涉及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对话构建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通过生本之间、师本之间互动实现教材知识最大化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大部分,改变传统通史教学模式,重建学生的大历史体系,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教材,教师合理的利用教材将历史时间、历史地点、历史人物在所属空间的活动等历史纵向发展的空间联系重新整合,培养学生对书本的深刻探究与分析能力,再将知识归类总结构建完整清晰的时间空间体系。如元朝行省图的使用,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元朝疆域范围、周边汗国如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万里石塘等南海地名设置,元同朝鲜日本的版图交界,辅之以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行省图,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深刻完整清晰的认识。利用对话教学体验式的培养空间观念
梁启超先生说:历史的本真就是站在当时人所在的背景下,体会当时事件的因果关系,以为现实借鉴。怎样还原历史的本真,还是要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那么空间要素就是首要掌握的,历史和地理的学科交叉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河西三关、回藏贸易通道、岭南、江南、塞北等历史地理的专有名词。如罗马法的完善,通过设置对话主题,提出为什么“公民法”会发展为“万民法”,配合《罗马扩张示意图》,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共和国与2世纪初罗马帝国侵占的地区进行对比,在地点的体验式构建之下,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真正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空间观念自然而然的培养出来。再比如对比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和古希腊的政治文明的不同,希腊的三面环海平原少,丘陵多,和中国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显然对两种文明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地形、地势的图片或短片来进行对比,学生更加一目了然。高中历史对话教学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模式之外还包括虚拟对话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空间素养。高中历史三大模块中,不同内容需要我们利用不同的对话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红军长征这一部分,尽管书本有一些讲解,但是由于空间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还是存在困难。这里就可以采取虚拟对话的方式,将长征的路线过程通过视频或动?B地图还原出来,给学生想象感受的空间,体会长征路上环境异常恶劣,革命前辈依然坚守着革命必胜的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然后让现在的自己和虚拟的自己对话,以更好地体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革命的艰苦卓绝。而在讲授《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关于市的变迁,学生对于市的理解停留在文字理解层面,书上仅有一张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平面图进行对比,结合动态清明上河图flv动画,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市在不同时期由严格管理到打破限制的过程,空间感建立起来自然不需教师多言,事半功倍。用虚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时期与准确的历史时间定位从而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引导学生感悟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风俗,加深学生的文化感悟,提升史学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时空性,从学科的研究对象角度来说,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以历史连续的时序性质进行具体呈现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考虑的首要核心素养就是建立起清晰连贯的时空观念。本文举例探讨了利用对话模式提升历史空间素养,通过师生、生生、生本、虚拟对话模式贯穿于一线教学的每一课,将它作为我们教学目标的关键词,使学生从历史信息整合学习过程上升至对历史的理性认识阶段。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空间观念”的内涵和教学建议
一、什么是空间观念
(一)什么是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在大量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印象,即留在头脑中的表象。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物体的表象、它相互的位置关系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
(二)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在2011版的课标有非常明确的说明:
1、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比如看到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一个长方体盒子,这些一个个具体的物体能够去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几何图形,同时又能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我们所描述的长方体可能是冰箱、可能是文具盒、可能是一间教室。
有研究表明,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的过程,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换的基本表现形式。这是一个充满观察、想象、比较、推理和抽象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
2、想象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方位与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也是个体对空间把握能力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对方位的感知和图形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把握,是表现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想象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不现的问题情境中有不同的想象的水平要求。
判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就需要学生更复杂一些的想象力,同时推理也是必要的。
当你看过以后,闭上眼睛能够再现这样一个过程,比如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平移之前在什么位置,想象一下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最后是什么样子,在脑子里面能够把运动的轨迹描述出来。
3、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的过程怎么去体现,比如旋转,通过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变成现在的样子,这个过程能不能想出来,它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而在动态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想象出来,出现这个过程的影相。
4、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如何能够用语言把你想象的跟别人去交流,并且让对方能够理解,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画出来或想象出来,听到别人用语言或数据的描述,能够慢慢想象出实际的物体,这个过程就是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概括起来空间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转化——二维和三维图形、现实生活和抽象图形 表达——制作模型、画出图形
除了语言表达,其实还可以说制作模型或画出图形也是一种表达,让学生把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外现化。
分析——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二、发展小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仔细观察,找出特征,奠定空间观念基础
学会观察是空间观念形成的基础。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图形来说,各有各的特点,要想使学生从实物想象出几何形体或者由几何形体想象到实物特征,就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物体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要研究的几何形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找出其主要特征,从而为学生奠定空间观念发展的基础。
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通过学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对于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的认识,学生大都停留在一些比较标准的图形的认识上,如图1所示。如果图形稍微变化一下,哪些图形是梯形,学生就很难分辨出来了,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要善于提供关于梯形的多种图形的变化图(如图2)。
图 1
图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对照梯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去比较,去鉴别,如此一来,从静态的图形到变化的图形,不仅改变了学生常规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学会了全方位看待事物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梯形本质特征的认识,使学生在经历各种图形的变化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教学效果。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梯形认识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爱采取一些标准的范例或者静态的图形让学生去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梯形在不同轨迹或者不同变化中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多种形态图形的变化中,在学生的具体观察中,找出其特征,从而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操作,充分感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①操作是探索图形特征的有效手段。②操作能够验证由观察所产生的猜想。③操作可以加深对图形特征及性质的理解
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画一画、垒一垒、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去感知图形的特征,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对图形的本质特征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在动手操作中促进学生去思考,促进学生去想象。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这之后,还应该开展以下活动进一步认识圆柱: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圆柱,分析从不同角度分别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从上面看,看到了圆,从侧面看,看到了长方形。第二,剪开圆柱的侧面,想象剪开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如果沿高剪,可能得到什么图形,如果不沿高剪,剪开后又会得到什么图形,这时老师们一定要切记,别拿起剪刀就剪,剪之前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剪下这刀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你的想象,真的是这样吗,请试一试,然后再展开。别小看这样一个程序,这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第三,把圆柱形萝卜切割成两部分,截面是什么形状? 让学生动手试,可能会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方法一: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一个圆形。(图1)方法二: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图2)方法三:沿侧面斜切一刀,截面是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图3)方法四:从底面向侧面斜切一刀,截面是如图4所示的图形。方法五: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截面是如图5所示的图形。等等
(三)借助想象,展开联想,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
空间活动的主要表象之一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意的经历。由此可知,想象活动是空间观念培养的主要途径。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5 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高年级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将牙膏盒(长方体),化妆品盒(立方体)、可乐罐(圆柱体)、蛋筒冰淇淋(圆锥体)和乒乓球(球体)逐一展示,请学生想象一下,这些形体分别可以与哪些平面图形有关,打上“√”。再如,对“锻造”问题,可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再把它改捏成圆柱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种形体虽然变了,但体积不变,为学“锻造”作了铺垫和准备。非常充分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注重动静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提升
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运动变换的角度认识图形、理解度量、欣赏图形、设计图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的美及其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教学中用静止的观点组织教学,容易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产生片面性,给以后的继续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果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组织教学,就为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铺平道路,真正起到发展思维、促进技能提高的目的。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由于学生以前对角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材是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并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如果教师不注意用活教材,只是照本宣科地 生搬硬套“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就形成一个角”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学习任意角造成了障碍。为了避免造成这种弊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学具,找两个硬纸板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个硬纸条,让学生观察它们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角。由此还可以得出:角还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成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教具钟”进行演示,把钟的时针看作角的一条边,教师拨动分针反复进行演示,使学生意识到:一条射线沿着其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认识了锐角、直角、平角和周角。
第三篇:古诗词教学如何提升核心素养
古诗词教学如何提升核心素养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古诗词教学却是提升核心素养比较薄弱的环节。固定的教学模式、乏味的字词解析、反复的背诵默写,让学生产生厌学古诗词的心理。本文从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反复诵读(教学方式)、比较整合(教学策略)、趣味活动(学科活动)四方面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古诗词 自主学习趣味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古诗词蕴含丰富,风格多样,或豪放或婉约,或浓烈或淡雅,或热情或清新,但在寻常古诗词的教学中,却体现不出多样风格。特别是传统教学中一些过于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考虑体现古诗词本身的韵味。这种教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就应该体现传承中华文化、吸收文化精髓的价值,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按照“作者背景介绍――逐词逐字分析――情感概括”的模式进行。教师只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追求完成作业,学习古诗词缺乏体味,教学中难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应贯彻新课程理念,注重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强调自主学习,注重探究能力
古诗词因为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保证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成绩,容易 “以教代学”。这样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并不佳。
古诗词教学本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由教师指导方法,让学生自读、质疑,从而探索、研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诗歌的规律,品味诗歌的韵味。
二、营造诵读氛围,培养诗歌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就应该大声地朗读出来。读多读熟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体味情感,在读中感受作品意境,从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有些古诗词被配上现代流行歌曲传唱,最有名的是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还有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安雯演唱的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可以让学生学唱这些诗词,有助于他们理解诗词,还可以加强记忆。有时候我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配上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音乐创作的意境可以营造特有的心理氛围,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熟读成咏。
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的“四读”――吟读,译读,背读,说读――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吟读,“与诗人相遇”;通过译读,“与诗人同行”;通过背读,“品诗人笔法”;通过说读,“对诗人说话”。这样的诵读使我们可以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三、尝试整合比较,锻炼思辨能力
学生从小到大学习的古诗词篇目不少,若能通过比较整合,激发思考,培养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势必能事半功倍,既提高教学效率,避免教学资源的单打独斗,又增强课堂的思维力度,开启学生思考的源泉。
1.整合内容相近之文,把握思想主旨。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进行比较。前者侧重抒情,营造意境,后者侧重叙事,情节曲折,这是由“词”和“赋”的不同的体裁所决定的。词中写景雄奇壮丽,赋则描写了空明柔美的赤壁秋江月夜;词中以周瑜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反衬自己功业无成的失意,赋借失败的英雄曹操抒发感慨;词更多表现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治民的政治理想,赋更多表现道家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人生哲学。二者相得益彰,极好地反映了作者寄托其中的人生理想和美好情趣。
2.整合相同之意象,把握人文情感。在古诗文中,意象因为渗透了作者的情感而具备了独特的内涵。相关的意象,会在同一篇诗词里反复出现,也会出现在不同的诗词中。通过比较这些看似相同、含义却不同的意象,就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感受古诗词独特的人文情感。
比如《醉花阴》中的“黄花”,寄托了女词人思念丈夫的离愁和悲秋情绪。重阳时节,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本应雅致的生活却因思念染上了闲愁。“有暗香盈袖”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暗写她对丈夫的思念。“人比黄花瘦”写出帘内的少妇因思念而消瘦、憔悴。《声声慢》中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的象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残损的菊花无人欣赏,女词人无人可思,无人可念,面对此情此景,抚今追昔,怎不令?~人悲从中来?菊花一朵朵枯萎凋落,成了一地的哀愁、一地的凄凉、一地无可奈何的消亡。
四、开展趣味活动,加强学习兴趣
我在班里让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有时举办“古典诗歌我来讲”的活动,提升兴趣。我们班利用午餐时间看《中国诗词大会》被刷屏,也趁热打铁在班上玩了“飞花令”。学生兴致高,为了竞赛自觉地背古诗词。
我偶尔开展讲座、赏析课、读书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古诗词的美,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可利用小练笔或周记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增进对古人古诗的了解与认识。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积累、摘抄等常规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学习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让学生课下阅读《苏轼传》,结合已学诗文《浣溪沙》、《水调歌头》等,撰写读书报告《我眼中的苏轼》。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就应该从诗词中吸收营养、获取力量。身为语文教师,我要不断地挖掘、传承,感染我的学生,使诗词融入他们的血液,内化为“核心素养”,外化为气质形象。培养诗心,滋润诗情,这一生能诗意地栖居。
第四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
当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此次高中课标修订,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1.制订新课程方案,突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2.研制我国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3.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
* 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本特征: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一)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内涵: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表现: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二)史料实证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内涵: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表现: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历史理解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内涵: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表现: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4.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四)历史解释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的阐释和评判,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解释历史和评价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历史评判是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也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内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表现: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五)历史价值观
历史研究所追寻的是求真、求通、立德。“求真”指的是对历史的探究是以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求通”是指“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立德”是指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价值取向,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任何对历史的阐释和评判,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内涵: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表现:1.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能够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三、学业质量标准
什么是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结束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核心素养,以及在这些素养上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改变过去的考查只是测评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将学业考查指向核心素养,从而使教育的总目标、学科教学目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业质量等,都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1.标准暂定为四级,水平1为最低等级,水平4为最高等级。2.水平2以上的等级,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涵盖前一级表现。3.暂时以3级水平为合格水平。素养1:时空观念
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
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素养2:史料实证
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水平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表现出对史料的理解;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水平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试题示例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 “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问题:(1)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反应。
本题所考查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的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甄别,并能够利用材料构建自己的论述。
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是真实的历史。
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对问题(1)的解答,如果能够知道材料一是个人回忆,材料二是历史档案,可达到水平1;在此基础上,能够对这两类史料的价值进行说明或分析,可达到水平2。
对问题(2)的解答,在论证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反应中,能够涉及到材料的内容,可达到水平1;能够对这两则材料进行比对,并据此作为论述的证据,说明两则材料中相同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真实,而记述存在差异的内容需要辨析,可达到水平2。素养3:历史理解
水平1:能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涉史事的含义,并概括其要点。
水平2:在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中,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
水平3: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并探求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水平4:能够在自己的历史叙述中表现出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用于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4:历史解释
水平1: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水平3: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水平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自己的解释。
素养5:历史价值观 水平1:能够表现出对中国与世界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欣赏和感悟,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水平2: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水平3:能够判明历史叙述中的价值取向;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进步历程,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水平4: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能够将历史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
总之,当前历史教学的改革体现在: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由对升学的追求转化为对素养的培养。
四、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制 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
从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和发展的总趋势,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Ⅰ的主要内容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
选择政治体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发行与财政收入等专题,使学生了解国家治理的发展,了解制度文明的进程,确立制度自信。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选择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等专题,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及科技改变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
选择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战争与文化碰撞、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文化的传承于保护、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等专题,使学生认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多元性。选修Ⅱ的主要内容 史学入门
内容涉及历史观、史学优秀传统、读史常识、史料的作用、探究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解释与评判、历史工具书及信息检索、历史论文的写作等,使学生掌握历史探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史料研读
内容涉及史料搜集与运用的方法、各种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的研读,以及综合运用史料的方法,通过阅读与探究的活动,使学生理解史料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史料,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将有较大的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必将产生很大影响。在研制的过程中,非常希望一线的老师们能够提出建议,以使新课标更适于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谢谢各位!
第五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多方位转变观念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桃山镇中心校 孙立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今天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课堂教学抓起”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
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分层培训(实现年青年教师“做中学”,转岗教师“做中思”骨干教师“做中创”),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达成“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让教师真真正正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真正正做到让核心素养立足课堂。
二、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一,选择与确定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二,结合课程的特色,深入细化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要点内涵,形成从基本要点到主要表现,再到要点与表现相结合这样一脉络,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
第三,将核心素养学科要点与学科学习建立联系,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推进启发式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把控过多、缺少学生质疑问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应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首先,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多数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多数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的”评价性问题比较少。这些判断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
如教师在课前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其次再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想象问题。同时,教师适时与学生共讨论、分析、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的互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其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本学科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各学科要展开合作,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的情景,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以“五个一”为载体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校将聚焦6大核心素养,以“五个一”为载体(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习惯、一项好才艺),培养学生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同仁们,我想信只要我们转变、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再上新
台阶。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