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
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且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理论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引导产生了阻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出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气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更富有吸引力 对于思想品德课,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其内容简单且枯燥无味,学习起来平平淡淡,缺乏吸引力,所以学习兴趣不大。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用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将图像、声音与文本内容、时代特色融为一体,化静态为动态,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便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进而促进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所以,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如在讲授《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这一课时,我深知学生缺少感性认识,于是就在网上查找适合的辅助资料,最终选择并编辑了“2008感动中国”的相关影像和视频资料。看着视频,孩子们热泪盈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充满了他们的内心,我知道,他们已经从小我升华到大我,理解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该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再如,讲《胸怀世界》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查找并编辑了有关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样的别样的世界之旅,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学生犹如信步在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中,乐而忘返,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的的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变机械的灌输为心灵的感悟,激发道德情感 何为“触景生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再现生动的特定情境,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形象的事例、情景的感知,激发自己的动情点,激活自己的心灵,进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谓情到深处,一触即发。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很希望过这样的生活吗?他们是怎样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这样教学,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三、正确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特征,使课堂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但不能一味说理论,需要依靠渗透式的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渗透式教育创造了捷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结合时代信息、社会热点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他们知识的升华。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现实生活、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适时地把它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如在讲《关爱社会》一课时,我适时播放我国近几年来在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画面,学生看到或听到三峡工程、神舟飞天、“嫦娥”探月、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中国入世、奥运夺冠等资料,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也会顺利达成。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高效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深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能增加训练密度,真正做到了“减负提速”的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巩固练习时,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写题的时间,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题目,再加上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使练习不再枯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更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并展示恰当的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为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长大的我,和谐的家——严也是一种爱》一课时,我在网上搜集了一则小故事: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为了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以近乎残忍的方法训练年幼的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洗衣服、做饭等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孩子的心中充满了怨恨,直到母亲去世,他才在母亲留给他的信中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悲伤的故事配上令人伤感的音乐,学生动情地归纳出:严,也是一种爱!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比干巴巴的说理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再如,在讲授《竞争合作求双赢》一课时,正是美职篮比赛之际,课前我先给他们播放一段比赛视频,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中竞争的内涵,难点重点迎刃而解,而且学生记忆深刻,深切感知到个体在团体中应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多样,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利川市都亭初中:宋建生
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可以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主流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各个教室,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通过教学尝试,我充分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下面就多媒体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当今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须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依靠现代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现已于2012年实现了“班班通”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这为我们探索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解决课程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等诸多矛盾,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尤其是一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景上,如果用平淡的“上节课我们讲了„„,今天我们要讲„„”这种老一套方式导入,很难引起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
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为了使学生对新课题发生兴趣,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声、色、画刺激学生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引起极大兴趣和充分注意。如在讲初一《思想政治》“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了大量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伤亡的真实画面,这些触目惊心血淋淋的事实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框的兴趣。
二、直观解难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一般是指相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言比较抽象、复杂且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发生错误的内容,它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知障碍.教学难点不突破,便会影响学生的深入学习.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一头雾水”的现象,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了一句空话.而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师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通过其声、画、形把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就能牢牢掌握,在教学中也就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从繁重的讲课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初一《思想政治》下册“不良诱惑‘法轮功’的本质和危害“内容时,由于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对“法轮功”的所作所为很陌生,很难理解“法轮功”的本质和危害,我就把从报纸、网上收集到的有关揭批“法轮功”的图片、视频资料,经过剪集加工整理,通过展示这些血淋淋的实例,让学生看清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危害,看清了“法轮功”邪教组织秘密结社,暗中串联是与我国现行法律严重相违背的,看清了“法轮功”的组织者编造邪说,极力对他们的信徒进行教主崇拜灌输,其目的是为了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实行精神控制的险恶用心,看清了李红志妖言惑众,煽动不明真相的人到天安门闹事,把矛头直指党和国家的反动本质。运用多媒体课件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我还利用利川公安局打击黄,赌,毒的真实视频,教育学生拒绝不良诱惑,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拓宽知识面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息、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政治课缺乏平等气氛,窒息了课堂活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在,多媒体自身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作用,可以把抽象的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建立表象并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政治课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给政治课注入了活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结合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缴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极大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例如,在初三教学中讲“集体与个人关系”时,用动画形式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三个和尚的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种传统思维模式,但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能否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三个和尚可以更便捷更多更好的喝水”的局面呢?这一发问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问题,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因材施教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掌管”信息输出,就会出现教师感兴趣的问题,但学生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又只能有所选择地进行讲解。政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了较完备的资源库,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若老师提供的资料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资源链接或搜索网站进行更大区域的选择,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效解决常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优生“吃不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目标,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品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师生互动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是种全新教育,它要求营造很好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打破传统的无反馈、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单向接受学习”模式。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形界面和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按自己意愿去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实现理想的师生互动。教师能根据学生当场学习情况,迅速做出反映,灵活控制视听信号的强度,呈现时间的长短,反复的次数,并可以调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或同时传输,不断修改、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而学生也能直接参与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相互讨论,或直接演示,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模式演变,使学生由传统、压抑的被迫学习转变为轻松、独立的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并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取得良好学习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把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像等基本素材综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能全方位、生动地把一些教师不易讲解、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简化,使知识直观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容易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政治课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我校在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老师们都将多媒体引入到教学中,通过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体会:
1、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内容比使用一般教学手段丰富,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教师根据内容进行精讲、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和归纳,教师进一步总结,这样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从而改变靠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灌鸭子”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教学、视听教学、互动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智能,有效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2、分散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告诫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无形力量,兴趣不应是父母的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落后地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是很强。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政治不易理解、枯燥无味。如果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单靠“三个一”(即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的保持是有限度的。在一节课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学习,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政治课教学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着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各方面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又可刺激学生
进行思维,还可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政治课中的许多理论十分抽象,只凭教师讲解,学生较难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视听结合,给学生以动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手段,就容易分散教学难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比较、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比较法是政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学生掌握不同概念、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展示相关知识的对比。归纳总结是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节课或一课书中,没有归纳总结是教学上的败笔。使用传统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可以用图表形式把一节课或一课书的知识体系归纳整理,做好课件,设计好显示顺序和动感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扩大练习容量,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可以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做到:
(一)熟知教材内容,课前认真准备。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媒体设计?是很讲究的。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内容,准备好素材,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先写好教案,在哪个环节文字设计,是否配上图片、动画或播放录像,必须在教案中注明,做到胸有成竹。
(二)精心制作,增强美感和动感。
制作好一个教学课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用自己熟悉的软件来制作,而且要有一定的审美观。在制作过程中,字体、字号选择不当,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设置不合理,图片、动画选择与教学内容不符,录像播放时间过长,动作路径过于繁杂,会使学生看不清楚或眼花缭乱,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效果。因此,选用的字体、字号、背景、图片、动画、录像、动作都要做到精思熟虑、精心制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三)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不是完美无缺。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是单独的片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上每一节
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必须针对所上的内容、课件制作和教学方法等做好总结,找出优缺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各有所长。但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实现多种感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这是不容质疑的。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过分迷信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效果,而忽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透彻的剖析,以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和启发。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因地制宜、讲求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注意质与量的问题和主体与主导的问题,才能把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应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
结
当然,要使教育真正信息化,是一个艰巨漫长过程。要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1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就是为了能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老师们大多以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样显得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单一化,而在有的课例中又显得不太恰当。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体现方式。
教师应认真备课,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问题。忌“滥用”,无论什么课都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果这样,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对学生而言,只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又不能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不是什么高级产物,忌“穿新鞋,走旧路”,应走入教师的实际教学。不要认为信息技术是公开课、优质课中才能使用。这样纯粹浪费教学资源,更不能促进教学发展。综上所述,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先解决问题: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才能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当然,要使教育真正信息化,是一个艰巨漫长过程。要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2 新课改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次培训中提供了多种教学工具的使用课程,如word、ppt、excel、电子白板等工具。
根据培训结果,可知自己在计算机与教学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计算机的灵活运用方面还不够好。信息技术如果运用的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大学生的接收量。
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还算比较齐全,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资源库等方面都比较丰富,也给学生塑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坏境。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多使用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视觉冲击。偶尔也让学生自己在电子白板上面做练习与答题。备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备好课很重要。备教材与学材。教材是备课的资源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网络、报刊、书籍以及日常生活都是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教学标准和三维目标,要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要善于将生活素材转化为课堂学材。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有可能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方面会遇到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途径:遇到不懂得向前辈请教,或者上网通过查资料看视频进行自学。其次,还有不太会的可以去参加计算机培训。再次,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
思和总结
目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成熟,并出现大量应用创新。在应用实践中创新,以创新提高应用效益,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与孜孜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新应用。前者是指善于发现不断出现的、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促进作用的、新的技术硬件、软件、平台等,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应用;后者重点在应用创新,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成熟技术的潜力,借助已经熟练掌握的技术,通过应用创新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促进教学创新的实现。要提高教学实践中技术应用创新的有效性,此两者缺一不可,而后者对于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学校,更为务实。
技术应用创新应该为“教”与“学”服务
创新不是“标新”,也不是“翻新”,不是为“创”而“创”,为“新”而“新”。我们常说:技术搭台,教学唱戏。技术应用创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曾听过一节课:小学二年级学生利用Moodle平台进行学习。教师为了突出新技术应用,一节课的绝大多数教学活动都安排在Moodle平台上进行,学生学习基本是点鼠标。其间,教师还安排了让学生在论坛区进行文字交互。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输入汉字明显吃力,速度慢。有意注意无法集中在所学学科知识和能力上,只是关注在哪儿找到链接去点击,点击能不能打开新界面,打开的新界面是什么样的,按哪几个键就能输入自己想输入的汉字……这样的应用创新,就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倒反影响了学生学习。
应用创新也要富有学科特征。考查一节好的应用创新课,首先要从学科角度看是不是一节好课,然后再看技术应用创新从哪几个方面促进了学科的“教”与“学”,是怎样促进的,采用了哪些既巧妙又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
有节小学数学课“认识分数”就是这样。教师把电视台里的公益广告做为教学资源,录下并剪辑了八个孩子分一块蛋糕的视频。视频片中,当八个孩子平均分完蛋糕时,来了第九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把手中的蛋糕掰了一半给他。教师问
学生:来的孩子吃了多少?课堂寂静了十秒钟左右,突然一个孩子脱口而出:十六分之一。“认识分数”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在这节课的拓展延伸教学环节中,教师就这样创造性地应用常见的广告视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分数除法有了认识,并且是自主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能力。
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即使在课堂上用了新技术,但还是以陈旧的教学思维组织教学,这样的“新瓶装旧酒”不能叫创新。我们教师还是要问一下自己:这样的技术应用创新,符合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了“教”还是促进了“学”,抑或兼而有之?
技术应用创新应该能向常态教学转化
“创新“刚出现时,确实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但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加,那些被实践证明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会逐步向常态转化,成为常态的新的发展水平。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创新也是这样。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多年前开始尝试应用时,就是当时的“创新”,发展到现在,广大教师熟练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课堂也已经是普及应用的“常态”了。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新应用,都是按照“实验——普及”这个过程发展。换句话说,能够转化为常态教学的应用创新,才是有效的应用创新。
听过一节低年级小学生在计算机上应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学习的课。在课上,学生显得吃力,有意注意主要放到计算机操作、图形、颜色和文本上,对思维主题及扩展的注意,倒反被冲淡了很多。这节课给人的印象就是为画图而画图。教师课后反思,得出自己的看法:低年级小学生因受思维发展水平所限,用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不合适,教师绘制指导的困难较大,效果不好,至少在这个年段,很难转化为学生的常态学习行为,而用纸绘,情况则好得多。
作为常态课中的应用创新,要有可以观察到的呈现形式,即“创新点”。创新点可以在整节课上呈现出来,如在Moodle平台上组织教学;也可以呈现为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方式的创新、成熟技术的应用创新等,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等。而真正的创新点,应该是明确为提高教学质量效益服务的,是能够促进教学创新的。
技术应用创新应该重视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设计
技术应用创新要成为真正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提高的创新,就应该重视教
学设计和技术应用创新设计,二者缺一不可。应用创新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少,更需要有独到而科学的设计,合理而周密的实施,否则会大大降低其有效性。
不管采用什么技术应用创新,教学设计时,首先是要考虑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然后再考虑教学策略。在教学策略设计中,可以把技术应用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并根据所选技术工具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环节。在具体呈现的教学设计文本中,技术应用创新设计要有,特别是一些以技术应用创新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或比赛中,要有创意、亮点和特色,如:电子交互式白板、基于网络的远程合作学习、Moodle平台……等,但还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两个设计的关系要摆正,技术应用创新设计应该服务于教学设计,技术应用创新目标应该和教学目标相符。
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科而不是围绕技术。比如,有些教师决定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白板课”,关注点就从学科转向工具,教学设计围绕着“白板”转,从设计开始到课堂实施,始终下意识提醒自己用的是“白板”,要把白板的功能尽量多地应用起来,展示出来。要避免像这样技术应用先入为主、首先想到工具而忽略学科教学和学科学习的应用创新,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多年前多媒体在课堂应用实践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情况。特别是要做好先进的技术应用创新与优秀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设计。
技术应用创新应该重视反思性说课
技术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即使做了周到的设计,其实施过程中,也还往往会生成一些没有预设到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应用,更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总结,以调整原先的设计和实施。要重视反思性说课。
反思性说课和预设性说课不同:预设性说课在上课之前,重在说预设;反思性说课是在上课之后,重在说自己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的、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及反思性设计。反思性说课,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明确的针对性,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特别是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创新,其应用、作用、绩效等方面更需要教师进行反思。目前各种说课评比和说课比赛中,反思性说课比例占绝大多数。
针对技术应用创新的说课,要说技术应用创新,更要说学科教学。要做好两
者兼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应用创新的反思性说课要有针对性,不要泛泛而谈。重点可以有以下一些:
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在哪些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哪些技术应用策略,技术应用有什么创新点,为什么采用这些策略;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创新,解决了哪些用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或解决效率较低的问题,怎样解决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的哪些策略是有效的,哪些效果甚微,为什么。等等。
一定要避免把说课说成器材设备或平台的功能介绍,如:“这个教学环节,我用了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它可以放大需要放大的图片,我设计的课件就是这样的”,“那个环节,我用了白板的遮挡功能,可以看一看我是这样操作的”类似的内容,而为什么用这些功能却很少提及,把说课异化为功能说明。这样的说课,时有发生,特别是以技术应用创新为主题的说课,教师过多介绍创新的呈现形式而忘了课。
说课中的教学反思,既要有针对学科教学的,还要有对技术应用的,如对技术的选择、设计、应用等,要具体。对创新的探索,也应该有所反思。反思要提出有价值的研讨问题,进行观点性陈述。
说课时的语言应该是科学的学术性的,尽量避免华丽的艺术性的。遗憾的是,个别教师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还是采用了大量经过修饰的、充满艺术性的陈述语言。说课过程中,较多关注的是“我”而不是“课”。说课说课,是“说”,不是“朗诵”,也不是“表演”。
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偏僻的农村,我在初中任教,同时兼任本地个别小学的音乐教学任务,至今任教已二十多年。十多年前,奔波忙碌于几个学校之间,身心疲惫,效果甚微。xx年起,我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由不懂到着迷,凭着一股钻劲儿和自己的那份执着,至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已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也基本上能满足自己的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现结合近阶段教学现状,浅谈一点儿自己的心得、反思及一些粗浅的看法儿。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信息技术教学能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中小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中小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我国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更不能体会京剧那不同于歌曲的独特的唱腔,那深奥而复杂的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唱风格,对于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根本无法体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分组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有的中小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知道京剧由昆曲发展演变的过程;有的找到了京剧的脸谱,知道京剧中的行当分为生、旦、静、末、丑几类,通过脸谱了解各自代表的角色;有的通过查找京剧中的道具了解相关动作程式代表的意义;还有的中小学生上网下载了有关的唱段,并通过练习能哼唱几句;就这样将本来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中小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了中小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在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储备相对薄弱,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
第五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永昌县第四中学
康万鹏
在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学生,还是作为主导的教师都不得不面对那些存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如:教材理论在空间上的枯燥狭隘,教材内容在时间上的滞后,纷繁的社会问题与课时有限的矛盾,教师繁重的备课任务和学生冗繁的应考任务所体现的无奈等等。而在今天,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必将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无奈。
一、用多媒体辅助政治课教学有以下优点:
1、适应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相互启迪,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资源。通过上网和网上下载可以获取最新的实证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多媒体教学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仅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使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掌握和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2、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形象的动画、生动的图像、内涵丰富的影音资料、简洁的文字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单纯课本文字内容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可见,现代信息科技因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和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
3、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二期课改”提倡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洞察能力、思辩能力、假设能力、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要使这些理论内化成自己的理念,并通过理论学习而提高上述的综合能力,未免显得有点牵强和力不从心。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手段,网络为此搭建了平台。
在学习《提高经济效益》一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海尔集团”,并且完成一份作业——《我所了解的海尔集团》。学生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先后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收集到关于海尔集团非常详细的资料,在呈现了海尔集团众多的成功事例之后,学生还客观而理性地分析了海尔集团成功的原因。海尔集团的成功得益于海尔的用人理念,海尔的质量理念,海尔的营销理念,海尔的技术改造理念以及海尔的三大管理理念。最后,我建议大家将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用教材上的相关原理加以说明。很快,学生们就得出结论,海尔的成功来自于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依靠了科技和管理。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关键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科技和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两个根本途径”这个课本观点由同学自己证明了。
4、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导向。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事业的发展,延伸了政治教师的手臂、拓展了政治教材的视野。政治课的内容几乎是随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通过INTERNET,教师可以把国家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引进课堂,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可以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来论证教材的基本观点。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成为高三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焦点,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将全国人大会议的图像和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向学生传递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更可以结合这些资料,进一步讲解课本的相关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点去分析国家的这些政策,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这样,通过来自网络的大量事实和来自教材的严密理论体系的共同作用,使学生从理性上和感情上理解和接受我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真正确保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思想政治课课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可以使学生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知识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求新、求实、求活的特点。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有其缺点和不足,它仅仅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种误区:
1、看电影式上课。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挤占学生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
3、崇“洋”媚“外”。即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三、在思想政治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2、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3、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渗透性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势有机渗透,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绝不能用网络取代老师,用屏幕取代黑板,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走”进教学,而不是教师去“赶”或“拉”他们进来?我认为,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当他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主动。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信息技术,它无疑给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便利的条件,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它,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政治,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整合优化,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