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

时间:2019-05-13 03:1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

第一篇: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

“六环”课堂教学模式

——中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细化解读新课标为重点,以关爱生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理念,全面实施道德课堂,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大胆实践,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六环”教学法。

“六环教学法”是在“导学案”实践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思想为技术指导,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不断规范、总结的具有课改推进性、实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环:是指目标出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汇报、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六步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自学、合作、展示、评价、拓展。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同步,构成课堂教学的六环。第一步:明确目标。(2分钟)

目的:让学生总体把握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即学习要求)。步骤: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注意事项:

(1)制订学习目标要紧扣新课程标准,准确制订出课时学习目标,要具体、准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拓展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2)学习目标内涵要广,教师制订的导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的要求,而且还要根据教学实情渗透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3)学习目标要规定出哪个是独立完成,哪个是需要合作探究的。第二步:自主学习。(6分钟)

1、自学前的指导(1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花多长时间,自学什么内容,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自学效果等等

步骤: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以问题形式)(2)教师指导自学方法(3)教师明确自学要求 注意事项:

(1)明确自学的内容,要使每个学生知道什么,要交代清楚看书从哪里看到哪里,做哪几道练习题,解决什么问题,自学提纲的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独立地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同桌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

(3)明确提出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则。

2、自主自学(5分钟)目的:

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自学(独学)能力。

步骤:

(1)学生带着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独立自学课本,从中发现问题,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做上标记,有待交流解决。

(2)教师通过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提问、检查自学作业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好准备。

第三步:小组研讨(7分钟)

小组研讨是展示的一个基本步骤,是教师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对学、群学的组内小展示活动。(展示即发表、暴露、创造、提升。展示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最精彩部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质疑、争论、辩解、分析等互动形式,形成组内全员参与、积极探究、氛围热烈的场面,把课堂教学推向深入,使学生初步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目的:按照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进行独立自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进行研讨(对学),增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六人合作、交流、研讨,并生成新的问题,再研讨。

(2)教师通过巡视、倾听、质疑、询问、提问、交流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搜集、整理学生研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引导全班学生研讨(群学),教师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学生研讨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研讨要求,一人发言,其他人倾听,然后质疑,补充,组内发言声音适中,以本组同学能够听清为标准,不影

响其他小组,学生个人发言时间最长为2分钟,发言简明扼要。教师督促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走过场。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研讨习惯,或者不善于研讨,或自觉性不高,但教师不能放任,可及时表扬研讨速度快、效果好的小组,可给后进组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研讨态度。

第四步:(4)、小组间展示交流,讨论自学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个体自学的效果(对学——兵教兵,约12分钟)

【操作】小组间力争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回答、展示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个体疑难问题。然后通过“兵教兵”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好处】

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若后进生理解了、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若后进生理解有偏差、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是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展示或板演,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展示、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组或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展示或板演时,要照顾全组或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那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座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在头脑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问题或错误用黄色粉笔写在大黑板醒目位置或对应练习处,供评讲时用。

第五步:师生评价(5分钟)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 3

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步骤:

1、生生互评。

2、教师评价。注意事项:

(1)、评价要自然真诚,随机应变

(2)、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3)、评价要创新多变,有效激励

(4)、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雪中送炭

(5)、评价要共同参与,多元发展

第六步:拓展延伸(8分钟)

注意事项:

1、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2、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3、拓展延伸要适度。

4、要把握拓展形式。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第二篇:大口乡中六环教学法

大口乡中六环教学法

一、出示目标 教师应按1、2、3、4的形式排列教学目标,紧扣学习主要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二、预习新知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预习交流,部分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预习成果。

三、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探讨预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进行合作学习。

四、展示提升 展示的内容应是具有典型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展示的过程中暴露问题,纠正错误。

五、达标测评 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达标测评,并要及时反馈达标测评情况,掌握学情,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六、拓展延伸 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来选择和确定创新性的知识迁移。

大口乡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改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尺,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愿学,学懂学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和思维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学习小组的建立。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二是考虑到男女生思维上的互补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10人(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4四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

三、我校课程改革方案

(一)主要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

1、新授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自主学习,感悟领会(3)合作交流,探究质疑(4)小组展示,形成目标(5)师生互动,提炼升华(6)达标检测,融会贯通(7)变式训练,知识迁移(8)课外拓展,发展创新

2、练习课

(1)复习回顾,理清思路(2)明确目标,达标检测(3)结对互评,合作交流(4)小组展示,归纳总结(5)教师点评,完成建模(6)个人自评,典题巩固

3、评卷课

(1)认真审阅,自己订正(2)结对互检,小组探究(3)分组质疑,达成共识(4)综合分析,理清思路(5)及时更正,引以为鉴

4、复习课

(1)典题精选,限时训练(2)合作交流,探究规律(3)同类比优,强化规律(4)理顺脉络,完成建模(5)中考链接,课外拓展

(二)新授课具体教学环节

1、出示目标:

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这里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课时教学目标,指的是单位教学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师生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针,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的要素(1)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2)教材内容的分析

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老教材相比内容较丰富、栏目较多,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都需要教师去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3)学生学情的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

教师应按1、2、3、4的形式排列教学目标,紧扣学习主要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2、预习新知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位优秀的高中生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1)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同样的年龄,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但同学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同学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不同。

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如何预习。

预习要做到五个“明确” ①明确预习的目的。我们应该明确预习的目的,是学生提前对要学的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和理解,而不是提前全部学会学懂。真正预习的目的,是要找出困惑的知识,提出疑惑的问题,以便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与老师引起“共振”,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

②明确预习的方法。很多同学预习中采取了死读苦解的方法,这是对预习方法茫然。简单地说,在预习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术要教给学生:一个是知识回顾,一个是假设联想。“温故而知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学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往往以前学的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预习时,不要一下子就开始看新知识的具体内容,而要先看看新内容的题目,回顾一下以前相关的知识,同时结合一些常识和推理性思维,思考运用旧知识研究新知识,再有针对性地下手解决新知识。③明确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将一节课内容的预习时间限制在15—30分钟之内,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速度,又对于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锻炼。

④明确预习的内容和任务,学生预习中要完成如下的任务:a.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b.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c.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d.适当做预习笔记;预习笔记的主要内容是: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的重点的预测和估计。

3、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1)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这是一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②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

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使他们找到爱与归属和尊重,充满自信和自尊。

(2)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办法

① 将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十分重要。

②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

③教师参与到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中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4、展示提升:

展示作为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个体和合作小组学习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以及学生资源的挖掘。如何进行课堂展示,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1)明确展示的目的。课堂展示的目的有: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②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③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④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2)展示的原则。①激励性原则。展示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展示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激发斗志,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②公平性原则。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③灵活性原则。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个人的特长和才艺。(3)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内容应是具有典型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①展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产生疑问到提出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动合作小组,因势利导,及时转化为小组或班级的共性问题,交给大家研究,这对于问题提出者是一种激励,也便于学生群体资源功能的发挥。②展示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是学生对不确定的预期结果所进行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的猜想、假设以及所获取的实验事实与证据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而对所获得的实验事实与证据,及相应的处理、分析、解释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展示学生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形成的观点或结果。③展示训练结果。训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以及大量、灵活、新颖、多变的的特点,通过训练结果的展示发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落实、理解,巩固学习效果。对结果的评定达到暴露问题,诊断思维缺陷,形成规范的作用。(4)展示形式。①口头展示。口头语言简短、灵活、平易、生活化,但不及书面语言精确严谨完整,易于展示,形式灵活表达内容丰富,容量大,易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足。②书面展示。书面语言是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这种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如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5、达标测评:

课堂达标测评环节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能否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并检测学生的准确度。搞好达标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

测评题要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制定,不要漫无边际地加大难度。测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检验学生的达标方式。可以让学生作题,可以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活动。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注意学以致用这个原则。学生的应用程度的高低体现出我们这节课生成性的高低,而通过测评能给学生的反思提供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

(2)、测评要注重时效,适当拓展

课堂学习的测评要注重时效,我认为,对于学生认知知识的检测,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及时地、适时地进行检测。每节课最后的达标测评必须当堂完成,不要拖到课外或是下一次课进行。因此教师要每节课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达标练习时间,并要及时反馈达标训练情况,掌握学情,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测评的内容要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学生每个人的能力不等,发展不同,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视角,让他们去了解与之有关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做一些难度较深的题目等等。拓展延伸的内容我们教师要把握住难度,对学生分层要求,不能一把抓。至于拓展什么,延伸什么,应该尽量和现实、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

达标测评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课堂预习、展示效果的好坏,是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达标测评,探索达标测评的方法,发挥达标测评的作用。

6、拓展延伸:

在新课程教师的视野中,“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教师必须把课后拓展延伸纳入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课后的拓展延伸内容若设计精当,必将在实现课堂高效的同时,还会为课堂增效。怎样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后拓展设计呢?

(1)要考虑拓展方式多元性。对于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学生认为的疑难性“问题”和可拓展性“问题”等,教师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

(2)考虑通过拓展使学生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从学习方式上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指课前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变,应该包括课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后拓展,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选择与教学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涉及在课后问题思考方面应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与安排方面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来创新性的选择和确定。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生的听、说、思、辩、讲、评、做入手,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小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2.实行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在校情况进行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3.发挥好小组评价总结作用,每组每周要进行小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4.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性互评、师评。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5.家长参与评价。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行进行评价。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泊子小学

王军平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串讲串问,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领悟情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含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只有教师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语文课堂才会饱含情味,语文学习才会顺利进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窗口入手,把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文章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让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儿童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境界。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方位的,如:生活观察法;录像幻灯法;图画再现法;音乐渲染法;表演法;语言描述法等。

下面根据相关的案例,简单地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对语文情景教学法的一些观点。案例: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段 片段

(一)师:老师演夏天姐姐,小朋友喜欢演什么就演什么。(夏天小姐姐走进学生)想变点什么? 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师:美丽的花蝴蝶,你好啊!生:夏天小姐姐,你好!

师:花蝴蝶,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师选6位同学演三丛花儿,花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飞舞着。)师:花蝴蝶,你快乐吗? 生:我真开心。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你的愿望吧!

生:(再次动情的扇着翅膀)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师:想演花蝴蝶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句,体会体会。片段

(二)(全班学生演荷叶,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

师: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的歌。(采访学生)荷叶弟弟,小鱼儿在你脚边游来游去,你不觉得烦吗?

生:不烦不烦,我喜欢它们还来不及呢!师:荷叶妹妹,雨点儿打在你的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雨点儿滴答滴答,好象唱歌一样,我爱听这声音。师:荷叶妹妹,小鱼儿撞在你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小鱼儿在和我做游戏呢!

师:荷叶妹妹,荷叶弟弟,你们老这么举着,难道不累吗? 生: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心里很满足。生:快乐要与人分享,就变的更快乐了。„„

这个案例,就是语文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典型。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篇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老师以夏天小姐姐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让学生感到学习文本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走一趟,用情感驱动了语文知识,使学生学到了“快乐需要与人分享”的含义。在语文感知活动中对课文的阅读也一样,是师生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反过来说,课文是通过被感知拓展照亮师生阅读的。言语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期待着你去参与其中,参与创造的召唤结构,请你进入它呈现的视野,用你的全部内存与之发生一问一答、来来往往的对话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师生间恰如其分地交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语文就是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快乐学习之可能,老师与学生在生命的共振谐和、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

诚平等的“你——我”关系,使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企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那种美妙境界:“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二、鼓励学生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语言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一是扮演角色。“进人角色”即“假如你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案例中这位老师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扮演了荷叶、荷花、蝴蝶等角色,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情景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文的内涵和感情。

可以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专业特点,适当安排表演实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景物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导游词在课堂演示;在学习话剧等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可以结合单元训练进行模拟应聘、自荐、辩论赛等训练,还可以让学生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电脑上网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音乐熏陶,让学生感受意韵美

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它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心驰而神往之。在以上案例的片段二中,教师在让学生扮演荷叶的时候,配上了舒缓悠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快乐的意境,再进行角色的扮演采访。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也体会深更加深刻,用音乐渲染情境,这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条分缕析。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习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的抒发的情感。除了在课堂过程中运用音乐的感染里,音乐的播放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或在课堂结束等各个环节。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导入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音乐用在课堂进行中,可以调节 课堂氛围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特点;音乐用在结束时,能让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更加深刻??

四、再现图画,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这个方法尽管在上述案例没有运用到,但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很常见很有效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除了观看现成图片,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发挥想象,把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景用手把它画出来,这样图文相通,就会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深入理解了课文了。

五、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真实美

把学生带人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设身处境地感受到真实的美丽。这一情景教学法常用于作文教学中。如让学生写动、植物说明文,可带学生对有关动、植物进行观察,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如在教学生写作文《找春天》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会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除了上述这些,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还有很多的方法,如声情并茂的朗诵,深入浅出的解说,趣味横生的故事等,还可利用电脑多媒体,录像等直观演示,还可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如单元综合训练中的口语训练(自荐、应聘、辩论)就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情境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那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教学变成了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第四篇:三步六环教学法模式

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 “三步六环”教学法模式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学课改的深入开展,结合我县建设“双有效,一高效”课堂要求,我校确定以改进教学手段为重点,将学生自主学习融于教学所有环节。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通过建立有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和热情,适应新形势和新课改的需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按照这一思路,我校确立了“三步六环教学法”改革教学环节的思路:

二、改革目标:

1.总目标:以学生为本,改善授课与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争创优异成绩。

2.教师目标:学会管理,学会反思,并在开放的课堂中不断提高“精讲、点拨、质疑、深究、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3.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4.成效目标:切实提高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力争在两年内,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方面形成显著的优势,使我校成为县域内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知名学校。

三、“三步六环教学法”实施环节:

此教学方法是在充分促动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要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引导学生去做。

1.“三步”的组织安排

三步: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巩固。

课前: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并进行自学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备交流。课中:按照“六环”的要求:

1.情景导学,预习检测(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情况)。2.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互相质疑,预设常识性知识点问题)。3.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生不能提出的问题,需教师讲解的)。4.成果展示,归纳总结(小组展示学生或教师的小结、评价、点拨)。5.训练检测,拓展升华(检测习题及对整节课的评价)。6.课后巩固,积累沉淀(布置作业,学生反馈与再质疑)。教师要把“讲”落到实处,讲规律,讲方法,讲问题的突破口,最大程度地减少讲授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后:利用当天课后时间,结合课后巩固学案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自主巩固升华。若学生经过反思还有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则用“我的收获”记录并送到教师处,由教师帮助解决。

2.“六环教学法”的组织安排

“六环教学法”要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的组织和内容安排。特别是编写学

案时,要充分考虑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等众多因素,使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便于交流。内容要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利于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利于激励创新。组织要到位,应使每个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每个时刻都能精力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注意检查学习效果。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沿着学案确立的目标、指示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应能完成自学。学案编写应遵循:①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相信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②探究性原则。学案应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案编写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复习知识准备(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知识应用(基本知识问题化)、当堂检测知识升华(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课后作业知识反馈(作业布置、学习反思)等。形式可以是直接叙述明确答案、填空、选择、详解笔答。

提出问题:上节课结束时把下一节课的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课下根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翻阅资料,领会内容实质,进而完成学案中的识记类及理解类问题,而对知识的应用及拓展类问题能形成初步因惑,以便带入课堂交流。所以,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后,自然解决重点问题,环环跟进,逐层引导,锻炼学生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学习: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5人,上课初将学案中的问题分配给不同小组共同讨论,每组至少一个问题,达成共识后,选出一人准备向全班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每个小组选派的学生按问题顺序讲解答案,教师待一个问题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再讨论,从而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最后教师总结明确,画龙点睛。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更正。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亲自讲解。讲解时利用“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把握住“示范性、重过程、激励性”原则,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

反馈练习:练习的命题分为三个层次:巩固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能力。巩固知识的命题主要是结合课本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综合运用的命题应结合课本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提高能力的命题应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第五篇:解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解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引进,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而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轻松学习环境,利于达到国家倡导“减负”效果,因而,情境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利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故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经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减负”教学思想,与传统较为死板的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便于教师开展语文语言培养活动、语文写作活动、语文阅读活动与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洞察力,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和健康成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一、将情境教学法深入到语文课程教材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基础,将情景教学法深入到语文课程教材中,教师充分利用情境中的音乐、文字语言、肢体语言与实物、道具等将语文课程教材中的场景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与语文课程文章内容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很好体验现实社会生活。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汉语拼音方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视频、道具等等教学工具进行现场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汉语拼音知识以及汉语语言的美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语言的兴起和热情,利于开展培养和提升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创设一种自由、开放和宽松的情境教学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情境教学法重视创设符合学生和适合教学的情境,而语文写作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因而,在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种自由、开放和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语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变化以及运用汉语的场景,通过亲身体现生活来培养和提升语文写作的灵感,挖掘和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小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理解能力,这样在语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写作的方向,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从而可以提高语文写作速度和写作效果,提高语文写作课教学效率。

三、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与语文作品的结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语文课程的阅读,由于目前大量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学生,使得一些小学生过于依赖电子产品,而降低了对语文课本和语文作品的阅读热情,甚至一些小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语文阅读习惯,这就是这些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高,造成学生汉语语言能力较差的现象,这样就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本和语文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热情,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的小学语文作品和文章,使小学生相互学习和相互进步,在阅读过程中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汉语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四、情境教学法与角色游戏活动相结合,开展语言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角色游戏活动与情境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角色游戏活动的真实场景中增加小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语言交流意识,而且在角色游戏活中小学生通过亲自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汉语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为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生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交流活动中培养汉语语感,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和关系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真正的学习情况,在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精心为小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创建生活活跃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语言基础和汉语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审美感,不断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宋艳敏.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20(6):82

[2]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2012.1(4):1-60

下载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鸡小学语文课堂“六环”教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都是 6―12 岁的小学生,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初 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可能不一样,我们做的是启蒙教育,小学五年里,我们......

    六环递进教学法[小编推荐]

    六环递进教学法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罗明才 黄玉华四川省江油电厂子弟校 罗志敏 行为的功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让学生了 解明确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能激起学生学......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所谓比较教学法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学异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在课堂上如果运用得当,不仅有......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精选5篇)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方位的,如图文并茂、设置悬疑等,下面是就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谈谈我的一些看......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提问 我在乡村小学教书,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教师能照顾更多的学生。但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发现,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从不主动发言。那么,怎......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诚信教育

    细雨和风,润物无言——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泗阳县穿城中心小学刘红阳学科:语文 摘要:诚信是公民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转型......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诚信教育

    细雨和风,润物无言——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泗阳县穿城中心小学 刘红阳 学科:语文 摘要:诚信是公民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