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导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
曲阜市王庄乡纸坊小学
李强
何玉琼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归根到底,还是要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的教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怎样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识和社会价值?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要实现、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良好的问题设计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从新的认识角度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可以激发学生释疑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高质量的问题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学生学情的正确分析,因此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通过问题的组织使得知识体系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和利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效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形成。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教师的引导活动,完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把握导的时机,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因而,教师不再是“警察”和“判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作出“是”与“非”的判断。只能是,首先积极地“旁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或经历行为与道德体验、形成经验,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在主题背景下,教师及时把握和预测孩子的探索热点,可以在孩子探索过程中自然的导入,在孩子想要创作表达的愿望显露之初把握时机,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在“未来的车子”的小主题中,老师和孩子们收集了许多不同时期车子的图片,孩子们都觉得现在的车子越造功能越多,越来越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许多孩子都争着说:“我长大了要造可以水、陆、空三用的汽车。”„„这时候,老师马上可以引导说:“你们设想的汽车真好,快把你们设想画下来。”孩子们立刻投入到自己的创作愿望之中。教师的引导不是老师让孩子们今天要画什么,而是要将孩子们表达出的绘画的愿望加以整理和引导、组织的过程。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内容深,每一段都精讲、细讲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课文最值得讲的内容讲深讲透,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在教学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我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外,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字、词、句来谈感悟,那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岂不是回到了传统语文教学误区:死抠字词句了吗?其实不然,对字词句的解读正是建立在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的。你想,中国的放块字是多么神奇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短短几句话就可含概天文地理,上下千年。如果不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咀嚼咀嚼祖国的语言,那岂不是暴殓天物吗? 虽说是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有些关键的地方,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应该站出来,及时地教给方法,及时地指引道路。
教师的引导,既体现在一堂课的整体设计上,也体现在一个个小环节的局部处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流向,它也决定学生课堂上活动的深浅。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将是一个善于引导的高手,他能带领学生在“预设”的程序上自然生成;他能在“无痕的指导”中,引领学生充分地欣赏到文中的无限风光。
引导一:上课铃一响,教师便主动与学生聊天,相互沟通,在双方增进了感情后,教师随即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问道: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的声音,带着联想,仔细听听,说说你能听到什么?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沉思后,便纷纷举起了手,抢着回答。可以说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
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听潮》,将学生自然地引入课文,并范读课文,让学生走进《听潮》的世界,问:“听读完后说说‘我’听到了什么样的海?” 在 5 分钟的朗读后,学生们进行了 3 分钟的全班交流。很明鲜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手举过不停。
可见,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我们一定要将眼睛盯着学生,在教学的许多细节处理上,也都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心理,使课堂细节的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让课堂在学生的心理期待下自然生成!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引导法略谈
初中语文课堂引导法略谈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语文老师都普遍存在这种观点:“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竞争引导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适逢奥运会,大家写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周记、作文屡奥运会火炬传递及开幕式,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法国谈到韩国,从来卢谈到中国的队员,甚至那些复杂的外国球员的名字都背得滚瓜乱熟,一改从前羞涩、难开其口的风格。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搞好媒体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不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像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评议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三、做好活动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已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的因材施教。
四、提倡幽默引导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上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北京的故事”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堂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赵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大家在笑过以后会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一轶事,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关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入手,使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好语文知识,同时陶冶情操,懂得发现美,分清真、善、美、假、丑、恶。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做一个牢记“八荣八耻”的好学生,好公民。
浅议学生语感之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去落实。近几年渐起一股语感探索热,有一些研讨争鸣文章见诸教育刊物上。本文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语感及其构成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笔者认为,“语感”应包括“语感素质”和“语感技能”两个层次的含义。
语感技能“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心理因素的复合,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司性,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是听、说、读、写中自动化了的部分,是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积淀’相融合的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们的反应”。这是一个外在的动态的心理过程,具体地体现为一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功能。实际上,人们常说的语感是指这种“语感技能”。语感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语感素质,语感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感技能水平的高低。语感素质包括语言因素和认识的情感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它是语言本身的、知识和情感的素质的综合。这是一种内在的静态的心理能力。语感素质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依赖于后天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感性成分是语感主体对无意识地接触的一切言语对象的直觉印象和感受。理性成分是语感主体的一切有意识地对言语对象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它包括语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主观上的主动获取、吸收和客观上的被动输入、渗透。理性成分里面自然应当包括评议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理性的评议基础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素质的层次。对于在校就读的学生来说,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进行的语言教学,就是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全面系统地教学语言基础知识,从而着力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语感素质培养。这种语感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和提高语感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最要紧”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期深度、文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养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特有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1、在读写中感悟、增强。
阅读教学历来被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占去了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其教学效果却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学生的阅读语感技能提高十分缓慢。其原因就在于对作为言语对象的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步入了误区。老师往往仅在语表意义上兜圈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课文只是些抽象、干巴巴的内容梗概的筋和毫无生气的语言符号。课文的阅读教学,根本着眼点应使学生增强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怎样表达”则是语文科教学的侧重点,更为重要。对语文来说,明白“表达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达到理解“怎样表达”这一主要目的。准确地把握言语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对这一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感受。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觉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学习鲁迅的杂文时,这一感受尤为突出。学习鲁迅的杂文,单凭分析思想内容,讲解写作风格和一般地读读、写写、听听、练练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而要抓信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语调——他的恨,他的爱,他的讥讽,他的赞美,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丰富感情,听他的语调便全能感受到。他的语调又是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比如,善于借标点符号的巧用来表达特定的语调,从而传达他的含蓄而强烈的感情,便是突出一例。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在“表达什么”这一点上完全一致,只是后一种写作比原句少了三个逗号而已,但是鲁迅先生体现在他独特表达形式中的强烈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最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的。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时写道:“原来如此„„”一个惊叹号连着一个删节号,蕴含着无限悲愤之情:反动派竟然如此卑劣凶残,柔石等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政府竞会如此对待无辜青年!这句话中的惊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删节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启发引导学生对这一表达形式,有新的感受,这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由形式而内容再回到形式,使学生不仅有所知(“表达什么”),更要有所感(“怎样表达”)。只有这样,语感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至于写作,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较高的认识水平,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较强的表达能力等。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固然不是语感能包容的,但表达能力却与语感有密切联系,语感素质达到一定水准就能使作者一写就顺。按《大纲》的要求,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较好地解决语言问题。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表达被列为重要一项。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语不得体、句不顺畅的毛病,正反映了学生语感素质的严重不足。这一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继续加以强调。
2、在听说中提升
听、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具有读、写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的影响,又囿于“受教育就是升学”的狭隘认识,广大语文老师至今对听、说教学并未真正引起重视和认真落实,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强调。
语感具有敏捷性和准确性的品格,就此而论,听、说教学对于培养语感素质有着如下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于听,可以不断接受时事形势、科技、文艺方面的最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说,可以畅抒已见,说问题,谈看法,随机应变,将有关内容勾连起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第二,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使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自己是听者,就要听懂对方所说的内容含义和辩别其表达形式,以作出相应的反应。自己是说者,就要适应听众,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说服对方乃至感动对方。而这说要求赋予所说的话具有实际有力的内容和意义,要求听者运用倾听来调节自己以适应需要。
第三,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什么是听话?无非就是听话者边听边思考说话者说的是什么。而说话就是说话者用口语形式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传达给听者。这种有效的听和说的过程,也就是培植双方思考力的过程。说者归纳整理自己的思考使之条理化,并转化口语,听者经过自已的归纳整理抓住要领,使对方的口语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内容,双方都深化和发展了自己的思考力。
第四,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例如,我们引导学生把话讲得清晰、正确,用语准确无误,别讲错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正误感。我们让学生在说话时注意用词的分寸,别讲过头话,别讲辞不达意的话,而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与对象的特点,要讲得体的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分寸感。我们让学生在作较系统的表述时,注意句与句的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讲话中具有一种流畅、通达的气势,能一脉相承的讲说,这就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畅达感。我们让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注意话语的情味,学会含蓄地表述个人的请求与意见,学习达到那种“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的境界,即以较少的情味深长的话打动对方,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情味感。我们让学生在朗读练习和成套讲话练习中,学会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升降的语言,有快有慢的语速,做富有节奏的讲说,让人感到动听,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节奏感,等等。也就是说,语感素质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如上述的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与节奏感等,都能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真正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并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使之落到实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
[2]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3]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4]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
[5]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6]《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7]《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奏响古诗教学中美的旋律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化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语言美、自然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用诵读来尽情地渲染美
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研讨文的诵读工程。童年阶段是人最好的记忆时期。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顺应了儿童爱读、爱背、记力强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课堂教学上成诗文朗读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口中念念有词,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当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如读“满身雪白走将来”等这样动感性强的诗句,就可以配以能够以能够表现诗意情感的身体动作,使其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古诗是汉文化的精髓,其融合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在国人中广为传诵,绵绵不绝。古诗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韵味无穷,让人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因此,要重视背诵积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读得滚瓜烂熟;引导学生变着花样背、听背、跟背、自背、领背、对背、齐背、倒背如流。宁可三日元食荤,不可一日不读诗。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记牢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必将激发他们对灿烂的文明的向往,扬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帆。因此,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二、用感悟来纵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角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殴阳修《六一诗话》)。因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感悟,无须讲解。繁锁的讲释,难以探索微义,也违背了诗的规律。因此,古诗教学,要力避繁锁的讲解,也无须旁征博引,更不必探幽发微,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那么,教师是否因此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的情状;还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歌”声如何激昂动听;“一叫千门万户开”,开门者是何人?
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诗句描写的情景,借助图画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读悟诗意。如用多媒体课件广大《画》诗的插图,展示《画鸡》诗中乡村早晨鸡叫门开的情景。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使人心驰神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来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质朴的乡村田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情,接受美景的熏陶。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如让学生闭眼想象《画》一诗的意境,把诗的画面在头脑里“过电影”当学生进入遐思状态,教师轻声柔情地描绘情景——师:„„春姑娘悄然离去了,而山花依然烂漫„„
生:„„(浮想联翩)
师:这是一处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同学们猜到了吗,这首谜语诗的迷底是什么?
生:画!
三、用体味来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要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因了体味,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态,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心,更要动心,同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课文中每首诗的教学大都安排了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学校不可以常年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使诵读研讨蔚然成风。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来,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想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小学课文中精选的古诗,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融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如甘醇,如春风,如雪月„„我们要力求通过古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并把这种美的转化为美的行为,无论在何进何地,都要做心灵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让我们和如花如诗的儿童携手徜徉于徇丽多彩的诗的国度里,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不胜收的人生吧!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诚信教育
细雨和风,润物无言——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泗阳县穿城中心小学刘红阳学科:语文
摘要:诚信是公民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转型期不诚信,不道德的现象对当下的农村小学学生有不同程度地影响。笔者通过对诚信的解读,通过对农村小学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得出小学语文课堂中诚信教育亟待加强,并须有效渗透的结论。笔者也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供同行参考,批评指正。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
一、“解读”诚信。
诚信,诚信,何为诚?何为信?“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1],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说文解字》云:“诚,信也[2]。”“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道德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有些价值观念仍然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管子》中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可见诚信具有元道德地位,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重要道德范畴,自古以来人们就赋予了它很高的价值。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诚信也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可见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而诚信在公民的道德素养中又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2004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诚信的条款,要求中小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可见加强孩子的诚信教育已是燃眉之急,不可小视。
二、新课程中的诚信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
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4]可见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5]的肯定,当然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就更
毋庸质疑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可谓是“教无定法”。热热闹闹,花样繁多的语文课堂令外人眼花缭乱。但语文课程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6]。不能重视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是诚信美德)。
三、农村小学生中的诚信现状。
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
面,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财富的推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利益大潮下,一些人的道德观扭曲,一些丑恶的,不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牛奶三聚氰胺事件,染色馒头,地沟油,激素水果,明胶胶囊„„。一时间“食品安全”、“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成为新闻媒体中的时髦词汇。学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
小学,耳闻目睹时下的农村小学校园中屡屡出现的不道德现象,尤其以孩子的撒
谎成性,不讲诚信为甚。在这种形势下,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培养
人,塑造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舞台———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渗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文
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也是新课标赋予我们语文教育者的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条件,方式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城里的语文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
说吧!语文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偏小,四五十岁的老教师占了约
七成。借着教育现代化的东风,学校虽然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但年
纪大的语文教师多半不善于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应试倾向明显,语文的教学
形式刻板老化„„不少孩子对语文学习存在厌倦,畏惧心理,这都影响到语文教
学中诚信教育的开展。同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诚信教育的评价滞后,缺乏制
约机制,没有起到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诚信教育渗透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尽
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贯彻了很长时间,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
过程中没有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德育(重点是诚信教育)要求,诚信教育没有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因
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渗透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诚信教育的渗透途径。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把教学和诚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
养学生诚信美德。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有效渗透呢?怎样在小学
语文课堂里找到其与诚信教育的契合点呢?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中总结出以下若干点心得,以供参考。
(一)、语文课堂上结合以“诚信” 为主题的课文进行诚信教育的拓展深
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落实小学
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课堂渗透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很
多教师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选择偏少,而且随意性很大。其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得天独厚,有其优越性。因为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画面和文本,许多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诚信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相关课文的诚信因子,确定课堂的诚信教育点,即一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诚信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传授知识又育人。具体做到:1,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诚信教育。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是由“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文章组成。笔者在讲述《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结合文章实际先紧扣题眼发问“诚实与信任的关系如何?课题为什么不用《信任与诚实》,在课题中进行诚信渗透,让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让诚信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入为主。
2、紧扣重难点语句,深挖诚信内涵。如人教版四年级 《练习六》里“读读,想想,抄抄”:“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教者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身边,历史等具体诚信事例来深化学生的理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在语文知识训练中渗透诚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句子、字词,口语交际等训练,教者可搜集一些有关诚信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渗透式训练。
4、结合课文教学、典型事例,辨析讨论。语文老师结合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二)语文课堂上诚信教育形式多样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方法生硬简单,流于形式,说教色彩浓重。在把握教材中诚信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选好渗透诚信教育的方法,这是能否有效渗透诚信教育的关键。诚信教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①小组合作多样化。
在教授神话故事《九色鹿》时,同学们对该篇课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积极的利用同学们的这种热情,让他们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各小组的同学饶有趣味地进行了小组内彩排。当他们一组一组先后上来表演时,其他同学还进行表演的评比。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得班级其他同学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同学们在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中加深了对“知恩图报与诚实守信”的理解。
《诚实与信任》的课堂上,小组中的同学们对“作者为什么要讲诚信?”,“双方互讲诚信会如何,不讲又如何?”的讨论,使他们更深刻地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②专题班会,研究探讨。
在遇到特定的诚信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专题班会课,讨论中深化诚信思想。语文教师可以就诚信话题,专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讨论,当然以辩论赛的形式更好。我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就“小学生要不要讲诚信”这个话题组织了一场班级辩论赛。正方的观点定为“小学生要讲诚信”,反方的观点定为“小学生可以不讲诚信”。辩论赛中,小选手们唇枪舌剑,言辞交锋激烈,全班同学从辩论赛中明白了“诚信”对于小学生的重要。
③课堂开诚信小讲座。小讲座中可以综合利用多媒体,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聆听中不断深化对诚信的理解与认识。当然小讲座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诚信再讨论,写听后感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④善用多媒体视频,音乐、图片等手段进行情境教育。如笔者在教授《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再在音乐声中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让生在情境中深刻领悟“诚实与信任”对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促进性。语文课堂上即兴表演的一些节目如相声,小品,改编的课本剧,编写、演唱《诚信之歌》等,让生在笑声中体到诚信的可贵与重要。
(三)教者语文课堂内外的言传身教。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内外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做好学生的好模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小承诺要及时兑现,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不及时兑现,孩子在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他们的心里已经投上了“老师都说话不算数,不诚信”的烙印,那他们今后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诚信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农村小学中,由于师资,办学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师往往还兼带其它的科目如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一般都兼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的诚信教学素材,课堂渗透力度就更大了,诚信教育所起的效果肯定比单纯在语文课堂上是大得多的。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与诚信在一起》这课,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能把其与诚信教育联系起来。在进行诚信教育时,语文教师还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诚信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如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高年级以“诚信做事,诚心为人,诚心交友”为主题,培养好生的诚信行为习惯。当下,教育改革的大潮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新时期农村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已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农村小学生的思想状况较之过去复杂而多变。因而身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语文教学实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诚信德育水平,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渗透教育。如此方能使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4(02)
[3]杨伯峻注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1980年版
[4][5][6]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诚信教育
细雨和风,润物无言——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泗阳县穿城中心小学 刘红阳 学科:语文
摘要:诚信是公民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转型期不诚信,不道德的现象对当下的农村小学学生有不同程度地影响。笔者通过对诚信的解读,通过对农村小学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得出小学语文课堂中诚信教育亟待加强,并须有效渗透的结论。笔者也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供同行参考,批评指正。
关键词:诚信
诚信教育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有效渗透
一、“解读”诚信。
诚信,诚信,何为诚?何为信?“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1],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说文解字》云:“诚,信也[2]。”“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道德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有些价值观念仍然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管子》中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可见诚信具有元道德地位,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重要道德范畴,自古以来人们就赋予了它很高的价值。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诚信也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可见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而诚信在公民的道德素养中又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2004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诚信的条款,要求中小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可见加强孩子的诚信教育已是燃眉之急,不可小视。
二、新课程中的诚信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4]可见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5]的肯定,当然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就更毋庸质疑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可谓是“教无定法”。热热闹闹,花样繁多的语文课堂令外人眼花缭乱。但语文课程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6]。不能重视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是诚信美德)。
三、农村小学生中的诚信现状。
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财富的推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利益大潮下,一些人的道德观扭曲,一些丑恶的,不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牛奶三聚氰胺事件,染色馒头,地沟油,激素水果,明胶胶囊„„。一时间“食品安全”、“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成为新闻媒体中的时髦词汇。学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耳闻目睹时下的农村小学校园中屡屡出现的不道德现象,尤其以孩子的撒谎成性,不讲诚信为甚。在这种形势下,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培养人,塑造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舞台———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渗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也是新课标赋予我们语文教育者的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条件,方式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城里的语文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吧!语文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偏小,四五十岁的老教师占了约七成。借着教育现代化的东风,学校虽然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但年纪大的语文教师多半不善于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应试倾向明显,语文的教学形式刻板老化„„不少孩子对语文学习存在厌倦,畏惧心理,这都影响到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开展。同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诚信教育的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没有起到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诚信教育渗透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尽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贯彻了很长时间,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德育(重点是诚信教育)要求,诚信教育没有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渗透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诚信教育的渗透途径。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把教学和诚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诚信美德。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有效渗透呢?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找到其与诚信教育的契合点呢?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若干点心得,以供参考。
(一)、语文课堂上结合以“诚信” 为主题的课文进行诚信教育的拓展深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落实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课堂渗透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很
多教师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选择偏少,而且随意性很大。其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得天独厚,有其优越性。因为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画面和文本,许多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诚信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相关课文的诚信因子,确定课堂的诚信教育点,即一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诚信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传授知识又育人。具体做到:1,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诚信教育。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是由“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文章组成。笔者在讲述《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结合文章实际先紧扣题眼发问“诚实与信任的关系如何?课题为什么不用《信任与诚实》,在课题中进行诚信渗透,让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让诚信在学生的脑海中先入为主。
2、紧扣重难点语句,深挖诚信内涵。如人教版四年级 《练习六》里“读读,想想,抄抄”:“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教者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身边,历史等具体诚信事例来深化学生的理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在语文知识训练中渗透诚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句子、字词,口语交际等训练,教者可搜集一些有关诚信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渗透式训练。
4、结合课文教学、典型事例,辨析讨论。语文老师结合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二)语文课堂上诚信教育形式多样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方法生硬简单,流于形式,说教色彩浓重。在把握教材中诚信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选好渗透诚信教育的方法,这是能否有效渗透诚信教育的关键。诚信教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①小组合作多样化。
在教授神话故事《九色鹿》时,同学们对该篇课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积极的利用同学们的这种热情,让他们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各小组的同学饶有趣味地进行了小组内彩排。当他们一组一组先后上来表演时,其他同学还进行表演的评比。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得班级其他同学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同学们在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中加深了对“知恩图报与诚实守信”的理解。
《诚实与信任》的课堂上,小组中的同学们对“作者为什么要讲诚信?”,“双方互讲诚信会如何,不讲又如何?”的讨论,使他们更深刻地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②专题班会,研究探讨。
在遇到特定的诚信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专题班会课,讨论中深化诚信思想。语文教师可以就诚信话题,专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讨论,当然以辩论赛的形式更好。我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就“小学生要不要讲诚信”这个话题组织了一场班级辩论赛。正方的观点定为“小学生要讲诚信”,反方的观点定为“小学生可以不讲诚信”。辩论赛中,小选手们唇枪舌剑,言辞交锋激烈,全班同学从辩论赛中明白了“诚信”对于小学生的重要。
③课堂开诚信小讲座。小讲座中可以综合利用多媒体,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
聆听中不断深化对诚信的理解与认识。当然小讲座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诚信再讨论,写听后感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④善用多媒体视频,音乐、图片等手段进行情境教育。如笔者在教授《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再在音乐声中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让生在情境中深刻领悟“诚实与信任”对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促进性。语文课堂上即兴表演的一些节目如相声,小品,改编的课本剧,编写、演唱《诚信之歌》等,让生在笑声中体到诚信的可贵与重要。
(三)教者语文课堂内外的言传身教。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内外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做好学生的好模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小承诺要及时兑现,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不及时兑现,孩子在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他们的心里已经投上了“老师都说话不算数,不诚信”的烙印,那他们今后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诚信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农村小学中,由于师资,办学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师往往还兼带其它的科目如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一般都兼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的诚信教学素材,课堂渗透力度就更大了,诚信教育所起的效果肯定比单纯在语文课堂上是大得多的。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与诚信在一起》这课,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能把其与诚信教育联系起来。在进行诚信教育时,语文教师还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诚信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如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高年级以“诚信做事,诚心为人,诚心交友”为主题,培养好生的诚信行为习惯。
当下,教育改革的大潮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新时期农村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已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农村小学生的思想状况较之过去复杂而多变。因而身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语文教学实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诚信德育水平,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渗透教育。如此方能使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汉)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04(02)
[3]杨伯峻注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4][5][6]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设计
遵循原则 巧妙提问 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为了在语文课上表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课堂形式,都离不开师生语言的交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核心。提问质量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极其重要地作用。对于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遵循紧扣学生知识结构的原则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不能天马行空随意设置问题。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否则学生就是死记硬背,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是没有帮助的。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如果事先学生不了解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学生就很难理解范进为什么宁可忍受屠夫的凌辱,也要去考功名,而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突然的疯了。这些情感体验没有一定的科举制度的知识做铺垫,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2.遵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原则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问题,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积极的思考。首先,发挥文本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优势。语文教学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如很多篇章是关于地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教者若抓住这些“触电”进行提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这就是“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道理。其次,运用灵活多样的提问形式。初中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还不强,长时间的面对一种提问形式会产生心理疲劳,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烦情绪。同时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不同提问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又因课堂变化的不确定性,故而在学生回答遇挫时,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设,根据情况的变化,运用教育机智有针对性地分解、重设问题,用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来促进原问题的解答。第三,要避免施教者预设性的、居高临下的提问方式支配和左右课堂教学。现在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个人的思想和看法,不喜欢囗头的说教,反对思想的专制。教师要敢于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构建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创设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特定情境,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谈话、讨论来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话就强调了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方能让学生乐学并学有成效。
3.遵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
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对于初一学生的思维,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力量。对于初二初三学生逐渐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 易适当。所提问题要与提问对象的思维特征相匹配,问题应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要高于或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其难易应处在学生潜在发展区之内,在学生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跳一跳”就可“摘到桃”的理想境界。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区别,宜由易到难。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般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只有这样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起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而把握提问分寸,坚持面向全体,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受到获取新知的乐趣和自信,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不同提问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又因课堂变化的不确定性,故而在学生回答遇挫时,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设,根据情况的变化,运用教育机智有针对性地分解、重设问题,用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来促进原问题的解答。切莫让学生做“望梅止渴”的事,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第三、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这是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控制好提问的频度。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这样的提问到头来启而不发,学生没有主见,只答不思,只听不悟,难以发展、激活思维,相反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如今有的教师借着“讨论式”的幌子在课堂上进行频繁提问,这种行为常常被人们容忍或忽视。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回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去备学生,考虑问什么,怎么问,真正做到提问要精妙,把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提问方式的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 己费点神去摘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能坚持上几点,必能收到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