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引导
四川省会理县鹿厂小学:付康(***)
摘要:朗读教学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朗读质量,笔者认为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加强朗读指导,搞好朗读评价,努力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故本文在分析朗读其自身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微如何继承朗读教学的途径,以求对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领域上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朗读;作用;教学;创新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所谓朗读,就是出声地读,是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相互沟通,眼、耳、口、脑并用,所以,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阅读训练。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朗读”一直为众多教育家所青睐,尤其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成为其教育的主要方式。我们不妨再从古代蒙养教育谈起(古代蒙养教育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小学阶段),从教材和教法的特点来研究一下朗读在当时的地位。
1、从教材来看
古代蒙养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类是识字教学材料。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类是诗文教学教材。主要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第三类是历史教学材料。如《历史蒙求》;第四类是名物教学材料。如《名物蒙求》。
统观这些蒙养教材,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韵律自然,琅琅上口,易于记诵。这样的教材适合也需要以朗读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只有读,才能领略其韵律之妙;只有读,才能理解其用词造句之美。
2、从教法来看
我国的蒙养教育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其既定模式。而在所有环节中,“读”正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多的教育形式。
首先是教书,即教师布置新课,教会儿童读书。点读分明,理解文意;第二步是范读,直到儿童能够正确朗读为止。然后是背书。古代蒙养学要求每读必背。
从以上教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对朗读已提出了明显要求,并充分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朗读的地位也已达到了相当重视的程度。
(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朗读对于理解文意的作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首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比抽象思维能力强得多,因而,要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最好的途径就是对文章的直接感受,而不是理性分析。这种直接感受的最好形式就是读,大声地读。越读就能理解得越透彻,也就越容易感染;感染越深,便越能读出感情;而越投入感情,则越能感同身受,使自己置身于作者的立场,从而培养其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品味的能力。
2、朗读对于表达的作用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无论哪一种表达,都需要用词准确、生动、语句连贯,内容具体。这一切都要以语言积累为基础。
小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以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手成章。”如果真能读得正确,流利,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说明课文作者的语言已经顺利地进入学生的口语,学生已能合格地充当作者的代言人为作者代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口语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顺应”,接受作者规范语言的改造,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帮助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3、朗读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史实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朗读这棵“千年古树”正是传统教育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课标下朗读教学的创新
(一)传统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的地位无足轻重,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平均不足7分钟(见1994年12月《江苏教育》高林生同志文)。其次,朗读的内容严重失衡,对诗歌、文言文的朗读达到100%;在教材中唱重头戏的记叙文其朗读比例仅占38.75%;议论文,尤其是说明文朗读所占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分别为23.1%、15.8%)。再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更可悲的是,课堂教学中采用朗读手段,随年级的增长而呈愈益淡化的趋势,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的指导乏而不力,一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高,二是受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局限,“以其昏昏”,很难“使人昭昭”。
对于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二)小学朗读指导的创新
1、情景激发欲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
创设优美的情景。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就可利用录象来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瑰丽景象。学生就由衷地发出赞叹:“好美啊!”从而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富有诗意的美景下,学生就容易激发朗读的欲望。
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2、讲读有机结合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结合。例如对教材的重点段落,经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以后,就可以指导朗读,及时的朗读课文,对理解全篇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对阮恒献血前的一系列动作表情所透露出内心的想法是学生要掌握的,也是本文的重点。当学到“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时,我提出让学生数一数他在医生说完话后一共做了几个动作(颤抖地举起-放下-又举起),体会他当时紧张的心情,矛盾的思想,并学生试着说一说他当时为何感到矛盾,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一般会讲到他怕自己的血被抽完,怕自己死去所以感到矛盾。我马上引导学生注意他最后的动作是什么(举起!)说明了阮恒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把血给他的朋友好让她能够活下去!这时,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也都沉浸在对阮恒的钦佩之中。我对大家说:“阮恒虽然很怕死,但他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仿佛在对医生说:‘我愿意!’你能读出他当时那种从犹豫到坚定的想法吗?”许多同学在指名读时,读得很出色,说明他已经与文章主人公融为一体,也为理解文章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奠定了基础。
3、想象激发情感
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三年级课文《放风筝》这篇课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如果让学生就从课文中去抓感情朗读,这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确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教:首先问学生们有没有放过风筝,然后问他们放风筝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接着闭上眼睛想象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就在公园里放风筝,回味放风筝时候的心境,眼前跳跃出风筝那美丽的姿态,这个时候再去朗读课文,就会读出放风筝的意境,就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入到文章中去。又如教学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时,课文讲天都峰笔陡,铁链仿佛从空中挂下来似的。教师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学生想象天都峰的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精心选择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 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带着重号的读得稍重且慢,“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运用多样形式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提高朗读水平。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还可以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领读,伴读等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也要因文而异,才能收到好的朗读效果。具体在下面的“小学朗读形式设计的创新”中做具体介绍。
6、鼓励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一句“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老师都快要被你陶醉了!”等却可使学生受用终生。如在教《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时,有同学提出“我认为读的应该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看不过来,所以要快点读。”大家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并让他试着读一遍,没想到我的赞扬又引来了别的学生的不同看法:“我认为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作者边看边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老师的鼓励,赞许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更可以点燃起他们对朗读方式处理的独到的创造火花。另外,对胆小而又读得差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读得声音响亮,力求准确。对胆大而粗心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认真看,不丢字添字,读出语气。对于读的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掌握好速度,注意读出感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小学朗读形式设计的创新
古人读书,并没有什么“花样”,一般的先生也不善于引导,所以,他们只能大声诵读,或是低声吟咏,一种形式,一个腔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而现代教育中,我们可用的手段则要丰富得多。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努力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
1、颇受欢迎的分角色读
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他们用讨好,凶狠的语调来读出狼的狡猾,凶恶,用轻声轻语来表现山羊的善良机智。由于有了表现的机会,学生个个都十分乐意,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激烈的赛读。
现代的教师还应当擅长运用竞争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简单的一句“看谁读得最好!”能使学生更加跃跃欲试。
可以采取老师和学生的比较。比如读课文《画杨桃》的课文中父亲叮嘱的那句话以及老师说得那几句话。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读,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把长辈对晚辈说话的那种语气读出来。接下来,我们老师就要读了,当我们读完的时候,然后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的好,好在那里?”学生都会毫不犹豫的的说:“老师读的好。”那我们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
也可以采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长处。这种让学生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气氛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朗读感情及朗读的能力提高也特别快。
3、赏心悦目的配乐朗读。
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指导学生结合配乐进行朗读,以声响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读起来会入情入境。如教学《鸬鹚》第一段描写湖面平静时的景象,我选了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音乐一起,立刻将学生带入了一种轻松,恬静的意境,这样朗读起来也就绘声绘色。
4、生动有趣的表演朗读。
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情景表演的朗读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童话剧,寓言故事等,边表演边朗读,还可以配以一定的道具,学生完全的投入,把自己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实。如《小马过河》一课,始终读得欠火候,于是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朗读表演,分别演课文中的小马,老马,牛伯伯,松鼠。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酸的和甜的》《窗前的气球》等都适合于学生的表演。
5、创新的录音朗读。
读,仅靠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来督促学生在课外练习朗读呢?不妨尝试一下录音朗读,这是一种自主,宽松的朗读氛围,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种自我训练,自我评价,自我欣赏,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在自我录音的宽松气氛中,保持着“童真无邪”的本性,心灵得到解放,这种学习也自然地转化为一种乐趣了。
6、值得重视的背诵
朗读能让学生积累语言,但若不能熟读成诵,这些语言还是不能记在脑中。古人很推崇背诵,提倡每读必背,而且对背诵的方法也有所研究。朱嘉曾说:“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朱熹所谓的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小学生处在理解、背诵的基础时期,正确引导他们朗读,排除所谓“死记硬背”的负面影响,让他们积极朗读,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背诵大量诗文,在朗读中,不断品味诗文的韵致,达到背诵的目的,那么对作者的诗文风格的体会就会不待老师“讲”,学生就会自己“悟”出。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几千年来,正是朗读,把学生带入了诗文所创造的优美意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才能使“朗读”——这棵在中华大地上已生长了千年的苍天古树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感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感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一、巧用媒体
从引导的手段上讲,主要指运用多种方式(声音、图像、动画、游戏、竞赛、多媒体技术或让学生当“小老师”等)营造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吸引全体学生全面地参与,激活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让他们的视、听、触、味觉全方位地参与。
有位老师在教学《跳水》时,引导学生思考:当孩子走上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你有哪些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的思维被引入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创意空间,他们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把自己的解救方法同船长的解救方法进行比较,不但使学生看到了船长的沉着机智,而且使学生明白了“跳水”是当时最好的解救办法。还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我们很多老师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而是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这样,既有发散思维的训练也有集中思维的训练,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联生活
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语文教学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来品味语言,感悟文字。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着:“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电视或挂图中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但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再让学生到台上亲自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再如在学苏教版二册《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对课文达到更好的理解。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这种美好在孩子们眼中可能是平常而又平淡的。要唤醒他们的感觉!
所以在学“春风”一词时我先问学生:冬天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马上想到:冬天的风是寒冷的,是令人颤抖的,是呼呼的,是灰色的,是白色的„„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板书:冬天 寒风刺骨、狂风呼啸。再问学生:春天的风呢?学生马上回答:是温暖的,是柔和的,是绿色的、红色的„„此时我再板书“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么一说,春天在孩子们脑海中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
又说到“春雨”,让他们和夏天的雷雨、暴雨,秋天的冷雨相比,孩子们头脑中的经验再次被调动起来,体会到了春雨“细雨如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么一来,孩子们成了“有心人”,真正感受到了春天的独特与美好,除课本上所学的词语之外,还轻松掌握了等许多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然后再读这篇韵文时,不用多指导,孩子们就津津有味,美得很。且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学习内容,真是一举多得。
三、巧问问题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只有学生心中“意会”,才能通过朗读来“言传”。
苏教版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有几段小松树的独白。某师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一番话应该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所以先让学生自读后思考: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说这话时应该是什么语气?这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峰顶上画了一株细小的小松树,然后渲染: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一看,所有的东西都在自己脚下,小松树心里会怎么想?说这话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动作?请你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小松树的话。
这么一来,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自然就读出味来了。而且,他们的语言也丰富了:小松树多么得意!小松树多么威风!他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此时借机板书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联系课文品味,学生很快记住并理解。
可见,学生对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感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感悟,在学生感悟后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才能使他们真正学有所得。
四、巧诱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标准》提出一堂课要“围绕课时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自学质疑的时间达5——10分钟”正是出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会质疑,能更快更准把握语言文字,感悟语言。
某师在教学《麋鹿》课文时,对学生说:“你们对麋鹿那么感兴趣,想不想自己去了解它、研究它?”学生一听两眼放光,师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引导说:“要弄懂这些问题,主要靠自己仔细读书,现在请你们初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再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们一听积极性更高了,就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很快又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抓住“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这句问道:“麋鹿是一种动物,怎么会有传奇色彩?”有的学生问道:“麋鹿像牛像马像麋像驴,应该叫四像,为什么叫‘四不像’?”„„,我把这些问题也写在了黑板上,以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义。
五、巧设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支玉恒老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
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综上几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摆正关系,激发兴趣。
首先,要摆正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受到语文训练,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师不能包办一切。在教学中,“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我确定,学习方法由学生自我选择,学习过程由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结果由学生自我反馈。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主体的学是决定因素,是内因;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个性活动,扩大个体活动的参与面。如我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看图学文时,先让学生读自己的学习目标,再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观察图画,凭借图画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和经验谈各自的看法。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和合理想象,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要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氛围。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质量,就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健康地进行语言、思维、情感的交流。教师要自觉地和学生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只有教师的真诚、宽容、鼓励和启发,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师应充当多种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的创见和批评,尊重他们的意见。上《桂林山水》时,有学生认为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的一节,前后有两处讲到水的静,可以调整句序,合在一起写,先写水的清和绿,再写水的静,这样更好。我没有指责学生的狂妄无知,而是衷心地赞扬学生的创见和自主意识。当我上公开课时,由于疏忽出现拼音错误,学生当着众多听课老师提出批评时,我公开及时地给予肯定,为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正确情感而高兴。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出现错见更是常事。上《忆铁人》,在初读第一次整体感知时,有学生认为铁人高傲自大。话说出后,不少同学向他投来责怪的目光,神情十分紧张。我并不怪他打乱教学进程,而是笑着对他说:“你敢讲真话很好。不过,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好吗?”当学生说完,我启发学生针对几种不同的认识去读书思考,去议论交流。在结束讲读时,再让那孩子讲讲对铁人的印象,讲讲现在和开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使学生处在良好的心境下学习,不仅学得实,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乐学、好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自主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宴子使楚》一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适当地加以动作表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在朗读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展开了想象,发展了思维,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启发鼓励,质疑释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有启发性、有层次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掌握质疑释难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的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大家谈了这样的看法:
1、把榕树的近景远景交织在一起,更能突出榕树的与众不同;
2、把这句话加在近景的描写中,写法新颖,巧妙地把近景和远景融合在一起,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来的描写:“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照应。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三、教给方法,放手去学。
设疑并非目的,解疑然后掌握方法才是最终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所提的疑问,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解决的自行解决,能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的就商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作必要的学法指导。如遇到意思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或联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结构相似的段落,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课文记叙同大妈、大嫂、小金花告别的三个典型场景时,文章各用一段来写,写法大致相同:话别--追忆--赞扬。教学这三段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段上。通过第一段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第二、三段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段,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在教给方法的同时,“放手”二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思索;也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去体会文章,提出问题,完全可以各抒己见。作为教师,既不担心学生说错,也不害怕学生说出教案内容。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错的可以纠正,暂时不能统一的也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的一个新见解而感到兴奋不已。久而久之,他们便能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给方法,提升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
践行“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
如果说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那么创设条件,提供自主的空间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1、学生自选内容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的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如《林海》一文,课文从“岭、林、花”三个方面描绘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内容展开解读与感悟。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致盎然,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通过学习,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
2、学生自定方式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不仅可以使课文理解进程加速,而且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的过程。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体会庐山云雾的美丽。有的学生想通过多方式、多形式的读来理解;有的学生打算以画画的方式来展示庐山云雾的神奇;有的学生要摘抄、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景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3、学生自编练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我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体有所了解,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预习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我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
三、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借课外促迁移、深化,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与社会、自然等学科联系密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语文实践向课外延伸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前、课后可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找资料,交流资料,举行故事会、展览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扩展他们的视野。而学生的查找、交流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打通了课内外的界限,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大家都知道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最经常、最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及教学实际,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健康读物,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我就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既助于理解课文,又助于语言的积累。并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如:理解方法、鉴赏方法等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
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中,我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自主地摘抄其中喜欢的好词佳句,并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还让学生把摘抄的文章配上图画,每周评出“积累之星”。我还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参赛的学生兴致勃勃,觉得过瘾,有挑战力,非常有意思。没参赛的同学纷纷向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既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和愉悦,又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调控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如何,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如何,都和教师的激励有直接关系。因为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1、设立多层次的目标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教材的语言文字特点,制定适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采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是增加竞争项目,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辨论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赛等,促使学生愿学;二是进行按能力分组竞赛,使多数学生有获胜机会;三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争。
3、运用多角度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是进行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二是个人内差评价,包括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即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学生的所有特性进行比较;纵向评价则是对学生多个时期内的成绩前后比较。从评价中给其信心和力量。三是进行相对评价,以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参照对象。
第五篇:在引导中教学
在引导中教学
李贵凤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现在实行的新课标,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时间就更显得宝贵了,已往在备课过程,我心里总有个想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知道的、最精彩的、最与众不同的教给学生。结果课堂的表演主角变成了我们老师自己,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者,教学效果事与愿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起一个主导作用,但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应明确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应重在导字上下功夫, 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其认识相符合的任务性活动。
1.选取合适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自觉学习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数学教学中, 要从数学素材中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讲解“象棋发明者让印度国王往棋盘上放麦粒” 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 “可与珠峰试比高” 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 ” 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通过讲解中国电脑体育彩票获奖面的大小激起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 等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引导其自觉学习。
2.设计再创造过程,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新知识。
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 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究与发现, 从而获得新知,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例1关于诱导公式(二)的教学设计
(1)用三角函数定义求sin240°、sin60°(教师强调在同一坐标系中求, 为证明作铺垫)。
(2)由学生谈感想并进行猜想。大部分学生得出两种想法: sin240°=-sin60°、sin(180°+α)=-sinα(α为锐角)。有学生进一步猜想sin(180°+α)=-sinα(α∈R)。
(3)引导学生验证。对学生的猜想和证明肯定后, 要他们看教材, 进行比较, 并展开讨论, 获得对发现与创新的体验。
3.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知识。
教材中有些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可迁移的特点,则不妨指导学生独立研究学习, 向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
例2, 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教学设计。
考虑到几何法作函数图象的局限性和描点分析函数性质作图应用的广泛性, 因而微调教材内容(几何法改为描点法)作出教学设计, 并由学生独立探索。有的同学作出错误的图象;有的同学作图正确但对单调性的判断仅凭直觉;有不少同学推理有据, 作图正确, 颇有见地。在研究过程中, 函数性质不教自明。
4.讲究解题的教学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中拓展思路
①一题多解
在解题教学中, 不追求学生的思路跟教材一致, 跟教师一致, 而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如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习题: “ 已知cotα=m(m≠0)求cosα。”学生先后找出四种思路, 他们思维活跃, 一题多解,(下接第29页)(上接第33页)
竞相发言, 课堂高潮迭起。
②常规问题新解
突破常规、另辟蹊径, 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因此, 在解答一些基本问题、常规问题时, 要经常鼓励学生提出新解, 进行速解。学生的思路有时是出人意料的。
例3, {an} 为等比数列, a8=8, a10=16, 求a20。
当大多数学生还在求a1时, 一个学生就举手了。其解答过程是: 由a8=a1q7=8, a10=a1q10=16, 得q2=2。a20=a1q9。q10=16(q2)5=512。这种速算很有新意。
5.利用学生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引导其主动学习的意识。
如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 我常常在几种正确的解法中夹着一种错误的解法, 然后让学生来比较、评价哪一种解法更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的成果除了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公式、定理、解题方法,,还有学生的能力、意识、情感等。在教学中,不应只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总之,应该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活动提供思维的空间,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各种思考和操作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本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