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写作提纲: 序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的角色,学生是“学”的角色。二者的交互影响和辨证统一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因素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形势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保障教学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作为教师,应当经常性地通过理论学习,逐步更新和改变教育观念,并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致力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语文教学来。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优化教学结构,正确进行引导:即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要提高引导作用的有效性,就要制定正确、明确而且全面的教学目标。
2、事先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凡是学生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主动去预习、思考、质疑、讨论、归纳、评价。
3、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学生训练的时间还给学生。现在课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时间太少,老师问的时间太多,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
5、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看到希望。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基础、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风气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结论:
进行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树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诚心诚意的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内容摘要:
《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改变。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语文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这就是引导,这里就显出老师的引导作用。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再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上。还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上。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师
引导 正文
21世纪的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学生的思考;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要使学生长足的发展,就要大力强化内因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
《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改变。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语文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确立目标,为学生主动参与导航。
一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教师和学生组成控制系统,教学目标就是控制目标。从教育心理学看,儿童有注意的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上课开始,学生有了学习目标,知道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参与学习。由此可见,实行目标教学,可以克服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质量评估的盲目性,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依据目标而学,教学双方目标明确,精力集中,师生无效劳动可以避免,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要求依据这个目标去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反馈到教学中,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为达到目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大面积提高质量提供了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情感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认知活动,学生愿不愿意学,喜不喜欢学,相不相信自己能学好,这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而教学目标又是多元的,变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导航。
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是否得心应手。一篇课文怎么教,运用什么方法,教些什么等都要教师预先设计好,预先做好安排。我们总不能拿到一篇课文,毫无目标的随便叫学生来读吧,我们要看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因材施教”,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那些课堂教学搞得好的,首先是教学方法得当,由于使用了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而这教学方法怎么确定,也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选择的。当我们已明确了哪种教学方法最合适后,还需要通过实际来运用,这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这样看来,那些没有目标地叫学生读课文,找好词好句的做法,其实是忽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事先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主体教育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认识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必须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倒主动位置,这是学生主动的有效办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凡是学生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主动去预习、思考、质疑、讨论、归纳、评价。
著名特级教师张平南上《跳水》一课时明确提出: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不要等着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在接触课题后就提出: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结果怎样?张老师抓住叙述提出问题上了一节生动的课。让学生先尝试主动探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者,把学生的潜力、动力充分发掘出来了。让学生尝试不受老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得出多种方法和结果,这样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应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带到生活中。下面的教学片断,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拔草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经验体验劳动的辛苦,再让学生演"筋疲力尽"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唤醒了生活场境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沟通了书面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引发了学生与语言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也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但这又仿佛是必然的,因为我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翅膀,还给他们展翅腾飞的空间。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对学生的加以点拨和引导上。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点拨引导也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教材"只会令课堂产生窒息,"用教材教"才能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抛开一切杂念,做课改全心全意的拥护者,去追求教学合一的境界。
三、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
一堂课分哪几个步骤,教学过程的次序怎么安排,要通过哪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这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这一切的教学程序中的各种活动,决定因素在于教师。虽然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在指导学生去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即使学生阅读课文,也应在教师的指点下,才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才知道该怎么读。就拿学生巩固练习这个教学环节来说吧,也应由老师的指点引导,明确练习内容,检查练习效果等,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知识。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在上课时不说、不读、不问,其心理障碍就是怕读不好,说不好,同学们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送给一些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既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又要肯定他们发言的点滴优点,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说一声“请、谢谢”,学生就会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学生情感就会高涨,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一个老师走进课堂,板着脸,用凶狠的目光扫视学生,对学生没有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气,学生处在紧张的气氛中,哪敢发言,哪敢提问,还有什么生动活波可言。为此,教师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建立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
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学生训练的时间还给学生。现在课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时间太少,老师问的时间太多,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 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一位老师上《鸟的天堂》一课,可算非常负责任,从这课的字、词、句讲到篇。结果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时间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没有了,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加大学生负担,窒息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曾经听了一节课,感觉太匆忙、很紧张。老师叫学生匆匆读了一遍课文就合作讨论,讨论没几分钟就汇报,汇报没几个人又分组比赛读课文,之后又是课本剧表演、字词练习,又是背课文……师生忙个团团转,但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我不禁在心里暗想:“老师,你是否太过于匆忙?这样贪多吞下的东西学生能消化吗?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课堂上学生的确有很多灵性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如果教师给些时间,就可能生成许多精彩,但教师就是不敢给、不敢深究,只是视若无睹,继续按照即定的教案走下去。不是教师不知道顺应学情,而是怕迁就了课堂生成,就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完不成预设的内容。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呢?是因为教学设计做得过密、过细,环节过于繁杂。精心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匠心独具的环节一招接一招、课前的设计演绎的面面俱到、40分钟利用得滴水不漏,课堂仿佛成了一条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教学环节束缚中,课安排得过于饱涨,反而因臃肿缺乏了灵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反之,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无不是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得合理、恰当。由此可见,在课堂上,要控制教师讲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为学生的多项训练留有空间。
五、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看到希望。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学生中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大班尤为突出。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学生中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败。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基础、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风气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是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处在不同的起点上,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老师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实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即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学习希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领读。当一名叫高新飞的同学领读时,竟将“热”字错读成了“汗”字,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老师问全体学生:“大家为什么不读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读错了。”老师接过话,说:“噢,读错了!看来大家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虽然高新飞同学将‘热’字读错了,但‘热’与‘汗’有没有关系?”立刻有几名同学站起来抢着说:“天气热,我们脸上就会流汗。”“对,当温度非常高时,我们会感觉很热,脸上就会流汗。”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看‘热’字,大家认为应该怎样识记这个生字呢?”有的学生答:“热了,会出汗,所以‘热’字下面四点底,像四个小水滴。”有的学生答:“热出汗了,我们会用手来擦,所以‘热’字上部有个提手旁。”还有个学生说:“‘热’字上部的‘丸’好像一个人在弯腰,中间一点像正在往下掉的汗珠,所以她用手在擦汗,下面四点底,好像已经被她擦掉的汗珠……”
听了这些学生的分析,我不禁深深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如果当这名学生读错字时,老师仅仅是纠正过后,再接着读下去,绝对不会出现后来的课堂效果。可见,教师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个突发事件都要机变地从学生的角度处理,从为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进行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树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诚心诚意的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老师在不断地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以适应学生的创造和发展,所谓“教师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开辟活水的源头。
第二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疑问引导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疑问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是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奠定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来展开教学,从而叩开学生智慧之门。巧妙设疑是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也是启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智慧,启动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兴趣设疑,引导学生主导参与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的最佳引导者,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够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语文教学顺利实施。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疑问引导,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题目之后,学生已经对题目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此时可以抓住机会为学生提出疑问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同学们都能看到教室前面有一块黑板,但是某天我告诉大家黑板跑了,大家会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大家会非常的诧异,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伟大物理学家安培遇到的。希望大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一下整个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黑板跑的原因是什么?你会给安培先生怎样的评价?教师用疑问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阅读和积极的思考,不仅能够高效地解决提出的问题,也能够顺利理清思路。
二、扣住题眼设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文本内容,忽视了文章的题目,这样的方法是较为片面的。因为文章的题目可以说是整??文本的眼睛,而且是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提炼,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章的题眼,并在此处巧妙地设疑,使学生能够细致全面地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依据教师设置的疑问来阅读文章,增强阅读的目的性,而且边阅读边思考,探究和发现作者的思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在黑板上呈现文章的题目后,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读完文章题目后,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积极提出疑问:普罗米修斯是谁?他为什么要去盗火?他最终成功了吗?是他自愿去盗火吗?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疑问写在黑板上,接下来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进而在文本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扣住题眼设疑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充分挖掘出简单题目的丰富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思维。
三、抓住内涵设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课文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这些优秀的作品具备丰富的思想和人文内涵,为读者留下充足的遐想空间,成为培养小学生围绕文本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这些名作名篇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地对这些作品内涵进行挖掘,并为学生巧妙设置疑问,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挖掘文章内涵着手为学生设置疑问。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猜谜语的问题:生于树木,用于肩膀,干活平躺,闲着靠墙。当学生积极参与谜底猜想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扁担”这一主题词。在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品味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优秀的作品虽然是描述了一个扁担,但是它是朱德前辈用过的,传达着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教师可以设置疑问:透过对朱德刻写“朱德记”的描写可以看到哪些弦外之音?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被朱德甩在身后能反映出什么?当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后,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对文章进行重新的阅读,并经过深入地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就会联系到无私奉献、为党为民的革命精神。教师提出的这个疑问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引导学生在细心揣摩的过程中深层次的理解朱德爷爷作为领导人能够同战士同甘共苦、脚踏实地的形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疑问引导巧妙设置疑问,启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内涵。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也要恰如其分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疑问,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启发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曹玉霞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今天我就古人的话语用新课改的理念来谈一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传道”的作用
传道就是要求老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在我们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教师在传道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年级开学初,我们要交给学生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正确写字,如何摆放板凳,如何上课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到传道的作用。
二、“授业”的作用
授业”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我们在课堂上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够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动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时不时的用我们自身的语言,动作,表情,还有借助多媒体等外在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自然生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比如:我在教孩子们对课文进行标画自然段的时,我先是引着孩子们去认识课文与前几课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出自然段,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段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试着标一标自然段,在多媒体上呈现出结果,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然后找相关的文章,锻炼学生标自然段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通过典型课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方法,触类旁通。
三、“解惑”的作用
“解惑”就是使学生主动在学习中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地解决方案。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虽然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帮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里的主动学习就好像是“学走路”,这就意味着没人能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通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学会走路。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3.11.26
第四篇: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是通过现代化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去掉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满堂灌”所造成的僵滞气氛。电化教学的运用,对学生而言本身就带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媒体;直观教学;形象灵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086-01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刚站上讲台的时候,电化教学刚起步,如今已发展得如火如荼。电教媒体早已不是新名词。实际上早已被教师们应用起来了,同时广大教师也从中领略到了电化教学的绝对优势。根据小学生极其富有好奇心和新鲜感的特点,作为孩子们的执教老师,如何利用好电教媒体在课堂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为他们创设求知的情境,我认为已经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至关要点。
电化教学是通过现代化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恰当正确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发挥其动、静、分、合,明显形、声、色、调并茂,表现手法多样化和直观性突出的特点与功能,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电化教育方式,对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满堂灌”所造成的僵滞气氛,激活学生学习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充分地利用教学媒体,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根据自己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电教设施的实践,认为电化教学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下面谈一谈我的做法,仅供参考。
1.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和具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文知识的传授基本上靠的是讲解法,这种单
一、重复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带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而缺乏必须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双边”活动的开展也就有很大程度的无目的性。另外,有些知识性较强或理解性的内容,必须依赖学生的想象、联想,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事实上,小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有限,教师语言的表达很难达到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的境地。如果借助电教媒体来教学,效果就十分明显了。例如,在上李白的《静夜思》一课时,在轻柔低缓的声乐中,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的首先是一幅这样的画面:皎洁的月光从敞开着的窗户映照进来,窗前一位斯文的中年男子背着手,仰望着夜空。许久,他缓缓转过身,长叹了一口气,他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喃喃自语:“唉!不知道他们母子过得怎样?”接着转换镜头,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又一幅画面:明月透进一间简陋的房子内,床上坐着一位面带愁容的古装中年妇女,她怀中搂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望眼睡熟在她身边的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后,轻轻拍打着怀中的孩子,低声说:“噢,乖孩子,睡吧,你爸爸就要回来了!你爸爸就要回来了!”镜头再转回到男子,这时他坐在一张方桌前,正双眉紧蹙,奋发疾书。特写镜头:一张信笺纸上,正楷书写的是:“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伴随着轻音乐,画外传来诵读该诗的低沉浑厚的男中音……这样的教学设计,通过生动具体的画面内容,不仅剖析了《静夜思》一诗的全部内涵,而且启迪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理解题目中“思”的具体对象“明月”在诗中的纽带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画面音响所吸引,积极参与思考,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电教媒体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源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反映在认知内驱力,即学习动机是以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很早就开始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诸如新异的影像、声响、光彩等。由此这种来自外界的刺激,从而使学生产生“那是什么?这是什么?”的好奇心理,这正是小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借助学生的这种好奇贪新的心理因素,为培养他们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逐渐完成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相关的识字、组词、造句、构建简单文句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而传统教学中的先讲后练,讲练同步的教学方法,容易削弱和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地让学生反复诵读思考,学生又容易产生乏味心理。像讲解第五册中《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文,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通过电脑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让文字叙述变成画面放映,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通过真正的画面图像,学生将会对“美丽、富饶”的相应内容有了具体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深厚情感。
3.电教媒体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电化教学设施为教师灵活制作课件提供了便利,只要教师熟练地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就可以通过相关的资源网点,下载教学中所需的资料,也可依照课文要求,自行设计制作课件。如讲解《赵洲桥》一文,虽说课本有插图,但毕竟是静态的,如果教师能将《赵洲桥》的有关内容及实景在课堂上放映出来,并通过虚拟手段,将课文中的内容变成图像,就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当然,一些文字性较强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夜宿山寺》、《登鹳雀楼》采用这种教法,效果比讲解、练习要好得多。
4.电教媒体的启发性和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要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电化教学的运用,对学生本身而言就带有启发性,加上教师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通过投影和分别放映《赵洲桥》的静、动画面,学生就会对《赵洲桥》有了比较全面的印象。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能很快理清文章记叙说明的顺序,进而对各段内容和段意有了准确的把握。在学习这一课后,再给学生布置一篇体裁相同的作文,让他们仿效写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范文的启迪下,都能写出较好的习作。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件和录音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促进语文课堂结构的改革,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创新的智力。因而学生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实践证明: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才能使电教媒体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
第五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麒麟中心小学 汤睿燕
“有效”是指有效果、有功用;“引导”是指带领,带着学生向学习目标行动。“教师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变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教师引导过多,引导得过细,而出现的“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中心论”、“学生缺位”。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怎样的引导是有效的呢?
1、首先,体现在时机上不同。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而不是不管学生“会与不会”、“理不理解”、“能力状况能不能达到”都先用提问方式来“引导”一下,让学生跟着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来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2、其次,体现在方式上不同。“引导”可以是提问,也可以在学生“说不上来”“一时想不明白”时,教师顺着学生话头用一个词一句话来点拨点拨,或顺着学生思路用提问、手势、板书、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手段来启示学生的思维。而传统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问就只是教师问学生答,提问引导的范围比《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者”的“引导”范围狭隘。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应与学生共同经历探求数学的过程,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创新的活动过程,而不是教师作记者式提问,而学生进行着答记者问。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帮助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引导不等于直接告诉,帮助也不等于代替。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究竟在何处,又应如何有效地施导呢?
一、“导”在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的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 除的数”一课时,首先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一定能胜过老师!”教学中,我还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个数学故事,或介绍一位数学家,或出一道趣味数学题或提 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老师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二、“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设计这样一组口答基础训练题:
①1厘米+0.3分米=? 4元-3角=?
②2/3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
③口算:5/8+7/8= 7/12-5/12= 7/9-1/1= ④将下面分数通分(题略)。第一道题复习整、小数在数量单位不同时的计算方法(必须先统一单位),为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作了辅垫。后面几道题通过“分数单位”、“通分”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等旧知识的再现,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搭了桥、引了路。学生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便自求得知了。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们觉得兴味索然。
三、“导”在学法提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注意: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例3时(相遇问题),拟定以下一组思考题:①看例3 和示意图,想相向是什么意思?②看课本中列出的方程,想它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③看解题的过程,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④你还能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别的方程?⑤比较一下,这些不同的方程中哪种最简便?这组思考题从审题入手,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自学应用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看,弄清了思路;通过想,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通过做,掌握了列方程解这类应用题的规律及方法。在此基础上,思考题④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筛选出最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培养。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四、“导”在重难点突破,加深知识的理解
每章节知识都有重难点,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为了将这一对矛盾很好统一起来,在学习的重难点处施导时注意:①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②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③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
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正确理解分数意义是教学的重点,而单位“1”的抽象性又使它成为掌握分数意义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从观察图形入手,进行以下四个环节的引导:①观察。课本中的前六幅图形作第一组,后两幅图为第二组,让学生从第一组到第二组按顺序边观察边说出图中各将什么当成单位“1 ”,其中的阴影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②对比。让学生将两组图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③概括。通过观察和对比,单位“1”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比较清晰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即: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④运用。实际运用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一种手段。于是我又启发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单位“1”的意义。由于以具体生动的直观图形作为认知的起点,在向抽象思维过渡过程中,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将观察、语言及思维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 单位“1”含义有了较清晰而又准确的理解,顺利突破了难点。
五、“导”在规律的归纳概括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因此,要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 概括;②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例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去归纳概括;③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及体积计算,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导”在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例如:将24个棱长1厘米立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怎样摆?通过学生动手,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摆法。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①4、3、2;②6、2、2;③6、4、1;④8、3、1;„„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摆,只把24分成三个整数的积,能分成几种就有几种摆法。(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可激起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从成功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例如在30□5中填数,使它能被3整除,怎样填?学生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发现符合题目要求的填法不止一个,而是多个。(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例如,根据下面的条件,再添一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小营村去年生产粮食50万千克,(补条件),(提问题)?学 生有以下几种编法:①前年产粮40万千克,问增长百分之几?②比前年增产10%,问前年生产多少万千克?③前年比去年少产10%,问前年的产量是多少?这道题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融汇贯通。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注意从思维的兴趣、目标、方法、过程、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通过有效引导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