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后反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感
课后反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感
惠景中学
陈卓然
在一次全级统一测验中,我们数学备课小组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评卷,某些改卷的老师反映我教的(5)(6)班同学做位似图形的题目比其他普通班要好,这就引起了我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的反思。
很显然,与同年级其他4位数学老师相比,我在这节课授课的某些关键地方增加了直接运用几何画板来举例说明定义、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当然并不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一定好,这需要结合教材和教学目的的实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决定是否采用辅助教学手段。而这节课我合理地运用了几何画板,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符合“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整节课,对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我授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由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中的一课,依据教材的要求,本章节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图形入手,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并应用它把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位似图形的定义和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是位似图形的画法。我的设计思想是:由于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此应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动手、动脑,计算、分析而得出结论;并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对定义、性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1、猜想、动手实验:
(1)老师提问:相似比不等于1的两个相似三角形,在一个平面上任意的摆放(如黑板),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位置关系?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纸片,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
(2)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前演示。
(3)抓住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的情况直接给出位似图形及其相关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展示一些位似图形,让学生感受相似图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产生美的效果,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互相探究(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位理性认识,加深对位似图形定义的理解)
1、给出若干组图形让学生辨别图形哪些是位似图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几何画板的演示等方法加深对位似图形定义的理解)
2、同桌的两位同学运用自备的图形互相出题考对方
3、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位似中心在两个相似图形之间或同一侧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以运用位似图形缩放图形。
(三)探究缩放图形的方法
1、动手度量:让学生任取课本P138图4-28(1)(3)这两个图形任意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计算它们的比与位似比,你发现两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猜想,讨论
2、运用几何画板演示,用数据肯定学生的猜想
3、提问:如何将△ABC三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归纳出缩放图形的方法
4、回忆前面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尝试让学生解析其中的道理。
(五)巩固练习
设计梯度习题,让不同程度的同学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一般把题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
(六)小结:让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
二、反思这节课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一)好的地方
1、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手、动口、动脑、实际操作、同伴互助,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实验,任意摆放两个相似三角形,仔细观察对应点连线相交可能出现几种情况,自主思考,发现有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的情况,从而得出位似图形的定义。在探究位似图形性质的时候,让学生度量对应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并计算它们的比,也通过度量计算该图形的位似比,比较这两个比值的关系,从而猜想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符合教学原则。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我在引入新课时,选用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点连线相交所出现的情况,引导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引出位似图形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前者动手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后者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降低了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难度,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鲜明的表象。而在学生动手动脑猜想出位似图形的性质后,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助证他们的猜想,使学生对其性质理解得更清晰。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动员和组织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教材,形成的感性知识越完善、越丰富,理性知识的形成也就越顺利、越牢固。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以已有的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抽象思维,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符合“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3.利用教学课件,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
衡量一节课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的标准,并非在于媒体和课件使用数量的多与少,而是视其是否具有必要性,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一些使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把本来简明的内容非要搞的花里胡哨、枝叶繁茂,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我仅仅运用几何画板演示,而没有穿插动画效果和动听的音乐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挑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课前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最优化的实现。
今后,在教学中遇到某些概念性质而难以用言语解析清楚的,如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都可以考虑运用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感悟其中的意思,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不足之处
1、缺少了德育渗透和情感教育,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图片,如杨利伟乘坐飞船遨游太空,以扬我国威,并以此教育下一代努力学习而振兴中华。或增加电视剧《大长今》的照片,教育学生学习长今对信念的执著,高涨的学习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
2、缺少了位似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增加现实生活中利用复印机缩放平面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在作业中增加:请同学们将一张喜欢的图画放大或缩小,对比一下自己的杰作,看象不象。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各器官的协调性。完成后做一次展览,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杰作,陶冶性情,尽情享受劳动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再设计
如果让我再上这一课,我将在原有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下几点:
1、在(一)引出新课的第一步“猜想、动手实验”前增加两组缩放的图片——杨利伟乘坐飞船遨游太空和电视剧《大长今》的照片。这样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入自然、贴切,而且寓学生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2、在巩固练习后增加现实生活中利用复印机缩放平面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在作业中增加:请同学们将一张喜欢的图画放大或缩小,对比一下自己的杰作,看象不象。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制作。
第二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官坂中心小学 林华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达到教学目标,很好地突破重难点,练习既抓住基础又有提高,整堂课学生是在自主地学习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提高了技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上一届同学的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新知与学生的的距离,从而对新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又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引入例4中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发展空间观念。例4中的正方形,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通过4次追问,让学生不断理解什么是图形的放大,有个别学生还利用比例尺的意义来强调2:1是“长度”的比、不是面积比,当这种理解到达一定深度后自然地过渡到图形缩小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分析、数据的比较、动脑思考、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指导。例4中的长方形、三角形的画法,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再通过小组交流明确画图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感悟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本质以及图形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由于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应边,忽略了起始的对应点,虽说不影响本节课的效果,但还是留有遗憾的。
第三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融合了“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的知识,内容体现了数形结合。
在教学中,学生理解的难点主要有:
一、理解比的意义,也就是对放大比和缩小比的认知。
初步理解时,学生要清晰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表示什么,怎样的比表示图形放大,怎样的比表示图形缩小,对不少学生来说是“反常识”的。例如,在给定几个图形中找出哪两个图形之间存在放大或缩小关系,学生存有困难。进一步应用中,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图形边长、高等长度要素在按比例变化时存在一致性,但面积的变化情况就不能照搬放大比或缩小比进行计算。
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一般让学生要记住前项大就是放大比,前项小就是缩小比。面积的变化情况要根据面积公式来计算放大或缩小后的结果。
二、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指定图形
学生在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时经常出现图形形状改变的错误。主要原因可能是视觉定位偏差、概念理解不到位或审题问题等。比较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原图上进行操作以减少错误。
另外,在例题教学中,发现用照片的缩放来引入图形的缩放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徒手拉大或缩小照片容易出现图形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学生不易察觉的缺陷,一定要进行“过度操作”才能看出形状变化。
第四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_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小高庄小学张丽君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征就是“形状不变、大小改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图形是按什么标准放大或缩小的,而且能用方格图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现就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1.以数学概念规范生活认识。
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对于图形放大与缩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不清楚。而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数学意义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它是指按一定的比将图形的每一条边同时放大或者同时缩小,这是一种定性的刻画。在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出示一张非常小的图片,学生看不清,产生“把图片放大”的需求,接着我通过动画展现了图片“由小变大”放大的过程与“由大变小”缩小的过程,使学生对放大与缩小有了初步的感受。
2.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与缩小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示放大与缩小的比的意义也不一样,是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比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顺序:即用变化后的图形的边长与变化前的图形的边长进行比较,都是以变化前的长度为标准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的比,其前项都表示变化后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的长度。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项比后项大且比值大于1;表示缩小的比,前项小于后项且比值小于1。
3、重视和生活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
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和观察教师给出的图片判断是放大还是缩小,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第一次较规范、系统地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因此课堂上呈现了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图形的变化,数学语言不规范,尽管教师一再示范、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性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学生也在逐渐运用规范性语言,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问题二: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放大,借助对放大的认识让学生准确把握图形的缩小。在让学生从现象看图形的放大,再到准确理解放大的内涵,并用准确语言表述时费时多。虽然用的时间多一些,但在理解缩小时学生很快从内涵上就理解了。
问题三:学生在画图、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绘制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没有遇到困难,在绘制三角形和圆时部分学困生操作难度大。引导时他们也能说出如何去做,但在绘制时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方面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加强。
第五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我参加县级双优课时所讲的内容,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整理,我认为自己是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的。
第一层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入数学的学习。第一关键点是我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和美羊羊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放大与缩小的作用。第二个关键点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第三个关键点说明生活中放大与引人缩小的现象是与我们的数学有联系的。第四个关键点就是说明要研究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必须从研究简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开始。这样巧妙地体现了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价值。
第二层主要是完成放大与缩小的学习。首先是把图形放大,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练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放大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认识到,放大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没变。随后的“图形的缩小”的学习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通过操作、讲解、评价等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第三层是本节课的练习。主要是巩固知识。我延续导入,创设帮羊村村长批改试卷的情境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玩中学,学中乐,教学效果很棒。
第四层主要是小结与提升。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同时用喜羊羊和美羊羊提问的方式回到了生活中,启示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思考理解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引发学生深入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只要我们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们领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