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湖北南漳 霍效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应用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情境,解剖化学难点,优化化学实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学媒体已逐步进入了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媒体如实物、图片、模型等,虽然形象、直观,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生动形象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是使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求知的课堂情境、成功的课堂情境,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渠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运用多媒体的缩影作用,把开发、煅烧石灰石、技术人员检验煅烧后生成物的成份以及于谦的名诗《吟石灰》,用图像、声音、文字,动态地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对煅烧、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有了深刻的理解,效果颇佳。再如教“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播放溶洞的视频文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形成蕴有千姿百态钟乳石、石柱、石笋的溶洞的化学原理,学生为自己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而兴奋,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解剖化学难点 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例如:初中化学原子这一节,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思想。这些内容很抽象,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可播放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汞这一实验的视频文件,再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这些粒子进行重新组合,每2个氧粒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许多多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试验
初中化学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楚反应原理。如工业制氧、石油炼制、合成橡胶、制造塑料;我国对沼气的开发利用;钢铁冶炼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使学生获得多纬信息。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危险性强,污染严重,操作困难,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使用Flash动画模拟这些特殊实验及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四、应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包括三个阶段: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这几个阶段是紧密相联的。为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探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入手,抓住制约学生化学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其优势,进而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达到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教学量和知识量(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去调动信息资源,还可以将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交互式媒体与视听媒听结合起来,大大提高教学密度,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必然会加快学习进程,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五、应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一条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主体,教师则是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课教学中,对于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或者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以及问题“在泡沫灭火器中能否用碳酸钙代替碳酸钠?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为什么?”等问题,老师先不予讲解,而是制成相应的教学软件先让学生动手在电脑中验证,并找出原因,最后学生再用药品实际验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又如在化学活动课中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学生分组用电脑绘制一份《化学报》,要求有刊头、有插图、有所学各项化学知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等,形式各异,内容不尽相同,格式不限,要求学生制好后打印出来。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既充分应用了电脑知识,如打字、排版、绘图等,又使自己的化学知识系列化,并形成自己的创见,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避免一些误区:⑴不能用多媒体的高“技术含量”掩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⑵不能滥用多媒体,忽略与学科的整合;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颠倒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⑷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全代替化学实验教学;⑸更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效果,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⑴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⑵龚从荣、何浪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⑶孟庆宏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⑷高正华、任德武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习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⑸余敬忠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CAI时的几点思考《中学化学教与学》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了中学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媒体如标本、模型、挂图等,已被现代多媒体技术所代替.在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能最人限度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对各种化学实验和反应原理进行模拟,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协作与参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获取知识效率。
一、微观知识“实物化”
化学世界就是微观世界,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难对微观世界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与验证,也很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想象和模拟微观事物。比如: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实物动画,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原理。
二、抽象内容“具体化”
化学其基本的化学用语,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量等很难描述与表达,学生在思维上很难建模、理解与掌握,原因之一就是内容太复杂、太抽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会使教学变得十分轻松而愉快,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碳的同素异形体”,可利用《三维分子模型》中的分子模型库直接把金刚石、石墨的分子模型打开放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比较,有球棍模型,也有比例模型,同时可以进行宇符模型与框架模型间自由切换,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动画模型,很容易比较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网状以及石墨的层状结构,进而很直观地对两者性质的不同进行比较。
三、零乱内容“网络化”
中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比较零乱散杂,内容比较多,若采取分散记忆,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知识掌握得不深刻.若把零星分散的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归纳,使其知识化,条理化,网络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与记忆,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 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手段的进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搞好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有关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应鼓励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压强对浓度、气体分子数影响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化学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压强对浓度、气体分子数影响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化学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小编推荐]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利弊
丹阳市马相伯学校 吴小花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模型、挂图等,虽然形象、直观,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生动形象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优化教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模拟动画
通过动画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水分子、蔗糖的溶解等。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这些使得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形象地构建起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一些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用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将以往只用语言叙述,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用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应用实物投影仪优化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上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是削弱这一环节,而是应当更加强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沉淀的产生、放热或吸热、爆炸、燃烧等;要让学生闻气味:刺激性气味、果香气味、臭鸡蛋气味、特殊气味或无气味等。有些实验在讲台上演示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观察到。有时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如闻气味及感受反应后热量的变化。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观察清楚,教师往往要绕场一周,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这时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当堂的教学反馈。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叫少数几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大多数人只是看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做练习自己不愿真正动脑动手。用实物投影仪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将本堂课的反馈练习布置给全体学生,待做完后随机抽查若干,并用投影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师点评。一方面 调动了全体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较多学生的练习得到展示和讲评,做对的有成就感,有错的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3、在课件中播放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学中,如粉尘爆炸实验、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提不起兴趣,对于工业流程、生产设备等,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想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而如果将有关内容摄制成录像或从一些资料库中摘取相关内容,穿插在课件当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科技是为生产服务,我们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它是多么有价值,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困惑及思考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盲目应用,必然会走进误区。如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一节课基本上变成了操作计算机,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计算机程序,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并不是可取的好方法,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语言、动作、演示等)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把一些不需要用多媒体CAI演示的内容也搬上了电子屏幕,把一些像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铁离子的检验这样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的实验也做成课件来代替课堂演示,这将妨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要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1、课件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课件的运用要适用、适时、适度
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三、化学多媒体CAI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设想及展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考试与知识面扩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学生不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能够解决难题,而是希望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这一目的,许多科普知识被制成多媒体CAI软件出版发行或上传至互联网。这种电子图书以其信息量大。模拟动画等一般图书无法比拟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阅读和参考,扩大知识面。
网络化的多媒体CAI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化学习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可以不止一遍的重复学习。重复实验,可以在线咨询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进行探索。网络化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资源共享,并且减少了时间空间对化学教学的限制。因而化学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向着网络化学习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借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CAI模拟动画,应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利用课件播放教学录像等,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极大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但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关系,才能逐步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