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加强学习创新、开动学生大脑、提高学习兴趣与专注研究的一种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地教学能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能充分显示出优势。文章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优势,以及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 计算机教学 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任务驱动教学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能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在学习的某个阶段能围绕这个目标,快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一个任务学习完再学习一个任务,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学习压力并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能活跃学生僵化的思维,使教师善于引导设计、探索,用教学设计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个学习任务完成并组合,学生会逐步了解计算机,并且感受体会到学习计算机带来的乐趣。
一、任务驱动的概述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与学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景和感悟问题的情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多实践。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工具,通过驱动教学方法就能快速掌握与熟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高智慧的学习体系。情景设计、任务驱动法、引导讲解法就会派上用场。
例如在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快速查询需要的相关资料时,就会必不可少地使用到搜索引擎。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和概念并了解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和网站,掌握复制保存网页中和信息内容和图片和方法并储存到指定位置。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和探究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学会操作计算机带来的便捷。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实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独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要求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围绕某个学习目标,由浅到深,由深到精,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与主动性。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参与学习与探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学生学习效率较高,主要体现在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这两个方面。“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组织课程教学的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这里起到很好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管哪个学科哪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迫切。一支粉笔,一言堂传统教学的弊端日渐显露,计算机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集于一身,计算机教学虽然是学习新鲜的事物,但是计算机的基础和基本操作的技能的学习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这么重要但乏味的东西,怎样让它变得生动起来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极佳。
例如在很多中小学的课堂教室中,就很好地运用到了“任务驱动教学”,老师课前设计好PPT演示稿,以动画的形式,循序渐进地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创新。丰富的动画教学情景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能让学生富有趣味性地、思考探索学习,激发学习好奇心,轻松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任务驱动教学”的好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有趣,神奇之处在于要我做和我要做。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美,体验到美的满足和兴奋,让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变得乐趣无穷。愉快地学习,并学有所成、学为己用。
第二篇:试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其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因此,大多章节都很具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条件。
随着中职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设置也必然发生变革,如何在内容不减甚至增加新的教学我们内容,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仍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摸索出要淡化计算机理论知识,突出“实用”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任务为线索,课程的推进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内容与课堂知识点在任务中再现。学生学习完每堂课之后,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机建构。在加强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 注重案例任务教学,理论精讲少讲。
在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理论知识讲的比较细,往往是各种应用软件启动和退出的方法我们要讲三、四种,认为讲的多,学生学的多学的好,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内容杂乱没有条理,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教学效果反而会降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所讲的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PT等这些软件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只重点讲WORD软件的使用,其它几个软件的教学过程,基本操作方法和WORD的基本一致,可以一带而过重点讲解这几个软件的不同之处。比如EXCEL重点讲解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和关系,格式的设置、公式和函数、数据管理的应用,只讲解一些比较难懂的的知识,易错的地方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任务驱动法在WORD中的应用。
我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确立教学操作内容,给学生下发教学任务,先让学生试着操作,老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操作结果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就会专心的去听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也透彻,然后给学生再讲解还有其它的操作方法也能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比较哪种方法会更好、更方便,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等综合素质。在讲课前,我会找一些好的案例先展示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用WORD制作出来的,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想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然后以这些案例为依托,讲解它的制作过程。由于讲课前给已经先给学生展示作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习的效果明显不一样。
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时,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任务:“如果你参加学校学生会成员竞选,如何利用WORD制作图文并茂的个人宣传材料。”这个教学任务所需的知识包括从文件的页面设置、页眉页脚、文档格式化中“字体”对话框、“段落”对话框,图文混排中的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插入、首字下沉、边框底纹、分栏、背景、表格制作等所有内容均涉及到。比如讲授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插入及编辑、图文混排的使用这一节课时,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要讲的内容设计成“个人简介”具体的教学子任务,通过讲解如何制作“个人简介”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演示备课做好的“个人简介”并下发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任务,找出完成任务要用的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来完成这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知识如:艺术字、文本框或自选图形等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讲如何插入、修饰美化等具体操作方法。学生会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如。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3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驱动法虽然有很多优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office系列软件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则不宜采用。
(2)适当“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3)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积极动手操作,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完成任务后,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先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法”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
结束语
案例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对案例与任务的学习来拓宽知识面,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是一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互动,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会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本文章是http://www.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
第三篇:“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吴旭东
1、柳炳祥
2、王谢玮1
(1.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 333000;2.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
333000)[摘要]: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高职教育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
[关键字]: 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学生;教师;任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一方面社会上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知识,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于工作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老师讲课演示,学生听讲的方法进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去了兴趣。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机操作时漫无目的,有些学生甚至坐在计算机面前无所事事,他们经常抱怨,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等等,上机效果不佳。根据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概念
“任务驱动法”通俗的说就是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要在计算机上完成的“任务”,在紧紧围绕这一特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们将逐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完毕后有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任务驱动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二、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施
“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任务三者积极的互动。根据多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特点,对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程序设计如下。2.1 创设情景
在计算机理论教学课程开始,针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任务,让学生们思考一下。让后他们带着问题来上课,引导他们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第一章,介绍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时。我们创设了,某某学生是大一的新生,想买一台计算机这样一个情景。他来到电脑城,购买计算机就必须事先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各部件的功能和价格等。学生们就会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计算机。这样把纷繁复杂,枯燥无味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化整为零,把它当成平时购买的一件商品来了解。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到了许多计算机知识。2.2 布置任务及上机完成任务
教师将要完成的任务呈现给学生看,学生看到作品后,会这样的思考,如果能完成的话那该多好,主观上迫切需要完成任务。这样,学生们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对任务了解,老师的课堂讲解,明确任务大体涉及到哪些旧知识,哪些新知识等,课后花时间准备素材。在上机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与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布置学生上机“任务”。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根据学习内容、上机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本节上机任务,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互动,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 2 知欲,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任务设计上多多考虑。一般说来,我们设计“任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全面了解对象。不同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点,任务不易过难,或过于容易。任务过难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任务,丧失极大的信心。任务过于容易,使绝大多数学生,花少量的时间就能轻松的完成,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极易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不愿意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因此,我们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任务分配。
例如在进行Word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我们增加了“如何通过Word排版制作团委报纸”、“如何通过Word制作个人简历、自我评价、推荐表”等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让他们实际制作了,并且公开评比打分,这样极大的鼓励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兴趣。课后的附加作业题目为“Word产品说明书”,布置给公开评比分数高的同学,让他们通过思考,来完成一个特定产品的说明书排版。其他同学可以参与,不用独立完成。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不需要一定完成,没有压力就试一试。经过实践,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的也还不错。
(2)“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或过少,最好有两个左右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教学本意,且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即使完成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话严重的挫伤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Excel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我们教师增加了“员工工资统计表”等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对公式综合应用中详细讲解了“九九乘法表”的知识点和详细的制作过程。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Excel制作本班学生综合成绩表”等练习项目。
(3)任务的实践性要强。通常,我们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后,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尽可能地设计一些通过上机 3 操作完教学任务的案例。
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我们增加了 “计算机硬件介绍课件”等等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课件”等练习项目。2.3 完成任务
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根据事先呈现的任务,我们教师可以不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试着请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们逐步理清问题,利用本课程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帮助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三、善于归纳总结
由于“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分配的一些具体任务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的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学生不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完成任务后,我们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建议在每堂课的开始复习总结上节课程的内容,课堂结束前归纳这堂课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们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纳入到结构化、网络化和系统化。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总之,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把封闭式的教学变成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得到自由的释放,也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终身享受。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 徐联华,周建华,匡晓红.任务驱动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高教论坛,2006 [3] 李翠白,李芒.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学习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1(12):9-12.[4] 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5] 杨桦,杨小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教育,2009.[6] 毛春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35
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厂西路486号 333000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姓名:吴旭东 手机: *** 办公室电话: 0798-8416671 电子邮箱: wxd20077@126.com QQ: 316168349:
第四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1[定稿]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武功县职业教育中心 宋亚娟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职业技能的劳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如何让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特色。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物化为具体任务,通过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交流,梳理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旧知识点,探讨细化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最终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地一种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任务驱动法实施的步骤,现举例说明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实例前置
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学是法展性的教学,课堂应是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应是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需求提出的,这样,任务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才能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讨和学习。例如:在计算机Flash 内容教学中,首先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制作一副风景图。
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将自己课前完成的作品通过电教设备展示给同学。作品中除了应包括所有本节课需要同学掌握的知识点之外,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作品最好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注意分析任务,培养探索精神
任务设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副则又进入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应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有问题的可以提出。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和引导。可能这些问题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教师要求学生去解决的。
(三)完成任务阶段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部分。这一阶段并不是说马上就让学生动手开始自己的操作。因为这毕竟是节新课,里面还穿插着新的教学内容,内容由于难度的不同,并不是全部都适合学生自己摸索,那样他们探索可能要浪费很多时间。这时候教师可以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介绍给他们,举一反三,学生就可以用在自己的作品创造中去。
(1)新内容讲解
对于Flash风景的创造,如果某些同学想创作动态的风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入“帧”。有了这个概念,可以很容易讲解图片Flash中是如何运动的,这时候就引入创建补间动画的步骤。教师通过教学演示给学生们看从外部导入一个小鸟,接着如何通过对“帧”的设置实现小鸟的移动。这是创建动态Flash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生具体操作为主
在教师引导后,很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候,教师应留给
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使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一半左右,在教学进程中是一个高潮期。
(3)交流讨论
这是学生知识的提高阶段。可以进行学生作品欣赏或交流。教师选出几幅作品,由大家一起来评论,说出可圈可点之处,并由学生本人来说明创作意图及本人的操作重点。另外其他学生可对这个作品提出疑问,并由创作者和教师来给予解答。通过作品的分析,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并触类旁同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
(4)巩固创新
学生在看了别人的作品和方法后,又会涌起再度尝试的欲望。在这个阶段,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得到启发后作一些调整和创新,进一步使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同时提高创作水品。
(5)总结
任务驱动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相对消弱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学生不易形成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师德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或回顾,跟上教学进
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
(四)综合提高
在完成所有知识点的相关教学任务之后,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连成串,达到融会贯通,综合提高非常重要。教师可布置一个大任务,内容、格式不做限制,让同学们利用复习课和自己的课余时间,调动各方面因素自主完成,其结果可作为学期的评定成绩。在这部分教师更应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在创造者,他们的神经得到了完全放松,自己的主观能动兴处于最佳发挥状态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计算机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相信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是好导演,能在这个舞台跳出最优美的舞姿。
利用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武功县综合高中 张党社
当前计算机已成为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它在培养人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作用。但我们在教学上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1、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反之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浓,喜欢动手操作,而对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因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2、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意志力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使人明确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愿望。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不断磨炼出来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己要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按错一个键,便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于前功尽弃。又如,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又准,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特别是在实现从初学到盲打的过程中,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能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培养热爱科学的观念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互动式界面。计算机辅助教学反馈及时,信息量大,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构成一个愉快的教学情境,所以不少学生把计算机称为“循循善诱的老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计算机便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和优势,培养学生交流互助,合作友爱的品质,这将成为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陕西省武功县综合高中
张党社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正在迅速深入课堂,多媒体教学由于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国现代教育逐步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发展,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教学中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片播放、投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虚拟现实”的仿真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影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数据,使它们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处理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使信息不仅可以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可以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扩大了人们对信息的摄取量,使得人机关系更为亲近。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教与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作以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了一个领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使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里发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达到目标的学习路径,从而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定学习的结果,以此来不断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
在备课环节中,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师生之间及学习之间的交互和交流勾通的信息传递反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界面。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节中,我们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计算器,画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再借助函数的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这样为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给以极大的帮助,并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德育教育专题片,让学生深受教育,更好的达到活动的目的。
计算机多媒体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更具有实际的意义,更能体现其优越性,传统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较多,学生的实际操作相对较少,同时在某些危险的实验中,往往只是老师给学生一种理性上的认识,而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会使他们认识深刻,这样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实现危险性实验。
计算机多媒体合理应用于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在学习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设计的原理,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呈现容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使计算机多媒体真正有效的用于教学。
常用文言实词的几种推义法
准确把握文言实词,对于文言文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之一。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察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
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需在实践中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不要离开原文即语言环境,不要离开课本,应该说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在高考试卷上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掌握高中三年里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常见义项,用法,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常用方法有: 一,语境推义法
词语具有多义性,但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是唯一的。我们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难以确定的词空置出来,然后选择最适合句意、文意的词语填空,形成一个填空练习,借以推断词义。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战国策》中《荆轲刺秦王》),“提”的意义不清,我们先把句子翻译出来为“随从医官夏无且,用所捧的药箱
荆轲”。由整句我们很容易填出这个空为“击打,掷击”,由出可推断出“提”在此处的意思是“掷击”。
二、成语推义法
成语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成语中的许多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义,借助熟悉的成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实词的含义。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史记》中《刺客列传》)中的“速”字我们可以联系成语“不速之客”中“速”的含义,可推断出文言文中的“速”为“邀请、招致”这意。再如“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拔”的含义,可联系成语“出类拔萃”理解“拔”是“超出”的意义。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屈原《涉江》)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想到“薄”是“接近”的意义。
三、语法推义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1.根据文言文词句在结构上的对称性,断定该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该词的词性和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中“以”与“用”在相对的位置上,“以”也当“用”讲,“用”的意思是“被任用”,“以”也为“被任用”。再如“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中,“强”与“弱”在相对的位置上,含义相反,“周”与“隙”在相对的位置上,含义也必然相反,“周”是“周密”的意思,就可反推出“隙”为“不周密、粗疏”之意。
2.根据与某文言实词进行搭配的前置词语的意义,词性,通过语法功能来确定多义词的准确义项。如“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中的“应”字作何解释呢?依据词的结构,句中“应”与“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对”是“对答”之意,所以“应”可当“应答”解释。
四、音形推义法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形音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数的80﹪左右,其意符为我们推断提供了条件。
1.以形推义法,就是根据汉字中形声字居多,而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该字的意义的特点,以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词义。如“径造庐访成”中“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庐”是处所,前后推断,“制造、成就”等不合句意,只能是“到、去”之意。再如“刑天舞干戚”,“戚”从字形上看,含形旁“戈”,由此推知,“戚”是一种兵器(斧子)。又如“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觉”,其中的“箧”应该是与“筐”相关的竹器之类。
2.以音推义法,就是当一段文言文中的某个字词,依据字词本义无法串译通顺时,或者做一些通假字的题目,而又搞不清哪个是通假字时,应该从语音上着眼,选择文意能讲通畅的同音字或同声符的字进行替换,用替换的字词来确定词义,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影子那样”。再如“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又如“项王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中的“匈”字,借助读音,可知它显然是“胸”的假借字。
3.借助字的本义推知它的引申义,活用义。当按本义解释不通时,可以试着从其它方面去解释。如“今观此山,乃绝地也”
中的“绝”字,由本义可知它在此处的引申义应为“无路可走的地方”、“死地”。又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中“鄙”词义是“边邑”,但这里显然说不通,此处用如动词,应解释为“当作边邑”。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的复习和应考中,若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都可以推断出来,但是如果平时不注重文言实词词义的积累,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因此,要想读懂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在考试中考好文言文,关键是注重词汇的积累。
浅谈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
陕西省武功县综合高中
张党社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将各种媒体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编辑成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用于辅助教学,以下着重谈谈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过程。
在教学科目选定的情况下,CAI课件的制作一般分为设计脚本、组织开发和测试维护三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一,精心设计脚本
脚本的编写是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的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其次,编写文字脚本。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按
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形成有序的课件框架。再次,编写制作脚本,编写制作脚本时应针对教学需要,根据多媒体的表现特点,综合编排图片、像、声音等素材,制作脚本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制作脚本编写完成后,整个课件的形状基本上就出来了。二,周密组织开发
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需要用到计算机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具体开发中,先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如何选择工具软件,将直接影响到制作课件的质量,因此,应根据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正确的选择,常用的软件有多媒体编辑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等,其次,精选设计素材。一个课件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要求掌握大量的课件设计素材,素材在课件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后,要抓好最后合成。制作合成是将脚本变成课件,使教学思想付诸行动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符合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的CAI课件。三,认真测试维护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成后还应对其进行反复的测试,试用,以便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尤其是对学生反馈的意见要认真研究对待,力争制作出对大多数学生适用的课件。另外,随着知识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形式不断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多媒体教学课件也需要不断的加以修改、完善,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摘 要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以及如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使用进行探讨,完善电子教学。
关键词 任务驱动;电子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16-02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新型复合人才既是新的社会形势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所以,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的改革以及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都是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职业人的关键。然而,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性的课程,并且高职电子技术教学顺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实践性是它独特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作为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的主要思想是:知识是学生采用知识意义构建的方式在自我世界中形成的,并不是由教师教授而来。这指出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所有教学任务的探索,学生作为主体完成实际探索的任务。任务教学法表示,授课内容是任务,学生是探索任务执行者,为了能够达到知识获得的顶峰,根据任务的要求和目的对任务开展实施和计划[1]。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基础的任务教学法发生了三个中心的改变,即原本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三个要素转变为以学生、任务、实践为中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辅助人员,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探索的任务,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将师生关系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学生成为知识探索的主动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将逐渐提高。
将学生作为中心 将学生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明显的优点,它着重指出学生以自身的自主和实践来获取知识,这就强调了学生自主执行的能力,也就是任务教学法较其他教学法的过人之处,对培养学生完成实际任务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2]。
改善师生关系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更开放和民主是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在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教师不再一直讲解,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将学生的视角作为任务出发的起点,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而了解到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困难。这就加深了相互的了解,改善了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发展。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其他高职院校学科教学不同的是,电子技术教学培养的是在实践上具具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现代人必须学会创新和自主学习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电子技术环境,响应现代工业对技术人才新要求的号召而做出行动[3]。任务教学以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实践探索完成任务的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吸收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进行实践问题探索研究的精神和方法等方面得到锻炼。如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统一化 传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没有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一般都是先在一个场所学习理论知识,再转移到另一个场所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时就无法将理论紧密联系起来。然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题,把所有知识学习都当作任务来执行、探索、实施。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习惯,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吸收了新的知识,还完成了自我构建新知识的过程[4]。所以,想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电机教学中,就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统一在连续的时间与场所中进行。
细化实践操作步骤 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任务,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如何设计任务是关键。设计任务时一方面要复习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在牢固的基础上再搭建新知识的构架。比如说制作助听器,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教授关于放大电路和晶体管的知识。准备任务和设计课时,按照实际情况,课时可以安排两到三个。准备任务需要首先将学生分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他人的长处,要按照学习成绩和性格特征等标准来分。一组五到七人即可,总共六到八组为宜,本组内一切事宜有小组负责人全权执行。实践操作还涉及实践材料的准备,为了节约时间,要提前准备好教室、实验室和所需要的工具等。
如何进行实践 在实施操作之前,为了让学生对助听器的实体有一个感观的认识,教师要先给学生看助听器的详细分析,再向学生介绍助听器的功能,让学生对助听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当进行操作时,首先把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即学习晶体管的构造、牢记大电路的有关知识和调试整机安装,明确学习每一个部分的目的在于了解吸收新的知识。因此,学生应按照每一部分的先后顺序紧凑地进行实施,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达到学习吸收新知识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操作当中,学以致用。
交流分享收获与体验 为了能够学好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有关的新知识,任务结束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至关重要。任务项目既需要小组内成员的总结归纳,也需要课堂上全班学生的总价归纳,同时综合学生和教师对任务的评价、总结和归纳。首先,组内成员对本组同学进行个人工作的总结;其次,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任务实施的过程;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项目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综合表现。首先,学生作为整个任务实施过程的主体,应先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以及自己做不好的方面,再交流完成任务的收获,以及对自己在任务实际操作过程中自主动手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自我评价[5];其次,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这就包含参与任务实施的热情程度、操作的方法以及最终的结果。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符合现代新的社会形势对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且是一种相当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十分明显。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任务教学法的运用,都是教师提高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7):192.[2]樊红雷.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技术教学的效果[J].技术物理教学,2013,21(4):70-71.[3]栾彦利.探究任务驱动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