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本卷考查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的十一章到十五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70分。试卷分别为单项选择、填空与作图、实验探究、计算与应用五大题,其中选择8题共16分,填空8题16分,作图题2题共6分计算3题17分,实验探究3题15分,共计24小题。题量、答题量均较为恰当,难度约按8:1:1进行配置,知识点分布合理,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查得到很好的落实,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此展现出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思想理念。强化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分值占15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选择题的易中难梯度较为明显,淡化了烦琐的数学计算,强调物理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在许多地方都是用生活实际设计成的物理情境,让考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二、成绩分析
东津鹿门中学九年级共330人,物理总分70分,其中56分以上共有106人,优秀率为32.7%,42分以上有211人,及格率为63.9%,低分率2%。平均分为46.2分。总体来看,试题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即对基本的概念,定律,公式能基本掌握。同时也对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对于稍有难度的题目缺乏理解应变能力。
三、学生答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题第3题关于压强的应用,很多同学选择A,原因:对压强的受力面积没有仔细分析受力面积是图钉尖的还是图钉帽的面积,因为受力面积是图钉尖,所以应该用图钉尖面积算;第8题:关于浮力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80%同学此题做错,此题因为判断较为复杂,冰漂浮在盐水中,冰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排开盐水的体积,与冰化成水的体积相比较,很多学生难易理解,错误较多。二,填空题中第11题有60%学生错误,原因:有关物理知识中,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应用,很多同学理解成连通器,画图错的也较多。很多学生能掌握知识点,但是作图忽略。三作图题中第18题画出最小的动力及其力臂,有很多学生没能理解最小力的方向力臂应最长,力的方向要垂直于OA,很多同学画成竖直方向。四,实验题做得好,错得不多,只是21题中最后两空中题目的理解有点问题。五,计算与应用题中第23题错得较多,在第2问中求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很多学生没能准确理解排水量与浮力的关系,用浮力与排开水体积的关系,导致此题错误的原因。第24题中第3问有50%错误,此题中要考虑动滑轮的重,拉力等物重加动滑轮重和的三分之一,错误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对策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重视实验、探究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实验与知识的联系,重视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3.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过程的经历,物理方法的领悟,达到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
4.及时检测,及时辅导
对本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生进行系统复习,及时巩固,同时,安排检测,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及时辅导。
东冿镇中心学校
2013年1月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3-2014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内容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所考知识点覆盖面广,并能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以及生活实际组织命题。试题中的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试题考核的知识点分布较广,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检测,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题型结构
填空题九道30分,选择题十道30分,作图题三道6分,简答题一道4分,实验探究题两道18分,计算题两道12分。二.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共有291人参考,平均分39.4分,最高分94分,最低分4分,及格人数56人,及格率19.2%,优分人数13人,优分率4.47%,低分人数172人,低分率59%。三.试卷失分情况分析 从卷面来看,同学们失分较为严重的是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特别是计算题,连最基本的公式都写不出来,甚至于一部分同学题意都没读懂,同学们没有解题的思维,究其原因,平时给学生自主做题的机会太少了,导致脱离课堂后不能独立完成解题。四.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用活教材加强对课本中的插图,想想议仪,动手动脑学物理等的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利用这些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究,积极地开展研究性学习。2.抓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适当增加练习量,平时作业要抓落实,做好辅差导优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从惧怕物理这门学科到喜欢这门学科。
4.管好课堂纪律,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再精彩的课也会前功尽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芳
2014年1月11日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甘南镇中学
这次考试已经结束了,为明确得失,寻找不足,使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胜任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这次考试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的的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简答、实验、计算五部分,与中考题量基本一致,难易适中。是一份既考查学生有效、准确记忆的东西较多,又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
1、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不清,粗心大意。
2、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有效地听课,不能主动简要地做好笔记,不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能按时完成平日作业的,这部分学生还没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
1、多作思想工作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要努力、刻苦、勤奋,真正做到听一听,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问一问“五个一”的要求。
2、精讲多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3、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记忆,及时总结,使知识点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学生在明年的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2016-1-12 2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者海镇第二中学 傅錡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力争让考试成为激励老师和学生动力的契机,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末测试化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学理念的学习,对化学科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答题总体情况
本次化学科的期末考试,我校学生在答题方面的总体表现如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 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二、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比率、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一大题 选择题14题,全部答对的只有1人,主要答错的题目有第7题、第10题、第11题和第14题。学生对上述题目的理解不好,基础知识没有得到落实,尤其是第11题,错误率达50%以上,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来找物质A的化学式,其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不少学生对这类型的题目做不好,这可能与学生的思考力有关,也与教师平时对这类型的题目训练不够,第14题有一定的难度,错误率达80%以上,要有想象力并要基础扎实的学生才能做得好。
第二大题填空题,考核的是学生对化学符号、物质微观结构图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很多学生在第15题失分严重,如氖气的化学式很多学生写不出来,有的写成Ne2, 答案是Ne,2Al 不少学生理解成2个铝分子,答案是两个铝原子。第17题的某微观结构示意图,当X=8,氧离子结构图应是xxx,离子符 号为O2-,C60是原子还是分子,不少学生理解不清,不少人认为这小题xxx是表示一个碳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组成,其实,这里指的是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第三大题主要由推理题组成,其中第20题,学生要对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这6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较清楚的认识。理解好才能做好,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又考出了学生的真正实力,我校的学生很少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看来这类题型在下一阶段要加强训练。
第四大题与实验有关的题型,历来都是常识题与操作题的必考题型,要求学生写出典型的气体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如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所用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有关的实验现象等,我们的学生对这种题目理解不好,很多学生都一知半解,答对的学生较少。
第五大题的计算类型题,其中24题,不少学生能够做出来,正确率不高,这题主要考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某些元素的质量比之类,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这种基础计算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计算能力提高不够,最后一题的计算题,全校学生只有5名学生做对,说明我们的学生对有难度的题目欠缺深入的理解、训练,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这类要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之类的题目。在我们学校只有较尖的学生才能答对,因此,此次考试,我们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总体上不算高。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 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学生在明年的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2018.2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这次质量分析我从2个角度出发的。一是整体上,对整个年级的物理成绩来看还是在考的不错,但是还是没有预想的好。特别是两级分化现象非常严重,90分以上的有二十几个,落后面很大,好多十几分的。居然有几个考个位数的,对于优秀率还好。就是及格率太差了,从试卷可以看出对于计算题特别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没有掌握好,就是在最基本的知识点这方面可能没引起多大的注意。而在优良率这方面也是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以后对教学方面的重点还是在基础知识和学困生上下功夫,努力抓好及格率。
二、试题分析及得失原因
1、第一大题的8个填空题的难易适中,照顾全面,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比较难的第7,8题仍然有不少学生做错。
2、选择题。本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但由于诸多原因,比如审题不清语文理解能力的欠缺,此题失分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图表的基础理解上。
3、计算题是综合能力的运用的考查,对于优中等的学生来说,这三道题的难度适中,所以,优中等生完成情况良好,问题仍然出在差生上,交白卷的仍然居高不下,有近20份的白卷。
4、实验题和探究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探究实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强调了它的重要意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的很好,有好多做满分的学生,能够在实验题中不出一点漏子,说明优秀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学生只能对这部分知识做出猜测,导致所做的答案五花八门,丢分也比较严重。
三、教与学中存在问题
1、教的方面:在教学方面,有些知识点和一些常识强调的不够。但实际从考试情况来看,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强调不到位,特别是对实验题的讲解所花时间不够,对于实验原理的教学关注太少,没有细化。
2、学的方面
(1)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理解,反映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没有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没有及时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审题不清,常把题目看错,或考虑问题片面单一,不能灵活、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失分较多。甚至有落题现象。
(3)联系实际能力欠缺。试卷中凡是涉及生活实际的题,学生丢分较多,反映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较少。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反思我们的教学,也反映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较少,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
(4)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简洁扼要地用物理语言表达规律,抓不住关键,答不到点子上。反映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较少,学生说得少,炼得少,表达能力较弱。
四、补救措施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重基础知道的落实。
2、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3、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学生分析问题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重学生的需求,重学生的体验,重学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