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填空题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 ” 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 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理论专家、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B)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A)。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A),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B)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
(1)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体现为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当今,“学习活动”这个术语在课程领域里使用得相当广泛,它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1)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的原则。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其他各个阶段的先导和方向,是专家、学者、教师等经过周密思考,认真研究社会、学科、学生等诸方面特点与需求的结晶,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最主要依据。(2)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的原则。选择的课程内容只有适应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态度。(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基础教育的课程学习是为学生的终 身发展打基础。因此,选择最基础性的内容,则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更具有发生性,起始性,迁移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原则。只有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趣之所在、志之所往,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回归生活
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其主要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其中。(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俗称“看不见的教育”。(3)影响的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生作用,难以消除。(4)结果的难量化性。隐性课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领域,这些非预期性影响是难以量化的。
4、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见教材147-148页)
答;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它体现了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和超越,是与学科课程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点。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答:目前完善与发展选修制度的主要认识: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应该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不存在主次的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而是有共同评估标准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的异同。
答:(1)互动调适观制定和参与观都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动态调适。制定参与观认为课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2)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都强调课程在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认为课程实施是互动调适的过程,是对所主张的价值和假设的一个挑战过程,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对课程方案研究修正作为实施的一部分,制定参与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是师生的教学实践是修正和制定课程的过程,师生一起创造课程,也是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不过,这种师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思路过于理想化。
(3)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都强调革新评价。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对实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对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事件的描述。参与制定观最大限度的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确定与评价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课程的制定过程。但这种思路 与教学实际有一定差距。
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那些问题?
答: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五个层面的问题:(1)教材的改变。教材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开始,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新课程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就要编写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材。(2)组织方法的改变。组织方式包括学生分班与分组安排、时空顺序安排、人员分配等方面的内容。(3)角色或行为的改变。教师从权威、知识的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并落实在学校的活动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是课程实施实性效果的重要标志。(4)知识和理解的改变。课程实施者必须从理论上认识课程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关系,了解一个新课程方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以及这些理念的依据和作用,认识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实质及其反映的理念与基础,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实施是实施者自觉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将课程方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5)价值的内化。价值的内化是指课程实施者将新课程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自觉地执行课程的各组成要素。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者因素。这些因素的各自作用:(1)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教师因素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2)学校领导与管理者: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更多地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管理特色体现出来。(3)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协作者。
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主要是:(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指向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充分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调查学生的需求和特征。(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利交给教师,体现一种“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的过程。(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实践中通过开发国家课程以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照顾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二者互相补充。(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开发、实施与评价中都要发挥骨干作用,这使教师从心理上、角色定位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积极性、主动性高涨,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高效顺利进行。
四、论述题
1、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
答;(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一般说来,强调学习内容从己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20世纪70年代以后,—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横向组织的问题:任课老师难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内容;学校现有条件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 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2、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改革本身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革的需要是影响实施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有时不是直接可以看出的。(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关于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清晰程度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贯穿改革全过程的问题。改革越复杂,就越需要教师和有关人员了解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复杂性可能是由于要改变的东西太多,有可能是由于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太大造成的。改变的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所要做的东西越多,就会导致越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实用性越强的改革方案,越会得到实施者的理解和接受。(二)学校内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校长。校长在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校长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校长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解实施课程改革的措施是使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2)教师。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三)学校外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学校改革受社区的影响很大,校区的改革经验和舆论是重要的因素,以往改革的成功,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接受新的改革。家长更是一个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和直接的因素。(2)政府部门的影响。政府部门对改革的认同、关心和支持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协调和关心,任何改革的措施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同时,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措施,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3)社会团体的力量。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一个冲击的作用。
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
答:目前,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区地方特点指定地方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只是为课程管理实践勾勒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实时还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支持,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因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我国的课程管理手段包括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考试和督导等多种形式,但实质上,它们都属于指挥类限制性管理手段,缺少服务性、咨询性、经济市场类、网络等手段,课程管理手段单
一、陈旧。再如我国在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制定各项课程相关政策时,出现了课程相关政策及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甚至各种课程改革标准、文件、资料等没有为一线课程实践者及社会大众真正理解与接受的问题,因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P191—192 答: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特别是教师)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如下: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完成)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 文化 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 执行 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 实施 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学生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_道德_判断和意识、_美感__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理论基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方法技术的难备。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A),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B)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A)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D)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B)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 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C)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答: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答:心理学对学生观产生影响。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将基理论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为实现他的主张,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 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的趋势有:
(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随着研究的进展,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所有这些转变都表现出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特点。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主要特点:
1、过程模式的教育观。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炙不同的主张。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比,其课程设计的哲学、心理学基础都是大不相同的。
2、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活动时只要遵循了这些原则,课程就是有意义的,而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
3、对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优秀点在于:第一,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第二,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第三,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第四,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第五,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泰勒课程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第二,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第三,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一人的因素。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答: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设计步骤为: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答: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 络。具体表现:(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基础知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会做事的基础,是形成人的整体智能结构的基础。(二)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这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行为的结果,这一目标宗旨对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呼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程目标新增加的一个维度,说它新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创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其间知识、技能类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尝试类的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四、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搜集文献资料,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人种学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表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教育目的。课程、教学与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理解有关,持不同哲学信仰的人会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
价值观。课程与教学价值就是学生、教师、社会对凝结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教育元素的需要、判断与取舍,持不同哲学倾向的人有不同的课程、教学价值观。
知识论。有的哲学观强调永恒的定理、公理,有的重视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有的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还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观上对它的感受、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到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3.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具体表现为: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把课程结构的调整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课程设置。除学科课程之外,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至高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以之作为必修课。初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高中“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从而建立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合理并存的课程结构。明确施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纵向的课程结构上以国家课程为主,给予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适度的空间,以增强课程对地域、学校差异的适应性。2)体现基础性与探索。一方面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而“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要把各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则、原理教给学生,“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范例性,进行学生主动参与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终身学习的能力。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具体规定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了解、体验、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形成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综合化推向深入,将综合课程置于课程结构的重要地位。“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综合课程包括“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方案”;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
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
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在课程设计模式上表现出关注实践、集体审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兼顾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与关爱个体。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并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中。
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长期人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各亚类又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教育工作者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特别对于一些可以量化或可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评价的知识技能比较适用。但是布卢姆的分类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如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而教学过程中并非如引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地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和创造性的学科较难适用。
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 应该教什么 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连续性 和 顺序性、整合性 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 先后顺序 排列课程内容。
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 学生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 教学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三种形态。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 强制性 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 必选课与 任选课 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 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 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 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 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因素。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 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 和 从中间向 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 教育行政部门 和 学校 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 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 选择、改编、新编 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学生 及 家长 和 课程专家。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B)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A)。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A),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B)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2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指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 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1)隐性课程的特点: 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3)影响的持久性 ;4)结果的难量化性。(2)隐性课程的类别: 1)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4.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它体现了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和超越,是与学科课程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点。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为了有效地推进选修制度,需要解决下列一些认识或实际的问题:第一,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发展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提。第二,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第三,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第四,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是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目前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形成了三种取向:忠实观——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课程的参与制定观——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
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为使课程实施更加有效、不断走向成功,必须综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认识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时间,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开展参与者因素:教师是关系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态度、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素养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学校管理与领导者以特定的学校管理方式形成管理特色,从而影响整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是校本课程的直接服务对象。家长的支持是校本课程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持者和帮助者。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校本课程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其开发、编制、实施、评价各方面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 .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 .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 .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 .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 .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四、论述题
1.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往往是从深层得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 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务因素的关系。
2.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本身的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方案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开展。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只有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它方面有关问题有明了清晰认识,才能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要加强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新课本的特征,而不是按原有课本的理解来认识新课本。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课程改革的内容复杂的程度,对课程实施影响较大。复杂性表现在要改革的东西太多或是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大。改革的内容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但也可能因所要做的东西多而导致更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课程方案本身的内容设计以及课程方案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和价值取向。课程方案的内宾选择影响课程实施。内容应是可懂的,清楚而非模糊。
课程方案的内容编排影响课程实施。是以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为主线编排,还是以学科内容的逻辑顺序为线索进行编排;课程内容是问题 型知识 多,还是陈述 型知识 多;是以能力为主,还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程的实施。
课程方案本身的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实施。课程方案着眼于课程理论的完善,填补某一理论空白,还是为了学生的实际发展,或是为了教师的技能适应和能力发展,都能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实施。(2)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机构,是把理想课程变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课程教育的地方。实施课程方案的第一步便是学校决定采用某一方案。1)校长
校长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的代表。在课程实施上,校长的积极参与无疑对改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实施课程中教师的组织,争取多方帮助等。另外,校长对一个新方案的理解与支持也很重要。作为学校领导人,校长应该意识到,实施新课程方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好机会。2)教师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文明的代表,凝聚着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的关怀。可以说,任何课程理论与方案,只有被教师内化后,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体现其理论价值。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一般说来,教师在理解实施的过程中很少是原原本本地按照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去做,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有自己一套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课程实施的方式就有差异。只有教师对与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材料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有可能比较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能力,教师之间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文化之间也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决策也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课程决策是指课程的执行者对有关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如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因素又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3)学校外部的因素 1)家长
现代的家长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程度,家长成了影响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因素,家长的支持会促进课程的实施。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育改革直接相关。如果制订和调整有关的政策,理解、鼓励和支持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帮助,就为成功实施课程打下了有力的基础。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参与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提供课程实施材料,调查和监督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社会团体。学校改革得到社会团体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冲击的作用,得到必要设备和材料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的实施。在考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要从具体课程实施的特征,以及这个课程在具体环境下的实施历史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课程实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
课程管理是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体现为三方面: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运行;促进课程改革深入。我国目前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取得了如课程权力下放、课程管理民主化增强等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如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手段老化等问题。
课程管理的模式分为三种: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混合型。前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第三种模式是力图融合二者之长,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体现出相同的趋势:民主化、规范化、弹性化、整合化及课程管理越来越受重视。
新课程中的课程管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层面主要是宏观调控,制定各项课程政策与法律,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地方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开发地方课程;学校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实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及成果,可以看出,学校的优良改革传统、雄厚的师资力力、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及时支持、资金的外部支持及教师 专业发展,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有效因素与策略。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完善整体课程系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课程与教学论作业3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 和 参观法”。
9.“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B)。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A)特征。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A)——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C)。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A)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P205 答: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从不知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认识、探索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P221 答;间接知识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它的主要观点是: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一般说来,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但学生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深刻理解和运用 的知识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利用好已有的经验外,教学中要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教学就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的过程。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P208-209 答: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有(1)双边性,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2)认知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3)实践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P236 答: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学生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它的操作程序的步骤包括: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P241 答: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的主要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工艺学等学科上呈融合化趋势。(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既非单一的“教的模式”,也非单一的“学的模式”,而趋向两者的辩证统一。(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代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强调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P259 答:“道尔顿制”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尔顿制”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P261-264 答: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有(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p276 答: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主要有(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其中包括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其中包括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其中包括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
四、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21 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49--250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3、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P269-270 答:目前中小学班额人数过多,学生座位古板老套,教室设备落后。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当前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改革,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后,了解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主要是:(1)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大小影响课堂教学管理。针对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以加强人际情感交流。如美国教育部1998年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把每班人数控制为18人,法国改革班级授课形式的目标是每班学生不得超过25人。(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特朗普制就是大班、小组、个别教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试验,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策略。(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如,不超过20——25个学生,可采用马蹄形、圆形;25名以上学生可采取双矩形、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根据特殊的需要座位还可设计为弧型、辩论型。(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欧美等国试验并推行许多以个别化教学为标志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第一,在采用师生一对一的关系时选择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材,如程序教材、自学参考资料等;第二,由学生在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定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活动;第三,采用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教学机器、音箱设备等。
4、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P273-274 答;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一般地说学生不喜欢对自己行为加以评价,特别是消极性评价。教师拟多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不包含评价,学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2)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视自己与学生平等,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3)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现有学习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高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教师应该组织同学有特色地布置本班教室,注意座位、光线等对课堂的影响。(5)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到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步探究的兴趣。5,举课堂教举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P223-225 答:案例: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鹅》中第二自然段:“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的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丹顶鹤的底稿,请你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内容,给它填上合适的颜色。完成后,各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丹顶鹤,大家评一评,把你们这组认为最美的画推荐出来,贴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起与你欣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运用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在这里,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意,采用画一画的形式,使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6、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245—248 答:苏教版语文第二册《雨点》的教学片断:
师: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池塘里。你们看,池塘里的水很平静,一动不动。书上用了哪个词语? 生:睡觉。
师:小雨点落进了池塘里,它闭上了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池塘里睡觉。小雨点会想到什么呀? 生:„„
师:小雨点睡得多香多甜哪,我们千万别打扰它。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练读“睡觉”。
师:读好了词,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 生练读。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看图,读读词,已经读懂了第一句话,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读第二句,看看能不能读懂。
这一片断的教学,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片断中,师生通过谈话法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轻柔。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
1.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 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3.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 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 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 等来表达。
6.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 教学内容 的需要,又要顾及 学生的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 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C)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A.重现力 B.表现力 C.接触面 D。参与性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B);A.多媒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3.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D)。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B)。A.激励式结课 B拓展延伸式结课 C.比较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D)。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B)。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C)。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的特点的是(B)。A.客观性 B.主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9.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C)。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三、简答题
1、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的主要作用:(1)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2)教学活动更加有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3)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4)提供有效的交互,增进学生的参与度。(5)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6)有利于个别化教学,方便学生学习需要。(7)有利于学生针对问题寻找货源,促进学生“发现”和“探询”活动。(8)有利于教师摆脱繁重的备课工作,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致力投入教学改革。(9)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10)有扩大教学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育规模。
2、为什么说应用与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最好多配以动画,每节课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一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该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有哪些?
1)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它可用作屏幕及影音广播、屏幕监看、语音监听、辅导及示范、远端遥控等。(2)校园网。它能提供下列服务和应用:计算资源、辅助教育资源、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图书查询、电子邮件、使用INTERNET。(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通常有以下四种形式:同步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学习式、基于资源的探索学习式。
4、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不会墨守成规,每节课都有新意。教学艺术的创造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教学的形象性在于借助于比喻、描绘等手法,通过动作、表情、图案、板书以及现代教学手段等来表现,最主要的实现工具是教师的语言形象。(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养情感成为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情感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的情感体现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教师要以情动人,使爱通向学生的心灵,使爱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魅力。(4)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美和教学表达的形式美是有机统一的,教学艺术美以内在美为基础,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有机统一。
5、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语言的清晰度与学生学习成效正相关,教师教学语言的严密度增强教学的说服力与论证性。(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学语言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惯,教学语言艺术也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本身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不仅提高语言的组织表达水平,而且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6、什么是副语言?
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辅助言语是言语表达技能,不是言语本身,它常常用来辅助词语,准确表达词语的意义和所具有的情感。类语言是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哭、笑、叹息、呻吟等,在特定的语境下能表达词汇以外的思想及情感,并在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传递信息,有时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
7、简述CIPP评价模式。
CIPP,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该评价模式由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方案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常以两种角度进行评价:关联性和符合性。第二,输入评价,主要是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输入评价研究变通的实施策略,并确定如何运用资源以达到目标。输入评价主要探讨不同策略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成本效益、逻辑效用和实际效用等。
第三,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确定或预测课程方案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方案的有效信息。过程评价的范围包括实施步骤、教学法及学生活动等。
第四,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CIPP评价模式比较全面。但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掌握较难。
8、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对于发展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具体指出几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七点:(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9、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2)外观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4)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单元、课题、项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务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应该通过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唤起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节的想象,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条件,使之加深理解和体会。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3)根据学生变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最好多配以动画,每节课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一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该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2、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先举事例)
1.直接导课2.故事导课3.创设情境导课4.悬恋导课5.新旧知识联系导课6.解释题目导课7.演练导课8.设疑导课 结合教学实际谈,在教学中自己是如何运用以上的某几个方法导课的
第三篇:电大形成性考核作业: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前言、第1-4章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 文化 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 执行 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 实施 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学生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_道德_判断和意识、_美感__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理论基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方法技术的难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A),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B)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A)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D)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B)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 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C)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答: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答:心理学对学生观产生影响。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将基理论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为实现他的主张,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 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的趋势有:
(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随着研究的进展,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所有这些转变都表现出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主要特点:
1、过程模式的教育观。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炙不同的主张。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比,其课程设计的哲学、心理学基础都是大不相同的。
2、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活动时只要遵循了这些原则,课程就是有意义的,而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
3、对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优秀点在于:第一,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第二,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第三,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第四,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第五,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泰勒课程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第二,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第三,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一人的因素。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答: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设计步骤为: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答: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具体表现:(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基础知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会做事的基础,是形成人的整体智能结构的基础。(二)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这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行为的结果,这一目标宗旨对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呼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程目标新增加的一个维度,说它新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创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其间知识、技能类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尝试类的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四、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搜集文献资料,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人种学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表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
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教育目的。课程、教学与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理解有关,持不同哲学信仰的人会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
价值观。课程与教学价值就是学生、教师、社会对凝结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教育元素的需要、判断与取舍,持不同哲学倾向的人有不同的课程、教学价值观。
知识论。有的哲学观强调永恒的定理、公理,有的重视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有的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还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观上对它的感受、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到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3.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具体表现为: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把课程结构的调整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课程设置。除学科课程之外,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至高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以之作为必修课。初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高中“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从而建立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合理并存的课程结构。明确施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纵向的课程结构上以国家课程为主,给予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适度的空间,以增强课程对地域、学校差异的适应性。2)体现基础性与探索。一方面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而“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要把各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则、原理教给学生,“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范例性,进行学生主动参与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终身学习的能力。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具体规定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了解、体验、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形成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综合化推向深入,将综合课程置于课程结构的重要地位。“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综合课程包括“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方案”;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
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
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在课程设计模式上表现出关注实践、集体审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
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兼顾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与关爱个体。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并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中。
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长期人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各亚类又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教育工作者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特别对于一些可以量化或可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评价的知识技能比较适用。但是布卢姆的分类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如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而教学过程中并非如引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地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和创造性的学科较难适用。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 应该教什么 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连续性 和 顺序性、整合性 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 先后顺序 排列课程内容。
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 学生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 教学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三种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 强制性 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 必选课与 任选课 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 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 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 是如何运用的。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 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 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 和 从中间向 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 教育行政部门 和 学校 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 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 选择、改编、新编 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学生 及 家长 和 课程专家。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B)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A)。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A),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B)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指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1)隐性课程的特点: 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3)影响的持久性 ;4)结果的难量化性。
(2)隐性课程的类别: 1)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4.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它体现了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和超越,是与学科课程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点。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为了有效地推进选修制度,需要解决下列一些认识或实际的问题:第一,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发展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提。第二,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第三,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第四,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是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目前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形成了三种取向:忠实观——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课程的参与制定观——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
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为使课程实施更加有效、不断走向成功,必须综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认识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时间,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开展参与者因素:教师是关系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态度、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素养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学校管理与领导者以特定的学校管理方式形成管理特色,从而影响整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是校本课程的直接服务对象。家长的支持是校本课程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持者和帮助者。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校本课程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其开发、编制、实施、评价各方面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 .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 .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 .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 .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 .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四、论述题
1.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往往是从深层得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务因素的关系。
2.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本身的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方案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开展。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只有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它方面有关问题有明了清晰认识,才能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要加强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新课本的特征,而不是按原有课本的理解来认识新课本。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课程改革的内容复杂的程度,对课程实施影响较大。复杂性表现在要改革的东西太多或是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大。改革的内容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但也可能因所要做的东西多而导致更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课程方案本身的内容设计以及课程方案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和价值取向。
课程方案的内宾选择影响课程实施。内容应是可懂的,清楚而非模糊。
课程方案的内容编排影响课程实施。是以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为主线编排,还是以学科内容的逻辑顺序为线索进行编排;课程内容是问题 型知识 多,还是陈述 型知识 多;是以能力为主,还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程的实施。
课程方案本身的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实施。课程方案着眼于课程理论的完善,填补某一理论空白,还是为了学生的实际发展,或是为了教师的技能适应和能力发展,都能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实施。(2)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机构,是把理想课程变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课程教育的地方。实施课程方案的第一步便是学校决定采用某一方案。1)校长
校长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的代表。在课程实施上,校长的积极参与无疑对改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实施课程中教师的组织,争取多方帮助等。另外,校长对一个新方案的理解与支持也很重要。作为学校领导人,校长应该意识到,实施新课程方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好机会。2)教师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文明的代表,凝聚着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的关怀。可以说,任何课程理论与方案,只有被教师内化后,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体现其理论价值。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一般说来,教师在理解实施的过程中很少是原原本本地按照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去做,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有自己一套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课程实施的方式就有差异。只有教师对与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材料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有可能比较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能力,教师之间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文化之间也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决策也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课程决策是指课程的执行者对有关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如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因素又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3)学校外部的因素 1)家长
现代的家长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程度,家长成了影响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因素,家长的支持会促进课程的实施。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育改革直接相关。如果制订和调整有关的政策,理解、鼓励和支持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帮助,就为成功实施课程打下了有力的基础。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参与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提供课程实施材料,调查和监督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社会团体。学校改革得到社会团体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冲击的作用,得到必要设备和材料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的实施。在考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要从具体课程实施的特征,以及这个课程在具体环境下的实施历史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课程实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
课程管理是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体现为三方面: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运行;促进课程改革深入。我国目前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取得了如课程权力下放、课程管理民主化增强等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如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手段老化等问题。课程管理的模式分为三种: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混合型。前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第三种模式是力图融合二者之长,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体现出相同的趋势:民主化、规范化、弹性化、整合化及课程管理越来越受重视。
新课程中的课程管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层面主要是宏观调控,制定各项课程政策与法律,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地方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开发地方课程;学校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实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及成果,可以看出,学校的优良改革传统、雄厚的师资力力、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及时支持、资金的外部支持及教师 专业发展,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有效因素与策略。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完善整体课程系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课程与教学论作业3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1.教学过程知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2.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3.3.直观手段、认识能力、理论思维 4.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5.5.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6.6.传递——接受 7.7.学生自学 8.8.演示法、参观法 9.9.教学组织形式。10.10.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11.11.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 12.12.复式教学、年级 13.13.人与事、时间与室间
14.14.学生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15.15.积极的、消极的 二.二.单项选择题
1.1.B2.A3.A4.A5.C6.A7.A
三、简答题
1.1.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3.在学生掌握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治、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5.(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7.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
2.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位——课 3.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4.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优点
1.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2.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3.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的进程
4.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 缺点
1.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
2.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是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4.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 5.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四.论述题
1.1.论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 答:(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
(3)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地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主人式教学
(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想适应
(3)与教学内容想适应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 3.重点
1.1.缩小班级规模
2.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3.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 4.方法
1.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 2.2.与学生平等相处
3.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 5.5.加强师生互动 5.教学规律
6.6.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7.7.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8.8.教与学相互影响、辨证统一的规律
9.9.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 教学原则
1.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3.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5.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 6.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6. 6. 教学方法(1)(1)国内方法
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3.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4.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2)(2)国外方法 1.1.发现式教学法 2.2.范列教学法
3.3.“掌握学习”教学法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4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光学媒体、文字图象媒体、综合媒体
3.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害者
4.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副语言、体态、面部表情
6.叙述论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教学内容、学生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
9.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C2.3.D4.B5.6.B7.C8.B9.C
三、简答题、1.教师掌握了教学手段,就能更好的发挥一个教育者、知识传递者、组织者和经验者的作用。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简明诡要地叙述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能够优质高效地输送教学信息,使教师在课堂上摆脱大量的纯技术性工作,从而更多时间同学生一起从事创造性劳动。
2.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3.(1)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
(2)校园网
(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
4.(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
(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4)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5.(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6.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
7.第一、背景评价
第二、输入评价
第三、过程评价
第四、成果评价
8.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打颤。
第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第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第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一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境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见的的互动,强调被评价的需要者成为评价者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诡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第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综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又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9.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外观评价模式
三CIPP模式
四.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四论述题
1.(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变量
(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征
2.导课的方法:1.直接导课
2.故事导课
3.创设情境导课
4.悬恋导课
5.新旧知识联系导课 6.解释题目导课
7.演练导课
8.设疑导课
结合教学实际谈,在教学中自己是如何运用以上的某几个方法导课的
第四篇: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参考答案
1.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土地资源的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2.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 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
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
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
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4.土地利用规划的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5.影响土地特性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2).温度条件与土地利用
(3).降水与土地利用和保护(4).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各种地貌类型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2012-07-02 11:28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2参考答案
1.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8大类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上述土地利用的各种分析,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评述,总结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利用特点、成功的经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
3.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哪些数据?
参考答案: 主要是在准备阶段的基础上,搞好用地分区,拟定用地指标,编制规划供选方案并组织人员论证,完成规划初稿、规划说明和总体规划图。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收集、整理和分析核实有关自然构成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图件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字等资料。
重点进行土地评价、经济分析、社会分析和环境分析。
要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系统性原则(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哪些实施措施?
参考答案: 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展土地市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6.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系
参考答案: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核心是对基本保护区内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其内容包括基本农田保护方案和保护区划定、落实规划方案、制定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包含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内容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中。
耕地总量应该是动态平衡的。其内涵一是数量上的平衡,二是耕地质量上的平衡。基本内容有抓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小流域治理等,还包括占用耕地后复垦再造耕地。
7.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划方案;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逐级分解下达到乡、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在保护措施方面,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8.什么是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什么要进行分等定级?分等定级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是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
农用地分等定级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与方法将具有不同质量或生产力水平的农用地分类为不同的等与级,以反映它们的差别。农用地等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等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分层控制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土地收益差异原则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3参考答案
1.耕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耕地利用规划要考虑“山、水、田、林、路”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方便生产,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
2.防护林带建设中要注意哪些
参考答案: 首先根据当地主害风风向确定林带的方向,主林带要垂直于主害风风向; 其次确定林带的结构,林带结构一般有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类,稀疏结构林带的防风效果比较好。
第三要考虑林带的间距,林带间距根据林带防护距离确定,一般林带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0~25倍。
最后是考虑林带的宽度,林带宽度应能够保证树的正常生长和较好的防风效果,在平原地区,为节约耕地,一般以沟渠路两侧可以用于植树的土地宽度来确定林带的宽度。
3.果园规划些包括哪些内容?果园用地田间工程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果园规划主要有果园内各树种的分区配置、耕作小区设计、灌排渠系、道路网、防护林的设计、附属设施配置和果树的行列配置。
果园用地田间工程规划包括道路、灌排系统、防护林、水源设施及附属建筑物等项目。道路包括果园外围防护林内侧及果园内部防护林两侧的道路。防护林网也包括果园外围防护林带和果园内部防护林网。平原果园的主要水源是河流及水井,山地主要在果园上部(水库、塘坝)以自流取水。附属设施包括给水站、生产资料库房、果品库等,应选在方便作业和管理的地方。
4.牧草地规划管理的策略是什么?
参考答案: 牧草地规划管理的策略:
1.确定合理载畜量(注意不同年份、季节的差异)
2.加强冬春饲草贮藏,减少家畜冷季损失(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
3.发展季节性草地畜牧业(当年育肥出售)
4.加强草地的保护、改良和建设(补播、封育、浅耕翻、灌溉、施肥,修建围栏等)
5.依法治草,落实有偿承包责任制
5.简要说明山地丘陵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山地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山地丘陵区土地类型复杂,既有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垂直分布变化,又有阴坡阳坡的不同造成的水分热量的差异;即使在同样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部位上,岩石和土壤特性的不同也会给予土地不同的特性。复杂的土地类型,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带来了便利条件。
山地丘陵原本林草覆盖,植物种类繁多,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但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开垦耕地,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条件恶化。特别是地面的坡度,为土壤侵蚀创造了条件。在治理中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山区耕地小,零散,耕地土层薄,砾石多,不利于机械耕作。农民为方便耕作,分散居住,村庄小,劳动多依靠人力。
山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
山地的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一)水土保持林的布局
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
(二)水源防护林的布局
包括库岸造林、沟道造林和坝坡造林等。
山水田综合治理;立体农业开发;水土保持是根本;以林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山地丘陵土地使用权长期不变。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一)治坡工程设施布局
1.梯田
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式梯田等,以水平梯田为主。从建筑材料分,有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
梯田的作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便于灌溉、机耕。
(二)治沟工程设施布局
四道防线:沟头以上集流面,加强坡面和源面治理;临近沟头修建围堰等防护工程;沟坡上修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等,种树种草;沟底修谷坊、与堤坝、修小型水库等。沟底工程设施,分三类:小坝,又称谷坊;小水库;淤地坝。
(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
包括蓄水池、水浇、水窑、防洪沟等。
6.简要说明滩涂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 滩涂的特点有三方面:经常有水淹的危险;质地为砂质;地下水位高。滩涂开发利用:营造防护林带;修筑堤防;围滩造田;水产养殖;滩地牧场;湿地保护等。
7.盐碱土的特性是什么?综合改良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盐土的特性:分布: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一年中可明显划分出淋盐期和积盐期。
肥力特征:“瘦、死、板、冷、渍”。
系统治理:改良与利用结合;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结合;土壤除盐与土壤培肥结合。土壤改良的农业耕作措施: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晒垡养坷垃;适期播种;选育耐盐品种;土壤培肥;植物覆盖等方面。
盐土改良的水利措施:排水沟(深沟、浅沟、沟洫条田、暗管排水、扬水排水、深沟河网)、水井、渠道。
盐土改良的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稻改良等。
碱土的特性:钠离子含量高,钙、钾离子含量少。
碱土的改良措施:以水利改良为基础,淋洗排除有害物质。
8.废弃地垦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1.因地制宜2.系统工程,统筹考虑
3.土地复垦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4.复垦规划与土地整理相结合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1.前言2.复垦土地概况3.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4.复垦土地的用途规划5.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6.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
第五篇:2011企业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作业1 海尔,它使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成功踏上了世界舞台。然而,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却并不能让人欣喜,虽然我国的WTO之行即将走满10个年头,它们却依然停留在低成本制造为基础的价格竞争中,这让人不禁要问:中国品牌及中国制造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靠什么才能持续在世界的前沿领跑? 或许我们能从海尔的身上找到启示。
作为千万级的全球化的洗衣方案提供商,海尔能够整合全球资源迅速满足用户需求。建立在这种前瞻性目标上的“持续颠覆性创新”的独特文化,成为海尔洗衣机加速前行的动力。从“双动力”技术到“不用洗衣粉”技术再到“匀动力”技术,海尔洗衣机每一项创新技术的问世,都牵动着全球消费者的心。
当前,海尔的精准创新技术,计算到“秒”,海尔内部已经按照全面“秒杀”用户需求成功实现流程再造。只需3秒钟就可以满足一个全新的用户需求。精准秒杀每一个用户需求已经成为海尔创新机制的源动力,这足以颠覆人们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知。
海尔洗衣机的快是基于全球研发团队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把握和了解,既有速度,更有准确度,21世纪的竞争特点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速度经济已经为大多数企业所接受,海尔洗衣机蝉联全球第一背后显示出来的“快”不仅是其能够稳居国内第一的保证,更是其鏖战全球的独门绝技。
世界著名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马歇尔教授认为,海尔的管理模式超越了西方管理理论,创造了“超级团队”的新模式。它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每个员工都获得最大的自主权,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
海尔洗衣机全球领衔的技术资源,奠定了由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实质性突破的基础。在海尔商业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的高效运转下,海尔洗衣机以“秒”创新抓住每一个用户需求,势必带领全球洗衣机企业,再造一个百年辉煌!
作业2 1,通用永远推崇三个传统,即:坚持诚信, 注重业绩, 渴望变革。诚信是人之本,也是企业立身之本,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公司,通用不因为规模而害怕变革,而是主动出击,利用企业规模优势,勇于冒险并尝试新事物。对不断变革的承诺使得通用一百年来一直愿意尝试新事物,总愿意进行变革。有成功的事情,但那是过去的成功,通用并不感到满足,而总是从新、从头做起,这就是通用电气对变革的承诺。通用大力对人才进行投入,而且有着良好的、以业绩为主的文化。大胆抓住每个机会,应对每个挑战,不懈追求更快、更好。这些就是通用电气的文化精髓。通用电气认为,推动公司不断高速发展的两大法宝就是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营运系统。这个营运系统是通用电气不断学习的文化的实际体现--从本质上说,就是公司的操作软件。公司营运系统的重心永远放在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上,其采用的手段就是从通用电气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的重大举措中吸取最佳的创意和做法,分享这些创意和做法并将它们付诸实施。这个营运系统的推动力就是通用电气的软性价值观--信任、不拘形式、简化、无边界的行为和乐于变革。这个体系将使通用电气的各行各业取得它们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所无法取得业绩水平和速度。
2.他起的作用就是他用精兵简政使GE更积极,更健康,不因为臃肿而对市场反应迟钝;此外,他还打破了GE传统上的等级制度,是通用电气既能招纳更多人才,又能留下本公司有实力的精英,此消彼长,焉能不立足于市场之颠。3.根据美国国情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在我国看通用和合资方的意愿了。不过实施我国的合资方的企业文化,以及聘用国内经营管理人员,也是目前国际企业实施本土经营的普遍做法。采用通用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业3
名称: 瑞星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22号·中科大厦1305室
主要经营活动 瑞星杀毒软件瑞星个人防火墙瑞星全功能安全软件瑞星安全助手瑞星安全浏览器瑞星手机安全软件瑞星安全游戏瑞星软件管家瑞星加密盘瑞星账户保险柜游戏优化安全组合
企业文化现状:
自1991年瑞星品牌诞生起,我们一直专注于信息安全领域。在不断的发展中,瑞星公司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究团队,拥有数百名最优秀的反病毒专家和软件工程师,开发了瑞星品牌的全系列安全产品。
瑞星公司拥有业内唯一的“电信级”呼叫服务中心,以及“在线专家门诊”服务系统。在这些系统的支撑下,瑞星的产品和服务以专业、易用、创新等显著特点,赢得了用户的赞誉。瑞星是亚洲第一个通过西海岸实验室全部认证项目的安全公司,也是中国率先连续三次通过VB100认证的公司。瑞星与全球著名商业公司、研发机构都有着紧密的合作。2007 年9 月,瑞星成为国内首个安全行业微软金牌认证合作伙伴。企业形象应怎样设计
自公司建立以来,瑞星就已经开始承担起自己的企业公民责任。2002 年,瑞星捐助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为寒门学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2005年1月,印度洋发生大海啸,数百万人受灾,瑞星就此举办了“海啸赈灾义卖”,先后筹集善款数十万元,并把善款捐给中国红十字总会。
2008年5月12日,四川、青海等地发生大地震,瑞星公司当晚捐出一百万人民币,并动员全公司力量向灾区转运物资,共租用包机21 架次,陆路车队运送物资230 吨,紧急捐助帐篷4000 顶,并在灾后为灾区企业、政府机构免费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受到了灾区人民和政府的赞扬。
2009年5月,瑞星举行慈善义卖,募集的资金全部捐给“天使妈妈”基金,定向用于捐助灾区儿童。建设企业的新文化应从哪里切入
瑞星公司致力于帮助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使他们可以安全地获取各种信息,从面向个人的安全软件,到适用超大型企业网络的企业级软件、防毒墙,瑞星公司提供信息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除了提供商业级产品和服务之外,瑞星公司还向全社会免费提供公益性安全信息,如恶性病毒预警、恶意网站监测等。价值观对自己负责,对客户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愿景成为全球信息安全领域的一流企业使命为保护客户的利益而不断创新
作业4
一、选择题
1.C2.A3.B4.A5.D6.C7.B8.D9.C10.D11.A12.C13.D14.D15.A16.A17.A18.B19.D20 D21.B22.A23.B24.A 25.C26.B27.A28.B29.D30.A
二、论述题(69分)
1、如何塑造现代企业精神? 所谓企业精神,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一般的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包括三个内容:
(1)员工对本企业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
(2)由企业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融会的共同信念、作风和行为准则;
(3)员工对本企业的生产、发展、命运和未来抱有的理想和希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炼出能够充分显示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
2·为什么说员工企业文化的凝聚者、创造者与实践者? 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活化或体现,所以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凝聚者。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蓄积了企业文化,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企业员工的行为一点一滴,每时每刻都在表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
3·为什么企业价值变革与企业危机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是个社会大变革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广泛传播共享使得创新和变革活动更加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企业只有不断的变革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势在必行。
企业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围绕企业的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能力来设计工作流程,信息化使得企业中的沟通和协调更加充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级减少。企业中更多的权利授予基层员工,员工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管理中去,尊重和信任成为企业价值观众的重要部分。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变革,必然带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挑战,企业文化要随之改变,创造支持变革并使变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企业是人的组织,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