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时间:2019-05-13 03:4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第一篇: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忠和中学 俞兴元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势必对我们传统的生活造成了大幅的影响。尤其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化。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加强自我素质,提高自我技术乃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化、生动化、清晰化,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变革 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现代教育也不断融入了新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让教师和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利用媒体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应该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方面的改善。信息技术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教师将从传统的课堂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信息系统在质和量方面的优越性,使之成为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获取知识,教师则转变为组织和辅导学生去与信息系统进行交换。当信息高速公路投入教育教学后,学生可以在屏幕上阅读大量的内容,信息高速公路成了学生的导师。教师传统的“授业”、“解惑”的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为信息系统———“电子教师”所代替。

(二)教师将更加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运作过程的监控、研究和评价,更多地扮演教研员的角色。信息高速公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提供极为多样的选择,从而使教学过程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形和多种结果。而教师则要对网络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加以改善,然后将改善后的教学内容放回网络中,这样就有可能从其他感兴趣的教师那里得到反馈,从而使教学内容通过网上切磋得到优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与信息系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通过自己特定的设计和尝试,找出最适当的沟通方式或互动方式,并通过网络予以推广和交流。在这种教研活动的循环发展深化中,使教师所指导的学习过程形成一定的特色。

(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他们眼里普通的信息化设备已经不再属于“高科技”,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接收的信息和从网上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远远超过过去大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了一代人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模式。

二、课程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一)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

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召开研讨会,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具体分工,谁负责哪部分内容,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数学老师参考、使用。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二)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三)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一讲到整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相比难同日而语。

(四)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 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许多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得整合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是有些地方整合热闹了一阵之后又沉寂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开展整合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拿来、修改、整

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一些资源的搜集工作交给部分学生去做,既帮助了老师,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等。这样,我们的整合实验进程比较顺利,大部分教师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积极投人到整合的实践工作中。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建立数学教学网站”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

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说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学生就很难想象了。现在利用信息手段,一切都迎刃而解。通过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再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二)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就可完成了。再如制作七巧板,然后利用七巧板移动变换后拼各种美丽的图案。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

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教育的本质,理解数学经验的本质,在教学中突出过程,突破难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变革

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变革

董封中学 王鲜霞

新的教学方法和弹性的内容设置,为课堂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总的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以下运用:

1、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出一种“图文并茂”、“声色皆存”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激发其自觉学习数学、领会数学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勾股定理课堂教学中,我先插入一段背景音乐,然后陆续播放商高、陈子、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赵爽等等一系列历史上对勾股定理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世界各个国家的数学家的头像及其各自的国家和年代,从而引出勾股定理,继而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也可以利用荷花的故事引入勾股定理:有一个鱼翁在湖中钓鱼,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把湖中的一朵荷花吹倒并沉落水中,鱼翁说荷花的茎长五尺,沉入湖中的残花离跟部有三尺,问我们湖深多少尺?因为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具生动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自动自觉地去观察、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

2、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如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此时,运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抽象思维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学习的难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轴对称”概念的教学中,我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 1 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展示图形变化,充分让图形“开口说话”,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初二阶段“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由于“全等三角形”这一教学内容第一次涉及到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学生对于课本上静态的图形、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制作了“全等三角形”教学辅助课件,在课件中充分展示了图形平移、翻折、旋转的运动变化过程,利用图形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较快理解了“全等形”这一新的概念,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译,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会看图形、会用图形对知识理解的作用。

又如:在“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我通过几何画板的作图,变换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形状,学生很快发现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就等于相似比。用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与空间关系。

4、网络查询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提供了方便。在讲解“生活中的数据”这一章中的“扇型统计图”和“月球上有水吗?”这两节时,本人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直接查询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和目前宇宙探测方面关于月球是否有水的研究进展。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篇: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列举一些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误区之二: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

误区之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

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

误区之四: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信息素养不太了解,想的过于简单,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失之偏颇。

误区之五:轻学科能力,忽视探究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应该高度重视“引导探究”的教学思想,以“引导探究”精神整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第四篇: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肥东一中教育信息化特色建设与应用总结材料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肥东一中是首批示范高中,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14年荣获合肥市高中教学综合评价一等奖。在信息技术方面,我校注重学科整合,注重应用实效,注重经验推广,进而形成自身特色,学校相继荣获全国多媒体大赛优秀组织奖、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省示范性校园网等荣誉称号。下面就我校教育信息化特色建设与应用总结如下。

一、把握信息技术运用的正确方向,不随波逐流。

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科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校,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始终保持这样的清醒认识。在我校,评价多媒体课,将信息技术运用作为重要内容,主要看信息技术如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单方面看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我校是升学预备型学校,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科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到核心作用,任何不利学科教学水平提高的做法,我们都不能忽视。

另一方面,我校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2013年7月,我校投资200多万元,完成多媒体进教室升级改造工程,对教师进行“华银互动电子白板应用软件”使用培训工作,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我们知道,随着信息化、数学化时

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多改变,必将带来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学教育属基础教育阶段,应在各学科教育过程中,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以营造信息技术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造就创新型、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具有宽领域、大容量特征,其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更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特点,在学科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科教学的要素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必将产生聚集效应,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确立信息技术运用的关键: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普遍推广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成为热点、难点课题。在国外,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这是最早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后,教育科研单位和高等师范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均属于此研究范畴。通过5年多的实验与研究,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形成理论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提出整合“阶段论”,即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

位教改阶段。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其核心为,让全体老师知道如何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中小学普遍存在“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硬件建设,轻技术应用;重骨干培养,轻普通群体;重课件参赛,轻日常教学;重教师演示,轻学生参与;重资源储存,轻自主开发。其症结所在,就是信息技术与日常学科教学脱节。我校通过信息技术运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分学科召开信息技术研讨会,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探讨,寻找到解决这些普遍存在问题的方法。

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得出如下经验。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其弊端日益凸现出来,如束缚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其优势无法替代,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讲学、讲习,即教师讲为主,学生跟着学,跟着习,名师出高徒,这起源于孔子的游学,到后来的书院,渐成模式。其优势为:启发式、感悟式、引导式教学方式,系统性、完整性教学途径,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我们的观点是,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不可取代传统教学的优势性。学生主体性,不可取代教师的主导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体现在教学上,主要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教师运用数字化,能将传授的知识系统化,运用网络的多媒体手段,拓展学习空间,模拟仿真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教学过程的广泛性,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的观点是,以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创新之处在于张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强化信息技术的实效。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我校承担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均选择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题。2005年结题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十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我校每个教研组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重点是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认识能力。2010年结题课题《探究有效整合,促进优势互补,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是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我校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整合研究。2011年,我校李长浩老师申报国家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重点在生物组进行整合研究。我校进行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目标很明确,就是探索出切合本校实际、信息技术与高中基本学科融为一体的整合规律;就是促进本校广大教师的观念更新,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就是促进学校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滚雪球”形式,培养出观念领先、方法科学、技术熟练的信息化教师队伍。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就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学科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验,即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

建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内容是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整合,探究两者的有效结合点,促进优势互补,形成融入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两者优势的学科教学模式,核心内容为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效性。

我校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方式得的变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三次来我校,录制我校宣沫老师多媒体课堂教学光盘,作为教材辅助材料,在全国发行,我校有30多为教师在市级以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010年,崔孝斌、李长浩老师获一等奖,2011年,张文业、胡兴刚老师获一等奖,2012年,朱明振老师获一等奖。近年来,我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研究,撰写30多篇研究论文,有的发表,有的获奖,朱明振老师《计算机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策略》获国家级奖。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校将继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研究,不断变改教学方式,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办精品高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3年6月

第五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和学校带来的变革(精选)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和学校带来的变革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老教师,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目前,大家都在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说法,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发现获得的知识越多,价值就越大。技术已经改变了全球劳动力的本质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

例如,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使新教材能实现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学习历史的动态追踪和评价,即时的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可以实现“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

2.引发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比不上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我们逐渐认识到,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的思想观念,全面实施创新实践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创新的需求,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3.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到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按年龄、成绩分组,分学科定时学习,是一种集体化、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则主要是交互式、启发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可以混合分组,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方式方法革新了,枯燥的学习方式改变了,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使教学更为高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办学机制越来越透明,高等教育逐渐融入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

下载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 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带来的变革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带来的变革 阎良区康桥初级中学 林亚 “互联网+“这个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已经无处不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加深......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电子书包、微课,博客、微信圈、QQ群等,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网络化的运行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方式......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好处

    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政治探究性教学变革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政治探究性教学变革研究 摘要: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入探究,积极整合信息技术,必将为初中政治探究性教学开创崭新的局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政治;研究性......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教程/论文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冯继永[摘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变革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变革 拔山初级中学——彭桢超 【摘要】:信息技术是作为中小学新兴的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取代了课堂上教师繁琐的课堂分析,减少了......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成就教师专业化 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与应用 视频资源的获取 教学文档的编辑与制作 图片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学科资源检索......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营销变革2014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营销变革 移动互联网来了!一个微博一个微信,构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准确、廉价、高效”传播!一次人类历史上“传播学”带来的颠覆,足以改写一切“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