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听《因数和倍数》一课有感
9月28日上午到三小听了魏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魏老师把这节课上得很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下面是我听了这节课的感受:
1、自学提示给了学生自学的方向。自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来感知因数和倍数,然后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感知、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
读教材后知道:算式9 × 4= 36 “4和9都是36的因数,36是4和9的倍数,”,师让学生反复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乘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判断0.5×4=2,所以0.5和4是2的因数,2是0.5和4的倍数,对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对,有的学生抱着怀疑态度,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提示,让学生读一读明白了:研究因数和倍数的范围是自然数(0除外),此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因数和倍数。
2、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6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是本课的重点。应该说,找出6的倍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有序找出6的倍数。教学中,魏老师先让学生找6的倍数,然后让学生想想是怎样找的,有些学生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魏老师引导学生从小到大写,只有有序的书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建议:多加强生生评价和老师的鼓励性评价!
第二篇: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篇一: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今天学习了沈老师的《倍数和因数》一课,总体感觉沈老师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显示了教者的教学智慧。具体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课一开始,教者联系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喜羊羊、美羊羊,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讨论羊的只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倍数关系,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讨论体会倍数、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由“接受”到“领会”到“理解”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展示自我。
感受之二:沈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有效地探究出了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只是在找的过程中,要是能再开放一些,让学生先自己去找,这样学生在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找法,这些找法有些是有序的,有些是无序的,甚至出现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时,老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这样,对于中下等生而言,对因数的找法的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另外,在练习环节,辨一辨的第3小题:18既是6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这一题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我估计学生是受成对成对找因数的找法的影响,认为6和9不是一对的,所以就误认为是错误的。此时,教者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去辨析,进而说出理由。
感受之三:教者教态自然、亲切,有亲和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沈老师自己的教学个性特色。篇二:《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徐萍 五年级 《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说说这两堂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第一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因数和倍数,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因数和倍数。其次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第三部分是了解因数和倍数以及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特性。第二堂课先建立了整除的概念,理清除尽和整除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认识因数和倍数,最后让学生学会描述因数和倍数。(即4句话: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接着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的上法比较严谨,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练习,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因数和倍数并能正确描述,同时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根据因数和倍数的特性解决问题。完成了本课的技能目标。在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得很充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在这一课的导入中,教师用乘算式,让学生先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对7×3=21给出描述性的语句“我们说7是21的因数,3也是21的因数;21是7的倍数,21也是3的倍数。”这个导入,除
了在乘法里出现了因数这个词和本课内容有关联外,其他关系并不大,用这样的练习作为切入点,它的用处并没有体现。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醒:“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在这里,我觉得教师给出的定义一定要准确“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0”以外的自然数。”说到这个0是否除外的问题,人教论坛上还有争议,因此对这个问题暂不考虑。在判断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中,对于加和减题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判断,我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题“判断8÷4=2,4和2是8的因数,8是4和2的倍数这句话的对错”很有价值,让学生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第三,在找36的因数中,教师对找的方法进行了指导,要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在这里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 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第四,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有一题讲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20,问学生这个数是多少。这题是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特性的反馈,在这题完成后,我想到了一个练习题“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18,找出这个数的其他因数”,这样整合特性和找一个数的因数这两个知识点。还有一题在数轴上面标出3的倍数,在数轴下面标出4的倍数,这里出现共同的点,这样的话能否对公倍数适当地提点一下呢?让学生留点疑问结束课堂教学,为后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堂课的开始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归类,分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除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给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0,那么在定义给出时,应向学生说明除0以外的自然数。篇三: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南川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李学友
今天听了补成怀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人性化。许老师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24的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24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学中,许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用24个小正方形想象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许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不过,这里许老师对有序太过于细化,以至于在有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篇四: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本学期的“三人行”活动中,我们组选取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起始课《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于人性化。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 实现了课的有效性。
在这次“三人行”中,耿老师制定了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总揽课堂,从而实现课的有效性。本课教学目标较明确。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
3、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容量大,高效踏实。
在这次“三人行”中由李老师进行授课。《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一定深度的课堂教学,在与许多依靠华丽的课件而出彩的课相比,比较难得。在课中,李老师张弛有度的教学风格,让人称赞。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这一堂课的容量很大,效果踏实。首先,课堂的组织到位,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在学生练习、探索的过程中,教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从中发现学生典型的思考过程和典型的错误,然后再组织集体讨论,这样的操作是高效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例如,在讨论如何全部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时,就挑选了一个思路较清晰,并漏写一个因数的学生作业与另一个“有序”思考特别明显的学生的作业,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发现了思考问题的一个良好品质——“有序思考”,并对它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
三、教师努力体现一定的新基础教育元素。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李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课的开始,李老师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这里老师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过渡自然。
2、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善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悟思想。找因数环节,李老师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寻找的方法:第一个孩子采用的“逐一法”,第二个孩子采用的是“配对法”;接着李老师让大家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当孩子们说“配对法”好,不易丢失答案时,李老师立即反问:“难道第一种方法没有值得肯定的吗?”最后,她追问那个采用“逐一法”的孩子:“如果再让你找因数,你打算采用哪一种方法?”在这个教学细节中,“比较”的方法被李老师运用的非常自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这次活动在全校进行了公开授课,全体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印象如下: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
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24的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24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学中,许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用24个小正方形想象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李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但是对有序有些过于细化,以至于在有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时间
这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李老师的教学理念很清楚,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合作者。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
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如在教学找36的因数这一环节时,由于担心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而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过多讲解的过细,因此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小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虽然是新理念但却沿用了旧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数学老师基于经常和数字打交道,语言有些随意,数学是严谨的,随意性的语言会对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的教学习惯和自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时候的不够严谨。整堂课的教学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归类,分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除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给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0,那么在定义给出时,应向学生说明除0以外的自然数。篇五:《倍数与因数》评课稿
《倍数与因数》评课稿
首席点评:崔 欢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本节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但是马小雨老师能够紧紧围绕五步尝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使得学生获得新知水到渠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知识的衔接。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新知,为学生获取新知缓减了难度。
三、重视学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试一试”、“小组里说一说”、“找一找”、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四、习题的精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习题的层次性。两点关注:
一、教师可以多出示几个除法算式,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关系。然后再找一找因数和倍数。
二、还可以在小组里交流“找一个数因数和一个因数的倍数”的又对又好的方法。进而优化数学学习方法。
第三篇:因数和倍数评课
因数和倍数评课
今天听了岳芝梅老师的一节《因数和倍数》,收获颇丰。岳老师把这节课上得很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下面是我听了这节课的感受: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问题是:12个同学排队做操,应该怎样排队呢?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队形的排列方法,然后利用圆片代替做操的人画一画,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画的过程中写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算式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4和3都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24的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24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学中,岳老师先让学生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岳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评课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一课,受益匪浅,感受很深。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整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1.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数学知识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2.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时,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最后学生探索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王老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新课标提出的算法多样化。
3.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没有灌输给他们方法,而是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感知的。
4、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王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王老师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融洽,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5、习题设置具有梯度性,多样性,层层深入。在师生共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之后,王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层次不等,难度递进的一系列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知识进一步进行内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王老师这一节课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一节有效的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四篇: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4篇)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1这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听了xx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总体感觉本节课的教学中规中矩,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灵活、学法指导较到位、小组活动有效,在“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这一教学策略,遗憾的是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1、意义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在多次的实践教学中,发现用12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这几组数之间的有机联系。
本课中,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教学分三个层次:
①借助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想像及大屏幕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三道乘法算式,同时介绍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②通过除法算式找因倍关系。
③渗透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性。
2、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生成在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推向发现与探索的前台,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不是惟一的。教师在肯定各种方法合理性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联系,进而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劣,遴选最优方法,提升思维效率。
3、合理组织教材
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往往满足于答案的寻找,而忽视寻找过程中的思考策略及思维方法。
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采用列表的方法找2、3、5的倍数,让学生概括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这样的改变,既达到预定目的,又为学习找因数做了铺垫,引发了学生寻找36的因数的浓厚兴趣。在汇报时,重点解决如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样安排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每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是几?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小因数是几?以上安排,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4、增强游戏中数学思维的含量
本节课以“有效引导下自主探索”为教学策略。以三道乘法算式为线索,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以有梯度的活动展开对知识的深化巩固,并适时、适量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归整在一个探究性的课堂自主研究活动中。通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共同分享,引领学生经历“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课尾游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体验融入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游戏的意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枯燥体验,让知识在游戏中深化,在挑战中升华。
两点建议:
1、要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促进理解,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由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未能体现出练习的层次性。
2、反馈渠道要畅通。要注重课堂反馈,找2和5的倍数反馈时不少学生只停留在乘法算式层面,说明教学找3的倍数时学法指导还不够到位。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2《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
1、新旧链接,揭示概念。
支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课的开始,支老师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同时训练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在不动手操作的情况下,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如当得出2×6=12时,引导学生充分练说,“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6和2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12×1=12、3×4=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找准机会,渗透方法。
在新知教学中,支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36的因数”,应该说,找出36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36的所有因数。36有9个因数,如何有序地一个不漏地找出36的因数,我觉得对于刚刚认识因数概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支老师并没有急切地认定结果,也没有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在作业纸上独立写出36的所有因数,教师则及时巡视并请学生将各种情况反馈在投影上。有用乘法找的,(有用除法找的,)有有序找的,也有无序找而有遗漏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各种方法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这是本节课新知探究阶段的思维交流。既是不断深化理解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出了各自的解法或见解,是思维独创性的培养;引导学生一对一对有序的找,或从1开始,用除法一个个去试,是思维条理性的培养;既有迁移于摆方块的形象思维,又有直接运用除法算式的抽象思维,或乘除法口诀的综合运用等,在感受解法多样性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里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3《因数和倍数》整节课简明清晰,教师语言精练,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前交流渗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切,有效,让学生先在脑海中留下“相互依存”这种印象。为后面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埋下伏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放手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给算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概念;结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进一步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难点。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样的除法算式,进而用字母陈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体会数学语言简单明了、高度概括的特点。
练习设计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既巩固了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又把“倍数”与“几倍”,“因数”与乘法各部分名称的区别进行了辨析,很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概念。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适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小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整节课缺乏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调控和引导,特别是在学生回答出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用“被除数÷除数=商”和“a÷b=c”表示这一类除法算式时,教师如果能适时地点拨激励,对于学生深入思考、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将产生积极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取得新的进步又能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4《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说说这两堂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第一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因数和倍数,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因数和倍数。其次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第三部分是了解因数和倍数以及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特性。第二堂课先建立了整除的概念,理清除尽和整除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认识因数和倍数,最后让学生学会描述因数和倍数。(即4句话: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接着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的上法比较严谨,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练习,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因数和倍数并能正确描述,同时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根据因数和倍数的特性解决问题。完成了本课的技能目标。在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得很充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在这一课的导入中,教师用乘算式,让学生先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对7×3=21给出描述性的语句“我们说7是21的因数,3也是21的因数;21是7的倍数,21也是3的倍数。”这个导入,除了在乘法里出现了因数这个词和本课内容有关联外,其他关系并不大,用这样的练习作为切入点,它的用处并没有体现。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醒:“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在这里,我觉得教师给出的定义一定要准确“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0”以外的自然数。”说到这个0是否除外的问题,人教论坛上还有争议,因此对这个问题暂不考虑。在判断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中,对于加和减题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判断,我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题“判断8÷4=2,4和2是8的因数,8是4和2的倍数这句话的对错”很有价值,让学生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第三,在找36的因数中,教师对找的方法进行了指导,要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在这里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第四,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有一题讲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20,问学生这个数是多少。这题是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特性的反馈,在这题完成后,我想到了一个练习题“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18,找出这个数的其他因数”,这样整合特性和找一个数的因数这两个知识点。还有一题在数轴上面标出3的倍数,在数轴下面标出4的倍数,这里出现共同的点,这样的话能否对公倍数适当地提点一下呢?让学生留点疑问结束课堂教学,为后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堂课的开始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归类,分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除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给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0,那么在定义给出时,应向学生说明除0以外的自然数。
第五篇:倍数与因数听课评课记录
《因数和倍数》听课评课记录
楼雪佩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人性化。张老师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下面是我听了这节课的感受:
1、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
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4和3都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24的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24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学中,张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想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张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的书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