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越式教学与研说教材
构建高效课堂 谋求跨越发展
——成县全面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活动
近年来,我县以课改为契机,先后在课堂教学领域开展了“有效教学”的创建活动,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县从去年起,在全县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县教育局把这一教改实验当作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来抓,高点认识,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强力推进,使这一新的教改实验很快在我县推广,并初步取得了成效。确立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积极创建实验示范校,努力培植典型实验教师,全力推广有效教学模式”的工作重点,确立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教改工作目标。
一、借“跨越式”东风,构建高效课堂 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实验项目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及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跨越式”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争取在不完全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跨越式”教学项目自2010年9月份启动31名教师、31个班级、131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跨越式”教学课题的实验研究。
今年秋季,10所实验校在增加实验年级、实验班级的同时,县上又增加四中、抛沙小学等6所中、小学校为“跨越式”教学实验学校。至此,全县已有16所中、小学、63个班级、61名教师、2211名学生参加“跨越式”教学课题的实验研究。
一年来,在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支助下,通过课题组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实验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跨越式”教学项目实施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诸多鲜活的案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能有效促进县域内中、小学校实 现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一)主要工作
强化项目管理。县上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雷云任组长的成县“跨越式”教学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先后5次召开实验校校长、教导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实验工作。各实验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跨越式”教学实施方案,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实验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完善教学设施。各实验校根据“跨越式”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这一特点,在课题研究伊始就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了实验班级的电化教学设施建设,并先后为实验教师配臵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化设施。8所实验小学在电化教学设施基本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2所初中的教学设施也有了明显改观。开展各类培训。“跨越式”教学项目启动之前,县教育局即安排课题组人员、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参加了河北丰宁、宁夏海原实验区的“跨越式”教学成果展示会,江苏常州“跨越式”教学同一起跑线”体验式培训会。二次入门培训之后,课题组总负责人何克抗教授率领课题组全体成员于2010年9月起,为全体实验校校长、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启动培训。“跨越式”教学项目启动之后,又安排实验校校长、教师先后参加了宁夏永宁“跨越式培训会和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第八届年会”;课题组每月都开展2—3天的实验教师培训(主要利用双休日)。先后进行了“PPT制作与使用”、“网络资源的搜索与使用”、“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文化构建”、“英语情境的教学模式”、“语文阅读识字教学模式”等各类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实验教师实施“跨越式”教学的能力。进校观课评课。这是一项量大面宽且细致入微的工作。课题组坚持每月都跟进实验学校,深入实验课堂观课评课,对每位小学实验教师的课观、评一次,对每位初中实验教师的课观、评两次,课后及时与执教教师座谈,说课、评课,围绕课例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探讨。课题组离成后,县课题组又先后对31名实验教师的课进行一次单独的观、评活动,一年来,共听课、评课510余节。在跟进学校观课评课过程中。北师大课题组指导专家们超常规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实验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为实验教师不断提升“跨越式”教学水平、催生有效课堂提 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小结反馈。课题组坚持白天观课评课,晚上打写观课评课记录。每当观课评课工作告一段落,即时召开反馈会,向局领导及县课题组人员递交《成县跨越式课题指导小结》书面文件。《跨越式课题指导小结》详实地记载了每一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提出了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每月一份,月月如此。这无疑是一份份“跨越式”课题的实验报告,它所摄录的是实验教师们迈向教育艺术殿堂的步伐与足迹。定期交流研讨。课题组先后在陈院小学、小川小学、红川小学举办了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研讨会,在西关小学、店村初中和支旗初中举办了英语“跨越式”教学研讨会。为不断提升实验教师运用“跨越式”教学理念做课、说课、评课、互动交流及课后反思的能力搭建了平台。开展竞赛活动。2010年11月,课题组在西关小学举办了首届“跨越式”教学能力设计大赛,14名实验教师分别获得优秀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实验教师不断规范教学设计,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水平是一次很好的促进和激励。提供网络支持。“跨越式”教学总课题组创办的《教育技术通讯》网站、县课题组建立的“成县跨越式QQ群”,为实验教师搜索、运用“跨越式”教学资源以及互动交流、释疑解难创造了信息化条件。
(二)工作成效
开展“跨越式”课题一年来,已初步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首先,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明显提高。一是多数教师已逐步理解和掌握了“跨越式”教学理念和运用方式,在进入模式的同时,基本上能够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课标知识与拓展知识的学习关系。二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反思意识不断增强,总结、提炼教学案例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第八届年会上,我县课题组李双奎、马强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其余6名实验校长及教师分别获优秀论文二、三等奖;贾芳芳、苟文强等 9名实验教师分别获综合课例一、二、三等奖。三是教师说课、评课的能力提高了。四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增强,都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制课件,熟练地使用课件。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次,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课堂教学在普遍进 入“跨越式”模式的同时趋于常态化。二是效率、效果不断提升。一部分教师的课能够较好地彰显“跨越式”课型的优势,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情感的内化度、能力的形成度都比较高。三是功能得到拓展,价值正在提升。有的实验教师的课堂,关注的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与构建,还有情感的内化与提升。课堂教学中成长着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有教师自己。在这些充盈着生命气息的课堂上,学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教师享受着育人的幸福。第三,实验学科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学,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思维开阔了,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写作能力增强了。”跨越式”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方法适切。因而体现在语文课上的读、写能力,英语课上的听、说能力和数学课上的解题能力等等,往往成为“跨越式”课堂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以语文课上的拓展读、写为例,拓展阅读的10分钟内,孩子们在文词优美的语境中,积累了字词,领悟(粗浅)了文意,获取了人文的养料,为10分钟的拓展写作好了储备。
一、二年级的学生在10分钟之内就能写出200字左右的短文,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科考试成绩也正在明显提升。
陈院小学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中,参加考试的26名学生,80分以上的20人,平均成绩同上一级相比较,增长了12分。
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在成县实施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借助“跨越式”课题的支撑,必将缩小城乡教学的差距,打破影响教学质量的英语教学瓶颈,催生高效课堂的形成,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课题实施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落实好常态和长效机制,把课题做好,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步向全县推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开展“研说教材”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使全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体系,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要求,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10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研说教材,促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研说教材,促教师专业成长”活动,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全面熟悉并掌握课程标准和本学段、本学科整套教材,梳理出本套教材的知识结构,画出每册教材的“知识树”,让整套教材在教师心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有机整体。具体要做到“五个能”:能说清楚新课标对本学段、本学科课程的基本要求;能说清楚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能说清楚本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能提出本套教材处理的合理建议;能提出本学科高效课堂的标准和适合本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我们提出的“研说教材,促教师专业成长”活动目标是三个“强化”,即:强化专业知识、强化整体建构、强化系统梳理。
我们把研说教材的方法和程序步骤,简单概括为“三说一看” :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看演讲。
(二)活动开展 1.准备阶段
教育局下发了《开展“研说教材”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的通知》,动员全县中小学把“说课标、说教材”作为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学校给所有教师按任教学科每人每科配备一本《课程标准》和课标解读材料,每人每科配备相关学段的全套教材。
2.学习培训阶段(1)学习内容
组织学习山东省临朐县经验,组织教师观看临朐县研说教材专题片、研说教材的优秀案例录音、录像、图片等,组织教师观看天津市教科所王敏勤教授专题报告录像,理解研说教材活动的基本要求,掌握研说教材的方法。
(2)学习方式
采取统一要求,分片推进,典型引领,推广示范的模式,采取县上集中培训――校本研训――县上再集中培训和研讨――学校全面推进的方式。
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标的要求;以 “说教材,画知识树”为载体,督促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本学科教材的所 有内容,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整个学段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3)集中培训
2010年暑假,对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为各学校培养骨干力量;2011年1月教育局组织全县校长和骨干教师在纸坊学校进行了“研说教材促教师专业成长”观摩活动;组织八位骨干教师于2011年4月到天津观摩全国第二届“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大赛;2011年5月分学科组织了成县赴天津观摩全国研说教材大赛活动扩展培训;2011年暑假请专家对全县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3、实施阶段
研说教材活动启动后,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各校都成立了研说教材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召开研说教材动员会,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各学校都把“研说教材”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以“说教材”、“画知识树”为载体,扎实开展活动。安排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整套教材,写出教材分析,画出知识树。开展“知识树”评比展览和“说教材”竞赛,人人登台演讲,人人参与评价。按照“每位教师每周参加集体活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各校每周要至少利用2——4小时时间开展集体专题校本培训”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说教材”活动。活动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要首先搞清楚本学段、本学科的整体教材和知识构架,画出“知识树”;然后再分年级、分学期进行分析,画出“知识树”;最后再画出新学期所任学科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树”,并且人人参与登台“说教材”。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时间明确、内容具体、步骤清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
随着“研说教材”活动的不断深入,“研说教材”内容由一个单元、一册书、一个年级逐步向整个学段深化,并将成果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开展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教师的参与面,在学校要求人人参与,人人研说;二是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相得益彰;三是注重制度的建设,明确奖惩措施;四是注重专家的引领,通过视屏、网络,聆听教授专家解读研说教材中“三说一看”(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看演讲)的要领。
(三)活动措施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一推,二动,三引领,四促进”。“一推”,就是运用行政力量强力推进。“二动”,就是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广泛开展动手画知识树、动口说教材。将研说教材作为中小学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突破口,发动教师动手做、动口说。
“三引领”,就是专家理论引领、骨干带动引领、典型示范引领。“四促进”,就是将“说教材”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四项举措促进“说课标、说教材”成果落到实处。
1、建构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
2、建立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一致的课堂教学原则。
首先,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会用相应的线条或文字去概括学习的主要内容。
其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上课一开始就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找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第三,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及时把本节课的知识点纳入更大的知识系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建立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一致的听课、评课制度。
要求教研员定期到校听课调研,深入课堂开展观察活动,及时发现典型,进行问题分析,研讨交流,为课题研究、教学、教研提供范例。
4、建立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一致的教学研究形式。我们有两个常规教研活动,一是教改大课堂:每学期教研员定期组织学科课型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县上举行“新课程大课堂”展评,同时邀请专家现场点评指导。二是“跨越式”课堂展示会:授课教师展示“跨越式”实验的研究成果,体现出学科化、课型化、个性化的教学特点。
(四)活动成效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要求教师能够系统阐述所教学科各学段、各册、各单元,乃至各课时的内容、所处的地位、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学校和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说课标、说教材展示阶段,许多教师都能胸藏教材,不看文稿,侃侃而谈,展现了我县教师独特的魅力。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养、学科能力,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一大批教师沿着专业发展的道路快速成长起来,为真正将课改理念和课标要求融会贯通在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说教材活动的开展,是我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一次跨越。参与其中,我就像是茫茫大地的一个跋涉者,发现了自己的渺小,感受着每一步前行的艰难,然而,当前进的步子越来越轻快时,我才知道,是说教材让我在面对学生,面对教材、面对课堂时更加自信了。”经过两年的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许多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更深了,对学习目标的制定更加准确了,对自己的课堂要求更高了。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能关注各块知识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对教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整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精确;制定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有效;课堂上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和谐了。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整个小学、中学阶段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很清楚地理解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教学中很自然地做到了前后衔接,提高了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在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我县只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将坚持不懈,继续探索,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
第二篇:七下教材研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一、课程总目标和本学段的课标要求
【课程总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智慧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
4、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1、识字与写字:要求能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
2、阅读: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各类文体,能理解、鉴赏、评价作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写作:主要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要内容具体,说明文要明白清楚,议论文要有理有据。
4、口语交际: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5、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关注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1、教材编写意图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力图在内容、结构、体系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既要扩大知识容量,又要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分为五大板块:阅读教学、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附录。
第一个板块是阅读教学,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主题分别是成长故事、爱国情怀、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索自然、人与动物。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15篇,自读课文15篇。
第二个板块是课外古诗词背诵,有七首七言绝句和三首五言绝句,由学生熟读成诵,以丰富语文积累。
第三个板块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本册书选了高尔基的名著《《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一读书活动能把课内外沟通起来,指导学生在课外读整本的书,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下基础。
第四个板块是附录,有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有汉语词类表。
第五个板块是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本册书共设计了六次训练,分别是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
三、七年级下册单元阅读知识树、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
(一)、第一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成长故事”,选了五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根据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研读,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得与失;
3、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针对这一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感;
2、采用活动方式,速读后口头交流;
3、开展课外阅读
实践。
(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爱国情怀”,选了 《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我的教学建议是:
1、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3、注重朗读训练,开展课外阅读实践。
(三)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杰出人物”,选了 《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情怀,学习生动的描写;
2、解读文本,了解微言大义;
3、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3、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第四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文化艺术”,选了《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2、品味文章丰富多彩的语言;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悟、品味;
2、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
3、鼓励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开展语文活动丰富文化素养。
(五)、第五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探索自然”,选了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颠》、《真正的英雄》、《短文两篇》。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教会学生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加强阅读训练和对字词句的积累;
3、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变化,加深理解作品内容。
(六)、第六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人与动物”,选了 《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美段落;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4、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我的教学建议是:
1、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的层次,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营造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
七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6次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第一次是“成长的烦恼”,要求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烦恼,作文训练是围绕“成长”的主题写记叙文
;第二次是“黄河,母亲河”,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作文训练是以“我心目中的黄河”为话题来写作;第三次是“我也追星”,作文训练是以“我最崇敬的一位名人”为话题来写作,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写作方式;第四次作文训练是“戏曲大舞台”,要求学生积累中国戏曲知识;第五次是“漫话探险”,要求学生认识探险,学会生存;作文训练是以“探险”为题材;第六次是“马的世界”,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资料,了解马的世界,然后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
五、教材的整合1、鲁迅作品的整合本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是小说《社戏》,可以把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特别是要结合散文和小说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比较阅读。
2、诗歌的整合本册教材中的诗歌包括中国诗和外国诗两大类,其中中国诗又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古
代诗中又含有乐府民歌《木兰诗》和古诗10首。现代诗是光未然的《黄河颂》。外国诗包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两首。学习诗歌部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六、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体验、感悟、生发,切忌某些生硬概念的灌输。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加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给学生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命题,形式多样。
6、实行分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力争整体提高。
7、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查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做好知识的积累;认真读书、写字,字斟句酌,克服写错字、用错字的毛病等。写作方面,要仔细观察和认识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作之前先写提纲;会自己修改文章等。这些习惯都贵在坚持,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有意识的培养、督促。
(二)评价建议
1、学以致用。不仅要教会学生看语文书做语文题,而且提高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语文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
2、注重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生活,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体会方法,把握规律。
3、主动感悟。主要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否通过老师的指导,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等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途径。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5、学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6、组织实施各种实践活动,如诵读、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三篇:五下研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才知教材魅力无限。今天我说的教材
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纵横联系说课标、立体整合说教材、落实目标说建议这三方面来研说本册教材。
一、纵横联系说课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形成良好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一共分四个阶段,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我要说的就是5—6年级目标(第三阶段),新课标对第三阶段明确规定:
(一)(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综合性学习
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二)通过对课标的整体解读,下面我具体说一下五年级下册的目标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
分钟不少于300字)。
3、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
于25万字。
4、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5、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
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立体整合说教材
编写特点
(1)教材编排意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发挥导学导练功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教材结构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3)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1.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
2.课例: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3.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
4.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4)人文性整合祖国灿烂历史文化《丝绸之路》西部建设艰苦奋斗《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多彩童年《祖父的园子》《童年的水墨画》《我想》忠于职守舍己救人《桥》纯真善良心愿《梦想的力量》多姿多彩异域风情《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彩色的非洲》《与象共舞》
(5)文体语体整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确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
教材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话文的课文这些课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教师应当相应地进行一些解释。
在本组教材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引入相声这种新的教学题材,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
本次研究性报告是《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6)导学导练整合导向(导读)
(7)导学导练整合导学导练(课后题)交流收获(回顾拓展)、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11)口语交际1.手拉手活动5.演课本剧
2.童年趣事6.讨论辩论网络问题
3.劝说7.讲人物故事
4.一件自己感动的事 8.聊热门话题
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是,能清楚地讲出见闻,说出想法。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继续提出“讨论”“转述”这两种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而且提出了“发言”这一新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中心有条理。
习作编排
习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应用文、材料作文。
语文综合运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而后,分成两大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落实目标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 独立识字重视写字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达到即使没有字词典情况下,不妨碍阅读的效果。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2)、阅读:词句理解读写结合朗读默读学习浏览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①朗读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培养语感。
②默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3)、口语交际:提高质量当众发言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激发欲望修改习惯结合小练笔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明确了这一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5)、综合性学习:制定计划进行交流阅读例文跟踪辅导展示交流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先后开展两项活动,或选择一项:①进行“信息改变生活”的调查并在全班交流。②阅读《把握自己》,辩论或讨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
4、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6)语言的艺术综合性学习发现搜集积累运用
(7)课本剧表演《半截蜡烛》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创造性探究活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材研说学习心得
人教版数学教材研说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3月9日,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中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研说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3月9日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在城关中学搭建的这个教学平台上,我有幸和来自天津市的名师、全县各校的数学教师进行了教材的交流,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从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教材说明、例题编排意图及课后练习等几方面和各位教师进行了讨论交流,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的编排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围绕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找规律”、“统计”四个方面,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我讲“左、右”的相对性时,出示了三个习题:
让大家来讨论,教师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欲望,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像图2这个题笑笑的左边可以是苹果,也可以是萝卜,只要说出以谁为参照物就行,像图3这个题,以对话的形式出现,那么对面同学的方向就和我们相反。通过这样的讨论,使我们在教学中就会感到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我看到老师们这样敬业,对教材的研究这样专注,我非常感动,也为自己有限的水平感到惭愧。
二、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
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说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左手做什么?右手做什么?学生纷纷联系自身实际,从各个方面来描述。然后,再引导学生找自身的左右,可以用“看谁反应快”的游戏巩固。感知群体中的“左、右”,也是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第几排中去找。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哪只手。教师不要过早地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自己得出结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
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
由于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以计算为主的二、四、六单元,教师在高年级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发展能力!
如教学“一次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一支铅笔二角钱,X支多少钱?”学生齐声回答:“2X”“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商场去购物”(微机显示动画)大意是:一瓶汽水1.5元。学校要春游,有200个同学,每人一瓶,问需要多少钱?X人需要多少钱?”学生齐答:“1.5x。”教师说:“光能说出得数不行,必须说出想的方法,动手算算,想一想,怎样摆能算出?”这时学生非常高兴地、积极地计算。通过微机动画,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可能这样做:① 2X+10=Y②10X-9=Y 教师对学生的算法进行总结: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
③系数化为1.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计算函数的方法。
对于新增添的单元,采用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的提高。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都有提高,收获很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着手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好文本,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五篇:教材研说稿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说稿
西关小学
张丽
各位领导老师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人文底蕴,新颖活泼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启蒙和思想教育,深深地打动了我,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因“心动”而美丽呢?今天我就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部分来研说。
一、说课标。
从课程总目标、本册教材内容标准两方面说。
(一)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分别是: 体现人文性的目标是: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体现工具性的目标是: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学习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6.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以上课程总目标的制定,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具体到本册教材内容标准: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说教材。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各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专题都有:识字写字、四篇课文、语文园地组成。
1、识字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
掌握笔画、部首、规则、间架结构、形体美。写字姿势习惯。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学习查字典。
2、阅读
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喜欢阅读感受乐趣。
3、语文园地
展示台
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口语交际
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我的发现
鼓励探究多种识字方法、规律。
编写特点
1、识字写字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识字任务主要安排在课文和识字课后面的练习中,语文园地少量安排。改变集中识字,贴近专题,承担识字任务,减轻压力,体现整合。特点:独立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背诵。(词语、三字经、对对子、数量词归类、谜语、谚语、诗歌)
2、阅读
(1)课文内容选材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2)思想内涵全面,蕴含丰富,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每个专题都比较宽泛避免内容的局限性。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3)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内容、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4)题材广泛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选文富有童心童趣,与当代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以情感人:《看电视》一家人互让电视频道的感人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温情浓浓的亲情。《月亮的心愿》珍珍为了照顾生病妈妈放弃郊游的故事。《棉鞋里的阳光》,我和妈妈对奶奶的孝顺体贴。
以趣动人:
课本以儿童的目光看世界,充满童真童趣《小壁虎借尾巴》等童话贴近儿童的想像世界。《胖乎乎的小手》反映了孩子们丰富的生活世界。《棉花姑娘》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深受学生喜爱。
以美诱人:
课文充满美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展现了形象美《荷叶圆圆》。展现了语言美《四个太阳》,文中那优美的语言、丰富鲜明的形象滋润孩子的心灵。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流程精心打磨课堂。鼓励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小组合作,游戏巩固。(熟字组词游戏、会意识字)
2、写字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范写重点笔画用彩笔标出。
“描一对二写三”严格按照笔画顺序书写。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增强自信。
3、阅读教学
(1)注重学生在读书中的独到感受,注重自悟自得。(2)阅读教学流程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纠正唱(范读、听音乐配读、分角色朗读)
(4)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前指导学生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编排课本剧表演在说说演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两只小狮子》中,那只勤快的狮子练功时的动作:滚、扑、撕、咬。《小壁虎借尾巴》中表达各种动物尾巴活动的动作:摇、甩、摆等。(6)选读课文结合讲读课文教学。
4、语文园地
(1)“我的发现”练习设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用加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等识字方法巩固旧知,学习新知。教学时,鼓励学生把获得方法迁移运用于识字学习中。
(2)“口语交际”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教学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形成互动。适时评价,引导鼓励为主。规范口头语言,重视提高交际能力,学会合作交流。
(3)展示台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用竞赛、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展示本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价采取激励方式,使识字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评价建议:
1、围绕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对识字教学的评价,学生只要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对写字教学的评价,应重在关注孩子们的写字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是否正确、端、整洁。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3.最后,对低年级儿童,应多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参、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应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我校利用图书室、绿化园地、校园墙壁、黑板报等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有利环境。
3、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在教学中,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四)、重点训练,培养主体资源。
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利用好,教师可以省去很多“教功”。
(五)我的理想课堂
1、实现三维目标。• • •
2、自主、合作、探究。
3、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4、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我的研说教材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