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地》教学反思
本节课其实是加法的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初步地了解,其内容也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个场景学生差不多都有切身的体验,所以整节课的环节也是较顺畅的。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较符合学生的特点。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我通过人人说贴近生活的情景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加法应用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编加法应用题的能力。这节课学生编合并、添加两种加法含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我较好地作到了以下几点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本节课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编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草地上的鸽子有的同学分成大鸽子和小鸽子,有的同学看成原来有的和飞来的。受此启发学生们把皮球看成大皮球和小皮球,原来的和滚来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同桌为单位互相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我提问,我回答的练习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但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课件的限制,学生编题时添加的方法用得很多且熟练,相对来说合并的方法用得较少,且显得稍有生疏。
第二篇:绿地规划
1、城市绿地的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
2、作12公顷的公园规划设计时应收集比例1:1000.。
3、园林中的主路宽5~7米,横坡宜小于3%。
4、行道树的定植株距一般采用5米。
5、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分区有文化娱乐区、儿童游戏区、观赏游乐区、安静休息区、经营管理区。
6、水体包括湖、河、塘、潭、瀑布、喷泉、涌泉等形态。把以上水的形态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常见的形态有:方形、长形、三角形。动水常见的形态有:应用题
根据绿地设计原理、公园总体规划的成功是否与那些因素有关?
主题思想的确立、功能分区、地形地貌的改造、水景的布置、道路广场的布置、种植规划、园林小品的规划、公园周围市政设施的关系、建设单位的意见,投资额度。绿地改造时想把二丛树改成为对植树。请探讨可行性。
二丛树:两株组合设计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者形态和生态习性相似的不同树木,两种树木的形态大小不要完全相同,要有变化和动势,创造活泼的景致。不宜选用等量、等高、姿态相近的两株树一起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的星峰的景象。对比采用骤变的景象,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
调和: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得景观较和谐。不可变尺度:或称之为适用尺度是按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正常人的视域:水平方向的视角喂180°,垂直方向的视角为130°。在正常平时情况下,看清景物的整体形象,水平视场为45°,垂直视场为26~30°,苏州宅园的厅堂和假山之间的视距躲在30~35米,假山少数高达7米,一般高度都在4~6米。大型物象合适的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5可以用做障景,或者用做组织游览路线。
树墙:150cm以上,空间分割和 屏障视线,遮挡、遮蔽不美观的构筑物等。
花坛:指花卉栽培在四周有矮墙的土台子中,利用花卉的鲜艳色彩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起到装饰园林空间的作用。
花镜:介于规则式和自然式之间的一种带状花卉景观设计形式,是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木门植物,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由于花期不同、种类不同,构成色彩的波浪。
18、园林建筑的布局手法:1山水为主,溪流、瀑布、泉。
7、对植树设计时选用了近等高、体量相近的两株雪松√
两棵树丛设计时选用了近等高、体量相近的两颗杜松。×
在中视静观的条件下,以使景物水平视场不超过45°,垂直视场不超过30°为原则。
构成园林形式的五大要素是:地形(包括水体)、观赏植物、园林建筑、广场和道路、园林小品。
景窗是运用起伏韵律、连续韵律。问答题。
1、什么叫园艺环境绿地设计?
为民众提供观赏、游息的场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绿地的五大要素按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原理创作美的场所的行为过程。
2、突出颐和园主景--佛香阁,在建筑布局中采用了
①中轴对称 ②主景升高③渐变法。
3、试问行道树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道路环境、设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
4、为什么设计公园时无论公园面积大小都要现场踏查?
①核对现场图上标明的现状物与现状物是否真实,有遗漏需要补充。②设计者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嘉者收之,俗者摒之”。5,、为了使游人活动方便、互不干扰、便于管理在园艺环境绿地设计中通常做哪些措施?
根据绿地中的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类型,或根据地形地貌的性质和特点把整个绿地划分为若干区,即功能分区。
6、绿地功能分区的分区方法是什么? 一些类似的活动组织和划分后安排在与其活动较相宜的场所,分析和整理地形地貌的本质和特点,充分体现地形地貌所应有的观赏价值和利用价值。
7、广场与道路的作用是什么?
广场和道路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且祈祷园林中交通组织、联系的作用。
8、园林中的广场的定义是什么?
园林中具有集散、观赏、交流功能的社会活动空间。
9、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孔,从中间往两边逐渐变小,形成递减趋势。用到什么园林艺术手法? 渐变韵律。
10、某城市开发区需要道路绿化,应该怎样选择行道树?
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设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行道树中一般要求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性强、无污染等特点。另外应尽量选择无花粉过敏或过敏性少的树种,如乡长、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梧桐。栽植。如“一府一仰,一倚一直,一左一倍,小型物象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的3倍。建筑配合2统一中求变化,对称中有异象。右,露根藏头,平头锐角,一高一矮,一
8、地形(包括水体)处理手法:1因地制3对景顾盼,借景有方。
大一小,分枝相异,小枝联系。
宜。景以境出。2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19、园路:流通顺畅、组织游览,疏导游对植树:对植树是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
9、一池三山:秦汉开始在宫苑内开凿太人。主路5~7米,次路2.5~3.5米,小路或均衡对应种植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约0.9~1.2米,汀路、山道0,6~0.8米。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一般选用模拟东海的所谓神山仙岛。
20、广场:集散广场、观赏广场、下沉式同树种、近等高、体量相近的两株树对植,10、园林中水洗设计要求:1主次分明,广场。
要求树木形态没关或树冠整齐、花叶娇自成系统。2水岸溪流,曲折有致。3阴下沉式广场:1注意排水设施、防止雨季美。
阳虚实,湖岛相间。4山因水活,水因山积水2道路与建筑、广场的组合要求忌“歪
1、人均绿地面积 转。
门邪道”。3要求端正,设计图形喂有规律Aglm=Ag1/Np
11、土山设计要点:1主客分明,遥相呼可循的曲线流线型。4考虑设计与施工结人均绿地面积
应2未山先麓,脉络贯通3大山要讲“三合,不宜过分随意。5同时考虑其图案、Agm=(Ag1+Ag2+Ag3+Ag4)/Np 远”4山观四面而异,山形步移景换。5色彩、装饰等诸多要素的应用,提高观赏绿地率
山水相依,山抱水转。效果。
Λg=[(Ag1+Ag2+Ag3+Ag4)/Ac*100%
12、种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21、设计前期工作:1收集图纸资料①城
2、绿地的功能:①净化空气、水体和土
13、观赏植物造景要点:1四季景观2专市绿地总体规划图②地形图;2现场踏查;壤。②改善城市小气候(温度、湿度、气类园3水生植物区4温室、盆景区5花圃3听取建筑单位的意向,掌握自然条件、流)③减低噪声。④保护农田。⑤保持水苗圃
环境状况;4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土。⑥安全防护(火灾、震灾)⑦检测环
14、数列:一般乔木间距3~8米,灌木1~
522、总体设计阶段:1主要设计图纸内容境污染。⑧文教和游息功能。⑨城市绿化米
①位置图②现状图③分区图④总体设计的景观功能(道路、边界、中心点、区域
15、行道树的设计形式:根须道路绿地形方案图⑤地形设计图⑥道路总体设计图特征)
态不同,通常分为绿带式和树池式。⑦种植设计图⑧管线总体设计图⑨电气
3、城市绿地:指一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绿带式指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规划图10园林建筑布局图
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或分车绿带2效果图(鸟瞰图);3总体设计说明书;4绿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利用和中种植行道树。带状绿地宽度因用地条件工程总预算
改造地形,主要以花草树木美化环境,以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可宽可窄,一般不小园林建筑、构筑物等来点缀,为民众提供于1.5米,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观赏、游息的美的场所。树池式指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绿地设计:为民众提供观赏、游息的场所,种植池以种植行道树的形式。树池常用语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绿地的五大要人流或车流量较大的干道,或人行道路面素按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的原理创作美较窄的行道树设计。树池占地面积小,正的场所的行为过程。
方形1.5*1.5米,最小不小于1*1米长方绿地设计原理:园林艺术原理、科学技术形以1.2*2米为宜,圆形树池直径不小于原理、以及行为学心理学原理。
1.5米,行道树栽植于树池的几何重心。
4、绿地内容:绿地设计的指导思想或绿
16、安全视距:30~35米
地反映的主题思想,也叫立意。
17、孤植树:也叫孤立树,是用一株树木绿地形式:为反映绿地内容缩采用的表达单独种植形成的园林景观,应用于草坪、方式即绿地形式,也叫布局。
广场、湖畔等开阔空间或桥头、岛屿、斜
5、决定形式的因素:园林性质、文化传坡、园路的尽头或转弯处,岩洞口,建筑统、意识形态。
旁。
6、绿地形式的种类(设计方法):规则式对植树:是指按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绿地(轴线法)、自然式绿地(山水法)(3衡种植的梁祝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混合式)。
组树木景观。应用于园林绿地的路端、建规则式绿地--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勒诺特筑入口、公园入口两侧、规划式花园出入集合图案式园林。
口。桥头与石级两侧、庭院左右。
自然式绿地--苏州拙政园、网师园。树丛:指由多株树木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特征比较①中轴线②地形③水体④广场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和道路⑤建筑⑥种植规则⑦园林小品 通常用做局部空间的主景,也可以做配
7、绿地设景原理:
景、障景、隔景,同时兼具遮阳作用。两1主景与配景:突出主景:①中轴对称;株树木之间既有变化和对比,又有联系,②主景升高;③主景设置在环拱四合空间互相顾盼,共同组成和和谐的景观形象。的水平视觉交汇点;④构图重心位能;⑤两株兼具要适当,一般以小于矮树冠径为渐变法;
宜。应用于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2对比与调和:①空间对比;②虚实对比;绿篱:由同种树木做成密集列植成篱状的③疏密对比及其他;④调和; 树木景观,用作境界、空间分割、屏障,3节奏与韵律:①连续韵律;②渐变韵律;装饰园林空间。
③起伏韵律;④开合韵律 矮篱:50cm以下,用于花镜边缘、花坛和4均衡与稳定 观赏草坪镶边。
5尺度与比例 中篱:50~120cm,用于绿地边界划分,绿6景物的观赏点
地空间分割、遮挡不高的挡土墙面以及植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物迷宫等。
之间得到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高篱:120~150cm,空间分割和防范,也
第三篇:绿地系统分析
上海世博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公园的规划用地,北临黄浦江、南至浦明路,西起打浦路隧道,东至世博园区东部水门,规划用地面积约29公顷,另外相关设计用地包括公共活动中心用地和演艺中心用地,总面积约42公顷。基地中无系统、连续的绿化景观,滨江生态系统均被破坏,环境污染、废水及码头的堆场使整个滨江原始的生态系统不复存在,基地西端有部分湿地生态群落。基于此种立地条件,该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塑造,充分考虑会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和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双重功能的相互冲突,建立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景观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绿地生态系统。系统布局
2.1 系统的形成
在整体骨架设计中,设计者以滩的形式及扇骨形状均匀分布于基地的乔木林为主体结构,以人工的植栽方式,巧妙的创造了上海世博会南园规划景区-公园-黄浦江心-北园规划景区的序列性景观(如图1),由南到北自然过渡,起到系统与外环境骨架衔接的作用。
图 1 设计构思中,由防洪堤和交通网络引发创作灵感,进一步联想到山水自然线条的构图形式,最终确立中国扇的上层植物结构形式配以流畅的地被网络,形成一轮黄埔江边亮丽的植物虹。横向上强调布局的弧线分区与直线守边相结合,竖向上通过对风向、遮荫及视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穿插形成整齐的南北向条状林地。抬升的扇形基地比拟为折扇的扇面,按风向走势而特意设置的乔木引风林比拟为扇骨,这样整个滩的景观构成了一幅生动而赋有韵味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如图2)
图 2 2.2 系统的渐变
纵观上海世博会公园绿地分区,由西向东依次为生态湿地区、休闲游艺区、公共活动中心区、世博中心轴、演艺中心区、工业文明展示区(如图3),与此功能结构相吻合的植物规划分别为:西部以湿地水岸植物景观为主,中部一轴两心区域突出了世博园特有的林地、草坪及屋顶花园景观,东部开创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立体花园的新地带。由西向东无不透漏出自然向人工渐变的痕迹。
图 3 西端后滩基地保留着原生的滨江湿地,能在黄浦江边创造一段生态湿地,展现自然的水陆交界景观,有着特殊的示范意义。因此设计中选取了较为生态的滩的自然结构模式,局部设置生态湿地展示区,以保证与基地西端生态湿地的联接,达到滨江景观带的整体延续性,形成一个自然循环的微生态环境。
特色林地景观模拟自然界森林、花岛等景观,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在具体组织中做到疏密有序,在大面积的林木种植中结合花灌木及地被的综合设置,模拟自然界的植物形成态势。中部区域主要人流出入口地段、高架立交体系周围以及与城市道路相邻的开放绿地内,主要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分隔空间,并利用大片草坪及地被植物。从空间上给人以宽敞舒适的视觉享受,同时也有利于世博会节日气氛的营造。在人流聚集较多的场所,如庆典广场等大型集散场地周围解决处理好场地透水技术的同时,将部分草地种植为耐践踏草坪保证人流在高密度时可在草坪上休憩等候。
工业文明展示区中将部分用于码头货物运输的工业吊塔进行功能转换,形成多层次的空中立体绿化展示。
在公共演艺中心与空中立体花园之间,以硬地树阵的方式保证游人的停留与休憩。在改造时保留原工业时代的烙印,使用先进的垂直绿化科技,进行绿化城市的展示。
2.3 系统色彩的退晕
上海世博公园绿地植物设计以绿色深浅不一的常绿树、落叶树、针叶树、阔叶树配以按冷暖色调组合出美丽色彩图案的地被植物,呈现出赋有渐变退晕效果的韵律景观。
植物美最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绝大多数植物叶的叶片是绿色的,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不同,在 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这 种色度和色调同时又随着一年四季变化而不同。如垂柳的初发叶时 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春季银杏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变为黄色。五角枫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公园上层乔木林正是运用叶色的变化组合成多变而有趣味的园林景观。(如图5)
图 5 公园绿地下层地被利用植物色相的差异,形成由西区冷色逐渐过渡到东区暖色的序列景观,创造出和谐、温和的气氛,加之以明度、彩度的差别运用,达到丰富多彩的调和状态,形成既有统一又有退晕效果的渐变景观。(如 图4)
图 4 3.植物群落的配置
3.1植物群落主体空间、时间的构成
在植物群落总体设计中,考虑到世博会间高容量的人群密度,注重下层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削减中层灌木体量,强化上层混交乔木林的态势,以增加乔木覆盖遮荫率。在市中心区多建乔木林,艺术地再现地带性植物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可以减缓热岛效应,增强绿岛效应。同时大树地坪的配置模式可以提高公园有限土地的利用率,世博会后为市民提供开阔的活动场所。在植建乔木林时,合理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植物新品种,突出上海城市绿地的地域特色。从而构成乔、灌、竹、草、藤的复合群体,提高群落空间的稳定性。(如图6)
图 6 上海世博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又是空间艺术形式的表现,它利用简洁明快的乔木列阵和曲折变化的灌木色带,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形成一条条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曲线,划分出变换多样的空间模式,起到了美化和协调周边环境的创造作用,产生虚实结合的意境效果。同时在大量草坪形成的绿色基调上勾勒出丰富多彩的色块,不仅视觉上自然活泼,高低起伏的植物又造成含蓄莫测的景观幻觉,扩大了园林空间感。
植物的叶容、花貌、色彩、芳香、树干姿态的变化构成了“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的四季景观。植物时序的变化极大的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上海世博会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设计结合层次分明的空间形式,将不同时期的观形、取色、闻香、品味及听声的植物合理地配置在一起,组成了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园林风光。春天樱花、桃花繁花似锦;夏天合欢、栾树密闭成荫;秋天正值果期的悬铃木、叶色金黄的银杏树,配以常绿的广玉兰别有一番繁茂昌盛的景象;冬天苍劲的黑松、孤傲自赏的梅花,配以色彩红艳的山茶,平添几分盎然的情趣。这种春花烂漫、夏季浓荫、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季相变化增加了群落的景观效果
3.2 丰富的人工生态群落类型
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是绿地稳定、高效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上海世博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通过丰富的植物物种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将园区建成一个植物种源库,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归纳世博公园绿地的人工生态群落类型,主要分为观赏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艺术型、环保型、生产型等,具体分析如下表:
3.3 植物群落配置中技术集成的运用
在上海世博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本着“体现科技世博”的宗旨,充分合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各种现代化的植物群落景观。
位于工业文明展示区的空中立体花园巧妙地运用了机械原理,将四个塔吊组成一组,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辅助设置水平垂直交叉的观光交通体系,运用轨道的水平运动及吊塔的垂直运动,组合出立体的运动方式,产生许多趣味性极强的体系,在运动的平面中种植些色彩艳丽的地被类植物,在垂直面也引进先进材料进行城市立体绿化展示,成为上海甚至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给人一个休息娱乐空间,一个怀旧历史、展望未来理想去处,同时成为了上海又一个独特的彩色风景。(如图7)
图 7 在世博公园耐践踏草坪设计中主要通过三个标准加以衡量:混合草种、基地和草坪维护管理。草种混播:综合考虑上海的气候(气温从冬季的-8°C到夏季高湿度的+35°C),病虫害的风险以及草坪的再生能力,将混合草坪的成分定为狗牙根和高羊毛。基地: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良好的排水系统,至少有三米的厚度,包括一层M3C砂层,厚度25-30cm;一层有机物填充的运动技术层(主草层),厚度15 cm;附加的材料可以加强稳定性,最后在顶层种植草皮。维护管理:草坪的喷淋系统能定时进行灌溉,比如POP-UP系统。它能跨越草坪上的任何障碍物,而不需要借助拖拽水管等措施来实现灌溉,同时用规律的施肥来保持耐践踏草坪的营养。(如图8、9)
图 8
图 9 3.4 世博会间、会后的转换
为了兼顾世博会期间高容量、高强度的绿地使用功能和会后的城市公园功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会间绿地率达到50%,会后将转变为65%。同时为了满足世博公园植物展示造景功能,创造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乔木、灌木、地被的比例也由世博会期间的5:1.5:3.5转变为世博会后的5:2.5:4.5。具体数量变化见表2、3:
结语
上海世博公园绿地在生态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的理论为支撑,建立并恢复了适当的植物群落模式和生态系统,突出了上海中心城区的地域特色,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园“绿色城市”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提升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生态形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绿地名词
课本、笔记 1.波士顿公园体系:以河流等因子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绿地,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的 公园
2.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基调树种:指对本地风土及具体立地条件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数量多,对形成城市植物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的树种。
9.骨干树种:指对突出城市景观特色起主要作用的树种。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4.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戏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5.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等圃地。
6.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雅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7.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10.林荫停车场:所谓的林荫停车站,意思是指停车位大部分都在树荫下,可防止车辆在阳光下被“烤”的情况出现。
11.受损弃置地:
12.节约型绿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
第五篇:绿地相关介绍
房地产企业研究---绿地集团
一、绿地集团简介
1992年,绿地集团的前身——上海绿地开发总公司成立,注册资金 2000万。1997年公司改制为上海绿地集团。2001年,绿地集团进入上海地产前三名;2004年,年销售突破百亿大关,坐上了上海市房地产企业的头把交椅。2003年之后,全国化扩张提速,“新城模式”为其主要发展模式,“省会城市超高层”受到地方政府极大欢迎。2008年,绿地集团多元化营收 435亿元;2009年集团多元化营收 700亿元。
在全国化扩张中,绿地的开发项目遍及上海、南京、济南、等全国 21个省 35个城市。绿地全国布局战略,计划三年进入 30-40个城市,重点拓展省会城市,尤其是重点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并将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作为重中之重。
绿地集团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新城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省会城市超高层建筑”,在上海之外的二、三线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获得大型开发项目。
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
17年的发展过程中,绿地集团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初创和积累期(1992—1997年)
绿地最初由上海市政府的农委、建委下属四个企业出资 2000万。其市场化的发展中,得到政府的支持,管理机制突破了国有企业的束缚,让其在市场环境中如鱼得水。
改制发展时期(1997-2001年)
1997年 3月,绿地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功完成改制。在该阶段,绿地集团各产业均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作为核心主导业务的房地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并一跃成为上海市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
全国化战略带动下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之后)
尤其是 2004年之后,可以称其为“高速增长阶段”。其快速突起的原因可归结为:(1)大量土地储备对其的推动作用;(2)多元化产业互动对房地产主业的推动,“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3)2008年集团第二核心产业能源的确立。
绿地集团项目运作模式---“最懂得政府的开发商”
作为一家具有国资背景、市场化运做的非上市公司,用绿地董事长张玉良的话来说,“绿地是做当地政府想做,而当地企业又做不了或者不容易做的事,在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
绿地的多元股份机制,加之突出的资源平台,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成就了其高速发展。低调的绿地在全国扩张过程中,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极大欢迎。这与绿地“超高层产品模式”、“新城模式”有密切关系。目前,绿地在建六个超高层建筑占全国在建超高层的一半。
绿地目前的住宅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当前侧重增加持有型商业。而“超高层建筑”的经营难度远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可怕,以南京项目为例,土地成本每平方米 1000多元,总成本控制在 15000元左右,而写字楼售价达到 3万元。在土地方面,绿地的超高层建筑模式,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捆绑土地平衡资金。
另外,2009年 3月份,绿地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绿地希望在三年内使其成为自主银行。绿地的产融结合,希望产业和金融能够相互支撑。在绿地的思维中,地产融资资本量比大,没有足够的支撑的话,规模会受到影响。
发展战略——最懂得政府的开发商
建立在和谐政商关系基础之上的低成本、高收益以及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是绿地集团商业模式的精髓。绿地自称是“最懂得政府的开发商”。
绿地的新城综合开发、综合体、超高层产品模式,与二三线城市当前新城区快速扩张、城市形象迫切提升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符合城市发展方向,以及政府政绩需求。
地方政府之所以青睐引进绿地集团,关键在于差异化竞争优势。差异化竞争体现在,绿地“做当地政府想做,又不易做的事”。而在产品领域的表现则是,做很多企业不敢做或做不了的超高层,新城市综合开发、建设超高层是绿地跟政府谈判的筹码。
图表 6:绿地商业模式
低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拿地价格较低、政策优惠。出于产品定位的优势,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政策性的照顾和奖励,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2010年绿地获得银行授信近500亿。良好的银行关系、大额度的授信,为项目的运转提供了资金支持。低成本、差异化竞争的驱动,银行信贷的背后支撑,是绿地集团近年全国扩张的基本模式。在全国扩张的战略下,绿地最初每个省市原始投资一到两亿,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十到二十亿的效益。据行业内评价,绿地在超大型项目开发过程中,土地一级开发与银企关系的互动,也有创新举措。
2、“新城战略”模式
绿地集团的“新城战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集聚开发模式,即通过打造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类型产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集成优势和招商运营经验,从而带动人口导入和商业能级提升,形成产业、居住、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配套发展的联动效应,迅速提升新城整体经济的能级。
以前新城战略多应用于二三线城市,通过获取二三线城市中的巨幅成熟地块来进行开发。现在这一模式也广泛应用于绿地的大本营——上海。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地价较低,风险比较好控制。绿地的新城模式选址在城郊结合部,打造综合性物业,代表新区城市发展方向。
图表 16:绿地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一览
近年来,绿地集团获取土地,多是通过公开出让方式,其中挂牌方式居多。2009年新获取的土地中,除合肥市政务区土地为通过拍卖取得,其他土地皆是以挂牌方式获取,少有竞争者。
新城战略所需要的超大片土地,会带来超大的资金压力。绿地集团针对这一情况,特别注意加强与政府的战略合作。
绿地擅长的超高层建筑项目,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捆绑土地平衡资金。绿地南昌国宾馆项目,捆绑了三块住宅用地。济南超高层项目,捆绑 2000亩地。
战略取胜,是最高层次的竞争。做政府想做的事,让绿地项目融资大多有了保障,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信任溢价”,绿地也因此赶上中国城镇化大趋势,越做越大,从上海的地方开发商,跃升中国地产界“第一集团军”行列。
图表 17:绿地土地策略
例如:“郑州会展宾馆项目”郑州新区为绿地集团提供了如下的优惠政策: 郑东新区管委会以招标、挂牌或拍卖方式之一向投资方提供郑州会展宾馆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项目按期竣工后,郑东新区管委会按照土地出让金等值金额向绿地集团进行奖励性补助。
自郑州会展宾馆建成营业之日起五至八年内,郑东新区管委会按照郑州会展宾馆经营过程中所交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门的等值金额对投资方进行奖励性补助。 郑东新区管委会不再审批郑东新区 CBD范围内其它五星级专业大型酒店新建项目,并将郑州会展宾馆作为郑东新区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专门接待酒店,其它大型会议的接待优先在郑州会展宾馆进行。
郑东新区管委会对郑州会展宾馆的建设将提供全力配套支持,建设过程中提供“一条龙”服务,免收郑州会展宾馆项目的市政配套费、协调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管线辅设到地块红线,并协调供水、供电部门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服务。 以优惠的价格为投资商另行提供适当土地进行商业开发。
3、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双核、多轮驱动
绿地的产业多元化模式表明了其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产业间互相支撑,提高了集团整体发展的稳定性,逐渐形成了地产、能源和金融“三产鼎力”的布局。
绿地集团以“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作为其多元化发展战略。2008年,绿地集团明确将能源作为 2005年以来一直探索的第二主业。
就房地产开发而言,未来三年,绿地仍将突出房地产主业地位,目标做成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地产企业。绿地房地产产品突出住宅,兼顾发展高端商业地产,商业和住宅形成互动;全国化城市布局,多项目产品互动。
在绿地董事长张玉良看来,仅靠一个产业做到营收 500亿甚至 1000亿元的企业稳定性很差,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必须找到一个能与之相平衡的产业使企业“两轮驱动”。
2008年能源产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亿元。2008、2009年,银行对能源的松闸也要比地产早,为绿地在本轮的扩张提供了融资支持。
同时,上海作为能源消耗量大的区域,发展能源还可以有效解决当地政府的燃煤之急,绿地“做政府想做的事情”的发展内涵,使企业得到政府坚定支持。另外,2009年 3月份,绿地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其他 11家企业法人成立上海奉贤绿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 3亿元,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资本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绿地希望在三年内使其成为自主银行,通过这个平台拥有一个类似于金融企业的载体。
绿地的产融结合,希望产业和金融能够相互支撑,产生互动,在绿地的思维中,地产融资资本量比大,没有足够的支撑的话,规模会受到影响。
着重发展商业地产
绿地选择了做超高层,做商业综合体。住宅是短线投资,商业地产是中长期投资,把两者结合起来,保障了现金流滚动的良性循环。
另外,绿地顺应中央 2007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现代服务业的载体是商业地产,积极发展商业地产,逐步增加商业地产比重。
未来三年,绿地计划突出房地产主业,目标做成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地产企业。具体会突出住宅,同时发展高端商业地产,商业和住宅形成互动。
绿地商业集团前身为上海绿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辖 15家控股子公司,并参股 10余家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实业投资、商业管理、酒店管理等。
自 2003年成立以来,负责绿地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工作。根据发展规划,上海绿地商业集团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具有以商业需求管理和产业链资源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地产开发、经营和服务的产业集团。业务遍及全国 10多个重要城市,涉及商铺、酒店、写字楼、工业厂房、会展中心、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与洲际、豪生 等几家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公司、吉盛伟邦家具集团、易买得超市连锁等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四、产品线研究
1、产品线特点
绿地集团一直以来是以开发普通住宅为主,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商业地产开发的力度,谋求长期收益。逐步转向商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向办公楼、现代物流、商业、酒店倾斜。
目前绿地新增项目基本以综合性项目为主,70%-80%是住宅,20%-30%是商业地产。住宅市场,一直以来绿地产品大多数集中于中端市场,主要针对中产阶级。数据显示,绿地房地产收入的95%来自于中低端市场。包括新里品牌、老街坊品牌、世纪城等系列。
绿地在商业地产领域也将产品线拉长,既开发高档商场,也开发普通商业街;既开发星级豪华酒店,也开发经济型酒店。写字楼开发有出租型的,也有出售型的,租售并举。
为了顺利进入二三线城市,绿地选择了做超高层,做商业综合体。住宅是短线投资,商业地产是中长期投资,把两者结合起来,保障了现金流滚动的良性循环。
2、住宅产品线
绿地集团住宅产品形成了以“新里”、“老街坊”、“世纪城”、“文化楼盘”、“都市豪宅”命名的五个产品品牌。产品类型以城市栖居、城市改善类型产品为主,以刚性消费者为主要客户对象。
绿地的“新里”、“老街”品牌属于郊区栖居产品,在绿地集团的产品类型中数量最多。“新里”旗下的住宅都按一定标准建筑,栖居空间与商业空间有机组合;尽可能保留具有一定价值的名木古树、天然水道、老建筑或其他自然人文遗迹。建筑类型多为高层、小高层,户型面积以80平方米的2 房和100平方米左右的3 房为主力户型。
“老街”品牌创意源于海派建筑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探索。核心理念以石库门建筑符号和里弄空间序列为形,营造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智能环境全面提升的现代居住生活空间。
“世纪城”则属于城市改善型住宅。“世纪城”品牌的住宅项目占地项目面积大,均为百万平米以上的大盘。建筑类型为小高层,以 100平米的2 房为主要推案户型。通常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便捷但是周边配套设施任不完善需要再发展。
除了满足刚性需求类型的产品外,绿地集团对于高端产品也有所涉及,但所占比例较低。绿地集团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家在上海起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上海的海派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充分表现在其开发的产品中。无论是从产品品牌的命名上,还是产品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上,始终贯彻“海派文化”的理念。
图表 22:绿地产品发展脉络
在绿地的上海总部,有一个由数十位年轻建筑师组成的研发中心,研究新材料运用,研究建筑节能,设计创新房型。在住宅新房型设计时,绿地把握一个“三七开”原则,一个大型楼盘中,70%是适销房型,讲究卖得快,30%则必须是创新房型。
创新开发,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以提高性价比来化解高房价,是绿地常用的市场策略。国家规定 90平方米以下的属普通住宅,可享受税收优惠,绿地通过巧妙设计,增加套内面积,让 90平方米住宅“享用”到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政策还规定,2.2米以下不算可售面积,绿地在设计时,就将低于 2.2米的阳台部分向外推伸,做成可室内活动的“内阳台”,等于降低了实际使用面积的售价。
五、典型项目 综合体项目代表——超高层
1、南京绿地紫峰大厦
南京绿地紫峰大厦位于南京南鼓楼区鼓楼广场,建筑高度约 450米,总建筑面积约 24.5万平方米,建筑楼层 89层,锁定了江苏第一高、世界第七高的地标地位。
该项目为上海绿地集团与南京国资集团联合开发。大厦将由全球规模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洲际酒店集团入驻 42到 81层,打造六星级标准、洲际在全球最高的酒店;由美国朗润城市开发集团负责高档购物中心的商业运营。
2、南昌绿地中央广场
绿地·中央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占地 173亩,总建筑规模 43.5万平方米,是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办公、酒店、居住、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标志性“城市综合体”。 综合体项目代表——商业综合体
3、上海梅陇镇·新都会
梅陇镇·新都会项目,总占地 5.43公顷,计容总建筑面积 8 9000平方米,涉及业态包含“餐饮、娱乐、健身、购物、国际酒店、高档商务办公”等多种功能,是绿地集团 06年重点打造的 4大商业项目之一。梅陇镇项目位于闵行区梅陇镇新中心的核心位置,具备了构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先天优势。绿地集团将长期持有经营。
梅陇镇新都会是区域内较大的一个综合性项目,涉及业态包含餐饮、娱乐、健身、购物、国际酒店、高档商务办公等。 城市改善类代表
4、上海·绿地世纪城
总建筑面积近100 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其中一期上海春天,二期世纪同乐,三期绿地世家,四期待建;包括住宅、沿街商业、会所等。以 100平米的 2 房为主要推案户型。
城郊栖居类代表
5、成都·新里
栖居空间与商业空间有机组合。建筑类型多为高层、小高层,户型面积以 80平方米的 2房和 100平方米左右的 3房为主力户型。
高档产品类代表
6、上海·柏仕晶舍
由四幢四层叠加式联体别墅组成。56 席豪邸依水而筑,临水而居,在植入式滨水阳台和透天私人庭院中。建筑设计以花岗岩和大面积低反射玻璃构成光与影组合。主力户型分上户型,下户型私家电梯则保证同单元上下两家住户进出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