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来源:枫叶教育网发表时间:2010-1-5 11:28:13访问次数:1463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占了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难发现,有些课堂走马观花,装腔作势读,作秀表演读大大降低了“读”的实效。此外,像“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很好,谁能也像他这样读一读?”“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这样的朗读指导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采用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集体读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常见的“读”。然而,在这样的读里,“预期目的”为何?读的“效果”又如何?读了之后又有何“发展”?虽然这样的“读”做到了由点及面的扩面工作,但是这种点和面的移动却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读”的质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
一、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这里要提一点,“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
送总理》《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注意,要选择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教学《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二、寻求形式,愿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对于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朗读时可采用的形式很多,有指名读、开火车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我们要寻求朗读的最佳形式,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王松舟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便是抓住“游”字进行练读,就有智慧在里面了。我们来看王老师指导读题的片断实录。
师:我把第一次读题的机会让给他。但是,得增加一点含金量,怎么读呢?注意听,不着急。我问你读,会吗?
生:会。
师:会。我们来听一听,他究竟会不会读。好,现在我问:请问,鱼是怎样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我再问一遍,注意听呀。鱼是怎么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了,读得好,好就好在“游”字读到位了。那个生气,那个节奏,分明在告
诉我们鱼是游到纸上的。谁再来读一读?
(个别读——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好,同学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你的脑子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叫惊奇,这时她的感觉。你们的感觉呢?
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师:你想探一个究竟,是吗?你充满了疑问,好的,这时他的感觉。
生: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呀,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这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是吗?
生:鱼游到纸上,会不会死呀?
师:对呀,你对鱼充满了担忧之情,是吗?
师:惊讶,疑惑,不可思议„„带着第一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齐声读)
师:我也纳闷,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游”字,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我们的同学产生这么多的感觉、疑惑,为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两个任务,听清楚:第一,把句子读通,把生字读准;第二个任务,请你找一找,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有多少个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它找出来,然后把它画出来„„
这样一个短短3分钟的开讲片断,王老师没有说任何跟“提问”有关的字眼,而学
生却自发地产生了这么多的疑惑,惊奇也好,疑惑也罢,不可思议还有担忧之情,都昭示着他们想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学生进行了智慧的读书。一个简单的“游”|字,读出了课题的节奏和声气,读出了学生的疑问,读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读出了文章的脉络所在,更读出了智慧。
三、理解课文,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一位老师在上《丑小鸭》一文时,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读课文有一个很高的境界,读着读着,就把课文内容读到了脸上,你们行不行?(行)那就试试吧!老师就看你们的脸了。
生自由投入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师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表情。
(自由朗读后,老师采访学生。)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把课文内容读到了脸上,现在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当时的心情。
师采访生1:老师发现你刚才读着读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过了,这是为什么?
生1:当我读到哥哥姐姐欺侮他时,心里很伤心,所以脸上的表情就难过了。
师:你读得真棒!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听!
师采访生2:老师刚才发现你读书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为什么?
生2:当我读到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时,心里很高兴,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师:你真会感悟,还感受着别人的幸福。请你读给大家听!
师:老师还想采访你(生3),刚才你读着读着,怎么瞪大了眼睛?
生3:当我读到妈妈也不喜欢他时就瞪大了眼睛,我觉得很奇怪,每一个妈妈应该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什么丑小鸭的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难道丑小鸭真的很丑吗?
师:还有哪些同学,在读到哪里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怎么了,请你自由站起来发言。
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谊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
四、注重“评读”,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一位教师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
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应要求,将上学期的区小学语文师生诵读调研结果置于此,请多指正。
加强诵读教学 提高朗读实效
——我区小学语文师生诵读调研报告
张浇娇
一、调研目的
小学课改在我区已经历一轮实践,在与一线老师的交流中,发现老师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课不是好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中,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读,才能有高水平的听,只有把握了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才能自然、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同样只有当有了相当的语感积累,也才能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由此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诵读。
诵读就是朗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将朗读、吟咏、念诵等形式,把“目视”和“口读”结合起来,通过诵读将体会到的言语材料的思想感情、韵律情调传达出来。意蕴丰富、文理清晰、情思隽永,言辞斐然的段落是养成语感的良好基地。
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但是,语文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读得不好”的现象还很普遍,针对这一问题和现状,我对我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更准确地了解我区小学语文师生诵读情况,探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有关诵读教学的有效方式,进一步推进我区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二、调研设计
本次调研分第三周和第八周两个时段,分别对新桥、瞿溪、潘桥和茶山、丽岙、梧田两个片区的A、B、C三类17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和一至五年级学生的诵读情况做了调查。主要调查师生的诵读、语文课堂内外常使用的阅读方式及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对诵读这一阅读方式的认识和看法等。
本次调查研究,事先设计了相关问卷和量表(具体见附件),有瓯海区小学生朗读现状调查问卷、瓯海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师调查问卷、瓯海区小学师生诵读调查问卷统计表、瓯海区小学师生现场朗读记录评议表,并准备了教师诵读材料,然后采取随机调研、现场反馈的方式,安排如下:
㈠多数学生诵读课文未能达到“正确、流利”的基本要求
在抽样朗读调查中,我们从正确、流畅、情感、习惯四项指标对学生的朗读作了记录,发现低年级学生平均得分为74.18,中高年级学生平均得分为76.33。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仔细看课文,读得不熟练和受地方音的影响等原因,导致学生朗读时“添字、漏字、重读”多;学生构词能力不强,对文本内容和感情朗读的方法不够理解,对声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意停顿、气息运用掌握不好,导致“唱读、快读、顿读”多,低年级学生用手指着读和拖腔拖调的现象比较普遍,高年级学生还未能及时纠正这种朗读习惯。
在调查中也发现,只有51.4%的学生在老师要求朗读课文时能认真流利地朗读,学完一篇课文后,自认为达到“正确、流利”基本要求的学生只有28.1%,自认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学生占45%,而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实际抽样朗读的水平。说明学生对朗读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把握还有差距。
㈡多数学生课堂内外不习惯诵读方式,无法读出感情。
在调查中发现,只有48.9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只有36.4%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大声朗读的方式,58.4%的学生是小声读书,认为只要读出声音就可以了。读书只要读出声音就行了,不需要有声有色地朗读。只有22.3%的学生renewing自己的朗读经常被老师表扬。
其实,诵读可以调动一个人所有的感情,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和作者对话,再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理解、体验文章情感,作用是很大的。读书出声了,情感投入了,有了收获,才有积极性和兴趣可言。
事实证明,必须要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有了诵读的习惯之后,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成了一个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主题,多了许多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在遇到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就能够自觉地把优美语段朗读一两遍,甚至熟读成诵。
我们还发现,语文成绩相对偏后或者对语文丧失兴趣的学生几乎从不开口大声诵读课文。长此以往,读书学不到知识,学生就不再爱读书,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变淡了,甚至会发展到反感、厌弃的地步。
㈢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太细,侵占了学生诵读时间。
课改六年来,出现了太多的教学模式,教师们看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把课文诵读、语感培养这个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式给冷落了,忽略了。再者,在调
查中发现,44%学生反应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诵读或范读课文,教师在课堂上诵读、范读的频率不高,朗读缺乏情感,只是粗略地读课文。
调查结果显示,84.1%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经常诵读、范读课文,89%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对朗读做一定的指导和督促。实际上,教师在课堂的读对学生理解文本的帮助是很大的,学生希望教师得到教师的言传身教。
㈣教师忽视有效的诵读训练和指导,简化阅读过程的现象令人担忧。学生诵读少了,对优美语言的口头感知能力就低了,口头表达能力很难提高,写作能力更难提高。只有当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之后,学生的头脑里才会有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和事理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试想一下,思维枯竭、缺乏语感的学生由于缺乏“自得”的基础,不能充分地咀嚼语言,更不用谈动用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想象,联想去再造、再现,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东西肯定是干巴巴、空洞洞的。
五、几点建议
针对本次诵读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㈠要加大诵读的时间,保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提出:“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其中《关于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中提出: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
小学阶段的朗读教学,要端正学生朗读的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读、多读”的习惯。要指导学生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朗读课文,不要拿腔拿调,更不要唱读或快读,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一堂课,必须要保证每个学生有10分钟左右的读书时间。这10分钟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语音的准确,包括轻声、儿化、停顿的正确。这是基础。另一方面是语意的正确表达,具体地说是结合文本,正确地表达文意,正确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从听觉上来说就是自然、有感情。“自然”就是读得不别扭,尽量是规范的普通话语气,比如轻重词的处理、音调的高低等。这里特别要指出有
感情并不是拿腔拿调,而是正确地读出文本的思想感情,读出韵味和美感。针对课文来说,读得自然、有感情,应该是结合文本的特点,符合文本的基调。
就某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某一段话来说,当它孤立存在时,是可以有多种读法的。但是当它出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时,它的读法就不是多样的。对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握的越是精确,作品朗读的表现方法就越是单一,当完全贴近作者的心灵的时候,哪怕任何微小的停顿、微小的声音高低变化都会影响表达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的指导,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所以说,在朗读指导中,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语意表述不确切的地方,老师要及时指出来,给予纠正,有难度的地方教师可进行范读让学生跟读等必要的指导。同时,学生不仅要读课文,还要读课外的美文,对文质兼美的文章能熟读成诵。
㈡要加强诵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专家对加强朗读教学发表了许多讲话和文章。叶圣陶先生认为“读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急缓三类。„„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和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
诵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这个过程是充满着想象的,它的情感体验是不可言喻的。文本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定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朗读技巧和方法,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恰到好处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本的朗读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个方面。就语气来说,它是确定朗读的基调。爱的感情一般是“气徐声柔”的,读的时候口腔松宽,气息深长,给人温和感;憎的感情一般是“气足声硬”的,读时口腔紧窄,气息猛塞,给人挤压感;悲的感情一般是“气沉声缓”的,读时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造成迟滞感。还有“惧、急、冷、怒”等等感情,朗读时语气都不一样。当然,我们老师不一定都已经掌握一套正确的、合乎规范的朗读规则,也不一定都要向学生传授这些名词术语,但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常见的停顿、节奏和表情等基本朗读技巧。
在指导学生朗读一篇课文时,一般先小声读,读流畅后再切实读出自己的感受。尽量少齐读,多个体读,多作正确的范读,或多放一些与课文相配套的朗读录音磁带,让学生模仿。也可以课前布置诵读预习,课上检查,并有中肯的评价、具体的指导和适当的鼓励,以增强学生诵读的信心。高年级学生要指导把握朗读
基调,明确朗读停顿,注意调控语速,进而准确地表达感受,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开展课本剧、演讲、讲故事、美文诵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㈢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加强教师的示范诵读。
出色的诵读犹如一首词曲优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教师有过硬的诵读基本功,有熟练的朗读技巧,才能给学生做高水平的示范,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氛围,教师成功出色的诵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势必影响学生对诵读这一阅读习惯的使用频率,也势必能激活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调查中,发现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诵读不理想,添字、漏字、错字、重读的现象比较多,诵读的基调、节奏把握不准。正如唱歌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一样,诵读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不断练习朗读的技能,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朗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才可能得心应手的指导学生把握朗读规则,提高朗读水平。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课堂长期存在“四个挤不进去”的现象,读挤不进去,思考挤不进去,强化训练挤不进去,练笔挤不进去。在语文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的讲解与烦琐的分析。针对阅读教学,语文教学法专家张田若先生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的“三为主”思想,“以读为本”就是其中之一。
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这一学习活动为根本。本末不能倒置,如果舍本逐末,就达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中的“读”,是指以朗读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读书活动,如默读、速读、浏览、齐读、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语文课要多读才能被学生深入理解,才能被学生有效吸收。事实上,朗读和默读良好习惯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读才能培养起来,阅读的速度也只有通过大量的读才能不断提高。
朗读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进行读的训练,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一)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对于一篇新课文,第一次朗读,要求学生能读顺句子,同时把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画出来。通过初读,让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梗概。
(二)再读,了解课文段落大意。
再读课文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理清全文有几个自然段,大致理解各自然段的段意。通过再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各段的内容,而且要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
(三)细读,重点理解课文。
在了解各段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段细读课文。一篇完整的课文离不开字、词、句、段,要很好地理解课文,必须逐段、逐句读。如课文《精彩的马戏》,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分句读时,让学生理解句中不懂的词,以便达到理解句子的目的。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这一段有四句话,第一句写猴子表演爬竿节目,第二、三句都写猴子怎样表演的,第四句写观众看了表演之后的表现。课文第三、四段与第二段结构相同,这三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需要反复读。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第三、四段:①指名朗读,说说主要讲了什么?②再读,弄清有几句话。③默读,思考每句写了什么。④指名读,讨论每句写什么。⑤再次默读,划出表演时的动作,思考人们的表现说明了什么。⑥分组读、齐读,体会句子间的关系。总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机会,让学生逐步达到会读课文。
三、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一)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讲少读、重讲轻读甚至只讲不读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传统教学认为,只有把课文内容讲清楚、分析透彻了,学生才能理解,才算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读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课后进行,不愿占用课堂时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而且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掌握谴词造句、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例如,《桂林山水》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写景抒情,表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中心思想。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去分析,而主要让学生去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和体会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以精彩的范读,引起学生读的兴趣。
精彩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标准,赋予了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弥补讲解的不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朗读的积极性。
教材中的寓言、童话、儿歌、生活故事等等,其本身的内容就富有吸引力,加上教师运用准确生动的范读更能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唤起学生的共鸣。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时,文中出现了小珊迪、“我”和小弟弟三个角色,教师要读出对小珊迪悲惨命运同情的急切语气,同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配上音乐进行范读,再现课文中的场面,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和对小珊迪美好品质的赞美。
如在教学《春天》一课时,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范读,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我们不能把朗读只看成是单纯的“练口”,在正确指导下进行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实际上是对学生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每教一篇课文,我都要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同时还注意选择不同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三段,我先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抓住要点,概括段意,并把它写下来。这样,既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把听和思、听和写紧密结合起来。接着,我出示导读题,以问促读:①为什么不把“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写成“一团大火把他整个儿包住”?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怎样做到纹丝不动?是什么力量使邱少云这样做的?我要求学生在质疑本上记下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我在课堂巡视中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留心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我把导读题中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机地结合成一定的思路进行教学,做到教和学的目标一致,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而我则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训练机会,适时进行反馈:正确的给予表扬,错误的给予矫正,不完整的给予指导。与此同时,我还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如学生提出“课文是写邱少云英雄事迹的,作者为什么要写我的内心活动”,我引导学生通过“我”的内心活动来进一步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忍受的巨大痛苦,启发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内心活动,体会邱少云的优秀品质。这样,我就把说的训练和理解课文、思想教育结合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根据这篇课文典型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话“邱少云叔叔,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让学生把学课文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如此一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既让学生体会到邱少云严守纪律,为革命、为集体宁可牺牲自己的伟大形象,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五、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
在日常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非常注重“读书”形式的多样化,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相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是“书声琅琅”中,其效果又有多少呢?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却是味同嚼蜡,莫说是有感情,甚至连起码的流利及准确都达不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在朗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得少,学生对文字感悟得浅,对文字所蕴藏的内涵挖掘得少。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尴尬局面呢?以下,我结合本人所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则朗读教学设计来谈一些
看法。在帮助学生解决了生字和多音字后,我以“评”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自然一点,读出感受”——“读出林冲、柴进、洪教头说话的不同语气”——“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大家现在的理解比刚才更深刻了”——“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抓住关键的词语,想必你们能体会得比刚才更深刻“——“请你们再一次读这一段话,用你们的心去体会”。这就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我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朗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热情高涨、乐于用心朗读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我还抓住学生读书时的表情、朗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及时的点拨、提升,引导学生读“好”,让学生初步感知读“好”的标准。
语文教育论文朗读教学法论文:
激发朗读兴趣 提高朗读实效
听、说、读、写为语文素养的四个主要方面。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听和读归为信息输入,而将读和写归为信息输出。读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披文入情的有效方式。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一、激发兴趣,需要多种形式的朗读
古人读书,抑扬顿挫,有时甚至伴以击打等动作,因此古人读书往往读到手舞足蹈,读到捶胸顿足,甚至满脸泪花。古人读书,读得尽兴时读得入情,读得入境。但现在的人读书往往正襟危坐,毫无激情。长此以往,学生必然是兴趣全无。因此,教师应注重朗读的形式,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想读,愿读,并且读出文章的味道,读进文章的情境去。常用的朗读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教师范读,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跟读”。
朗读不等于认字,因为认字只需要读准字音即可,而朗读还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所以朗读,必须掌握一定的句法,一定的技巧,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小学生要读准字音也许不难,但要达到朗读的要求,读出感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精选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范读,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比如节奏,断句,重读,轻读,拖音等等。除了朗读技巧,教师还要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文章的情感,通过情绪的渲染,带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成功的范读,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文本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朗读技巧,还能让学生享受朗读之美,激发朗读兴趣。
2.辅以音乐,发挥音乐的作用,让学生“配读”。
相对于文字而言,音乐更原始,更感性。即使不懂音乐的人,也常常能听出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将音乐与文本相映衬,往往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在学生朗读时,合理的选配音乐有助于学生多种观感参与学习,强化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要让学生读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很多学生既没有独自在他乡的经历,也不明白插茱萸的意义。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下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这首歌通俗易懂,音乐哀怨低沉,配上陈少华沙哑沧桑的声音,定能打动不少学生的心。在学生听完这首歌后,感性地体验到在外的漂泊感、孤独感,教师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生就极有可能读出王维登高时的思乡之情。
3.角色扮演,发挥团体的作用,让学生“共读”。
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按角色朗读。一般来说,如果文章中有多种角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与同伴一起朗读。分角色朗读,既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某个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并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情感,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抓住角色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等,再进行朗读。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换角色朗读,通过比较不同人对同一角色的朗读,来分析、优选朗读方法。
二、提高实效,需要扎实有序的训练
要提高朗读的实效,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有效的朗读技巧,具备扎实的朗读功底。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一层次,读准字句。这一要求宜在低年级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把字音读正确,读准声母、韵母、音调、鼻音等,发音准确、清楚、响亮;把句字读全、读顺,即不添字、丢字,不颠倒字序,不吞音。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对照训练,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做到咬字准、断句准。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可采用范读、齐读、对比读等形式。范读,让学生跟着教师朗读、模仿,对多数学生有指导意义;齐读,可以让发音不准的学生跟着“大部队”的节拍走;对比读,可以让学生在对几种不同读法的比较中找到正确的读法。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发音问题,教师应针对性地帮学生进行训练。
第二层次,读出节奏。这一要求可重点在中年级阶段进行训练,即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读流利,读出停顿、快慢和轻重。此时,教师可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1)注意标点符号,要求学生读出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语气轻重。如:句号处要有较长的停顿;问号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感叹号处要读出惊叹、惊奇。(2)分析句子的结构,引导学生划分句子的成分,将每句话分为几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并分析出这几部分之间的逻辑结构和情感联系。如读“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时,可引导学生将这个句子划分为“小燕子和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三个部分,再读。(3)找准句子的关键,读出逻辑重音。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应读重音。因此,朗读时,应让学生找出句子的关键成分,再通过重音体现出来。如读“有一天,孔雀昂着头,挺着胸,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沿着湖边散步”时,可让学生把“昂着”、“挺着”、“拖着”读成重音。
第三层次,读出情感。读准,是基础;读顺,是保证;读出情感,才是最终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有感情的朗读”,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呢?我认为,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读出语言的节奏美,让人感觉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文章的清幽古朴,或是热闹繁华;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怨,读出作者的爱恨痴嗔狂。要读出感情,必须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剖析阅读文本外,还应让学生多了解与作者或与阅读文本有关的相关资料,以便学生能更贴近文本,接近作者。
读写教学法论文语文课改论文: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具体可操作如下:
一、读与写结合的整体结构
读与写组成了一个整体,研究读与写的内涵要素,为此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分析读写结合。
1.学习一篇文章中的读写结合 朱作仁教授在《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指出: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回合”,一是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是侧重理解的阶段;二是从探索到中心思想出发,研究怎样布局谋篇,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表,是侧重学习写作角度的阅读阶段。的确如此,阅读大抵经历这两种心理进程,这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其中第二个“回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即阅读教学中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形成了学习文章时的读写结合。
2.运用语言过程中的读写结合
如果平时的阅读是在积蓄写作营养,那么写作时就是在运用这些积蓄,一个是“蓄”,一个是“放”,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将读与写联系起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范畴里的“读”是指积累知识,“写”是指进行习作。
3.言语交流中的读写结合
“作文时要想到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作文时应想到读者,作文中应该有读者,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引起共鸣。这里的“读”即读者,“写”即作者,这是最高层次的读写结合。
二、以读促写的对应训练
1.课内精读的训练
(1)抓描写生动的词句进行训练
描写生动的词不仅仅让我们能感受到文章的优美,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教师可以采取先指导情感朗读,继而将生动词句换成平实词句,然后比较朗读,体会描写生动句子的好处来进行训练。
(2)抓寓意深刻的词句进行训练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如富有哲理的、寓意深刻的、托物言志的,重在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领会,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词句必须放到课文中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才能深刻领悟。
(3)抓简略或空白处进行训练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既使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他们意识到自己能改课文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从而唤起了学生对作文的激情。
2.课外自由读的训练
这里倡导的自由阅读并不是无选择性和导向性的阅读,而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进行的既开放又有倾向的阅读。
(1)好词佳句的摘录
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不做具体规定,但我订了一个最低限度“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周必须作读书笔记。在练习本上摘录好词佳句一页,下一周利用早上几分钟,读上一周摘录的内容,这样反复吟读,不断积累。
(2)阅读评赏活动的进行
教师或学生看到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读给全班同学听,然后进行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最后就文章的某一点或几点,学生进行片断练习。
(3)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队活动往往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主阵地,教师可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各类竞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小小话剧表演等。
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途径
由于读写结合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而以读促写的训练又可时时在课内、课外进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开源”问题。“开源”解决了,学生作文之流水会源源不断。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教学方法,进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
1.读中探写。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它包括:(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
2.读中插写。为了学生更进一步领悟文章,依据文中的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插入一些片断练习。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如学了《滥竽充数》,让学生写写南郭先生逃走后的故事等,尤其是童话故事的续写往往最能吸引学生。
3.为读作文。这里的“读”是指读者,为“读”作文不妨称为“需要作文”。学生在作文时犹如与读者在正面交流一样,正是我们成人作文“一腔心思诉于君”的境界。这样的作文克服了为作文而作文的“遵命作文”,学生的作文往往真情流露,表达清楚。
4.读后仿写。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仿写也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仿写可以借鉴一篇文章也可以借鉴多篇文章,可以仿写内容也可以仿写结构及语言,还可以仿写作者的风格。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1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来源:枫叶教育网发表时间:2010-1-5 11:28:13访问次数:149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占了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难发现,有些课堂走马观花,装腔作势读,作秀表演读大大降低了“读”的实效。此外,像“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很好,谁能也像他这样读一读?”“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这样的朗读指导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采用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集体读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常见的“读”。然而,在这样的读里,“预期目的”为何?读的“效果”又如何?读了之后又有何“发展”?虽然这样的“读”做到了由点及面的扩面工作,但是这种点和面的移动却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读”的质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
一、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这里要提一点,“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注意,要选择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教学《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二、寻求形式,愿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对于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朗读时可采用的形式很多,有指名读、开火车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我们要寻求朗读的最佳形式,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王松舟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便是抓住“游”字进行练读,就有智慧在里面了。我们来看王老师指导读题的片断实录。
师:我把第一次读题的机会让给他。但是,得增加一点含金量,怎么读呢?注意听,不着急。我问你读,会吗?
生:会。
师:会。我们来听一听,他究竟会不会读。好,现在我问:请问,鱼是怎样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我再问一遍,注意听呀。鱼是怎么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了,读得好,好就好在“游”字读到位了。那个生气,那个节奏,分明在告诉我们鱼是游到纸上的。谁再来读一读?
(个别读——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好,同学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你的脑子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叫惊奇,这时她的感觉。你们的感觉呢?
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师:你想探一个究竟,是吗?你充满了疑问,好的,这时他的感觉。
生: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呀,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这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是吗?
生:鱼游到纸上,会不会死呀?
师:对呀,你对鱼充满了担忧之情,是吗?
师:惊讶,疑惑,不可思议„„带着第一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齐声读)
师:我也纳闷,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游”字,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我们的同学产生这么多的感觉、疑惑,为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两个任务,听清楚:第一,把句子读通,把生字读准;第二个任务,请你找一找,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有多少个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它找出来,然后把它画出来„„
这样一个短短3分钟的开讲片断,王老师没有说任何跟“提问”有关的字眼,而学生却自发地产生了这么多的疑惑,惊奇也好,疑惑也罢,不可思议还有担忧之情,都昭示着他们想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学生进行了智慧的读书。一个简单的“游”|字,读出了课题的节奏和声气,读出了学生的疑问,读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读出了文章的脉络所在,更读出了智慧。
三、理解课文,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一位老师在上《丑小鸭》一文时,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读课文有一个很高的境界,读着读着,就把课文内容读到了脸上,你们行不行?(行)那就试试吧!老师就看你们的脸了。
生自由投入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师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表情。
(自由朗读后,老师采访学生。)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把课文内容读到了脸上,现在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当时的心情。
师采访生1:老师发现你刚才读着读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过了,这是为什么?
生1:当我读到哥哥姐姐欺侮他时,心里很伤心,所以脸上的表情就难过了。
师:你读得真棒!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听!
师采访生2:老师刚才发现你读书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为什么?
生2:当我读到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时,心里很高兴,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师:你真会感悟,还感受着别人的幸福。请你读给大家听!
师:老师还想采访你(生3),刚才你读着读着,怎么瞪大了眼睛?
生3:当我读到妈妈也不喜欢他时就瞪大了眼睛,我觉得很奇怪,每一个妈妈应该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什么丑小鸭的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难道丑小鸭真的很丑吗?
师:还有哪些同学,在读到哪里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怎么了,请你自由站起来发言。
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谊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
四、注重“评读”,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一位教师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三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定稿)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谈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小学1—5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个学段都强调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而是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潜心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和晨读是否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是评价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常发现这些现状:朗读时不够流利,容易出现指读、回读、唱读、添字、漏字和读破句的现象;朗读时语音语调错误,重音、轻声和儿化音节不能读准确,语气的抑扬升降和语速的快慢缓急不能准确把握;朗读缺乏语感,拖音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如学二年级第6课《爸爸的老师》,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儿童诗。在初读阶段,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阅读的障碍。在精读品析阶段,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某一段,做到有的放矢,如教师要求学生思考: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爸爸的老师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我有学问的爸爸是怎样尊敬自己一年级的老师的?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有所感悟。就能明白: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会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这就是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
二、朗读训练要体现层次性。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不是同步进行的整体目标,而应该是分层次实现的训练目标。朗读最基本要求首先是“正确”,即做到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把文本读得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流利。只有当学生读一篇文章做到了“正确”、“流利”,在深入研读文本,对文本的情感内容有所理解和感悟后,才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螺旋上升的,每个层次都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各个突破,才能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三、教师要做示范朗读或利用录音机仿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读得入情入境,对学生就会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有限,可以借用多媒体朗读材料。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也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凡是朗读水平高的老师,他所教的学生朗读也会很好。有些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学生不了解,感情基调不容易把握准,更需要老师范读,如《风》,虽然风这种自然现象我们很熟悉,可以感受到它的无处不在,但是学生不容易作者展开想象所运用的拟人的手法,无法真正体会风在作者眼里风的那种可爱、调皮的特点。而且这是首充满童趣的无标点诗歌,以前重未接触过的,里面的需要加一些儿话音,这样,读起来会显得富有儿童情趣,学生也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只有把握时机进行示范朗读,才能指导学生真正把课文读出感情。
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点段落;有时可范读优美语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的朗读兴趣高,朗读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四、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朗读,但朗读要讲实效,不是搞形式主义,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的《40、请不要》这篇课文,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本文共有4小节,每节有4小句话,教师读单句,学生读双句。教师:请不要把树木伐光,学生:留一片茂密的森林;教师:做小猴的乐园,学生:孔雀的故乡„„如《
13、长城和运河》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长城和运河。诗歌有两节,第一节是写长城,第二节是写运河。作者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将长城和运河分别比作巨龙和丝带。每节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结尾,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拖腔拖调;第二,注意声音的轻响变化。读这些句子可以采用生生合作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第三句和第四句全班齐读。这样层层递进,就能取得很好的朗读效果。
朗读形式中还有竞赛读,教师引读,配乐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一、二年级可多采用分角色、开火车读)。学习二年级17课《狼和小羊》,可采用分角色读的方式:
教师(扮演狼):“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朗读时,读出狼的凶恶、凶猛的本性特点。)学生(扮演小羊):“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里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里流到您哪儿去的。”(朗读时,读出小羊的温和的特点。)
一篇文章,并不是所有朗读形式都要用上,选择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经常采用不同形式朗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五、应注意进行恰当而富有激励性的多元评价。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的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平时不愿举手发言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这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一味地“你真棒!”、“太好了!”“good!good!very good!”等只会让学生觉得无味,毫无新鲜感,而充满智慧的评价才能提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所以在朗读指导中的,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多元评价。
六、教师可适当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训练。
我们知道,要把一篇文章读得声情并茂、入情入境,首先需要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但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熟中生巧。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朗读技巧训练是必要的,如朗读时的节奏、停顿、重音的处理,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等。如停顿,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逻辑停顿,哪些是感情停顿。朗读技巧的训练,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每一节课都要这样做,需要教师灵活安排,把握训练的时机,有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某一段来专门训练,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尤其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朗读水平。
七、预习环节要加强朗读。
课文朗读,从预习环节就要开始,尤其是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方言也重,朗读的能力较差,他们要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已经不容易,更谈不上有感情朗读。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先让他们读上几遍课文,努力把字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预习环节的朗读,学生对文本内容也会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可能会轻松一些,这样也有利于理解文本,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把一篇文章读出感情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真正要把一篇课文读出感情来,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多接触文本,与文本充分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来。朗读时还要善于创设情境,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做到有感情朗读,如果课文本身没有感情,那就是强人所难。如果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就显得过于牵强了。
总之,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实施朗读训练是否切实有效会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朗读教学充满魅力,让学生读得有效,从而提高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学习。一节课取得好的效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生命,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所以我们的课堂也要达到学生想学、学会、会学,达到
我校的高效课堂进行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当今的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多了,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上时常是一幅忙碌热闹的景象。可是在我们教学后却经常、也应当反思一个问题:在这60分钟里,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用另一句话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所以,我觉得要切实取得课堂高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把握学情,不断探究,合理设置导学案。
高效课堂,首要问题就是导学案,导学案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保障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导学案的编制必须在充分调研、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展开,要遵循“不贪多只求实”,“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导学案中每一部分的题目。其次,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体现,知识的问题化,问题的层次化,问题的探究化,问题的生活化。
要真正了解并把握学情,最基本的操作方法是严格遵守“五步三查”这一具有广泛意义的教学思路,所谓“五步三查”是高效课堂操作的基本模式。其中的“三查”就是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三个不同的阶段调查学生的学情,以便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此外,因为学生不同、班级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老师的教学风格也不一样,所以,每个老师都要参与到导学案的编制中。
目前,我们编制导学案的题目难度已基本降至最低,学生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多了,我们还要更加努力,依托教材,编制更加符合学情的导学案。
二.动静结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大纲中也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课堂教学中,我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根据“互助、互补”的原则,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多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因此,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只有在这样无拘无束、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最佳境界,学习进入最佳状态,他们才会爱想、敢想、善想,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让我们的课堂真正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以读为主,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看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必须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要想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必要有效的朗读指导。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依照教材特点,指导学生朗读。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九寨沟》《黄山奇松》《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这一段文字,我先让学生读文字想象画面,使学生脑海出现那蓝天、白云、雪峰,森林、湖水相互交映的画面,然后再出示优美的画面供其欣赏,最后在充分感知了九寨沟一进景区那迷人的风景之后,让学生在感情朗读,那样学生
便会读得入情入境,才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草原》,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蒙古人的热情好客。要朗读《埃及的金字塔》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埃及的金字塔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它的古老与神秘,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还照《草原》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二、利用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朗读。
教师本身若是能在课前好好地进行朗读的研究,朗读好课文,把握好朗读的情感基调,上课时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看来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我们所教授的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朗读起着相当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我们教师的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在大海中永生》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这位伟人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人们对他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
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指导反复朗读,学生学会朗读。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学会朗读,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四、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的‚肖邦弥留之际对姐姐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重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重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
生真正体会到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使学生那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也油然而生。又如在读《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和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时,我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如果你是八路军战士或者是一个将军,你会怎么做?‛待学生充分从聂将军的这两段话中理解他关心两个日本小姑娘的真正目的后,我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加上自己的理解,加上聂将军的期望,着重地读了这几句重点段,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