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课题总结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课题总结
江源镇学校 孙明霞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科研兴教”的敦促下,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其中有功力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军。在研究中,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着全省的教师代表们。会后,省教厅的 杨建国 先生表示本次活动办地相当成功,意义深远,为推动全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谢上级为我校创造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家就能参与上级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锤炼了教师的新课程教育技能,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我们的学生。
二、以教研促进课题研究,以研究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实验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老师们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在充溢。本学期,课题组老师以经典诗文的研读作为研究之重点来开展研究,老师们的经典诗文研读指导各有千秋,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上了一节文言文研究课——《伯牙绝弦》,课堂上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我以诗歌单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李白”,“走进杜甫”,师生互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古词的的知识,带着学生走进了古诗探究之旅,领略古诗的魅力萍专门上了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接着让学生根据诗中景物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描绘画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我们就是这样,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潜移默化,让中华传统文化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三、以开展综合性学习为研究特色,强调经典诵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本学期,我们继续把经典诗文的诵读与生活实践,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让经典诵读滋润孩子们的完美人格。各年级实验班按计划,继续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载体,积累古诗。每个年级的实验班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积累经典文化,如:一年级背诵儿歌、二年级背诵成语和歇后语、三年级背诵古诗、四年级背诵绕口令、五年级背诵古词、六年级背诵文言文等,利用课前、早读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现在,孩子们的言谈、作文中常常无意识地说出的一、两句古诗,让我们感到分外高兴。我们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经典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一本适合一年级孩子读背的《365夜儿歌精选》,班上孩子已积累背诵了差不多100首。在孩子们的背诵中,实现了识字、阅读、练口语的综合训练,具有中国特色的儿歌童谣在孩子们的心中植根成长!开展了“经典诵读实验班”的交流活动,交流背诵了积累的古诗、儿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增强诵读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
(二)开展了题为“经典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实验老师会围绕“古诗词”组织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漫游古诗王国》《古诗苑漫步》《古诗擂台赛》常常使同学们留恋忘返,其中“报题背诗 ”、“ 据意说诗”、“ 摸物猜诗”、“ 活用古诗”等生动有趣的活动环节使同学们收益匪浅。
(三)紧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分别开展了 “遨游汉字王国”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深入地开展文化传统教育,特别是字谜 歇后语 对联汉字等知识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们积极指导,学生认真围绕小主题开展学习,从选定主题——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交流汇报——班级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创作小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获益良多。
(四)利用校园广播传媒,以歌唱、小品、朗诵等形式,由广播员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每当午睡后,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诗诵典的声音,整个校园都浸染在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中。
生活如一首诗、又如一个童话故事„„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经典。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我们将继续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同学们能在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中尽情遨游!
第二篇:走进中华传统节日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进中华传统节日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说课稿
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
华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的一名老师。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就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设计与思路向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
一、说课题的形成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在今年中秋节收假时,很多同学带月饼到学校来吃,看着这我班学生吃得很香,我就随便问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吗?”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回答出来。我又问:“同学们,你知道我国还有那些传统节日吗?”竟然有同学喊出了“圣诞节”“复活节”等,顿时,我深深的感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深厚文化魅力是我们老师的重大责任。于是,我决定在我班开展一次以“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特点,我为这次活动确定了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等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和内涵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能结合自己的特长展示研究成果。
三、说开展活动途径方法
为了达到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向学生推荐如下三种方法开展活动:
搜集阅读资料:通过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获得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村里的老年人询问获得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上网查询:少数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在家上网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四、说活动设计和时间安排
这次实践活动,我设计三个阶段完成:
准备阶段:完成确定子课题和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的任务。我准备课内用两课时开展活动。
实施阶段:完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任务。我准备用两个周末放假的时间完成。
总结阶段:完成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任务。我准备用课内两课时完成。
五、说活动过程
(一)确定子课题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开课之初,我先向学生展示几张有关节日的图片(贴对联、灯会、清明踏青、赛龙舟、嫦娥月饼),让学生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描绘的是哪个节日?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时,我适时引导: “你们知道这些节日的起源吗?”“你们知道这些节日还有哪些习俗吗?”“你们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将学生的列举的节日名称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决定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个典型的传统节日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节日作为自己研究的子课题,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学生自由合成一个小组,全班根据子课题分成五个小组,并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二)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有了计划,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是这次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全面负责本小组研究课题的工作。活动前组员任务的分配,活动过程中资料的整理,活动后确定成果展示、交流的方式等。
其次,我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因为像这样的实践活动开展不很多,如果对这次活动研究的内容不指导,学生们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活动过程就会杂乱无章。我指导学生重点从节日的起源、节日的习俗、节日有关的人物或故事以及有关节日的诗歌作品等四个方面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
第三,我指导各小组制定并填写《“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计划表》《“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资料收集表》,以表格的形式明确每一个组员的任务和职责。
第四,我再对活动中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指导。首先,在选择活动途径方法时,我提醒学生:我们选择的方法要切实可行,特别是在开展社会调查时,我们询问的大多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定要注意礼貌、谦卑。并找了一位学生示范了这个情景。其次,在指导成果展示、交流方式时,告诉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来展示。例如:会画画的就用手抄报的方式、会朗诵的就用诗歌朗诵的方式、会讲故事的就用讲故事方式、会唱歌的就用唱歌的方式等,可以选择一种形式展示,也可以将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展示。
(三)实施活动计划
实施活动计划这一环节,是这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环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拿着自己制定的计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寻自己渴求的知识。
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倾听者、指导者。通过电话联系,我及时了解学生活动进展情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明确共同的探究目标,明确动手前先动脑;我还认真倾听同学们活动中的收获并及时评价,不断鼓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说活动成果展示、交流
(一)成果展示
根据学生们的特长特点,我们主要通过手抄报、讲故事、朗诵、唱歌等这几个方面进行成果展示。这个环节,各个小组展示了自己活动成果,是这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二)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成果展示完了后,把这实践活动的经历感受形成文字,并与大家交流,这是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能进一步的体现这次活动的价值。
七、说活动反思
1、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的指导应是适度、适当、适时的,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中,是保障活动价值的关键。
在准备阶段:因为我国名族众多,各民族传统节日总共不下几十个,如果逐一研究,肯定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这时,老师适时指导,把具有代表性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个重大传统节日作为研究的子课题,既减轻了学生活动任务,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又因节日具有典型性,不会影响活动效果。
在实施阶段:有的学生因害羞或者胆子小而不敢参与社会调查,老师这时要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指出社会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总结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成果展示交流的方式,这样,活动成果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示。
老师适度、适当、适时的指导,学生充分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交流活动心得体会,能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玩狮子、舞龙灯、划彩龙船、踩高跷等传统节日习俗,勾起我们对儿时节日的美好回忆,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些传统习俗也渐渐被人们淡忘。通过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时,学生们不仅意识到我国的传统节日需要我们大家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而且很有创意的设计了新时代“发祝福短信”过节的方式,学生对节日有如此理性的认识,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因此,把活动的感受、体会形成文字进行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的环节。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主题队会
三(2)班主题队会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三(2)班主题队会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一、活动主题: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二、活动背景: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建立是非观的重要时期,带领孩子们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希望让这些传统文化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并在心中生根发芽,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活动对象: 三(2)班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五、活动形式:
才艺表演 小品 诗歌朗诵等
六、活动准备:
收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以小队的形式准备作品。
七、活动过程:
(一)、各小队汇报人数。
1、中队长致发言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三(2)班主题队会《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就要开始,现在,请各小队汇报人数。(各小队队长向中队长汇报人数)
2、中队长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人数。
3、辅导员老师发言:接受中队长的报告。主题队会现在可以开始,预祝本次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二)出旗。
(三)全体唱队歌。
(四)主持人上场:
男: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
女:是啊!小力,我考考你,你知道什么叫做传统文化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传统文化就是反应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方方面面,有古文、诗词、音乐、戏曲、绘画、书法、对联等等,很多都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女:你知道的可真多啊。男:那当然。
女:上周,我们三(2)班的同学们,也利用了课余时间,收集了解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1、第一小队汇报:剪纸艺术
(1)课件展示精彩的剪纸图片,边放边介绍: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剪纸的内容往往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鱼、虫、兽、花草树木都可以通过人们的双手跳跃在纸中,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会剪一些喜、福。寿或者动物贴在窗户上,用来表示庆贺。同学们,你们想学一学吗?
(2)生边做演示边讲解剪纸方法。
2、第二小队汇报:传统节日
(1)生发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生回答)小队成员相机张贴在黑板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2)介绍各个节日的习俗。
3、第三小队汇报:书法(1)生上台书法展示。
(2)介绍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激励同学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4、第四小组汇报:小品《放学后》
生:同学们。孝,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小品中的小明哪里做的不对,大家能说一说吗?想一想,我们在家里该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三字经》 主持人上台:
女:看了同学们的介绍,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了。男: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将这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让他们伴随我们快乐的成长。下面,有请辅导员薛老师讲话。
(五)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队会,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剪纸的学习、书法的表演,还是传统节日的介绍,我们都从中得到了快乐,尤其在孝的理解中,更体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参与一项传统文化的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祝贺本次队会圆满成功!
(六)中队长带领同学们宣誓。
(七)退旗。活动小结:
本次队会,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通过课下的收集资料,大家领略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通过队会中各小队的介绍,大家感悟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队会后每个人参与到的传统文化活动,又体验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收获着,感悟着,快乐着。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又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孩子们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四篇:“走进传统文化”班会总结
走进传统文化
五千多年的风和雨,铸造了一个拥有着无数故事与无限魅力的国度,而在这个国度的文化就像一朵朵璀璨的烟花般时时绽放着炫目的风采。
6月3日,我班举行了“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班会旨在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感染同学们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荣辱意识,引导他们为人民服务;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使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走进传统文化”班会上,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介绍了各民族的区域文化,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学生,应该认识、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体会其中的魅力。
班会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民间传统节日和异彩纷呈的生活习俗,它们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自己去查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知识,然后在进行分享与交流,让同学们能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同学们受到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
****中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团结、严谨、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我校被评为青海省校园文化示范校。
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选修课程,将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包括传说、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网上拜大年”、“网上猜谜”等网络文化活动;清明节期间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
识宣传普及,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四、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主线。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的“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13年4月
24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2013届成人仪式,同时这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的道德讲堂。活动分别以感谢红烛恩、报答三春晖、十八而志、跨入成人门为篇章,贯穿了道德讲堂的“五个一”: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谈一点感受,送一份吉祥。此次活动受到了省市文明办,城北区道德讲堂的热切关注。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做出努力。
****中学
201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