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源城区金沟湾小学 刘小丹
写作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侃侃而谈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他们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许多诺贝奖获得者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文化居然被现在的青少年遗忘,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心的事!然而只要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一、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样样代劳,忽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传统美德教育,造成许多孩子都没有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更谈不上感恩的心。
二、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应该教育,缺失智慧同步开发。特别小学教育,更是地地道道的应该教育,这其中有教育制度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为了分数,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过早地扼杀在摇篮里,以致于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习惯按别人的思路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力。
三、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由此带来人们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咱冲突与矛盾。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中华传统经典全面启迪孩子们的慧识,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拯救我们的民族,拯救愚智的心灵,滋养人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
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继承传统文化,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个女儿的家长,下面我将从我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中,谈谈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的心:
一、创设环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好的环境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先贤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创设环境,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因为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学校可采取传统“上墙”的办法,赋硬件以生命,赋软件以灵魂,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物化、固化,让师生们随时随地“面壁”沉思。例如可以在校园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活动区,以及文化长廊通过木刻、写真、喷绘等多种传统形式为载体写楹联、碑拓、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等传统文化元素。学生置身于这些文化长廊,在潜移默化中便可感受传统的经典的熏陶,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家长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真正基础,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而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良好习惯培养。以家长为载体对孩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可以造就孩子良好的品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向家长提些建议。比如:平时在家,每天晚上可以选些经典名作与孩子共同阅读,特别是节假日,家长可以利用放假时间带孩子出去感觉节日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许多传统节日习俗,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养成学生的中华美德有重要积极意义。
如:过春节时可以跟孩子讲讲关于春节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它每年出山一次,见人就吃,见畜就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亮光。于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纸,打鼓、放鞭炮,整晚上点灯,把“年”吓跑了。从此,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过端午节给孩子讲讲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过中秋节给孩子讲讲嫦娥、月饼、赏月;清明节给孩子讲讲介子推,吃寒食、扫墓;七夕节时讲讲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元宵节给孩子讲讲东方朔为帮宫女回家与家人团聚,占卜卦说正月十五有火神降临,家家要张灯结彩,和家人团聚,吃元宵方可解灾。后来,演变成了今日的吃元宵,看花灯。在特殊的日子渗透这些传统习俗文化,学生肯定觉得有趣并体验深刻。
„„
另外根椐孩子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学校也可以在内容选择方面及方式方法方面给家长一些引导。我们可通过校讯通,定期向家长进行建议。实践证明,在家长与学校的双方努力下,我校的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大大提高,个个满腹经纶,知书达礼。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那如何利用好这一传承的载体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实践,谈点滴之见。
1、挖掘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教材中非常明显。有传统美德、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的渗人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德的熏陶。如在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孝心。
2、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把握每次练笔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课文中涉及到的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游子吟》后,以“感恩”为话题,我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再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崩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
3、通过教学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1)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感的教育。如在教《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学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在读《锄禾》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引导学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做一个爱国爱家、爱劳动、爱人民的好孩子。
(2)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亲情、友情教育。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3)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4)多种形式,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
《论语?阳货》中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解词释意,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弘扬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四、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所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乡土社会。如果我们所讲述的古代人物以及所背诵的诗词离孩子所能感受的太远,他们就容易和传统文化产生距离感。因此,我们应主张让孩子们先去接触身边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培养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
如我们河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万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内所在的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县而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龙川县佗城镇。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由闽入粤第一代)。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学校曾开展过这样的课外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佗城的越王庙,并为他们讲解这个寺庙的来历。再向他们述越王的故事。学生们在听完故事以后,深深为越王爱国之情所打动,有学生在作文中谈到了爱国之情,并将这份情感予以了放大,为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我们可以分主题挖掘主文化题材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如:
一、历史名人赵佗、阮啸仙、黄克等英雄事迹;
二、红色革命东江游击队的革命事迹;
三、特色民居:苏家围,南园古村等,四、客家文化、小吃、习俗等,这些先贤们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是我们挖之不竭的宝贵文化教育资源。
五、利用现代传媒工具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科技日兴发达,传统文化教育应不拘泥于传统宣传方式,应综合运用多元现代科技,现代传媒(网站,论坛,博客„„)等结合传统宣传(广播,新闻,讲座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使整个校园沐浴在优良传统文化的阳光之下。
一、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校报,鼓励学生表达心声,写出个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二、利用校园广播站,它是深受小学生们欢迎的校内传媒之一。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甚广的校园广播站自然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了。校园广播站每天课间播放经典古诗词、三字经等诵读等,从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其他侧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鼓励为主,正确引导孩子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出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上,我们要坚持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传统文化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科的整合,注重本地资源的挖掘,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粹,领悟出做人的道理。
文献资料:
1.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教育VS西方教育:中国当前传统教育的缺失》 2.、《青海教育》2009年第23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作者:谈玲萍 3.《新课程标准》 北京教育出版社
4.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林润生.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教学[j].福建教育,2000(9)6.《传统文化与语文的人文内涵》 杨邦俟 教学月刊 2002(7)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
1、儒家文化之“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2、儒家文化之“义”
所谓的“义”,即“宜者,义也,尊贤为大”。原意是指做事的标准,事情是否应该做,是否合适,是一种世俗的规定。后来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国法家规。现在逐渐演化为一种封建的官文化。“义”则是 “人成为人”的保证。实际上,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讲求的是“天地君亲师”,重视“孝”,倡导的是“父权家长制”的封建作风,讲“忠孝不能两全”,“家天下”对社会是有推动作用的。“尊贤为大”,之所谓“贤”就是贤人,有才、有德的人,这在古代与官是等同的,只有贤人才能身肩官职。“立天之道,曰阴曰阳”,强调和天保持一致,“天人合一”,“天之德,大也”,人有生存的各种权利,这是不同于动物的。这也是一种原则。
3、儒家文化之“礼”
关于“礼”的形式与本质,也就是“文”与“质”的关系,孔子有一个总的说法,就是“文质彬彬”。这里体现了一种人格美。仅仅就人的情感说,它表现的是人的最朴素、原始的一面,在人的交往中体现的是其乐融融的和谐,而礼之形式恰恰有一个节制、文饰的作用,所谓“以礼节之”,使人的真情实感在实践出来时,不光富有道德的内涵,而且体现了一种美,这就是“文质彬彬”,也是孔子评价韶乐时所说的“尽善尽美”。
4、儒家文化之“智”
“智”在先秦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智”字虽然出现较早,但在西周以前,并不多见。只是到了春秋末期之后,“智”才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而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则是伟大的思想家-1-
孔子。在孔子那里,“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道德规范,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儒家文化之“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原因
文化是一个人的根,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文化去确认自己所归属的民族和国家。而在今天,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已经严重衰落,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大为降低,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来有一天我们国家可能就会四分五裂。
我认为中华文化的衰落首先原因就是教育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的教育,每个人对传统的文化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潜而默化地进行的,而不是现代化课堂学习的结果。
1、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首先应该归因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了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大学,将一个人3岁开始就从家庭中夺走,一直到成年,夺去了他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教育系统。因此在新的一代中,与传统的中华文化是渐行渐远。
2、学校中的课堂教育本来就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地方,但中国的教育系统要对传统文化的衰落负上重要的责任,一是因为这套教育系统从小就把孩子从家庭中夺走了教育权。二是现在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制度虽然让学生学习了许多“科学”的知识,但也进一步几乎完全隔绝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3、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社会,尤其是媒体和传统节日的活动,可是国内的电视台很少报道这些文化活动。
三、为什么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1、民族精神是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
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民族精神是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民族精神是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
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越是要提倡并践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华儿女、神洲子孙,都是有血性的,血液里流动着五千年文明的因子,澎湃着仁、义、礼、智、信的激情,最重要的是跃动着一颗“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心。当下,党和政府都号召要传承和发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理当坚决响应,责无旁贷去承担,并把这看成是自己光荣而自豪的义务。我们坚信,优良的民族文化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就像美酒越久越香醇,已跨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中华文明,还在并将更加散发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并与时俱进,绽放出历史与现实的光辉。
第三篇:历史教学随笔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随笔: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历史课堂
历史组 刘文奎
历史课在讲到维新变法中戊戌六君子时,我引用了屈原的《橘颂》中的名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看到学生一脸的疑惑,我简单的讲了这两句话的含义,不料,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屈原是谁?”这时候课堂热闹起来了,“屈原就是投江死了的,”“没看《芈月传》吗?黄歇的老师。”“我们吃粽子好像就是为了纪念他”看到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他们能对屈原感兴趣,惭愧的是,屈原,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之一,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因为教科书里没有提到,考试不考,我就没讲,而学生对他的了解也就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和《芈月传》。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包含爱国主义情感目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以及对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标,这些目标反映出民族意识的培养原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有些内容很好的素材,但不是考试内容,作为历史教师,该不该讲给学生听呢?我记得钱穆先生说过,“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能延续五千多年,不但没有被消亡,而且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民族。如果这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这强大的生命力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即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丢失这个身份证,否则我们在世界上就是一个“黑户”。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又不影响历史教学与考试,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究,我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在讲到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尽量多的扩展一下知识点;备课时,音像材料多一点,史料多一点,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二、从国学经典中选取一些名句,每节课利用5分钟时间,安排一名学生进行讲解(一节课讲解一句),谈出处,讲意思,如何理解与应用,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会记住很多国学经典名句,受益终生。
三、让传统节日走进班级。“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受到了众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而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被渐渐冷落了。事实上,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特殊的由来、美丽的传说故事、独特的庆祝方式、丰富的诗词文化,无一不体现巍巍中华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青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历史教师理应通过活动形式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首要任务,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每一个节日都包含着动人的传说、丰富的习俗以及极具情趣的庆祝活动,因此,我和所教学年的班主任一起,我们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投身于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中,体验过节的快乐。并在欢乐地过节中,了解丰富的节日知识,历练各种技能,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并在班会中展示自己收获的知识,讲解每一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
四、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布置一本中华优秀传统书目或优秀的电视剧,让学生写观后感,开学展出,互相学习。
五、上好每一节历史活动课。新课程改革在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活动课,很多教师不重视活动课,甚至不上活动课,岂不知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好契机,很多活动课的内容是和传统文化分不开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真的受益匪浅,不但历史知识面得到了扩大,也提高了语文水平,连学生的行为修养也好了很多。我也领会到了教育的真正含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四篇: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在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绽放美丽。
关键词:传承 民族 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可见,传统文化和一方水土一样是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优美的篇章句段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教师,我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是否“乐学”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贤哲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
二、营造语文学习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鲜明的标识。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努力构建“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三、拓宽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范围,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
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能够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阅读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复兴国学并不是要让孩子盲目的熟背经书,复辟到以前的私塾蒙学状态,主要的是做好国学的普及工作,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让孩子相应的了解阅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从所谓的“速读”、“精读”的阅读方法中走出来,这对于全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有利无害的。
四、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和校园环境
高品位的文化环境能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意识到一种科学与人文气息,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的校园展板上有很多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生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在教学楼内的文化墙上处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班级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读书特色活动也很特别,能将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五、积极上好《国学经典》和《好习惯,好人生》的校本课,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领导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制订并编制了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国学经典》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诵读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过程中,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诵读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通过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诗经》、《唐诗宋词》„„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浅显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学习、生活、与人相处的本领。所以我舍出时间来让孩子们多读:齐读、对读、分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抓住生活契机,宣传传统文化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如 “清明节”时让家长带着孩子祭祀祖先,在郊区走一走,了解清明节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端午节”时让孩子们包粽子、观赏赛龙舟、和家人一起挂菖蒲、蒿草、艾叶,给长辈斟上一杯雄黄酒。
中秋节举行“咏月”诗歌的背诵比赛,;元宵节让学生互相制作灯谜;在新的农历年到来时谈谈年的由来、生肖文化,写写春联„„在活动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又能让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世界上最美的音乐——汉语,积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第五篇: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摘要: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校在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做了许多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绽放美丽。
关键词:传承 民族 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可见,传统文化和一方水土一样是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优美的篇章句段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教师,我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是否“乐学”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贤哲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
二、营造语文学习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鲜明的标识。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努力构建“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三、拓宽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范围,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
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能够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阅读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复兴国学并不是要让孩子盲目的熟背经书,复辟到以前的私塾蒙学状态,主要的是做好国学的普及工作,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让孩子相应的了解阅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从所谓的“速读”、“精读”的阅读方法中走出来,这对于全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有利无害的。
四、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和校园环境
高品位的文化环境能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意识到一种科学与人文气息,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的校园展板上有很多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生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在教学楼内的文化墙上处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班级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读书特色活动也很特别,能将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五、积极上好《国学经典》和《好习惯,好人生》的校本课,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领导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制订并编制了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国学经典》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诵读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过程中,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诵读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通过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诗经》、《唐诗宋词》„„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浅显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学习、生活、与人相处的本领。所以我舍出时间来让孩子们多读:齐读、对读、分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抓住生活契机,宣传传统文化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如 “清明节”时让家长带着孩子祭祀祖先,在郊区走一走,了解清明节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端午节”时让孩子们包粽子、观赏赛龙舟、和家人一起挂菖蒲、蒿草、艾叶,给长辈斟上一杯雄黄酒。
中秋节举行“咏月”诗歌的背诵比赛,;元宵节让学生互相制作灯谜;在新的农历年到来时谈谈年的由来、生肖文化,写写春联„„在活动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又能让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世界上最美的音乐——汉语,积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老河口市孟楼中学邓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