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共5篇)

时间:2019-05-13 03:4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一、考核制定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是根据《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参考教材是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小学数学教育学》(汪绳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考核说明中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不会超出课程教学大纲与参考教材的范围与要求。本考核说明是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期末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考核对象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专科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

三、课程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70%。

(一)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和形式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为课程平时作业。平时成绩分四次,每次正确、及时完成

作业100%者得100分;每次正确、及时完成作业80%以上者得80分;每次正确、及时完成作业60%以上者得60分;每次正确、及时完成作业40%以上者得20分;每次正确、及时完成作业40%以下者得0分。四次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30%。

(二)终结性考核的要求和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期末考试是全省统一的结业考试,它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因此,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试题应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广播电视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所包含的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习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核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内命题,注意考核知识点的覆盖面,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分值在期末试卷中的比例为:4:4:2。

考试时不得携带除书写用具以外的任何其它用具。

1.命题原则

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及基本技能的运用。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按照识记、了解、掌握三个层次,确定了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2.考核形式及时限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不超过以下5种: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阅试题类型举例。附录:试题类型举例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________ 及其目标、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_________的依据和师生共同进行_________的依据,同时也是评定学生___________的依据和___________的依据。

3.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所包围的_________部分的_________叫做它们的面积。4.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____________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

5.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________的过渡阶段,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是直观几何。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广义的课程泛指___________,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A.一门学科

B.所有学科

C.一般课程

D.数学和语文课程

2.能力是指直接影响___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A.活动效率

B.学生活动

C.学生思维

D.思维品质

3.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_________ 的科学。

A.逻辑推理

B.形象思维

C.数的基础知识

D.空间形式

4.判断是对思维对象___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A.一种肯定

B.一种否定

C.一种猜测

D.有所肯定或否定 5.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________。

A.本质属性

B.所指事物

C.所指对象的范围

D.外在因素

三、改错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确定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

()

2.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如计算能力是一般能力,而观察力是特殊能力。

()3.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一般采取直线上升的循序渐进的方式。

()

4.学习兴趣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低级兴趣、后有中级兴趣,最后达到高级兴趣。

()5.学习习惯可分为稳定习惯与不稳定习惯。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编排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几点?

2.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试论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

1、数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数学科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数学的研究对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数学的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

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数学科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作为学科的小学数学,是从数学科学中选择而形成的,但小学数学学科内容并不是将数学科学某些内容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小学数学学科有自己的目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区别:第一,数学科学要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数学科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与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

第三,数学科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2、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1)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 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规律

⑥小学数学具体内容的分析与教学(2)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

① 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②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 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1、课程、课程目标的含义。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课程: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课程目标: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

(1)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2)数学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

(3)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4)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问题解决

(2)注重数学应用

(3)注重数学交流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3、2001年《标准》的目标体系是什么?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有哪三性、三句话?总体目标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表现出哪几个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哪几个学段? 2001年《标准》的目标体系是:

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为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体目标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具体表现出几个特点:第一,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第二,从单一的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体验性目标的融合 第三,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第四,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1至9年级)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1)数学课程目标(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2、课程内容结构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含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课程内容结构:一个学科内容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数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

(1)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

(2)学生不仅要学习结果性内容,也要学习过程性内容(3)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对选择和确定的课程内容的组合与编排的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P82):(1)数学课程内容组织价值取向上的变化(2)数学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P87):(1)内容选择的多样性

a、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b、教材内容体现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c、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2)呈现方式的灵活性

a、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 b、为学生留有探索空间 c、插图、文字与图表的新颖活泼(3)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3、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01年,我国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先后颁布了几个算术(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01年,我国经历了

次课程改革,先后颁布了

算术(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

1、数学学习。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1)数学学习: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2)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①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②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进行初步逻辑思训练的过程

③小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④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四个主要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有哪三个方面的指导意义?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

算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有三个方面的指导意义:(1)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2)必须重视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3)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

3、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举例说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哪三个环节?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为迁移而教应注意哪些教学原则?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1)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2)举例说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哪三个环节?(感知、理解、掌握)(3)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有: 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b、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c、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d、定势作用

e、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4)为迁移而教应注意哪些教学原则: a、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b、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c、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d、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5)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a、恰当给予辅导与提示

b、减缓心理压力

c、满足成功的体验

d、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鼓励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特殊性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矛盾各有哪些?

(1)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2)教学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特殊性各表现在:

认识活动的特殊性:a、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b、学生的认识条件经验特殊性;c、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实践活动的特殊性:a、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b、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c、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矛盾:

基本要素:小学生、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体地教学中介。主要矛盾: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

c、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主要掌握讲解法、练习法、发现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3、什么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变革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自主学习——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从相关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方式变革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变革教师施教方式,力求施教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最佳组合

(2)强调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3)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4)关注从现实情景和学生的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哪几点?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几点:

(1)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种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3)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

第五章 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

1、班级授课的两种分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及结构。(1)班级授课的两种分类:

a、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b、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及结构: ①新授课

讲练结合型课基本结构: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独立练习

探究性课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巩固内化

②练习课: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③复习课:归纳整理—重点讲述—总结—布置作业 ④讲评课

⑤考查课 ⑥实践活动课

2、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备课的基本要求:(1)钻研教材;(2)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3)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4)充分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2)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4)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5)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基本内容:(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亦即教学目标设计;(2)设计教学策略,亦即教学策略设计;(3)进行教学评价设计。过程: 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和设计,而后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方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 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具有一定的可测性;(2)教学内容合理恰当;(3)教学方法灵活实用,具有启发性;(4)教学组织具有条理性、教师语言简洁生动,教态亲切;(5)教学效果良好。

3、小学数学作业的基本要求。课外作业的类型。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应注意些什么?

小学数学作业的基本要求:(1)目的要明确;(2)数量要适当,突出典型性、启发性、价值型;(3)形式要多样化。

课外作业的类型:口头作业、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实践作业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课外数学课、数学竞赛辅导、数学讲座、数学游戏、数学课外阅读、布置数学环境

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应注意:(1)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加强计划性;(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与教育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引导工作;(4)活动规模以小型为主,不增加学生负担。

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1、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多功能教学手段有哪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哪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以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1)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2)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功能教学手段有: 数学彩条(奎逊耐彩色棒)、逻辑块、几何钉板、七巧板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像和计算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 练习模式、个别指导模式、咨询模式、发现学习模式、游戏模式、问题求解模式、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1)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2)有利于因材施教;(3)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4)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高管理水平。

2、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1)小学数学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4)客观条件

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1)教学手段应与教科书内容协调一致;(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3)充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和心理水平。

第七章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1、学生数学学习考评的目的。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学生数学学习考评的目的:(1)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对数学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3)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发现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不足;(4)使学生明确学习后欲达到的标准,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5)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数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 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日常检查、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

2、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评价的具体步骤。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评价的具体步骤:(1)听课准备;(2)听课记录;(3)填写评价表;(4)计算各项得分;(5)计算总分;(6)填写评语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3)让学生参与评价工作;(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因人而异。

第八章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

1、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哪些?

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及其四则运算,简易方程的求解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有条理地

思考,提高代数思维水平。

(3)对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整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注重亲身感受、体验(2)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和适时提升(3)精心设计应用问题,并将其渗透在代数学习的每个环节之中(4)注重体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5)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为有各种需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机会

2、如何看待小学阶段的数感及其培养?(1)数感的内涵

数感:可以理解为对现实中数量的感知,是对数的理解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再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数感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a、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b、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全面落实数学教育目标,修正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偏差 c、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d、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数概念和运算的意义 e、培养学生数感应当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3)建立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a、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的实际含义 b、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表现之一 c、让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会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d、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等一系列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具体举措

e、结合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学生的数感,加深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

3、计算教学包括些什么内容?简述“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举例加以说明。怎样教学37+15,42-28,24×13?掌握P340-341和P373-374探索规律的例子。(1)计算教学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先考虑加法中的一个数怎样能凑成10,再将另外一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可以与第一个数凑成10,然后再用10加第二个数的另一部分。例如:求9+2=?

第一步,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已有9个球,要凑成10,还需添几个?即,9+1=10。第二步,把2分成了1和1。即,2=1+1 第三步,10个再加1个得多少个。即,10+1=11(2)怎样教学37+15,42-28,24×13?

(3)掌握P340-341和P373-374探索规律的例子

第九章

空间与图形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

1、空间与图形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与特征。空间观念的表现有哪四个层次?(1)空间与图形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

a、课程目标的内容结构已经演变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四个板块,而不是局限在“欧式几何”的初步知识上。

b、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上,增加了有关“认识方位,确定位置,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内容”的课程要求。同时,对于“图形的认识”等常规内容,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有关的图形,着眼于形成空间观念、集合 和初步的推理意识(或能力)。

c、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主张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在现实背景中,提出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得出结论,进而逐步实现课程目标。(2)空间与图形课程目标的特点: a、增加了有关“认识图形变换”的目标要求

b、增加了确定物体相对位置、辨认方向和描绘线路图的目标要求 c、强化了对测量的方法与过程的要求

d、降低对单纯的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要求(3)空间观念的表现四个层次分别是:

第一层次是“想象”。既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集合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与与其三视图和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第二层次是“分解”和”分析”即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第三层次是“描述”和“思考”。即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只管来思考。

2、小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心理特征(P403)。空间观念的形成策略(P405)。小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心理特征:

(1)直观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性和具体性为主,所以,小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与概念,抽象的几何概念要借助于直观的演示来理解。

(2)描述性。小学生习惯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几何概念,尚不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刻画几何概念。(3)渐进性。小学生对同一个几何图形概念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是逐步的、渐进形成的。(4)容易掌握明显特征。学生在认识图形时,明显的特征容易掌握,一些隐蔽的本质特征容易忽视(5)不易掌握具有相对意义和关系的概念(6)认识立体图形比较困难 空间观念的形成策略:

(1)生活经验的再现;(2)观察活动;(3)操作活动;(4)想象活动;(5)创作活动

3、结合某一个具体的内容,分析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的特点。

第十章 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

1、统计与概率的含义、教育价值。小学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P421):

① 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意识 ② 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利于学生用随机的观念认识世界 ③ 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学生发展 小学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① 关注数据描述方法的学习,注重学生经历猜测、收集、描述和分析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② 关注逐步形成主动获取并能读懂数据信息的意识,着眼于对统计数据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③ 经历“猜测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④ 体会随机观念的特点以及统计与概率的不确定性,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⑤ 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的变化(P428)。(1)增加概率的知识(2)强化统计学习的过程性(3)强化对统计的实际意义的理解(4)削弱单纯的统计计算

3、对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及其主要目标作简要分析(P432—P443)。(1)第一学段的统计 其主要内容可以划归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涉及数据信息的收集 第二类,主要包括数据的描述、分析过程 第三类,主要是简单的统计推断(2)第二学段的统计

第二学段主要涉及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类内容: 第一类,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

第二类,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以及选择统计图表有效地表示数据 第三类,理解不同统计量的基本特征

第四类,能从生活中有意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预测(3)第一学段的概率内容包括: ①初步感受不确定性

a、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b、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②感受可能性

a、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b、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4)第二学段的概率具体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体验事情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二,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第三,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第十一章 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

1、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中,应经常让学生经历哪些数学实践活动?

(1)为什么要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

a、从数学的学科性质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

b、从小学生学数学的认知过程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 c、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加强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2)在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中,应经常让学生经历哪些数学实践活动?

2、能对《标准》提供的P460的案例和P465的两个案例及具体的“租船”(参见P361-362)、“买门票”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3、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选择特征。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组织形式、教学步骤。指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则。

(1)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选择特征:

① 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包含的信息主要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② 发现、提出、研究问题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形式 ③ 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并重

(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组织形式、教学步骤(P468)(3)指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则: ①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② 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

③ 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保证实践效果 ④ 要注重过程 ⑤ 要鼓励创新

第十二章 数学问题及其教学

1、问题。数学问题。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的特点。数学问题的分类。

(1)问题:可以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某种特定的关系状态。当主体有了认识客体的需要,但又不能达到认识状态时,就产生了问题。

(2)数学问题:是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被意识到但又不能立即达到目的的情景状态。(3)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的特点: ① 问题的解答包含着明显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② 问题能够推广或者扩充到各种情形

③ 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解法。(4)数学问题的分类: ①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

a、按数学问题的性质分为:数学家面对的问题和数学学习者面对的问题; b、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和求证题。②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

a、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为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

b、按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算术问题、代数问题、空间与图形问题、统计与概率问题。c、按问题的条件或答案是否固定还可以将数学问题划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2、举例说明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奥加涅相)。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小学数学开放题的价值、教学模式。

(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奥加涅相):

波利亚认为一个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和条件。已知数——题中所给的数量

未知数——所求的数量(可以使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图形,一种关系式)条件——关于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关系的表述。例如,“作一个边长为a、b、c的三角形”。在问题中,已知数是a、b、c三条线段; 未知数是一个三角形;

条件是这个三角形是由a、b、c三条线段组成的。奥加涅相认为,一个问题包括四个要素: 初始状态——问题中的条件 最终状态——问题的结论

解——由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转化,也就是解题的过程

解题的基础——解题的理论依据,即解题所用的原理、法则、公式等。例如,解方程:123+2x=197.这个问题是由以下要素组成的。

初始状态:已知一个加数与和,不知道第二个加数,而第二个加数是一个未知数与已知数的乘积。最终状态:确定一个x值,使方程成立。解:进行下列变换,123+2x=197

2x=197—123

2x=74

x=37 解题的基础:加法和乘法运算中,多项式之间的关系(方程的性质)。(2)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①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②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使学生更能体会数学的价值 ③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与掌握。(3)小学数学开放题的价值、教学模式:

价值: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

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明确待解问题(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3)分类整理,准备小组交流(4)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5)整理成果,准备全班汇报(6)全班汇报,汇总归纳策略(7)回顾过程,总结学习方法(8)运用策略,解决其他问题

3、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1)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a、了解问题情境

b、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

c、寻求解决方法

d、求得解题并检验

e、回顾反思

(2)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a、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b、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

c、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考核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考核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是教学论基础理论课之一,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旨在: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进行小学语文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创新,用实践创新去丰富理论不断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能力。

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根据考核文件的规定,特制定该课程考核方案。

一、考核的目的和作用

实行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学生加强平时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便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顺利通过考试。

二、考核的基本形式、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核包括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

(一)形成性考核:此考核包括:出勤,作业,测验、教案编写、试讲训练、评课训练等。占课程考核的30%

(二)课程终结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占课程考核的70%。主要是考核学 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考核的组织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

课程终结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

四、考核成绩的评审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审必须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为依据,任何个人不能随意变更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对学生的出勤,作业,测验、教案编写、试讲训练、评课训练等项的内容要有存档,以备检查。

课程终结考试由学院教师共同批阅。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分析

整体教学是以整体课程思想为基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就整体课程而言,它出现自1989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一套理论,同时它又不止于课程形态,更是对理想课程的愿景以及一种规划。尊重所有的学生,追求课程的完整,创建完整的教学,发扬艺术的价值,实行集体的语言和打造集体的教师,从而进一步教育出综合素质的人是整体课程的追求。基于整体课程的思想,整体教学本着互相关联以及整体化的原则,重视学生智力、身体、心灵、情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既有知识的完整性又有学习的完整性,结合了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育实际,使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小学生对《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素质。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教学大纲等,把小学《数学》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相互交织的知识网,使教学贴近现实生活,逐渐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实施整体教学的建议。

1.挑选典型的数学案例。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的数学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十分关键。教师要尽量选择容易看懂且和课堂上讲授的教学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理论、现实生活布置恰当的习题,在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变为自己实际中需要的东西。例如,脑筋急转弯、数独、魔方等一些常见的益智游戏也应该被小学数学教师带入课堂,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

2.选择趣味的课程材料。课程材料的挑选要尽可能选取适合学生、趣味丰富的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体会到乐趣;另外,教师在整体教学中要着重注意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数学学科的各个知识点紧密串联起来,逐步地深化整体教学,尽快达到整体教学的目标。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自己不断探索,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在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下,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容易把各项数学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交织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3.加强小组学习和多样评价。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内容十分宽泛,在学生自己努力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配合。小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们建立学习小组,几个人一起学习,对课堂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小组学习成绩的评定能激发小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小学生整体表现的评定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个小组讨论数学知识整体表现的评价,评价标准为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知识的分析把握、课程材料的自身理解、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各小组之间相互问答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设计情况的评定,评价标准分为趣味性课程材料的选取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和传授、教学对小学生起到的作用以及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情况等。

4.注重交流与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进行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和别的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在与其他教师沟通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弥补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改正教学过程中不好的方式方法,继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与小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小学生对课堂整体教学的认知、接受程度,以便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体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途径,能让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尽快地得到深化,并拓展开来。

对“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全面开展,必须以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为基础,紧密联系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在整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整体课程形式,更重要的是形成整体教学思想,逐步完善小学教师的整体教学的观念,更快更好地完成整体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安县申银万国招携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

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核

作业标题:期末考核题目

作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5000字。

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

成祥

中学美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以及专业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目标,美术鉴赏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生活,还能给生活带来愉悦,但是美术鉴赏能力需要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美术能力,所以,艺术社会学家好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要经过教育。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教育。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美术鉴赏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它必须要接触作品,在接触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愉悦,建筑我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同时培养审美眼光,掌握鉴赏方法尤其是在新课程实验启动后,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重建,要求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呈现新的面貌,教育科研出现新的形势。认清新形势,驾驭新局面,对推进课程实验,提高课程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美术教育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我认为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落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后面。

对此,我针对我们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一、对教材的认识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活动,我对美术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差异。中学美术教材重视美育鉴赏,注重授课过程探究,强调以优秀名家作品为范例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运用美术鉴赏技能。教材中的美术鉴赏学习,需要学习者本身的实践、探索、思考和感悟,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到美术不仅是深奥的,更是美好的、有趣的,而且是充满哲理的,从而鼓励学生拓展关于美术的概念。

二、教育管理机关对美术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上进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并结合学校美术组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讨论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多次的“美术课程研讨会”“美术课堂教学大赛”,每学年组织进行的“美术教师课程培训”等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使我对美术教学从观念意识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校长与学校的管理层是否重视美术教育

学校加强对在职教师培养和培训。专业教师每学年必须有自己的新作品,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对于美术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优秀美术教师。

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渗透在学校的每个课程决策中。美术课程是集中体现学校对自身课程使命的价值判断。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对课程价值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制订课程规划的基础。当前学校已经开始思考价值问题,并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各校不约而同地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共同且唯一的目标。

对此,学校需要进一步思考:学校的美术课程目标是什么,是要给学生更幸福的生活还是传授更多美术知识;是要迎合每个家庭的志向和信念还是培养学生审美和责任。即使在学校教育要帮学生发展潜能、形成个性的共同认识下,还要深入思考:美术教学活动要优先满足个体需要还是集体需要,是通过学科教学还是活动方式来达成课程目标。持不同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答案,缺少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讨论,将会导致学校教育随政治、风尚而左右摇摆。

四、我校美术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共有27个教学班,有专任美术教师5位。学校大力培养“优秀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甚至既能讲授专业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提高美术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优秀型”美术教师,教师利用寒暑假、高三对口高考后的时间参加校外培训,到企业或者到各大美院培训实践。

五、美术教学的开展情况。

1.美术教材使用及课外教学资源开发情况

我校教师都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按教材进度组织教学,尽最大努力使用及开发课外教学资源。能够根据农村生活实际按教学要求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剪贴成塑料、布艺手工作品,深受师生的欢迎。2.配套美术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我校的配套专门美术教室,美术教学设施,器材室等设施。另外我校美术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因地制宜,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3.美术兴趣小组开展情况

我校两个专任教师每人带领一个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训练,每周每组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书画教室训练三次,每次都有每次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进写字绘画艺术进行训练。

4.美术教研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积极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美术教研组每学期都举办了美术课程课例研讨会,组织了两节全校性的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通过评教评学,推广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执教者与听课者进一步加深了对《美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促进了课程的实

六、我校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1.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和活动。

目前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急剧下降,平时在单位懒散了,业余时间不再做美术技能的锻炼。这是很危险的信号,部分美术老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或本身专业技能不强,或没有了对艺术的狂热追求,而忽视了学科本体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绘画、手工制作的能力减弱,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艺术形象大打折扣,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也受到影响。

2.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加强专业技能

绘画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是一个合格美术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美术教学要求教师更精炼、更娴熟的在学生面前示范,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美术教师应坚持长期、深入的进行美术绘画创作,多动手提高自己的美术基本功。经常参加专业培训的老师都感受很深,在学校就是平平庸庸的上课,没有激情动手绘画与创作。如今,又有许多老师重新握起画笔画画了,这是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才是美术教师的特色。

七、阻碍我校美术教学开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教师缺乏勇于进行教学研究的信心,缺乏教学反思的过程。我认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发思,可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教学中反思可以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

教学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反思不仅仅是“想”,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教学方式的反思; 学生学习兴趣的反思 ; 美术学习活动的反思 ; 学生作业形式的反思; 教学评价的反思等。

教师要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就应勇于进行教学研究,有了教学研究的目标就能捕捉到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纳研究,从中总结教学规律,在研究中不断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美术教学研究包括:做课题、写论文、写案例、写课例、写反思等。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教育研究除了经验,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教育科研的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多种因素有关,使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决定了在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优化组合,相互印证。

八、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1.学会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在课上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势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学会张显个性,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使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美术的能力。在发现、探究、质疑、反思、合作的学习活动,切实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3.学会倾听,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在呈现教材方式多样化,力求实现弹性和开放性,首先要对教材的梳理和整合,不备课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多读开外书,读书是提升心的宁静,有充分的宁静,心里的天空是蓝的;读书对于教师是一项基本素养的提炼,任你在浩无烟海的世界航行;读书不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是赖于我们自身素质的培养;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4.积极开展美术课题研究,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积极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课,细心完整的收集资料。积极协助学生参加“安全手抄报”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庆元旦书画大赛”,每年的文化艺术节,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兴趣。

美术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美术教师,做反思型的美术教师,让心灵的泉水流淌,最具创造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品质。

九、改善美术教育的对策、方法和途径

针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可靠的材料。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个案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且个案代表某类事件或事物,具有典型性。个案研究是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在个案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和理论观点的阐发。最后再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的建议。当然,个案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提供一个例证,代表性小,但它能给人以启迪,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教师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十、其它你认为重要或你最关注的问题 1..想办法增加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学习中,只有解决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兴趣问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美术教学才有了基本的保证,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相关联的因素很多,几乎美术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因素都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构成影响,具体来看,我认为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宏观上国家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问题给美术教学活动的导向;第二、微观上美术教师采取的有利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的教学策略。我们想要解决学生的美术兴趣问题,帮助学生推开美术教学之门就得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使这些因素向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方向发展,帮学生打开美术学习之门。2..帮助教师寻找方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能在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以人为本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结合课堂实践,寻找研究切入点。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在争取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予以运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精加工程度,追求教学的品质与效益。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技能,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并引导他们形成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教师长期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理论是教师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论文考核说明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考核说明 一 选题 从以下12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高校学生人格障碍及其应对 论个性、角色与职位的关系 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判断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学课程?课程有哪些表现形式?关闭提示 答案: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次 判断题 1、大众数学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正确 2、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错误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随机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 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

    小学数学教学论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内容提要:恩格斯“数学是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第一节 数学发展简史概述 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