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时间:2019-05-13 03:3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在积累(一)在生活中积累

在教学“生活中的见闻”时,建议学生利用休息日陪母亲逛菜市场,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体会母亲“当家”的辛苦。茶余饭后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的新鲜事。与好友走进图书馆,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带给人们的美感。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了,亲自感受了,所见所闻才会跃然于纸上。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学生才能乐于表达生活。

(二)从文本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课后练习题中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类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摘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积累,而后转化为自己的素材。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抓住语句优美段落:“索溪峪,西南紧连张家界,西北毗邻天子山,面积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点二百多处。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山,奇峰起伏,交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一段的基础上抓住“奇峰起伏,交错成趣”“幽深神秘,其妙无比”等语句进行品析,体会作者如此运用辞藻,便赋予这秀丽山水鲜活的生命力,使无限情态尽现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更能使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得到升华。扩大阅读量是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写作要与阅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分析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贵在练笔

让学生经常有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文字这个工具,形成读写能力,并经常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最终形成文字。坚持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事情无大小,用心感受就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才能发出心底的本能的呼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譬如,在万物生的春季,与其将学生困在教室内,不如将其解放,让学生尽情地在草地上打个滚,在花丛中闻花香,尽情地拥抱自然。这样的情景一定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叙述出来。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写作资源。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训练要点,随文练笔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诗歌《妈妈的爱》时,可让学生模仿文本模式进行仿写。诗中写道:“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这段小诗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足以唤醒学生对妈妈的爱。教师要抓住让学生练笔的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爱还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因此很容易仿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在这次仿写诗歌的小练笔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件生活中妈妈关爱“你”的事,这样就由写诗歌上升到写一篇记叙文。这样阶梯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恰当讲评 讲评是指导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当中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方式。其目的在于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班级中优秀的作文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同学在作文讲评当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我们将会一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描写生动具体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叙事清楚、生动形象、思路清晰、中心明确、主题突出、情感鲜明。

小学作文多以写人叙事为主,故在写作手法上多以记叙、描写为主,辅以说明。

小学作文只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就可以,大多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叙事作文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好就好。写人的作文除了简单粗糙的描写外,其实还是围绕人物叙事,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小学作文的思想要积极上进,主题要突出,能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就很棒,最好能达到情感的升华那就更加完美了。

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关注平时的生活,留心身边的细节,体味阅读中的点滴;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方式,领会深远意境,逐步积淀,打牢根基。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姜成凤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更应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针对语文教学我想在此谈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一些偶得的点滴感悟。

一、做好课前预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初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学习要求,特别是针对每一篇课文的预习更是十分具体。

每一篇课文在老师上课前同学们必须做好下面这几个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针对文本提出自己有创造性的问题两个以上

5、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思考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6、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7、查阅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相关的知识等)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查资料,这一块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否则孩子们查找的资料与上课内容不相符,反而会影响教学。

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是班上的同学真正的做到了预习,那么这节课上下来就会很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从这可以看出课前预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生命力。

二、充分地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情况,教孩子们需要的知识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教科书。一套教材就是一棵知识树,一篇课文里有若干个知识点,课文是因知识点的分布而存在,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是语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的教学观有很大的改观。我认为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今年区里组织我们全区老师参加了一个远程培训,在学习中我听到一位教授的观点是要教给孩子们想要学的知识。听完后我反思了很久,觉得这个观点很有建树性,也很适合现代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在的孩子学习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们懂的东西,我们老师不见得就知道。如果教学中我们还是按老传统来的话,上课时讲一些他们早就明白的内容,你想他们会认真听讲吗?我想这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对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举几个小例子来说:十五年前如果我们跟孩子们讲一些浅显易懂的电脑知识,我想他们肯定是兴趣盎然。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讲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他们会说你老土。这是时间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农村学校的课堂你给孩子们讲一些农作物的生长,那说难听一点是班门弄斧。而在城市里讲这个的话,他们就觉得奇妙无比。我看到在科学课上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精心培养的绿豆苗是呵护有加。这是地域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上家长开放课时,我上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上完后我发现平时课堂上差异不是很大的两个班在这次教学中的表现截然不同:一班的孩子上课时主动积极,学得灵活,家长的反馈也很好;二班的孩子课上不怎么表现,与教师的互动较被动。这说明不同的班级对于学习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要学会“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是把一些知识点提炼出来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住来应付我们的各种考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授之以鱼”的做法。我认为这是要淘汰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授之以渔”的做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也告知我们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学会一定的欣赏语言文字、感知语言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学语文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传授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能在不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下都能自主地学习语文,这是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无论接手哪一个班,首先会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培养:

1、自学、预习的能力

2、阅读方法的掌握

3、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

4、作文修改的能力(自评和他评)

5、读书兴趣的培养(读课外书和写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卡)等。一般这样一年下来,我班上的孩子的语文学习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也让我的语文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一些。

四、要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既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又包括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话题等。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着眼于语文教材的话,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满足不了孩子学习需求的,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我家女儿只有三岁多一点,并没有上学,但她能够把平时在碟片中看到的,听到我讲的故事中的一些片段让我和她一起演,也能很自然的顺口就是一两句比喻句、拟人句。这些说明生活中语文的学习面是很广的,有许多孩子在学前都具备这种天赋。可是有些现象常常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后反而失去了这种天赋,不会说有诗意的语言,不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些都在无声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形式和范围是不是都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认识到这些后每当开家长会时,我都会告诉家长们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并更有效地让孩子学习语文。可深圳是一个“忙碌”的城市,家长不是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就是太闲不管孩子顾自己娱乐去了,真正能接受我的建议的家长不知有几个。想想我们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水泥城堡之中,只能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总是少了那一份真实,更少了一份自然与纯真。回顾我们童年时那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为我们增添了多少好的语文学习素材呀!鉴于这一些社会现实,如何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这个责任就无形中落在我们的身上。

五、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及一些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也可以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上让大家抓住关键句找出关键段,然后再抓重点词来品悟,这时穿插进去的读比刚开始的读有了很大的改变。紧接着我就让孩子们再欣赏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并结合文本进行再一次的感悟,让学生再读效果又不一样了。最后我选择第三段中的一部分,把它进行变式成为一首奇丽的小诗,让学生再读,那感觉就有了诗的意境美。课后学生反应,这节课上下来,他们没有觉得累,而且学习的收获很多。可前段时间我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去参加的《现代与经典》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听到一位大师的课有些让人大跌眼镜:一节长达九十分钟的长课,真正让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虽然说大师在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佩服不已,但总让人感觉这节课少了一点最起码的语文味道。我认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读这一关,在课堂上“以读为本”,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道。

六、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慎用

多媒体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助力,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形象,更有吸引力。但我觉得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些泛滥,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必用不可的就用,可用可不用的就最好别用,不必用的就坚决不能用。

我一直都认为语言文字的美是要用心灵去感知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一本自己很感兴趣的书,如果被拍成电视后,那种无法形容的巨大落差让人简直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记得上中学时听过一个评书《萍踪侠影》。当时家里各方面条件不是太好,只有一台外婆家给的收音机,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中一边做饭一边听评书可是一大享受。那时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张丹枫都成了我的偶像,女主人公云蕾就是梦中情人般的象征。可这一美好的形象在香港把它搬上荧幕后就在我的脑海中被彻底地毁灭了。那风流倜傥的张丹枫和冷艳可人的云蕾的形像被主演刘松仁和米雪糟蹋得不成样了,因此我只看了几集就坚决不看这部电视连续剧了。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我就举一个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上《火烧云》这一课时,全班孩子本来在头脑中有几十种火烧云的形状,更是赋予它们一些奇丽的颜色。可当我们把课前准备的课件打上屏幕时,刷地一下所有孩子脑中就只有这一种样子的火烧云了,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就被我们这现代的教学媒体给无声地抹杀了。这不是正映证了一个教育幽默中说的那样,我们中国通过教育把拥有各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们变成只拥有一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了吗?

汉语言可以说是我国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一个载体,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把利器,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人类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一个艳阳天。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感悟》教学感悟

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鞍山市立山区友谊小学 于蕾

小学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大学科, 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施行,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应运而生,逐步 得到重视和提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学习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观察为主。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 学 不断深化。回顾前后教学,现对本人在《科学》科目的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做一梳理。

一、科学探究活动是不可替代的

不要用教师的多次讲解和重复的演示替代学生的动手。科学课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要缩短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多次演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引导学生亲自感知,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问题——猜测——实验——结论——猜测——实验”的探究过程 , 充分体现做科学、体验科学、感受科学、领悟科学的思想。如:在一杯满了的水中能再放入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溢出来这一实验?教师先请学生把杯中的水倒满,(觉得不能再倒进为止),然后猜一猜能放入几个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学生有的就说五个,有的说十个有的说二十个等等,接着就请两位同学为一组开始做这实验,教师再作指导,放的时候要轻、快、要平。一个两个、、、一直到二十个水还是没有溢出来,这时大家交流一下观点,再继续猜猜还能再放几个,然后继续做实验。探究对于科学教师而言,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突破传统“知识传授”的做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设计实验、形成理论、交流观点的能力,并能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精神、情感和价值观。

总之,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二、认真深入地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重要前 提,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教学的前提是必须“用教材教”,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所做的适当的调整。是否善于运用教例如: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具备一定的扎实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注意拓展教材,对教材的改进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科学探究的方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老师到底如何掌握教材的变化程度,与教师自身钻研教材的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课程标准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就能做到对教材的最有效的使用。

三要学会化繁为简 科学课的教学 要得到家长理解和支持,得到他们的配合,进而形成亲师生三者互相成长的良性发展。例如:《养蚕》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蚕,开展养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化过程,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有位教师就让每位学生养了十几条蚕,随着蚕慢慢的长大,蚕叶越来越不够吃了,家长只能开车到很远的郊区买,很麻烦的。所以教师就改为号召学生在教室指定的一个角落养十几只。大家共同养,做好观察记录,这样也能达到观察的效果。让学生和家长体会了自然真切、简捷方便。

四。注意安全

小学生对科学充满着好奇,而动手也是他们探寻奥秘的第一特征,然而在孩子们的动手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潜在危险,如果教师不引起注意或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例如:有些实验要用到稀盐酸、酒精等比较危险的化学用品,酒精灯火焰温度高,碰翻了火会随着酒精的流动四处蔓延,熄灭不当有爆炸危险,所以一点都不能含糊。还有实验中水温的控制等等,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时指出学生活动的错误,所以上科学课时安全教育需要时时做、处处做。

总之,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我们教师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要为学生创设一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天地,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胜任科学教学工作。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吉林高新区新北实验小学 赵 申

小学科学课程标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学习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观察为主。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不断深化。因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在这里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将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顺应小学新课程的标准,并达到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益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和认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然后老师播放课件:无声的大自然。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仿佛缺了点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吗?然后再将课件画面添上声音,学生兴趣十足。觉得有了声音,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当然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几点:

首先教师要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根据自己所在的大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如在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全过程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那么这节课该如何开展才能使探究活动更具合理性与有效性呢?我们先来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会怎样?会不会变成其他物质?会不会变气味?这些问题对已经学过《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这节课中就这一问题而言,提出问题不是重点!再来看学生的猜测结果:会变成糊状,会改变颜色等等,就是没猜到会冒气泡。其实我们也能想到学生的猜测结果,因为在平常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小苏打的可能。对未知物质的混合进行猜测,有点瞎猜,所以猜测也不是重点。再来看制定“小苏打和醋混合”的计划:学生讨论需要什么材料?该怎么做?这个实验材料是明摆着的,需要的是小苏打、醋、筷子和杯子,看来价值不大。关于怎么做,学生们提出了顺序问题、数量问题,如:是让醋倒入小苏打还是让小苏打倒入醋?倒入多少?是一点一点倒入还是一下子倒入?等等。这里就包含科学混合方法问题,混合就是倒在一起,倒在一起就有不同的倒法,不同的倒法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就是科学课要追求的东西,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探究价值的。其实我们只要从各环节所用的教学时间出发,就能达到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

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地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新知识,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

途径。比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三个相同的玻璃杯装着多少不一的水,用筷子敲击杯子的边缘,发出声音最高的是哪个杯子?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关于发声现象的科学规律?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物体发声高低的规律。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而着眼于对整个大自然的探索,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我通过尝试探究式教学,体验了从被动的传授者到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中注重用研究和改革的观念开展教学。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对我来说,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反思。

总之,我们教师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要为学生创设一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天地,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避

免越俎代庖。孩子很多的设计都是教师事先不曾料想的,虽然有些设计可能是不够严密,不够科学,但是也总比单纯的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要好。呵护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的能力,督促其从挫折中进行反思等才是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更有效达到提高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下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点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点滴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上期已经掌握了2000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现在还有的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语文教学点滴

    在精神上做文章,在多练上下功夫 ——语文教学点滴 语文教学虽然教无定法,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有讲有练,让学生有所得”是弘文中学教学的金标准,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

    点滴感悟

    点滴感悟 一、 有人说看动画片是幼稚的行为,可如果卡通片只能搏人一笑的话,那为什么唐老鸭、米老鼠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经久不衰?每部经典动画片都会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轻......

    感悟点滴

    感悟点滴 这段日子,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些许感触,总想写点什么。坐在电脑旁,缕着纷繁复杂的思绪,希望将实习旅途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点快乐,每一丝成长记录下来,这样,当我离开钟楼,......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做法(含五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做法 作者:刘丽 文章来源:扶余县士英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小学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如何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点滴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点滴感悟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体系设计,是面向教学体系、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布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感悟点滴(小编整理)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感悟点滴词汇是语言和语法的载体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基石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概念词汇不丰富也必然影响思想交流。小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因为好奇充满热情和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