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组教学研究[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3: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分组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分组教学研究》。

第一篇:数学分组教学研究

数学分组教学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数学分组教学研究》

摘 要:分组教学,能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使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原有的水平上有较大进步。关键词语: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共同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班级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3.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组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组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实施分组递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组、教学目标分组、分组施教、分组测试、分组评估

1、学生分组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组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组或隐性分组,显性分组是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组,隐性分组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组教学的依据。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组;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组;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组。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组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组

教学目标分组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组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组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于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组次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组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组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组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组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组学生要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组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分组施教

分组施教是分组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组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①按课型确定分组,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组、C组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组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组较明显,以学生组次差为教学资源,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组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组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组设置分组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同学生意识中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各组学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②按教学内容分组,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组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组次感不强,内涵有限。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组,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组次的学生选用。

③提问分组,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组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组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组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④练习、作业分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组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C组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组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组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组学生选做,A组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组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组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组学生“吃不饱”、中组学生“吃不好”、低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⑤辅导分组,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组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组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组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组测试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组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组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组次学生都做,B组学生选做选做题,A组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5、分组评估

对学生进行分组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组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组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①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组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②以分组测试成绩作为分组评价基本依据,把学生每次分组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组次学生在本组次的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组次达标学生进行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组次,鼓励低组次学生向高组次努力。③对达不到原组次目标的学生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习不到位的C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组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④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组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⑤通过对各组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与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数学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分组教学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我们开始的《初中数学分组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对实验班实施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要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2)小组协作完善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第二篇: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项目类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编号: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王东芝

所在单位:尚店联校后焦小学

申报日期:2011-7-3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

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十五”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九五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

王东芝

性 别

民 族

汉 出生 年月

1982.1

行政职务

教务主任

专业技术 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 专长

课堂教学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十五”课题完成情况

D

工作单位

尚店联校

联系电话

*** E-mail

baimuhua@sohu.com

通讯地址

山东省临清市尚店乡后焦中心小学

邮政 编码

252662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含 主 持 人 ︶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雷明瑞 张九梅 辛纪秋 张凤娥 王秀梅 陈金云郑春华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小学一级 小学二级 中学二级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过程性监控与督导 过程性监控与督导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课题主持人“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D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论 著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治

聊城市教育局2007年12月王秀梅

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新课标教育研究2008年9月

新课标教育研究杂志社初探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9年6月王秀梅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水城周刊 2009年7月

聊城日报社

王秀梅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因此,努力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1、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知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新的课堂教学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彼此将建立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交流与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通过交流、互动相互说教、影响,也就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体现的是课堂的根本性转变,“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完全是学生自主的情感投入”;这里的课堂是民主的:没有了台上台下,没有了“师道尊严”;这里课堂是自由的:辩论、歌唱、讲解、朗诵,形式活泼、气氛热烈而又不失和谐。其次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学生在课堂上群体参与、共同协作、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形成共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再开发,以教材资源为依托,扩展知识点,延伸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教学资源。

3、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农村教师都感到新的教育理念好,但要落实到自己的课堂太难,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仍是老上法,课堂毫无生气;还有的认为课堂越花越好,弄得孩子在课堂上既唱又跳,可收获甚微……于是,教师有了怀疑:新教材是否科学?农村孩子没有城市的孩子聪明……究竟怎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我们的教师也曾多次听过市级以上的优质课,据教师反映:优质课是好,就是学不了,有的教师则说了一个形象地比喻:新课改的课堂“像云像舞又像风”,这虽然只是趣谈,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越来越模糊,教师学习的思想只能是机械的运用在课堂上,结果只能使课堂有形无实、画虎不成反类犬。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遇到的困难。2.班级中学困生比重大、转化难。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小组教学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欧美教育家的重视,甚至成了某些发达国家小学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但就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小组教学仍被看成是班级教学的辅助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很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小组教学在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加强。(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吸收现有理论的核心理念,着眼于教学模式的现实可操作性,立足学校的客观实际,构建起符合本校发展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措施。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3、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制定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法,让师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

4、缓解课堂教学矛盾,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式”教学,让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去辅导掌握差的,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未掌握的学生,从而减轻老师的负担,尽量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又能使部分学生的情感得到照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担任本课题的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发展计划,坚持每周写教学随笔与反思。学校为了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题从小处着手,立题小,目的明确,易于实现。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分组教学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分层辅导就是根据学困生不同的知识技能缺陷,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辅导。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尽快掌握小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日常教学。

2、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小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组织的基本规律,以及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展开分层次辅导的方法和措施。

3、通过对实验成果的总结和反思,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新手教师的培训方法。

4、利用课题研究成果有效地培训教师和高效地转化学困生。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通过学习、培训,探索小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组织。

2、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课例观摩、课堂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反复对比新、老课堂教学效果,体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挑战,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立足农村小学实际,探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组织形式。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第一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理论学习和准备阶段

1、方案论证、课题研究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分总课题、子项课题)。

2、课题组组成人员的物色与确定。

3、形成课题的初步研究方案;

4、积累资料并搜集有关理论书籍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

5、课题研究教师撰写学习心得

负责人:王东芝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资料收集和实践探索阶段

1、收集各学科的小组课堂教学成果,学科教师及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并开展研讨,同时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

预期成果:典型的课堂操作案例、班级管理案例、小组教学的课堂的基本环节和构件分析成果、及课题阶段小结。负责人:辛纪秋 王秀梅

2、反思、总结、实践阶段:把课题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进行反思、总结,对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对策,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开发典型的“小组教学课堂”和“分层次的教学辅导”,实现新课程的更有效地实施。

预期成果:建成“高效的小组教学课堂”、及有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论文集和案例集。负责人:王东芝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

1.全面开展深入研究; 2.将初步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新的起始年级;3.对部分阶段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进行再检测和修改; 4.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6.汇集并展示研究成果。7.接受验收。8.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测评。

负责人:雷明瑞 王东芝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走“实践-研究-行动-反思-发展”的路线。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成员 顾

问:雷明瑞(校长)组

长:王东芝(教务主任)

副组长:张九梅(后勤主任)

员:张凤娥

王秀梅

辛纪秋

郑春华

陈金云

2、组织和人员保证措施:

(1)由本校校长任课题组顾问,负责协调工作和经济保证;(2)由教务主任负责业务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3)由学校成员负责理论研究和实验活动的开展。(5)所有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机制。

3、活动机制保证措施:(1)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及各部门工作计划,深入到各班级。研究活动基本以班级为实验单位,各班围绕课题开展教学实验。(2)将课题研究成员范围放大至每位师生,要求每位学生参与教学实验活动,每位教师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或心得体会。(3)将课题研究成果纳入部门考核、教师考核体系中,纳入各项评优指标中。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取得课题研究成果,并用于日常教学;以及有效地培训教师和高效地转化学困生。预期完成时间为两年。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2、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3、市教育科研部门、高校分管领导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4、专家组评审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5、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数学教学研究

1.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现状

1.1国外对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

对“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创下了利用对话法进行问题解决的先例。人们很早就懂得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进行几何问题的解决[2],但对“问题解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是从心理行为主义流派开始的。他们的研究以二十世纪中期的“认知革命”为标志,将其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3]。“认知革命”前的问题解决研究基本上都是用实验方法进行的。如桑代克的迷笼试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革命”后的研究开始深入讨论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问题解决”就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主流。其间,影响较大的是G..波利亚(Courage polya)。波利亚在八十年代首先倡导在数学教学领域采用“问题解决教学”,先后写出了《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数学的发现》等脍炙人口的名著。由此,“问题解决”走向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道路。此外,在问题解决教学领域中贡献较大的还有著名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问题解决五步教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的“问题解决”教学法等等。当今世界上的不少教育大国也在其学校教育的纲领新文件中旗臶鲜明的打起了问题解决的大旗,并积极提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行动的议程》中提出:“问题解决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在1989年和1998年的修订中都明确指出:从小学到中学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英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培养学生的六项技能之一就是问题解决能力;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问题解决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为了一个世界性潮流。

1.2 国内对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

问题解决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在国内大量传播时,才进行了一些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其中研究工作比较深入的有清华大学的张建伟[4],他对建构性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等方面研究的比较系统。此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辛自强从事认知方面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梁平从事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他们都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问题解决”的。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特别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国教师安于现状的局面被打破。“问题”导学、创设“问题”情景成为许多教师改革旧教学的一个共同法宝。“问题解决”教学在我国某些地区实施的历程已经正在经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以“问题”导学为特征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索阶段;以“问题连续体”的运用为特征的“问题解决”教学的规范阶段;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问题解决”教学的重构阶段。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在各个地区或学校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确切的说,这三个阶段实际为“问题解决”教学的三个存在状态或体现的三个水平[5]。

随着对“问题解决”的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由议论转为探究,由现象转为实质探索,由“分散”出击转为课题研究。从1992年开始我国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3年北京市数学会开始举办“方正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1993年在《数学通报》上严士健、张奠宙、苏式东联名发表文章《数学高考能否出点应用题》;1996年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进一步强调“逐步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了适应21世纪数学改革的需要,推动数学课程及教学的改革与发展;1996年7月启动了“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的赞助。对于“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人们正试图从不

同的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6]。

2.“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2.1问题与问题解决 2.1.1何谓问题

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问题”这个概念涵义很广,具有一定的特性。

2.1.1.1对问题含义的不同理解

一个人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家唐克尔(Karli Dunker)认为“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时,就产生了问题”。目前西方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问题的定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纽威尔和西蒙提出的,即,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认为“问题是一种情境。一般来说,它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 [8]。综合以上这些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问题”就是个体确定目标,又不能直接达到目标时所处的情景。

2.1.1.2教学中的问题

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

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能很快的或直接的解决,从而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疑惑。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搞清楚或力图认识的,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亲身卷入问题的研究之中,在解决问题时作出努力。

第三,选择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要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探索可以解决问题。

2.1.1.3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种类繁多,但用于“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

(1)、可以建构数学模型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将生活、生产等社会活动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抽取出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然后应用数学思想或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人们认识是世界的重要途径。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就要进行数学建模的训练。数学问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让

[9]

[7]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尝试运用数学思想以及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猜想,然后再进行证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是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保障,也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2)、探究性问题。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去深入了解和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发现数学规律和真理的问题教探究性问题。这里,对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数学公式、法则、命题、定理等的探索和发现,虽然只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重复和再发现,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的意义则被学习者重新建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数学命题的发现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去探索面面平行的条件,然后通过归纳得到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过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自信心,这对于培养学

生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3)、开放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开放性(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放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因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例如,在⊿ABC中,三边a、b、c成等差数列,由此可得到那些结果?这是一个结论开放的问题。由三边a、b、c成等差数列,联系三角形的有关定理、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射影定理、面积公式以及其他三角、几何定理公式,可得到许多结果,诸如

sinA+sinC=2sinB等等。

2.1.2什么是问题解决

认识论对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论述,多元智能理论下“问题解决”的研究以及建构主义有关的“问题解决”的观点,都有助于我们对最基本的“问题解决”的理解,从而成为“问题解决”教学的借鉴理论和支撑依据。本文主要是研究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故在此主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问题解决”。对认识论、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下“问题解决”只做简要的论述。

2.1.2.1认识论下的问题解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问题解决也是以马列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和矛盾论作[10]为哲学基础的。马列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不仅是从感性认识,也能依概念、范畴、原理、规律来对客观现实做出理性反映,即创造性反应,而这种创造性反应的基础就是矛盾,矛盾又表现为“问题性”,即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人的脑海中。就是说,客观对象的辩证矛盾经过人认识过程本身可以被感知为逻辑思维中的矛盾,即被感知为理论性问

题,解决逻辑矛盾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解决教学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呢?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问题是从被认识的客体中产生的。问题法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是在被认识的现象的性质当中隐藏着的。问题离不开“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以客观矛盾的存在为基础的,教师的工作是把客观现实的问题情境与引起学生的问题的可能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和选择。

[11]

2.1.2.2心理学理论下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界对问题解决的研究过程中,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认知主义学派都曾经进行过实验并给出自己的理论解释。从早期的桑代克到纽维尔和西蒙,众多的心理学家都为问题解决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可以将他们归纳为基本的四类:联结说基于联结理论,重视过去的经验和错误;完形说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顿悟;信息加工模式则重视问题解决的策略;现代认知说基于人类问题解决的实际过程,重视“问题图式”、“问题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总之,他们关于问题解决理论方面的不同观点及其丰富的研究实践能给现在正在研究问题解决的人们以启迪。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过程分为以下五步:⑴发现问题;⑵了解问题的性质,这是表征问题的第一步,从了解问题的性质到决定如何寻求;⑶根据问题指明的条件,收集相关信息,寻求有关知识经验的储备;⑷解决问题的行动;⑸检验、评价。

2.1.2.3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问题解决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

[12][2],1893年由美国哈弗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其理论的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智能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彼此相对的八种智能,而且每种智能有其独立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对教学而言,问题解决教学的主体(学生)都是独立的,每个人的智能构型不同,智能的强项不同,认知风格和认知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理解、处理、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策略也各有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来认识事物,选择适合自己的强项智能来解决问题。相应的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其中的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提供多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问题解决教学把多种智能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上,使人人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各种智能。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使“问题解决”教学获得有力的理论支持,多元智能理论也需要通

过“问题解决”教学实现其多元理念。

2.1.2.4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问题解决

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建构主义到如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或单纯的议题,而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具有多种含义的哲学层次的理论。从整体上看,建构主义大体可以区分为两大派别:激进的建构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动态性和社会建构性,并认为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而非教师灌输的结果,学生是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由教学活动唯一的主角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学生的合作者、教学的设计者。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建构主义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的过程,学生也应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并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但基本方式应是质性评价,评价应具有变通性、弹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依据这些观点,建构主义取向的“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原则:⑴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抛锚在较大的任务和问题中。也就是说,学习者清楚的感知和接受学习活动与较大复杂任务的关系。⑵支持学习者对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的自主权。学习者不仅应该确定所要学的问题,而且必须对问题解决过程拥有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告诉他们问题的结果。⑶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我们要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环境尽量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设计能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⑷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提供反思,同时以质性评价为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问题解决”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一步步把学习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种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即围绕学习主体建立概念框架;进入问题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对学习效果

进行评价。

抛锚式教学:又称实例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它是一种以真实实例为基础,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景;确定一个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选出的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认知灵活理论和随机通达教学:认知灵活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主张不仅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知识基础,还提倡要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它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领域与结构不良领域问题,前者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稳定的,而后者则没有规则和稳定性,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而加以解决。根据这个观点,斯皮罗等人按照学习达到的深度不同,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知道主要的概念并在考试中加以应用即可。而高级学习则是要学生把握概念间的复杂关系,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具体情况中。随机通达教学就是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这一教学方式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景建构有利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况——随机进入教学——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

—学习效果评价。

总之,建构主义不仅主张以“问题解决”作为学习载体,而且强调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来促进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与教师共同反思和评价活动效果,共同享受问题解决成功带来的喜悦。而问题解决教学也最能体现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主动性、情景性、合作性、建构性四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建构主义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2.2“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9]在西方,教学设计理论自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受到重视

[13]

。“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是以加涅为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熟。1985年加涅《学生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的论述中把问题解决作为智慧技能的最高层次,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技术,同时研究者把研究热点集中在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训练和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关注不同类型的知识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发现策略性知识对问题解决起着关键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策略。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第二代教学理论”迅速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设计专家更加关注问题教学设计的研究。由于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故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模型也可分为两类。这两类教学设计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他们是同一连续统一体上的两点,并不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Jonassen(1997)的模型包括:以信息加工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结构良好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型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型。Mayer(1994)认为,常规问题与解题者已解决的问题完全一样或非常相似,即学生在学校中经常解决的常规问题及教科书中的练习题;而非常规问题就是创造性问题。依据现代化教学设计理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环节:⑴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提出问题。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问题,教师要认真观察,从平常的事物现象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问题。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效的,要认真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成为“带着教材走进教室”到“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过程。⑵分析学习任务,了解问题的性质,分析自己已有的经验,寻找尚缺少的条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很多,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要设计不同的情景给与解答。归纳起来,学生的问题一般有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是一般性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验证就可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往往包含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探究;“怎么做”的问题通常包含上述两个环节,再加上新信息或信息重组来解决。⑶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收集相关信息。根据问题结构是否良好,选择相对应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结构良好的一般性问题,采用查阅资料或应用所学知识等通常方法即可。对于结构不良的开放性问题,就要选择探究式的解决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来查阅资料、研究资料,彼此交流讨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验证。⑷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评价学习结果。对于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要采用质性评价方式,学生能有始有终的完成学习过程更好。但是如果不能完成也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发展了什么能力,而不是最终结果。

5.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5.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原则我们依据问题解决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提出了以下几条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的原则:知识问题化原则、学生主题性原则、注重过程性原则、合作学习原则、递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际的教学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我们这里提出的这些原则不可能包括所有的方面,只是为问

题解决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5.1.1知识问题化原则

问题解决教学是让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提高素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把要学习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开始教学,又以问题的解决、知识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发展作为目标,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来说,问题是整个学习进行的主线,问题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那么,如何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设计和选择恰当的学习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要恰当的设计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遵循问题的真实性原则。来源于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诸多现实问题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知识的应用性,感受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成就感”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其次,要明确问题的类型。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启发学生促进学生思考。

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即不能是为了追求问题解决的形式而寻找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我们所设计和选择的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要蕴含丰富的知识点和科学理念,而且问题能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给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能很好的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能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最后,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起点,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1.2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即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过程,逐步

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都围绕着五个主要的目标进行:①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②发展高级思维能力;③成为自主的学习者;④成为有效的合作者;⑤进行反思概括[15]。总之,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主动去学习,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个体经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责任是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逐步走过问题解决的每个环节,鼓励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监控整个学习过程顺利进行。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5.1.3注重过程性原则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和问题的结论是同样重要的。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对方法的理解。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还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学生就是在提出问题、表征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际上,学生没能完满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比解决一个简单的封闭性问题更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问题解决教学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且要以动态持续的、透明的、整合的、真实性评价方

式来实施。5.1.4合作学习原则 问题解决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生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进行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生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特征合理搭配,科学的分成几个小组,并为小组合作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就所提出的问题与学习伙伴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者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共享专业知识和思维过程,共同实现对问题的理解以至最终解决,还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智慧的整合等实现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和问题解决者。

5.1.5递进性原则

递进性原则即数学问题解决发展的循环递进性原则。按照认识论的观点,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知识过程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和范围太大的问题,教师可以从问题类型和答案开放度等方面把这些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使我们设计的问题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教师在设计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从封闭型问题到开放型问题,每个层次的问题都要有所涉及。

5.1.6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即强调学生“双基”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统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中,这三个目标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必须做到三者之间的统一发展。但是由于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纲的,所涉及的知识不可避免的会偏重问题的设计和解决,知识的系统性可能不够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弥补,尽量以系统的知识为基础来设计问题,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

5.2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案例

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以建构理论为支撑,在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方面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按照新课程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依据课程类型、不同层次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教学过程所涉及到的问题的真实性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问题解决式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9]

5.2.1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 5.2.1.1基于真实问题情境教学设计的方式

这些问题是要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组织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可以获得完善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完问题的能力。重视创设一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背景,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真实的任务,形成迫切的需要,并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水平的掌握知识,获得知识和个性的发展。这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的主要

特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确定一些数学学科领域中的日常问题,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有以下的步骤设计:

第一步:提供一个与当前学习主体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

容。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方法(例如,在哪里搜集资料,筛选有用资料的原则,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

第四步:协作学习。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使得学生对于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不同看法得以交流,从而完善、修正、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第五步:反思讨论。问题解决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同学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比较,分析各自的不足,预测这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在以后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遇到。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方式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高效益途径的探讨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深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发展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去找大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企图以此来加深印象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疲于找题,无精力找规律,学生疲于解题,无精力求消化,高耗低能的题海战术导致师生负担加重,教学效益不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问题的教学效益呢?本人认为必须先研究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的思维障碍,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认识误区,然后对症下药。下面对此作初步探讨。一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的规律决定了教的规律,所以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必须先研究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的思维障碍。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由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思维障碍,但这些思维障碍具有相似

性和重复性,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概括上,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往往不能抓住本质,不会变换思维方式,缺乏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重“量”轻“质”的误区

认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所练的题量是一种线性关系,所练的题量越大,能力就越强。因而在课内、课外带领学生演算各种类型的习题,不重视对习题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分析。这种机械重复的、目的性不强的大剂量训练,常常只能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增加经验的分量,而很难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对于提高能力是收效甚微的。另外由于大量做题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他们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这就使得本末倒臵。可见,想通过多做题的方法去提高能力是一种低效的、得不偿失的方法。

2、重“难”轻“基”的误区

认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很深的内容,做很难的题才能奏效,所练的题越复杂,难题练得越多,能力就会提高得越多。而在新课教学中就给学生布臵一些很难、很复杂的习题,在各个复习阶段更是大量收集偏题、难题给学生做,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价值,不重视基本方法的指导和基本观点的形成。将过量的难题过早交给学生做,复杂的条件反而容易掩盖对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境地,造成学习中“难而不化”,形高(难度大)而实低(能力低)的状况。特别是大量高难度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的削弱作用,更将给物理教学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所以这也是一种低效的、得不偿失的方法。

3、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 认为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结果,就可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一套套分析问题的方法、类型,就可以免去他们认识上的弯路,提供一条学习上的捷径。因而对于学生的作业,常只简单的标以“钩”或“叉”,评讲时往往只给出正确答案;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常常由教师总结出的一套套程序、方法、类型代替,只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模仿”、“记忆”。这些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方式,使学生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错误的根源还存

在,只要题目形式稍加变换,错误又会出现;使学生被动接收教师的经验,只会在繁杂的题目中按“套套”思维,形成“题目即使难,只要学过就能模仿做;即使简单,但只要没

有见过,就不会分析”的怪现象。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这三个误区互为关联:由于缺乏对认知过程的准确分析,忽视对题目训练价值的分析,轻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因而讲不到“点”、练不对“路”、思不到“位”;形成题练得越多、越难,学生的实际能力却越弱,教学效益却越差这一怪圈。

三 提高问题解决教学效益的途径

低效高耗的“题海战术”,苦了学生,也苦了教师。怎样才能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呢?以下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1、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的效率,根本上是由学生的效率决定的。从前面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问题解决活动,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这几种思维形式同时参与,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偏重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导致问题教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学生思维发展不均匀,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问题解决的效率。因此,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必须全面培养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以表象、直感和想象为其基本形式,以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以及猜想等形象方法为其基本方法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在获取数学知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形成表征的重要思维方式。它还渗透于思维过程,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逻辑思维就不可能很好地展开和深入,也不能使思维较好地求异和发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激发兴趣,提供思维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制约思维,在教学中若给学生感兴趣或符合学生需要的材料,学生思维就易被激活;相反,若给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就难以形成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断调整其心态,激发并不断强化其兴趣,以提供思维动力。如:“225是几位数?用对数计算。”该问题提出后,学生不怎么感兴趣。若创设问题情境:“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两个人,这两人在一个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两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吗?”这样一发问,学生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思维被积极调动起来,效果剧增。起先,谁都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经过认真计算,发现确能传遍。结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发问最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建构观念,发展表象思维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即人在思想中形成的保持事物的印象.例如,在金字塔、帐篷的形象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般的锥体的感觉形象就是表象,更具体地说构成锥形的那些面、线在人脑中的表征,就是一种数学表象。数学表象思维的载体是客观实物的原型或模型以及各种几何图式、代数图式,包括数学符号、图象、图表与公式等形象性的外部材料。数学学习中的表象思维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几何学习中,而且也存在于代数、三角等内容学习中。如正方体、抛物线等语词概念能唤起主体头脑中一般的正方体、抛物线形象的浮现。说到复数,人的图式表象是□+□i(□表示数字),函数的图式表象是f(□)。学生的表象思维的形成有一个逐步产生、发展的自我建构空间观念的过程。通过对表象进行加工、调整、积累、补充、修改、提炼,最后真正建构起完整准确的表象。例如,“珠算式脑算法”就是数学表象思维方法运用的范例。这是一种利用珠算形象在脑中浮现进行脑算的方法。它是在熟练珠算的基础上,先眼看算盘,但手指不拨珠而计算,再去掉算盘而辅以手指空拨动作进行计算,从而逐渐地把算珠形象移入脑中,形成算盘式脑算。这种算法的运算速度非常快,对于十几个、几十个二三位数的加减,三位数的乘、除,无论看算或听算,只要报数者报数一结束,答数便能脱口而出,与电子计算机相比不相上下,显示了强化表象在提高计算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表象相近的正确部分为起点,引导学生对基本的图形形成正确的表象,抓住图形的形成特征与几何结构、辨别不同的各种表象,同时也重视各种表达式和数学语句等蕴含的结构表象,推动学生深入建构和理解,建立起学生自己的一定的空间观念。

加强变式,提高直感思维

直感是运用表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断和感知,是直觉形成的基础之一。在教学中应加强变图、变式,丰富外延表象和主体头脑中的表象模式。这样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利用图形、图式的表象,就不会屡屡受挫。例如,立体几何中的“割”与“补”;垂直、平行等;代数中的0与1的变形,配方、拆项、构造等都离不开头脑中已有表象逐步建构。再如,在学习线面垂直关系时,依以下变式图形,可较好地建构起完善的直感思维。本文从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归因研究的现状出发,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对于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研究是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研究更是一个空白点。本文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归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在已有的理论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现状、影响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归因的因素以及如何引导中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进行科学归因来提高其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具体来说,全文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研究的现状。目前的数学问题解决研究,更多地是针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概念、教学、思维策略等方面,较忽视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的成败结果和效率高低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以及动机、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影响。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效率高、低的原因分析大多偏重问题的具体的知识性和方法性错误分析和矫正,较少关注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研究。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为揭示动机作用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相对可操作的研究手段。通过一系列恰当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可使学生对影响其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因素有正确的认识,使之能够正视数学问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激发起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的潜在能量。对于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归因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影响。归因对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解决者行为的影响;在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出现后对问题解决者行为的影响。通过案例发现,归因对数学问题解决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归因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能导致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4.学生的归因风格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状况,探索能有效改善中学生归因状况的归因训练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自信心,改善其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通过对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归因现状的调查与分

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与具体学科的结合日益紧密,运用认知心理学来研究数学领域的高级认知活动,已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对于频繁出现在近年数学高考中的一类新题型——高观点题,由于其在形式、内容上具有一定衔接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特征,已受到国内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对高观点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编拟符号高观点、知识内容高观点、理解水平高观点三类相关试题,分别在三所层次不同的学校的高三年段开展实验。一方面通过数据收集,从量化角度直观反映高中生解决这三类问题的困难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访谈,运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方法,从问题表征、问题解决两大环节来分析学生的困难原因。并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问题解决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背景,以及高观点下中学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在对高观点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介绍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持。第三部分开展实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意见。同时提出

本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6年秋季开始,福建省正式进入新一轮中学数学教育改革阶段,即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在内容编排方面有了较大的变更,新增了大量与高等数学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相对应,在数学高考命题方面,一类具有衔接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作用的新题型——高观点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频繁地出现在近些年的数学高考题中,因而得到了国内学者们尤其是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但研究成果多局限于题型归纳和如何解题方面,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探讨似乎不多。本人试图借用认知心理学的工具来分析学生解决这类高观点题的思维过程,从而探索其困难成因。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课题背景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在高中数学新课改与高考命题两大领域上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中学生在解决一类涉及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衔接的问题上,认知状态如何,困难在哪,都成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2、研究综述 此部分对问题解决与认知心理学,以及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研究的起源、发展、现状进行了大致的概述。

3、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主要工作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工作——借用认知心理学的工具来分析学生解决一类涉及高观点的中学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探索其困难成因。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内涵在提出初等数学、经典高等数学、现代数学以及中学数学的划分的基础上,给出“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界定。笔者认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研究”应包括教和学两方面。教的方面主要指的是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知识形态之间联系的研究,学的方面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这类涉及“高观点”的中学数学问题的认知发展及学习心理方面的研究。

2、高观点题的界定及分类所谓高观点题是指一些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数学问题,这种联系大致包括形式上、知识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及理解水平方面的。并就上述四个维度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观点题目分为:符号高观点、知识内容高观点、解决方法高观点、理解水平高观点四类题型。

3、高观点题的问题特性分析从接受性、障碍性、探究性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地阐述高观点题的问题特性。

4、相关理论支持高观点下中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包括“初等化”、认知学习及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智力发展三个理论。初等化理论为如何根据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编制这类问题提供了方向;认知学习理论是分析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思维发生过程的主要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则是为选取的这类问题的难易程度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这三个理论为研究的可能性、可行性、合理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于研究的实践中,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思想。第三部分是高观点下中学数学解题心理实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目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日益紧密,认知心理学家对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有关学习、思维、智力等问题。同时数学教育学家也越来越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兴趣,希望借此工具探究隐藏在学生解题行为背后的思维是如何开展的。对此,国内外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已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频繁出现在高考中的一类新题型——高观点题,也已受到国内学者们尤其是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但研究成果多局限于题型归纳和如何解题方面,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探讨似乎还未见到。本人试图借用认知心理学的工具来分析学生解决这类高观点题的思维过程,从而探索其困难成因。希望得到的研究成果能给数学教学实践一点启发。

2、实验设计说明: 认知心理学常采用专家一新手的比较研究来帮助我们确认构成某一特定领域专业的认知成分及操作状态。对于本实验,在解决这类高观点题的过程中,学生到底是如何进行思考的,仅从量化的结果上分析,我们尚不清楚。如果直接观察非成功生的解题,并不能精确指出他们的障碍所在,因此运用专家一新手的比较研究来比较成功生与非成功生认知过程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学生思维上的困难。在对高观点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编拟符号高观点、知识内容高观点、理解水平高观点三类相关试题,分别在三所层次不同的学校——福州三中、福州十一中、福州金桥中学的高三年段开展实验。一方面通过数据收集,从量化角度直观反映高中生解决这三类问题的困难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访谈,运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方法,从问题表征、问题解决两大环节来分析学生的困难原因。

3、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是质化研究。这是一种以收集和解释描述性资料为主的教育科研方法,是与量化研究相对的研究范式。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活动。

4、实验量化研究结果福州三中、福州十一中、福州金桥三所学校的被试学生解决三组题型的困难程度逐级递增,从直观上反映题目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时研究发现,三所学校的被试学生对符号题组的把握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测试难度系数均低于0.5,而对于后两组题型,一类校学生解决的较好,二、三类学校的学生难度系数均在0.5左右徘徊。从整体上考虑,三所学校的学生解决这三组题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5、实验质化研究结果(1)关于符号高观点题组的研究发现: 成功生: ①在问题转化方面,对于仅具有描述性特征的符号形式,能正确地进行转化。而对于本身蕴含某些运算规律的较为复杂的符号形式,虽转化时间较长,但基本都能正确描述其含义。②大部分的成功生在内部整合上能明确已知与未知条件间的联系,在外部整合方面也能很好地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使新信息顺利嵌入原有认知结构。由于以抽象符号形式为主的新信息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间的可辨别程度较低,使得部分成功生在外部整合时,没能成功激活相应的认知结构,但经提示,均表示理解。非成功生: ①在问题转化方面,对于仅具有描述特征的符号形式的题目,非成功生能正确地对符号形式进行描述。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如蕴含某些运算规则的符号题型,非成功生转化时间长,存在较大障碍。主要反映在难以区分本质信息与无关信息。②内部整合方面表现出在对符号形式的运算方面,理解上存在障碍,反映出对数学符号概念“对象性”特征上的把握存在困难。外部整合方面,难以建立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连线即模式的迁移上存在困难,反映其认知结构原有观念的不稳定性。(3)关于理解水平高观点题组的研究发现成功生: ①在问题转化上表现出对函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性质有正确完整的认识。②在问题整合方面,明确概念具有的整体特征,并能借助构造特例来探究整体隐含的其它性质。③在解题计划上,目标明确,能借助特例进行猜想整体特征,并能采用适当有效的解题策略建立解题步骤。非成功生: ①在问题转化上表现出对函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性质的理解停留在单纯的形式记忆上,存在机械学习的现状。②在问题整合方面,对函数方程所代表的一类函数的“整体性”特征认识不到位,缺乏通过特例研究整体的能力。③难以从现有提供的条件信息推演出隐含性质,反映出“组合学习”能力的薄弱。④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观念具有不清晰性⑤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应的策略经验。⑥原有认知网络结构中缺乏稳定灵活的“产生式”。第四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教学意见,并提出本实验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四篇: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少一点惯性,多一点个性

――小学档案袋评定应用初探

绍兴县实验小学 金洪芳

成长记录袋,英文单词是portfolio,国外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学者在对各种不同的定义方法进行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本土化的定义,并指出成长记录袋具有以下特点:

· 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的作品

· 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 · 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 成长记录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成长记录袋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与反省的机会

· 教师要对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一.建立“小学数学档案袋”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被困在数学高分的围墙内,每次看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进步,只看单元测试,只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对他们的评价似乎一直围着分数在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许多优点不能被发现,不少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不足之处也未能暴露出来,高分遮百丑,袒护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在“分!分!分!”的竞争氛围中,搞题海战术,他们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失去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热情,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心理发展很不健康,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创新意识和创新火花也在题海中熄灭了。看到学生们这样的状况,我渴望给予他们一种新的评价, 我为学生建立了数学档案袋,并在档案袋评定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二.建立“小学数学档案袋”的几点做法

1、精心指导学生搜集档案袋资料

搜集的资料一般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课堂表现,纪律及作业情况。

(1)制作”创新思路卡”

在课堂上,做个有心的老师,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每一个回答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并及时地予以肯定和表扬,当场发给一张卡片,鼓励他们课后把它记录下来,放入档案袋。其中有一张”创新思路卡”上,学生是这样说的: 当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时候,车轮的运动除了旋转以外,还有平移.(2)制作”啄木鸟小报”

小报的内容来自于近期的数学作业,每周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小报分两个版面,左页面写错误的题目,右页面写订正后的题目.每个星期自己的作业情况在小报中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平时的班内学习中,学生跟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多,不少的学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也有不少优等生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学生自己制作”啄木鸟小报”以后,更多的学生进行了纵向比较,看到了自己作业情况的退步或进步,这样,既有效地避免了后进生产生自卑的情绪,也灭了优等生的骄傲自满。

2、适时,合理地进行多方面评价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关注对其学业成绩的评价,评价的方法单一,在档案袋评定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多向性评价.(1)“生互评”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们采用了较多的同位合作和小组合作,在这些合作中,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学习数学的态度.”生互评”就是学生与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及反馈情况.(2)“师评”:这是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每天的作业情况及平时的练习情况来评价一个学生.(3)“家长评价” :我们要求每位家长每月一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欣赏他的数学学习档案,同时,要求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数学学习档案袋内反映的情况及在家的表现,认真评价孩子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可喜之处。

对于每一次评价结果,都用一定的形式存于档案中,便于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3、改革评价方式,随时随地为档案袋准备资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对自己或课堂进行评价,并把这些评价制作一些评价表。关于评价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2.我最喜欢的一节数学课.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3.我现在比以前„„ 4.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5.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三、建立“小学数学档案袋”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效果。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数学档案袋.他们在自我欣赏、自我反思中,认识了自我,找到了自尊,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如:我班的小峰同学,以前在数学课上无精打采,主动性差,对数学的兴趣也不浓。但现在通过老师、小组的同学给他找闪光点,给他介绍学好数学的方法,他的学习成绩明显的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更高了。更可喜的是,有一次,我给学生发“创新思维”卡,大家都知道,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这些卡片,以前这时候,学生们都鸦雀无声,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老师,等待着老师点他的名字。这次,他们组的组长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次优点卡应该奖给闻小峰同学,因为他是这星期举手发言最多的学生。”我看着全班同学,等待着不同的意见,可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有意见的,一致表示这星期应该奖给这个小家伙。

这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的,“作为老师,头脑中应该多有几把评价学生的‘尺子’或者说‘标准’,善于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假如只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就只有少数的优秀人才。”学生数学学习档案袋实现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学生档案袋的建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第一章(重点)

一、《标准》的研究背景

1、《纲要》是制订标准的基本依据

2、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是《标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数学的发展要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

3、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4、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

5、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6、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

7、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基本理念在《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是构成《标准》的支撑点,《标准》中每一项具体描述都是这些理念物化的结果。

第二章 一、五个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

1、改革迭起的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包括6条指导性原则和12条标准

2、以水平为标准的英国数学课程标准

3、十年一改的日本数学课程标准

4、现实的数学的荷兰数学课程标准

5、国小影响大的新加坡数学课程标准

二、国际数学的六个特点

1、面向全体

2、注重问题解决

3、注重数学应用

4、注重数学交流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6、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国外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来贯穿内容

4、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

5、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

6、教材注重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

第三章(重点)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感1

符号感主要表现的四个方面

1、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2、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能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4、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第二节 数与代数的课程设计

一、代数式的课程设计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在代数式、代数式求值、代数式运算的学习中发展符号感

二、方程与不等式的课程设计特点

1、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经历探索方程(组)解的过程

3、掌握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4、体会具体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

三、函数的课程设计特点

1、函数思想的早期渗透

2、探索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3、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逐步深入

4、在具体函数学习中强调函数模型的思想

5、结合数值、解析式、图像探索具体函数的性质

6、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方程和不等式

四、有理数、实数的课程设计特点

1、关注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关注对大数、无理数等的估计

3、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运算方法的选择

4、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规律

第三节 教学上的建议

数与代数课程教学的五点建议

1、注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突出数、符号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

2、鼓励学生的充分探索和交流

3、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算能力

4、重视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繁杂的运算

5、注重发挥计算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作用

第四章(重点)

第一节 几何课程的价值和目标

一、几何课程的三项教育价值

1、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2、发展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

3、有利于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

二、几何课程的目标

第二节 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是

1、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2、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3、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能运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第三节 空间与图形课程的设计

一、图形的认识的课程设计

1、在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图形,经历建立模型的过程

2、经历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

3、增加视图与投影等有关空间的内容,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

4、运用所学的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图形与变换的课程设计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探索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认识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2、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及基本图形的变换性质

3、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丰富的文化价值

5、认识图形的相似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图形与坐标的课程设计

1、探索刻画物体或图形位置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四、图形与证明的课程的设计

1、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学习有关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2、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3、掌握证明的基本格式,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

4、体验证明素材的丰富多彩

五、教学上的四点建议

1、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为背景,使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全面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发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空间与图形及教学的作用

第五章(重点)

第一节 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

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式

3、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节 统计课程的设计

统计课程的设计

1、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包括三个方面)

2、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并在此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3、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节 概率课程的设计

概率课程的设计

1、体会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学习获得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发展学生的随机观念

第四节 教学上的建议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四点建议

1、突出统计与概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2、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强调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避免单纯的计算

4、强调计算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作用

第六章

第一节 实践与综合运用

一、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内涵

1、加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2、加强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3、加强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的综合应用

二、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教育价值和总体目标

1、教育价值

2、总的要求

第二节 课题学习

一、课题学习的特征与目标

1、特征

2、目标:共4个方面

二、课题学习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1、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2、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3、注重课题学习后的教学反思

4、对课题的学习评价以质的评估为主

下载数学分组教学研究[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分组教学研究[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1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 教师必......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1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学要精心设计的,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

    数学教学研究感悟

    陶维林(南师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学研究感悟 我是1982年1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师大附中工作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了。这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南京师大(当时是师院)的毕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客观性网上自测: 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4分,共80分。本大题机上批阅,可多次做)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数学教学研究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试卷 单项选择题 1 .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 C 算法化 )。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C 注重逻辑推理)......

    浅谈小学数学分组合作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分组合作教学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

    浅谈数学基础分组分层教学专题

    浅谈数学基础分组分层教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今天,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

    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外出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一直在农村小学沉默教学的我,自我感觉是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了。以往总是自哎自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