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题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第六章辅导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第六章辅导
第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小学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当前作文教学对学生要求太高,训练方法机械,严重压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精神,而且鼓励学生说假话,说套话,因此亟待改革。(2)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中“先放后收”的经验,老解放区“读写结合”的经验,当代国外心理能力型、写作能力型、语言交际功能型及科际联系型的训练序列,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种实验探索,值得学习和借鉴。(3)要构建科学的作文教学序列,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分析学生的活动为着眼点,以学生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为主线,综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和思想内容积蓄的年龄特征。(4)在作文教学改革中,也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策略,例如充分激发作文动机,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课外阅读提供智力背景,创设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等。
一、本章的重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作文教学策略中的“从动机走向目的的策略”,以及“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1.从动机走向目的的策略
按照活动心理学理论,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活动理论有三个基本概念:“活动”、“动作”和“操作”。所谓活动不是指任何一种过程,它所指向的东西(对象)始终就是激励主体从事这一项活动的东西(即活动的动机)。所谓动作是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向方面(应当达到的目的),二是操作方面(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目的)。所谓操作,就是实现动作的方式。活动与动机相关联,动作与目的相关联,操作与条件相关联。实现活动的那些动作是由动机的激励而指向目的的。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制订了一系列目的,但对学生而言不能先提出目的,再激发他们动机,而首先必须把作文变成一项由动机支配的活动,并通过两个基本动作——产生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自然地达到各项教学目的。为了实施从动机走向目的的策略,一是必须让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写(说)成篇的文章,因为能完整地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不是词、句、句群,而是成篇的文章。二是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先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定作文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
2.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①培养智力技能是作文训练的保证。
培养智力技能要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在三个学段各有所侧重。
小学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具体包括三方面任务:培养想象的流畅性;培养想象的变通性;培养想象的独创性。
小学中年级要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具体任务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从“获得”到“筛选”再到“表现”,三项任务是一个渐进的整体、连续、完整的技能形成过程。
小学高年级要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此阶段学生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任务是通过记叙文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技能,以及通过简单的议论、说明等实用文体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
②开发创造潜能是作文训练的突破口。
开发学生的创造前能既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意义重大,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强,而且是个长期工作,不能不切实际地希冀毕其功于一战。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贯穿在作文教学全过程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来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提倡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等。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和保护创造意识,培养和保护小学生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对小学生而言,创造性主要是指学生自己前所未有的,通常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潜能。要注意判断学生的习作是否具有创造性,要以他个人(或同龄儿童)的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只要能摆脱常规经验和现成答案的影响,独立体验,独立思考,表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的习作就算具有创造性。
二、本章的难点
“以儿童语言交际功能为主线构建小学作文教学序列”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首先,应理解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括知识技能训练、心理能力训练、思想内容积累、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等子系统。在这些系统中,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从哲学角度看,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属于手段和形式的范畴,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活动,它属于动机和内容的范畴。动机决定手段,内容决定形式。每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具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是由各年龄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发展初步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发展比较系统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高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人际交往活动,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
第二,应该掌握按这条主线进行作文教学,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即一、二年级进行用词、造句的训练,三、四年级进行片断训练,五六年级进行简单的篇章训练。在作文过程中,思维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在各个学段应该有训练重点。例如一二年级重点发展想象能力,三四年级重点发展观察能力,五六年级重点发展抽象概念思维能力。
第三,在各年段都要注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思想内容的积累在各学段也可以突出重点,例如一二年级重点了解大自然变化的初步知识,学习人类的一些基本美德,三四年级重点学习日常生活各个局部的知识,注重观察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五六年级则重点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阅读优秀文艺小说,学习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
三、本章其他重要问题
1.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面临的具体任务
转变教育思想,正确地确定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个性心理学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科学确定小学作文训练的序列;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合理地制定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序列及策略,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大胆改革传统小学作文教材体系,科学地制订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以及训练方法。
2.建国以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我国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的各种探索的主要特点
注意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例如先放后收的训练和读写结合的训练);注意吸收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将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例如作文分步训练和作文素描训练);开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既博采众长,又创造自己的特色,并且注意把训练计划细目化,实现训练项目的可操作化。
3.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训练形式
①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他们开展形象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同时,从低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特殊心理规律来看,产生文章思想内容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活动,包括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因此,发展低年级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的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
②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趋向平衡。其重要标志是观察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此阶段应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功能。这既是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这为他们进行各种实用作文的训练提供了充分的思维能力保证。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此时期人际联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增强。为了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必须教会他们写各种实用作文,包括写简单的记叙文、各种常见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初步学习运用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
4.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的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训练儿童从仅能采用口头语言表达和交流,逐步实现到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难度。教材上介绍和分析了诊断小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差别的四个重要参数:情境性、词语的多样性、对客观事物质量特征的反映、对客观事物积极面的反映。掌握这四个参数对于教师诊断和区别学生是否掌握了书面语言,教师制定用书面语言进行作文的训练计划具有积极的意义。
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应尽早开始进行。教材上介绍了从二年级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起步训练的时候,就应该使他们的书面语言在三个可供量化的指标上取得较高的数值:词语的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以及句子的连贯性。这些对于小学低年段作文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5.通过课外阅读为作文提供智力背景的策略
课外阅读是作文教学重要的辅助性教学活动,其意义在于可以提供给学生可资借鉴的协作技法和样例,可以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积累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发展理解和思考能力,获取大量综合性知识信息,激发情感和思维,建立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因此,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活动,以课外阅读促进作文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要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阅读作文写作形式,加强阅读与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写阅读作文的习惯,在写阅读作文中巩固和强化其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技能。如摘录精彩句段、根据原文编写故事、写出文章提要、写心得体会等,还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办展板等专题活动,使学生的阅读作文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指导学生联系课外阅读,适当练习写作生活作文也是写作教学策略的有效手段。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实践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审视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讨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开展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与资源;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方法。
二、适用班级:开放教育小学教育本科。
三、实践目的:通过课程实践,能结合工作实际,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方向自选,题目自拟,例如《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成效研究》等等。
二、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对已掌握的大量材料经过筛选,再经过抽象概括,从中提炼出中心论点。
三、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表述研究成果,不能只凭主观臆测武断地下结论。
第三、结构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第四、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五、实践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具体要求自主在各自学校开展相关调研,进行案例及数据分析,最后完成整体设计和实施,并按要求提交方案或教案。方案和教案用A4纸张打印。
六、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将根据具体方案质量、实施效果、自我评价进行,按相关考核要求、分值
评定实践环节成绩。
任课教师: 吴凤伟
2013年10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八章辅导_8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八章辅导
第八章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1)知道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基本分类及其它们不同的特点;(2)知道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目的与原则,了解并掌握现代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策略;(3)知道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指标,了解并掌握。
本章核心概念: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获得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和个性特征参照评价、临床观察法、交流访谈法、随堂测验法。
本章重点知识:学习评价、学业评价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评价、学业评价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学业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多样化的学业评价策略。
本章重点能力:(1)能用例子分析,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以及主体取向等评价的差异性;(2)能举例说明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获得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等的基本差异,并能做相应的评价任务的设计;(3)能用学业评价的多样化和多样化的理念,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任务,并做出相应的解释;(4)能举例说明临床观察法、交流访谈法和随堂测验法等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差异。
本章重点提示:(1)对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理解,要重点抓住评价的目的及其基本的价值,并能从取向来分别解释三种不同类型的评价;(2)对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理解,要重点抓住学业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并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角度,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业评价;(3)对现代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认识,重点抓住“过程性”、“发展性”和“表现性”这三种基本的策略;(4)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解,重点抓住评价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并且运用实践尝试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临床观察”、“交流访谈”、“随堂测验”以及“研讨解析”等四种评价方法。
本章重点辅导:
1.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概述——所谓学习的评价就是对学习行为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主要包含着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评价是以测量的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就是对测量的数据的一个解释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第一,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质量判断,从而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策略;第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进行判断,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第三,为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诸如行为方式、策略以及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他们随时修正或发展;第四,使教师与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预期目标,并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第五,促进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认识,改善儿童对数学的价值、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情感。学习评价的价值具有导向价值、反馈价值、诊断价值、激励价值、研究价值。学习评价的分类有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分,即包括“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与“主体取向的评价”等三类、按评价的方法论角度划分,即包括学习评价大致可以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2.儿童数学学业的评估——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目的包括第一,为学生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提供反馈的信息,以便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的行为、情感和策略的参与水平;第二,帮助学生改善对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价值,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第三,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了解儿童的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儿童数学和数学学习的水平,了解儿童形成数学自信心的过程,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组织;第四,帮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一步完善数学课程,调整课程计划,生成新的学习。学业评估的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学业评价内容包含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包括从评价的功能角度看包含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的取向与追求看包含获得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从评价的参照看包含常模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和个性特征参照评价。掌握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至少应包含着如下一些目的和意义,即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通过临床的评价与诊断,来帮助教师积极自主的去构建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第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就是教师自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的批判刑的反思,是教师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因此,能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由课堂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这四个要素所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注重目标达成原则、注重行为表现原则、注重效果全面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临床观察法、交流访谈法、随堂测验法、研讨解析法。
本章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获得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和个性特征参照评价、临床观察法、交流访谈法、随堂测验法。
二、填空题
1.所谓评价,其实质就是()。
2.一般说来,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评价是以()为基础的,评价就是对()的一个解释的过程。
3.学习评价的价值包括()。
4.所谓目标取向的评价,就是将评价视作为(),因此,()就成为了评价的一个唯一的标准。
5.所谓过程取向的评价,就是将()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因而,评价的过程也具有了价值。因为它
6.所谓主体取向的评价,就是将评价是看作()的过程,强调不仅是(),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
7.量化的评价,其哲学基础就是(),它强调的是从()出发,来推断或判断某一对象的成效。其特点是()的目标,并将这种目标通过()的方式陈述出来,然后再以()的表述方式来刻画某一个体与这个目标之间的距离。
8.学业评估的原则包括()。
9.学业评价内容包含()。
10.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的评价,它主要是()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11.总结性评价是一种以()的评价,它通常是发生在()之后的,所以又是也被称为“结果评价”。
12.所谓随堂测验法就是在某个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评价者当堂可以随机的或选择性的抽取若干的学生,()进行测试验。
13.研讨解析法的特点是()。
三、判断题
1.今天的数学教育,追求的是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因此,题海战术仍然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2.目标取向评价的特点就是将评价的操作过程以“质”的刻画方式而复杂化了。
3.过程取向评价强调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了评价者与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
4.主体取向的评价强调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每一个主体的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强调评价价值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5.所谓质性的评价,其哲学基础就是科学实证主义,它强调的是评价的主体取向。
6.不同的评价方式,因其取向的不同,则评价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有差异的。
7.如果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和过程性的诊断的话,那么,总结性评价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和终结性的诊断。
8.过程性评价其本质就是一种以关注学习过程为取向的评价,它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
9.所谓临床观察法,实际上是借助于社会学中人种志研究的一种质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
四、简答题
1.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哪些?
2.对评价方法论的两种方法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作分析。
3.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目的包括哪些方面?
4.试对三种评价参照作分析。
5.过程性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它的特点是什么?
6.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它的特点是什么?
7.表现性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它的特点是什么?
8.要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基本方法,要弄清哪两个问题?
9.交流访谈法的特点是什么?
10.试对临床观察法作解释。
11.运用临床观察法的评价方式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学习评价有哪些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评价各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2.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目的和基本原则有哪些?从多样化的角度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有哪些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各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九章辅导
第九章 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
本章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性质及其特点;(2)掌握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3)懂得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发展儿童获取数学概念的能力。
本章核心概念:概念的含义、特征与基本结构、概念的抽象、数学概念及其呈现方式、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本章重点知识:小学数学概念抽象的基本过程、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小学数学概念在学习上的主要特征、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途径和基本过程、儿童获得概念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及其发展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途径。
本章重点能力:(1)能用实例阐述并解释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结构;(2)能举例分析并解释小学数学概念的强抽象或弱抽象过程和意义;(3)能用实例具体分析小学数学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及其余儿童数学学习的联系;(4)能用实例具体分析儿童学习概念的基本过程以及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心理特征;(5)能分别用举例说明在“引入概念”、“建立概念”和“巩固和运用概念”等阶段中,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组织的一些主要的策略;(6)能用实例分析和说明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及其发展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基本途径。
本章重点提示:(1)对概念的认识,重点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它们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2)对抽象的认识,要先弄清楚概念的属种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强抽象与弱抽象;(3)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要先从数学概念形成的两种途径来了解数学概念的基本分类,然后再在理解数学概念的两种基本呈现方式去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一些基本特征;(4)对概念形成与语概念同化的认识,要先知道其与数学概念形成的两种途径有关联,然后抓住它们的基本过程;(5)对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特征的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个方面是小学数学概念在学习上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是儿童获得概念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6)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的认识,应当分别从数学概念学习的三个不同阶段出发,借助于相应的实例来帮助理解;(7)对发展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途径的认识,可以借助以相应的实例分析来帮助理解。
本章重点辅导:
1.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分析——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概念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概念是对两种以上对象的共同特征的概括;第二,概念主要是以词的形式来标志的,概念与词汇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但它们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三,概念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第四,概念就是对经验的加工。概念的结构,就是指构成概念的内在属性,这个内在属性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反映事物与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称之为概念的内涵,它是概念的质的反映,表示的是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样的事物。反映事物与对象本质属性的类的称之为概念的外延,它是概念的量的反映,表示的是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向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扩大内涵,则会缩小其外延;反之,如果我们扩大外延,就会缩小其内涵。概念通过抽象而获得,抽象是揭示概念内涵的思维方法。概念的分类规则有:分类必须是相称的、分类所得各个属概念应互相排斥、每次分类应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不能越级进行。数学概念就是揭示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形式)和空间形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从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经验并经过抽象而得到的;第二种是在已有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推理、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得到的。数学概念至少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精确性。数学概念是由词语或符号的定义所构成的,而这些词语或符号具有唯一性。因此,数学概念具有精确性,即在任何情况下,这些词语或符号都反映同一个对象的同一个本质属性,不应有多重理解性,也不应具有概念的替代现象。第二,抽象性。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的抽象”,即是一些客观对象的“概括的概括”,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有不定义方式和定义方式。
不定义方式有直接运用、语言描述、图形描述、枚举;定义方式有集合定义、发生定义、外延定义、约定式定义、关系定义、公理化定义。数学概念的主要分类有按数学概念的来源分、按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特征看。小学数学概念在学习上的特征有在数学概念组织上的特征、在数学概念获得上的特征、在数学概念呈现上的特征。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特征是一个通过内化达到守恒的过程,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本的途径来实现的。概念形成的主要过程为:第一,感知具体对象阶段;第二,尝试建立表象阶段、第三,抽象本质属性阶段、符号表征阶段、概念的运用阶段。概念同化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改变其内涵(或外延),从而建立新概念,再通过对比、分析、推理等方法,辨析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从而掌握新概念。它一般要经历:第一,唤起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第一,唤起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第二,进一步抽象形成新概念;第三,分离新概念的关键属性。儿童获得概念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有从获得一级概念为主发展到有能力获得二级概念、概念的获得以“概念形成”为主逐渐发展到“概念同化”为主、从认识概念的自身属性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数学概念的建立受经验的干扰逐渐减弱、数、形的分离发展到数、形的结合。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通常分为引入概念、建立、巩固和运用概念等三个阶段。
3.发展儿童数学概念获得能力的基本途径——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语言能力;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包括重视表象的过渡、加强数学交流、促进数学思维。
本章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概念的含义、特征与基本结构、概念的抽象、数学概念及其呈现方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二、填空题
1.客观性数学知识是指那些()数学事实,其中包括()。主观性知识是指(),它带有(),仅仅属于()。
2.概念的结构,就是指构成(),这个内在属性就是()。
3.概念的分类规则有()。
4.数学概念就是揭示现实世界的()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数学概念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一种是()。
6.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有()两种。
7.数学概念的不定义方式有();数学概念定义方式有()。
8.数学一级概念是一种从()的数学概念。
9.数学二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在已有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等思维活动而得到的数学概念。
10.小学数学概念在学习上的特征有()。
11.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特征是一个通过()达到()的过程。
12.数学概念形成就是指学习者()独立地发现并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它是一种()的顺应过程。
13.对儿童来说,获得数学概念大致都要经历一个()这样一个过程。
14.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15.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环节的相互关系,选择()教学方法,使概念教学达到()。
16.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保证()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概念构建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有()。
三、判断题
1.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最小单元和基本要素,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
2.数学知识就是指客观性知识。
3.数学主观性知识超越于学习者学习过程。
4.非本质属性不表示概念的内涵,而把握部分本质属性也不是概念的内涵。
5.严格地说,数学概念应该是用不定义的方式揭示出来。
6.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得到发展的。
7.数学一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在本质是有区别的。
8.儿童最初获得的主要是有关数和数量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对他们来说,数的概念与形的概念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9.数学的语言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的理解、记忆、表述能力,它是构建准确、清晰、牢固的数学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保证。
四、简答题
1.概念的特征是什么?
2.数学概念有哪些特征?
3.公理化定义如何进行的?举例说明。
4.试分析学生概念形成的主要过程。
5.试分析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
6.试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五、论述题
1.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数学概念?
2.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什么关系?
3.小学数学概念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4.举例说明,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各经过哪几个阶段?
5.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概念引入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概念引入的方法。
6.简述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基本策略。
7.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你对发展学生构建概念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第十章辅导
第十章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
本章主要内容:(1)知道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基本内容,了解各种不同的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基本特点,掌握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主要特征以及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表征;(3)理解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两种基本的模式,掌握小学数学规则学习在规则的导入、规则的揭示与理解和规则的巩固与运用等三个阶段的主要策略;(4)掌握在运算规则学习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并能分别举例说明和进行简单的分析。
本章核心概念:运算规则、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估算能力、例-规教学模式、规-例教学模式、数感、算法多样化。
本章重点知识:小学数学规则学习的意义、内容和特点、不同的计算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儿童掌握计算规则的过程特点和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表征、运算规则教学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在规则的导入、规则的揭示与理解和规则的巩固与运用等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在运算规则学习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本章重点能力:(1)能用实例比较具体的分析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2)能举例分析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3)能用实例比较具体的分析儿童掌握计算规则的过程特点;(4)能说明两种不同的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模式,并能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5)能用实例分别说明或解释在规则的导入、规则的揭示与理解和规则的巩固与运用等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6)能用实例分别说明在小学数学规则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学会猜测和估算以及将运算技能运用于实际情境等数学素养;
本章重点提示:(1)对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内容的掌握,重点从三个不同的逻辑层面去认识;(2)对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的掌握,要重点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其中学习方式是重点;(3)对儿童掌握计算规则的过程特点的掌握,重点抓住“生活经验”、“阶段性”、“表征”等主要概念;(4)对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的掌握,要重点抓住其过程特征;(5)对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策略的掌握,应当分别从“规则的导入”、“规则的揭示与理解”和“规则的巩固与运用”等三个不同学习阶段来理解;(6)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的理解,重点可以抓住“良好的数感”、“估算能力”以及“将运算技能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本章重点辅导:
1.儿童学习运算规则的基本分析——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意义包括有利于学生形成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智能。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在小学数学的规则学习中,按规则的水平分,主要有一级运算规则(加减运算)的学习和二级运算规则(乘除运算)的学习,还有非常简单的三级运算规则(主要是二次或三次乘方运算)的学习;按涉及的对象看,主要是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的学习和简单的乘方运算规则的学习,也包含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规则的学习;从运算的形式看,主要有口算、笔算和估算(有时也包括珠算)等学习;从学习目标看,重要有运算的规则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算技能和运算策略的初步形成。具体地看,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运算规则的学习主要有:①四则运算(包括整数四则运算、小数四则运算、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等);②性质运用(包括分、小数的互化、解答简易方程、分、小数化简等);③名数化聚;④四则运用(包括简单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的求积、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等)。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从学习的内容特点上来看,有以认数学习为起点、以整数四则运算为主线、小数与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学习与认数学习交织进行、性质与概念学习是伴随着运算规则学习而展开;从学习方式的特点上来看,有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重要规则逐步深化、有些规则不给结语。小学数学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计算,主要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当然,作为我国的传统,有时珠算也被安排进了小学数学的课程之中。儿童掌握计算规则的过程特点有生活经验是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即丰富的生活情境是理解运算意义的条件、丰富的生活情境扩展着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规则的运用有明显的阶段性,即规则理解和掌握的阶段性、规则运用的阶段性;从实物表征运算到符号表征运算。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表征通过三个层次来表现:会、比较熟练、熟练。会是指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比较熟练是指通过训练,达到计算准确,有一定的速度;熟练是指不仅计算准确、迅速,而且能够选择恰当的算法,使计算合理、灵活。
2.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与策略——小学数学规则之间的关系有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有例-规教学模式、规-例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基本策略包括规则的导入阶段,即情境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规则的揭示与理解阶段,即借助实际情境获得对规则的理解、借助对数的意义的认识获得对规则的理解、逐步揭示规则的内部意义、完满示范结构的导向策略;规则的巩固与运用阶段,即过程性策略、表现性策略、多样化策略。
3.在运算规则学习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可以包括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良好的数的位置感首先表现在对一个具体数在某个集合中的位置有敏锐的感觉,同时,对于这个数与相邻数之间的相对大小有一个敏锐的感觉,即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和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学会猜测和估算,因为:第一,估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发展个体的信息获取和处理与利用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已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面对这么多的各种信息,需要个体能更快地作出判断,以便确认哪些是可能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一定的估算能力;第二,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估算能帮助我们较快地作出某种策略或行为的抉择。在许多情况下,个体可能会面对众多繁杂的信息,而个体的策略或行为的抉择可能并不需要个体去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精确计算后才能作出,估算就有可能加快个体采取行为的决策。现代的学习理论认为,面对一个运算问题,人们需要学会:①迅速判断它是否需要计算?②同时要能判断出它是否需要作出精确的计算?③然后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第三,估算是一种主动学习。面对一个学习问题,个体如果能先作出一个基本的预测和大致的估计,就有可能会激发个体去进一步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第四,估算还能帮助运算者对自己的运算结果作出主动的和快捷的校验,以便进一步修正自己的运算方法;估算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需要通过估算来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时,就需要对运算的意义有乘法的理解。第五,估算还有助于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
本章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运算规则、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估算能力、例-规教学模式、规-例教学模式、数感、算法多样化。
二、填空题
1.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
2.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从学习的内容特点上来看,有()。
3.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从学习方式的特点上来看,有()。
4.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表征通过三个层次来表现,即()。
5.计算比较熟练的特征是()。
6.运算“熟练”的特征是()。
7.“会”计算的特征是()。
8.小学数学并列关系有()。
9.所谓过程性策略,就是在组织规则运用的训练时,不是将(),而是()。
10.所谓表现性策略,就是指在运算训练的过程中,重视()。
三、判断题
1.对儿童来说,运算技能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是获得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2.所谓口算,又称心算是一种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3.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作出的一种大致的判断。
4.速算训练尽管能发展学生良好的数感,但是它对培养学生运算思维的敏捷性没有作用。
5.如果规则B包含于规则A,就说规则A是规则B的上位规则,规则B是规则A的下位规则。
6.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就是要追求一个算题的多种解法,而不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核探索空间。
7.多样化策略主要是指练习目的、练习形式与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8.在现实情景中来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简答题
1.口算与笔算的区别是什么?
2.试分析估算与速算之间的关系。
3.规-例教学模式与例-规教学模式有何区别?
4.什么是数感?良好的数感有什么样的表现?
五、论述题
1.什么是数学规则?小学数学规则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运算技能的形成过程。
3.谈一谈自己对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理解,如何发现并矫正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
4.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5.为什么要鼓励算法多样化?
6.什么是猜测?猜测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素养,为什么?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和标点不够规范,词不达意等。这主要是训练不够扎实形成的。在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各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共安排了8次习作,以“乐生、实际”为宗旨,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表述清楚。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例文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照搬照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5.以例文为样式,主要是片断练习,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例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四、教学采取措施:
1.重视对课文范文、写作方法及要点的领会,学习。
2.利用好看图写话,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多看,多思,多想,坚持写日记。
4.通过剪贴小报、图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7.多读、多练、多思。提高写作水平。
8、关心差生,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五、习作训练安排:
习作
1、看图写一篇习作。
要求:
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标点和词句。重点: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写清楚。难点:抓住细节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2、为别人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要求:
1.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写。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
习作
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要求: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2.能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3.学着大声朗读、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发现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重点: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难点:抓住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从而打动别人。
习作4、看图写一段对话。
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
重点:如何合理地使用提示语和引号、冒号。
难点: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注意正确使用标点和提示语。
习作
5、写一篇黑板报稿。要求: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重点: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难点: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习作
6、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重点:能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难点:能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习作
7、写一篇日记。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读懂例文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以及日记的好处。
3.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仿照例文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成日记,并逐步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生活中的事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做到真实具体。
习作
8、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
1.通过学习例文,激发编写童话的兴趣,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个童话故事。
难点:能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教师要久久为功地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请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注重积累,争取尽快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模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背景
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是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正如有人所言: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意境。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字如其人”,规范、工整、美观的字,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
1、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而学生由于过重的作业负担也不会去注意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的对错,对字写得美观、规范与否也是偶尔作出评价,在一些考试中很少有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并不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关注得就更少了。
2、写字的育人功能受到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加快,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用手书写的机会少了,用电脑、手机打字的机会多了,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字会认识就行,将来都是用电脑打字,写字可有可无。我们认为时代的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并不矛盾,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坚强品格的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小孩子对写字兴趣爱好程度相对于其他较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来说要低得多,一手好字并不能立马见到效果,而要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训练。遥远的成就感消磨了孩子们写好字的积极性。
另外,我与王老师多年在农村教小学语文,据我们观察得知,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书写达标率仅为25%左右,执笔姿势合格率仅为12%左右,坐姿合格率仅为10%左右。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xxxx市某小学的研究课题为《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该课题研究报告指导出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激趣;潜移默化的榜样激趣;恰到好处的言语激趣。
(3)xxxx省xxxx市xx中心小学《写字育人——新课程理念下的写字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指出:激发审美情趣,培养爱美情感。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例如,我们教学生写一幅字时,要求学生要注意部首与部首之间的迎让穿插,不光考虑单个字好看,还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和联系,这样才能把一幅字写得工整、美观漂亮,写出一幅好字。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大文豪郭沫若说:“临帖写字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精力,草草了事,独断专横等坏毛病可以从练习写字中逐渐消除。”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笔谏”等经典故事更是道德教育的好范例。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具民族性。因为,世界上那么多种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成为一门艺术,显示出中国汉字具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通过写字教学,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汉字及“文房四宝”的诞生、发展和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汉字是中华民族经过无数代人创造、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凝聚无数代人智慧,孕育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过许多人的努力而成为一门特殊的艺术。
写字教学要涉及到临帖、创作,使得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才能完成,要思考如何运笔、谋篇、布局等,整个活动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书法线条中有些笔画十分具象,比如捺像刀,撇像兰叶,许多汉字字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写字教学中涉及到“创作”,“创作”就是用自己已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加上自己的智慧和才智进行创造。当学生仿贴到一个阶段后,可以要求他们标新立异,开拓创新。
写字教学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活动,它包涵着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气韵美、意境美等美学因素和美学原理。
写字练习算得上是一种轻体力的劳动,从手到肩,几乎周身都得到锻炼。学生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要求凝神静气,力送笔端,万毫齐力,气脉流畅,专心致志,排出杂念。这与中国气功不谋而合,练习过程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率,促进血液循环,忘却烦恼,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和“评价建议”里特别强调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是:“
一、二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让我们感受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重视。
2、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3、崔峦老师在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做总结性讲话时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4、汉字是书面传递信息的媒体,蕴含着丰厚的审美价值,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它与中国话同为中华民族的根。写字具有育德、固知、启智、养心、修性、健体、审美等功能,它是中小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5、柳斌同志特别指出:“中国人从小就要注意写好规范字。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关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研究。
(2)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研究。
(3)指导正确、美观的写字方法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为达到以上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落实写字教学的目标。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写字教学的要求。紧紧抓住3个要点:一是写字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只是少数有兴趣爱好的书法特长生。二是写好汉字的标准是写对、写好、写美、写快,不是应试教育的写对、考试不丢分即可。
(2)落实写字教学的内容。教育部下发的[xxxx]4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写字的基本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本课题按照教育部文件和新课标的要求,重点搞好低年级学生的实用写字训练。遵循新课标“少写、写好”的要求,精选写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减轻练字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写字水平。避免求量不求质、求速不求好。
(3)创新写字教学的方法。
(4)创新写字教学的途径。一是搞好写字课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写字方法,打好写字基础。按着省教育厅的要求,小学每周一节写字课。运用简便速效的写字技术指导学生认识和写好课文中的生字,搞好多种形式的书写训练。
(5)进行有效的写字教学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榜样学习法
3、名师指导法
4、经验总结法
5、展览评比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xxxx年2月)
(二)实施阶段(xxxx年3月至xxxx年5月)
(三)评价与总结阶段(xxxx年6月)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果
(一)学生方面:
1、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对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改掉了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学会了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与顿笔的方法,懂得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恰当的书写位置,学会了观察和安排每个汉字各个部分之间的穿插争让的关系;
(二)教师方面:
1、经过多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摸索,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写字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讨论与思考
虽然我们围绕小课题的研究目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和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写字课的课内课外写字水平有明显出入
2、有的学生的写字姿势很难改正
3、有的学生横不平竖难直
六、确保课题研究成果不断巩固完善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完本期的小课题研究之后,我们不能松懈不能放手,我们要想办法保持和巩固师生们经过辛苦努力提高上来的写字水平,并进一步针对本课题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
1.继续重视写字课的教学质量,长期关注和纠正学生的“双姿”,不断强化让学生形成长久不变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2.完善规范评价体系。建立系统的写字教学、写字水平评价机制,在期末考试中,增设书写分即卷面分,用于评价学生整体卷面书写情况。如除全卷的书写分外,在作文分值中另外标明书写占几分,以更充分地引起师生的重视。